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95 KB
  • 2022-08-05 发布

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教案全册

  • 8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教案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师:\n学校:\n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下册一、指导思想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南(化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二、学生分析:本人所教化学学科有三个班,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少数同学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上期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只占10%,学习发展生占40%。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n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前各科成绩都较差,没有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方法不对,再加上化学学科,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学起来,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三、教材分析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立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丰活和半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四、目标任务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n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金属材料、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能技巧。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五、方法措施1、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4、讲究“巧练”,跟踪检查。5、在平LI要注意化学实验。\n6、学会反思,每上完一节课,要从中找出成功的、不成功的地方。7、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六、教学进度表周次课时教学内容12评讲期末试卷25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3—46第九单元溶液5—66第十单元酸和碱74第十一单元盐化肥84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9—学末中考复习\n初中化学教案(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⑷了解物质的性质少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棊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1、培养学牛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甜、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学生用具:人小形状和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冇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制品主要由什么材料制成?【讲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新课引入】木单元我们就來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对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导入新\n课。冋顾、交流我所知道的金属•••我所见过的金属制品•••【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板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设问】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让学生联系牛活实际,了解学习对象。【学生回答、交流】学生阅读,了解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历史。【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展示【展示】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粕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己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过渡】下而,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组探究,形成共识,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与非金属的差界。【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硕度是否相同。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学生实验探究、完成报告、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实验现象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举例说明该性质的用途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父流汇报板书讨论\n【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硕度不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不易折断。【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学习情景】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介绍】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教师总结并板1门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讨论】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朋,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学牛通过交流、汇报,认识金屈的物理性质。巩固提高\n过渡比较介绍讨论小结巩固、转折过渡阅读归纳介绍实验探究阅读2、电炉丝是用金属饵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餌的哪些性质?【过渡】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性。【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表8-1)【学生分析比较汇报】【介绍】金属之最(课本P4)【讨论】投影展示: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鹄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总结】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川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坏境的影响等。【转折】展示飞机图片,思考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设疑】那么,什么是合金?合金的性质与英组分金属有何不同?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我们常用的合金冇哪些?哪些合金最冇前途?【阅读】课木P4・5《合金》的内容。【设问】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合金?谈谈你的看法。【归纳】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介绍】牛铁和钢。【比较】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綾。【实验探究】实验8-1(备注:焊锡和锡的比较课外完成)性质比较现彖黄铜铜焊锡锡光泽和颜色硬度结论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光泽、颜色。2、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过渡】合金的熔点与其纽分金屈相比,乂有何特点呢?卜-面我们以焊锡为例,进行实验。现象结论【演示实验8-2]如图8-6所示,将绿豆粒大的焊锡、锡和铅放置在铁片上,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观察,比较焊锡和组成它的纯金属锡、铅的熔化温度。【总结】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存在差界,从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讲解】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比较分析,培养能力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认识金属的性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并认识性质不是决定川途的唯一因素。学生通过自学,归纳合金的定义。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进一步认识人木IJjE通过实验演示与探究,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性质差异。了解合金的\n教学流程帅生活动设计意图拓展【展示】儿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课本P6)。【过渡】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川。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板书】4、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展示】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的有关资料。【小结】课本P7。【布置课外作业】习题4、5【做一做】家庭小实验淬火与回火用途及其发展、应用前景。【板书设计】笫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换度不同。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n5iz.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界)。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4、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教学反思\n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2)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I口知的回忆、家庭小实验及录像发生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存在和用途1►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让实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2)通过対金属与氧气、稀硫酸(稀盐酸)、盐溶液反应的三步实验探究,逐步完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使学生感到水到渠成,易于接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梢神。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布置家庭小实验(见下)学牛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H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屮)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屮。提示:重点观察各金属表血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第一天第二大第二犬第四犬第五犬MgAlFeCuAu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冇关,而口还与他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来重点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投影]家庭小实验表格。每小组汇报交流。通过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感知生活屮的化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n回顾III知感悟金属的活动性,进行猜想。使学生学会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步骤,让学生形成:进行实验一一分析现象一一寻找规律——得出结论的实验思路。回顾旧知,猜想和运用已学规律[录象回顾]Fc、Cu、Au在氧气中加热的实验[交流为讨论][话题1J金属为什么会失去光泽?[话题2]为什么在相同条件卜S不同金属失去光泽的顺序有差异?r猜想]结合上述实验,请你对五种金属的排序是[小结与归纳]根据Mg、Fe、Cu、Au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我们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真金不怕火炼)[过渡]镁与锌,铁与铜到底谁更活泼些呢?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呢?[启发]资料(图片资料锌为酸反应)小组讨论: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汇报交流③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探讨推荐学生设计方案;[活动与探究](见表一)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汇报交流]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牛反应的金属有:;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O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O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的金属活动性比强,它能置换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的金属活动性比弱,它不能登换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归纳]Mg>Zn>Fe>(H)>C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演示](补充实验)铜和稀硫酸银和稀硫酸[问题]怎么确定铜和银哪个更活泼?[资料]铁和硫酸铜反应讨论猜想规律;[活动与探究](见表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关于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介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n[总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经过许多类似的实验探究,我们归纳出常见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过程,把学生性顺序在实验中获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得的零乱知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记忆]比一比,赛一赛[交流与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通过对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的探究,归纳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识形成体系。课堂练习:1、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小于铝的是()A.ZnB.KC.CuD.Mg2、某同学为判断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卜-列四个实验:(1)将金属B放入C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C(2)将金属B放入酸中,看能否置换出酸中的氢(3)将金属A放入B的盐溶液,看能否置换出B(4)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岀A你认为上述可以不做的实验是()A、(1)B、(2)C、(3)D、(4)3、《教与学》P2112(2改成B是常见的金属,请写出它的化学式)4、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A.金的熔点高B.金的破度大C.金的密度人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5《教与学》P201、2表一活动与探究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情况记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情况记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n活动与探究二:活动内容及步骤实验现象预测情况记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n第二课时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小游戏】分别发给8个学生八种金属K、Na、Al、Fe、Pb、Cu、Ag、Au的卡片,请8位同学按金属活动性大小排序,规定左边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完成以后,再请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的金属。今天我们來探讨一下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做些什么。[演示]锌与稀硫酸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提问]除了生成氢气外,是否还生成其他物质呢?学生猜想,请2位学生上台操作:分別加热试管中硫酸锌溶液和蒸憎水,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师讲述。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游戏的形式调节课堂气氛,巩固金属活动性顺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比实验初步了解溶液。[投影]教材P11卡通图,铁与硫酸、镁与硫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1、略2、略3、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投影]上而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学生讨论,为什么锌、恢、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用途2[提问]对于以上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此反应有何特点?小组讨论汇报单质+化合物►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归纳小结]置换反应:教材P11[过渡]我们知道Zn、Fe、Mg也能与盐酸(HC1)反应,它们也能置换出盐酸中氢[投影]文字表达式: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镁+盐酸A氯化镁+氢气锌+盐酸A氯化锌+氢气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并讨论现象[演水]P11铝和硫酸铜铜和硝酸银铜和硫酸铝学生观察现彖,能反应的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反应棊木类型。以文字表达式为铺垫帮助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置换反应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其概念\n(提示):铝+硫酸铜铜+硫酸铝铜+硝酸银银+硝酸铜铜和硫酸铝不反应学生讨论:为什么铝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铜不能置换出硫酸铝中的铝?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用途。1、归纳: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2、3[本节小结]1、置换反应2、学习书写两类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巩固对这两类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依据。课堂练习:《教与学》P217、6、5、4、8教学反思\n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來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2、通过实验,让学牛•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牛认识化学原理対实际牛产的指导作用。