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全册复习教案 99页

  • 1.79 MB
  • 2022-08-05 发布

初中化学全册复习教案

  • 9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物质种类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化合物碱有机物(缺)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b.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1.99\n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酸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第一种分类方法: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NaCl、Na2S,KNO3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Na2S_______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_________BaSO4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NaHCO3____________、Ca(HCO3)2_____________、NaH2PO4_____________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HSO4-、H2PO4-、HPO42-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OH)2CO3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酸溶液的PH值小于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1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溶碱有五种:钡钾钙钠氨不溶氯化物AgCl不溶硫酸盐BaSO4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物质只有含K+Na+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14.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Al(OH)3CaCO3BaCO3Ag2CO3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99\n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NO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N2O2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化学的“语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H2和He⑵CO、N2和Si⑶O2、S和S2-⑷OH-和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分子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Mg2+Al3+、H+NH4+、Fe2+Fe3+Ca2+阴离子:O2-OH-S2-F2-Cl-SO42-CO32-NO3-MnO4-MnO42-ClO3-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99\n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23.化学式的写法:①单质的化学式:大部分单质的化学式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下面几种元素的单质不能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须注意: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氟气F2溴(Br2)碘(I2)臭氧O3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倒写倒读”。化合价与化学式(交叉法确定化学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约简化合价,交叉)NH3、有机物如CH4等化学式是负价在前正价在后。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化合价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前N-3价,后N+5价。24.元素的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2-2+1Ca+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H2O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背诵化合价口诀:+1价钾钠银铵氢,+2价钡钙镁铜汞锌二三铁、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氟、氯、溴、碘-1价氧硫-2要记清。氢氧根、硝酸根(OH、NO3)-1价,硫酸根、碳酸根(SO4、CO3)-2价,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元素化合价是零。注:铵是NH4原子团;+2价的铁叫“亚铁”;+1价的铜叫“亚铜”无氧时S为-2价,跟氧结合时+4或+6价。SO32-原子团叫“亚硫酸根”无氧时Cl为-1价,跟氧结合时+1、+3、+5或+7价2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6.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A+B+...=C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A=B+C+...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AC+B溶液里的置换反应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Ba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顺序背诵)钡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按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由小到大排列:Al(9)Mg(12)Ca(20)Na(23)Fe(28)Zn(32.5)K(39)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注意事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能同时有难溶于水的物质。初中化学只有碳酸盐跟酸反应有气体生成99\n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7.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主要有:造纸术、火药、烧瓷器28.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应),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缓慢进行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燃烧必备的二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自燃: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2、CO、C等,具有还原性。29.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注意:二氧化锰只是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里作催化剂,在其他反应里可能不是催化剂30.书写化学方程式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各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化学式写正确,方程式要配平,条件箭头要标明。③遵守二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便臆造化学反应和化学式;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种原子数目必须相等(四)溶液、溶解度3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应)3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但没有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溶质。例:20℃时,50克食盐放入100水中,没有溶解的24克食盐不是溶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3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是液体,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其溶剂是水。34.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3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向饱和溶液加溶剂或升高溶液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向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低溶液温度、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①加溶质②降低溶液温度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加溶剂②升高溶液温度37.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38.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强的增大而增大。39.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20℃的溶解度(克)>101~100.01~1<0.01常见难溶于水的物质有:大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BaSO4、AgCl、CaCO3等碳酸盐40.混合物的分离:把混合物里的各种物质分开,得到混合物中每一组分的纯净物。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溶解、过滤、结晶等99\n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某些组分变为与原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而分开41.结晶: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结晶方法: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从盐水中得NaCl固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此方法还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五)电离42.溶液的导电性:物质溶于水发生电离使溶液能导电。(纯水、固体酸碱盐不导电)43.电离: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注意①电离是自发的过程,不须通电。②在溶液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但阳离子的个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的个数4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①离子电荷数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数值②原子团不能拆散AxBy=xAy++yBx-Ax(ROn)y=xAy++yROnx-二、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水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属于混合物2.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电①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2)2H2O==2H2↑+O2↑②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空气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不能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2H2+O2点燃2H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⑻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2CuO+H2O+CO2↑99\n(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四)氧气的制法:10.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①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2KCl+3O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其他生成氧气的反应:`③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2)2H2O通电2H2↑+O2↑④加热氧化汞2HgO2Hg+O2↑(五)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六)铁的性质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铁的化学性质:(1)铁跟氧气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99\n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七)单质碳的性质15.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16.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2CO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验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氢气跟CO2不反应)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2CO2①②③④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物质间的转换关系:CO2CO⑤⑥(八)二氧化碳的性质1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18.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九)一氧化碳的性质19.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20.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CO+O22CO2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CO+CuOCu+CO2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燃烧转变成无污染的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99\n三种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碳、一氧化碳(都可用于冶炼金属、用作燃料)(十)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21.碳酸钙主要以石灰石和大理石存在,大理石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大理石和石灰石做建筑材料,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制水泥。22.碳酸钙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跟盐酸、硝酸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溶于酸)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CaCO3+2HNO3=Ca(NO3)2+H2O+CO2↑CaCO3高温②高温分解:CaCO3CaO+CO2CaO+H2O=Ca(OH)2(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加水Ca(OH)2(十一)有机物23.甲烷CH4(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有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蓝色,放出大量热24.乙醇(俗名:酒精,C2H5OH)无色液体,易挥发,与水可任意比互溶酒精燃烧C2H5OH+3O22CO2+3H2O甲醇(CH3OH)有毒,不能饮用,饮用后使人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25.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主要含碳元素、氢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三种最重要的矿物燃料,都是混合物(十二)酸碱盐氧化物第八章学到的三大系列物质同系列内的物质间一般不反应,但可在适当条件下相互转化系列一系列二系列三金属非金属↓O2↓O2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H2O盐↓H2O碱酸碱的通性酸的通性①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②氢前的金属+酸→盐+H2↑注意: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生成水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中和反应”)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④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⑤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碱的通性的①②④项的碱必须是可溶于水碳酸盐+酸→盐+H2O+CO2↑盐的通性(盐的通性中(1)(3)(4)项的盐必须是可溶于水)⑴金属+盐→金属+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⑵酸+盐→酸+盐碳酸盐+酸→盐+H2O+CO2↑⑶盐1+碱1→盐2+碱2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⑷盐1+盐2→盐3+盐4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99\n26.氧化物的性质: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Na2O+H2O=2NaOHCaO+H2O=Ca(OH)2K2O+H2O=2KOHBaO+H2O=Ba(OH)2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硫酸(H2SO4)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酸盐酸硫酸物理性质挥发性在空气中产生白雾浓硫酸有吸水性化学性质证明是酸的方法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色石蕊试液遇硫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无色酚酞遇硫酸:不变色②跟金属反应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氧化铁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跟碱反应的方程式现象氢氧化铁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氢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跟碳酸盐反应碳酸钠碳酸钙检验Cl-、SO42-方法Cl-: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硝酸SO42-:现象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此类反应必须加稀硝酸,以消除CO32-、OH-对实验的影响。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区别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29.硝酸(HNO3)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磷酸H3PO4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99\n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2+2NaOH=Na2SO4+H2O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a.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Fe2(SO4)3=3Na2SO4+2Fe(OH)3↓b.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CuSO4=Na2SO4+Cu(OH)2↓c.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Mg(OH)2↓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Ca(OH)2)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CO2+Ca(OH)2=Ca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a(OH)2→CaCO332.常见的盐a.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AgNO3=NaNO3+AgCl↓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类别:盐,正盐不是碱)①碳酸钠+酸→盐+H2O+CO2↑例:Na2CO3+2HNO3=2NaNO3+H2O+CO2↑②2AgNO3+Na2CO3=2NaNO3+Ag2CO3↓③CaCl2+Na2CO3=2NaCl+CaCO3↓④BaCl2+Na2CO3=2NaCl+BaCO3↓⑤Ca(OH)2+Na2CO3=2NaOH+CaCO3↓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②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CuSO4+2NaOH=Cu(OH)2↓+Na2SO4③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三、化学符号及含义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S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2Ca2个钙原子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①2H2O2个水分子②2N22个氮分子③nSO2n个二氧化硫分子3.若干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①2S2-2个硫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2SO42-2个硫酸根离子④nOH-n个氢氧根离子⑤2Fe3+2个铁离子⑥3Fe2+3个亚铁离子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2-2+1Ca+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H2O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价5.“2”的含义2Ca2+前2:表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H2O前2:表示2个水分子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299\nCa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指定部分的质量分数=×100%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By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4.物质的质量分数=×100%=×100%(纯度、百分含量)5.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6.个数关系和质量关系的关系式:个数关系n个A粒子~m个B粒子质量比n×A的相对分子质量:m×B的相对分子质量五、有关溶液的计算注意: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1.基本公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以下公式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①==②=③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100克:(100克+溶解度)3.溶质质量分数=×100%=×100%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溶解度(S克)与溶质的质量分数(p%)的关系S=p%=4.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质量+m)×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六、物质的颜色大部分固体白色,大部分气体、液体、溶液无色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也是蓝色黄色固体: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也是黄色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硫磺是浅黄色固体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浅绿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和它们的溶液绿色:碱式碳酸铜(俗名:铜绿)七、化学实验1.制取气体选用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相同:99\n①加热固体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CO等。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O2,HCl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NH3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②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③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④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3.加热铜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4.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5.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6.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8.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和CO等)前,都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9.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瓶内气体。10.干燥剂:除去含水物质中的水份(特别是除去气体里的水蒸气)的物质。常用的干燥剂有:呈酸性浓硫酸;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碱石灰。注意:干燥剂不能跟待干燥的物质反应。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碱石灰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的氨气(NH3),能干燥其他气体。氢气的干燥和除杂质:实验室制得的氢气里常含有水蒸气和酸雾,可选用碱石灰、氢氧化钠把水和酸雾同时除去。见图中常用的干燥和除杂质装置:除水的装置接在其他除杂质的装置之后;证明有水的装置则要在证明有其他物质的前面。气体进出要求:长管进短管出,大头进小头出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99\n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的烧杯。13.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平实验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14.浓酸、浓碱有腐蚀性,必须小心。不慎将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溶液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硫酸沾在衣物或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15.洗涤玻璃仪器:玻璃仪器附有不溶的碱性氧化物、碱、碳酸盐,可用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16.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17.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18.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19.物质的鉴别①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各气体的性质:氢气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CO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甲烷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鉴别五种气体的步骤: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第二步检验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不生成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水生成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②酸(鉴定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方法二、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③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三:加硫酸铁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注意:以上方法只能鉴定可溶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99\n④鉴定碳酸盐的方法:加盐酸,有无色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32-)反应原理:碳酸盐+酸→盐+H2O+CO2↑①鉴定硫酸及硫酸盐:往溶液里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生成。反应原理:硫酸或硫酸盐+BaCl2(或Ba(NO3)2、Ba(OH)2)→BaSO4↓+...