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 MB
  • 2022-08-05 发布

《高中生物基础实验》PPT课件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0届高三生物实验专题 复习基础部分\n考纲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n基础实验内容(必修部分,共19个)序号实验内容必修1-0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1-0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必修1-0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1-0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1-0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1-0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1-0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1-0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1-0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1-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1-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n序号实验内容必修2-0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2-0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2-0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3-0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3-02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3-0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3-0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必修3-0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n序号课题内容7-1微生物的利用选修1-0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选修1-0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7-2酶的应用选修1-03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选修1-04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7-3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1-05植物的组织培养选修1-06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选修1-07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6-1基因工程选修3-08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基础实验内容(选修部分)\n第一类:显微镜观察类实验(7个)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P7)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47)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P6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P2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n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P7)\n镜筒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与光圈反光镜镜座镜柱镜臂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目镜一、显微镜的结构:\n二、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2、取镜安放3、对光4、放置玻片标本5、观察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1)使用顺序:先低倍后高倍(2)放大倍数:目镜×物镜(3)目镜、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4)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低倍镜/高倍镜(5)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关系(包括顺逆时针问题)(6)视野光线亮度的调整与切片颜色、厚度的关系(7)污染物位置的判断若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n注意:1)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2)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n实验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实验原理染色剂染色颜色主要存在部位DNARNA吡罗红甲基绿红色绿色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含少量主要在细胞质\n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将载玻片烘干)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低倍镜再高倍镜/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方法步骤(8%的HCl,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人口腔上皮细胞DNA、RNA分布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DNA、RNA分布(蒸馏水)(0.9%的NaCl)\n实验三、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47)一、实验原理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色的,扁平的形或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色,而细胞质几乎为无色。绿蓝绿球椭球\n二、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观察叶绿体装片:取材:(叶片薄且叶绿体大,数目少)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加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临时装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观察:先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光强度的变化与叶绿体的位置关系)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藓类小叶或黑藻叶或波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低\n显微镜下的黑藻细胞\n(2008,广东)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A.具有双层膜B.呈绿色带状C.内部有许多基粒D.呈绿色椭球形【线粒体的观察通常可选用易取材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若是水绵细胞呢?\n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P61)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因而收缩幅度大,造成质壁分离。1.实验原理紫色洋葱磷片叶(液泡大且有颜色易观察)2、实验材料及试剂0.3g/ml(30%)的蔗糖溶液\n细胞清水蔗糖溶液(液泡)渗入渗出(低浓度)(高浓度)细胞液(较高浓度)\n正常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显著质壁分离\n\n\n某同学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30%和50%的蔗糖溶液,1mol/LKNO3溶液和lmol/L的盐酸溶液制作了4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随时观察。发现前3组在2~3min后发生部分质壁分离,5min后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而第4组无质壁分离现象。观察到前3组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后,再过5min观察,发现1、2组无变化,而第3组自动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然后对前2组装片滴加清水,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第1组4~5min后恢复原状,而第2组无变化,不能发生复原。请分析各组实验装片发生变化的原因。思考题如果使用的是一定浓度的尿素或者甘油溶液,其结果呢?为什么?\nⅠ、实验原理Ⅱ、方法步骤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1)根尖、茎尖的分生区、茎形成层、愈伤组织可观察到有丝分裂。(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1)根尖培养(材料)(2)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不能交换)(3)观察: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4)绘图:\nⅢ、注意事项①培养根尖:应每天换水(防止水中缺氧烂根)②取材: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长度为根尖的2-3mm(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③解离:目的: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杀死并固定细胞;解离液:15%盐酸∶95%酒精溶液=1∶1;时间:室温3-5分钟,至根尖酥软(时间短则细胞没有完全分离,长则可能使根尖烂掉)④漂洗:用清水漂洗10min,目的是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便于染色(防止酸碱中和)。\n⑥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方法(用镊子弄碎根尖,盖上盖玻片,再放上一块载玻片,压片)(压片过重过猛可能将组织压碎、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充分分散开而重叠。)⑦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⑧高倍镜观察:找各时期细胞。可见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中期最少。