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牛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牛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止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冇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难点:化学方程式屮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材料、资料、准备演示实验&3、课件制作实验用品:具支试管20X15(3支)、铁架台(2)、酒精灯(2个)、防风罩一个、磁铁浓硫酸、卬酸、澄清的石灰水等。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金加矿石图片、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教学过程]—、铁的冶炼帅生活动[教师]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金属资源,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金属资源的认识[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展示资料学生甲:展示收集到的金属矿石的图片。学生乙:展示收集到的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情况。学生丙:展示收集到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学牛丁:展示收集到的金属元索在海水中的含量。[教师]展示部分常见矿石的实物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C2O3)、黄铁矿(主要成份FcS2)>菱铁矿(主要成份FeCO3)>铝土矿(主要成份AI2O3)、黄铜矿(主要成份CuFeS?)、辉铜矿(主要成份Cu2S)[教师]展示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互和交流的能力。\n[小结]地球上金属资源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种类齐全。在所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収量最大的是铁。[教师]课件展示■■铁的用途[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的?[学生]春秋战国时期。[学生阅读介绍]1.我国古代炼铁图一一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1.新屮国成立示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教师]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演示实验]P17页—[实验8—3]—•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教师]展示图片步骤:把部分装置连接好,然后取5mL浓硫酸倒入,再加入5mL的甲酸,3gFe2O3塞紧橡皮塞,浓硫酸和甲酸混合会放热,反应开始。如果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够再丿IJ酒精灯加热。看到石灰水屮的气泡连续均匀时,把尖嘴管的点燃,再给反就物加热。反应2〜3分钟,红色粉未变黑时,用磁铁靠近试管底部。效果比较明显。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反应方程式。介绍炼铁的原理利用多方而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住的民族B豪感。开拓学生思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步骤:气一灯一灯一气。\n[教师]课件展示一我国钢诙产量变化[小结]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炼铁原理:高温3CO+Fe2()32Fe+3CC)2[学牛•]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由设问把学生心屮所思明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通过例题的方式,把化学原理、计算和住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活动成为冇机的整体,冇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纶严珈的思路,严瑾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严瑾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是含有杂质的。因此,在实际牛产小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算问题。例1、lOOOt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屮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解:lOOO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x(l-20%)=800t例2、计算多少吨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牛:铁中含铁560t?解:牛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例3、用1000(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教师]形成板书解法一、解法二[小结]冇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学生练习]要炼出含朵质2%的铁3200t,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板书设计]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一.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设备:高炉3.原理:3CO+Fe2O32Fe+3CO2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例题:1000tx80%=800t解一:1000【赤恢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n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3CO+FC©壘2FC+3CO21602x5680()tx160800/2x56x2x56x800rx==560t160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答:1000(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解二: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高温3CO+Fe2C)32Fe+3CC)21602x561000tx80%96%x1601000/x800(2x56一96%x-2x56xl000rx800r160x96%=560t答:lOOO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町炼出含铁96%的牛铁583(。[练习]1、①生铁②赤铁矿③氧气④空气⑤石灰石⑥生石灰⑦无烟煤⑧焦炭。炼铁高炉中投放的基本原料是以上物质中的哪几种()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D、①③⑥⑦2、炼铁用的铁矿不仅要选用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索"少的。常见的铁矿有:磁铁矿(主要成份Fe3O4)赤铁矿(主要成份Fe2O3)褐铁矿(主要成份2Fe2O3.3H2O)菱铁矿(主要成份FeCO3)黄诙矿(主要成份FcS2)你认为最适宜炼铁的矿石是,理由是03、某炼铁厂毎天牛产纯度95%的生铁70t,问该厂毎天最少需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含Fe2O3)多少吨?教学反思: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过程与方法\n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山实验來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牛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调杳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I口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情感态度少价值观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III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牛产牛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阳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课而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悄况。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教学过程]二、金属资源保护(一)金丿肉的腐蚀和防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数以亿吨计金属。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牛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2—!!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己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n[学生]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教师]与学牛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汇总实验如下——取5枚洁净无锈的诙钉,分別放入5支试管屮进行下面实验:1.在试管1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在试管2屮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3.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4.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谓水,塞紧橡皮塞。5.在试管5屮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牛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索是:水和氧气同吋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教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学生]讨论得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建议:保持干燥,隔绝氧气。[教师]引导日常生活片1的例子让学生讨论0[学生]讨论分析: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教师]简单介绍一些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如:刷漆、涂汕、电镀、烤蓝2.“增强体质”——改变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合金)。如:不锈钢、不锈铁3.改变腐蚀环境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冇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三二二④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H的。[教师]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学生]讨论:既然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让学牛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牛的资源意识。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冋收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二)金属资源保护\n和我国金属资源概况。[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1.防止金属的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冇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教师]让学牛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川的一些资料,如废金属回收、电子垃圾的回收、废电池回收等等。[学牛]汇报交流,积极探讨金属的回收利用。[板书设计]二、金属资源的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实验报告: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二)金属资源保护有效保护金加资源的途径:1.防止金属的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课堂评价练习]一、选择题1•据估计每年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下列防锈扭施中不正确的是•••()①涂汕②刷漆③砂纸④镀金属⑤经常用雨水冲洗⑥烤蓝A.(3)(5)B.®®®C.®®④D.①④1.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A.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収之不尽的C.防止金属锈蚀,冋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2.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悖道腐蚀授慢的是()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二、简答题\n1.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屮和盛有植物汕的烧杯乙屮,放\n置数天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是否相同?若冇不同则三处各冇什么现象?三、实验探究题1.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睛框表而出现的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0H)2C03o[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主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作川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右图所示:(1)实验较氏时间后,发现试竹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⑵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它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餾水外,还冇的另外一种物质为°••••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jrrlHKBnN!:⑶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从D试管的••••实验屮,获得的结论是0[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耍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O[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o附:探究主题:铁钉的锈蚀条件活动目标1.2.3.活动准备(建议提前一周、分小组准备,课堂交流)1.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冇哪些,能写一些吗?这些铁制品易生锈吗?2・这吐铁制品采取防锈措施了吗?防锈的效果怎么样?\n1.从你观察和了解的悄况看,铁生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设想。(文字或图示)活动用品试管(配橡皮塞)、铁架台、洁净的未纶锈的铁钉(五根)、棉花、酒粘:灯、干燥剂(氧化钙或无水氯化傍)、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蒸懈水;活动过程准备时间:活动时间:小组成员名单:(一)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屮,进行下面的实验(可以分小组提前在课外进行,完成后在课堂上向大家报告实验结果)。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2)在试管②中加入少量的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①②③(1)、在试管①中加入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3)在试管③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4)在试管④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5)在试管⑤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试管①②③④⑤立即观察1天后3天后1周后交流与小结比较五只试管内的实验现象,第试管内最先出现锈蚀现象。铁丝在环境下最容易生锈。你的结论:铁生锈是铁与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或的存在下锈蚀的更快。讨论交流1.怎样才能防I上钢铁锈蚀?请说出你的看法和你所知道的各种防锈方法,跟同学们交流、讨论,然后尝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2.在切过咸菜的菜刀同一而上选相近的三处进行下列实验:一•处用湿棉球润湿;另一处用T•布擦T\n;第三处用干布擦干后,涂上一层食汕.放置一昼夜,观察菜刀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1.恢锈的存在有保护作用吗?金属表而粗糙程度对锈蚀速度有影响吗?动手试试看。与同学们交流你的结果。2.观察你周围的金属公共设施(如车蓬、扶手、花栏、艺术雕塑等)的防锈措施,研究研究它们的成本、效果,提出你的建议。评价反思自我评价关于铁的锈蚀条件的实验设计,我注重在这些方面做了研究,通过这次活动交流,我的认识是:我还有的疑问是:小组评价教师评价\n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汕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屮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冇着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的正确观念。【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溶液”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彖”。溶液这部分内容上要以探究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对于乳化现象的要求较低。第二部分的知识是使学牛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溶质分子为水分子发生水合这两个过程(溶剂一般指水),在宏观方面则表现为放热和吸热。理解这两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策略分析】在课询教师应了解学纶有哪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牛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授“溶液”这一部分内容吋,探究实验贯穿始末,利用四个探究实验,通过实验一—观察——分析——小结的步骤,使学生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始终把牛活实际和课堂教学联系起來,让学牛理解溶液的重要川途,并能够\n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教授第二部分——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应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一方面可以认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彖,同时又能体验研究的乐趣,探讨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检验自己设计的方案的正确与否。在分析屮引导学生从微观世界来想象扩散和水合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1.乳化和溶解的区别。1.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屮的放热和吸热现象。【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课前准备)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猛酸钾、食盐四种溶液。(展示)展示以上四种溶液。(设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面试管屮的液体,这么漂亮,你想到了什么?(小结)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i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学生观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各抒己见,发表白己的见解。五颜六色的溶液,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美,并让学生在猜想假设屮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牛浓厚的兴趣。对学生提出的见解不急于回答,为下面的学习留下悬念。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验探究形成概念联系生活运用知识(过渡)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K血我们通过探究实验亲手来做一下,然后來交流实验结果。(探究实验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药品:食盐、糖、硫酸铜品体、水。仪器:玻璃棒、100讥小烧杯、药匙。