⑥鉴定盐酸和氯化物(氯离子,Cl-)往溶液里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反应原理:MClx+xAgNO3=M(NO3)x+xAgCl↓⑦铜盐: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呈蓝色⑴跟排在铜前的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有红色的金属铜生成Fe+CuSO4=FeSO4+CuZn+CuCl2=ZnCl2+Cu⑵跟碱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CuSO4+2NaOH=Cu(OH)2↓+Na2SO4⑧铁盐: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呈黄色跟碱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九、化学之最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矿物石墨是最软的矿物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N2)密度最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H2)、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CH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K)、活动性最弱的是金、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十、几种气体性质的对比气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特性溶解性密度H2难溶于水比空气小可燃性、还原性密度最小的气体CH4难溶于水比空气小可燃性CO难溶于水比空气小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毒性N2难溶于水比空气小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CO2可溶于水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入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O2不易溶比空气大助燃性,不能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十一、典型解题方法1.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分离的固体须满足:一种固体可溶,一种不溶,且溶解后两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2.共存问题:在溶液中的物质两两之间都不发生反应,组内物质可共存于同一溶液,只要组内物质间有任意两种能发生反应,则组内物质不能共存;离子间能共存须满足:任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不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3.推断题的突破口:①颜色(铜盐蓝色,铁盐黄色,无色酚酞遇溶碱变红色)②沉淀(AgClBaSO4不溶于酸,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其他沉淀白色,99\n若沉淀物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③体(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生成:酸和碳酸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前的金属跟酸反应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1.一次性区别多种物质选用的试剂必须满足:组内的每一种物质跟该试剂作用后的现象各不相同。供选试剂有以下几种可能:①紫色石蕊试液区别一次性区别酸性、碱性、中性的三种溶液(如:HClNaOHNaCl)②碳酸钠、碳酸钾或盐酸、硫酸产生沉淀、气体和其他现象。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⑴氯化钡、硫酸、硫酸钾溶液_____⑵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溶液_____⑶硝酸钡、碳酸钾、硝酸钾溶液____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_____③用硫酸铁或硫酸铜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及反应现象:区别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的试剂____现象______5.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鉴别几种物质的方法:⑴用组内的铁盐或铜盐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分步区别各物质,例:不用其他试剂如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硝酸银、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铁⑵组内有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且碳酸钠或碳酸钾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分别有沉淀、气体和另一现象例: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组内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一一区别组内所有物质的是_十二、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和化学式汞(水银)Hg硫(硫磺)S氧化钙(生石灰)Ca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氯化钠(食盐)NaCl甲烷(沼气)CH4乙醇(酒精)C2H5OH乙酸(醋酸)CH3COOH碳酸钠(纯碱)Na2CO3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CuSO4·5H2O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爆鸣气: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十三、物质的化学式A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排列)钡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Ba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2、非金属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氟气(F2)溴(Br2)碘(I2)碳C硅Si磷P硫S臭氧(O3)3、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CO32-的化合物)99\n甲烷CH4乙醇C2H5OH甲醇CH3OH乙酸CH3COOH乙炔C2H2尿素CO(NH2)2(二)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1、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通常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成同价的含氧酸)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三氧化硫H2OCOCO2SiO2P2O5SO2SO32、金属氧化物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锌BaOK2OCaONa2OMgOAl2O3ZnO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汞氧化银二氧化锰Fe2O3FeOFe3O4CuOCu2OHgOAg2OMnO2(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氢硫酸碳酸亚硫酸H2SO4HClHNO3H3PO4H2SH2CO3H2SO3(四)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五)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1、碳酸盐2、硫酸盐3、硝酸盐4.氯化物5.亚硫酸盐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亚硫酸钾KOHK2CO3K2SO4KNO3KClK2SO3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氯化钠亚硫酸钠NaOHNa2CO3Na2SO4NaNO3NaClNa2SO3氢氧化银碳酸银硫酸银硝酸银氯化银AgOHAg2CO3Ag2SO4AgNO3AgCl氨水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NH3·H2O(NH4)2CO3(NH4)2SO4NH4NO3NH4Cl氢氧化钙碳酸钙硫酸钙硝酸钙氯化钙亚硫酸钙Ca(OH)2CaCO3CaSO4Ca(NO3)2CaCl2CaSO3氢氧化钡碳酸钡硫酸钡硝酸钡氯化钡Ba(OH)2BaCO3BaSO4Ba(NO3)2BaCl2氢氧化镁碳酸镁硫酸镁硝酸镁氯化镁Mg(OH)2MgCO3MgSO4Mg(NO3)2MgCl2氢氧化铜碳酸铜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Cu(OH)2CuCO3CuSO4Cu(NO3)2CuCl2氢氧化锌碳酸锌硫酸锌硝酸锌氯化锌Zn(OH)2ZnCO3ZnSO4Zn(NO3)2ZnCl2硝酸汞氯化亚铜Hg(NO3)2CuCl氢氧化亚铁碳酸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氯化亚铁99\nFe(OH)2FeCO3FeSO4Fe(NO3)2FeCl2氢氧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氯化铁Fe(OH)3Fe2(SO4)3Fe(NO3)3FeCl3氢氧化铝硫酸铝硝酸铝氯化铝Al(OH)3Al2(SO4)3Al(NO3)3AlCl3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钙Ca(HCO3)2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氢钠NaHSO4,硫酸氢钾KHSO4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CO38、其他盐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氯酸钾KClO3硫化钠Na2S碘酸钾KIO3亚硝酸钠NaNO2硫化钾K2S十四、化学方程式和计算1、计算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①化学式写正确②方程式要配平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步骤:⑴解、设⑵化学方程式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⑷列比例⑸答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质量比等于2KClO32KCl+3O2↑系数×相对分子质量:24514996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有水生成有CO2生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其他反应绪言化学实验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的基础自然科学。2:物理变化,例:99\n3:化学变化,又叫。例:4:物质在性质叫化学性质。5:物质性质,如颜色,等,叫做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联系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一些现象,如:6: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像,,。发明很早我国人民在制造出了青铜器,春秋战国时就会。7:填写4个实验实验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序号变化前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产物有关化学方程式1液态水×2蓝色块状胆矾×3银臼色镁带4绿色粉状碱式碳酸铜8:练习:(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B、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带消失(2):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适当括号内。①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静海寺的警世钟()②食物腐败()③纸张能燃烧()④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点燃蜡烛时,蜡烛油滴下,蜡烛越来越短()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了()(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古代人民开始炼钢的历史时期是()A、战国晚期B、商代C、春秋晚期D、西汉99\n(5):化学变化中常伴有、、、、-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做出过巨大贡献,象、、-等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化学工艺,在商代就制造出了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会。(7):试举例分析是否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介绍(看192-193页)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不能用手,不要(2):如果不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固体(3):用剩的药品(4):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量大时用,取量少时用,粉状取用的方法是块状固体取用方法是(5):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_____。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数。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______,不要______放在实验台面上,以免______滴管和腐蚀______。用完的胶头滴管应立即用______,以备下次使用。(6):浓酸浓碱的使用:如果酸(或碱)流到台上,应用适量的,如果酸沾到衣物或皮肤上,应(如果是浓硫酸,必须)再用2: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由、、、、组成,只能用于,能称准到。(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时,应_______盘放砝码_______盘放被称物。调整托盘天平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_______旋转。3:捡查气密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一端________,再用两手________,如果导管口________,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最少不低于其容积的______。点燃酒精灯可用______,熄灭酒精灯用______。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_____,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______另一只酒精灯。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______去扑盖。火焰分为、、。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______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时,应使用______,并注意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试管口不准对着______和______,试管要倾斜与桌面约成______角,并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用试管给药品加热,都应选擦干试管外壁的______。用酒精灯先使试管______受热,而后用酒精灯的______部分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跟______接触。99\n5:过滤:1:二低2:1:三靠2:3:三:化学实验练习题:1:能直接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试管、蒸发皿B.集气瓶、燃烧匙、锥形瓶C.蒸发皿、石棉网、燃烧匙D.量筒、水槽、烧杯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A.垂直向上B.略向下倾斜C.向上倾斜与水平面约成45°角D.只要管口不向下都是正确的3:使用后不需要用清水刷洗的仪器是()A.试管B.烧杯C.漏斗D.滴瓶中的滴管4: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A.焰芯部分B.内焰部分C.外焰部分D.内焰和外焰之间的部分5:酒精洒到桌面上起火后,用湿布立即扑盖的目的是()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既降低温度又隔绝空气D.吸走洒出的酒精6: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A.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最好借助于纸槽B.将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试管口后缓缓竖起试管C.倾倒液体药品时,应注意刮净最后一滴D.取用块状药品时应使用药匙7:有关天平的使用中,做法错误的是()A.先将称量物放在左盘,然后再调天平零点B.取放砝码用镊子,砝码放在C.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加游码D.称量完毕应将游码放回零处8:取20mL蒸馏水,应选择的一组仪器是()A.50mL量筒B.20mL量筒和胶头滴管C.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100mL量筒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洗涤烧杯时,要洗到看不见脏东西为准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不能挨着试管口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D.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B.欲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C.将导管插入单孔橡皮塞时,先用水润湿导管口D.加热前把容器外壁的水擦干11:在某温度下实验室溶解一定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的主要仪器是()A.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B.锥形瓶、量筒、漏斗、玻璃棒C.烧杯、量筒、蒸发皿、漏斗D.胶头滴管、量筒、烧杯、锥形瓶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一、物质的分离和除杂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l)CO(CO2);99\n(2)KCI(KCIO3);(3)KNO3(KCI);(4)NaCI(Na2CO3);(5)FeSO4(CuSO4);(6)NaOH(Ca(OH)2);(7)Cu(NO3)2(CuSO4);二、物质的签别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和化学方程式(l)BaCI2NaCIK2CO3(2)NaNO3MgCI2(NH4)2SO4(3)CaCI2NaNO3H2SO4(4)NaCIH2SO4Ca(OH)2三、综合实验装置型试题装置对答型试题:3.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4.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l)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原固是99\n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现象是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的试剂应该为5.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某学生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他用装置A、B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在装置A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在装置B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2)若实验前后,称量结果如下,装氧化铜的玻璃管的质量减少6、4克,装氯化钙的U型管的质量增加了7、2克。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质量比的原始计算式(3)在装置D中,将CaCI2改换为,才能检验出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6.如左下图所示,该装置有洗气、检验及储气等多种用途。(1)若用此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时,在锥形瓶内应该盛放的试剂是(2)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锥形瓶内应该盛放的试剂是(3)若用来收集气体,当气体从b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可以是。7.实验室用含有少量碳酸镁杂质的块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l)通过长颈漏斗向放有块状碳酸钙的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在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反应完毕,欲从反应液中制取少量纯净的氯化钙晶体,拟进行下列几项操作:①蒸发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的X溶液④加入足量的氯化钙X的化学式是;上述几项操作正确的是(3)在下图所示的仪器中,进行蒸发操作要选用的有(填仪器编号),其中,(填仪器名称)是进行过滤和蒸发时都要使用,但使用目的各不相同的玻璃仪器。(4)过滤时,某同学向漏斗倾倒液体,不小心使漏斗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这时,该同学应进行的操作是装置连接型试题8.实验室仅提供下列五种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99\n(1)将上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写在横线上。①②③(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该选用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室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生成的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在全部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装置有,导气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为。10.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现有以下装置:(1)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对应的字母号,下同)。(2)证明并同时除去氯化氢气体,应选装置;证明并同时除去水蒸气,应选用装置。(3)所选的几种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填导管序号,下同)(4)如果要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各装置的导管连接顺序是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二)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而偏右,用此天平称量物质,当天平达到平衡时,称得物质的质量比实际质量[]A.偏小B.偏大C.相等D.无法判断2.下列药品存放方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盖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白磷存放在洁净的蒸馏水中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硝酸银溶液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3:取用较大块状药品应该用[] A.药匙B.镊子C.纸槽D.手拿99\n4:实验时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采用的措施是[] A.立即用大量水冲洗B.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C.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氯化钡溶液冲洗D.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C。.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D。.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6:现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甲做完实验,将余下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B、乙在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立即用大量水来冲洗C、丙在做过滤实验时把玻璃棒的末端斜靠在过滤器内三层滤纸处D、丁在量取50mL水时,俯视读数7:下列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有气泡B.生成二氧化碳C.产生沉淀D.溶液改变颜色8: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有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向大试管内装药②将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点燃酒精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9: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已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A.放在集气瓶口部B.伸到集气瓶上部C.伸到集气瓶中部D.伸到集气瓶底部10:可直接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A、烧瓶、烧杯B、锥形瓶、广口瓶C、蒸发皿、试管D、平底烧瓶、集气瓶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B、制取O2结束时,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点燃H2前先检验H2的纯度D、H2还原CuO完毕,先停止通H2再熄灭酒精灯12: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药品,其中错误的是[]A、氧化钙中有杂质碳酸钙(盐酸)B、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硫酸铜(铁粉)C、氧化铜中有氧化钠(水)D、Na2CO3混有碳铵[NH4HCO3](氢氧化钠)13: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mga%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④⑤②③⑥①⑤B、④⑤②③①⑥⑤C、⑤②③⑥④①⑤D、④①⑤③⑥②⑤1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B、过滤时漏斗末端管口要靠在烧杯内壁上C、烧得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D、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一定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15: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多液体三种用途的是[]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16: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和试剂的方法不当的是[]A、用磨口玻璃瓶盛装烧碱溶液B、用棕色瓶存放硝酸银溶液C、白磷必须放在水中D、浓硫酸可存放在无色细口瓶中17:下列各组气体,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气体组是[]A、H2、CH4、O2B、H2、O2、CO2C、H2、CO、CO2D、O2、CO2、CH418:为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B、Fe、Cu、MgCl2溶液C、Mg、CuO、FeSO4溶液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99\n19: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a.加热试管内氧化铜b.通入氢气c.停止加热d.继续通入氢气e.使试管冷却,其正确操作顺序是[]A.b-a-c-e-dB.a-b-c-e-dC.b-a-c-d-eD.a-b-c-d-e20: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就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和二氧化锰B.硝酸钾和硫酸钡C.硝酸钾和氯化钠D.铁粉和硫酸铜晶体二:填充题21:下列各项实验中,将正确使用仪器的编号填在横线上。供选用的仪器有(1)玻璃棒(2)量筒(3)胶头滴管(4)药匙(5)镊子(6)水槽(7)带铁圈的铁架台(8)带铁夹的铁架台(9)酒精灯(10)集气瓶(11)石棉网(12)导气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需用(填序号)_______;取用一定量的稀盐酸需用______;取用锌块需用______;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需用______;给烧杯里的食盐溶液加热需用_____。22、玻璃仪器里如附有油脂,可先用热的_________溶液洗,然后用____把试管冲洗干净,其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在下图仪器的序号后,填写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__(1)用上述仪器的序号回答:固体氢氧化钠应存放在____中,称量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在______中进行,以免腐蚀天平托盘;粗盐提纯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2)现有了三种带单孔塞的导管,其中_____和A可用作制氧气的装置,______和A可用作制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24:下列甲栏中列出了某些实验出现的问题,乙栏中列出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试从乙栏中选择合适项的标号填入甲栏空格内。甲栏:(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后集气瓶破裂________;(2)用氢气还原CuO时,生成红色铜很快又变黑________;(3)粗盐提纯中,蒸发滤液时液滴飞溅________。乙栏:A、未在保护气中冷却B、没有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C、没有用玻璃棒搅拌D、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E、没有垫上石棉网25、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___;(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____________________;(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端通入。