不能看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⑤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洋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n回顾:(1)解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解离时间过短会造成什么后果?(2)如果漂洗不干净会有什么结果?(4)在分生区能不能看到细胞正在分裂?有何特点?(5)某同学对所取根尖细胞正确操作后却观察不到染色体,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不能,细胞排列整齐、呈正方形如果解离时间过短,就不能使细胞之间的连接分开,造成压片失败,细胞不能均匀地在装片上铺成一层。如果漂洗不干净,沾在洋葱根尖上的盐酸与酒精就会和龙胆紫反应,造成根尖细胞染色体不能染上颜色\n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BDA\n实验六: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p21)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材料蝗虫精巢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等三、实验原理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阶段:第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体变化特点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n四、实验用具及药品1.用具:显微镜、小手术剪、解剖针、小弯镊、载玻片等。2.药品:甲醇、冰乙酸、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等。五、实验步骤取材固定染色压片镜检\n\n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分离→复制→分裂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D\n(08上海)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n在下图中属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示意图的是()B\n实验七: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_____期,染色体的_________分裂,子染色体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_________形成,以至影响__________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秋水仙素类似)一、实验原理后着丝点纺锤体纺锤体染色体问题:视野中可能的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二倍体做亲代为例)\n二、实验过程1、材料用具洋葱或大葱、蒜(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6),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n2、方法步骤低温诱导:固定形态:制作装片:观察:培养洋葱根尖,待根长出约1cm左右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小时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浸泡0.5-1小时,以固定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2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同有丝分裂)\n3、注意事项1)低温处理必须在培养出1cm左右不定根之后。如若生根前就送进冰箱,低温抑制新陈代谢也就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的形成,不会发生根尖分生区的有丝分裂受低温影响的过程。2)剪取根尖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此时分裂旺盛,受低温影响较大,实验效果明显。3)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不足时染色体看不清,染色过度,染色体一团糟,无法分辨。\n第二类:物质的分离、(粗)提取及鉴定实验(3个)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p1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p97)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1-p54)\n实验八: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p18)1、实验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脂肪+苏丹IV红色脂肪+苏丹III橘黄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空白对照\n2、实验材料还原糖: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等脂肪: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蓖麻种子(实验前一般需浸泡3-4小时)蛋白质:可选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n3、实验步骤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原理:-CHO+Cu(HO)2-COOH+Cu2O砖红色]制备组织样液:检测样液:加入2ml组织样液加入1ml新配制斐林试剂(淡蓝色)水浴煮沸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淡蓝色棕色砖红色)\n2)脂肪检测与鉴定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与花生子叶切片上染色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洗去多余酒精,再滴蒸馏水1-2滴,盖盖玻片观察:低倍镜高倍镜(橘黄色(红色)脂肪颗粒)制作切片:\n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n3)蛋白质鉴定[原理:-CO-NH-(类似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反应]制备样液:检测与观察:取2ml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0.1g/ml的NaOH溶液,创设碱性环境)摇匀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的CuSO4溶液,提供Cu2+)4滴,摇匀观察(紫色)\n实验九: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p97)\n1.实验原理:(1)色素提取:(2)色素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汽油)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纸层析法)\n2.实验方法步骤:(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4)观察实验结果(5)整理、洗手称取5g新鲜绿色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向其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将研磨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出色素液。(尼龙膜)\n问题: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分离方法是什么?2.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是淡绿色的,分析原因可能是()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②丙酮加入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③丙酮加的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④未加CaCO3粉末叶绿素分子已经被破坏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A请解释:色素带不整齐、色素带异常、滤纸上无色素带、色素带只有2条(或3条)\n3.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①定性滤纸要干燥②剪去滤纸条一端两角③滤液细线画细、直、齐④重复画线\n实验十: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1-p54)1.实验材料(1)动物材料:如鸡血细胞(抗凝剂柠檬酸钠,蒸馏水)(2)植物材料:如洋葱细胞(切碎材料并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n2.实验原理(1)DNA的溶解度随着的浓度变化而改变,在溶液中溶解度最低,而蛋白质在此时的溶解度很高(2)DNA不溶于,而细胞中的许多有机物质能溶于酒精,从而可以进一步提纯杂质较少的DNA(3)DNA和(沸水浴)反应显蓝色0.14mol/LNaClNaCl酒精二苯胺\n\n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的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A.放入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A和黏稠物a;B.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B和黏稠物b;C.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C和黏稠物c;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含DNA少而可以丢弃的是__________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是DNA,将丝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溶液加热,试管呈现色;与此同时应作实验。A、b、C二苯胺蓝对照\n第三类实验:探究类实验(7个)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p9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及与体积的关系(1-p110)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3-p5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3-p6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p7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3-p112)\n实验十一: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高效性、专一性、温度、pH)\n(一)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1、实验原理: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和Fe3+一样,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但二者效率不一样。