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8-05 发布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离子》教学设计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离子》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离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n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资源分析】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在本单元中介绍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使学生所学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完整化。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核外电子的排布”(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它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展开讨论,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准备】  1.自制的\n有关投影片、离子形成的动画片、复印的课文插图;  2.网上下载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小论文的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内容见  “资料链接”。)  评价学生所画内容。  欣赏作品;  发挥想象力、画图。  (两个同学在黑板上  画。)  创设问题情境,从巩固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  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来源:Zxxk.Com]  导  入  新  课(提问式讲解\n)  同学们,你们知道氢、碳、氧、钠、硫等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吗?  (可提示学生参考教材P68  表4—2。)  原子核对这些电子的吸引力是否相同?这些电子的排布有没有  规律可寻呢?  (板书)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猜测;  查阅资料;  回答。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n的好奇心。  导入课题。  阅  读  小  结  创  意  绘[来源:Zxxk.Com]  画  引  出  问  题[来源:学#科#网]  学  得  新[来源:学&科&网]  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6有关内容后提问: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用两个字概括。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来源:Zxxk.Com]  寻找最佳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总结、概括能力。  (过渡)那么,电子究竟是怎样  分层排布的呢?思考、猜想;查书。自然过渡;层层深入。  请同学们利用教材P68表4—2的数据,进行创意绘画:(1)氢原子结构图。(2)氧原子结构  图。自由创意画图:各种氢原子结构创意图很快画好;画氧原子结构创意图时遇到问题:含有8个电子的氧\n原子中,这8个电子究竟怎样绕核外高速运动呢?画画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再加上又是抽象画,  学生非常兴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教材P76图4—9,介绍电子层概念。  (投影)  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  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知道电子是分层运动  的。  回忆原子结构,初步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从问题着手,引出新知。  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  议  论  交  流  (投影)  核电荷数从1—18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无一定规律?  分组讨论后交流。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n设计意图  归纳小结形成结论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层最\n多有几个电子?  3.原子核外第三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4.元素的种类取决于________。  5.1—18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列表比较。)  介绍:相对稳定结构的概念。  答:2个。  答:8个。  答:8个  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_________。  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再次体会化学学习的特  点,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初步积累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应用  拓展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思考并回答:化学性质相似。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动  画  演  示(过渡)  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  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思考。  进一步激发求知欲。  (动画片演示)  离子的形成。  介绍:\n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  (看教材插图:P77图4—10“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观看动画片,体会离子的形成过程。看插图,体会化合物的  形成过程。在有趣、轻松、又十分形象的氛围中接受抽象、难  懂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  的效果。  抽象思维(板书)二、离子的形成记录。  请同学们通过观看动画片及看教材P77插图,说说书写离子符号  应注意的事项。自己归纳离子符号的  书写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的能力。  强调离子的表示方法。  练习书写一些离子的  符号。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比正确率、比速度,提高学生  的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对  比  分  析  理  解  概  念(投影)  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归纳、  表达的能力。  学练  以习  致巩  用\n固  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填表:  氧气由_____构成;水由_____构成;二氧化  碳由______构成;铁由______构成;硅由____构成;氢气由____构成;氯化钠由  __________构成。  进一步确立物质的微观概念。  小完  结善  归提  纳\n高请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归纳出: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投影)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尝试用图表表示。  学习用图表、化学用语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资料】  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小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中央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  【板书设计】  课题3离\n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规律:分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二、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  2.形成过程:  三、小结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氦为2),不易得到也不易失去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为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如稀有气体。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