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2-08-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模块教学计划的制定铜山中学吴兴德2013、9\n一、模块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体育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三基),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在体育课上要获得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尤其受美国SPARK体育教学理念的启示,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向50%发展。高中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选项教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运动项目可替代特点,学生学习何种运动项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喜爱何种运动,并能认真学习和锻炼身体。我们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实际选择运动项目,制定可行的、有效的教学计划。\n二、选项教学方案1、高中选项教学计划分为三级:模块计划为一级,是概括性的论述;单元计划为二级,是全面的简单论述;课时计划为三级,是具体的论述,为执行性文献。课程设置与安排表年级分类高一高二高三上下上下上下学分222221必修与选修健康3田径﹡健康3排球﹡健康3﹡﹡健康3﹡﹡健康3﹡﹡健康3周学时222222\n三、模块教学计划(一)个数的确定1、模块个数:根据教材特点设计模块个数。如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三门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可以设为2—3个模块;武术、健美操2-3个模块;体操2个模块,散打1个模块等。各个模块内容不尽相同,要有层次性,内容可以重复,但要螺旋式安排,有深度、难度。2、单元个数:一个模块可分为3—4个单元,因教材情况而异,如篮球:运球组合、传球组合、投篮组合、战术运用4个单元;排球:垫球与传球组合、发球组合、扣球与拦网组合、战术运用4个单元;三门球:传接球组合、射门组合、战术运用3个单元等。根据教材特点有层次性、递进式、系统性、连续性安排。3、课时个数:每个单元为3—6节课。每学期查教案最低为32节,可以这样分配:两个模块为30节。健康教育为2节,因为雨天多可以增加1-2节。\n(二)模块教学计划的要素要素有: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单元划分及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或手段)。1、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四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2、教学内容:模块18课时要教授的所有内容。3、单元划分及单元教学目标,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又彼此衔接,努力做到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4.单元教学目标和模块教学计划一样为四个目标,针对单元教学内容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叙述。5.单元计划的教学策略主要介绍典型的、有效的手段。\n案例1模块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模块教学内容1、理论:羽毛球的发展、羽毛球场地、单打规则、双打规则。2、移动与发球:左右移动、上网与后退步法,发高远球、正手发网前球、正手发后场球。3、击球:击高远球、扣杀、挑球、吊球、正手抽球。4、战术:攻后场、追身、打中间、打四方、前封后攻等战术。5、体能练习教学重点较好地掌握发球、击球基本技术和战术。单元单元目标课时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一移动与发球二各种击球及防守三攻击战术四发展提高\n案例2单元单元目标课时单元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单元一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51、介绍羽毛球运动的有关知识2、学习握拍法、准备姿势、左右移动步法3、正手发高远球及击高远球4、上网和后场步法5、正手发网前球6、正手发后场球及回击7、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素质练习:1、体能初测:半场内十字跑2、跳跃练习重点:正手发网前球、正手发后场球、攻后场战术难点:协调用力、控制球路的能力1、结合比赛讲解示范2、模仿练习:(1)持拍的步法移动(2)持拍发球(3)挥拍击球3、两人一组,一人手举悬吊球,另一人反复发球4、两人一球对练,互帮互学5、教师巡回指导,并多次示范6、体能初测,互评、自评单元二6—10单元三11-15单元四16-18\n四、单元教学计划1、要素有: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内容、课时重难点、课时教与学的主要策略。2、单元教学目标设为四个: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课时教学目标为三个: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n例:羽毛球模块(一)单元一1、单元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参与羽毛球发球的练习,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2、运动技能:学生能掌握羽毛球的正手发网前球、正手发后场球、正手发高远球及回击高远球、步法移动的方法;3、身体健康:学生通过移动步法、发球的练习,提高灵敏、速度及上肢力量素质;4、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生在羽毛球学练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自信;学生通过羽毛球的练习,增强互帮互学的人际交往能力。