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2-08-05 发布

初中物理【教案】11.4认识动能和势能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FI标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4.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能的初步概念。器材准备小车、木块、重物、小桌、沙子、弹簧。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能量。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并了解一些有关能量方面的知识。问题:根据你的认识与了解,能说说能量有哪些形式吗?学生讨论回答。指出:机械能是能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设问:到底什么是能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什么是能1.演示实验:(1)运动的小车推动木块运动。(2)被举高的重物下落将小桌子压入沙屮。(3)被拉伸的弹簧拉动小车运动。2.分析、讨论:(1)运动的小车对木块、被举高的重物对小桌、被拉伸的弹簧对小车做没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运动的小车、被举高的重物、被拉伸的弹簧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能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看教材图11-19中的情景,说出什么物体具有能量。\n1.“能量”的概念:\n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1.如何去判断能的大小:举例讨论:下列哪种风具有的能量最大?(1)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2)八、九级大风可以使大树“前仰后合”;(3)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分析:你怎样判断能的大小?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5.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J)o探究点二机械能的分类问题:运动的小车、被举高的重物、被拉伸的弹簧都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都具有能。它们具有能的原因是否相同呢?冋顾实验作答:小车之所以具有能,是因为其运动;重物之所以具有能,是因为其被举高;弹簧之所以具有能,是因为其发生了弹性形变。为了区分它们,物理学中作了如下规定: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4.机械能的分类:动能:机械能J「重力势能:L势能y・弹性势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探究点三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置疑: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理由是:用玩具手枪射出去的塑料子弹威力大,而用手扔出去威力小;猜想二:动能的大小还可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理由是:在车祸中,电动自行车撞倒行人的后果不太严重,而以相同速度行驶的大卡车撞人的后果很严重。设计实验:教材P15活动1思考:\n(1)怎样让小球口己运动起来,获得动能?(2)动能的大小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3)怎样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又怎样控制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同?(4)怎样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练习:(1)一辆汽车突然加速行使,它的动能。为什么?(2)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不停地洒水,它的动能o为什么?(3)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探究点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置疑: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说明依据。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思考:(1)如何比较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2)如何在实验中控制有关的变量?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探究后,汇报结果;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关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自己课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探究点五机械能的转化1.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2)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也可以只具有动能或者只具有势能。练习: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①在海上行驶的轮船。②吊在天花板上的吊灯。③被拉长的橡皮筋。④在空中飞行的子弹。2.动能与势能的转化\n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演示并分析课本P18活动3A中设置的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分析教材三个实例。板书设计11.4认识动能和势能一、动能定义:物体rti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二、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因素:质量、举高的高度三、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冇的能叫弹性势能彫响因素:弹性形变程度四、机械能的转化教学反思|本节课为了能突破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我设计了多组探究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桌上器材(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探究能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的方法,这段距离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这样,有的同学探究出用口吹、用滚动的球撞、用弹簧压缩后顶、用橡皮筋拉开后弹、或举高后落下、或沿斜面滑下等方法。再从中归纳出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的理解,更懂得了它们之问的区別与联系。进一步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三种能量分別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列举出几种具有以上三种能量的例子。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