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 MB
  • 2022-08-03 发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套试卷有答案-高中课件精选

  • 10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澹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与图示区域八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AB—为明确界线为过渡性界线D仁11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屮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n9.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n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图a、图b分别是我国长江以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2—13题。()B.②处栽种柑橘D.④处栽种茶树)20陀I24*E128・E132乍在竽■■上的山陳龙氏A•200千米B・700千米C.400千米D.1400千米9.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①处种植水稻C.③处种植甜菜10.实地调查,图中①③处的年降雨量明显地比④处少,形成原因是()A.①③处位于山脊,蒸发量少B.④处位于盆地,河、湖蒸发量大C.①③处位于夏季风背风坡D.①③处位于非季风区1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长白山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n9.①山脉南北绵延约\n9.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10.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春小麦、亚麻、甜菜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D.油菜、茶叶、春小麦图2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3为图2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2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8—20题。表1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平均气温(°C)7.32.55.311.716.720.5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19.82&517.09.01.60.511.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B.臭气层空洞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19・近年来,分布于冲积一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温度下降B.温度升高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D.过量抽取地下水20・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A.增加移民B.控制人口数量C.扩大耕地面D.保育天然植被\n☆综合题30°40°20°21.读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替对照图(两国比例尺相同)问答:(1)如果中国A地为125°E,则重叠部分的美国所对应的地点经度是O(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相同的气候类有、。(3)从本图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温度带)的范围更大。(4)美国西部以工业闻名于世。我国将在西部重点建设工业。(5)19世纪初的美国西部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的情况基本相似。比较屮美两国二战以来经济布局总体空间变化的特点:我国是,美国是O(6)美国西部大开发始终以交通为先导,对我国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正在西部修,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建的铁路是—是O21读图冋答下列问题:(l)a地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b地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⑵甲图所示水域的盐度比乙图所示水域—,原因是⑶b、c两地降水少的是,原因是O⑷A所在地区开发建设的方向是什么?⑸甲图所示水域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是什么?\n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选择题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2.遥感的优点有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信息快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成本低,效益高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10江苏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开园,会期184天,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第3-4题。3.据图1,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nA.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B.7月和8月主耍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C.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n1.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2010年重庆卷)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2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1、表1,回答第5题。201918192019181920表12.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2011年山东卷)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6-7题3.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2011高考北京卷)图3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图34.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nA.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位置,预测交通流量B.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nA.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据美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9〜10题。9.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1()・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11.地理信息系统()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C.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D.是地图绘制系统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12〜15题12.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13•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表达14.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技术程序是()A.信息源"数据处理一数据库一空间分析一表达B.信息源一空间分析一数据处理一数据库一表达\nc.信息源f空间分析f数据库f数据处理f表达D.信息源f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二、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9年7月18018时发布台风橙色紧急警报:今年第6号台风“莫拉菲”的中心今日17时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偏南方大约225千米的海面上,即北纬22.0度、东经116.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材料二台风路径槪率预报图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2009年7月18日17时(北京时间)(1)要监测台风“莫拉菲”的位置,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7月18日一艘正行驶在南海上的渔船要想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除了借助下图外,还需要技术的帮助。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技术。\n台风“莫拉菲”大风预报图2009年7月18F120时~19020时(北京时)(3)要完成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和共同完成。(4)试举出(3)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A.区域有明确的界线D.区域Z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和周I韦I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3.下列因素中氏江屮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n自然区分界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4・6题:山脉河流1.划分【、II、III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D.地貌和植被2.对我国三犬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调查3.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7-8题。4.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一一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一一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一一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一一北方地区地广人稀5.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A.农业B.工业C.金融贸易D.服务业6.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A、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B、水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C、草原牧业一一灌溉农业一一高山牧业D、草原牧业一一高山牧业一一农区牧业\n1."江南水乡”代表南方许多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水充沛B.地形破碎C.水网密布D.土壤贫瘠11・新艦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n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1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来,长江屮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粮食商品率高B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D全球变暖15.16.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都临海洋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B—年两熟到三熟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17.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柑橘D.春小麦、棉花、梨18.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长江三角洲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水B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C长江三角洲气候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nD反江三角洲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少17.下列哪一个气候材料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吒温(P)气温代:)降水〈mm)6005004003002001000600500400300200100030龙1ST0TT5七-30T-45%:-60T18."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21.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a242.41.557.5b156.742.31&2A.内蒙古、江苏B.广西、黑龙江C.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读下图,回答22-26题。2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23.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n22.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3.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24.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好B.热量条件好C.人均耕地面积大D.交通发达2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人势的是I9602004年B2004年19802004年1980CD26.国家测绘局对大峡谷进行实地测量,测得大峡谷的极值深度为6009米,长度为504.6千米。科考人员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回答29-30题。27.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8.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n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31・32题:22.