单元教学内容介绍羽毛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握拍法、准备姿势、左右移动步法、上网和后场步法,正手发高远球及击高远球、正手发网前球、正手发后场球及回击、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重难点重点:正手发网前球、正手发后场球、攻后场战术难点:协调用力、控制球路的能力课时课时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与学的主要策略\n单元一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与学的主要策略1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羽毛球运动的历史知识了解正手发高远球及回击球技术规律。2、技能目标:学生能做出正手握拍大力挥拍击球,导致球大于45度向高远飞行,落到对方底线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正手发高远球及回击球的练习,体验成功,树立自信。1、介绍羽毛球运动的有关知识2、握拍法、准备姿势、左右移动步法3、正手发高远球及击高远球重点:移动、正手发高远球难点:挥拍击球1、介绍羽毛球运动的有关知识2、教师与体育骨干进行羽毛球表演性比赛3、介绍握拍法4、讲解并领做准备姿势、左右移动步法5、示范正手发高远球、讲解动作要领,领学生做挥拍练习6、两人对面距10米练习正手发高远球7、回击高远球:打苍蝇8、跳跃练习:男生20米、女生10米单足、跨步、立定跳2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羽毛球运动正手发网前球技术规律。2、技能目标:学生能做出正手发网前球的正手握拍斜切击球,使球刚好越网而过,落在对方发球线附近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正手发网前球交流、探索式的练习,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1、上网和后场步法2、正手发网前球重点:正手发网前球、难点:控制力量的能力1、示范、讲解上网和后场步法,并领学生集体做移动练习。2、示范、讲解正手发网前球的要点。3、集体模仿练习;两人结合反复击打悬吊球;两人结合在网前反复练习发网前球,统计成功率,互相鼓励。4、动作展示5、发球比赛。6、素质练习:半场内从端线向中线跑接后退到端线。3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正手发后场球的用力大小、球的线路飞行规律及回击的方法。2、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正手发后场球及回击的力量,发展手腕力量。3、情感目标:培养自信和良好的锻炼习惯。正手发后场球及回击重点:正手发后场球难点:协调用力1、示范、讲解正手发后场球的要点2、集体模仿练习3、两人结合交换击打悬吊球,注意击球力量。4、网前一人发后场球,另一人用击高远球击回。5、素质练习:团身跳接往返退跑\n单元一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与学的主要策略41、认知目标:学生能讲出发球战术与对抗的方法。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发球技术探讨几种发球战术和对抗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自信、探究、与他人合作能力。发球战术和对抗重点:发球战术难点:击球路线、准确1、学生思考、讨论发球战术和对抗方法,各组展示成果。2、教师总结提示,规范方法。3、两人一组反复练习发球战术和对抗。4、分六小组进行对抗比赛。5、体能练习:半场内三方向跑5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的几种方法。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发球技术、回击方法探讨几种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3、情感目标:培养探究、创新、合作意识。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重点:攻后场战术难点:控制力量的能力、稳定、准确1、学生思考、讨论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各组展示成果。2、教师总结提示,规范方法。3、两人一组反复练习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4、分六小组进行对抗比赛,检验其效果。5、体能检测:4.5米×4往跑返退。\n五、课时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是根据单元计划做出的,是单元计划的细化,是课堂教学执行性文献,不是独立存在的。要素有:任课教师、授课年级、授课时间、水平段、模块位置、单元、课次、单位,教案设计。主体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安全防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练习方法、练习次数、时间、组织形式、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平均心率预计等。\n例:教案水平五羽毛球模块(一)第一单元第4课时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学 吴兴德 高一年级 男生26人 女生24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羽毛球运动正手发高远球及回击球技术规律。2、技能目标:学生能做出正手握拍大力挥拍击球,导致球大于45度向高远飞行,落到对方底线附近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正手发高远球及回击球的练习,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教学内容重难点安全防范场地器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策略学生学习策略组织形式运动负荷身心动员身心激活实践探索发展体能恢复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预计:35—40%平均脉搏预计:115—120次/分课后反思\n教案编写要求具体地说,以表格式教案为例。1、教学内容应是一目了然,让人看得懂,概括性强,体现技术动作特点,如: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2、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表述时要体现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变化。