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13 KB
- 2022-08-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病句,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同吋要熟悉语病常见设错类型,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一、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1.语感审读法。这种方法借助的是朗读中的节奏感。进行语感审读时,要善于用疑问代词替代相关的内容,以便简化句子,明析句子的结构,也就是要善于使用模糊读法。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放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一句,一替代一读就会发现“防止'什么'不再发生”是不合逻辑的。又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一替代一读就会发现:“不管什么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怎样”显然不合习惯,“不管”应改成“尽管”。2.主干枝叶梳理法。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多余,是否搭配得当;再分析修饰语(定、状、补)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等等。对于句子成分学得不好的同学,不必过分拘泥于成分。主干枝叶梳理的目的是简化明析句子,因此这样的同学可以先找出句中的结构助词“的”“地”,分析出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此时可以分析句子修饰限制方面的问题)把它们忽略掉,然后再分析剩下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剥离,句子也就相对简单了些,句子的毛病也就较明显了。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一句,可以简化为“文件对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规定和说明”,英主干是“文件作了规定和说明”,可见没有残缺和赘余,也无搭配不当。再看修饰、限制成分。“对……问题”这一作状语的介宾短语没有毛病。“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这一状语,孤立地看也没有语病。但是,一旦把它与“详细”和“深刻”联系起来看,就发现前后不照应,搭配不当,应该把“理论”和“政策”互换位置,使前后照应,搭配恰当。女山“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用紧缩法即可发现“事情”与“完成”不搭配。又如“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句,它的主语是“巨著”,“巨著未及完篇”没有语病;可是让“巨著”作“就过早地离开我们”的主语就说不通了。紧缩语句法主要用于辨析语法病句。3.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口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屮小学教师的重视。”可仿造“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可发现多了一个“的”字,应将“的”去掉。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譬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一句,机器质量好可以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坏也能保证生产安全吗?可见本句判断不合事理。又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口在首都剧场上演,口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屮”\n一句,“日前”与“正在”自相矛盾,“日前”指今日以前,“正在”表示现在正在做。这两个词语连用不合逻辑。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为产品……”“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前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为“制造伪劣产品”;后句“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去掉“凡是”,把“都”改为“大都”。当然,方法是死的,我们在辨析句子时,要灵活点,准确地判断句子地语病往往是上述方法的交叉运用,综合运用。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二、语病常见设错类型(一)语序不当汉语语言中的修饰限制成分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情况是中心语前是起描述形容作用的修饰成分,再是起界定作用的限制成分,语序交换往往造成不当。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表领屈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②在新屮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蕴藏着的”移“无穷的”前)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各式各样”前。)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把“一连串”移“事情”前)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⑥他把我们儿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儿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屮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屮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⑨她是一位优秀的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我市公共汽车售票员。(改为:她是我市一位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优秀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归纳为:领属+数量+修饰语(动词、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属性(名词)+中心词)⑩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物品。(把画线部分移到“陈列着”后边)⑩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新出土的”移至“两千多年”的前面)⑩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古船。(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古船”)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I'可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n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④在休息室里许多球员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改为:许多球员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⑤经过老师的认真辅导,同学们普遍的学习成绩大幅度地提高了。(“普遍”本是“提高”的状语)⑥这些作品留在不只一代人的深刻记忆里。(“深刻”本是“留”的状语)1.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①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來的木版床上。(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②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到“趁现在”前。)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④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⑤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2.前后句顺序颠倒①他不但能经常综合复习所学的知识,而且能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前后分句顺序转换过來)②因为他没有来,所以大家一直等着他,没有动筷子。(“没有动筷子”与”一直等着他”对调)(二)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①主谓搭配不当②动宾搭配不当③主宾搭配不当④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⑤动补搭配不当(乂称中补搭配不当)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设错举例: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彫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发出沙沙的响声,主谓搭配不当。由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要注意联合短语中每一项与有关成分全面呼应,否则,顾此失彼,文理不通。)②雷锋精神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主语应改为“雷锋”)③这优美的音色,一直在人们的耳畔回响着。(“音色”改为“声音”或“歌声”、“乐声”)④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新产品”是可以与“研制开发”搭配的;而“新技术”却不能“研制”,只能用“研究”;“新工艺”也只能用“研允”,而不能用“研制”)⑤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白执勤的岗位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是正确的;而“21辆消防车”“放弃休假……”便是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⑥我们应该努力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端正”与“方法”不搭配)⑦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⑧4月3FI深夜,苏北地区突然下起了一场多年罕见的狂风暴雨。⑨春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n①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⑩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⑩勇敢的战士们顽强地打击了敌人.(状语“顽强”与“打击”不搭配,可改为“狠狠”)⑩他把作业写得很细致、工整。(补语“细致”与动词“写”搭配不当,也与中心语“作业”搭配不当,应去掉“细致”,只保留“工整”)⑩无论学习上有多少困难,但是他也克服了。(三)成分残缺或赘余一句话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三个部分组成,宾语有时没有,但不能没有主语(有时是省略)和谓语。从单句的角度讲,成分残缺最常见的是由于在主语前滥用介词“对、通过、在”等,使作主语的词语作了介词的宾语,导致句子没有了主语;其次是因承接不当偷①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懂得了学好语文课的重要性。②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③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恢复“那些……人”的主语资格,或删掉“受到”,成为无主句。)④南北朝末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朝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⑤老师的苦心感动了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后句前应加“使他”,或加上“他”)⑥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这里缺少主语“产品”。