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汇报结果。(学生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把食盐等单独放人水中;也可以把所有的固体物质一起放入水中。)学生积极寻找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并对有创意的实验方案进行肯定。步骤现象结论(设问)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n实验探究形成概念联系生活、一川知识教学流程实验探究获取知识(小结)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引导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小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见板帖设计)(设问)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什么?请说出它们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设问)我们有这种生活经验,当你的衣服上沾上油污怎么办?(过渡)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做完下血的活动探究就能明口洗去汕污的道理了。(活动探究二)药品:碘、高毎酸钾、水、汽油。仪器:试管、药匙。溶剂溶质现象水碘水高镒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锈酸钾结论(小结)做完实验,你想到了什么?在学牛汇报的基础上,投影结论。(见板书设计)(讲解)I询而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固体溶解到液体中,那么液体和液体是否也可以溶解呢?教师活动—(探究实验三)药品:酒精、水、高镒酸钾。仪器:试管。溶剂溶质振荡结论前后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结)液一液也可以互溶,我们把最多的称溶齐IJ,量少的称溶质。学生观察,回答观察所得。学生理解概念。思考朱活屮常见的溶液。联系生活发言:从生活、医药、工业、农业等方面來叙述。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念,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与生活联系起來,使学主所学知识走向生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ffl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洗衣粉、汽油、酒精、香蕉水等物质来洗。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卜面知识的兴趣。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探究实验三,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发言。完成表格。思考是否还有更多的液一液互溶的例子。并说出它们的溶质和溶剂。探究实验贯穿整堂课中,使学生在动手中获取知识,在动手屮锻炼能力。在交流发言中训练学牛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n实验探究形成概念联系生活运川知识(设问)酒精能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活动探究卩U)药品:植物汕、洗涤剂、水。仪器:试管。回忆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观察现彖。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开动脑筋、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办法。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哪一种方法使试管洗得更T•净。观察现彖。比较与溶解的不同。通过亲手实验,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再通过讨论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进一步的学握溶解和乳化的区别,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试管内加人的物质拆前i荡现:后倒扌卓液体后的试饯尽否干净。水和植物油水、植物油和洗涤刑(引导实验)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否和刚才配制得到的溶液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设问)如果衣服上沾到小汕滴怎么办(引导实验)现在在你的实验桌上冇洗涤剂、肥皂水、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来洗公试管壁上的油污。(引导观察)在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滴加了洗涤剂后,又有何现象?动画导学(动画展示)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植物油被分散成细小的颗粒。(投影)乳化的概念。观看动画。理解乳化与溶解的不同。通过动画更能清楚的化微观为宏观,加深学生的理解。【板书设计】课题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r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不同i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也不同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4.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吋: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二、乳化现彖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n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教学反思:\n课题2溶解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tl常现彖,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教学准备:药品:NaCl(s)、KNO3⑸、H2O(1)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相关课件及幻灯片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主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设问]i杯水能溶解多少gNaCl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的水中呢?根据口常生活经验,思考提出的问题。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定量分析,激发学牛:的求知欲。[过渡]-•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物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引导实验]P33:活动探究一学乞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1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发表观察所得:第一次的5g氯化钠都溶解了;第二次的5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入5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观察交流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探究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这过程中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饱和溶液的概念。操作向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现象结论[继续进行以下实验]用KNO3代替NaCl再进行上述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KNO3搅拌再加入5gKNO3搅拌加热\n再加入5gKNO3搅拌归纳总结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物质无法在一定虽的溶剂里无限制的溶解。但是若改变条件,可以使物质继续溶解。结合实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冷却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分析]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小结]说明在一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度的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虽等)的改变,情况就会发牛变化。[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Z则是不饱和溶液。[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住的改变上來分析。)[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形成共识。回忆刚做过的实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换的方法。(见板书设计)观看、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练习从一个实验中概括出不同的结论来。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第二课时[讨论]P35: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K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Z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来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的多吗?[小结]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讨论]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如何理解?[分析]溶解度的四个要索: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学牛讨论交流发M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升窩时,水屮溶解的硝酸钾就多的多C讨论分析:交流汇报:耍在一定温度下,还要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分析,理解概念。讨论分析:运用讨论的方法,结合探究实验,形成共识。穿插分析比较,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讨论、分析、比较的综合运用冇利于提高学牛对实验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温度溶质溶剂溶液20°C36g100g136g理解四要索是缺一不可的0[阅读]P36:溶解度的相对人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P37:资料: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阅读教材,理解溶解性是用來粗略表示溶解情况的。理解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冇的。培养学牛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事物。\n[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读表]P36:表9——lo[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儿种物质的溶解度Illi线。[讨论][投影]1.绘制的溶解度Illi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C和85°C时的溶解度。3.从溶解度的ilh线小,你还能达到哪些信息?[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见板帖设计)理解表格中各数字的含义。根据数据绘制溶解度Illi线:横朋标为温度,纵处标为溶解度。结合自己所画的溶解度曲线,讨论、分析问题,并交流汇报。通过亲手绘制溶解度曲线,更能清楚的理解溶解度曲线所蕴涵的意义,并知道亲少体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冇何特点呢?[讨论]1.P38:讨论。2.烧开水时,锅底冇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小结]影响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索是:温度和压强。[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屮的含氧量?在冬天,南方和北方一样吗?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形成共识。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凶索是什么。结介生活经验讨论分析,得出想法。充分利用学住的已有的牛活经验进行讨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常见的现象中提炼化学原理。然后从化学走向生活,运用所7知识解决实际牛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讨论、交流、发言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屮公,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脉络化、系统化。课堂反馈练习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学握情况。通过练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课题二溶解度第一课时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wA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第二课吋二、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2.溶解度四要素:I达到饱和状态时\n溶解的质量1.解度曲线的意义:⑴•溶解度的三种情况: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人,如:KNO3o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彩响不大,如:NaClo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索是:温度。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吋的气体体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索是:温度和压强。附:课堂练习1.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温B.降温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2.下列因素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其无关的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高低D.溶液的质量3.从冰箱里取出含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其中,较浓的是。4.溶解在水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金属生锈。因此,锅炉用水最好把这些气体从水中排除掉。下面是可以采用的两种方法:(1)•把锅炉用水放入密封的贮水箱内,然后从箱里抽出空气。(2).把热的水蒸气通入锅炉用水。为什么用这两种方法都能把水1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教学反思:\n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最分数,能进行溶质质最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最分数的溶液。2.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通过练习一定质最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溶滋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術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教学准备药品:红糖固体、NaCl(s)、H2O(1)>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相关课件及其教学投影片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演示实验]在三支试管里各加入15mL水,然后分别加入2g、4g、6g红糖。观察现象:比较三支试管屮溶液的颜色。思考: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完成表格。思考并回答:可以从颜色的深浅上来判断,也可以尝…下味道,但是都不精确。泡糖水喝是学牛经常做的事,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K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溶液质量/g123[设问]如何判断溶液的浓与稀?是否精确?[讲解]在实际运用中,常耍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例如: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葡萄糖溶液或牛理盐水的浓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否则会引起危险。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介绍]衣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为溶液的质屋Z比。溶质的质量分数二m浴质/m溶液X100%理解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的意义。理解公式所表达的内涵,知道各项所表示的意义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知道溶液确切组成的必要性,知道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为社会服务。\n[讨论]在前而所做实验中,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实验]按下表所给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学纶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学纶按要求进行实验,并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做过的实验,并亲手配制溶液,在此基础上理解公式中各个量的意义。溶质质量/g溶剂(水)的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10902080[设问]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那么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溶质质虽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投影]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大家不妨试一试。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实验。对各组的实验进行客观评价。归纳小结实验步骤,并总结在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见板廿设计)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牛•的动手能力。[小结]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配制。所需仪器:「称:托盘天平、药匙称量:1M:M筒、胶头滴管溶解:徒杯、玻璃棒。注意事I札略回顾所做实验,总结实验过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过渡]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同学们己学会了使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那么你能用公式来解这一题吗?[投影]例题1: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小结]将学化讨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更正、完善并做板书。根据提岀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捉岀解决问题的方法。认真看老师板书.听老师讲解,领悟计算的方法和格式。(见板书设计)问题导思,引导学生进入计算中去,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山老师更正并做板书,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重点内容。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讨论、交流、发言要求每一个7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脉络化、系统化。课堂反馈练习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练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Z比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二m滨质/m碗X100%o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配制2.