2、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1号、2号,各注入2ml过氧化氢溶液(2)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向2号对照试管内滴入2滴氯化铁溶液。(3)堵住试管口,轻轻地振荡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4)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1、2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并记录哪支卫生香燃烧猛烈。(常温、高温)\n4、注意事项①肝脏要新鲜,并要研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②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不能合用一支滴管。④过氧化氢有腐蚀性;实验注意安全。③实验时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处,不要插入太深,防止受潮熄灭。3、实验结果与结论两支试管均有气泡产生,但1号试管产生得快而且多,两支卫生香均燃烧,但1号试管口的更猛烈。以上的一组对比实验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n(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1、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没有还原性,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的麦芽糖则具有还原性;蔗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但淀粉酶不能将蔗糖水解。2、实验材料: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n3、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然后向1号管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向2号管注入2ml蔗糖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2)轻轻振荡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0C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控制温度1)(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4)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并保持1min(控制温度2)(5)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的变化。\n5、注意事项(1)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蔗糖的纯度和新鲜程度;4、实验结果与分析1号有砖红色沉淀,2号没有颜色变化。即淀粉被淀粉酶水解,而蔗糖没有被水解。酶作用有专一性。\n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证明的B本实验有两次控制温度,目的是一样的C本实验也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的作用D蔗糖的纯度与新鲜程度如何并不影响实验A\n(三)探索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实验原理2、方法步骤(略)\nA、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3支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左右的温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酶溶液最好也先分别在特定的温度下保温,确保反应一开始就是在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另不宜使用斐林试剂为检测试剂,也不宜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相互对照)\nB、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注入1ml过氧化氢酶溶液(可用质量分数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替代)(4)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测氧气的生成情况(2)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盐酸、蒸馏水、5%氢氧化钠各1ml(3)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2ml质量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本实验最好也将过氧化氢溶液事先调至统一pH,以保证反应开始便达预设pH,另最好不要使用淀粉酶做实验\n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如下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l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以上步骤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实验成功的关键应是先确保反应所要求的条件,然后才让酶与底物相遇\n实验十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p91)探究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等)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n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2)CO2的检测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使溴麝香草酚蓝(BTB)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n2.实验用具(略)\n3.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环境下培养8-9小时。(3)检测CO2的产生(4)检测酒精的产生a.取2支试管编号b.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c.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4.实验结果(略)\n酵母菌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A.1号管可以去除或将1号管中BTB液换成澄清石灰水B.该装置无法检验CO2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O2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O2,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E.若研究有氧呼吸,则需增加相同装置,不时通气且不覆盖油膜F.只要对有氧呼吸装置通气,1号管中BTB溶液变色将快于2号G.若利用上述装置分别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实验,实验结束时,两组的酒精产量、PH、CO2/O2的比值会有差异D、E、G\n测量结果(表)琼脂块的边长/cm表面积/cm2体积/cm3比值(表面积/体积)NaOH扩散的深度/cm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354272:11.022483:11.01616:11.09:274:81:1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实验十三: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p-110)\n随堂练习1、生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与物质扩散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在细胞中扩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扩散的快慢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实验目的:(略)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1)用小刀将琼脂快(内含酚酞)切成三快边长分别为3cm,2cm和1cm的立方体(2)将以上三块琼脂样品浸在0.1%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3)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回答:①请你为此研究拟定一个课题名称。②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③实验中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原因是。④计算得出样品有关数据如表:通过上表比值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据此推测三个样品中,NaOH扩散深度依次为。⑤通常情况下,细胞边长小于0.1cm。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琼脂块样品表面积(cm2)体积(cm3)比值(表面积:体积)1号(3cm)54272:12号(2cm)2483:13号(1cm)616:1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快慢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同大小的琼脂块酚酞遇NaOH变红色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3号>2号>1号当细胞和边长为0.1cm左右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物质扩散发生的快,细胞代谢效率高。\n答案:1、①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快慢之间的关系的研究②不同大小的琼脂块③酚酞遇NaOH变红色④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3号>2号>1号⑤当细胞和边长为0.1cm左右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物质扩散发生的快,细胞代谢效率高。\n十四: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3-p51)\n方案设计:一.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月季(或杨等)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二.作出假设:浓度的可以使插条基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三.设计实验:选择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NAA(或2、4-D等)适宜NAA(或2、4-D等)大量不定根\n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略)二.方法步骤:1.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0.2、0.4、0.6、08、1、2、3、4、5mg/ml的溶液,另有清水做空白对照。2.