26:用锌粒和盐酸反应制氢气时,常混有氯化氢、水蒸气等杂质。为证明并除去杂质,制得纯净干燥的氢气,问:99\n(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应选择的以上装置及连接顺序是(填字母顺序)_________;(2)证明混有并除去氯化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混有并除去水蒸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化学药品有的有________性;有的有________性。因此,不能用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________;特别注意不得__________味道。28:检验盐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时,可以滴加几滴________和几滴________,能观察到______色沉淀。该沉淀物是________。29: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时,可以滴加几滴________和几滴________,能观察到________生成。该沉淀物是__________。30:如下图所示:现象化学方程式甲乙丙丁    乙丁第一章空气氧一:空气填空1:在钟罩中燃烧红磷的现象是:a:钟罩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而不是全部b:燃烧匙中有剩余的红磷c:有大量白烟生成.这个实验说明了。在此实验中,如果把燃烧的红磷放入钟罩里时,发现有少量气体从钟罩底部冒出,则测定的结果会(填偏大或偏小),如果像皮塞漏气,会造成结果(填偏大或偏小)。2:如果是用右图的方法进行实验,A瓶中水位上升。99\n3: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曲组成的结论。4: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稀有气体包括。5: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分为两大类。气体污染物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和工厂的。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6: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是:,工业用的氧气,一般存放在色的钢瓶中。7: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物名称现象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碳硫磷铁蜡烛×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在瓶底装水或铺沙的原因:8:化合反应:9:氧化反应:10: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登山、潜水、航空、宇航(2):支持燃烧.(3):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三:氧气的制法11:实验室制法:所需药品或99\n反应物颜色状态化学方程式氯酸钾高锰酸钾12:催化剂:注意(1)“改变”—包括催化剂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两种情况。(2)“没有改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包括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包括反应进行时)都没有改变。(3)不能说某物质是催化剂。要讲明某物质在某具体化学反应中是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作用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1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主要分为以下8步,请你按操作顺序写出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3)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用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片倒立在水槽内;(5)给试管加热;(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7)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8)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第一章单元检测题(一)一:选择题1.以下对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在常温时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极易溶于水。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C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镁带是银白色的固体。3.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4.下列气体无毒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A磷B硫C铁D碳6.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能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A氮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氧气.7.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于炼钢。B液氧可做火箭发动机里的助燃剂。C氧气可做气焊时的气体燃料。D可供登山、潜水、航空等缺氧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呼吸。8、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中可选用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9.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A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氧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99\n10、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只有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凡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1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体冒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13、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4、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金属的锈蚀B食物的腐败C酒精的挥发D动植物的呼吸15、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是()A都属于氧化反应。B都很剧烈。C都需要达到着火点。D都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二.填空题16、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结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致是________78%,________21%,_________0.94%,___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17、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且生成无色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气体________,该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变浑浊。19、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加热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它是此反应的________剂,起__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20、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自燃是由_________引起的__________。白磷自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2、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报告。(1)实验所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A先用砂纸将铁丝磨成光亮的________色。B在一根火柴杆上绕成螺旋状。C点燃火柴杆,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3)。反应现象(4)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23: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4:实验仪器主要有: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片等。99\n25: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__________倾斜,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集气瓶中注满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表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收集满的集气瓶应______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实验步骤如下:A给试管加热;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熄灭酒精灯;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中;E将导管移出水面;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G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于水槽中。正确的顺序应是:第一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钢铁生锈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集气瓶C.试管D.烧瓶3.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产生B.放出热量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硫磺熔化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H可表示2个氢气分子B.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D.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5.验室里制取氧气的药品可选用()a高锰酸钾b.氯化钾c.空气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e.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A.a或dB:.a或cC:.b或dD:.a或d或e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时,不存在的现象是:             ()A.绿色粉末变为白色粉末B.绿色粉末变为黑色粉末C.试管壁上出现小水滴D.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B.氧气的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液态氧、固态氧也是无色的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8.用水灭火的原理是()A.仅是降低温度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仅是隔绝空气D.既降低温度,又起隔绝空气的作用9.化学变化的物征是()A.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B.有颜色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D.状态发生了变化10.下列各组物质是同一物质的是()A.铁和铁锈B.镁和氧化镁C.水、冰和水蒸气D.铜墙铁壁丝和铜绿11: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里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99\n12.检验某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宜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B.把红热的铁丝放在集气瓶口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13下列的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2H2O通电2H2↑+O2↑B.2CO+O2点燃2CO2C.2Mg+O2点燃2MgOD.2C2H2+5O2点燃4CO2+2H2O14.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升氧气,同时吸入氮气大约是()A、16升B、24升C、30升D、40升15.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煤气爆炸B、用干冰人工降雨灯泡发光C、钢铁生锈酸雨形成D、植物的光合作用酒精挥发16.常温常压下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一组物质是()A、铜和铝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C、酒精和醋酸D、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粉二.填空题:17.把下面对物质颜色和实验现象描述的编号,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A.黑B.白C.淡黄D.微弱的淡黄E.火星四射等F.耀眼白光G.绿H.银白(1)色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色固体。(2)铁放在氧气中燃烧可见,生成色固体。(3)色硫粉在空气中燃火焰呈色。(4)色碱式碳酸铜加热后,生成色固体。18.(1)夹取一小块木炭用;(2)取少量硫粉用(3)点燃酒精灯用;(4)称一定量固体物质用。19.鉴别氧气、氮气、空气三种气体:可用的木条,能使它的气体是氧气;马上的是氮气;的是空气。白磷A铜片白磷铜片开水B开水白磷C20.根据下列三幅图示回答:(1)白磷最易燃烧的是,(2)白磷不会燃烧的是。(3)要使上述不能燃烧的白磷燃烧起来,可采取的方法是,(要求不同于题中白磷能燃烧的方法)21.下列表示物质的性质中,a颜色、b气味、c可燃性、d沸点、e氧化、f腐蚀性、g熔点、h分解、i硬度、j化合、k密度、l挥发性等属于化学性质的是:、、、、。22.加热某紫黑色固体A能生成B,将受热后的残余固体与另一种白色固体混合加热也生成气体B,把B与氮气以1:5体积混合充入一集气瓶中,将一定量暗红色粉末C点燃后伸入该集气瓶,即可见大量白烟D生成,并又得到较纯净氮气,试推断:A为B为C为D为.。(用化学式表示)三:实验题:23:指出下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中的四处错误:a.b.c.d.24.指出图中有标记的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99\n25.实验开始时,应先检验装置的,停止加热时,应先,后,这是为了防止。2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为什么盛药品的大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27.当导管口冒出时,才能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氧气。28.用反应式表示: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反应:②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第二章分子和原子一:分子1:分子是。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不同。2:分子的性质是(1)(2)(3)99\n3:物质呈三态的主要原因是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5:混和物与纯净物混合物:宏观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徵观概念: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宏观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徵观概念: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只是简单地混合,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但有影响。二:原子1: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通过这个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2:原子是。3:原子的性质是:4:原子是由构成的。由于因此原子不同类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5:原子核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是由决定的,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核内中子数。6: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单位为(一般不写)。7: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电子的质量非常非常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8:一个铁原子的质量9.288×10--26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6千克,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计算铁、氢、碳的相对原子质量。9: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某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比原子要小得多.(相当于十层大楼中的一粒樱桃)核外的电子更小,它们绕核高速运动.(相当于一粒灰尘)因此相对来说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虽小,但仍可再分.(原子弹爆炸)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故: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质子数==电子数所以: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分子、原子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99\n原子分子备注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相似性小,轻,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相异性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相互关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三:元素元素符号1:概念:。2:世界上的物质虽然有千千万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的最小粒子元素=================================原子一类原子的总称3:单质例:4:化合物:例:5:氧化物:例: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7: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四: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1:化学式:用叫做化学式。(1)物质的化学式,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2)一种物质(纯净物)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3)有些物质的化学式,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化学式可表示:组成元素的种类,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比.。99\n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固体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如:MnKFeCSP等例外:碘I2(2):非金属液体单质及气体单质:一般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数字“2”如:O2N2H2Cl2Br2等这类分子称为双原子分子。O3也是叫(3)稀有气体的分子: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HeNeArKr这类分子称为单原子分子.3: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预知:该化合物有哪几种元素组成.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氧化物中,氧元素在后.如:MgO、Fe3O4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非金属在后.。如:NaCl、读法:先写后读,后写先读.4:C表示:2C表示3H2O表示5:相对分子质量: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6::书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并分类(指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H、O、N、C、P、S、F、Si、He、Ne、Ar、K、Ca、Na、Mg、Al、Zn、Fe、Cu、Ba、Hg、Ag.属于金属的是属于非金属的是:属于稀有气体的是:7: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元素: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分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8: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N、O、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N2O2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化学的“语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H2和He⑵CO、N2和Si⑶O2、S和S2-⑷OH-和F-9: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10: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99\n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第二章复习检测题一、填空1、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其中原子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每个______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_____________不带电2、一个原子中,_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__数3、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元素之间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氧化碳是由碳_________和氧____________组成的。5、地壳里所含的元素中,含量由大到小排在前四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6、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______________和氧_______________构成的。7、分子是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起了变化。8、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子。9、元素是的总称;由元素组成的叫单质,由元素组成的叫化合物。10、现有硫、氮、氧、铜四种元素,按要求写化学式:⑴一种金属单质。⑵三种非金属单质、、。⑶三种氧化物、、。⑷两种盐、。11:现有a氧气b空气c碱式碳酸铜d氯酸钾e臭氧(O3)f水g氧化镁h高锰酸钾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写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有,其中属于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1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N”的宏观意义:“N”的微观意义:“2N”表示:“3P”表示:13:在表中把各物质所属的类别在相应的空格上打“√’的记号。物质分类二氧化碳镁条空气白磷食盐水氮气碱式碳酸铜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14:化学式是用_______表示物质_________的式子。相对分子质量是组成该物质的__________的总和。在化学式的书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质习惯上99\n就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15:(1)化学符号Fe能表示:(A)(B)(C)这种单质的式。(2)将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e阳离子、f阴离子、g原子核、h质子、i中子、j电子等填入下列各题中的适当处:(A)氯化氢是由氯和氢组成的,氯化氢分子是由氯和氢构成的,氯化氢溶于水后就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氯和氢。(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氯化钠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C)上述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带负电荷的是,不带电的是16:写出下列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O(2)O2。(3)2C02。(4)nH17:已知氢的核电荷数为1,硫的核电荷数为16,氧的核电荷数为8,则在一个H2SO4分子中质子数共有_____个,电子数共有_____个,而一个氢分子中电子数共有_____个。18:有X、Y、Z三种元素和A、B、C、D四种化合物。已知X的单质是淡黄色的固体,Y的单质虽然不能燃烧,但能支持多种物质燃烧。Z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X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Z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色物质B。将白色含钾化合物C和黑色氧化物D的混合物进行加热时,有Y的单质生成,在反应前后,D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1)用元素符号回答:X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2)用化学式回答: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3)X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时火焰显明亮的_______色;Z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的生成物B显________色。这两个反应均是_________反应,也属_________反应。(4)C和D的混合物共热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19:从不同角度来看,二氧化碳既属于_______物,又属于_________物,也属于_______物。20:.已知硫酸是由硫酸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2SO4。现有符号“3H2SO4”,试说出其中数字“1、2、3、4”的意义。“1”;“2”“3”;“4”21: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千克,则实际质量为2m千克的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22:下列物质中:a:NH3、b:O2、c:N2、d:H2SO4、e:KClO3、f:MnO2、g:NaCl、h:H2O、i:Feu、j:P2O5、k:Mg(OH)2、l:CaCO3、m:HgO、n:Cu。(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4)属于酸的有(5):属于碱的有(6)属于盐的有23:填写化学式ZnSkCl名称氧化镁氯酸钾氧化汞高锰酸钾锰酸钾二、选择题2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99\nA:浓盐酸的挥发生;B:烧碱的碱性;C:一氧化碳的还原性D:氧气的氧化性;25、有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氢气由氢元素组成。②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③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④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⑤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A:①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2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27、下列气体的收集方法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CO2B:向上排空法收集H2C:排水法收集O2D:向下排空法收集CO228、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电子数不同C.核电荷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29、有两种粒子,所含质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B.是不同种分子C.一种是原子,一种是分子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30、下列元素,它们的元素符号大写字母相同的一组是()A.铝、银、汞B.氯、钙、铜C.锌、钡、铁D.锰、镁、铝31、在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X2YZ3中,Y的质量分数为()A、20%B、25%C、30%D、35%32、某气体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该单质气体可能为A、COB、CO2C、Cl2D、N233、酒精放在水里,能溶解的是因为()。