仪器:厂称:托盘天平、药匙称量:彳a: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三、计算-、例盒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屋,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要配制一定虽的溶质的质虽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二m溶质/m落液X100%o溶质质:§=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二150kgX16%=24kg\n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50kg-24kg=126kg答: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24kg氯化钠和126kg的水。附;课堂练习1.店农业広产中,有吋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來选种。要配制20k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所需食盐的质量是()A.2.0kgB.3.2kgC.4.0kgD.32kg2.用食盐品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A.玻璃棒B.试管夹C.药匙D.量筒3.在常温下硫酸的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密度/g/cm‘1.071」41.301.501.731.84溶质质量分数/%102040608()98⑴.由上表可以看出的规律是o(2).实验室要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250mL,需98的浓硫酸mL,需再加水mLo1.实验室要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现有I.托盘天平,II.量筒(10mL、50mL、lOOmL),III.药匙,根据要求填空(水的密度可以近似看成lg/cm3):(1).具体配制步骤可概括为o(3).本实验取水应选用mL的量筒。量水读数时,如果视线俯视(其他操作无谋),则配制的溶液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2).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o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简单综合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以及其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简单计算,使学牛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止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小,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溶眾的溶质质量分数简单的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综合计算。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综合计算。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其教学投影片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提问]1.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如何配制--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学牛思考、冋答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铺垫。[投影]例题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分析]分析、讨论、交流、发言,寻找方法,尝试解题。当一道新的题Id拿出來时,一定要讲透,使学牛•能明了解题的关键所在和突破II,然后在练习中进行巩固。\n抓住关键:溶液稀释(或浓缩)l"j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又问]如呆抱50g换成50mL,那么述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题?学牛•板演。评价解题的正确性,并讨论,形成・致意见。结谷教血给出的条件解题。[投影]例题3:100g某稀盐酸溶液与25g碳酸钙完全反应。试讣算这利|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这种与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的题目怎样来寻找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及其关系呢?(见板书设计)[小结]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牛归纳计算步骤,注意事项。读题、市题、讨论、寻找题中的相关量。思考如何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合起来。结合讨论进行解题。学牛板演。针对板演进行评价。提高学牛•的审题能力,使学牛学会从个别到—•般的归纳方法,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时反馈便于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本课题所学知识主要有哪些方面?你都学会了吗?说出來,大家交流一下吧!回顾与思考表达与交流培养7牛•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堂反馈练习完成反馈练习巩固与提高板书设计: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例题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gX98%=xX20%x=(50gX98%)/20%=245g所以: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答: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水195go例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设:这种稀盐酸小溶质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A10073I25gx100/25g=73/xx=(25X73g)/100=l8.25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18.25g/100g)XI00%==18.25%答:这种稀盐酸溶液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附:课堂练习1.溶液加水稀释吋,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液的质量2.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g,若将其浓度增大一倍,应采収的方法是()A.加20g氢氧化钠B.蒸去水10gC.加入2000%的氢氧化钠溶液D.将溶液中的水蒸发一半3.若将12g含有少量铜屑(不与盐酸反应)的铁粉样品放到盛有100g盐酸的烧杯小,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1・6次试求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4.在农村和公园里常用喷雾器喷洒农药,喷雾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缸压缩气体对内缸充气,当缸内压强达到某一值时,喷雾器便能正常工作。现有一喷雾器给葡萄喷洒硫酸铜溶液,需配制含硫酸铜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请回答:(1)•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铜溶液5kg,需硫酸铜品体多少kgo(2).耍使喷雾器内的溶液迅速喷出,则要利用打气筒对内缸充气。当内缸大气压为4.04X105Pa时,喷雾器便能正常工作,若此时喷雾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4.807L,溶液质量为5kg,溶液的深度是0.4m。求喷雾器缸底所受的压强?\n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溶液的概念,了解乳浊液和悬浊液的特点。(2).会区别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三种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从实验现象中获取信息,归纳出三种混合物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悄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三种混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化学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教学重难点三种溶液曲特点及应用。教学准备药品:CuSO4(S)、NaCl(S)、H20>植物汕、水仪器: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相关投影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设问]我们知道把硫酸铜、食盐等放入水屮能形成溶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放入水•11都能形成溶液呢?回顾旧知识,思考问题。交流发言;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起到温习旧知的作用[追问]溶液和乳浊液在纟11成上有什么特点?[投影]溶液和乳浊液的特点。对比分析,小结溶液和乳浊液的特点。承上启下,给学生创设-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过渡]是不是所冇物质放入水中就只冇这两种情况呢?[引导实验]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冇硫酸铜、植物汕、泥沙等物质,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入水中,看形成的物质有什么特点?[讨论对比]三者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分析]这种泥沙形成的液体叫做悬浊液,你能根据乳浊液的概念来给悬浊液下一个定义吗?[讲解、投影]象这种同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结合教师提示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对比二种混合物的特点。对比乳浊液的概念,归纳悬浊液的概念。评价学牛所下的定义,进一步完善讨论,形成共识。由学住亲少体验获得的经验是最易理解的,最不容易遗忘的。三种液体一起配制,在对比中理解它们的特点,在对比中学会区别三种液体。让学生在分析对比小提高归纳能力。\n[讲解]对于溶液的重要用途,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乳浊液和悬浊液呢?谁能举一些例子來说明两种液体的用途?[小结]乳浊液和悬浊液冇广泛的用途:在医药上、建筑业上、农业上、工业上等都有广泛的使用。结合生产、生活,举例说明乳浊液和悬浊液的用途。学习化学的最终冃标是为社会服务,因此了解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用途有利于学牛树立学以致用的观点。[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拓展视野]介绍含义更广泛的溶液与悬浊液:如清新的空气、合金等。学生交流、汇报、发言。思考、理解通过汇总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拓展视野增人学牛的知识面。板书设计: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一、溶液、乳浊液的特点1.溶液: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乳浊液: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二、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特点: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三、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别类别特点分散体系状态人小溶液均…的、稳定的1古1体、液体、气体粒子直径小于1纳米乳浊液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液体粒子直径大于100纳米悬浊液不均一的、不稳定的固体粒子直径大于100纳米四、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应川1.工业上的应用2.农业上的应用3.医药上的应用4.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教学反思:\n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指示剂。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学会如何利用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三、情感态度少价值观通过采集花瓣或果实,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教学重点、难点]1、酸溶液、碱溶液以及溶液的酸碱性。2、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研钵、试管架、试铮(或点滴板)、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紫色石蕊、无色酚瞅、食醋、酒精、酸果汁、肥皂水、纯碱溶液、玻璃片、玻璃林、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2、学生准备: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纱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中含有酸?生:食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酸雨中含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胃液小含有盐酸、柠檬小含有柠檬酸、电瓶的蓄电池屮含有硫酸、酸果汁屮含有果酸等。利用LI常生活屮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通过化学式,让学生对酸和碱有个直观的认识。类别酸碱名称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组成上的相似点师:投影生活中含酸物质的图片,同时让学生完成下表;生:完成表格。师:引出课题板书: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师:录彖展示: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师:花不仅能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在化学上有些花的汁\n液还可以用来区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板书:一、酸碱指示剂师:请i位同学,小心地用塑料吸管向装有适量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有何现象发牛?说明原因。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为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埋下伏笔。生: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是否只有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某些物质才能变色?牛:按照下图完成分组实验,同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屮。(先做A组,再做B纟R,注意:紫色石蕊和无色酚瞅试液只需2—3滴)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氢氧化钠溶液右灰水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盐酸稀硫酸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瞅试液后的颜色变化结论稀硫酸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n口醋酸果汁肥皂水纯碱溶液石蕊溶液纯碱溶液肥皂水酸杲汁口醋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瞅溶液后的颜色变化结论片醋酸果汁肥皂水纯碱溶液生:根据A组实验的现象,交流汇报实验结论。师:介绍酸碱指示剂。生:根据B组实验的现彖,交流汇报实验结论。可能有的结论:⑴白醋、酸果汁是酸的溶液,肥皂水、纯碱溶液是碱的溶液。⑵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豔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归纳实验的能力。师:介绍纯碱的化学式Na2CO3,从构成上分析纯碱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不同,从而得出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同样,肥皂水也是呈碱性,但都不是碱的溶液。小结: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酉太溶液酸性溶液变红色不变色碱性溶液变蓝色变红色⑵、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n!Ji|i:为使用方便,通常还可以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师:演示用石蕊试纸测定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让学生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生:了解试纸的使用方法,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拓展视野: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活动与探究一: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屮: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生:提出假设和验证方案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⑴其他酸也能使花瓣变红色吗?⑵盐酸能使其他种类的花瓣变色吗?⑶碱溶液也能使花瓣变色吗?⑴将白醋、稀硫酸等酸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⑵将盐酸分别滴到其他种类的花瓣上,观察现象。⑶将NaOH、Ca(OH)2等碱溶液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活动与探究二:用口带的花瓣或果实和提供的水果萝卜,根据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⑴、将花瓣或果实分别在研体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浸没固体;⑵、用纱布将浸泡岀的汁液挤到广口瓶中,得到指示剂,待用;⑶、用制得的指示剂滴入下列四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彖,填写表格。指不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A醋盐酸石灰水M氧化钠溶液水果萝卜汁师一生: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板书设计]: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n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駄溶液酸性溶液变红色不变色碱性溶液变蓝色变红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反馈练习]1、无色酚瞅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酒精浸岀液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如下表所示:酒精中酸溶液中碱溶液中酚酿试液无色无色红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绿色紫罗兰紫色红色蓝色万寿花黄色黄色黄色皱菊无色无色黄色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填名称)2、小明在厨房中収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他看到的现象为。为什么?3、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并根据本节课探究岀的酸碱指示剂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猜想(假设)操作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及结论[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结论或原因启发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小木棒蘸少量浓硫酸所有的物品仍放在玻璃片上。)让学牛填写表格: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树立一种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典型的物理性质。2、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3、知道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稀释操作实验,淫会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2、通过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能简单归纳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酸的性质思考其用途。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探究酸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2、强化实验及牛活中的安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浓硫酸的稀释方法。2、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玻璃棒、导管、双孔橡皮塞、锥形瓶、试管、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紫色石蕊、无色酚猷、生锈的铁钉、水、氢氧化钠溶液2、学牛.