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2-08-05 发布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28页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篇一: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参考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  教师讲解:  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含着人类对形式美的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欣赏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妇人》、《扎辨子的少妇》、《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为了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马蒂斯常使用强烈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组合带有浓厚的主观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利用垂直线、水平线和红、黄、蓝、黑、白等颜色构成的平衡组合,构成作品整体的平衡性和谐,明确而严格的体现出基本要素组合构成的原则。  印象主义画家雷诺阿的这幅肖像画并没有表现外光,只是使用了印象主义的明亮色彩,颜色的对比和过渡非常柔和,使人物形象甚带有古典意味的清纯为亮丽美感。  评论与总结: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1、你是否认为造型要素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艺术表现或交流的语言?  2、你是否初步了解了中外美术作品常用的艺术语言?  3、懂得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你欣赏美术作品有什么帮助?  欣赏名家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樱桃与桃》、《梅花》。  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自由女神和人群的头部处在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场面宏伟的构图组织的井然有序。  大小不等的圆开统一而有变化地组织成面面的主体,衬托它们的是好似圣维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衬布褶纹。  画中梅花的竖枝与横枝靠近画面的横竖黄金分割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之感。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  计划课时:(4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  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1、选择一些作品说明它们真实地再现出哪些具体的个别对象?  2、你对这些形象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一、导入新课: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和时时运动变化的,由于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它所选择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侧重于再现客观的真实形象,有的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与感情。但是再现和表现往往共处于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截然划分。  二、新授内容:  欣赏名家作品:《静物》、《雏鸡图》、《小鸡》。  教师讲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静物》,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形式结构与透视规律,  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静物形象。课本右下图是部分静物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变形示意图。  《雏鸡图》,李迪以精工细笔再现有稚嫩生命的小鸡,那毛茸茸的身体同样带给人真实的触觉感受。  《小鸡》,黄胄的这幅速写,可以使我们看出画家是怎样抓住小鸡的结构与动态的。  三、总结评述:  达芬奇说过:“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历史上,许多美术作品都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为主要目的。而且不只再现客观对象的外部特征,还要再现对象的精神、性格、气质等内在本质特征,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活动二:研究与讨论  1、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  2、每一幅作品着重再现对象的什么特征?  一、欣赏:《伊莎贝拉勃朗像》、《橡树》。  二、教师讲解:  《伊莎贝拉勃朗像》,鲁本斯极其熟练地运用写实性的油画色彩,不仅准确地再现出人物的美丽形象,而且捕捉到她生动的神态和表情。  从鲁本斯的素描可以看出,画家非常熟悉地掌握了对象的面部结构和形态特征。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橡树》,希施金以高度写实的技巧,真实地再现出无比坚实而挺拔的橡树形象,树林中好像还弥漫着野花的芳香和枯叶的气味。希施金画的松树的习作,枝叶疏密有致,光影层次丰富,是细腻观察研究自然的记录,也是绘画创作的基础。  三、总结评述:  塑造生动、自然的绘画形象,就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内在结构、明暗以  及色彩关系,包括局部结构、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的主次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和具有美感。  第二课时  实践与体验:  1、尝试临摹一幅素描或色彩作品或者它的局部。  2、尝试进行线描或黑白静物或者景物的写生练习。  一、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新授内容: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板书:  造型要素: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  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  对课本作品进行比较,展开愉快的教学双边活动:  1、对不同线条形式特点分门别类,进行求同与反差比较:  2、针对一幅学生最感兴趣的重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体验艺术的情感,领悟  其深层的内涵:  3、引导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探讨作品的形式美和艺术特色:  4、通过启发性、可比性欣赏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在比较欣赏中去形成对线条形式美的新认识,提高审美趣味。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线条包含着作者对生命强烈的热爱,充满火一般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用笔使转交递、点画映带、波谲云诡、变化无穷。创造了书法艺术史上的神品。  三、评价与总结: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  1、谈谈自己在临摹或写生中把握对象形象的体会和心得。  2、师生共同对作业和练习的情况进行评论和总结。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四、布置下一课时内容:  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欣赏名家作品:《婴儿最初的爱抚》、《面包》、《少女》、《自画像》。  1、你能感受到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感情吗?请加以比较和描述。  2、这些以表现情感为主的作品有没有再现的性质?二者之中,哪种特点更为突出?  《婴儿最初的爱抚》,作品以细致的笔法与温和的色调恰当地表现出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  《婴儿最初的爱抚》,饥饿的孩子要面包吃的哭声撕裂着母亲痛苦的心,粗犷的笔法勾画的背景表现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面包》,以大胆而夸张的笔法刻画人物恐怖的眼神和绝望的姿势,表现出小女孩同时也是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恐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自画像》,阴冷的色彩和旋转的笔触深刻地表现出一个生活遭受困苦,精神备受折磨的画家的独特个性。  