A: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很小C:分子有质量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34、下列粒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原子B:分子C:质子D:电子35、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A:氯化钠B:水C:水银D:氧化镁36、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原子量之比为7: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XYB、X2Y3C、X3Y2D、X3Y43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的化合物是A、Al2(SO4)3B、Al(NO3)3C、Fe(NO3)3D、Al2O338、下列符号中能表示宏观意义的有()。A:2Cl2B:3SO2C:N2D:3Na39、氧化物组成元素为m种,含氧化合物(不含氧化物)的组成元素为n种,则m与n的关系为()A、m等于nB、m小于nC、m不小于nD、无法确定三、书写方程式:40、镁带燃烧41、磷燃烧42、铁在氧气中燃烧43、硫在空气中燃烧99\n4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45、加热高锰酸钾46、加热氧化汞47、地壳中含量第一的元素与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的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四、计算题48:某铁的氧化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求氧化物的化学式。49:已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l)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99\n第三章水氢一: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水占地球表面积的农业用水占淡水总量的水受到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工业生产中的。农业生产中。2: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工业上要用大量水来、、,并用水作原料来制等产品。二:水的组成1:水的物理性质。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原因。2:电解水:正氧负氢直流电,气体体积一比二2H2O通电2H2↑+O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通电分解的实质是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可见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而原子则不可再。三: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工业上常用做原料制氢气1:;原料:(即药品、反应物、试剂)⑴金属:镁(Mg)铝(Al)锌(Zn)铁(Fe)(都是银白色固体),⑵稀硫酸、盐酸(无色液体)2:;实验装置:⑴简易装置:反应不能控制。(2)启普发生器:反应可以人为控制。。3:操作步骤: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⑵往试管中装入锌粒;⑶往试管中倒入稀硫酸;⑷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4:收集方法:⑴向下排空气法(为什么?)⑵排水法(为什么?)验满方法:(仅限于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不要求验满)当集气瓶(或试管)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3)放置方法:倒放在桌子上(为什么?),并垫上毛玻璃片(为什么?)5:反应原理;(置换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应:镁+硫酸→硫酸镁+氢气Mg+H2SO4-铝和稀硫酸反应:铝+硫酸→硫酸铝+氢气Al+H2SO4-锌和稀硫酸反应:锌+硫酸→硫酸锌+氢气Zn+H2SO4-铁和稀硫酸反应: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Fe+H2SO4-镁和稀盐酸反应:镁+盐酸→氯化镁+氢气Mg+HCl-铝和稀盐酸反应:铝+盐酸→氯化铝+氢气Al+HCl-锌和稀盐酸反应: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HCl-铁和稀盐酸反应:铁+盐酸→氯化铁+氢气Fe+HCl-6:置换反应:判断方法: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且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表示式:A+BC→AC+B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原子团:种类:⑴ZnSO4(硫酸根)⑵CaCO3(碳酸根)⑶KNO3(硝酸根)⑷NH4Cl(铵根)⑸KClO3(氯酸根)⑹NaOH(氢氧根)⑺K3PO4(磷酸根)⑻KMnO4(高锰酸根)⑼K2MnO4(锰酸根)注意:⑴原子团不能单独存在,它存在于化合物中。⑵原子团至少含两种原子。⑶原子团在少数反应中也能分离。7:反应的现象是:块状固体不断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99\n8:氧气和氢气制法比较名称制法氢气氧气实验室制法原理Zn和酸的置换反应含氧酸盐受热分觯仪器固液反应,不加热固体反应,加热收集排水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向上排气法工业制法电解水法(化学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方法)四: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相同条件下,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液态氢是色的、固态氢是。氢气和氧气物理性质比较2:氢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加热或点燃等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氢气的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如何证明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原因爆炸极限。:空气中混有氢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就会爆炸,这个范围叫爆炸极限。在使用氢气时,要捡查纯度的方法是:化学反应方程式:.H2+O2点燃(2):氢气的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a:在试管中铺一薄层的氧化铜,并固定铁架台上,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原因是b: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原因:(先通一会儿氢气,使试管内原有的空气完全排净,然后加热能保证安全。若先加热氧化铜,使试管内温度升高。这时试管内有空气当氢气进入试管内跟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C: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后,先停止加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原因:防止高温下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99\n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2△(氢气还原氧化铜)Cu+O2高温(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就在于变化中是失氧还是得氧,得氧氧,失氧还。得氧的物质必然使其他物质发生失氧的变化,这种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是指含氧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还原剂有夺氧的能力,易跟氧结合。具有夺氧能力的物质,叫做有还原性。3:氢气的用途:填充气球、作高能燃料、焊接或切割金属冶炼金属、作化工原料(合成氨、制盐酸)。+11五: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表示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熟记1----18号元素的名称、符号3:(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个电子(氦2个),化学性质较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是2个)叫稳定结构。(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所以说,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4:氯化钠的形成(离子化合物):(1):叫离子,阳离子带,如:阴离子带如:(2):离子化合物是指由如:5:氯化氢的形成(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如:六:化合价: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2: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化合价的数值正价负价举例离子化合物得失电子的数目失电子的原子(阳离子)显正价得电子的原子(阴离子)显负价共价化合物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原子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原子3: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2价。(因为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或使电子对偏向。)氢通常显+1价。(因为氢原子外层1个电子,易失去或使电子对偏离。)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易得到电子或使电子对偏向。)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种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因为氧原子得电子能力很强。)99\n4: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5: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6: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例如,在FeCl2、FeCl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3、在H2S、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可变的原因是这些元素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既可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也可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而且得失电子数目可以不同。7:某些原子团也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例如,在硫酸锌里锌为+2价,硫酸根为-2价;又如,在氢氧化钙里,钙为+2价,氢氧根为-1价。(简要说明: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组成该原子团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例如氢氧根的价是(-2)+(+1)=-1。第三章复习捡测题(一)一、选择题:1、两个镁离子的表示方法是()(A)Mg2+(B)2Mg+2(C)2Mg2+(D)Mg2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当n=12时,该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阳离子(D)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2O(B)2O2(C)O2(D)O2-5、对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8”表示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B)圆圈表示氧原子的原子核(C)弧线表示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D)“6”表示氧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氢气(B)金刚石(C)食盐(D)二氧化碳7、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A)NaCl(B)Cl2(C)KClO3(D)KClO8、X原子的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由X、Y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2(B)X2Y(C)XY(D)X2Y39、在二氧化氮(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3(D)+410、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S(B)SO2(C)H2S(D)Na2SO411、下列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A)NO(B)N2O3(C)NO2(D)N2O512、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②Cl2③HCl④HClO,99\n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13碳酸氢铵(NH4HCO3)中,化合价最低的元素是:()(A)碳;(B)氢;(C)氮;(D)氧。14、下列化学式中,正确的是()(A)ZnCl3(B)CaNO3(C)KOH(D)AlO215、翰林汇下列化合物中含有+5价元素的是()(A)KMnO4(B)K2CO3(C)KClO3(D)K2SO316、水(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2:1(B)1:8(C)1:9(D)1:1617、电解水时阳极和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A)1∶2(B)2∶1(C)1∶8(D)8∶1翰林汇18、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1)加热(2)通入氢气(3)停止加热(4)停止通入氢气。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2)(1)(3)(4)(B)(1)(3)(2)(4)(C)(3)(1)(4)(2)(D)(1)(3)(4)(2)19、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A)CuO+COCu+CO2(B)CO2+2Mg点燃2MgO+C(C)4HCl+MnO2MnCl2+Cl2↑+2H2O(D)2Na+Cl2点燃2NaCl翰林汇20、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团种类不同的是(  )  A、FeSO4和Fe2(SO4)3     B、KMnO4和K2MnO4    C、AgNO3和Ca(NO3)2     D、NH4NO3和NH4Cl翰林汇二、填空题翰林汇翰林汇翰林汇翰林汇21、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某元素R的化合价为+n价,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22、在NaNO3中N的化合价是______价;在NH4Cl中N的化合价是_____价。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2翰林汇3、在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24、翰林汇P2O5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25、某含氧酸的化学式Hn+1RO2n+1,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26、氯酸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价。27、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28、结构示意图分别为三种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填序号)________。2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个,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个,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________元素。属原子的核外共有99\n________个电子层,________个电子。30、某元素A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是原子,则X等于________;若X等于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用A表示)31、用化学符号表示:(1)两个镁原子___________(2)两个硝酸根____________(3)三个钙离子__________(4)氩元素___________(5)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3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后,这是因为,实验完毕时,应先,还要继续至试管冷却为止,这是为了防止;在这个反应中是还原剂,被还原。33、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江、河、湖、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______,地面淡水约占水量的________。34、水在_______的作用下,在电解器的负极产生_______气,正极产生_____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35:如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装置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试管中的药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3)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步骤有:a.在试管A中装入药品b.往试管B通入氢气。c.停止向试管B通氢气d停止加热试管Be.加热试管Bf.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g.检查氢气的纯度下列中表示正确操作顺序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faegbcd②afgbedc③faebdcg④afgebcd⑤fagbedc(5)试管B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完成下列五、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6.铁跟稀盐酸反应:37.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三氧化二铁:38.铝跟稀硫酸反应:翰林汇第三章复习捡测题(二)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含氢分子的是()(A)水(B)硫酸(C)氯化氢(D)液氢2.下列物质含有水分子的是(  )A.双氧水(H2O2) B.冰   C.液态空气 D.2体积氢气和1体积O2混合3.下列气体遇火有可能引起爆炸的是()A.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    B.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C.纯净的氢气        D.纯净的氮气4.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O2  B.N2  C.H2   D.CO299\n5.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氢气B.实验室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D.收集满的氢气瓶口向上用玻璃片盖好6、下列用途是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A)探空气球(B)冶炼金属(C)高能燃料(D)制造盐酸7.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最佳的药品是()A、铁与稀硫酸B、水C、镁与盐酸D、锌与稀硫酸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中含有氢气,所以可用它来制取氢气B.锌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气C.工业上制取氢气的反应可表示为C+H2O高温H2+CO该反应属置换反应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由很多氢气分子构成B.氢气具有助燃性C.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10.下列各微粒中,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对是(   ) A.Mg、Mg2+B.Cl、Cl— C.H+、He D.Ar、Cl—11.Cl-离子与Cl原子相比,不同的是()A.电子层数B.核电荷数C.电子总数D.中子数12.下列各物质的组成中,不含原子团的是()A.FeCl3B.HNO3C.MgSO4D.NaOH13.在Fe、Fe2+、Fe3+三种粒子中,一定相同的是()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C.所带电荷数 D.核电荷数14.R2+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其核内质子数是()A.10B.12C.20D.2415.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第三层上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A.能量高B.离核近C.电子数一定多D.稳定16.已知某离子的核内有n个质子,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B.它的核外电子数是nC.它的原子核带n个单位正电荷D.它的核外电子分n层排布17:下列粒子的最外层已达到稳定结构的是()①25②288⑶282⑷28A.只有⑤B.⑵⑷C.②③D.①③④18.下列各组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一组是:A.Na和AlB.NH3和H2OC.Al和NeD.S2-和Cl-19.M2+的核外有x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那么M元素原子核里的中子数是()A.m-x-2B.m-xC.m+x-2D.m-x+220:R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第一层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2、B、10、C、14、D、1821.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A.五种B.4种C.3种D.2种22、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5、-2,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A.A2BC4B.ABC3C.A2BC3D.A3BC42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氮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A.+5B.+4C.+3D.+22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发现氧化铜先变光亮红色,后又变成黑色,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99\nA.加热温度不够B.通入氢气不足C.没有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才通氢气25下列化合物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2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A.KClO和NaClB.SO2和H2SO3C.H2S和SO3D.FeCl3和FeSO427、元素R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其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物的化学式[]A.HRB.H2RC.RH3D.RH42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5价元素的是()(A)KMnO4(B)K2CO3(C)KClO3(D)K2SO329.关于H2O和H2SO4两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1个氢分子B.都含2个氢原子C.都含氢元素 D.都含2个氢元素二、填空题30:在原子中,元素的种类是由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由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由和决定;原子核是由和构成。31: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的原因是;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2:镁属于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电子,即易失去层电子,而使层变为层,达到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镁离子的符号为。33: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和,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构成;铜是由大量的构成;而氯化钠是由大量的和构成。34: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带电,阴离子带电,但整个离子化合物不显电性;35:氢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表明氢气有性,氧气有性,36:核电荷数分别为:a.8、b.16、.c10、d.14的四种原子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37:非金属元素与金属或氢元素化合时通常显价,在与氧化合时通常显价。38氮元素某种氧化物中氮氧的质量比为7∶4,则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9组成原子的粒子中,使原子核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弧线表示___________。40、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n+1,它的相对原子质量量为M,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4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三、化学用语的填空题42:写出下列符号中“2”表示的意义⑴2H⑵O2⑶2SO3⑷2OH-⑸2Na+⑹Mg2+43:写出下列粒子的名称⑴Cu⑵2Fe⑶Cl-⑷KMnO4⑸3CO2⑹2Mg2+44:根据下列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化学式+3–2+6-2+2–1+4–2+1-2⑴AlSO4⑵SO⑶CuOH⑷MnO⑸HS45:写出下列原子团的名称或符号:99\nSO42+;OH--;NH4+;氯酸根硝酸根;碳酸根;高锰酸根;锰酸根。46:写出化学式a:氢气______b:液氧_____c:硫酸________d:硫酸铜_____________e:氯化亚铁__________f:氢氧化钠_________g:氯化镁_________h:高锰酸鉀___________i:氯化氢___________j、碳酸钠四、判断题47、钠原子和钠离子有不一样的化学性质()48、原子和其离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相同()49、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50、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51、在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不一定相等()5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核外的电子数()53、氢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54、不纯的氢气点燃一定发生爆炸()五、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55:电解水5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57:实验室制取氢气58:氢气还原氧化铜59:不纯氢气点燃爆炸60:白磷自然六、计算题61:某氧化镁样品(样品的杂质中不含镁元素和氧元素)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求该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99\n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2: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相等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原子的数目没有,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可表明[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都可表明3:化学方程式中符号的含义:“+”,“=”,“↑”,“△”,“↓”。4:在3Fe+2O2Fe3O4的反应中,_____份质量的铁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加热碱式碳酸铜:镁和稀硫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在反应“C+O2点燃CO2”中,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是指每反应12份质量的碳,同时就有份质量的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2:用28克铁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g?