准备:预习课文内容,寻找FI常牛活中的相关联系[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师:实验家里一般储存浓酸还是稀酸?为什么?而实际使用时,是用浓酸还是稀酸?生:一般保存浓酸,这样占的空间小。而实际使用时,通常用稀酸。师: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生:学生可能会说:“容易,只需加点水就可以了。”师:这样操作可行吗?若不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师:板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二、常见的酸1、浓硫酸的腐蚀性及浓硫酸的稀释师:演示教材第51页[实验10-3],(实验在玻璃片上做,实验后\n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生:根据现象,填写衣格。师:演示教材第52页[实验10-4],让学牛:填写下列表格:手的感觉分析生:通过实验,填写表格。师:如呆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投影动画教材第52页(实验10—5),讣学生分析产牛这种现象的原因。生: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人,并且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人最的热。师:小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同时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师:从上述内容屮你知道了浓硫酸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2、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生: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等。师:浓盐酸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展示一•瓶浓盐酸,让学生描述出浓盐酸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何闻它的气味?生:无色液体。说出生活中闻气味的方法。师:教会学生闻化学药品气味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闻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气味。它们述有哪些物理性质?播放实验录像(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称出起始质量,久直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同时完成表格:浓盐酸浓硫酸溶质的化学式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水比校)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其他生:归纳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并填写上面的农格。引出浓硫酸的稀释学牛利用已有知识大胆猜想,再通过错课操作的录象,强化正确操作的必要性。通过实物和媒体,使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而前。通过适当的讲解,师: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屮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口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冇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引起质量增加。因此,实验屮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n使知识条理化。师: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3页第-•段。生:阅读教材,了解处理方法。师:提问:(1)用大量水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呢?(2)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冃的又是什么呢?生:(1)使浓硫酸稀释且带走稀释时放出的热量。(2)碳酸氢钠溶液可能与稀硫酸反应。师: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为什么?生:也耍进行这样的处理。稀硫酸也有腐蚀性,且随着水分的挥发,硫酸的浓度也会变大,腐蚀性增强。师:板书:3、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活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一)实验内容:(1)酸与指示剂反应;(2)酸•活泼金属反应;(3)酸与铁锈反应;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彖化学方程式分析及结论与紫色石蕊试液与无色酚瞰试液镁与稀盐酸镁与稀硫酸锌•稀盐酸锌与稀硫酸铁与稀盐酸铁与稀硫酸铁锈与稀盐酸铁锈与稀硫酸(二)实验记录:师■生:根据实验结论,归纳出盐酸和稀硫酸相似的化学性质。师:从金属与酸(盐酸和稀硫酸)、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学会归纳总结结!II它们的生成物各有什么共同Z处?(此吋nJ*以引出盐的概念)牛:金屈与酸(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都能牛成盐和氢气,金屈氧化物与酸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师: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请归纳出盐酸和硫酸主要的用途。生:根据性质归纳出用途。师:投影教材第51页表格:盐酸和硫酸的用途。\n[板书设计]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三、常见的酸1、浓硫酸的腐蚀性及浓硫酸的稀释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浓硫酸:无色液体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3、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反应b与活泼金属反应c与某些金屈氧化物反应[反馈练习]1、下列有关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E、酸与氯化氢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C、盐酸又叫氢氯酸D、浓盐酸冇挥发性,试剂瓶口会冒烟2、在a、b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有等质屋且质屋分数相同的稀硫酸。现有两片质量相等的锌片,将其中一片放入a烧杯内,另一片先锻烧成氧化锌后再放入b烧杯内,过一会儿两烧杯内的固体都完全溶解,此时A、a、b两烧杯屮硫酸锌的质第相等B、a烧杯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人C、b烧杯溶液屮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大D、b烧杯中硫酸锌的质量大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浓硫酸吸水性的有关数据绘制成如卜-图的函数图像,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以表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溶液的质虽;③溶液的体积;④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川稀硫酸可以除去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屮?为什么?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5、盐酸、硫酸在组成和性质上有许多共同Z处。请你尽可能多地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并与同学们交流。[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教学n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牛的是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n1、通过活动与探究逐步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屮和反应。2、增强学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探究酸碱Z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2、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培养和激发学牛学习化学的兴趣3、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无色酚臥、烧杯、滴管2、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播放录像益达无糖口香糖广告板|几课题2酸和碱Z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分组实验向10mlNaOH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并振荡,观察现象。师:1、二者反应了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生:分纟H.交流汇报实验方案。生:分组实验,按下表内容探究创设情境,增强求知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牛对知识获得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活动内容及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向10mlNaOH溶液屮,滴加适量稀盐酸并振荡,观察现象。2、在烧杯中加入约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瞅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溶液由色变成色加入盐酸前溶液呈—性,加入盐酸后至无色溶液呈碱性(填是、否)3、再向上述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山色变成色化学方程式:\n师:请同学们交流实验现彖及结论生:不显碱性,因为盐酸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了,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乂显碱性使无色酚猷变成红色。师:很好。投影NnOH+HC1反应的微观图象,讨论上述反应中离了的变化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师:酸溶液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板书NaOH+HC1===NaCl+H2O师:演示实验新制的氢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生:观察实验现象(蓝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生:练习:Cu(OH)2+H2SO4Ca(OH)2+HC1——NaOH+H2SO4——师:观察生成物,从离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铜的组成特点生:这哋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师:(板书)1、由金属离了和酸根离了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3、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投影)CO2+2NaOH=Na2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生:不是,因为反应物不是酸和碱师:强调屮和反应既看反应物又看生成物。投影:酸雨导致土壤酸化,不利于物生长,硫酸厂排放的废液中有硫酸等杂质,你们知道如何解决吗?……板书: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生:讨论中和反应在生产主活■11的应用,1、改良土壤酸性町加入熟石灰2、硫酸厂排放的污水可加入熟石灰进行中和。3、被蚊虫叮咬过后可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肥皂水等可减轻痛痒。师:通过学习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生:1、酸和碱能发生屮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屮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2、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师:你对酸、碱的化学发性质有何新的认识?请大家归纳已学习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生: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从微观实质上认识酸与碱的反应,为理解酸碱中和反应打下基础分散难点,及吋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一些概念的能力,养成讨论合作的学习习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下血实际运用作准备。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主归纳总结的能力\n[板书设计]: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中和反应: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NaOH+HC1==NaCl+H2O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二、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②处理工厂废水③医疗[反馈训练]: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Fe2O3+6HC1===2FeCl3+3H2OB.2NaOH+CO2===Na2CO3+H2OC.Ca(OH)2+2HC1===CaCl2+2H2OD.Zn+H2SO4===ZnSO4+H2|2、下列反应不加指示剂就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A.CO?+Ca(OH)2B.CuO+H2SO4C.NaOH+HC1D.Fe+HC13、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其至造成酸南,导致土壤酸化,不利于植物生长,为改良酸性土壤可加入()A、火碱B、熟石灰C、碳酸钠D、稀硫酸4、卞列常见物质,英中属于盐的是()A、盐酸B、氢氧化钙C、碳酸钠D、生石灰5、人体胃液屮含有少量盐酸可帮助消化,胃酸过多的病Stomachease可服用右图的药物来治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帮助消化减缓胃痛每片含25Omg氢氧化镁6、有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如果用氨水(NH3・H2O)屮和它,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氨[(NH4)2S04]o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实验研究发现硒酸(H2SeO4)与稀硫酸的化寻性质相似,请写出硒酸的四点化学性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学反思:\n[教学冃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了解溶液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屮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一寻找身边物质测具pll,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2.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3.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真观察分析酸碱度的有关实验,培养学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2、初步形成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滴管、pH试纸、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学生准备肥皂水、橘子汁、雪碧、糖水、自來水、肥皂水、洗涤剂课前将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的溶液中[教学过程]帅生活动设计意图师:取1滴稀硫酸于试管屮,加入适量的水,判断酸性变强还实验引导,激发学牛是变弱?生:变弱的求知欲师:溶液的酸性、碱性有强有弱,如何表示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呢?板书:酸碱度的表示法——pH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一(1)pH的范围—pH有关内容并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pH的人小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师:1、投影图10-162、介绍测定pH的方法和pH试纸的使用方法板书:1、pH范围:0~142、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0123456'1111111189101112131411111111酸性增强中,生碱性增强生:分组实验探究利用实验探究加深学\n操作步骤情况记录结论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并且学会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充分开发教材资源,也可让学生白带一些溶液并测其pH,形成良好的实验观念,让学生实验视野不仅仅停留在课本要求上,会主动挖掘周边有价值的实验对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学牛白己动手实1、在口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分别将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氮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蒸憎水滴到pH试纸上稀硫酸pH约为,稀盐酸pH约为氢氧化钠溶液pH约为—氢氧化钙溶液pH约为—氯化钠溶液pH约为碳酸钠溶液pH约为蒸馅水pH约为2、分别取上述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各1滴于试管中加入约1/3试管的水振荡,再分别滴到pH试纸上稀硫酸pH约为氢氧化钠溶液pH约为—氯化钠溶液pH约为3、将橘子汁、雪碧、糖水、口来水、肥皂水、洗涤剂,分别滴到pH试纸上橘了汁pH约为雪碧pH约为糖水pH约为自来水pH约为_肥皂水pH约为_洗涤剂pH约为师:讨论通过实验一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生: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师:讨论根据实验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酸性溶液pH<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7,碱性越强pH越大屮性溶液pH二7师:FI常牛活中的不同物质哪些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接近中性?(投影书中图10-18)师:请大家谈一谈了解溶液酸碱度有何重要意义?生:阅读交流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投影: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中才能进行2、在农业牛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3、测定定南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投影资料: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师:探究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并分组交流。\n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PH=1PH=4PH=7PH=10PH=13光泽用手拉断的难易程度(提前准备:将五束头发分别放进盛冇不同pH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30分钟)验,动脑思、考,将化学带入现实生活,并指导学牛要善于利用化洋知识捉高牛活质Mo师:通过实验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生:讨论交流师: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生:溶液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酸性溶液pH<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7,碱性越强pH越大屮性溶液pH=7将课堂上的气氛带回家,使兴趣持久保持,同时,通过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参少社会调查和社会决策;起到“意犹未尽”的效果。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冇重要意义师:布置作业:1、调查与研究(1)调查研究本地区土壤的酸碱度,提出改良土壤的建议。结合生物课屮所学的知识,试提出适合木地区土壤种植的方案。(2)测定本地区最近一段吋间雨水的pH,绘制吋间一pH关系图。根据雨水的pH及其变化情况,试判断本地区是否已经或可能出现酸雨。如果已经或可能出现酸雨,试分析原因,并提岀防治的合理建议。2、家庭小实验:每位同学发一张pH试纸(分成两半,注意保管),每小组一张比色卡,回家实验:(1)测量你家使川的洗发香波的pH。(2)测最你家使用的护发素的pH。