活动二:研究与讨论  1、你能体会和理解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是怎样表现情感或情绪吗?  2、表现主观情感能否不借助再现的形式?抽象的作品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绪?欣赏名家作品:《大刀门神》、《哭泣的女人》、《发怒的风景》、《查灵歌斯大桥》。  《大刀门神》,红面的武将手握大刀,配上具有表现和象征性质的色彩,显得极为威严、红火,充分表现出镇宅驱魔的力量。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以极度主观变形的形象,黄与紫、玫瑰与黑等不和谐的色彩对比,  篇二: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1、给你一个机会装饰你自己的房间,你会选择哪些物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感受美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处处离不开美术,并总结出美术的四大门类,引出课题——美术是个大家族。  (二)发展阶段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1、学生讨论:  什么是绘画?你能说出几种绘画形式?  2、教师在解释绘画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不同绘画种类。  学生思考、认真观察。  3、以小故事形式分别向学生介绍梵高的《向日葵》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学生欣赏与思考。  4、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张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  5、让学生以企业家的身份在短时间内为自己公司设计一个商标。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做简单说明。  6、借助多媒体课件,进一步讲解艺术设计所包含的种类。  7、结合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区分浮雕、圆雕与透雕,说说他们都有什么功能。  学生思考,认真参与。  8、播放秦始皇陵与四大石窟的视频。  9、播放不同地区的建筑在外形、材料、建筑风格上的区别。  让学生尝试着述说不同建筑的风格。  10、对于刚刚所学的门类你更喜欢哪种?  学生讨论并回答。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教师做课后总结。  【作业布置】  通过本课学习,列举美术四大门类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反思】  1、美术作品产生的来源是什么?  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  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  第一课小伙伴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基本型,头部的透视规律,知道人物脸部五官比例是以“三庭五眼”的规律分布,懂得由于人物头部的基本形以及五官的细微不同产生的人物相貌的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脸型、表情,欣赏画家作品等,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并以线造型、明暗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表现人物相貌特征和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观察、分析不同学生的脸型、表情和性格中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头部的基本比例关系、形体结构及透视等知识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难点:把所学头部知识运用到头像写生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比值和比例,在生活中你观察过身边物体的比例吗?  2、请观察你手中的教科收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宽为1)  3、举例其他比值的物品(练习本等)  (二)发展阶段  1、给学生出示一些教具来进一步说明这个现象。学生分组讨论,引发黄金比例的知识探索。  这种被大家公认的,符合我们视觉美感的比例,我们就称之为黄金比例。也叫黄金分割,它的比值是1:  1.618.  2、现在我们知道了黄金比值,那么在我们脸上你能找到这样的比例吗?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从头顶发髻线到鼻底为一个单位,整张脸的比值就是1:1.6.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脸型和发型,咱班谁的发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他又是什么脸型呢?(提示:田、由、申、甲)  3、讲解三庭五眼,并解析五官在三庭五眼比例中的具体分布位置。  4、根据头部透视示意图讲解头部产生运动时的透视关系。同桌之间相互观察。  5、讲解写生步骤。  6、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人物头部写生许注意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出示四幅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动态画面(或四幅生活学习中赋予动态的画面)。  引导同学们分析因不同的动态生成的美感体验  引入新课:“同学们,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今天就来用手中的笔描绘一下身边的伙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导入课题,“多彩的学校生活——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用投影出示“人体比例的定义”: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二)发展阶段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1)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投影片  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各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重心、比例头长,同时考虑构图,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让学生按步骤练习表现,强调工具的利用方法及指导学生练习,不同位置的透视规律(近大远小))  师:“测量的方法是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从头到脚垂直测量,看大约有几个头的长度,记录下来。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测量一下以下几种姿势人体的头长: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测坐姿中席地而坐和测跪姿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投影片出示数据。师:“通过大家的测量,我们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同的人身体发育的速度存在着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站约7个头长;坐约5个头长;席地坐约3个半头长;跪约4个半头长。(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投影片上揭示出人体比例一般规律的4个数据)大家齐说一遍。”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师摆一个书上的姿势,要求学生用木头人模型摆出动态的姿势(很多学生没有把握中心,摆出的动态模  篇三: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第一课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  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  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n  二、《小提琴手》)。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  第三课古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