• 73.92 KB
  • 2022-08-03 发布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课件精选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孔子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3、宋明理学一儒学的发展(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2)内容:程朱理学代表:程颜、程颐、朱熹。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一一本原、在社会一一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一一人性)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陆九渊主张: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王守仁主张: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良知支配行动。(3)影响: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一一消极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一一积极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1)李贽思想:背景: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李贽主张:A、鞭鞍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反对孔子思想为万世至论,反对四书五经为思考标准。)\nB、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2)反对君主专制与经世致用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代表:顾炎武、黄宗羲。主张: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批判君主专制。(顾:V天下郡国利病书〉黄:V明儒学案〉V明夷待访录〉影响: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冲击君主专制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起源一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1)智者学派1、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开始关注人本身。2、主张:认识社会、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切构成了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3、评价:强调人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和命运的作用,树立人的尊严。(重视主体作用,忽视道德)(2)苏格拉底一一哲学成为人的学问A、主张:A、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强调知识的作用,应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美德即知识。C、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的美德B、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人的科学(3)亚里斯多德一一逻辑学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影响:A、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希腊科学文化的集大成者。B、为现代科学门类奠定基础,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背景:A、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上千年,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中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D、由于没有成熟的体系,只得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思想。E、14世纪中叶,黑死病蔓延,促使人们反省,宗教束缚下的生活形同死亡。成就:文学的复兴:前三杰代表人物一前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点薄伽丘。薄伽丘作品十日谈,主旨宣扬人文主义,批判教会,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艺术的复兴一一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A、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思想感情。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绘画之中。用写实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恶。B、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擅长圣母像,《西斯廷圣母》,其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完美著称,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被称为画圣戏剧的复兴一一莎士比亚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哈姆雷特》是最杰出的作品(2)宗教改革\n背景:A、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B、罗马教皇的权威受到挑战。C、为树教皇绝对权威,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D、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主张:“因信称义”,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代表作:《九十条论纲》影响:A、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B、形成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3、启蒙运动背景: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核心:A、理性主义:提倡理性,判断事物,敬畏事实,尊重科学,反对偶像与教条,直指封建专制及宗教思想。B、继承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宣传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代表:A、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B、伏尔泰:A、根本否定天主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代表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为推翻封建统治奠定理论基础D、康德:人非工具,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最终价值取向。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主体地位影响:A、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B、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C、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科技(1)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造纸: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为“蔡侯纸”,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印刷:A、最早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金刚经》B、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由胶泥活字到木活字到金属活字。C、13世纪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火药:A、起源于炼丹B、唐末用于战争C、五代和宋广泛使用D、14世纪阿拉伯人传往欧洲,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A、战国一司南B、北宋一人工磁体的指南针,用于航海C、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地理大发现(2)中国古代的天文、数学、医学、农学成就天文学:A、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记载了120多\n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B、历法: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农学: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介绍北方生产经验农政全书: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创作。被誉为“中西近代科学先驱”。医学:A、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成为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B、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C、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药物学巨著。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1)中国古代的书画A、书法历程:(1)秦汉时期:秦篆汉隶具有美感,但多重实用(2)魏晋南北朝:发展自觉的书法艺术(3)隋唐:张旭、怀素擅长狂草;欧、颜、柳注重规范法度、书法理论成熟特点:通过线条变化,将绘画艺术与书写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士人追求自我理性和个性的独特艺术。绘画:A历程:汉代以前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浪漫不失古拙魏晋一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代表: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其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注重“以形写神”。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全面辉煌,创制法度,体现盛唐气象。(吴道子)宋明:文人山水画,写意画,风俗画山水画的背景: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由衬景发展为独立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文人山水画的特点: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诗、书、画、印结合。风俗画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在艺术上表现。代表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写意画(从略):注重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2)中国古代的文学A、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何为风、雅、颂)B、楚辞:战国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C、汉赋:汉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巡游兴盛。出现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一一赋,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D、唐代诗歌背景:A、唐代的繁荣,文化多元B、科举制的推动代表:(1)李白: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2)杜甫:安史之乱后,忧国忧民,体会国破家亡的痛苦(3)白居易:中唐以后,战乱平息并未带来往昔的繁华盛世。白关心民间疾苦,寄托政治抱负E、宋词\n背景:又称“长短句”,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词作传于民间。代表:辛弃疾、苏轼与李清照、柳永F、元散曲:关汉卿与马致远G、明清小说背景: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3)中国古代的戏剧A、元杂剧B、京剧原因: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艺人聚集概况:乾隆年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影响:形成京剧,在同治、光绪年间繁盛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背景: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推动。B、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说占统治地位,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对传统解释不满。哥白尼:波兰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改变对宇宙的认识,根本动摇神学理论基础。伽利略:A、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证据。(意大利)B、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C、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1、17世纪的经典力学(1)牛顿(英国)经典力学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完整力学体系,实现物理学第一次大飞跃。C、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决定性指导意义。D、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范例意义:A、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等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第一次科技革命。C、还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2、19世纪的进化论(1)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上帝造人说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天经地义的教条。(2)、贡献: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71年,发表V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3)、影响:A、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认识B、生物学领域的牛顿3、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瓦特与蒸汽机发明:A背景:工业革命后,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生产力发展呼唤新的动力。B过程:改良纽可门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电气技术的应用A有关电气的重要发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爱迪生发明了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B、影响:电气技术提供了便捷廉价的动力,掀起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资本主义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20世纪物理学的新突破\n(1)背景:19世纪,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光学、电磁学等取得长足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发现揭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2)新突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A相对论提出: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成为继牛顿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看书)意义: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可以广泛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领域。打破经典物理学绝对化思维模式,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B微观世界:量子理论提岀: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作用: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科学理论之一。