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1 KB
- 2022-08-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授课时间:第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各种媒体了解水污染情况,培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与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状况;2.防治水源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教学难点】获取信息及对获取信息的加工处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总量为1.39×1018m3。2.淡水危机①淡水量不足全球总水量的1%;②全球水资源目趋短缺,有80多个国家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③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改变用水习惯。2.防止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作业布置】第63页1—3题\n课题2水的净化授课时间:第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用过滤、蒸馏的方法分离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操作,了解水的净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过滤的方法2.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教学难点】蒸馏的实验操作【教学准备】烧杯、漏斗、铁架台、滤纸、玻璃棒【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学生先阅读教材54页—57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纯水与自然水怎样区别?2.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4.怎样检验硬水与软水?5.软化硬水的方法分别有哪些?6.净化水的方法分别有哪些?学生完成解决上述问题后,教师抽查,最后归纳总结。【课堂练习】教材58页的第1—3题【板书设计】课题2水的净化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n自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常是浑浊的,属于混合物。二、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有:1.静置2.沉淀3.吸附二、硬水与软水1.概念2.硬水与软水的检验将肥皂水分别加入到盛有软水与硬水的烧杯中,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或没有泡沫的水是硬水。3.软化硬水的方法生活中通过煮沸水,实验室中采用蒸馏等来软化硬水。4.净化水的方法通常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二、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1.用硬水洗衣服即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2.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甚至还会引起爆炸。\n课题3水的组成授课时间:第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能区分单质和化合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化学学习的一般方法:实验—观察—分析—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探究所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的体会【教学准备】教具: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电池、电极木条、火柴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地球表面积的71%是水,哪么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堂课要探究的内容。(教师演示实验3—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1.两支试管里的水位变化?2.怎样检验两支试管内的气体?3.本试验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水的组成。(课堂练习)在下列几种物质中:空气、液氧、五氧化二磷、石灰水、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硫。其中:①属于混合物的是()②属于单质的是()③属于化合物的是()【作业布置】教材42页第1题、3题、4题【板书设计】\n课题1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光冒出,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1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将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谈蓝色,证明是氢气。3.文字表达式:水(H2O)→氧气(O2)+氢气(H2)4、本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二、纯净物的分类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n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授课时间:第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的涵义,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2.过程与方法知道并熟练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原子团的化合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化学式的意义;化合价。【教学难点】化合价的理解与记忆【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什么是化学式第二课时:化合价第三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什么是化学式(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符号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又怎样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从宏观来讲: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来讲: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3.化学式中的小数字和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所代有的意义不同。如:2H2O中前面的“2”表示两个水分子;后面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n4.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故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混合物无化学式可言。5.化学式的写法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如下表:单质种类书写方式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写为He金属和固态非金属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写为Fe非金属气体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氧气O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遵循的原则:氧化物中氧元素总写右边;金左非右;正左负右。6.化学式的读法一般读“某化某”或“几某化几某”【课堂练习】1.教材81页的讨论?2.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H2B.HC.2HD.He3.请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2HH22H2H2O2SO3Mg2+2Al3+【作业布置】教材87页第2题第二课时二.化合价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1.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氧元素通常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总为零;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从总为零;2.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化合价离子符号\n表示方法用+1、+2、-1、-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1”不能省略)用+、2+、-、2-等来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1”省略)实例NaCaClSO4Na+Ca2+Cl-SO42-3.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金属钾钠银二价金属钙镁钡和锌三铝四硅、二三铁氢1氧2要记清。4.化合价的应用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例题:已知磷+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由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来确定未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例题:教材87页第3题运用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例题:判断下列化学式的正误,并改正NaO(氧化钠)HO(水)CaOH(氢氧化钙)FeO(氧化铁)Ba2O(氧化钡)【作业布置】教材87页第4、5、6题第三课时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用Mr表示。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例题:计算O2、H2OH2SO4相对分子质量?解: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8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2×1+32+4×16=64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例题:分别求水、氧化铁中各元素的质量?解: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1∶16=1∶8在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56∶3×16=7∶3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n例题: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4+14+48=80氮元素=(14×2)/80×100%=35%【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氢氧化钙、氯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铵2.分别求二氧化硫、氢氧化钙、高锰酸钾、氯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作业布置】教材87页第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