从全句说,是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⑦XXX无故旷课2个月,并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勒令退学。(加“被”,或改为“学校勒令XXX退学”。)⑧我们正在为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最岀色的奥运会。(缺谓语“而奋斗”或“而努力工作”)⑨我们两个班合作了一出小话剧。(补上谓语“演出”(在“合作”后面补)。⑩学习委员肩负着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同学学好各门功课,并组织好课外活动小组。(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责任”)⑩海关严肃查处了十儿起走私、贩私。(应在“贩私”后补出宾语中心语“要案”或“大案”)⑩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训练班。(“推广喂猪”这是说不通的,应补上“(的)”经验“(的)做法”Z类)⑩这部经典舞剧用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成分赘余主要原因是:(1)堆砌多余或可有可无词藻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裳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裳握”应删去。)③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④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⑤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來慢慢地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⑥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儿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应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2)重复啰唆①一年來,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两个“工作”应删去。)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n①他尽管身体不好,但是他从未缺过课。(可去掉一个“他”。)②“雪莲”牌羊绒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可以”与“堪”重复,把“可以”删去。)③我们热烈欢迎罗格先生的到来。(应把“的到来”删去)④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解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祟。(应该删去“在作祟”这三个字。)⑤这是一种可以促进人体健康的健康食品。(应把“健康食品”中的“健康”二字去掉.)⑥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无声”与“潜台词”重复)⑦同学们从心里由衷地佩服居里夫人。(“从心里”与“由衷”的重复,可删去其屮一个。)⑧她患感冒的次数比从前略微减少了一些。(应删去补语“一些”,也可以删去状语“略微”。)⑴有的时候,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尽管是同义格式,总有些差别,应根据不同语境和要求,选取最适合的一个。如杲举棋不定,把两个都用上了,就犯了杂糅的毛病。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②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镀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③从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④我们专业的老师主要成分是由老教师和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组合而成的。⑤你一定要努力学好英语课和计算机课不可。(“一定要……”与“非……不可”式杂糅)⑥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他们能在水中呼吸,具有抗腐烂的能力才不腐烂。⑦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白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主语是“学员”,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换一个说法,即“短训班除……参加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深受……欢迎”,与“深为……所欢迎”杂糅)⑨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朿缚下的”两种格式屮选用一个。)⑩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⑩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糅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2)两句糅一设错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或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①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n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这句的错课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3)中途易辙设错一句话说了一半,没有说完,忽然另起炉灶,另来一句,从而导致语意不清。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tl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Z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屮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白从中国人民之后”。)(4)词隐句乱设错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②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③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來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五)表意不明词语的多义性、代词指代不明、限制性词语位置不当导致管辖范闱不清、标点使用不当割断语义往往引起歧义,从而导致表意不明。①躺了一会儿,他想起来了。(“想起来”可以指“冋忆起来”,也可以理解为“打算起来”,就是“想起床”)②这个人好说话。(“好”可以指“容易、便于”,也可指“喜好”)③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④刘志丹的弟弟和他的爱人,撰写了小说《刘志丹》。(“他”指代不明)⑤艾明和汪關现在不在一个班厂,她绘声绘色地向她讲了班上的情况。⑥爸爸看到我很高兴,上街买了一条活草鱼,准备做他的拿手菜一一滑溜鱼片给我吃。⑦这里有5个中专的毕业生。(“5个”小专学校,还是屮专学校的“5个”毕业生不清)⑧干部和职工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没交代清楚)⑨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不明确。)⑩他真后悔自己没听老王的话,去林场工作。(到底老王是让他去林场工作还是不让他去,不清楚)(六)不合逻辑:\n“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Z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來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來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造成不合逻辑的原因通常是自相矛盾、范围不清(从属与包含、交叉的概念并列使用)、判断不合实际、主客倒置、前后不对应意思缺失、否定不当(滥用否定词,导致表达的意思与本义不一致)。1.自相矛盾设错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突然”和“渐渐”矛盾。)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⑤我们基本上消灭了全部敌人。(“基本上”与“全部”前后矛盾)⑥经过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収得了各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的好成绩。⑦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蜿蜒”是曲曲折折的,“而”离弦之箭”是一直向前的,相互予盾。)2.范围不清(从属与包含、交叉的概念并列使用)设错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屮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③北京市和西城区的屮小学生都增强了环保意识。(“北京市”与“西城区”是从属关系)④如今,初中生、高中生、共青团员,全都行动起來了。(“初中生”、“高中生”这两个概念与“共青团员”在范围上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⑤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杂志”就是“刊”,因此“报刊”和“杂志”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也是“出版物”,它们Z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从逻辑上说,本句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3.判断不合实际设错①人都是利己的,白私的。(“有的人”是利己的,白私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②只要有病,就一定要吃药。(不合事理,有些病不吃药可以自愈)③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冋來,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南方冋来思想变了,可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④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4.主客倒置设错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③成龙这个名字对许多中国人都很熟悉。(主体是“许多中国人”,将B和A转换位置。\n①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是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前后不对应)1.前后不对应设错①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关键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并切切实实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前面说的“能否”两种可能,后而只说的是成功的原因。可以把“能否”改成“要”,这样前后就对应了。)2.否定不当设错①泡菜坛子切忌不要放在厨房里,因为厨房里污染较严重。(“切忌”、“不要”双重否定)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③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令人深感头疼的事。(“防备”“免遭盗窃”是双重否定,意思正好相反)④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対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性教育,并处分了作弊的学生。⑤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误用了反问句。反问句“谁……呢?”应是肯定句表示否定义,否定句表是肯定义。句中提到“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应是肯定的,而句中使用“否认……不”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了否定的意思。正确的表述应该删除句中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