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n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而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2.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右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33-34题。23.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分布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图.完成35-36题。35.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A.混交林B.针叶林卯交林杀骨叶林*永稻弟冬小麦C.水稻D.冬小麦36.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彖是A.①河出现春汛C.③地小麦黄熟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24.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n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7・38题。\n37.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C.从西流向东38.若X数值为500米,A.海拔小于500米C.海拔大于500米B.从西南流向东北D.从东北流向西南图屮A所在地B.海拔高于600米D.海拔低于400米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下图回答39-40题。39.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人为活动40.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A.山峰B.盆地0°1°w表示山地〜等温线(弋)C.湖泊D.城市二、综合题41.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如图),回答:(1)(4分)A、C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2)(双选4分)B地区淡水养殖产品其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B.原料充足\n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D.能源充足(3)(4分)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4)(4分)D地区能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条件是;D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有,,。(5)(4分)请评价E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气候条件。4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6分)图甲中反映的是等值线的分布情况?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因素是O(2)(6分)图乙中B位于省,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为,该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主要原因是受影响。(3)(8分)图丙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分别是、\n,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n1、土地荒漠化包括:①土地沙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④土地污染⑤水土流失A、①②③B、④⑤⑥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⑤两极地区A、①②③④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选择题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1一3题③次生盐渍化⑤沙尘暴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半湿润地区④热带地区⑥草原牧区⑦高山地区B、①②③④⑥⑦C、①③⑤⑦D、\n①②③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n①植被破坏⑤风沙侵蚀A、①②⑤⑥⑦②气候变界⑥水土流失B、②③④⑤⑥③海面上升⑦过度开发C、③④⑤⑥⑦④酸雨危害⑧太阳活动D、④⑤⑥⑦⑧4、东胜、准格尔附近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樵采C、工矿开发D、水资源利用不当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5—7题5、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屮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6、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7、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发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屮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8—9题8、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A、旱作农业区一一减少用水数量B、草原牧区一一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一一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D、农作区一一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9、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0—11题。10.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n①南鴉②北赠③呼伦贝尔草原④辽河上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0.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②锡林郭勒草原一过度采矿③南疆一过度利用水源④河西走廊一过度垦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13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岀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1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瀬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釆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4—15题:13.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4.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n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16—17题。10.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11.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口林网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8—19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n?)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3150.5454.12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n?)水鉞风錘冻融盐碱化12.5383.935.249.3981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13.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n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杲不明显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耍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20题。河流山脉。城镇••心沙漠-・・・省界10.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n(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2)A处的天然植被,B处的天然植被是,C处的天然植被是」(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屮的的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决定的条件。(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o、J巧牛貉羊22、(2003年上海卷)阅读有关我国畜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毫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植被主要为苹原和荒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牧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耗牛等牲畜。(1)根据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图文提供的地理信息,试确定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的分界线大致是—阴山(2)图中牧区①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②和③的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屮,牧区②是,牧区③是O(3)东部农区牧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和o东部农区,秦峻一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其自然方面的原因是o(4)无论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n地居民供应等禽畜产品,其生产布局主要受因素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和相关示意图,并分析冋答:\n2001年4月7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不同沙区开发利用方式对风沙化的作用利用模式沙区情况或投入土地利用对风沙化的影响单一农作物流动或固定沙丘加速或启动土地风沙化过程营造片林一般投入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并可使受风沙化影响的土地风沙化过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网格网络化混农林无投入保护土地不受风沙化影响,并可使受风沙化影响的土地风沙化过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1)近两年彖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陕西、山西等,其根源是这些省市区位于强劲的风的下风向。(2)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区和区。(3)\n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要,是因为。(4)A地沙漠名称是,B地沙漠所在区的外圉是四大牧区之一的区。(5)我国沙漠地区不断扩大的原因是①②o(6)在“农出防线示意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7)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②o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移己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应是o(8)图中沙生植物为与环境相适应表现的特点有,“农田防线示意图”所表现的地区应分布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地区。(9)最近我国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强人们的意识,而计划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解决流域的水资源紧张。(10)“不同沙区开发利用方式对风沙化作用”表格屮,在沙丘上种植单一的农作物,为什么会加速或重新引起土地风沙化;种植成片林与网格网络化混农林相比,不足的地方是O(11)建立网格网络化混农林农田,除与成片林具有共同优势外,还实现了农业与林业的O(12)此外该地区还可以釆用方式充分利用气候资源。(A)发展水产业(B)果粮间作(C)主体农业(D)基塘农业(13)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每空只能填一项)(A)土地盐渍化(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D)绿洲沼泽化(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n24、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图三)和“中国北方平均沙尘天气频次与年降水量,冬季平均温度及春季气旋的逐年变化图”(图四),分析回答:\n(1)从图三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区;其中集中分布于(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A、准喝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西部D、黄土高原(2)分析图四,我国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的关系(明显,不明显);与冬季气温呈(正、负)相关关系;与春季气旋呈(正、负)相关我/频次M/'C猎一”二溜/沙尘/颍次降水/mmOt3O4(}202("IIM2412I960197019801«02000年份关系。(3)沙漠对沙尘天气起作用。(4)形成沙尘天气主要人为因素是;这对沙尘天气的形成起作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单项选择题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A.东南亚地区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n1.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B.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C.有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D.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2.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3.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4.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5.