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6.00 KB
- 2022-08-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鉴赏\n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黯然销魂者,唯 而已矣!——江淹《别赋》\n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李白提到姓名的赠别诗就有400多首。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n送别诗知识要点1、了解送别习俗。2、熟悉送别诗常见意象。3、区别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及风格。4、掌握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n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古人送别习俗:折柳送别\n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折柳送别习俗产生原因:\n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折柳送别\n饮酒饯别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n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饮酒饯别\n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傍晚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灵澈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n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月夜送友人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色山色共苍茫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李白\n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n长亭、渡口、南浦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谢亭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n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长亭、渡口、南浦《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n送别诗的情感:哀伤凄婉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n送别诗的情感:慷慨豁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n芳草长亭柳酒夕阳离愁别恨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古道笛声山\n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字眼;2、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时间意象:秋、黄昏、月夜、清晨;其他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酒等。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对友人的思念。送别诗特点\n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n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分手,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拂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n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答:A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山水秀丽的送别图景:B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C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答案示例:\n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答:1比喻.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2对偶,“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n1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山水秀丽的送别图景。答:1比喻(1分)“浮云(飘浮不定)”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不愿落下)自己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2分)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1分)答案示例:\n第二课时区别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及风格\n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4、前途艰险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6、积极奋发的勉励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送别诗的感情类别\n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n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前途艰险的担忧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泊河处?天涯一望断人肠。\n5、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积极奋发的勉励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作者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n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潇湘(xiāoxiāng):至今湖南一带.杨花柳絮.秦长安.在今陕西境内.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n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朋友美好的祝愿,感情豪放激昂,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n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美好的季节里,朋友将要去一座繁华的城市,和朋友愉快的分手,依依惜别中略含对朋友的向往。\n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答:离愁。“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n第三课时掌握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n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营造伤离别的气氛。送别诗常用表达技巧1、直接抒情高适的《送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n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刘长卿《送严士元》第三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4、比喻修辞手法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n拓展练习\n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n答案示例: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肃杀)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离别之苦(离愁别绪;离别悲愁;因离别而黯然神伤)。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n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用哪些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末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n考情链接:(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n(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暮春飞花(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思念故乡之情(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答: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n阅读唐诗,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渺茫”是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看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及效果?:答:用了设问、想像(虚写)的手法。友人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设题角度:情感设题角度:表现方式\n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抓意象析手法品情感\n鉴赏时请注意: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第四眼:归纳诗中蕴含的情感特点第五眼: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规范\n课堂小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多少人鲜活的生命历程构成了一部浩瀚的送别诗史。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却是诗歌的全部。当离人的眼泪化成钻石,当离别的悲歌化为永恒的乐章,让我们期待重逢在灿烂的季节!\n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