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物质的质量总和99\n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C、2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10g水D、8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9g水3、对化学变化前后描述正确的是()A、是分子运动的过程B、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C、是元素种类变化的过程D、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4、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判断,2AB2+B2=2M,M的化学式是()A、A2BB、AB2C、B3AD、AB35、ag硫在b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cg二氧化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b之和等于cB、反应前后硫原子总数、氧原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硫元素和氧元素不变6、书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需要用到的条件符号是()A、“+”B、“=”C、“△”D、“↑”7、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当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铜的质量为64克,则消耗掉氢气的质量()A、小于2克B、等于2克C、大于2克D、无法确定8、取M克的CuO,与氢气完全反应后得到n克的Cu,同时用去W克的氢气,则Cu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6n/(M-n)B、16M/(M-n)C、2n/WD、(n-M)/16M9、将13克某金属R放人足量的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RCl2型化合物共放出0.4克H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3B、26C、52D、6510、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1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l2+2NaBr=2NaCl+Br2B、Fe2O3+3CO=2Fe+3CO2C、Zn+CuSO4=ZnSO4+CuD、CuO+H2=Cu+H2O12、在X+2O2=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B、COC、CH4D、C2H5OH13、在天平的两托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平衡,再往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和Zn待烧杯中的Mg和Zn全部反应完毕后,天平的指针()A、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B、不能停止C、偏向Zn的一边D、偏向Mg的一边点燃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Zn+HCl=ZnCl2+H2B、4Fe+3O2=2Fe2O3C、2KMnO4K2MnO4+MnO2+O2↑C、CuO+H2CuH2O15、某二价金属2g与适量的稀H2SO4完全反应后得到10g硫酸盐,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65B、56C、24D、231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分解,生成氧气,若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最多的是()A、HgOB、KMnO4C、H2OD、KClO317、在反应A2+2AB2=4AB中,1克A2与足量的AB2反应生成5克AB,则A2与AB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3:4B、4:3C、1:2D、2:199\n18、agKClO3和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A.(a+b-c)gB.b-cgC.(a+b+c)gD.a-cg19、下图横坐标x表示Mg、Fe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生成H2的质量,能代表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图像是()20、已知化学反应2A+B=C+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D、A、B、C、D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二、填空题21、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2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设R表示某元素,且在下面反应中R元素化合价不变:RxOy+3H2SO4=R2(SO4)3+zH2O,则x=______;y=______;z=_____。24、质量相同的铁、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_______。(填金属的化学式)25、在下列的化学方程式中:A、4P+5O2==2P2O5B、2Fe+6HCl=2FeCl3+3H2↑C、S+O2点燃SO2↑B、D、2H2O点燃2H2↑+O2↑E、Al+H2SO4=Al2(SO4)3+H2↑(1)未配平的是_____;(2)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_;(3)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4)箭头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_;(5)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_。三、实验题26、无色液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人B中,则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C通过加热的氧化铜,则生成A和E。(1)由此可推断(填化学式):A是:()B是:()C是:()D是:()(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CuO→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27、用氢气还原24克的氧化铜;可得到纯铜多少克?28、实验室需要O238.4克,如果用加热KClO3的方法来制取,则需要完全分解KClO3的质量是多少克?同时生成KCl的质量是多少?99\n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名称性质金刚石石墨成份游离态碳游离态碳色态无色透明固体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光泽性加工后有光泽有金属光泽硬度极硬质软熔点高高传热性不传热易传热导电性不导电易导电用途钻头、玻璃刀、装饰品铅笔芯、坩埚、润滑剂、电极2: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3:.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4: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5.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6: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木炭能吸附红色和棕红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小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炭具有吸附性的原因: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碳跟氧气的反应:(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是反应式(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产物是反应式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式炽热的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CO2+C高温2CO(吸收热量)木炭还原氧化铁:2Fe2O3+3C高温4Fe+3CO2↑“碳”99\n是元素的名称,是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元素符号为C。常在书写碳元素的单质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名称时使用。如碳元素、碳-6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钙、碳氢化合物等。“炭”仅在书写由碳元素组成的无定形碳的名称时使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3:碳和氢气化学性质比较:三: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1体积水能溶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冷却和加压下变成无色液体,温度更低时变成雪花状固体。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在100kPa下,干冰在-78.5℃吸收大量的热,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99\n(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紫变红)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H2CO3==H2O+CO2↑(红变紫)(3):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清变浊)3: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4).植物光合作用。4:石灰石的用途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冰州石、白垩以及珍珠、珊瑚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1)大理石 人大会堂建筑材料;(2)石灰石 建筑石料 制水泥 烧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3)白垩:粉刷墙壁5: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的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是______,形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要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应加入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反应原理2KClO32KCl+3O2↑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点燃如发出爆鸣声,并发出淡蓝色火焰只生成水一种物质该气体是H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CO2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反应原理:碳酸盐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1):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现象: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开始有气体产生,过一会儿气泡逐渐减少,以至反应停止。)(2):99\n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十分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比碳酸钠缓和,也能生成大量气体。用硫酸代替盐酸跟石灰石反应,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止碳酸钙跟硫酸接触。而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容易收集。因此,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制二氧化碳可选用收集气体可选用。(2):长颈漏斗为什么要插入液面?(3):这个装置的气体发生部分可以用来制取氢气,因为制氢气用的药品状态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反应也不需要加热。但收集方法不同,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又难溶于水〔讨论〕(1).长颈漏斗可否用普通漏斗代替?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达到密封的效果。(2):锥形瓶可否用别的仪器代替?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广口瓶等玻璃仪器代替。(3):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发生如下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其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未能溶解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使得反应不能很好进行甚至中止,故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并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故可采用向上排气法收集。(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右图)。4: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5: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又比空气重,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6: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CO2↑+H2O7:灭火器有五: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氢气、氧气物理性质比较99\n性质名称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COCO2H2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CO+O2点燃2CO2Ca(OH)2+CO2=CaCO3↓+H2O应该怎样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把干冷洁净的烧杯分别罩在两种点燃气体的火焰上方,烧杯上有水珠的原气体是氢气,另一瓶是一氧化碳。也可将沾有石灰水的烧杯分别罩在两种点燃气体的火焰上方,烧杯上有白色斑痕的原气体是一氧化碳,另一瓶是氢气(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从以上反应看,CO和H2一样,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夺取CuO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Fe2O3+3CO高温2Fe+3CO2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如:2CO+O2点燃2CO2CO2+C2CO3:一氧化碳的毒性:中毒的原理: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就会造成机体急性缺氧中毒。4: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比较:对此物项目CO2(有反应的写方程式)CO(有反应的写方程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跟水反应跟石灰水反应可燃性2Mg+CO2点燃2Mg+C还原性无氧化性CO2+C高温2CO无毒性不供呼吸,空气中含量超10%能使人死亡有剧毒、空气中1%也会死亡。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因缺氧而死亡用途灭火,作致冷剂,人工降雨,制汽水,作化工原料。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六:甲烷(俗名:天然气、沼气、坑气)1:有机物:2:无机物:99\n3: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呈,方程式。七:乙醇醋酸1:乙醇:(CH3COH、C2H5OH)(1)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乙醇的主要用途。(3)各种酒含乙醇量:啤酒含、葡萄酒含、黄酒含、白酒含(4)工业酒精含乙醇,还含少量甲醇,甲醇化学式是,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甲醇有毒。2:醋酸(CH3COOH)醋酸是一种有的无色液体,当温度低于16.6℃时成冰醋酸。醋酸具有酸的通性。醋酸的主要用途是八:煤和石油1:三大化石燃料是2:煤称为,石油称为。第五章复习捡测题(一) 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D)木炭还原氧化铜2、已知碳酸钙和另一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含碳量大于12%,则另一物质可能是()(A)Na2CO3(B)KHCO3(C)MgCO3(D)K2CO33、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4、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②④⑤⑧B.①③④⑤⑥⑧C.①④⑤⑦⑧D.①④⑤⑧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B)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导管(C)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D)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导管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所以醋酸是混合物(B)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叫“干冰”,干冰可作肥料,从而提高温室里农作物的产量(C)冬季防止煤气中毒,可在炉台上放一盆水,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吸收(D)因为“干冰”气化时吸收大量热,且不会使食品潮湿,所以可用于保藏易腐败的食品7、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有①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待还原生成的铜完全冷却④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⑤通入一氧化碳,并于整套装置的出口导管口处将验纯的一氧化碳点燃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⑦装药品()(A)②⑦⑤④①③⑥(B)②⑦⑤④⑥①③99\n(C)⑦②⑤④①③⑥(D)⑦②⑤④①⑥③8、长期敞口存放石灰水的容器内壁上的白色物质和除去它的物质化学式为()(A)HClCaCO3(B)HClCa(OH)2(C)CaCO3HCl(D)CaOHCl9、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清洗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10、检验某物质中含有CO32-的常用方法是()(A)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加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白色沉淀(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D)加入水,看是否溶解二、填空题11、现有含碳物质:a、金刚石、b、石墨、c、CO、d、CO2、e、Na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f、C60、g、C3O2、h、C4O3、I、C5O2、j、C12O9等。(1)其中属于碳的单质有(填序号),属于碳的氧化物有(填序号);(2)根据CO与CO2两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中碳元素或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与反应物的关系,确定C3O2转化成CO2的另一反应物,类推写出C3O2完全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12、在H2、O2、CO、CO2、CH4五种气体中,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最理想的燃料是,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是,属于有机物的是,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的气体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常做还原剂的气体是。13、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碳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水煤气。试问:(1)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2)写出生产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反应中,是还原剂;(4)写出水煤气通过灼热氧化铜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如果家中有水煤气泄漏,试推断可能发生哪两种严重后果:。14、按下列要求写出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1)发生化合反应;(2)发生分解反应;(3)发生置换反应;(4)实验室制法。15、近年来有些城市率先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推行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走在接头,你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的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1)城市推行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出现在煤矿的矿井里,并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必须、等安全措施;(4)城市煤气中通常含有CO气体,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煤气与天然气相比,煤气的主要缺点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三、实验题:16、如图所示。B中放有的固体物质可能是CaCO3或Zn粒或两者的混合物;D中放有的黑色粉末可能是木炭粉或CuO或两者的混合物。向A中加入盐酸后,点燃酒清灯。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各问:(1)C瓶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99\n若F中无现象,G中产生白色浑浊,H处导出的气体不可燃。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D中的黑色粉末是______(2)当B中固体为混合物时,若F中的白色物质变蓝,G中无现象,H处导出的气体可燃。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D中的物质是_________。17:下列实验装置的(1)至(5)部分各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选择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仪器装置图。 四、计算题19、向5.3克碳酸钠粉末中加入20克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能放出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2)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共2.0g加热与足量CO反应,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称得残留固体为1.68g,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第五章复习捡测题(二)99\n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D.金刚石是纯净物,石墨是混合物2.活性炭常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因为碳              [  ]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有吸附性C.有还原性     D.有可燃性3.以下不能作燃料的气体是                     [  ]A.氢气   B.空气C.一氧化碳 D.甲烷4.取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ANaHCO3BNa2CO3CCaCO3DK2CO35.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杂质,若除去一氧化碳杂质,可将含杂质的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灼热的铜C.灼热的氧化铜 D.碳酸钠溶液6.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A.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强热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7.在足量的石灰水中通入8.8克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     [  ]A.5克   B.10克C.15克  D.20克8.不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的气体有               [  ]A.硫    B.氢气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9.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一样多的是         [  ]A.氧元素  B.氧原子C.碳原子  D.碳元素10.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氮气和氢气11.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的排列的是            [  ]ACaCO3、CO、CO2B:C、CO、Na2CO3C:CaCO3、CO、CD:C、CO2CO12.在11克二氧化碳里含碳的克数与一氧化碳中含碳的克数相等,一氧化碳质量是[  ]A.7克  B.12克C.3克  D.4克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石灰石C.澄清的石灰水D.大理石14.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溶于水B.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都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两种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同D.都有毒,可使人致死15.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A.加热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二、填空16.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个电子,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7.写出下列物质或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大理石______________,(2)煤气____________,(3)烧碱_______________,(4)生石灰_______________,(5)金刚石_______________。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19.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99\n)____________,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里,应先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加热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0.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_______。21.要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22.在下表空格里写出相应的化学式。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23.碳在氧气里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4.鉴定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25.酒精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6.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27.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8:(1)改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错误(改在图上)(2)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液就变成__________色,把颜色变化了的液体加热,又恢复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五、计算29.在含氢氧化钙14.8克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多少克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30.在标准状况下33.6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co=1.25克/升)99\n第六章铁一:铁的性质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1):铁跟氧气的反应:3Fe+2O2点燃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纯净的铁很难和氧气发生反应。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铁锈。铁生锈:主要是铁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棕褐色、疏松、易吸水(不除锈,会加快生锈)。每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涂油、镀金、烤蓝。(2):铁跟酸的反应:Fe+H2SO4=FeSO4+H2↑Fe+2HCl=FeCl2+H2↑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3):铁与CuSO4溶液的反应  Fe+CuSO4=FeSO4+Cu现象:固体由银白色变红色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二:几种常见的金属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铁、锰、铬是黑色金属,其余的金属都是有色金属。1:铁:纯铁质软。合金是由生铁和钢是。生铁⑴:生铁的成分: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碳合金,生铁中还含有硅、锰、少量的硫和磷。(2)生铁按用途分类为。炼钢生铁亦称、铸造生铁亦称(3):生铁的冶炼:原料a.铁矿石——提供铁,主要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b.焦碳——燃料,产生还原剂(CO)。c.空气——99\n提供氧气。d.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成炉渣。生铁冶炼的反应原理C+O2点燃CO2CO2+C高温2COFe2O3+3CO高温2Fe+3CO2Fe3O4+4CO高温3Fe+4CO2生铁冶炼的设备:高炉、热风炉2:钢:(1):钢是含碳量0.03%—2%的铁碳合金。⑵钢的分类、性质和用途(3):钢的冶炼:主要原料:生铁、氧气。冶炼钢的反应原理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硫、磷等)氧化成气体或炉渣而除去。冶炼钢的设备:转炉、电炉和平炉。3:其它几种常见的金属:(1):铝:(2):铜:(3):锌:(4):钛: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第六章复习捡测题(一)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1、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纯铁为银白色金属B.