下列关于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D.修建雨林公路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乞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4—25题。6.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7.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C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n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0〜13题。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2.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A.地广人稀B.自然条件严酷C.难以通行D.技术条件落后3.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4.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5.热带雨林遭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海平面上升B.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C.某些地区降水异常D.紫外线增多6.有关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枯枝落叶使雨林屮土壤一般很肥沃B.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C.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物很容易恢复D.地下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乂是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6-19题。7.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n1.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nA.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B.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屮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1.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八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A.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2.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减少灾害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系统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气象预报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3.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图2-5),回答下列问题。降雨太阳辐射图2-5(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和。(2)树木要吸收土壤屮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0(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作用增加,导致。没有了树木,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物质,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灭绝等严重问题。4.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6,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回答:\n图2-6(1)A处降水类型是,此时东京的气候特征是o(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0(3)來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表,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o(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一、选择题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1-3题:1.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n1.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2.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①干旱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异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读图,回答4〜5题。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图例季节性河流匚口聚落磁绿洲区匡]湖泊]铁路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6〜8题。5.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6.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A.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7.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太阳辐射强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8.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A.东南亚地区B・E卩度半岛C.非洲刚果河流域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9.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n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nA.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门一12题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位是图屮()A.AB.BC.CD.D14.右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A.枯枝落叶B.土壤C.生物D.供给养分1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星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硫星的大小)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3T4题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雨林是个巨大的他水库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15-16题:ft///rrrz///////////////J///////////,m»水〃八"//////I////////#/ft999t999119999i9/////////////////1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C.水循坏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n15.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大气中C0?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坏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综合题16.读“我国内蒙古i筍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荒漠化土地1962年1978年1988年工矿建设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⑴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和潜在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2)从图屮可以看出,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是(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屮,气候因素特别是,往往彫响着荒漠化的进程。但“我国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说明因素对荒漠化的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结合“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可以看出,在荒漠化的进程(4)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图”屮A是,B是,C是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科学网2006年9月5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绿色和平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n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搁油种植园是此次森\n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O—(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吋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单项选择题B.新能源1.当代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A.可更新能源C.來自太阳辐射的能源D.來自地球内部的能源2.下列关于a-自然资源、b-能源、c-矿产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解,正确的是()3.下列关于我国山西和徳国鲁尔煤矿的共同点,说法不符合的是()\nA.储量丰富B.开采条件好C.煤质优良4.下列关于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法错误的是(D.靠近本国铁矿区)6.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7.我国常规能源分布少的地区是(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A、西北、西南B.西南、华北读图完成:8.图屮“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A.宁、陕、晋、川、鲁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陕、晋、豫9.图屮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为C.西北、东北D.华东、华南A.大秦线神骅线B.大秦线焦兖线C.神骅线石太线D.京原线神骅线10.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著名地理景观名称正确的是()A.万家寨壶口瀑布小浪底三门峡C.壶口瀑布万家寨小浪底三门峡11.关于图中E、F两城市说法正确的是(B.万家寨壶口瀑布三门峡小浪底D.壶口瀑布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A.E为山西的大同,F为河北的东营B.E为内蒙古的石嘴山,F为山东的东营A.单位产值能耗高B.煤碳大量的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C.能源安全受到威胁D.人均占有蚩少,人均消费量高5.在经济发达国家中,以下哪组国家的能源能自给()A.美国、英国B.加拿大、美国C.英国、加拿大D.法国、徳国C.E附近有著名的云冈石窟,是因宗教而兴起的城市D.F附近有著名的胜利油田,是因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12.下列关于在能源大家族中的,新成员“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存在于地壳深层,学名“天然气水合物”B.大量存在于海底,学名“天然气水合物”C.以储量丰富,发热量高著称,但燃烧时产生废气多D.其主要成分为乙炊,我国南海已有大储量发现13.\n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轿车开始大量使用,这能够()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n0%100%40%60%石油天然气12.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正确的是()A.1950年能源消费构成以煤为主,约占80%B.在1980年和1990年石油天然气的比重相同C.从1950年到1990年期间,煤的消费量一直呈下降趋势D.1950年至1980年石油天然气比重上升较快,而1980年到1990年间水能核能比重上升较快13.目前正成为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的盆地是()80r%A.塔里木盆地B.准喝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读《我国2002年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16—17题。14.图中c表示()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15.我国需要进口的能源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16.我国能源的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流向,下列流向正确的是()①北煤南运②西电东送③西气东输④海气上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7.右图屮能正确表示山西煤炭主要外运方向的是()18.读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图,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差异最大的是第一产业B.内蒙古和山西的第一产业都以种植业为主C.两地笫三产业差异小,说明两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D.两地产业结构都不太合理,结合资源优势,都应加快延长煤炭生产链条二、综合题合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冋答:rnrrni19.读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图,结煤炭石油水电\n22.读图完成(2)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方框图屮填上适当的煤炭TIP开Tf气化、液化岀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链条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oI开采矿I开采矿(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能源消费构成的目标变化会对山西煤炭生产带来那些影响?