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2-08-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说课教案——二次函数(顶点式)开场白:例如,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二次函数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顶点式》是人教版教材初三数学笫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标准式的有关知识点,这为过渡到木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并且,本节内容二次函数顶点式在实际应用小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询而承接本教材的一元二次方程内容,后而是本教材的儿何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解析儿何打卜•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屮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木内容包含的一些最值知识,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中考考的必考内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卜-的教学目标:1、认知口标:识记:二次函数顶点式是怎么样的形式,具体的概念是什么?理解:理解二次函数顶点式,为什么要学顶点式,顶点式涉及到的考点在哪里?2、技能或能力目标理解顶点式怎么由标准式推导而來,学会用顶点式解决利润问题和数量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求解二次函数的知识逐渐的增强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通过二次函数顶点式去推算英他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推理能力,并逐渐学会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周围的事物。\n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初三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顶点式的求解重点的依据:韦达定理、配方法、明确的二次函数系数a,b,c教学难点:顶点式涉及到的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难点的依据:顶点坐标,对称轴,坐标轴交点1•二次函数一般形式y=ax2+bx+c①重点掌握各字母的意义0三个未知数,三个方程(三个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二次函数顶点式:y=ax2+力x+c=+—jr)+ca=+2仝x+(―)2-(—)2]+c2a2盘2日(b乜b2=a{x+—)+c2a4日/b空4ac一b~=a{x+—r+2a4日=a{x-h)2+k①式子的推导过程,这也是利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最值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0利用配方法求对称轴、顶点坐标,而不是死板的记忆顶点坐标公式③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整理成顶点式,看顶点的平移即为图像平移过程主要考察题型:(1)二次函数图像性质1来源: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高桥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带解析)二次函数尸(x-1)2+1,当2Wy<5时,相应H的取值范围为.\n来源:2016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带解析)二次函数7=2&・*)耳3,当X时,yBx的増大而増大。来源: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謫区中考-模数学试卷(带解析)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O)的图形经过点(1,2),且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叩切其中・1<可<0,10)的图象上,已知点B的坐标是(1,3)XB.12C.8D.42来源:2016年重庆市铜梁区巴川中学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带解析)如图,抛物线尸-护恤打忌轴交于A、晒点,与制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点E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融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苴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ffi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n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逻辑思考能力,并且要付诸于实践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帅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卜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通过对初三年级学牛的心里以及学习情况探究,发现学牛喜欢参与到活动中去学习,老师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牛的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但学生的自律性不是特别好;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但是不深刻也不金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采取学生参打活动,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牛将课堂教学和H己的行动结合起來,充分引导学住全面的看待发牛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耍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为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几耍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木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B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本节内容少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牛白己阅读讲义有关内容并思考,并例举住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求最大利润的有关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牛:的积极性,发挥学纶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木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五、说学法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做过很多次类似的题,但往往还是会做错,那是因为没有拿握好学习方法,没冇学会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別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n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休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人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3—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准备的讲义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IH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IU知识Z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木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讲授新课:(6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讲义的重点,明了地分析讲义的难点。还根据讲义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利用图片讲解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彖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讲义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屮,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课堂练习:(20分钟)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在大的知识点下还存在小的知识点,所以在讲解大的知识点Z后,我会根据每个小的知识点进行出题,止学生通过这些小题,逐渐把知识点攻克。接着通过最终汇总成具的有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不断强化驯良,最终把所有的知识点牢牢掌握。4、课堂点评:(15分钟)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疑问,所以我会让学牛将各个疑问点的题做好相应的标记,在接下来的答疑过程屮具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疑问点,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高效并且可以让学生学冇所得。5、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牛的索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R逐渐地培养学生具冇良好的个性。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述及时地体现教材屮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n5、布置作业。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素质的差界,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对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冃的。七、说教学思想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冇减。二、教学策略的选用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讲义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数学例题,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屮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屮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屮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牛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屮,可以使学牛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牛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乂有利于学牛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垂,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冃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R“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垂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牛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说课教师:邓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