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C.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D.铁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C.铝表面有氧化保护膜 D.在铁表面刷上油漆,可防止铁生锈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   B.②⑤C.③⑤  D.②④4.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A.有良好的导热性B.有一定的机械强度C.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D.有良好的导电性5.以下四种金属中属于有色金属的是:()A.铁B.铬C.锰D.铜6.元素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从整个地球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铝B.硅C.铁D.钙7.下列材料制造的材料不宜存放硫酸溶液的是()A.铜制容器B.铁制容器C.玻璃容器D.瓷制容器8.为了出去混在镁粉中的少量铁粉,应采取的办法是()99\n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C.在氧气流中加热D.用磁铁吸取9.在治疗贫血的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A.Na2CO3B.KClC.KIO3D.FeSO410.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二个符合要求的答案,)11.将下列少量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的是()A.生铁B.镁C.锌D.铜锌合金12.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减少的是()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硫酸锌溶液D.稀盐酸13.下列反应前后物质无颜色变化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铁与硫酸反应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D.铁与硫酸铜反应14.在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A.CuCl2、ZnCl2、FeCl2B.CuCl2、ZnCl2C.FeCl2、ZnCl2D.只有FeCl215.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平衡。在两烧杯里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若在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恰好完全反应,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应在左盘加入与铁质量相同的金属是:()A.ZnB.AlC.CuD.Ag三、填空题16.炼铁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_。钢铁都是____________的合金,与钢相比,生铁含_____元素较多,生铁的硬度较________,韧性较________。17.对于下列金属铝、铜、锌、钛(Ti)、铁、钙①可用于制干电池的是_______。②可广泛用于制电线电缆的是_________。③白铁表面所镀的金属是_________。④常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的是________。⑤广泛用于航天造船工业的是________。⑥构成人体骨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18.完成符合下列事实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⑴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火星四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铁制品喷漆前选用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用铁屑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汞盐[Hg(NO3)2—————————————————⑷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售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液(主要成分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___________________19.现有六种物质:铁丝、氯化钡溶液、氧化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将它们两两混合后共发生______个反应,其中_____和_____ 反应会出现铜树现象,复分解反应有____个,反应中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99\n20.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生锈了。试问:①菜刀上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②菜刀为什么会生锈?③为了防止这把菜刀生锈,该同学可以怎么做,请你帮他出个主意五:实验题 21.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请你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步    骤现象和结论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22.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木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样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⑵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里,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此推断:①该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②该物质中一定含________;实验⑴中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物质中可能含有_______;为了确定它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23.实验室里现有氧化铜、稀硫酸、铁片三种原料,有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来制取单质铜:甲同学的方案中有蓝色溶液生成,乙同学的方案中有加热步骤。⑴甲方案中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案中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若甲乙方案中使用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其中每一步都充分反应则最终得到铜的质量甲___乙(选填<、>、=)⑶试从各种角度比较甲方案比乙方案_____(选填优、劣或一样),试说明理由。六、计算题24.用一氧化碳来还原赤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制含杂质4%的生铁2.8t需要含氧化铁4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25.某样品为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为了测定样品中含铜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丁四同学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甲乙丙丁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20151010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100100100120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14.49.44.44.4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乙同学反应后的溶液质量是多少?99\n第六章复习捡测题(二)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有关使用铁器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避免接触干燥的热空气 B.不能盛放盐酸C.不能盛入硫酸铜溶液D.避免接触潮湿空气  2. 生铁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份是      [  ]A.铁 B.碳 C.氧化亚铁 D.三氯化铁  3. 在下列反应中,铁的氧化物做氧化剂的是              [  ]  A:2Fe2O3+3C高温4Fe+3CO2↑B:3Fe+2O2点燃2Fe3O4C:Fe2O3+6HCl-==3H2O+2FeCl3D:2Fe(OH)3△Fe2O3+3H2O4. 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5. 组成硫酸亚铁的各元素,化合价最低和最高的分别是 (   )A.铁和氧 B.氧和硫 C.铁和硫 D.氧和铁 6. 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和碳酸亚铁。这些成分各一吨,含铁最多的是                  [  ]A三氧化二铁 B.四氧化三铁C.碳酸亚铁  D.一样多 7. 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铁多 B.锌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8. 质量相同的两份铁,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   [  ]A.盐酸多  B.硫酸多C.一样多  D.哪种酸多,生成的氢气就多9. 相同质量的盐酸和硫酸,分别和足量铁反应,生成的氢气       [  ]A.盐酸多 B.硫酸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10.下列金属分别和20%的盐酸36.5克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金属质量最小的是[  ]A.Fe B.Mg C.C D.Zn11.车床防锈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喷漆 B.涂油 C.搪瓷 D.烤蓝12.下列各物质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  ]A.白口铁 B.磁铁矿 C.锰钢 D.球磨铸铁13.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称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D.从高炉排出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14.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减少的是()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硫酸锌溶液D.稀盐酸15.要使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                           [  ]A.3∶2 B.1∶1 C.30∶29 D.29∶42二、填空16:铁具有______色金属光泽、良好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它还是_______的导体。99\n17: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_。钢铁都是____________的合金,与钢相比,生铁含_____元素较多18铁屑溶于稀硫酸,生成_______________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19: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根据它的哪些主要物理性质(1)导线_________(2)制造飞机_________(3)家用炊具_______________(4)包装用铝箔______________ 20: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______炉;炼钢炉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炉、______________炉和_______________炉21:纯铁________,不宜用来制造机械和其它用品;生铁中的白口铁缺点是______,不宜铸造和机械加工;灰口铁强度______,不能煅轧;钢较硬,具有良好_____性____性______性,可以煅轧和铸造三、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22: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3:铝跟盐酸反应24:铜丝在空气中加热25:用一氧化碳还原磁铁矿(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四、计算26:50克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与氢气充分反应,能得到多少克铁2.7: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冶炼得200吨、含铁96%的生铁,需要含  三氧化二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保留一位小数)28:.100克菱铁粉(主要成分碳酸亚铁)与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11.2升,求该矿石粉中纸碳酸亚铁的质量和在菱铁粉中百分含量(二氧化碳密度1.97克/升)(取整数)99\n第七章溶液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溶剂:。溶质:。悬浊液:。乳浊液:。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分散在水里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特征实例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指的是2:不饱和溶液指的是3:为什么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原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联系:99\n溶液比较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条件区别相互转化饱和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溶液4: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三: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2: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物质溶解度自左而右如登山上坡样,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如KNO3、NH4Cl等。(2)食盐的溶解度曲线自左而右与横坐标几乎平行,表示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自左而右如从山峰下山样,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4:表示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四点,(1)指出一定__;(2)指出溶剂质量__克;(3)溶液必须处于状态;(4)溶质的质量单位是__。5: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20℃溶解度(g)二:气体的溶解度:1: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低,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将越大;温度越高,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反而越小。2: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气体体积也越大。反之,溶解的也越少。给汽水加压,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溶解在其中,这样当打开瓶盖后,液面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之减小,于是就从溶液中逸出。3:对气体溶解度定义,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理解  (1)99\n因为气体质量称量较困难,所以气体溶解度是用“l体积水里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2)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需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1.01×105Pa时”,所溶解气体的体积数也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数。(3)和固体溶解度一样应该指明“达到饱和状态时”。(4)使用气体和水的体积单位要一致。四:过滤和结晶1、过滤(1)定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2)过滤的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体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3)操作方法1:二低2:1:三靠2:3:2:结晶(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的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如:KNO3中混有NaCl。 ①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②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3:具有规则______的固体叫晶体。形成晶体的过程叫______。五: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液的表示方法有很多,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体积分数等,我们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而不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这个比必须用%表示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解度(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g+溶解度(g)2:a:填表b: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四者关系KNO3水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0g80g15g30g60g80%40g160g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增加不变减少增加不变减少不变99\n3:(l)一定温度下,若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实际上就等于知道了饱和溶液中三个量,溶质量(S)、溶剂量、饱和溶液量(100+S)的关系,因此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可以互换。(2)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物质的溶解度与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数值上是不同的,溶解度的数值一定大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值。因为溶解度是指100g溶剂里所含溶质的克数,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看作是指100g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第七章复习捡测题(一)一、选择题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A、无色透明B、无色均一C、均一、稳定D、纯净的液体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A、氯化钠投入水中B、冰投入水中C、碘酒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3.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时大D、一定温度下,在物质W的饱和溶液中W的溶解量一定达到最大值4.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里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100克B.a克C.2a克D.1克5.配制15%的氢氧化钠溶液所用的仪器是()A.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B.托盘天平、烧瓶、药匙、玻璃棒、烧杯C.量筒、漏斗、烧杯、玻璃棒、药匙D.蒸发皿、托盘天平、漏斗、烧杯、玻璃棒6.下列对于溶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固体B.溶质只能是液体C.溶质只能是气体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7.把20克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至200克,则稀释后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是()A.10克B.1克C.0.1克D.0.01克8.t℃时,18克水溶解2克M物质(不含结晶水),则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B、11.11%C、10%D、12.50%9.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A.混合物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B.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C、合物中的各种物质的熔点不同D.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在同种溶剂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大小程度不同10.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既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11.在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数值为A,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B,则B和A的关系是()A、B小于AB、B大于AC、B等于AD、无法比较12.将25克蓝矾(CuSO4·5H2O)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5%B.20%C.12.8%D.6.4%13.要使W克10%的A物质的溶液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W克A物质固体B、蒸发浓缩成W/2克溶液C、加热蒸发掉一半溶剂D、加入W克10%的A物质的溶液14.t℃时,把W克某物质溶于水,制成V毫升密度为ρ克/厘米3的饱和溶液,则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A、100W/Vρ克B、100/(Wρ—W)克C、100Vρ/W克D、100W/(Vρ—W)克15.同温下a克和b克饱和蔗糖水,各蒸发掉c克水后(a、b均大于c),析出蔗糖的质量()A.前者析出的多B.后者析出的多C.两者析出一样多D.数据不全,无法进行比较99\n二、填空题16、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乳浊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是溶质,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17、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三种方法(1)(2)(3)18、在20℃时,50克水中溶解5克A达到饱和。在60℃时把A物质的饱和溶液100克蒸发,当有3克A析出(不含结晶水)时母液为87克。由此说明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19、已知氯化铵在40℃时的溶解度是40克,若在该温度下,将15克氯化铵放入3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若再加水30克,搅拌后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2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的三个主要操作步骤依次是、、;若配制16%的Na2SO4溶液100克,需硫酸钠克,水毫升。21.将40℃时A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自然蒸发掉5克水;另一份加入1.8克A,都恰好饱和,则物质A在4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22、20℃时,把9克氯化钠溶解在25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克,该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3、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若用1升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______克,需加水毫升。三、计算题24、已知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克,现欲配制55克氯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用氯酸钾固体和水各多少克?25、139毫升密度为1.05克/厘米3的盐酸与含杂质的石灰石25克恰好反应完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与生成物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求:(1)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4)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七章复习捡测题(二)一、选择题1:溶液是一种()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无色透明液体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泥水C、稀硫酸D、牛奶3:某物质在室温时的溶解度为0.02克,该物质是()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99\n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B、改变温度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同理,改变溶剂的质量也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C、一切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压强的影响;D、10℃时,50克水中溶解了60克硝酸铵,则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20克。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A、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B、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D、A、B、C三种情况都可能。6:下列因素中,对物质溶解度没有影响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液温度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③7:有A、B两种物质,20℃时,A物质1克溶于10克水中即达饱和,B物质160克全部溶于1000克水中即达饱和,下列关于A、B两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A>BB、AaC、S6.2%C、=6.2%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2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叫做这种溶液的饱和溶液,25:石灰水中的溶质是,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26: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反应,常把它们分别溶解于水,然后将两种溶液再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拌,其目的是。27:、把少量下列物质:A、面粉B、高锰酸钾C、植物油D、蔗糖E、碱面F、酒精G、细沙H、汽油,分别放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填入序号,下同),得到乳浊液的有,得到悬浊液的有。28:20℃时,将15.8克硝酸钾溶解在5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若将上述溶液稀释到100克,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9:实验室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1)主要步骤为:、、。(2)下列一其中不可能用到的是(填序号)。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量筒E、酒精灯F、托盘天平(3)配制过程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填序号)。A、100毫升B、20毫升C、50毫升D、200毫升30: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3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填写下列空白.(1)t℃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都是________克,此时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________%(2)大于t℃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填大、小)_______(3)若在固体物质a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物质b,则可用______________法提纯a.32:在70℃时,160克饱和溶液中含有60克氯化铵,如再向其中加入10克氯化铵晶体,则此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3:在20℃时,将50克饱和A物质的溶液蒸干得A物质12克;B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C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4%。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4:将适量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直到恰好完全反应为止,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35:在m克A%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w99\n克硝酸钾晶体全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式为。