(2)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來十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1)图中所示等温线为—季节气温分布情况,相对于同纬度而言E处气温偏,主要受影响;F处气温偏,主要受影响。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辐射污染(3)未来中国将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会导致图示地区工业的衰落,下列属于该地实施并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是(多项选择)A.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B.建设了系列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C.扩大开采塑D.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A.一方面建坑口电站,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F.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G.大力发展轻纺、高新技术、旅游,减低重化工比重\n(4)为做到“环境友好”,该地进一步采取了、和等措施O(5)图中太原为我国火箭发射基地之一,试分析其该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23.读图完成:(1)图甲为我国地区典型的地貌形态,这里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O措施和生物措施的作用:如:①护坝、②草方格o你还有那些好的矿区生态建设办法(2)图乙为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试分析图中工程\n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一、选择题下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成1〜3题。\n亿立方米(万吨)r6000径.流-量20-一400噬-2000[]HH2002-012002-032002-052002-072002-092002-11(笙一日、B.4月1.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D.10月A.1月B.4月C.7月2.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A.洪水沙D.水土流失B.风暴潮C.调水调是A.河床变深C.河口后退3.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B.河流含沙量变小D.扩大灌溉面积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4.下列有关□□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5.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白勺是()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來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新华网2009年10月23日电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蓄水进展顺利,三峡工程坝前水位23日成功突破170米。相关部门在水位升高后,对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据此完成6〜7\n题。1.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20千米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其主要原因是()A.大坝阻挡了冬季风B.大坝阻挡了夏季风A.水体热容量大D.阴雨天气增加2.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的降水变化表现为在库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B.附近陆地全年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C.夏季水面温度低,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D.冬季附近陆地温度高,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答8〜10题。-•流域界线乙西竺需幕,蔦k遂&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黄河流域流程长B.黃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小\nA.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9.教材屮提到的出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土地退化B.植被破坏C.水质污染D.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1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洪土地合理利用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读右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门〜13题。11.能正确反映图屮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而图的是()B•发电,提高水质C.AB15001000500150iI)10015000150010005000150ib1001500031°,神女峰■水利枢缱皿覚自,然保烹爲®110°Cnblocisina.corri.cn/asw132092212.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A.发电B.航运D.灌溉C.防13.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是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nC.A.①②B.②④①③D.②③二、非选择题13.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nkm50100„bl9g-sjnaxorn.cn/gswf320922600f500-400-300-200-100-°0材料2: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项目。西汉•,唐.金明,清人口数量(万》3・5・9「7.85.9°24.4人口密度(人/平方千来).0.380.75.0.990.75.3.09城氛(个》1・6・7.7.耕地面积(万顷A1.65>3.254.293.1310森林面积(万顷卜5.3.43.2.120.29覆盖李(%〉70-50.4015.4畜牧业程度(%)・10090.70.2010工矿业(个).01-0・2・3.灾害频率(次/1OO年)0.1.h;1・乙1.3.二srtz1.54(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填字母)0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草原、荒漠(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A.铁矿B.石油C.煤炭D.铜矿(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n时期,简述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1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n⑴甲图中的M河是,乙图屮的"河是o(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2.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c.西LhW地抄有、国内罕见册质皿煤A.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3.下列关于山酋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煤炭资源丰富④位置适中A.①③④②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⑤煤炭具有低灰、B.①②④4.如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下列省区中不与该省相邻的是()A.河北省B.陕西省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A.神黄线B.大秦线③煤层气储量丰富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C.①②③④⑤读图回答4—6题oD.①②③④C.山东省)D.河南省\nA.京包线D.焦兖日线)B.气候变暖、酸雨危害D.地表崎岖、土层较薄()6.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生态脆弱C.洪涝灾害、台风危害7.有关山西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西省有发展电解铝工业的资源条件和能源条件B.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销售价格C.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D.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目前经济的核心部门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8〜10小题:8.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A.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冶金工业9.“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10.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大②铝土矿储量大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B.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C.对河流开坂利用,只需要考虑河流的特点D.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水量最大的支流12.下列关于出纳西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该河流的水量和水质B.河谷平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是流域屮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D.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13.下列关于出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B.出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新的棉花带C.出纳西河水系全线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英支流可通往全国全部地区\nA.流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读某国局部地形示意图,判断14—15题。6.图屮D、E、F、Cm地屮降水量最多的是()A.DB.EC.FD.C7.右图中阴影地区用地下水灌溉最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盐碱C•地面下沉D.海水倒灌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n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材料,回答16-17题。16・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A.澜沧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17.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怒江()第II卷综合题18.读“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图,回答问题:(1)图示区域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A.青岛B.天津C.黄骅D.秦皇岛(2)产煤区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请回答图屮数字①、②所表示的运输通道分别沿哪条铁路线到达A、B两港的?并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省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聽煤产区•煤炭外运通道(3)在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面临有两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运输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解决这两大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屮,山西省总结出了哪些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措施?\n17.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乙(檯氏S流上都冇甲图1(1)图1的甲、乙两图中的河流,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读图判断,A是港,B是港。a是工程,b是工程。(2)图2中,反映a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是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3)依据下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a工程b工程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m3)8204510平均含量(kg/m3)1.61.2年输沙量(亿吨)1.345.3总库容量(亿m3)1640393调节库容(亿m3)1310165库区水量损失(蒸发+用水)人小入海水量建坝前330近10000建坝后60-18近10000出库泥沙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仅200-3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库区内建库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増多,90年后每年约90%的泥沙出库坝口至河口距离9001800(4)根据图1和右表,简要分析b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a工程的原因?18.阅读背景材料,读图完成:世界最长的输油动脉——里海石油管道,5月25日正式开始注油。这条始于巴\n库,经第比利斯,到终点杰汉的管道,全长1600公里,耗资36亿美元。(1)该管道的开通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多项选择)—A、使里海地区成为美国可靠的能源来源B、使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从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C、减少哈萨克斯坦对我国石油的供应,造成一定潜在影响D、对国际油价产生一定影响(2)图示区域地形以、为主,且位于、、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增加了管道建设的难度。(3)管道运输有那些优势?试分析里海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4题。