推动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物质生活。(3)意义: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崭新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5、20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对人类的影响电脑和网络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发展方向:A、存储量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B、体积更小,轻便实用。1969,国际互联网问世,“因特网”。计算机和网络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存储信息一一生产办公一一家庭使用一一网络世界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器物之学一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1)、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冲击加剧,中西联系扩大。B、为了解西方,抵御侵略,一批先进、爱国、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中国人冲破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2)代表:林则徐一A、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设立译馆,命人译滑达尔《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介绍地理、历史概况,开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一依据《四洲志》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3)、影响:A、研究介绍世界知识、“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B、为抵御外侮,谋求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2)师夷长技以自强(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广泛传播,对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产生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之体,是否兼采西方文化,成为严峻课题。(2)主张与实践:主张: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前提下,采用西方实用技术,才能自强、求富。实践: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与顽固派。(3)评价:A、局限于物质文化层面B、冲击了“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了舆论环境。2、制度之学一变法图存与民主革命1)维新变法\n早期维新派:A最初是洋务派的支持者,冯桂芬、王韬、郑观应是代表。B主张: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商战;文化上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维新变法思想:A、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形成。B、代表:康有为一--A、设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论。B、《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经学外衣和孔子亡灵,否定专制思想基础。为维新提供符合传统文化价值理论依据。梁启超一一A、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B、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C、影响: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开辟新的道路。1)民主革命(略孙中山三民主义)3、文化之学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1)、背景:A、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袁世凯尊孔复古B、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传入,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为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政治革命,必须要思想革命。(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核心)。(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和达尔文进化论。核心与基地:V新青年〉,北京大学。⑷、内容核心内容: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民主----不仅指人民主权、权力制衡等民主政治,也包括共和、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理念。科学-一-不仅指科学技术与知识,而且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还包括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使崇尚科学成为社会主流。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A、代表:陈独秀、李大钊B、原因:认为儒家思想是专制政治的灵魂C、实质: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进行扬弃D、作用:为解放思想和文化多元创造条件。文学革命:注意形式和内容鲁迅-一-《狂人日记》,批判吃人的礼教胡适-一-《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陈独秀一一《文学革命论〉,不仅主张白话文,还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思想内容。(5)、意义: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B、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C、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创造条件4、救亡之学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李大钊:受十月革命影响,新文化运动人士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李于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新文化运动的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各种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1、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n(1)、提出背景:鸦片战争后,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都以失败告终。不推翻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只进行改良,不可能挽救危机。(2)、提出: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提出“驱除轍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这个纲领被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3)、内容:前提:民族-一推翻满州贵族专制统治核心:民权一-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一-平均地权(4)、意义:A、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族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C、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D、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颁布《临时约法》(5)三民主义的发展一新三民主义A、提出背景: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孙中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影响。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B、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际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的含义。C、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为适应三大政策的需要,同时也为三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新三民主义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D、与旧三民主义的关系:明确反帝反封。E、意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国共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2、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A、五四运动与建党时期:领导五四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建党工作。B、国民革命时期:参加国民革命,注重理论研究,分析中国国情。毛泽东发表V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V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C、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在农村开始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探索出开展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新革命道路D、抗日战争时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理论,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重大问题,对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E、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意义与特点:意义: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点: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A、建国前夕的建国理论一七届二中全会的建国思想:工作重心转移,工作任务的转移,革命后的基本政策,总任务一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提出B、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经济方面: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三大改造。政治:《论人民民主专政》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建议。(3)、毛泽东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一邓小平理论(1)、背景: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n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开始改革开始。(1)、邓小平理论A、概念: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组成①、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十三大:1989年,提出社会主义阶段阶段的理论、三步走的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南方谈话:1992,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基本路线,使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人心,为十四大召开奠定基础。④、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⑤、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⑥、其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的方针4、三个代表(1)提出背景: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临机遇和挑战。(2)、提出者:江泽民。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重大问题。写入党章:2002中共十六大(2)、意义:A、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B、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新中国的科技(1)两弹一星:1964,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导弹核武器成功,中国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心导弹;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2)载人航天:7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10月15B,神舟五号飞船将杨利伟送上太空。(3)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和“第二次绿色革命”。(4)、1983年,银河-I型机诞生。2、新中国的文艺方针20世纪50年代,双百方针的内容与作用一文革中的破坏一新时期的恢复与文艺的繁荣。3、新中国的教育1950年,开始。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1986年,《义务教育法》;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n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拜伦《唐璜》;法国的雨果《巴黎圣母院》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的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俄国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国的黄遵宪《衰旅顺》《台湾行》20世纪的西方文学: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悲剧》;海明威《老人与海》苏联文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小说《母亲》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亚非拉美文学:印度的泰戈尔的诗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其诗集《吉檀迦利》使其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于196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2、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在1830年年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了顶峰,他本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现实主义: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的是法国的库尔贝,作品有《石工》等;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莫奈的《日出•印象》;塞尚和凡高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凡高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n法国杰岀雕塑家罗丹,其成名作是《青铜时代》代表作是《思想者》。现代主义美术:立体派是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现代艺术流派。著名代表是毕加索,其名作是《格尔尼卡》。3、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舒伯特“歌曲之王”《春之信念》《野玫瑰》《魔王》。舒曼《幻想曲》。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被誉为“旋律大师”。捷克的德沃夏克《自新大陆》19世纪末:法国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交响诗《牧神午后》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有《浪子历程》《春之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