制作插条:枝条剪成长约5-7cm的插条,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3.分组处理:将制作好的插条,分成N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上述不同浓度溶液以及清水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4.培养实验:设置N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上述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25-30℃预实验空白对照、相互对照\n0.20.40.60.812345清水第一天123平均第二天123平均浓度生根数时间三.观察现象: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n误区警示:1.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与其促进根生长的功能是一回事吗?2.在本实验中,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不能生出不定根,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是一回事。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可能是枝条质量和规格不好(如没有芽)、枝条倒插等。\n实验十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3-p68)[方案设计]一、提出问题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二、猜想假设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_____型增长变化。三、设计实验①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②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中培养等量酵母菌。③每天用血球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④7天后,各组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数据的全班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长。S\n[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二、方法步骤和记录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2、用高压锅进行________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_______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_______℃下培养7天。高压蒸汽血球计数板25°\n三、现象观察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菌数时间(2.5×104个)组别起始1234567甲乙丙………………………平均(天)\n四、实验结论1、根据表格平均值作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曲线。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__型增长变化。S\n五、实验评价(略)[误区警示]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将试管_____几次,以便使酵母菌均匀分布,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2、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___两边上的菌体数,另两边不计数。振荡同侧相邻\n课后思考题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几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不需要。本实验目的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数值,求得准确即可。\n实验十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p75)\n方案设计提出问题: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土壤中、、的丰富度。猜想假设:你的假设是土壤中非常多,较多,少。设计实验:采集动物----观察数量-----统计数量------验证结论鼠妇蚂蚁鼠妇蚯蚓蚂蚁蚯蚓\n实验过程材料用具:取样器、花铲、塑料袋、瓷盆、解剖针、放大镜、镊子、吸虫器、显微镜、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纱布、硬质饮料罐、剪刀、笔、标签\n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制作取样器:可选择直径为cm的硬金属饮料罐,在高度为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100ml。取样: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用花铲将罐内的土和罐子挖出,并倒入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上标明取样的时间、地点和姓名。采集小动物: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内,用拨找小动物,同时用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采集。采集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溶液中。55来回旋转几乎齐平一起瓷盘解剖针放大镜镊子吸虫器70%\n误区警示本探究的注意事项:1.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避免结果偏差较大。2.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3.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问题:本探究中只取一次样本,结论与实际是否有偏差?如有,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同时同地取同样样本,取其平均值。\n(06江苏)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D土样筛网土壤动物收集瓶A土样筛网土壤动物收集瓶热光源B土样筛网土壤动物收集瓶冷光源C土样筛网土壤动物收集瓶电热板A\n实验十七: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3-p112)(略)1.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2.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n3.实验步骤:(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城上,沙土层厚5-10cm。在缸内低处倒进水。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水中,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沙土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花土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花土上。(3)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4)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续观察一星期。\n第四类实验:调查、模拟及其他实验(3个)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略)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模拟尿糖的检测(略)\n实验十八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1.实验原理: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n2.实验目的:(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3.方法步骤:(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设计表格进行记录。\n\n(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答: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答: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答: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n1、细胞膜既能保证细胞吸收所需的物质,又能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这种特性叫: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保护性D.免疫性2、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是选择透过性C.具有专一性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BA\n3、下列关于半透膜和细胞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半透膜是允许一部分物质通过,不允许另一部分物质通过的膜B.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H2O、CO2、O2等可以自由通过外,其他被选择的小分子、离子也能通过,具有生物活性C.细胞膜不属于半透膜D.半透膜包括物理性的过滤膜和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C\n实验十九、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2-p91)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或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类,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1.确定调查研究目的(遗传方式、患病概率)2.制定调查研究计划3.确定调查研究方式4.实施调查研究5.整理、分析资料6.得出结论,撰写报告\n应注意的问题: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遗传病的发病概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通过遗传咨询建立遗传系谱2.为保证调查的准确性,样本应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n实验二十、模拟尿糖的检测1.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酸+H2O2H2O2过氧化氢酶H2O+O无色化合物+O→有色化合物\n2.实验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3.方法步骤:(1)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2)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4)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