()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2.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A.aB.bC.cD.d3・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B.玉米C.高梁D.水稻1.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n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n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5—8题。积温弋降水(mm)3000t10002600…8002200+高积温E(m)ioooi800-600400200°]g^(kmnoOO齐齐哈尔市降水5001.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6.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②距冬季风源地远③纬度低,是温帯④为山地背风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7.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A.冬小麦、玉米、大豆B.春小麦、玉米、甜菜C.甜菜、大豆、花生D.玉米、高粱、甘蔗1.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A.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B.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首位C.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D.夏季热量充足,tl照长,作物一年一熟2.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A.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B.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10、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n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nD、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11.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D.发挥原料充足的优势,加强大豆榨油业和甜菜制糖业12.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全国最多读“吉林省地形示意图”,回答13—15题。13.吉林省口东向酋地形的排列应该是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14.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A.棉花、亚麻B.甜菜、小麦15.该省山区的主要天然植被是()A.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16.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C.高粱、黄麻D.甜菜、亚麻B.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和草甸草原)①沼泽是生态系统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③沼泽可缓解气温的口、年变化④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A.①②④B.②③④0.①③④D.①②③二.综合分析题17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单位:©,回答问蹩5。(1)该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2)气温年较差最人值出现在o125。115°50°4845°40°384240\n(3)据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推断该区域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特点:成因:■(4)图中P地的年较差大约是多少?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屮之重。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主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2000年屮国农业产业结构图二:中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1)根据我国农业结构现状,今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应提高业的比重、降低业的比重。在种植业发展屮,应保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2)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多项选择)\nA.将劳动力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B.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第二、第三产业C.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以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D.将东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西部牧区迁移(3)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城市是联结广大乡村的桥梁。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是,o(4)根据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中①所在地区为业;②所在地区为农业;③所在地区为农业;④所在地区为农业。这表明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性,因此不同地区应当依据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5)下列措施中,属于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是(多项选择)()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B.华北平原推广水稻种植C.建设长江中上游和沿海防护林带D.依靠科技优势,在上海积极发展现代农业E.在黄土高原上全面建造梯田,发展粮食生产F.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的绿洲上建设粮棉生产基地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农业化一、选择题2009年,城市GDP排行榜上“富可敌省”的前十名城市中,广东省独揽三名,''经济霸主”的地位牢牢确立。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A.国际环境B.对外开放政策C.优越的区位条件D.著名的侨乡2.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地势低平,水热丰富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国家优惠策D.劳动力丰富,低价低廉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3、4题。3.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nA.气候高温少雨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具有肥沃的红壤1.广大农民弃耕的深层次原因是()A.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B.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C.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D.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5-7题。2.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①市场广阔②资源丰富③海运便利④技术先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广东将建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①资源共亨和追求集聚效应②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③减少运费,降低成本④降低产品销售费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采取清洁生产技术②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④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A.①③Bo②③C.①④D.②④5.阅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2008年12月17日,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刚要》。这标志着,珠三角地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规划正式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正在广东面前开启。30年来,得益于中央的政策优惠,凭借广东人敢想敢拼的劲头,广东率先打破了思想和体制禁锢,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n图1珠三角主要工业部门1985199019952000>f"轻纺工业Y-鬲斯技术工业图2珠三角工业产值比垃变化若油加工工业钢铁工业⑤槻电站—鬲倚技术产业因区食品工业电子屯器工业机械制透•匸业轻纺工地场造掰工业(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工业。(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o丰富的矿产资源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工业部门最为突出。(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读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9-10题1.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B、(:是()。①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②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n3b表示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④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1.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通用标准还存在的差距是()①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远高于国际标准②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③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④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标准的一半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二、综合题11、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珠江三用洲地区图(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海洋);B、(河流);C、(铁路);D、(城市);E、(城市);F、(城市)。(2)本区位于广东省的部,毗邻地区,与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3)年,珠江三角洲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一个包括、和在内的开放体系。(4)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进大量的一和、以及,创办了大批加工制造企业。(5)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和O(6)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待点。\n(7)简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1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外资企业建立a乡頭企业发展仪(1)珠江三角洲模式心苏南模式心工业化a工业化卩城市化卩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话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半,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n125*52f126-00,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①地一水库大坝、②地一果林、③地一耕地、④地一水土保持林B.①地一水土保持林、②地一耕地、③地一果林、地一水库大坝C.①一果林、②地一耕地、③地一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D.①一耕地、②地一水土保持林、③地一水库大坝、④地一果林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4一5题。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n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1.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是()A.黑龙江省B.内蒙古自治区C.吉林省D.云南省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增加值最为迅速B.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C・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A.外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4.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其基地是()A.深圳B.广州C.惠州D.屮山5.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在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核心不包括()A.深圳B.珠海C.香港D.广州11・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06年2月4日电作为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带,正面临严重退化的威胁,很多地方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12.近年来,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是()A.增施化肥B.焚烧秸秆C・秸秆还田D.合理排灌13.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冋答第14-15题。