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2022-08-05 发布

初中生考试焦虑教案设计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基本信息姓名邓铃利学校XX中学学科心理学段:初中授课年级初三教材校本教材理论依据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在生理上的反应:当个体置身于情景刺激之下时,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足出汗、头脑一片混乱或空白等;心理上的紧张则大多以担心的形态呈现,例如: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写、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过度的考试焦虑,会有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出现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考试的发挥和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学习成长。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培养良好的学习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情况分析初三的学生现下面对不久的将来就将来临的升学考试,或多或少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一些考试焦虑的情况,在其心理能力还不足以独自面对困难的情况下需要心理教师加以相应地教学和辅导,协助他们正确看待考试焦虑以及掌握一定的放松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面对考试会有的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的焦虑心理。2.学会放松自我,释放考试的压力,并提高抗焦虑能力。3.体验放松自我的快乐,以良好心态去应对考试。教学流程示意一.活动导入:1.活动体验2.引导学生分享二.焦虑讨论:1.情景模拟2.科学看待考试焦虑三.方法学习:1.小组相互学习2.放松方法学习四.感悟收获:1.演练场2.教师寄语教学过程\n一、活动导入(5分钟)1、做游戏,初步体验传递试卷:以小组每行为单位,每人人手一张试卷,每行最后一位同学拿到试卷后迅速起立,比赛即按先后分出胜负。第一排的同学开始准备,前后位的同学做好配合,比赛开始!2、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说出传递过程中的感受如何?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教师导语:在等待传递试卷的过程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为什么我们在平时发作业的时候不紧张呢?———(等待学生回答)引出“因为”———压力好还是不好?(等待学生回答)———有时好有时不好。】(设计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觉紧张状态,看到其带来的结果。)二、焦虑讨论(15分钟)1、情景模拟教师给出一定情景,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选择不同情景进行模拟情景一:只剩下一分钟就要开始考试了,可自己却还没到考场……情景二:监考老师走入教室,开始发放升学考试考卷……情景三:考试开始了,但你做着做着突然出现一道较难的题目……2、发言讨论几种常见的考试心态(1)平和心态——平常心对待没有特别的紧张感(适度焦虑);(2)消沉心态——对待考试漠不关心(无焦虑、低焦虑);(3)焦虑心态——担心、害怕、恐慌(过度焦虑)。【教师在此讨论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说说自己刚才在情景模拟时候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大家应对考试的心态种类。】3、师生讨论总结原因⑴不良心态形成的原因:①缺乏自信、毅力、恒心等;②曾经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怕失败重演;③对自己水平估计过低,但自我期望又过高;④过分看重考试结果的意义;⑤来自家庭、同学和老师的学习压力;⑥易受他人消极评价的影响;⑵良好应考心态形成:①自信、有恒心、有毅力;②有合适的期望目标;\n③给自己适度加压;④正确对待考试结果;⑤有正确的学习方法;⑥不受他人消极评价的影响;4、科学看待考试焦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是不是一点焦虑也没有就能考出好成绩呢?根据讨论和科学研究得出结论:适度的焦虑最有利于良好水平的发挥;焦虑过高或缺乏焦虑都不利于水平发挥。(设计目的:让学生自主感受考试前的不同心理,回顾体验自己以前考试时曾经出现的内心感觉,同时了解自己和他人不同应考心态以及形成的原因和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让学生自己在科学看待考试焦虑的影响。)三、方法学习(2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缓解考试压力和焦虑。1、学生小组活动:讨论自己平时应对考试焦虑心态的方法和应试技巧,互相学习对方怎样以平和心态迎接不久就要到来的初三升学考试。2、放松方法学习:① 认知调整。树立信心,消除消沉心理,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取代消极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可以做到!”。(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先集体大喊“我能行!”,再引导个别同学喊出自己的减压口号!)②缓解焦虑。A\n.想象放松训练:想象自己躺在草地上,用背部去感觉草的柔软;闻到草和泥土的味道,听到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望着蔚蓝的天空,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太阳暖暖地照着你,全身被这种温暖的光包围着,感觉到很舒服、很安全、很放松、,感觉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了,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只能静静地体会这些感觉。感觉自己很放松,很舒服。(背景轻音乐——《初雪》)(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静静地去感受音乐、想象轻松自如的感觉。)B.肌肉放松法:a教师带动学生起立依次活动头部、手部、肩部、腰部、腿部等各关节和肌肉,直至放松。b师生活动:围成一圈,顺时针走两圈,后一位同学按摩前面同学的后背。向后转,逆时针走两圈,后一位学生按摩前面同学的后背。循环进行,直至放松。回到自己的座位。③合理宣泄法:让学生明白压力过大时应当合理宣泄。当产生焦虑时,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找人倾诉交流、大声歌唱等方式来宣泄心理的不舒服情感。④音乐减压疗法: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些音乐种类,并进行简单聆听体验。如:消除疲劳,德彪西的《大海》;失眠,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树立信心,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创造轻松学习的气氛,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乐队协奏曲》作品61号、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等。⑤合理目标设立讲述“跳一跳,摘桃子。”的科学原理。使学生明白适合实际情况的目标的设定,才能让自己以平和的心境去进行日常学习和考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力。3.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减压放松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平时得以养成习惯进而在升学考试时加以运用。<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体验相关的放松方法,从平常入手养成良好习惯,合理应对考试焦虑。>四、感悟收获(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科学看待考试焦虑和合理应对考试焦虑的相关内容,并布置课后体验练习。(设计目的: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原理和方法,并将良好经验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加以运用。)教学探索\n本教案设计主要是针对初三下学期学生升学考试压力下的考试焦虑而作,更注重笼统的减压放松方法上的体验和训练,但仍然还欠缺一些具体到考前、考中的方法的介绍和学习,比如如何通过有效睡眠、合理饮食来应对考试焦虑,考中遇到意外、难题等情况如何尽快恢复平和心态等等。因此,下一步辅导可具体分为考前一个月、考前三天、考试场上等几个阶段来进行相应的考试焦虑缓解辅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