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2-08-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民歌【设计理念】:1、本课内容是以中学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兴国山歌》为基础而创设的一节课。2、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教学、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设计而成的。重在培养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与了解。【教材分析】:根据本册中《兴国山歌》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所创设的《中国民歌》属于欣赏、赏析的领域,即通过欣赏、聆听、实践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民间音乐。让处于八年级阶段的学生深刻的了解中国民歌的要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概念认知、赏析几个环节来感受和辨别中国民歌的三个要义,即小调、山歌、号子。并能通过拓展练习来体会和辨别中国民歌的三要义,培养学生细心搜集并发掘民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因为音乐是非物质文化,只能以口头、多媒体或文本记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口头演唱,PPT图片渲染,概念定义,还有歌谱的展示,并要求学生自身模仿,聆听和实践性的劳作(劳动号子)来感受认识民歌。\n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歌的热爱,从生活中体验中国民歌。【学情分析】:突出重难点,针对八年级阶段学生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生主动探究,来体验学习过程,发挥自主探究的意识。师生间相互配合体会民歌的美,发展学生的细心发掘能力与创编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歌三要义,山歌、号子、小调。提升学生对民歌的兴趣,积极地拓展视听并辨别和感受民歌的三要义。【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班的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都听过唱过很多歌,那请同学们帮老师听听这首歌,它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PPT) 生:(民歌) 回答正确。那你们了解民歌吗? 我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通过他这句话我们可见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有多高。民歌,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民歌。\n一、学习新课(一)、民歌 什么是民歌呢?民歌又有什么体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指民间的歌,人民的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即兴创编,口头传唱而形成的。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1)、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2)、音乐形式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PPT)而民歌根据它的内容、场合、作用和形式的不同而分为三种基本体裁:山歌,号子,小调。1、山歌 山歌是民歌的第一大体裁,那什么是山歌呢?为什么叫山歌?同学们思考一下. 山歌是山野之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中、在大自然中,以天地山河为背景,见山唱见山,见水唱水,触景生情,即兴而歌的歌。它的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PPT)2、兴国山歌\n 我国山歌流传和分布很广,许多地区的山歌都有自己的民间称谓.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和甘肃的花儿,还有我国南方一些冠以地名之称的山歌.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首冠以地名之称的,产自于我国”山歌之乡”的山歌——兴国山歌。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 聆听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欣赏歌曲,说一说:(1)、这首歌曲给你感觉印象深刻或最特别的是? (2)、歌曲声调怎么样? 生:……(嘹亮) 兴国山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首歌都以“哎呀嘞哎”开头。上节课我叫大家回去预习学唱这首歌,不知大家练得怎么样呢?——师生同唱歌曲。 兴国山歌还常常使用方言,并多用倚音、波音等装饰旋律。如:“横““石””鞋”字和第一句。3、信天游 好,接着我们再到陕北去听听他们的歌曲——信天游。什么是信天游?同学们读一读24页下面的内容。(学生读完后,重点讲讲信天游的特点,PPT展示特点) 欣赏歌曲,找出匹配描述。4、花儿 山歌还有一种叫花儿,花儿:又称“少年”。\n特点:(1)、对唱中:男称女为“花儿”女称男为“少年”体裁统称“花儿”(2)、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结合的方法演唱。5、赏析讲评第30页的音乐实践题(二)、号子 完成的很好,你们真聪明。你们这么厉害,请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听歌曲,想问题。 (1)、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2)、你认为歌声来自于哪里?谁唱的呢?他们在干嘛?生:铿锵有力;来自于……(PPT船夫拉船图片) 他们在拉船,也就是在劳动,他们是边劳动边歌唱的,这种歌曲叫劳动号子。下面我们学习民歌的第二大体裁——号子。劳动号子:简称"号子":产生于劳动过程中,服务于劳动,伴随劳动过程而歌唱的歌曲。 讲解号子的音乐特点,还有演唱形式:一人领,众人和。范唱解析(歌词:穿恶浪哎,嗨佐;踏险滩嘞,嗨佐;船工一身,嗨佐;都是胆罗,嗨佐……)(PPT)\n 你们觉得这种演唱形式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作用:指挥劳动、统一劳动步调、振奋劳动者精神、激发劳动热情、消除疲劳。 生活中劳动场合有很多,除了这种船渔号子,还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等等。我们刚才听的这首就是非常著名的《川江船夫号子》。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有否出现过号子?师生互动:用声音展现拔河场景(三)、小调 1、最后,我们来认识民歌中的第三大体裁——小调。 什么是小调?小调(或称小曲):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风俗性活动中。内容题材相当广泛,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抒发离情别愁、男女青年爱情、哼唱历史故事传说、描述自然风光等。如:采茶调、秧歌调、歌舞调、花灯调等。2、思考问题:(1)、怎么理解小调的“小”字?(2)、你觉得小调应该是什么感觉?(聆听歌曲、感受小调) 欣赏小调,说说小调音乐特点。音乐特点:细腻优美、委婉流畅,结构规范均衡。(PPT)三、课堂实践 拓展练习\n1、今天我们整体地认识了民歌的三种体裁,下面来汇总和区别这三种体裁。2、我们现场来考考大家掌握的如何吧,听听老师播放的几首民歌,辨认一下它属于哪一类?三、课堂总结 强调民歌的作用,民歌在祖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教育学生热爱、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教学反思】: 本课在民歌三个类别的名称上,应该做好预设。在民歌识别上还应该深入的给学生讲解。在课堂整个连接方面有些地方还有些不太顺畅,有些环节尚需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