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2-08-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城高中陈影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n主要内容: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n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结合图文来理解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季节变化规律。2.本节内容既本章内容的核心,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世界气候类型成因与分布的基础。\n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规律2.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n一.教材分析(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能描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能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移动规律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推导过程的逻辑的严密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而联系和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n二、学情分析1.首先学生已具备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的知识结构;能够理解气压带风带形成及季节性移动的三个假设,这是教学的前提。2.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有了解世界的强烈动机,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3.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本节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的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这是教学进展最大的障碍。\n三、教学方法设计:教法:1、诱导探究法。教师有梯度的设问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分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于对重点的突出,对难点的攻克。学法:学生将运用到聊听、思考、回忆、做图画图,小组讨论的方法。\n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活动指导课堂反馈\n导入新课故事导入:“二战”期间,日本释放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使美国造成巨大损失。思考:日本氢气球炸弹利用了什么原理?为什么会飞到美国这是偶然吗?\n复习旧知识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高空中的风向如何确定?近地面的风向如何确定?(设计这样的问题是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做到温故而知新)\n90ºN0º假设一:地表均一、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结论:单圈环流请做出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赤道、两极受热不均热力环流单圈闭合环流讲授新课\n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24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假设二:地表均一、地球自转不公转赤道、两极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讲授新课\n低纬环流\n知识迁移:小组活动:根据前面所学绘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图片。\n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你能快速准确的记住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吗?(寻找规律,帮助记忆)\n假设三:地表均一、地球既自转又公转赤道、两极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结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讲授新课\n课堂反馈: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日本放的氢气球炸弹为什么会飘到美国上空,利用了什么原理?你知道酸雨吗?为什么会波及全球?你还知道哪些全球性的问题可能与本节课所学相关?\n地表均一,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地表均一,地球既自转又公转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单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南移夏季北移五.板书设计\n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特点之一是突出地理的学科语言——图,强调了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而且知识点前后逻辑强,层层递进,过渡自然。其次是首尾呼应课前抛出的问题在最后得到圆满解决,使学生明确学习地理就是要与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再次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利用小组学习的方法,渗透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这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不足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得不够充分,教师讲授偏多。其次是课件做得不好,没有给足空间感,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有限,可能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很透彻。\n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