因为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学生是行为主体,如:学生能说出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动词的运用可以参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上的说明,教师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层次的行为动词。如认知目标的了解层次,行为动词有了解、理解、描述、说出等;技能目标的掌握层次,行为动词有学会、掌握、完成、改善、提高等;情感目标的领悟层次,行为动词有形成、具有、成为、尊重等。3、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即三段式,课改以来有了新的思潮,但没有离开这三个部分,有把准备部分说成身心动员、引起兴趣、或激趣;有把基本部分说成发展兴趣、实践探索、促技、增技、发展体能等;有把结束部分说成身心恢复的。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要体现知识的传授、心理的状态、肌体的承受情况。如准备部分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做到知识准备,心理上要有学习教材的准备,适宜的准备活动达到肌体的准备,从这三方面逐步进行学习状态。基本部分要有知识的学习、记忆、分析、探究、体验、接受,心理上有紧张、挫折、自信、成功、喜悦,肌体上有体验、练习、承受、熟练、疲劳。结束部分知识上有归纳、总结、掌握,心理上有自信、喜悦、休息,肌体上有掌握技能、放松、恢复。4、横向栏目一般有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练习次数、时间分配等。教学内容要有教材要领,老师活动有教学方法、纠错方法、组织方法、指导方法,学生活动要体现三大教学规律,即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教学组织规律、心理活动变化规律,有学习方法、观察、记忆、模仿、持器械练习,先分解后完整,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层层深入,先个人练习,再两人结合的练习、多人探究,小组合作练习,动作展示,加大练习难度,创编性练习,或比赛,或提高性练习,体能练习,放松整理,自我评价等。场地器材,器材不易太多,2—3种即可,练习密度及平均心率预计应根据不同的教材设计相应的数值,有的教材练习密度大,但平均心率不一定大,有的教材练习密度小,但平均心率可能较大。课后反思不能缺失,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发现问题,在下一次课中改进,促使教学手段更完善,效果更好。\n例:教案设计水平五羽毛球模块(一)第一单元第4课时一、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互动、探究式地学习,领悟主教材的内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讲出发球战术和对抗的方法。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发球技术探讨几种发球战术和对抗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探究、与他人合作能力。三、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内容:发球战术和对抗。2、重点:发球战术,难点:成功发球及攻后场四、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我校选项教学羽毛球模块(一)第一单元的内容,在学生掌握单一发球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发球战术,学生学习兴趣会更浓,会获得更多的锻炼技能。五、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的亮点是情境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在教法上,教师采用创设情境、设问、讲解、示范、启发、激励性评价、比赛等手段诱导学生积极练习。创设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结合时令,创设农忙的情境,做模仿农民犁地的游戏,体验农民的辛苦。发展体能时,结合农忙时节的抢收抢种来完成三方移动,起到首尾呼应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快速移动、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合作团队精神。设问、讲解、示范,教师示范前面学习的正手发球的三种技术,通过多方面的变化,演变成发球战术,请同学们在练习中找出有几种的法?从而引领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启发、激励性评价,教师在巡回指导中,用语言点拨,用参与练习的行为启发学生,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对抗比赛,在学生动作展示,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了答案,教师创设比赛的情境,以达到学生验证和提高的目的。在学法上,学生体验性对抗复习正手发球的三个技术,以熟练动作、满足学生心愿。学生通过农忙场境的游戏和三方向移动练习,激发情感和斗志,增强身体素质,养成与同学团结合作的习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与体育骨干的比赛,明白了发球也有战术,从而领取教师给予的问题:这些战术有几种打法?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找出各种打法---分六组在羽毛球场地进行思考、互动、探究、交流、实践,总结出其打法,达到发展战术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通过同学的成果展示,老师对战术打法的归纳、点评,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知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肯定的评价。六、组织方法的思考课以集合成三列横队开始,由三列体操队形变为三路纵队,进行犁地游戏。恢复体操队形后,持拍进行移动、掂球练习,而后两人一组拉大距离进行对抗。学习主教材时,学生集中在一块场地观察教师示范,然后分组带着问题去实践探究,以两人结合练习为主,成果展示时集中到一块场地,比赛以单打的形式在二分之一场地内进行。发展体能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统一口令,六组同时进行,决出胜负。放松、总结时集中到课的开始位置。\n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