\n①(对外开放)③散)④邈源开发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1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2006年6月6日,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从广东“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赣、阂、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回答16-1&题。16・从自然环境来说,“泛珠三角”()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B.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D.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17・下列关于“泛珠三角”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内有分属东部、屮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B.区内有洞庭湖平原、都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D.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18・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最丰富的资源是()①石油②稀土③有色金属矿④生物资源•⑤水能⑥煤矿⑦水资源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⑦读下表据此回答19、20题\n我国某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表(万公顷)时间播种总面积作物蔬菜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2003年519.31312.86112.3835.3516.352007年481.54238.65121.1831.8074.7619•该省最可能是()A.青海B.西藏C.宁夏D.广东20.影响糖料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B。市场C.交通D.技术二、综合题21.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与图屮的对应字母:杭州市—,京九线O(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3)20世纪&)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⑷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o22.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005年门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注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严重污染,门月25日,松花江污染水跨界入俄,造成俄罗斯水域污染。\n(1)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2)图的屮部为—平原,分析该平原发展小麦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3)说明松花江水被苯类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4)请你简,要评价下列说法:“A处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而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我们要继续大面积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增强国有商品粮基地的实力。”20.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冋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n/5007)85100公C)海沙镇0南沟:⑴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在沿海沙地应种植o(3)哂盐的海水最好从(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址在处处和处(填写图中字母)。⑷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n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A]DBCAA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BBCAADCNBD二、综合题21・(1)75°W(2)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4)电子和宇航能源(5)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扩展由东北部血直向西扩展(6)青藏铁路社会经济21⑴石油海盐⑵大原因:甲水域是里海,属内陆湖泊,沿岸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入湖河流水量少,蒸发乂比较旺盛,故盐度较大;乙水域是北部湾与南海连成一\n体,沿岸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入海河流多,故盐度较低。⑶bb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⑷建设成为我国的新兴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胜地。⑸(1)一是水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屮亚地区发展农业,截流了大量的入湖河水;自然原因是中来地区气候干燥少雨,蒸发旺盛。(2)、二是水污染严重,渔业资源遭到破坏,主要是由于沿岸国家未处理的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开采石油、天然气产生的污染造成的。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答案CBCADBC题号891011121314答案DACCABA二综合题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题,台风位置的获取,需要借助于气象卫星云图,气象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第(2)题,渔船只有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自己所在的海域位置后,再结合大风预报图,才能预估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广东海事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了解营救船只与渔船的位置关系,以便及时营救。第(3)题,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绘制,首先要借助遥感技术获取台风中心的位置,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已有的台风信息,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从而可预测出台风未来的移动方向,并绘制出相应的地图。第(4)题,本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A(2)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3)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2)如遥感技术获収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但单元练习\n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ABBB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ADCCB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DCBCBBA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CADDABCAA二、综合题41.(1)A地是:低温(热量条件);C地是:低温(热量条件)(2)BC(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D地区多;(4)有黄河水灌溉;降水少,多风沙,土地盐碱化。(5)光照强,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分不足。42.(1)图中反映的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A处为大兴安岭东坡,此处等温线向北突出,反映气温较高;主要是市于大兴安岭东坡陡,寒冷的西北风越过山岭下降增温所致(2)图中B位于山东省;等值线表示的是等降水量线;B位于泰山附近,由于处于泰山迎风坡,该地多地形雨等值线向西北凸出。(3)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周围地区低,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也高。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CCBCC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CDCBDCDB二、综合题21.(1)自西向东减少(2)森林草原荒漠和荒漠草原(3)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水分(4)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蓄量(6)上升该地区水资源储量减少,农业生态条件恶化\n12.(1)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缘(2)经度气候干旱高寒(3)饲料丰富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众多河网稠密(4)肉、乳、蛋消费市场23(1)河北西北(2)干旱半干旱(3)降水少、温差大,太阳辐射强低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显著(4)塔克拉玛干内蒙古(5)®过度放牧过度垦殖②滥砍滥伐(6)自东向西吹(7)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工程防沙减弱风沙危害(8)叶片短小呈针刺状,根系发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节水南水北调海河(华北地区)(10)翻耕后疏松土壤暴露在大风中更易侵蚀成片林与网格风格化混农林相比需一定投入(11)有机结合共同发展(12)BC(13)略20.(1)西北内陆B(2)明显正负(3)提供沙尘源(4)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促进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BAADD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DDBCCDDC二、综合题17.解析:(1)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2)考查树木生长所需养分的来源;(3)考查雨林破坏后的环境问题。答案:(1)暴雨冲刷烈曰暴晒(2)枯枝落叶不断更新(3)淋洗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18.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拉美地区的低纬环流圈,在亚马孙河流域空气上升,因此降雨类型属于对流雨,此时下沉气流表示的副热带高压明显南移,表示太阳直射南半球,东京为冬季。(2)植被茂密,地表水主要用于\n蒸腾。(3)亚马孙河流域水汽主要由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上带来。(4)抓住“近年來”,选择“雨林的破坏”为突破口。答案:(1)对流雨寒冷干燥(2)植物蒸腾作用消耗(3)大西洋(4)热带雨林被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森林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大量雨水汇入河中23.解析:森林资源既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乂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环境效益。因此,需要注意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切不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1)自然环境(2)乱砍滥伐森林,引起沙暴盛行,土地沙漠化(3)ABCD24.解析:本题是一组素描图,表达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要求在读懂图的前提下,概扌舌图示意思。答案: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保护农田、繁衍生物C:防风固沙D:调节气候、美化环境E:吸烟滞尘、净化空气F:稳定大气成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CBDBBDC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BBAABAA二、综合题17.(1)经济活动自然因素荒漠扩张(2(3)降水量气候(4)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农星18.答案(1)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n(2)脆弱性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3)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4)破坏原因: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②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如纸浆林、棕制油种植园的开发;③商业性木材采伐。保护措施: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DCCD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DACBADD二、综合题21、(1)减轻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压缩了山西煤炭的外销市场,短期内可能影响了煤炭生产的规模,减少了收入;另一方面,加快了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步伐,长远来看有利于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抓好三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它可再生新能源建设;依靠科技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促进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和来源的多元化等。22.(1)冬高汾河谷地低太行山脉(2)发电-铝矿开采-炼铝焦化■化工铁矿开采■炼铁■炼钢ABC(3)BEFG(4)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5)地理位置适中;地处太原盆地,利于国防;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原材料、能源充足;靠近科技发达区等2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质疏松,降水多暴雨,缺乏植被保护破坏森林,不合理开星,开矿(2)①防止河水进入采掘区,也阻挡泥沙入河②阻沙固沙,且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其屮栽种的植被成活在河流上游建引水渠道灌溉;在河漫滩上栽培植物;在复星区发展高效农业,满足矿区对农产品的需求\n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选择题题号1234567答案CCABACC题号8910111213答案BDDBCB选择题解析1-3解析:读图可知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7月。