(各小组整理好数据,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板书设计]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范围:()~142、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O123456789101112131\n屮性碱性增强酸性增强\n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1溶液呈中性3、测定溶液pH的方法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教学反思:\n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冃标、能力冃标、情意冃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2、认识盐的组成掌握盐的组成。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书阅读培养学生的白学能力,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牛做实验培养学牛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使学主初步掌握实验探索法和知识整理归纳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盐的化学性质2、复分解反应及条件二、教学模式(或方法)类比一迁移一归纳。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a程的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而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物质。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举例:氯化钠、碳酸钠、高猛酸钾引出课题【板书】一、氯化钠【小结】用途:①生理活动②调味品③医疗④农业⑤腌渍食品⑥消除积雪【讲解】混合物的分离1、阅读:课本P1302、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分布、制取3、了解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溶解情况并得出结论。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另安排一节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了解氯化钠的用途。培养实验技能。【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1、碳酸钠纯碱、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1、阅读课木讨论交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培养口学能力、相互学习\n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2、性质(实验)CaCOs+HCl—Na2CO3+HCl—NaHCOs+HCl—【归纳】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Na2CO3+Ca(OH)2-2NaOH+CaCO3~的化学式、俗名、用途。2、完成化学方程式3、观察现象【归纳】1、该反应可制备烧碱2、以上反应的特点【板书】复分解反应练习:K2C03+Ca(0H)2—理解概念:练习:判断卜•列反应的类型Ib+CuO二C11+H2O2KMn()4二KdlnOi+Mnth+O?tCaO+H2O=Ca(OH)2Fe203+6HCl=FeCl3+H20加深理解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与食盐二、食盐的获得和用途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n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和碳酸钙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能根据复分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2)会观察实现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3)对组成或结构决定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二、教学重点、难点1、盐的化学性质2、复分解反应及条件三、教学模式(或方法)类比一迁移一归纳。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訓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1、酸的化学性质。2、碱的化学性质回忆、回答复习旧知、引出新课【板书】三、盐的性质1、溶解性2、化学性质(1)盐+金属一盐+金属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小结)反应条件:a、前面的金属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b、不用K、Ca、Na分析、归纳、附录找出规律:(1)可溶性碱KOH、NaOH、Ba(OH)2、Ca(OH)2盐:钾、钠、钱硝酸盐都易溶盐酸盐除氯化银不溶硫酸盐除硫酸匆不溶大多数碳酸盐都不溶练习:Fe+CuSOq-*•Al+CuCLCu+AgNC)3—(练习)识记酸、碱、盐的溶解性,为以后学习做铺垫巩固练\n(2)盐+酸-新盐+新酸(3)盐+碱-新盐+新碱(小结)反应条件:a、反应物都可溶b、生成物须有一沉淀(4)盐+盐一另外两种盐(演示)NaCl+AgNOs-BaC12+Na2SO4_*(小结)反应条件:①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戚物须有一沉淀Na2CO3+HCl-(CO32的检验)AgNO3+HCl-(C「的检验)BaCb+HzSOq■-(SO?的检验)(练习)CuSO4+NaOH-FeCh+NaOH-*Na2CO3+Ca(OH)2(制备NaOH)观察现象习【提问】1、反应中那些属于复分解反应2、酸和碱的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3、分析上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的生成物有何特点?4、酸碱盐之间是否一定会发生复分解反应?\n【讲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盐拿酸+碱1S盐+碱气盐+盐体丿、或水牛■一(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进行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进行的说明理由)①AgCl+HNCh②Cu(OH)2+H2SO4③CuSO4+BaCl2④K2CO3+HC1⑤Fe(OH)3+KNO3®Hg+AgNO3⑦KC1+H2SO4加深理解会应用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板书设计】课题1牛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CO?'或HCOJ检验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利「化合物的反应。3.复分解反应发牛的条件:牛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教学反思:\n课题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学会如何成功地、冇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2)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姿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化吧、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策略: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口主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化肥。教师活动学住活动设计意图\n(第一课时)人的牛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牛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7页第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⑴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冇哪些?⑵农民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很多,但氮、磷和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冇氮肥、磷肥和钾肥,合理池肥己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今犬我们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阅读教材,讨论回答,思考回答。学生聆听讲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引出课题。自然引出化肥,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n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7——79页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下列表格。结合表格,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完成表格。指导阅读的同时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条理化、系统化地整理知识。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合作讨论时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加深影响。常见种类対植物的作用缺少时症状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我们知道,空气小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氮气并使Z转化为氮肥呢?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为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却能够利用根部的根痫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肥。因此,冇经验的农民常常将其他植物和豆科植物种植在一起。这种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思考回答仔细听讲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肥料1.三种化肥的比较常见种类对植物的作用缺少时症状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2•氮的固定3.施用化肥的利弊\n课题2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別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儿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难点:对几种常见化肥的签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H试纸、玻璃棒、烧杯、试管、酒精灯、红色石蕊试纸、三角架、铁片、熟石灰、氮氧化钠溶液、碳酸轼馈、硫酸钱、氯化钱、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教学过程]五、实验探究,学会鉴别设计意图分组活动,实验探究师生活动[师]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座的同学中在将来可能会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那么我们怎样鉴别常见的化学肥料呢?[学牛•探究]探究一:比较氮肥(氯化鞍、碳酸氢鞍)、磷肥(磷氮肥磷肥钾肥碳酸红鞍氯化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外观气味溶解性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学生探究]探究二: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钱、氯化鞍)、钾肥实验、观察、记录氮肥钾肥硫酸钗氯化钱硫酸钾氯化钾灼烧(硫酸钾、氯化钾)各0.5克,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观察现象•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騁,能否嗅到气味?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n加熟石灰研磨[师]钱根离子的检验:碱(或碱性)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师]1.NHiHCOa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混合在一起使用?2.为什么土壤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化肥?[补充实验]用pH试纸测泄碳酸氢镀、硫酸钱、过磷酸钙、碳酸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加水灼烧加熟石灰钾溶液的pHo[师]根据探究,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生]归纳小结:[投影]农村中常用的鉴别化肥的方法.在农村,人们总结出以下鉴别化肥的简易方法0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小结,得出结论。一看:液态化肥,冇刺激性氨臭气味的是氨水;像鱼卵的白色固体,一般是尿素;灰色粉未或颗粒,一般是过磷酸钙;黄褐色或灰褐色粉未一•般是磷矿粉;口色品体可能是硫後、碳馁、氯化钾等。二闻:肓•接闻,有明显氨臭味的是碳讓(易分解放出氮气);用拇指和食指将石灰与白色晶体混合揉搓,冇氨臭气味的是硫钱或硝鞍。拓展学牛的知识面三溶:灰色粉未部分溶于水,且溶液有酸味的是过磷酸钙;黄褐色或灰褐色粉未不溶于水的是磷矿粉。[播放录像]化肥含氮量测定。[总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冇哪些体会和收获?教学反思:\n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1.知识与技能(1)T解营养素是指蛋口质、糖类、汕脂、维牛索、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2)了解蛋白质少人体健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和摄取相关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化学与生活冇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垄础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教学。2.学牛视野的拓宽。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讲解、拓宽、练习等。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录像资料)。[引言]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來越密切,木单元我们将从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索与人体健康、有机合成材料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讲解]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为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主耍成分冇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主命活动的能量。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半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冇关蛋白质的知识。[板书]一、蛋白质[问]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鸡蛋、牛奶、豆制品、鲤鱼、带鱼、虾、瘦肉、花生、小麦、酱汕等。[师]人常说:蛋口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口质就没有生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总结。[学牛活动](请各小组代表公布本组的讨论结果)讨论结果主要有:1.蛋片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木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它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如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口质)。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収60g〜70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3.蛋口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产牛的氨基酸一方面被氧化放出热量供人体需要,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n1.蛋白质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2.人体体内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也是蛋白质。[教师总结并板卩]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切重耍的生命现彖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和关。[师]所以我们说:没有蛋口质就没有生命。[投影资料]资料一100g常用食物屮的蛋白质含最食物蛋白质含量/g食物蛋白质含量/g猪肉13.3〜18・5玉米8.6牛肉15.8〜21.7高梁9.5羊肉14.3—18.7小米9.7鸡肉21.5大豆39.2鲤鱼17〜18豆腐4.7鸡蛋13.425.8牛奶3.3白菜1.1大米&5红薯1.3小麦12.4马铃薯]2.3资料二蛋白质和氨慕酸蛋口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已知从蛋口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利「,其中有8种是必须山食物蛋口质供给的,如果缺乏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各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人豆和人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豆浆和豆腐是我国人民的家常食品,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烹调肉、鱼等食物时,其中的蛋白质部分转化为氨基酸,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鱼、肉汤汁味道鲜美。常用的鲜味剂——味粕,就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资料三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互相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剧毒、强腐蚀的条件下进行。只能在体温条件下温和地进行。这些反应还要求冇较高的速率,而fl需要随着环境和身体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自动地进行精密地调节。如此苛刻的条件是怎样实现的呢?这要靠一类特殊的蛋口质——酶的作用。1、酶是蛋白质,貝-有蛋白质的特性;2、酶是生物产生的催化剂。酶作催化剂的优点:(1)脱离生物体不会失去催化能力;(2)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n(1)反应速度快、效率高;(2)具有专一性、无副反应。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的酶有数千种。工业上人量使用的酶多数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并且有许多种酶已制成了晶体。酶己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廨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晦用丁•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卿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过渡]我们知道,血液中的血红蛋口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屮起看载体的作用。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在肺部,血红蛋白屮血红素的F/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口,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板巧]2.血红蛋白+02-氧合血红蛋白[讲解]在上述过程进行的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山于铁在输送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人体内铁的总量的60%〜7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内。人缺诙时会得贫血病。[引导学生看课木图12—3、图12—4][投影练习]一女运动员可以在60s内跑完400in,她的最大氧气吸入量为4L/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T克体重每分钟需要氧气约0.2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50kg,她将缺少多少氧气?解答:该女运动员1分钟需要氧气:50X0.2=10(L)该运动员在跑完400m时吸入的氧气:1X4=4(L)她缺少的氧气为:10L-4L=6L答:她将缺少6L氧气。[过渡]血红蛋白除了能和氧气结合外,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且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板书]3.血红蛋口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强于结合氧气的能力。[讲解]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2—5][投影资料或放录像]资料四吸烟的危害吸烟有害人体健煤。