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20页

  • 16.68 KB
  • 2022-08-04 发布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篇一:《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化学反应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也不同。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就是化学反应速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加以控制。如在一些合成反应中希望反应能快一些,而在食物的保鲜过程中则希望氧化过程越慢越好。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利用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指导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本单元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介绍了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则介绍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设计时,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猜想→实验探究验证→寻求理论依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二、教材分析选修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除了对必修内容的适当深入外,还体现了如下特点:\n1.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介绍常见的测定速率的方法)2.关注化学科技发展,体现时代性(飞秒化学)4.适应学生志趣,注重学生发展(介绍过渡态理论)本单元教材结构体系的编排,从必修教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到本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从实际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到理论解释,体现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的螺旋式的编排方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单元提出如下要求与建议:1.能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2.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3.通过对活化能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有效碰撞和过渡态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因素进行理论解释。14.通过催化剂的实际应用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n5.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三、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必修2》中已初步涉及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内容,但由于间隔时间长和学生掌握程度的参差不齐,故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对知识点加以适当的拓展和加深,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又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系统化。在学习“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时,会接触到一些新名词如“活化分子”、“活化能”等,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在讲解时列举学生较感兴趣的事例——投篮来说明。另外,学生在理解“条件的改变到底改变的是活化分子数,还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上可能存在困难,采取“重点分析加理解”的方式加以解决。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强化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n3.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等相关理论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运用活动与探究方式,学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3.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环境、能量和社会的关系;4.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简单计算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n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进而增强其学习兴趣。七、课前准备演示实验仪器、药品;讲学稿。345【篇二: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第一章化学概念原理专题四化学反应速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在联系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4.理解勒下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n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的含义“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基本物理量。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含义:国际规定1摩尔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kgc所含的原子数相等。3.摩尔质量a.摩尔质量的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符号:m,常用的单位g.mol或kg.mol4.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的关系n=m∕m5.物质的量的浓度定义: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mol.l-1溶质b的物质的量(nb),b溶液的体积(v),b的物质的量为cb,这三者的关系:cb=nb∕v习题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质量相等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a.1:1b.2:3c.6:5d.5:6\n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符号是v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增加来表示(2)数学表示方法:v(x)=△c∕△t,x为任意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x不包括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c表示x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变化,t表示时间,△t表示时间变化。有上述公式可知,v的值恒为正,单位mol.l.min,mol.l.s-1-1-1-1例:化学反应:aa+bb==cc+dd中,v(a)=△c(a)/△t,v(b)=△c(b)/△t,v(c)=△c(c)/△t,v(d)=△c(d)/△t谨记:v(a):v(b):v(c)=a:b:c习题巩固例1、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o2)=0.01mol?l-1?s-1b.v(no)=0.008mol?l-1?s-1\n(h2o)=0.003mol?l-1?s-1(nh3)=0.004mol?l-1?s-1特别注意:当比较几种反应情况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时,必须转化为同一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例2、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②>④>③>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二: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因素?知识点一:简化后的有效碰撞?1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即: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d.无法判断?2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碰撞,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3有效碰撞与化学反应:能量高度达到某一定值的分子,才能在碰撞以后有可能使\n原子间化学键断裂,从而导致化学反应的发生。(说出活化分子的含义)知识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时,反应速率随之减小(1)这里是指反应物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不是生成物;但是在可逆反应中,左右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2)在浓度对反应物的影响上,不包括固态和纯液态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3.压强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催化剂的含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n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使用负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减小5.“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影响把化学反应体系中与各反应成分均不反应的气体称为“惰性气体”(1)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2)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容器的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跟踪练习例1某温度下将n2和h2充入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3h22nh3某一时刻用下列各组内两种物质表示的该反应速率,其中正确的是()例2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例3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n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反应c(s)+h2o(g)co(g)+h2(g)在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何?a、增加碳的量b、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的压强增大一倍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增加或减少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影响总压变化时要考虑浓度是否变化,才去判断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对于反应i2(气)+h2(气)2hi(气),采取下列措施时,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a、缩小体积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hec、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hed、保持压强不变,通入hi气体1mol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n物质的量的增加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2、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rn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3、反应a(g)+3b(g)4、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的是()a、2so2+o2=2so3b、co+h2o(g)=co2+h2c、co2+h2o=h2co3d、h++oh-=h2o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s)b.