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 8页

  • 12.92 KB
  • 2022-08-05 发布

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篇一: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浓度同种酸和同种碱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体会到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ph的测定,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在坐标系中表示酸碱度的变化情况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酚酞试液、不同浓度的两瓶硫酸溶液、不同浓度的两瓶氢氧化钠溶液、橙汁、白醋、洁厕灵、洗洁精、洗发水、护发素、石灰水、自来水、ph试纸。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实验引入:利用酚酞试液能否将不同浓度的两瓶硫酸和不同浓度的两瓶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动手试一试吧!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发现只能将溶液的酸碱性鉴别出来,但是不能确定哪个浓度大,哪个浓度小。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新课讲授讲解:由刚才的实验可以知道,利用酸碱指示剂不能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我们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ph的相关知识,并回答以下问题:(1)ph的范围;(2)测定ph的仪器;(3)测定ph的方法。老师介绍用ph计测ph,讲解用试纸测ph度数是整数,而用ph计测可以有小数。\n追问:(1)能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2)若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再测溶液的酸碱度,结果如何?学生聆听,然后阅读教材。阅读完教材之后,回答问题:(1)ph值的范围:0—14。溶液的ph<7为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为中性;ph>7为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所得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所得值就是溶液的ph。讨论老师追问的问题。(1)不能,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2)蒸馏水润湿试纸,溶液就会被稀释,所测得的ph值可能不准确。酸性溶液会偏大,中性溶液不变,碱性溶液会偏小。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教材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试验:测定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液体的ph。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了解这些物质的酸碱性。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通过测定常见液体的ph,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阅读教材,了解ph对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提醒学生注意正常雨水的ph是5.6,所以ph小于5.6的雨的是酸雨。提出问题: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阅读教材,了解ph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聆听老师讲解。根据实验测得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的ph,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从教材、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提出问题:分别往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盐酸,试着画出ph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关系图。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画图。学生画出之后,标出a、b、c三点,引导学生分析a、b、c三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n追问:稀释酸溶液或者碱溶液,ph与加水量的关系图是怎样的?学生合作画出图像,然后分析a、b、c中溶质成分。a点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点溶质只有氯化钠,c点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学生画出稀释酸碱溶液的图像。将化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ph7为酸性;ph=7为中性;ph7为碱性。2.测定ph的方法3.改变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加水或加酸、碱溶液4.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篇二: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理解盐的概念。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教学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导入:展示腌制的松花蛋图片。\n介绍:松花蛋腌制过程中生成了碱,吃起来有涩味,蘸少量醋(含醋酸)食用,涩味会消失。质疑:涩味消失是否会因为碱和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提出假设:碱和酸能发生化学反应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学生观察现象,思考、交流。引导:是否没有明显现象就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怎样才能有明显的现象证明试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管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反应了?学生联想:可以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讨论、交流、设计方案。方案1: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红色慢慢消失。方案2:盐酸(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仍无色。方案3:naoh溶液(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变为紫色。方案4:盐酸(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红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变为紫色。评价活动:各小组,从现象是否明显、是否容易观察的角度,分析评价各个方案。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方案1为最佳方案。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酚酞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n实验现象:红色慢慢消失。归纳: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提出问题:为什么酸和碱能够发生反应?播放课件:(水很稳定)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微观示意。提醒:(1)注意观察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粒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2)对比反应前后粒子种类的变化,你认为上述变化中参与反应的粒子有哪些?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观看反应的微观示意,理解反应实质,写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和硫酸:;(2)氢氧化钙和盐酸:。设疑:对比以上三个反应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上有何共同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盐的概念及中和反应。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自主学习: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并交流讨论下列生活实例,解释相关问题:(1)解释向酸性土壤中洒熟石灰的秘密。(2)一些工厂排除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可加什么物质最合适?(3)松花蛋味涩(呈碱性),食用时除去涩味方法的原理是什么?(4)\n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其中的原因?(5)某人患胃酸过多症后,医生建议吃含有al(oh)3的药丸,请用方程式解释其原理。归纳: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本课小结1.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实质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四、板书设计1.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2.通过测定不同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ph测试方法。教学难点ph测试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n小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展示一种ph试纸和比色卡,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①ph范围:0~14②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012345678910111213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实验探究一:操作步骤情况记录结论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分别将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蒸馏水滴到ph试纸上稀硫酸ph约为,稀盐酸ph约为氢氧化钠溶液ph约为氢氧化钙溶液ph约为氯化钠溶液ph约为碳酸钠溶液ph约为蒸馏水ph约为2.分别取上述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各1滴于试管中加入约1/3试管的水振荡,再分别滴到ph试纸上稀硫酸ph约为氢氧化钠溶液ph约为氯化钠溶液ph约为3.将橘子汁、白醋、白糖水、自来水、肥皂水、洗涤剂,分别滴到ph试纸上橘子汁ph约为白醋ph约为白糖水ph约为自来水ph约为肥皂水ph约为洗涤剂ph约为教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1)溶液ph7的有稀硫酸、稀盐酸,显酸性。溶液ph7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显碱性。溶液ph=7的是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2)酸性溶液ph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7,碱性越强ph越大。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质哪些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接近中性?显酸性的是橘子汁、白醋,显碱性的是肥皂水、洗涤剂,接近中性的是白糖水、自来水。\n2.组织学生读教材第63页图10-19身边一些物质的ph,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中才能进行。(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3)测定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64页的资料卡片: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实验探究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ph=1ph=4ph=7ph=10ph=13光泽用手拉断的难易程度思考交流:(1)我们使用的洗发用品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2)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素,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怎样解释?(3)从清洁效果和保护头发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怎样选择洗发用品比较好,说出你的理由?三、课堂小结1.溶液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酸性溶液ph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7,碱性越强ph越大;中性溶液ph=7。3.溶液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