36:a克铁棒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出称量为b克,那么,a一定b;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那么,a一定b。(填<,>,=)三:实验题:37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50g,所需实验仪器是___、;、。正确操作的步骤是、、。38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验步骤如下:该实验后的残渣中分离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锰,请将以下各步实验操作的名称填写在括号里.四、计算题39有不纯的锌34克与200克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1克氢气.计算(1)锌的纯度;(保留一位小数)(2)原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40取一定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8克水后变为浓度20%的NaOH溶液30毫升.求:原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有溶质多少克?第八章酸碱盐一: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1:溶液的导电性:物质(化合物)能否导电溶液能否导电熔化状态物质能否导电食盐晶体食盐溶液熔化的食盐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溶液熔化的硝酸钾氢氧化钠晶体氢氧化钠溶液熔化的氢氧化钠蔗糖晶体蔗糖溶液熔化的蔗糖酒精溶液磷酸溶液2:(1):电流是而形成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2):某些化合物的水溶液或熔化状况下能导电是因为存在着能(3):电离: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3:某些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时,形成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______和______,它们所带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______,所以它们形成的溶液______电性。99\n4:写出硫酸铜、盐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5:物质的导电性能:  6:酸、碱、盐(1)酸HCl-HNO3-H2SO4-酸的定义:酸根离子所带的等于2:碱:KOH-Ba(OH)2-NaOH-碱的定义:在碱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3:盐:Na2CO3-MgSO4-BaCl2-Cu(OH)2-盐的定义:在盐中,金属离子所带的二:几种常见的酸(一):盐酸(HCl)盐酸是盐酸的物理性质:瓶口的白雾是什么?白雾是怎样产生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盐酸的化学性质:1:盐酸跟紫色石蕊、酚酞等物质的反应:紫色石蕊溶液遇盐酸变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2:盐酸跟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生成(现象为:有气泡生成,固体逐渐减小至消失或金属溶于酸)(1):锌和稀盐酸反应:Zn+HCl-(2):铁和稀盐酸反应:Fe+HCl-(3):镁和稀盐酸反应:Mg+HCl-(4):铝和稀盐酸反应:Al+HCl-3:盐酸跟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一般生成Fe2O3+HCl-CuO+HCl-99\n4:盐酸跟碱反应,一般生成(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Cl+Cu(OH)2-(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Cl+Ca(OH)2-(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HCl+Fe(OH)3-5:盐酸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HCl-(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HCl-(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HCl-(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复分解反应盐酸的用途(二):硫酸(H2SO4)浓硫酸(1)浓硫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2)浓硫酸具有哪些特性?①吸水性(可做干燥剂)②脱水作用(使某些物质碳化)③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稀硫酸跟紫色石蕊、酚酞等物质的反应:紫色石蕊溶液遇盐酸变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2:跟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生成(现象为:有气泡生成,固体逐渐减小至消失或金属溶于酸)(1):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2):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3):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4):铝和稀硫酸反应:Al+H2SO4-3:跟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一般生成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H2SO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4:稀硫酸跟碱的反应,一般生成Cu(OH)2+H2SO4-现象:5:稀硫酸与氯化钡(某些盐)的反应,一般生成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现象: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的用途:(三):硝酸(HNO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跟紫色石蕊、酚酞等物质的反应:紫色石蕊溶液遇盐酸变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99\n变色。2:跟金属反应,一般生成3:跟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一般生成CuO+HNO3-4:跟碱的反应,一般生成Cu(OH)2+HNO3-5: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HNO3+Na2CO3-用途:磷酸(H3PO4)三:酸的通性PH值1:酸的分类和命名:酸有两种分类方法:按有无氧元素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1):无氧酸:不含氧元素,命名称为“氢某酸”,例HCl氢氯酸,H2S叫HF叫(2):含氧酸:含氧元素,命名时除去氢、氧外,用第三种元素的名称命名为“某酸”  例:H2SO4--硫酸H2CO3叫HNO3叫H3PO4叫按酸分子电离时产生氢离子的数目:  一元酸:一个酸分子电离出一个H+,例HCl、HNO3二元酸:一个酸分子电离出二个H+,例H2SO4、H2CO3 三元酸:一个酸分子电离出三个H+,例H3PO4指出下列酸中HCl H2SO4 H3PO4HI H2SiO3 H2SO3HF H2CO3HBr H2S哪些酸是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哪些酸是无氧酸、含氧酸,并读出名称。填入表格类别化学式类别一元酸多元酸含氧酸无氧酸2:酸的通性: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酸的水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H+)(1):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仍无色。(2):酸溶液跟某些活泼的金属的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例:金属活动性顺序(要背熟)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3):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例:碱性氧化物:例:(4):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例:(5):酸能跟碱起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水。例:中和反应:。3:PH值---酸碱度的表示方法99\npH的范围: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时,溶液呈性。pH<7时,溶液呈性。pH>7时,溶液呈性。PH值越大越强,PH值越小越强。酸碱指示剂只能测试溶液的酸碱性,而pH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四:常见的碱碱的通性1: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l)白色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2)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3)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4)有强烈的腐蚀性。NaOH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的原因,氢氧化钠为何可做干燥剂?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试液变(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NaOH+CO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NaOH+SO2-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NaOH+SO3-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3)氢氧化钠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NaOH-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硫酸铜:NaOH+CuSO4-现象:氢氧化钠与氯化铁:NaOH+FeCl3-现象2: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Ca(OH)2]的形成: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腐蚀性,水溶液有滑腻感。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试液变(2):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Ca(OH)2+CO2-Ca(OH)2+SO2-(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a(OH)2+2HNO3=Ca(NO3)2+2H2OCa(OH)2+HCl-(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注意:两种反应物必须是溶液,生成物必须要有一种是难溶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氢氧化钙的用途:3:碱的命名:一般叫氢氧化某,如果不同化合价的,低价的叫氢氧化亚某,如:Fe(OH)3叫氢氧化铁,Fe(OH)2叫氢氧化亚铁(1).根据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2).对于变价元素,把具有低价金属离子的碱叫做“氢氧化亚某”。(3).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和氢氧根原子团的个数相等4::碱的通性:碱有相似化学性质原因:99\n(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色。(2)碱和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Ca(OH)2+CO2-2NaOH+CO2-2NaOH+SO2-酸性氧化物(3)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2NaOH+H2SO4-Ca(OH)2+2HNO3-(4)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注意:两种反应物必须是溶液,生成物必须要有一种是难溶的。如:2NaOH+CuSO4-3NaOH+FeCl3-Ca(OH)2+Na2CO3-五:常见的盐1:氯化钠(NaCl):氯化钠俗称食盐。食盐是一种物质,盐是一类化合物,其含义不同。粗盐易潮解的原因用途:2:碳酸钠(Na2CO3):碳酸钠俗称纯碱。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风化: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Ca(OH)2+CO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试剂: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用途:3:硫酸铜(CuSO4)俗称:CuSO4·5H2O称为胆矾、蓝矾名称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化学式NaClNa2CO3CuSO4俗称食盐纯碱晶体为蓝矾、胆矾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熔沸点高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硫酸铜白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蓝色化学性质NaCl+AgNO3-Na2CO3+HCl-CuSO4+NaOH-CuSO4·5H2O=CuSO4+5H2O主要特征/性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盐溶液,呈碱性晶体风化(化学变化)无水硫酸铜遇水呈蓝色(如检验是否是无水酒精)主要用途调味剂和防腐剂0.9%的生理盐水重要的化工产品馒头的发泡剂波尔多液工业上炼铜、镀铜等4:盐的化学性质(1)盐和金属反应,一般生成Zn+CuSO4-Cu+Hg(NO3)2-Cu+ZnSO4-(不反应)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补充说明:KCaNa等非常活泼金属除外)(强调:与H的位置无关、铁的置换规律)通式: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练习]:a: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Zn+AgNO3-Ag+CuSO4-Fe+CuCl2-Fe+AgCl-Mg+ZnSO4-Mg+ZnCO3-99\nB:A、B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D不能,C不能把D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又知A+BCl2=B+ACl2,则ABC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2):.盐和酸反应,一般生成[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BaCl2+H2SO4-AgCl+HCl—MgCO3+HCl-Na2CO3+H2SO4-CaCO3+HNO3-BaSO4+HCl-AgCl+HNO3-(不反应)ZnCO3+HNO3-通式: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3).盐和碱反应,一般生成Na2CO3+Ca(OH)2=CaCO3↓+2NaOH(湿法制碱)CuSO4+2NaOH=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生成)通式:碱+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注意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至少一种不溶[练习]:K2CO3+Ba(OH)2-Cu(OH)2+FeCl3-Mg(NO3)2+KOH-ZnCO3+NaOH-(4).盐和另一种盐反应,一般生成2AgNO3+BaCl2-Na2SO4+BaCl2-碳酸钠和氯化钙Na2CO3+CaCl2-硝酸钾和氯化钠KNO3+NaCl-(不反应)通式:盐a+盐b新盐c+新盐d(复分解反应)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至少一种不溶5: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物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举例KNO3+NaCl-,说明:假设它们能反应,生成物应该是NaNO3和KCl,但二者均可溶,反应前后溶液中始终是四种离子:K+、NO3-、Na+、Cl-,没有产生新物质,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此反应因没有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难以进行的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KCl+AgNO3-H2SO4+NaOH-NaNO3+KCl-Na2CO3+KOH-Fe(NO3)3+CuSO4-Na2CO3+Ba(OH)2-Cu+ZnSO4-H3PO4+KOH—ZnSO4+(NH4)2CO3-CaCO3+HNO3-溶于水的碱有五种,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其他的碱不溶。都溶于水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盐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氯化银硫酸盐中不溶街水的有:硫酸钡、徵溶于水的有:硫酸钙、硫酸银。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三种盐全溶于水,其他不溶。六:化学肥料土壤常缺乏的元素是:,农业上主要施用1:氮肥:氮肥有:。氮肥主要作用是:。2:磷肥:99\n磷肥的作用是: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磷肥主要有:(1)磷矿粉——Ca3(PO4)2,难溶于水(写在过磷酸钙上面)。(2)重过磷酸钙——Ca(H2PO4)2,能溶于水,简称重钙。Ca3(PO4)2+4H3PO4===3Ca(H2PO4)2(3)钙镁磷肥3:钾肥的作用是: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钾肥主要有:。4:复合肥料:主要复合肥料有第八章复习检测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uSO4==FeSO4+CuB、C+O2==CO2C、2Al+H2SO4==Al2(SO4)3+3H2D、CaCl2+Na2CO3==NaCl+CaCO3↓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H2SO4==H2++SO42_       B、Ca(OH)2==Ca2++2OH-C、FeCl2==Fe+2+2Cl-        D、Cu(NO3)2==Cu2++(NO3)2- ]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得CuCl2的是()A、铜和稀盐酸B、氧化铜和稀盐酸C、氢氧化铜和稀盐酸D、碳酸铜和稀盐酸4、下列物质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CuSO4B、KNO3C、Fe2O3D、H2SO45、可以作复合肥料使用的是()A、KH2PO4B、(NH4)2SO4C、KClD、CO(NH2)26、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有()A、1类B、2类C、3类D、4类7、某电镀厂排出的酸性污水中,含有有毒的Cu2+,欲除去Cu2+,并降低其酸性,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碳酸钠B、生石灰C、氯化铁D、铁粉8、以下对科学事实的归纳和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发生B、碱能与一切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C、酸能跟所有盐起反应D、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9、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CO32-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定含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_,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_,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10、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7的是()A、Cu(OH)2B、NaOHC、SO3D、CaO11、下列物质属于酸式盐的是()A、Na2SO4B、H3PO4C、ZnSD、NaHCO399\n12、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A、熟石灰CaOB、铜绿Cu2(OH)2CO3C、纯碱NaOHD、氯酸HCl13、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A、粗盐B、碳酸钠晶体C、浓硫酸D、烧碱固体14、通常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2O3→FeCl3B、Fe(OH)3→FeCl3C、Fe2(SO4)3→FeCl3D、Fe2O3→FeCl2二、填空题15、填表(其中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名称硝酸胆矾水氢氧化铜化学式FeO(NH4)3PO4类别16、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将内容填入后面的空格内(1)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法可使生成物分离(2)用盐酸洗去试管壁上的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17、向稀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稀盐酸的PH______7(填<、>、=)18、鉴定某酸溶液为盐酸时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区别稀硝酸和稀硫酸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19、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10%的NaOH溶液(B)H2SO4溶液(C)5%的紫色石蕊试液。试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填序号,下同)________画上花,再蘸上________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用______向纸上喷洒即可。实验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溶有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SO4、HCl、Ba(OH)2、Na2CO3中的一种。现确知它们与反应产物的关系是:A+C→E↓+F;B+C→G↓+F;B+D→H+J+K↑。试写出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_D_______21、三支试管分别盛有稀H2SO4、NaOH、NaCl的溶液,为鉴别它们,可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溶液,显红色的________溶液,仍显紫色的是________溶液。22、少量CaO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值___7(填<、>、=),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三、实验题2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装置C的玻璃管内氧化铜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管壁上有水滴生成。(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装置C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有多步操作: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通过仪器a向瓶内倒入足量的反应溶液。此三步操作的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4)要配制加入到A瓶中的某种溶液,就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氢氧化钠固体④蒸馏水],配制时特别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99\n24:将34克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加到盛有100克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4克。求:(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第八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要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杂质,适宜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稀硫酸B、加强热C、加水溶解,过滤D、加石灰水,过滤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①Na2CO3→NaOH②CuO→Cu(OH)2③Fe(OH)3→Fe2(SO4)3④KCl→KNO3⑤CO→H2CO3A、①⑤B、②③C、②⑤D、③④3、下列物质在敞口的容器中放置段时间后,质量会减轻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澄清石灰水D、氢氧化钠4、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蓝色B、紫色C、浅绿色D、红色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其名称相符合的是()A、FeCl2氯化亚铁B、Na2SO3亚硫酸钠C、KCl氯酸钾D、CaO熟石灰6、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反应且生成物是硫酸亚铁的是()A、氧化铁+稀硫酸B、氢氧化铁+硫酸C、氢氧化铁+硫酸钡D、铁+稀硫酸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有盐参加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D、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8、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Mg(NO3)2②CuSO4③KCl④NaOH四种溶液,下列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AgCl+HNO3==AgNO3+HClB、Fe+MgSO4==FeSO4+MgC、Na2CO3+2KNO3==K2CO3+2NaNO3D、Zn+CuCl2==ZnCl2+Cu10、酸雨是酸性降雨,其PH应该是()A、<5.6B、=14C、=7D、>9.61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酸碱盐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选用10毫升量筒量取水C、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时,先进行预热D、用洗衣粉洗去试管上附着的难溶性氧化物1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99\nA、HCl、Ba(NO3)2、KNO3  B、AgNO3、NaNO3、CuCl2C、NaOH、K2CO3、Fe2(SO4)3D、Na2CO3、MgCl2、H2SO414、将5.6克Na2O投入到94.4克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大于5.6%B、小于5.6%C、等于5.6%D、无法确定()15、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CO2B、HClC、H2SO4D、Na2CO3()二、填空题16、从H、O、S、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式:碱性氧化物_________无氧酸______正盐_______酸式盐_______17、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常用氢氧化铝胶丸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去铁件表面的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里让患者口服硫酸钡作“钡餐”检查时,患者却不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误服碳酸钡就会中毒,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服后可立即用泻盐(硫酸镁)解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属于碱的红褐色物质是__________;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的三种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20、在镁、铁、铜三种金属中:(1)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2)_____是钢的主要成分三、实验题21、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化工厂附近的河流中有毒金属离子的含量,用粗盐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实验操作步骤粗盐提纯:溶解、_______、蒸发;溶液配制:计算、_____、_____(2)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______毫升的量筒(填100或10)(3)若粗盐提纯操作过程中,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所得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2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KCl、K2CO3、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学生实验证明只含有K2CO3。请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可供选用的试剂是:盐酸、蒸馏水、氯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硝酸钾溶液实验内容和步骤实 验 现 象结   论(1)取少量试样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不含________(2)在(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含有K2CO3(3)在(2)操作后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KCl四、计算题23:200C时,向50克28.4%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25克,恰好完全反应。(已知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求:(1)生成硫酸钡的质量(2)反应后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共有多少克?