20壯纪90年代,屮国医学科学院的|叫顾性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有四分之一啲吸烟者因吸烟而死广,3000万29岁以下的中国男性中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在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死亡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结核猝死和缺血性心脏病各占'5%、8%o我国1990年有6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其屮50万为男性。据世界卫牛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1亿吸烟者,占全球15岁以上人口的1/3,其中8亿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人数达350万,据估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1000万。吸烟已成为人类第一号杀乎。一氧化碳是烟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烟气屮的一氧化碳吸入肺内,与血液屮的血红蛋口迅速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携氧能力相对降低,心跳加快,甚至引起心功能衰竭。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的共同作用危害心血管系统,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由此造成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要高5〜10倍,猝死率高3〜5倍,心肌梗死高20倍,大动脉瘤高5.7倍。青少年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系统、各器官述耒成熟或正趋于成熟,因而对有毒、有害物质比成人更容易吸收,受的毒害也更深。医学研究证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n对呼吸器官的天然防病机能有很人的破坏作用。在青春期,人支气管比较直,朋尘川的有害物质,容易长驱直入地进入细支气管及肺泡,麻痹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便纤毛失去排除界物的能力,肺内巨噬细胞对界物的吞噬能力也会因此而被抑制,呼吸道的防御力量被削弱,各种疾病也全随之而來。吸烟对青少年小枢神经系娩损害也比较明显。调查证实,吸烟可使学生记忆力和嗅觉灵敏性降低,课堂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差,成绩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学生。长期吸烟全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可引起视神经萎缩,最终将导致失明(医学上称为烟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女青年吸烟会使月经初潮推迟、月经紊乱、发生痛经,还可引起了宫颈增生不良和了宫颈原位癌。吸烟还影响青年性机能及人体健美,加速衰老。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各种疾病发病的年龄也随之提前,而且发病率更高,例如15岁以前吸烟的人,就比成人发病率高17倍,成人后的死亡率也越高。据卫生组织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吸烟人数冇较大增氏。一些冇识Z士呼吁:让青少年告别烟草。[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弘页资料:吸烟的危害][讲解]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故重金属盐、甲醛可使人畜中毒。[板书]4・受热或遇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蛋口质会变质。[讲解]由于「卩醛能使蛋白质变质,故可用「卩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木,使标本能长久保存。[讨论]有人用甲醛水溶液來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答案]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口的是为了使水产品保存更长时间而不腐烂,但人食用了这样的水产品会引起中毒。[小结]由以上的学习可知,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垄础,没冇蛋白质就没冇生命。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屋不足,将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等。因此,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对蛋白质的摄入。[布置作业]习题1*联系日常生活,举例说岀几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说明它们对人体的主要营养作用。板书设计第十二单元化学为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蛋口质1.蛋口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切重要的牛命现象和牛理机能,都与蛋口质密切相关。2.血红蛋白+02-氧合血红蛋白3.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强于结合氧气的能力。4.受热或遇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蛋口质会变质。教学反思: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二课时)1.知识与技能(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2)7解糖类、汕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从所学知识小意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耍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地成长。教学重点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n教学难点糖类、汕脂、维牛索的生理功能。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讲解、拓宽、练习等。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录像资料)。[引言]人饿了,会浑身无力,此时首先想到要吃饭;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屮途要喝葡萄糖水;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人们要维持一定的体温,耍从事各种活动,需耍热量和能量。吃饭或摄入葡萄糖,为什么能提供人们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糖类的知识。[板书]二、糖类[讲解]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冇60%〜70%來自糖类。[板书]糠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介绍]人们吃饭,从大米、而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摄入的糖类物质是淀粉。[板书]1・淀粉[GHgJn][讲解]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衙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bH.Ao[板书]2・葡萄糖(CelhzOe)[讲解]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口色固体。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人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乂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淀粉储藏在肝脏和肌肉中。在人体组织里,衙萄糖在彌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耍。[板书]C6H1206+602耐》6CO2+6H2O[讲述]在上述反应中,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7.2kJ的能量。[过渡]我们平常所吃的廿蔗中就含冇糖类物质——蔗糖。[板书]3・蔗糖(C12H22011)[讲解]蔗糖在甜菜中的含虽也极高。口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是食品屮常用的甜味剂。[过渡]麦芽糖也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通常食用的饴糖(如高梁饴),•其主要成分就是麦芽糖。[板书]4・麦芽糖(G2H22OJ[设问]为什么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答案:当在口中卩II嚼米饭和馒头吋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哑液屮含有淀粉廨,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余下的淀粉rh小肠中的锁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卜,水解为人休可吸收的葡萄糖。[总结]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虽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因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而直接为人体吸收,故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衙萄糖溶液的方式來迅速补充营养。\n屮国规泄食品屮黄】11|霉霉素B.最高允许量食品最高允许量/•kg1玉米、花生及其制品20大米、食用油类(花生油除外)10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5婴儿食品不得检出[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常常容易发生霉变。其屮因霉变产生的黄Illi霉毒素毒性较大,可诱发肝癌,故绝不能食用霉变食物。[小结]糖类的主要代表物类另IJ结构特征主要性质重要用途单糖葡萄糖()果糖C6Hi2()6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比蔗糖甜)令O艮口口糖蔗糖C12H22O11令a良口口麦芽糖C12H22O11令口艮口口多糖淀粉(C6H12O5)n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4口口口、制、乙醇纤维素(C6H12O5)n纺织、造纸、制、人造纤维常见的衙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均属于糖类。糖类的组成和结构: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通式为Cn(H2O)mo所以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对通式的理解除应注意:①该通式只说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索组成,并不反映糖类的结构;②该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通式,而少数物质符合通式又不是糖类(如甲醛、乙酸等)。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为:单糖<水解二糖<水解多糖IA缩聚「单糖(0^1206):不能水解。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糖类〈二糖(G2H22O1]):能水解,一个分子的二糖水解生成二个分子的单糖。\如蔗糖、麦芽糖等。I多糖[(C6Hl0O5)n]:能水解,一个分子的多糖水解牛成多个分子的单糖。\n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是白色晶体,冇甜味,易溶于水。但不如蔗糖甜。[引导学生阅读P92“资料”][过渡]食物屮的另一类营养物质——油脂也是动物体内重耍的供能物质。有关油脂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呢?[板书]三、汕脂[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总结][学生阅读后总结,教师板旳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投影课堂练习]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油脂约39%,蛋白质约26%;小麦含糖约76%,油脂约2%,蛋白质约11%。50g花生米和50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解析]由课本信息知:1g汕脂完全氧化可放出39.3kJ能量1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放出17.2kJ能量1g蛋白质完全氧化可放出约18kJ的能量50g花生米屮,含汕脂:50gX39%=19・5g含糖类:50gX24%=12g含蛋白质:50gX26%=13g50g小麦中,含汕脂:50gX2%=lg含糖类:50gX76%=38g含蛋白质:50gXll%二5.5g50g花生米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19.5X39.3+12X17.2+13X18=1206.75(kJ)50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1X39.3+38X17.2+5.5X18=791.9(kJ)[过渡]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那时,某些成人和儿童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一些人也因摄入维生素不足,患营养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相继发现了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对维生素重要作用的认识是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进展。汕脂屮各种脂肪酸的质最分数油脂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椰子油9361玉米油142957棉子汕262252猪油444610橄榄汕157312棕稠油57367花生油214930\n红花油101476豆油142462向H葵油111970[板书]四、维生素[讲解]维生索冇20多种,它们是分了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物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屮摄取。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最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缺乏某种维生素将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牛•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鸡肉、鱼类、鱼肝汕、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板书]维生索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讲解]我们只要保证膳食中含有各种维生素,不偏食,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如果长期对食物烹调的方法不对,使食物中的维生素破坏或流失,人就容易患某些疾病。因此,如果摄入的维生素不足,就要注意补充。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方法合成或从一些食物中提取某些维生素制成维生素制剂。[投影资料]几种维生素的性质特点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它们都易溶于油脂。维生素A、D的制剂都是油状的。维生索B能溶于水,水煮时容易流失,高温加热易破坏,难储于体内,应经常摄入,以保证人体的需要。维牛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空调蔬菜时最好不用水浸,烹调前不捣碎、切薄,最好在沸水中点,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食用凉拌蔬菜(如蔬菜色拉),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制剂不能存放太长时间。重要维牛素的分类、功能和来源\n分类名称牛理营养功能来源脂溶性维生素VA(视黄醇)合成视紫红质,防治干眼病、夜盲症、视神经萎缩,促进生长鱼肝油、绿色蔬菜VD(抗佝偻病维生索)调节5、P代谢,预防佝楼病和软骨病鱼肝油、蛋黄、乳类、酵母VE(生育酚)预防不育症和习惯性流产,抗氧化剂鸡蛋、肉、肝、鱼、植物汕VK(凝血维生素)凝血酶原和辅酶Q的合成,促进血液凝固波菜、苜蓿、白菜、肝水溶性维生索VB)(硫胺素)抗神经炎,预防脚气病酵母、谷类、肝、豆、瘦肉VB2(核黄索)预防舌及口角炎,促进生长酵母、肝、蛋、蔬菜VPP(尼克酸、烟酸)预防癞皮病,形成辅腮I、II的成分酵母、米糠、谷类、肝VB6(砒哆醇)预防皮炎,参与氨基酸代谢酵母、五谷、肝、蛋、乳VB:i(叶酸)预防恶性贫血肝、植物的叶VB】2(钻胺素、辅预防恶性贫血肝、肉、蛋、VH(生物素)预防皮肤病,促进脂类代谢肝、酵母VC(抗坏血酸)预防坏血病,还原剂,促进胆固醇代谢新鲜蔬菜和水果纤维是素是白色、无气味、无味道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冇机溶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糖类、油脂、维牛•素等营养物质的特点及其対人体的重要性。[布置作业]习题3调査与研究(课本PQ板书设计二、糖类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1.淀粉[(CbGioOs),.]2.葡萄糖(CeH^Oc)CH2O6+6O2■>6CO2+6H2O3.蔗糖(CI2H220h)4.麦芽糖(G2H22OJ\n三、汕脂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四、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小,但却很重要。教学反思:\n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1)意识到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垂要性。(2)培养学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2)促使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观。教学重点一些元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化学元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学方法联系实际一激发兴趣一提供资料〜拓展视野一得出结论。教具准备投影仪、相关资料;补锌、补钙的保健药剂(或补充其他化学元素的保健药剂),加碘盐。课吋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情境][教师展示补锌、补钙的保健药剂和加碘盐][问]大家是否知道,人体为什么耍补充锌、钙、碘等化学元素呢?[答]补锌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补钙可以防止得软骨病(或骨质疏松,或佝偻病);补碘可预防得大脖子病(或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病。[注:也可给学生阅读保健药剂的说明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引入]以上事实证明,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板书]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讲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我们人体口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屮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板书]一、构成人体的元素约冇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冇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引导学生看课本P95资料(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设问]人体内的这5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怎样分布?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阅读课木回答]回答内容有:1.人体中,除碳、氢、氧、氮儿种元素以水、糖类、汕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2.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n0.01%,微量元素小于0.01%)o1.常量元索、微虽元索在人体中的含量虽小,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总结并板书]二、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耍材料。[讲解]人体屮若缺少某种常量或微量元素,常常会引发疾病。[请学住观看图12—11(佝偻病患者)和图12—12(甲状腺肿大患者)][问]你知道这些症状是由于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吗?[生]佝偻病是山于缺钙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是山于缺碘引起的。[过渡]缺钙怎么办?缺碘怎么补?卜•面,就让我们研究一些具体元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从屮找出补钙、补碘的办法。[板书]1・钙[讲解]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轻基磷酸钙品体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便的结构支架。