7月份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是调水调沙实验造成的,是人为影响的结果,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调水调沙的目的是减少泥沙在河道的淤积,使泥沙入海,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河床变深。在此过程中,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河口泥沙淤积速度加快。答案:l.C2.C3.A4.解析: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农业以种植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为主。答案:B5.解析:田纳西河流域18世纪下半叶是较为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19世纪后期的掠夺式开发,带來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并开始实施流域内综合开发。答案:A6・解析:水的比热容大,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答案:C7.解析:降水的变化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和大气运动有关,我国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库区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而周围地区因大气中水汽含塑增加,气流上升,温度降低,降水量增加;冬季库区气温较周围地区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答案:C&解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1)黄河流域大多流经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低。(2)黃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3)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属人为原因。答案:B9.解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田纳西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坏境污染等,而矿产资源的多少不属于生态问题,并且两个流域的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答案:D10・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答案:D\n11.解析:a〜b剖面图,可找出a〜b剖面图相交的第一条等高线,然后找出此剖面图经过的最高点、最低点与之相交的最后一条等高线,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12.解析:根据位置可知,该水利枢纽为三峡工程,首要目标是防洪。答案:C13.解析:图屮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多,平地少,且耕地较贫乏,经济发展落后。答案:B二、综合题13解析:汾河是穿行于黄土高原之中,两边临山地,河谷形态表现为峡谷;所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有一定的降水量,植被为森林和草原。所在省区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从图中数字的变化可以读出,发生剧变的是清代,因人口剧增,导致大量开荒垦殖,造成一系列的后果,到现在,由于植被保护较差,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答案:⑴峡谷B(2)C(2)清朝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量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荒山、草坡、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I'可逐步进入恶性循坏。(3)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14.解析:本题通过田纳西河与长江流域进行比较,重在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由题干知:①甲图中M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为出纳西河流域,乙图中N河流域(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为长江流域。②M、N河流域都得到了开发利用,梯级开发是M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目的是实现流域内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③N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长江三峡,在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与M河有相似之处。答案:⑴田纳西河长江(2)①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②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③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④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3)长江三峡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4)①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n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练习-、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BDACBABCD题号1011121314151617答案BDCDABAD18.(1)D(2分)(2)①沿大秦铁路线(大秦线);②沿焦作一兖州一日照铁路线(或焦兖日线)(各2分,共4分)上述通道主要到达我国的主要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如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海南经济特区。(6分)这些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短缺,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就要大量从能源产区输入能源,才能满足当地工业发展的需求。(2分)(3)问题: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3分)运力不足。(1分)解决: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冋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发展坑口电站,进行铁路和输气管道的改造和建设(3分)(4)提高煤的利用技术(1分)调整产业结构(1分)“三废”的治理(1分)17.(26分)(1)亚历山大(2分)上海(2分)阿斯旺大坝(2分)三峡水利(2)②(2分)终年炎热少雨(或炎热干燥)(2分)(3)导致河口地带的海岸线退缩;海水入侵;工程下游沿岸及三角洲地区失去泥沙和肥力來源;造成东地中海某些鱼类产量下降。(8分)(4)b工程距海比a工程远;b工程库区及下游的水量损失比a工程小;b工程至三角洲的区间内有湖泊水及众多支流汇入,而a工程至三角洲的区间内则没有。18.(1)ABCD(2)高原、山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3)管道运输:占地少;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隐蔽安全;连续性好;管理方便;投产后成本低,运量大等区位条件:(1)利:石油储量大;市场广;成本较低;多国投资,资金、技术力量强;多国受益等(2)弊:线路\n长;投资大;工期长;经过国家多;地形中部高,两端低;沿途地质地形复杂等八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答案AADBBAB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CDDADAD17.(1)气温年变化幅度由低纬(南)向高纬(北)增大(2)黑龙江北部(3)冬季寒冷,南北温差较大;夏李温暖,普遍高温。冬季大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和日照时I'可由北向南递增,北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区太阳高度较冬季大,纬度高的地区口照时I'可较长,南北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相差较小。(4)39°C左右与同纬度地区相比,P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其原因是该处地势较高(大兴安岭)。18.[点拨]本题结合当前“三农”问题这一热点,综合考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相关知识。第(1)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我国的农业仍要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第(2)题具体考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不难排除“人口迁移”这个选项。第(3)题具体考查民工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对鼓励农民进城持支持态度。第(4)题具体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要求考生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记忆能力。笫(5)题考查农业生产应“因地制宜”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要求考生具有国土整治方面的基础理念。[答案](1)林、牧、渔种植粮食(2)ABC(3)小补充劳动力活跃经济(市场)、⑷粗放畜牧传统旱作水出热帯种植园地域自然(5)ACDF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第8题双选)l.B2.B3.A4.D5.C6.B7.C7.(1)劳动轻纺(2)C、D(3)技术高新技术(2)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n产业是最明显。\n7.A.10.B二、综合题11、(1)A、南海B、珠(西)江C、京九铁路D、广州E、珠海F、深圳(2)中南港澳东南亚(3)1985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4)外资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最新工商科技信息(5)背靠大陆,面临港澳,便于和其他国家、地区加强联系本区历史悠久,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华侨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点投资,大力扶植,政策优惠(6)珠江口两岸,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要中心,形成城市群(7)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12.|解析:城市化的栋志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只需迁移记忆性的知识即可;而两种模式的比较和产业结枸的变化,答案均在图像信息之中,需要正确提取和表达.卩答案:⑴城市人口増加;城市人口在总人n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同时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晟。“(1)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不同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垃进厂务工,促进了城市化。而苏歯地区的城市化主要送在上海、鹵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帘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⑶地理位叠优越,靠近港澳台地区,靠近海外市场;是我国重要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本区科学文化发达,有众多高等院校;交通便利;是我81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异第四章单元练习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DCACB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ACAABDDB二、综合题17.(1)AJ\n(2)能源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缺乏(3)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侨乡之一。(4)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小17.(1)流量较大,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2)松嫩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灌溉水源较充足;地广人稀,生产规模较大,重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3)污染水源,造成松花江流域地区饮水困难;破坏松花江生态环境,及危害水生生物生存(使水体缺氧,造成鱼类死亡)。(4)这种做法是不可収的。A处有大面积沼泽地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湿地是重耍的水源地,也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对其要进行重点保护。18.⑴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漫长,人多地少。⑵水土保持林亚热带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防护林(3)BCDF⑷该地区资源缺乏,但海运方便,发展海岛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渔业,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和临港工业,但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19.(1)水稻冬小麦甜菜大豆(2)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3)问题:水土流失;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4)乙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益农荒地可供开垦(而甲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比较多;城市、交通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减少;冃前单产己较高,增产潜力以较小)20.