(3)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99\n初三化学升学模试卷班级:姓名: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Cu.64H.:1``Fe.56`K:39`Cl:35.5Mg:.24Al.: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23小题`46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在溶液中含有的物质至少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煤的燃烧C.冰融化成水D.火药爆炸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A.核外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反应物是A.铁和浓硫酸B.锌和稀硝酸C.铜和盐酸D.锌和稀硫酸5.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有如下的操作(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2)熄灭酒精灯(3)检查装置气密性(4)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塞紧试管塞,固定于铁架台上(5)收集氧气(6)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①③⑥②⑤D.④①⑤②⑥③6、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液体试剂三种用途是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99\n7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相同酸根的一组是(  )A.K2SO4、Na2SO3  B.K2MnO4、NaMnO4C.CaCl2、NaCl  D.NaCl、KClO3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D.合金都是化合物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微微加热,直至不再发生反应时反应容器中仍有少量固体物质存在,这少量固体物质中含有的物质是A.CuOB.CuC.FeD.Cu和Fe10、现有铁、稀硫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在常温下两两互相混合,共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个数为A、4个B、5个C、6个D、7个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l2,KNO3,NaClB、Na2SO4,Na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D、NaCl,AgNO3,NaNO3,HCl12.在①钾盐②铵盐③硝酸盐④硫酸盐⑤盐酸盐⑥碳酸盐中,均能溶于水的一组盐是A.①②⑤B.②③④8.CC.①②③D.①③⑥13.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混和后,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20.AC.碳酸钠溶液和盐酸D.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14.下列各组名称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组是              A.水、冰、干冰`B.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烧碱、火碱、纯碱 D.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15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A..CO  B..S  C..P  D.C16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后,保持温度不变,溶液的质量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比较17.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A.铜粉B.铁粉C.铜粉和铁粉D.氢氧化铜和铁粉4.C18下列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转化不能直接实现的是A.Ba(NO3)2─→BaSO4B.H2SO4─→HCl5.CC.CuO─→Cu(OH)2D.Ba(OH)2─→Fe(OH)319.用镁和铝分别同稀硫酸反应,若要各制得10克氢气,则需要用去的镁和铝的质量比是A.4∶3B.8∶9C.3∶1D.1∶310.D20.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21.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Ag+,Na+,Cl-,NO3-B、Na+,K+,OH-,SO42-C、K+,Na+,CO32--,Cl-D、Ba2+,Mg2+,NO3--,Cl---2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B.AgNO3、NaCl稀硝酸C.MgSO4、NaNO3、石灰水D.CaCl2、Na2CO3、稀盐酸23.有四瓶无色溶液: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铵,仅用一种试剂即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红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   D.氯化钡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8分)99\n2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氢氧化钠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___ 硫酸钾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2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______改变,原子的数目_____增减,各种原子的质量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_____________.26海洛因是我国政府命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12H23NO5,其式量为______________。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27铁元素有三种常见微粒:Fe,Fe2+,Fe3+,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铁元素有三种常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28.有盐酸、氯化铜、碳酸钾、氢氧化钡和硫酸镁五种溶液,其中________________能跟其余四种溶液都发生反应,这些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其中有________个反应产生沉淀。29.当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2∶3时,它们的质量比______它们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共14分)30.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下列转化关系:(1)A+B→C+H2O(2)C+KOH→D↓(蓝色)+E(3)B+Ba(NO3)2→F↓+HNO3则A、C、E、F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用石灰石,碳酸钠,水等为原料制取少量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选最合理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①凡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凡升高温度,均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③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和物,它们本质的区别在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④将1克蓝矾溶解在99克水中,就能配制成1%的硫酸铜溶液。()30.①×②×③×④×四、实验题(共10分,每空1分)3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2)实验室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实验室制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____。(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99\n34.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30.①×②×③×④×五、计算题(共12分,每小题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5.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16克氧化铜,充分反应后生成水多少克?36.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7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章参考答案绪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一、1:(1)Ca(OH)2、Ca(OH)2+CO2=CaCO3↓+H2O(2)加热2KClO3△2KCl+3O2↑(3)AgNO3、KCl+AgNO3=KNO3+AgCl↓(4)HCl、Na2CO3+2HCl=H2O+CO2↑+2NaCl(5)Fe,Fe+CuSO4=FeSO4+Cu(6)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7)Ba(NO)3、Ba(NO)3+CuSO4==BaSO4↓+Cu(NO3)22:(1)H2SO4、BaCl2+H2SO4=BaSO4↓+2HClK2CO3+H2SO4=K2SO4+H2O+CO2↑(2)NaOH、2NaOH+MgCI2=Mg(OH)2↓+2NaCl(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3)Na2CO3、Na2CO3+H2SO4=Na2SO4+H2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三:3:(1)甲烷(2)一氧化碳(3)甲烷4:(1)FeS+H2SO4=FeSO4+H2S↑(2):①、B②、b、不会把水压出③紫色石蕊试液、紫变红(4)易溶性碱溶液。5:(1)NaOH溶液、除去HCl、浓硫酸、干燥。(2)(3)白色无水硫酸铜。6:(1)浓硫酸(2)AgNO3溶液(3)多种气体的混和物。7:(1)块状固体不断溶解、有气泡产生(2)NaOH、①②③(3)③⑤⑦⑧、⑦(4)再过滤。8:(1):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2):C、A、C(3)CaCO3+2HCl=H2O+CO2↑+CaCl22KClO32KCl+3O2↑(4)CACE、c、g、h、a、b、e、f。10:(1)D(2)F、C(3)6、7、8、4、。(4)6、7、8、4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二)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9\nBABDDCBDACDACDDAB181920DCB二:填充题21:(6)(10)、(2)、(9)、(7)(9)(11)、22:Na2CO3(或洗衣粉)、水既不架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23:A:试管B烧杯C漏斗D蒸发皿E集气瓶。(1)E、B,(2)H、A.24:(1)B(2)A(3)C25:(1)浓硫酸(2)澄清石灰水(3)B、B、A、26:(1)DCBE、(2)有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3)白变蓝。CuSO4+5H2O=CuSO4·5H2O27:毒性、腐蚀性、手、凑到容气口、品尝。28: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白、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29: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白、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30:现象化学方程式甲澄清石灰水变浊Ca(OH)2+CO2=CaCO3↓+H2O乙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CuO+CO△Cu+CO2丙白变蓝CuSO4+5H2O=CuSO4·5H2O丁紫变红CO2+H2O=H2CO3第一章复习检测题(一)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DBDADCCBCCBDCA二.填空题16:拉瓦锡、氧气和氮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0.03%。17:淡蓝色明亮的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S+O2点燃SO218:CO2、澄清石灰水19:KClO3、KMnO4、催化、催化、2KClO32KCl+3O2↑分解。20: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21:缓慢氧化、自发燃烧。4P+5O2点燃2P2O522:(1)坩埚钳、集气瓶、玻璃片、(2)银臼、(3)剧烈燃烧,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4)要在瓶底装水或铺沙、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Fe+2O2点燃Fe3O4三实验题:23: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4:大试管、胶皮管、集气瓶、水槽25:稍向下倾斜、药物所含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成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破裂、26: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7:在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不要流有气泡),然后倒立在水槽中。28:有气泡均匀放出时。99\n29:有气泡从水中冒出。30:外界压强大于试管内的压强,把水压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破裂。31: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32:F、D、G、A、B、E、C。第一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CACDACDCCADDCDD二.填空题:17:(1)H、Ag、B。(2)E、A(3)C、D(4)G、A18:(1)镊子(2)药匙(3)火柴(4)托盘天平19:燃着、熄灭、慢慢熄灭20:(1)B(2)C(3)用导管往C中白磷附近通入氧气21:c、e、f、h、j。22:KMnO4、O2、、P、P2O5。三:实验题:23:a:用焰心加热;b:试管口向上倾钭;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d: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24:铁架台、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5:气密性、从水槽中拿出导管、熄灭酒精灯火焰、外界压强大于试管内的压强,把水压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破裂。26:药物所含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成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破裂。27:有气泡均匀冒出水面时、28:2KClO32KCl+3O2↑2KMnO4加热K2MnO4+MnO2+O2↑3Fe+2O2点燃Fe3O4第二章复习检测题一、填空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外电、原子核、质子、中子、质子、中子。2: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4:元素、元素。5:O、Si、Al、Fe。6:原子、原子。7::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8:英国、汤姆生。9: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0:(1)Cu(2)S、N2、O2(3)CuO、SO2、、、NO2(4)CuS、Cu(NO3)、CuSO411:ae、cdgh、g、b。12: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二个氮原子、三个磷原子。13:13:在表中把各物质所属的类别在相应的空格上打“√’的记号。物质分类二氧化碳镁条空气白磷食盐水氮气碱式碳酸铜混合物√√纯净物√√√√√99\n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14:元素符号、组成。相对原子质量、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15:(1)(A)铁元素(B)一个铁原子(C)化学式(2)(A)c、c;a、a;f、e。(B)d;ef。(C)e、f、I。16:(1)氧元素、一个氧原子。(2)氧气、一个氧分子(3)2个二氧化碳分子(4)n个氢原子17:50、50、2。18:(1)X:S;Y:O2;Z:Fe(2)A:SO2;B:Fe3O4;C:KClO3;D:MnO219: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20:“1”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2”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3”三个硫酸分子;“4”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氧原子21:24。22:(1)b、c、n。(2)a、d:e、f、g、h、I、j、k、l、m。(2)f、h、j、m(3)d(4)d.(5)k(6)e、g、i。23:化学式MgOKClO3HgOKMnO4K2MnO4ZnSkCl名称氧化镁氯酸钾氧化汞高锰酸钾锰酸钾硫化锌氯化钾二、选择题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ABCCCDBBCABCDBCB40:2Mg+O2点燃2MgO41:4P+5O2点燃2P2O542:Fe+2O2点燃Fe3O443:S+O2点燃SO244:2KClO32KCl+3O2↑45:2KMnO4加热K2MnO4+MnO2+O2↑46:2H2O通电2H2↑+O2↑47:4Al+3O2点燃2Al2O3四、计算题1:Fe2O32:80,35%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7:1:12第三章复习检测题(一)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CDABABAADCBDCCCBA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ABB二、填空题22:+5、R2On。22:+5、-3。23:+7、-2。24:+526:KClO3+527:+(4-n)、M-32-n28:(1)29:12、2、金属、3、1230:10、A2-31:(1)2Mg(2)2NO-3(3)3Ca2+(4)Ar(5)2SO42-32:通入H2、、加热、99\n防止爆炸、停止加热、通入H2、高温下铜又被氧化、氢气、铜。33:34、1%、34:直流电、氢气、氧气。三、实验题:35:(1)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钭、导气管应伸入到试管底部上方。(2)锌和稀硫酸(3)H2+CuO加热Cu+H2O(4)⑤(5)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五、完成下列五、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6:Fe+2HCl==FeCl2+H2↑37:3H2+Fe2O3高温2Fe+3H2O38:2Al+3H2SO4==Al2(SO4)3+3H2↑第三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BACBADCBDCADBBCB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BAACDACCBACC二、填空题30: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中子。3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不同。32:金属、失、最外层、次外层、最外层、8、Mg2+33:分子、原子、离子。水分子、铜原子、钠离子、氯离子。34:正、负35:还原、氧化。36:C。37:正、负。38:1:1、+239:质子、电子层。40:M-33n-16、+(3n-2)。41:氢气、氢气、氢气。42:三、化学用语的填空题42:写出下列符号中“2”表示的意义⑴2H2个氢原子⑵O2每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⑶2SO32个二氧化硫分子,每个…⑷2OH-2个氢氧根离子⑸2Na+2个钠离子⑹Mg2+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43:写出下列粒子的名称⑴Cu铜原子⑵2Fe2个铁原子⑶Cl-氯离子⑷KMnO4一个高锰酸钾分子⑸3CO23个碳酸根离子⑹2Mg2+2个镁离子44:Al2(SO4)3⑵SO2⑶Cu(OH)2⑷MnO2⑸H2S45:写出下列原子团的名称或符号:SO42+硫酸根;OH--氢氧根;NH4+铵根;氯酸根ClO3-硝酸根NO3-;碳酸根CO32-;高锰酸根MnO4-;锰酸根MnO24-46:写出化学式a:氢气H2_b:液氧O2_c:硫酸_H2SO_d:硫酸铜CuSO4_e:氯化亚铁FeCl2_4f:氢氧化钠NaOHg:氯化镁MgCl2h:高锰酸鉀KMnO4i:氯化氢HClj、碳酸钠Na2CO3四、判断题47:√48:√49:√50:√51:×52:×53:√54:×五、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55:2H2O通电2H2↑+O2↑56:2H2+O2点燃2H2O57:Zn+H2SO4==ZnSO4+H2↑99\n58:H2+CuO加热Cu+H2O59:2H2+O2点燃2H2O60:4P+5O2点燃2P2O5六、计算题61:95%第四章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CCDDCCCADCBCCCCCC181920DBA二、填空题21:原子、原子、原子、质量总和22: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3:2、3、3。24:Mg25:(1)E、(2)D(3)A(4)C(5)B三、实验题26:(1)H2O、O2、、H2SO2(2)2H2O通电2H2↑+O2↑CuO+H2△Cu+H2O四、计算题27:19.2g28:98g59.6g第五章复习检测题(一)一、选择题12345678910DCCCDDACAA二、填空题11:(1):a、b。c、d、f、g、h、I、j。(2):C3O2+2O2高温3CO212:O2、H2、CO、CH4、CO2、检验其纯度H2、CO、CH4。CO2。还原剂的气体:H2、CO。13:(1)H2、CO。(2)C+H2O高温H2+CO(3)C(4)CuO+CO△Cu+CO2CuO+H2△Cu+H2O(5)中毒、爆炸引发火灾。14:(1)C+O2点燃CO2(2)CaCO3高温CaO+CO2↑(3)Fe3O4+2C高温3Fe+2CO2↑(4)CaCO3+2HCl=H2O+CO2↑+CaCl215:(1)防止生成污染空气的物质,(2)甲烷CH4(3)做好防火、通风。(4).2CO+O2点燃2CO2(5):不完全燃烧剩余的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氢气三、实验题:16:(1)干燥、观察是否有水生成、CaCO3+2HCl=H2O+CO2↑+CaCl2、.CuO。(2)CaCO3+2HCl=H2O+CO2↑+CaCl2、Zn+2HCl=ZnCl2+H2↑、CuO和C17:(1)块状固体不断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2)红热的粉末逐渐减少。(3)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4)变浊(5)有蓝色的火焰。18:99\nO2√√√H2√√√CO2√√19:(1)4.4g(2)18.25%20:80%第五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BBACDDCCBBAACC二、填空16:2,L(第二),稳定,金刚石,石墨;17(1)CaCO3(2)CO(3)Na2CO3(4)CaO(5)C18: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3+2HCl=H2O+CO2↑+CaCl219: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氧化铜。黑色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金属铜20:血红蛋白,氧,氧。21:.11∶1422:(NH4)CO3、Na2CO3H2CO3MgCO3BaCO3Fe2(CO3)3三、23:2C+O2点燃2CO24:Ca(OH)2+CO2=CaCO3↓+H2O25:C2H5OH+3O2点燃2CO2+3H2O26:CaCO3高温CaO+CO2↑27:CO2+C高温2CO四、实验题:28:(1)应用稀盐酸、导气管要插快到集气瓶底、不要倒放。(2)a长颈漏斗b广口瓶c导气管d集气瓶e双孔塞(3)浅红色,紫色,CO2+H2O=H2CO3H2CO3=CO2↑+H2O五:29:8.8g30:96g第六章复习捡测题(一)一、1.D2.B3.D4.B5.D6.A7.B8.D9.D10.D二、11.AD12.B13.C14.C15.B三、16.铁矿石、石灰石、焦炭FexOy+yCO高温xFe+yCO2高炉、铁碳、碳、大、差17:.Zn、Cu、Zn、Al、Ti、Ca18.:3Fe+2O2点燃Fe3O4Fe2O3+6HCl===2FeCl3+3H2OFe+Hg(NO3)2===Fe(NO3)2+HgFe+2HCl===FeCl2+H2↑19.7、Fe、CuSO4、5、2NaOH+CuSO4===Na2SO4+Cu(OH)2↓四20.是。接触了空气和水。檫干。五:21.用磁铁吸引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分别在空气中灼烧能红热且质量减少的是碳分别放入酸中能生成气体的是铁22.①CuO②Fe2O3、C、2Fe2O3+3C高温4Fe+3CO2↑(反应条件是高温)Ca(OH)2+CO2===CaCO3↓+H2O23:(1)CuO+H2SO==CuSO4+H2O.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CuO+H2△Cu+H2O(2)=(3)优。甲的装置和操作都简便,安全节能,节约药品。24.9.6t25.(1)Cu的质量分数44%(2)溶液质量是105.4g99\n第六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ABABBBACABBBCBC二、填空:16:银白、延、展。电和热。17:高炉、铁、碳。18:浅绿色.Fe+H2SO4=FeSO4+H2↑19:(1)易导电,且质轻(2)质轻(3)易传热(4)延展性好20:高炉;平炉、转炉、电炉21:.软;硬、脆;差;延、展、弹三、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22:Fe+CuSO4=Cu+FeSO423:2Al+6HCl===2AlCl3+3H2↑24:2Cu+O2△2CuO25:Fe3O4+4CO高温3Fe+4CO2↑四、计算:26:28g27:342.9t28:58g、58%第七章复习检测题(一)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AADBCDCBCBAC二、填空题16、固体小颗粒,小液滴;氯化氢,氯化锌。17、(1)增加溶质(2)蒸发溶剂(3)降温18、增大19、28.57%;20%。20、称量、量取、溶解。16;84。21.36g。22、,36。26.47%23、6440,4600。三、计算题24.氯酸钾5克,水50克25.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1144yxz8.8gx=14.6gy=20gz=22.2g(1).10%.(2)80%(3).14%第七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BCCDDDBCADAB1314151617181920212223ABBCBAcDBDB二、填空题24: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25:Ca(OH)2减少。26:加快反应速度27:BDEF、CH、A。28:24%、31.6g15.8%29:(1)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B、E(3)C30:溶解、过滤,蒸发。31:(1)3023%(2)大(3)冷却热饱和溶液。32:37.5%、60g33:B、C、A34:FeS)4水35:(m×A%+W)÷(m+w)×100%36:<、>三:实验题:37: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计箅、称量(量取)、溶觯38:溶解、过漶、蒸发、转移。四、计算题39::锌的纯度为94%,原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4.5%99\n40:设原NaOH溶液的质量是XX×5%==(X-108g)×20%X==144g原溶质=144g×5%==7.2g第八章复习检测题(一)1234567891011121314ABABADCACCDBCD一、选择题15:名称硝酸氧化亚铁胆矾水磷酸铵氢氧化铜化学式HNO3FeOCuSO4·5H2OH2O(NH4)3PO4Cu(OH)2类别酸氧化物盐氧化物盐碱16:(1):FeOl3+3NaOH==Fe(OH)3↓+3NaCl、过滤。(2)2HCl+CuO=CuCl2+H2O复分解。17:红、<。18:Zn、AgNO3、稀HNO3。19:B、A、C、碱使紫色石蕊变蓝、酸使紫色石蕊变红。20:ANa2SO4BNa2CO3CBa(OH)2DHCl。21:NaOH、H2SO4、NaCl22:>、Ca(OH)2三、实验题:23:(1)长颈漏斗(2).Zn+H2SO4=ZnSO4+H2↑(3)②③①(4)④、①,一定要沿着烧杯内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冷却后,再从长颈漏斗倒入。四、计算题:10.6g、7,3%、9%第八章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BCAACDDDDACCAAD二、填空题16:Na2O、H2S、Na2SO4、NaHSO417:(1)Al(OH)3+3HCl==AlCl3+3H2O(2)6HCl+Fe2O3=3H2O+2FeCl318:BaSO4难溶于水、又不跟盐酸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BaCl2+MgSO4==BaSO4↓+MgCl219:Fe(OH)3CuO、CO220:(1)镁(2)铁三、实验题21:(1)过滤、称量(量取)溶解。(2)100(3)偏小22:(1)CaCO3(2)稀硝酸、有气泡。(3)硝酸银溶液四、计算题(1)23.3g(2)15.8g(3)26.47%初三化学摸拟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6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101112BCBDADCABCBC1314151617181920212223ABBBCCAADD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8分)2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氢氧化钠_NaOH__```碳酸钙_CaCO3硝酸_HNO3 硫酸氢钾_KHSO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5.不会.不会不会发生.相等26.1983127.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FeO28.K2CO3复分解399\n29.3:41:3三、简答题(共14分)30.A:CuOC:CuSO4E:K2SO4F:BaSO431(1)``高温CaCO3====CaO+CO2↑(2)CaO+H2O=Ca(OH)2(3)Ca(OH)2+Na2CO3=CaCO3↓+2NaOH3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2)×(3)×(4)×30.①×②×③×④×四、实验题(共10分,每空1分)33.(1)试管(2)ABB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3)HClC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或盐酸酸雾)34.盐酸五、计算题(共12分,每小题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5.生成水的质量为3.6克。36.生成碳酸钙沉淀10克,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8%。(其它解法合理亦得分)9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