水c.k2so4(aq)d.(nh4)2so4(s)6、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7、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是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加,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n8.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9.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加入生成物⑤加入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d.②③1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c(g);△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降到0.8mol/l需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所需的时间为()a.10sb.大于10sc.小于10sd.无法判断【篇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2、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理论来解释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n(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学习,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速率计算及反应快慢比较。教学过程:第一章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日常生产中工程师最关心的问题有二个,一是反应进行的快慢,二是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这就是本章将要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和化学平衡问题。本节课开始讨论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讲授新知: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n示。3.单位:浓度单位/时间单位,常用mol/(l?min)或mol/(l?s)例题1: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装有n2、h2分别为4mol和10mol。一定条件下反应2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1.8mol。试分别用n2、h2、nh3的变化所表示的该反应在这2min内的速率v(n2)、v(h2)、v(nh3)解:n2+3h2===2nh3起始浓度:2mol/l5mol/l02min后:1.8mol/l转化浓度:0.2mol/l0.6mol/l0.4mol/lv(n2)=0.1mol/(l?min)、v(h2)=0.3mol/(l?min)、v(nh3)=0.2mol/(l?min)例题2:若某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时间测得的反应速率记录如下:①v(n2)=0.1mol/(l?min)②v(h2)=0.2mol/(l?min)③v(nh3)=0.4mol/(l?min)④v(nh3)=0.01mol/(l?s)试问:哪一记录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课堂小结:1.上述讨论的反应速率应当为平均速率2.同一反应、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的变化所表示的反应速率值之比等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3.比较反应的快慢时,要化成同一物质、相同单位后才能比较\n能力培养:在某2l的恒容容器中装入a、b、c三种气态物质,测得三种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开始到3minc的平均反应速率:若d的用量如图所示,见则d是哪种类型的物质?3min课堂练习:课本p.38.一.1.2.3.课后作业:《课课练》p.29—30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说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有何关系?3.如何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导入新课: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调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呢?讲授新课: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演示:p.33实验2-1观察:反应的快慢结论:不同化学反应其速率大小是的\n(一)内因: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值是不同的。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二)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也是有影响的。我们加热上述实验中的醋酸与大理石反应的试管就能看到反应明显加快了!设问:大家通过预习知道了有哪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有影响呢?它们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呢?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演示:p.34实验2-2观察:反应的快慢。结论:盐酸浓度大的试管中反应盐酸浓度小的试管中反应(1)内容: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则可以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浓度改变影响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改变影响逆反应速率。无论怎样正逆反应速率总符合“浓快稀慢”的规律。设问:为什么有“浓快稀慢”的规律?你能否从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变化过程加以解释呢?有效碰撞与活化分子①.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②.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碰撞。有效碰撞的条件下----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即为活化分子)且碰撞时有合适的取向\n③.活化分子:具有足够能量,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比分子平均能量高,能量不足的分子应吸收一定的能量后才能变为活化分子)(2)解释:其它条件不变时,活化分子百分率不变。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多,这样,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就增大。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内容: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注意:若参加反应的是固态或液态反应物而无气体,由于压强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认为速率不变。对可逆反应而言压强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倾向是相同的,但程度可能不同。(2)解释:由学生解释(压强变化→浓度变化→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变化→有效碰撞次数变化→反应速率变化)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回忆:加热醋酸与大理石反应的试管后有何现象?(1)内容: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所处的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大。0注意:①温度每升高10c,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物状态无多大关系\n③对可逆反应而言,正逆反应速率受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变化倾向相同,但变化程度不同。(2)解释: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也增加,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课堂小结:浓度、压强、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试用活化分子和有效碰撞理论加以解释。能力培养:1.在100c时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s若温度每升高100c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为了把该反应速率提高到1.6mol/l?s,则该反应需在温度下进行?2.煅烧硫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可获得制取硫酸所需的so2,反应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为了提高so2的生成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增加硫铁矿石的投入量;b.向炉内喷氧气,增加o2的压强;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n3.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1价的cl和+6价的s,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速率随溶t/s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而加快。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⑵分析该反应开始时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⑶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课堂练习:课本p.38一.4二.1三.四.五.课后作业:《课课练》p.31-3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