(1)地形区位:都分布在广阔的平原上;气候区位:都分布在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2)D(3)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能源危机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的提高。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AABABC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AABDBB\n二、综合题16.(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黄淮海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1%,人1:3却占全国的1/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8.5%,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7.5%,农业用水严重不足,耕地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许多大城市出现水荒,生产生活用水紧张,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现数次断流;而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9%,耕地占全国的1/4,水资源却.占到全国的34.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每公顷土地平均水量远高于黄淮海地区,正常年份,水资源除满足自身需要,还有一定富余,为支援北方地区提供了可能。因此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原京杭大运河河道,在江苏长江水北调的基础上,采用水泵逐级提水北流,穿过黄河后自流送到天津,主要解决苏、鲁、冀、津等省市的缺水问题。其优点是以治淮、治海工程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发挥抗旱、排洪、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其不足是紺要多级提水。中线工程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15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中线调水突出的优点是:水质好,调水量比较充足;总干渠较髙,丹江口水库到北京高差达100m,可以引水自流;212程建成后,便于管理。应当考虑的问题是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及库区移民约22万人,投资较大,且调水将在一定程度上彫响汉江的航运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金沙江及支流引水到黄河上游。酋线调水则是涉及调水、调电、调蓄防洪与国土整治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西线工程路程短,但是需要开凿隧道,工程艰巨。(3)通过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水资源匮乏的局面.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达到治理黄河、改造国土的目的。17.(1)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li标。要求得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加强区际联系,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将某一生产耍素配备到最能发挥效益的区域,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2)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工业不发达,对天然气利用效率低,而东部地区人II稠密,经济发达,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因此对天然气资源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一方而东部地区获得了发展经济所需耍的资源,西部地区从东部地区获得资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发展,可以增加中央政府税收,用于补贴西部地区财政和加强对西部资源开发的再投资,这样对于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n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1.C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部门首先在美国发展迅速,继而转移到日本,然后是中国,由此可判定它为劳动密集型工业,电视机制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2.C劳动密集型工业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然后转移到日本,又转移到中国。3.C劳动密集型工业利润低,因此依次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转移到我国的原因—方面是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是有丰富的劳动力。4.C环渤海地区距韩国近.5.B由图可知,C环节为金字塔巅高层,技术含量高。\n1.AIT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2.D发达国家产品周期达到峰值后,就要开始寻求新的市场。3.B从产品生产环节的城值鱷“融,加工环节的附加值最低,所以,发达国家把产品的加工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索质高、数星多、工瓷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降低。5.C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杲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6.B劳动力丰富、国土辽阔、逆城市化都不杲汽车工业的区位因素。7.D日本原料、燃料缺乏,重视科技和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水能丰富,分布集中都不是最佳选项。8.B14.C15.D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日本转移,以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台湾省、香港地区,80年代后开始向我国沿海地区、泰国、印尼等地转移.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当然也与这些地区实行开诙政策以及边畀控制减弱有关.接受产业转移既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污染转移的危害。16.解析:本题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为例,考查彫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影响.答案:⑴天然掾胶水电(或电力)⑵香港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任选两点)⑶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消极:加剧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占用耕地。⑷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污染严重的工业(答对2点即可)⑸①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②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6)四川、云南、贵州⑺最早实行改革开汶,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苴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康价劳动力。(任选3点)⑻A\n解析:当前,世畀范围內产业转移是一个大的趋势,我国国內的产业自然也不例外,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之一。本题以珠三角地区低端产业转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这一间题的认识程度和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间题的能力,要求大家一定要辩证地去看待间题。答案:(1)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簾(2)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3)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土地、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优势不再明显;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环境污染严重。(4)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为珠三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同时抬高门槛,把竞争力不定的低端产业“逼”岀珠三角;实现了资源合理配苴与产业合理分工,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伴随養臣珠二角区域合作的推进,珠三角企业加快了在內地建厂的步伐。这杲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甬五业转移,其意义超出了获取低成本优势的单纯目的。第五章单元练习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CBACCDDD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CCBDDBC二、综合题29.(1)原料、燃料(动力)(2)上海有利方面: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水陆交通发达;附近地区农业发达。不利方面:矿产和能源不足。(3)缓解能源警长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4)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好;紧邻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作为上海的经济腹地受上海的辐射作用,便于获得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京沪铁路、京杭运河和长江航道经过此地,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n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1)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CDACDBAADBCACL4151617181920212223CAABABBBAB二、综合题:23.(10分)(1)交通、打击犯罪、旅游娱乐(救援)(任选1个)军事、测量、救援(任选1个,救援不能重复)(2分,)(2)规划出最佳路径;引导驾驶;随时常握前方路况,提高效率;了解到出行目的地停车的状况。(4分)(3)确定突发事件的位置;为要赶赴突发事件现场的车辆、人员选择最佳路线,进行导航,有利于有关人员及时到达,处理、控制突发事件。(4分)24.(9分)(1)色调道路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河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比较顺直,河流弯曲多变河流(4分)(2)面线(2分)(3)A与城市相连,C直接与河流相连(1分)(4)否D处为”一河流,季节不同时,水深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表现在卫星影像图上的色调就不一样(2分)2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ABCD)(2分)(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1分);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答中其中2点给2分)(3)干旱,荒漠(2分)(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3分)26.(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2)①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②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II干旱和贫困;③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3)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面积成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27.(共12分,每空1分)(1)12.5(11.5〜13.5均可)16(15-17均可)\n⑵低小(3)高小低小(4)减小(降低)减缓(降低)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CAABADBADAC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BDBCCDBDBAC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17.(11分)(1)大兴安岭长白山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5分)(2)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3分)(3)黑土的流失森林的锐减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3分)18.(10分)(1)输煤(晋煤外运)一一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输电(西电东送)一一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水资源。(4分)(2)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改变区域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分布,引发区域工程型缺水;大量煤砰石等废石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砰石山还会自燃发生火灾等。(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和再种植;营造矿区防护林带,绿化美化矿区环境;开展煤肝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答出对应的三个方面即可)(6分)19.(10分)(1)D(2分)(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4分)(3)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业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4分)20.(9分)(1)如下图所示:(4分)(2)发电,为工业提供能源;航运,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水库蓄水提供工业用水。(3分)(3)ABD(2分)21.(10分)(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2分)\n(2)土地肥沃,地广人稀(2分)(3)价格低,含油量高(2分)(4)相同点: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髙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