[投影资料一或给学牛发放资料一]资料一钙与人体健康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人家都知道,小儿因正在生长发冇,对钙的需要量较大,每天要自饮食中収得1克以上的钙才行;如果缺乏钙,会得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另外,正常孕妇的骨骼变化一般不大,但要是孕妇饮食中经常缺乏钙质,或者母休吸收钙质的机能减低,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那么母体就会发生骨骼脱钙,用脱落的钙质来满足胎儿的盂要。这样母体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牙齿脱落。孕妇每天盂钙约1.5克,乳母每天需钙约2克。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能保持人体中钙,磷比例的平衡,并能使钙、磷在骨骼上沉积,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中的钙、磷均减少,因而骨骼不能进行钙化,结果骨质就软化。所以,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的办法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人体屮的维生素1)主要是由皮肤经日光小的紫外线照射而产牛的,所以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大阳,还耍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乳类、肉类等,必要吋可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为了增加钙质,应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黄豆及具他豆类、粗粮、水果、霁莱、雪里熱觅莱、花菜(花椰莱)、鱼类、蛋类、乳类、虾以及各种动物骨骼(如虾皮、酥伯骨、酥排骨等)。在这些食物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其次为豆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必须注意的是菠莱中含有许多草酸,草酸遇上钙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后者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牛奶等不宜与菠菜同煮,孕妇、乳妇和小孩也不宜多吃菠莱。烹调含钙的食物时,适当加点醋倒是有益的,因为醋酸能使食物屮所含的钙质和铁质容易溶解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钙在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约占99%)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分齿中,其余1%左右的钙则主要分布于各部分体液中,其量虽少,生理功用却很人。分布于体液中的钙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①维持细胞正常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②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乎足抽搐。③参与肌肉的收缩。肌浆中的钙与骨骼肌的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亦起着重要影响,钙过多可引起肌紧张减弱,心跳减慢甚至心脏停搏。④参加血液的凝固过程。血凝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止血机能。可见,钙的主理功川十分重要,人休必须维持钙的正常代谢。\n每口食中钙的供给量组别钙的供给量/mg组别钙的供给量/mg婴幼儿400〜800母乳期1000〜2000青少年1000〜1200绝经妇女1200〜1500成年人800老年人1000〜1200常见食物中的含钙量(mg/100g)名称含钙量名称含钙量名称含钙量名称含钙量标准米标准粉虾皮瘦猪肉瘦牛肉豌豆核桃仁102420011610084119瘦羊肉瘦鸡肉蛋黄干酪奶酪腐竹花生仁油菜151113490059028067140牛奶人奶发菜银耳木耳榛子仁大白菜1203476738035731661紫菜大豆豆腐丝青豆黑豆韭菜蚕豆34336728424025010593[学生阅读完上述资料后][问]现在,大家找到补钙的办法了吗?[生]找到了![师]希望大家能按以上介绍的方法去补钙。因为大家现在正处于发育期,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是人家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过渡]大家知道,食盐是我们每FI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而食盐対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屮的钠离子。食盐屮还含有钾盐。那么,它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主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人家看课木有关内容冋答。[板书]2・钠和钾[学生看完课本后回答]钠离子和钾离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承接]对于食盐与人体的关系,你想了解更多吗?请看资料二。[投影或发放资料二]资料二人为什么姿吃食盐?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钠离了。止常人的血液冇一个比较恒定的酸碱度,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这种恒定的酸碱度,主要是靠血液的缓冲系统、呼吸调节(肺)和肾脏调节三个方而来维持的。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氮钠一碳酸这一对缓冲剂,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钠离了。正常人钠离了的最小盂要量每人每口为0.5克,相当于食盐2〜3克,但这样低的低盐饮食我们不能长期耐受,所以正常人每tl约摄入6〜12克食盐,而且非高血压、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的一般人以10〜12克为立。食盐中含有钾盐,•其他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钾盐,所以正常人每FI摄入钾盐2〜5克。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随水分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钠离于和氯离了主要在细胞外液,而钾离了则主要在细胞内液。在正常的状态下,细胞外和细胞内的电解质是维持平衡的。在异常状态下,人体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外\n的水分和电解质(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细胞膜)來维持平衡。若平衡维持不了,就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出现疲乏、头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甚至虚脱。人体侮FI经由尿屮排出4.5克左右的氯化钠和1・8〜4.5克的钾盐,另外从汗和粪便屮还排岀一定数量的钠盐和钾盐。所以要不断补充。高温季节劳动时流汗量人,排出体外的盐也增多,为了防止屮暑,常常给大量出汗的人喝盐开水。在医院里,医生给呕吐腹泻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给以生理盐水等等,都是这个道理。食盐虽然是生理必需,但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对人体产牛有害的作卅。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增高,而H还能促使肾脏细小动脉硕化过程加快。另外,如果体内钠盐积聚过多,渗透压就要变动,A体为了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整个血液也就容易增多,从而使心脏的负担增加,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症状。因此,不论是高血压还是心脏病,都必须在饮食中控制食盐的川量,特别是在心力衰竭或者有水肿的情况卜S更应严格采川低盐和无盐饮食。浮肿是肾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忌盐能够消肿,这也是因为钠盐具有上而所说的吸收水分的作用,而A体中的钠盐主要是从食盐中摄取的。因此,急性肾炎发作时宜采用少盐或无盐饮食。但须注意的是,当病员肾功能差,小便最少的时候,最好不要吃无盐酱汕和秋石。因为无盐酱油不含钠盐而含钾盐,但这类病人肾脏的排钾量减少,所以多用无盐酱油后,血钾就会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心脏的跳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梅了屮的钾,能够促使体内过剩的钠排岀体外,所以摄取过多盐分感到口渴时,吃苹果、梅子尤为冇效。“望梅”尚能“止渴”何况吃梅呢?[过渡]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常量元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板书]3・微量元素[引导学生了解课木P96表12-2+列举的微蜃元素][讲解]微量元素小有20多种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索,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一些为有害元素。[过渡]微量元素中的碘并不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然而缺了它就要生病。大家可通过以卜-资料来了解有关碘的知识。[投影式发放资料三]资料三碳是怎样影响人体健康的?早在1850年,法国植物学家查廷已发现甲状腺肿大与缺碘有关,并指出碘可以预防这种病。碘是人们最早发现的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的微量元索之一。碘虽然不是一种维持牛命所必需的元素,可是缺了它就要生病。体内碘的含量甚微,其约为20〜50mg。其中在只冇20〜25g重的甲状腺内就集中了A体总碘量的1/5,血清中碘的浓度为50〜120mg-L1,其余的碘分布在肌肉、皮肤、卵巢、肾上腺及胸腺中,所以甲状腺是人体中含碘浓度最大的组织。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索,这种激索对于人体的牛长、智力发展和个性的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必要的,而碘是甲状腺素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没有碘,甲状腺素分子就不能产生。人的血液中只含有75ppb(ppb表示十亿分之_,75ppb即十亿分之75)的甲状腺素,而每个甲状腺素分子屮倒含有4个碘原子。甲状腺素的化学名称为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还分泌少量的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它的牛物活性比甲状腺素大两倍左右,其作用也较甲状腺索为快。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都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显著地增强机体的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使糖、脂肪及蛋匚I质的分解代谢增强,氧消耗量增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肠对单糖的吸收。并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增高。甲状腺激素能增加储存脂的作用及真脂的分解代谢,并可促进胆I古「醇转变为胆酸。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体脂减少。\n血胆固醇可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是维持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分泌不足可致生长停滞。甲状腺激素対骨骼钙化也有影响,适量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年动物骨骼有机成分的合成,使钙盐易于沉着;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可致骨骼脱钙而引起骨质疏松症。粘膜和皮肤皆能吸收碘或碘化合物;进入血液中的碘迅速被甲状腺吸收而储存于腺体中,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人每天大约需要100〜150nig的碘。一・般说来,普通食品中所含的碘已够需要,人体缺碘的原因主要冇两个:①在儿童发育期、妇女妊娠期或发生各种感染时,卬状腺素分泌增加,因此碘的需要也随之增加;②由于某些地区的水、土壤、食盐及具他食品屮缺乏碘质,这种情况多见于髙原山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当人缺碘时,体内甲状腺素合成受障碍,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此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脑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来使甲状腺细胞增生和肥大,就会引起颈部产生结节状隆起,这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不仅影响患者劳动,I肛几有着严重的后果。例如,在重病区患者的后代屮可能出现以智力低下、聋哑、身材矮小等特征的克汀病(呆小病);结节型甲状腺肿有可能转变为毒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防治甲状腺肿的一般办法是:①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的居民可用碘化食盐或碘化水进行集体预防。碘化食盐就是加有适量碘剂的食盐,境称碘盐。②多食海带、海藻和海血等含碘丰富的食品。我国已立法,在全国推广含碘食盐。[师]由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我们人体的健康都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补充这些元素呢?[请学生阅读课本®资料][结论]人体中的无机盐主要靠食物摄入。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讨论]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表看法][答案]这种想法不对。因为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注:亦可结合《备课资料》中的“为什么饮用水屮含氟过多或过少对人都有害”讲解][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些化学元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虽元索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虽很少,但却很重要,而它们主耍靠食物摄入,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布置作业]习题课木P9S调杳与研究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元素打人体健康一、构成人体的元素冇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冇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二、常量元索和微量元索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休健康,且有些元索是构成人\n体组织的重要材料。1.钙2.钠和钾3.微量元素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n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知道鴉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了解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利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的用途教学模式分析、讨论课前准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口J以表示什么?生:瓷器。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冇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9活动与探究。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冇什么共同点?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屋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表格的填写并汇报讨论结果。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介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师:冇机物中碳原了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冇些冇机物的相对分了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rfl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冇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性质和反应冇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冇机溶剂有些溶于水,而不溶于冇机溶剂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般在400°C以下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能燃烧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多数是电解质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较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快活动探究二\n师:塑料是一种冇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学生实验:撕扯塑料薄膜撕扯方向用力程度撕口形状原因分析加热塑料片所用样品操作步骤现象分析原因r册料袋片锅柄碎片实验:把这两种塑料燃烧,请根据实验现彖填写卜■表。燃烧时难易程度燃烧物离火后的情况火焰特征燃烧时的气味燃烧时的状态聚乙烯(食品袋)聚氯乙烯(电线包皮)结论:简易鉴别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方法是: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冋到原來的状态。幻灯片展示:1.“塑料王”聚四氣乙烯制品。2.具有热|舌|性的尿素甲醛制品。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册汽车。讨论:食品川得聚乙稀塑料袋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如何修理?活动探究三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线的颜色燃烧时的现象结论师: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主1: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生2:可以看服装标签。幻灯片展示:服装标签师: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1: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生2: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生3: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n活动探究四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师: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展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生:橡胶树。师:对!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学生实验: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性。用砂纸打解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冇性。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0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0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师: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E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染圈多由丁月青橡胶制成,耐油、酸碱;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汕、耐高温、耐老化。小结过渡: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了材料,包括鄭!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了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辩论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口然的污染。师:由于翔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矩,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幻灯片展示:1.医用可水解的手套。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3.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欣赏录像录像播放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师:未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拓展1.试着修补家屮断带、裂口的册料凉鞋,试着给食品袋封口,并写下白己的体验和感2.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家中找得到的一些纤维,并把它们按照棉织物、毛织物、合成纤维来分类。3阅读;合成材料的发展与利弊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