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 MB
- 2022-08-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n(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2\n(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4)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准线、离心率).(5)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6)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3\n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平面解析几何的又一核心内容,考查题型广泛,形式多样,难易题均有涉及.小题主要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为主;大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焦点弦问题,内容涉及交点个数问题,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及弦长问题,相交围成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等.4\n在解题过程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对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计算要根据题目中曲线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利用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将计算简化,讲求运算的合理性,如“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等.试题淡化对图形性质的技巧处理,关注解题方向的选择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当关注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5\n预计2011年高考在本章的小题考查重点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特别是椭圆的离心率问题,大题综合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焦点弦问题,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交汇.6\n7\n8\n1.已知两定点A(-1,0),B(1,0),点M满足则点M的轨迹是()A.圆B.椭圆C.线段D.直线因为AB=2,所以点M在线段AB上,故选C.易错点: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大于的动点轨迹才是椭圆.C9\n2.已知椭圆(a>b>0)的焦点分别为F1、F2,b=4,离心率为.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为()A.10B.12C.16D.20因为b=4,,又b2=a2-c2,得a=5,c=3,由椭圆定义可知△ABF2的周长为4a=20,选D.D10\n3.椭圆x2+2y2=2的右焦点到直线y=3x的距离是()A.B.C.1D.将椭圆方程化为所以其右焦点坐标为(1,0),它到直线y=x的距离为选B.易错点: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须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B11\n4.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且椭圆G上一点到G的两个焦点之和为12,则椭圆G的方程为.e=,2a=12,a=6,b=3,则所求椭圆方程为12\n5.椭圆: 的两个焦点F1,F2,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恰在y轴上,则=.由已知椭圆方程得a=2,b=,c=3,F1(-3,0),F2(3,0).713\n因为焦点F1和F2关于y轴对称,所以,则P(3, ),所 故填7.14\n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15\n(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a>b>0)或(a>b>0).(3)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b,c之间的关系是a2=b2+c2.(4)形如Ax2+By2=C的方程,只要A、BC为正数,且A≠B就是椭圆方程,可化为标准形式:、16\n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1)椭圆(a>b>0)上的点中,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a,a],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是[-b,b],=2c, 若<2a,则点P的轨迹不存在,若=2a,则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17\n(2)椭圆的对称轴为x轴和y轴,椭圆的对称中心为原点,对称中心叫椭圆的中心.(3)椭圆(a>b>0)的四个顶点是(-a,0),(a,0),(0,-b),(0,b),它们是椭圆与其对称轴的交点.(4)离心率 范围是(0,1).18\n重点突破: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上较近的端点距离为2-2,求此椭圆的方程.设所求椭圆 或(a>b>0),根据题意列出关于a,b,c的方程组,从而求出a,b,c的值.19\n设所求椭圆或(a>b>0),b=ca-c=2-2a2=b2+c2(舍去).则所求椭圆求椭圆的方程,借助于数形结合,先定位分析焦点所在的位置,再用待定系数法,将已知条件代入求解.则,解得a=2b=2c=2,或a=6-8b=4-6c=4-620\n已知P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5和3,过P点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此椭圆方程.设所求椭圆或(a>b>0),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则由题意得:所以a=4.21\n在方程中令x=±c,得在方程中令y=±c,得依题意知=3,所以b=2.则椭圆方程为或.22\n重点突破:椭圆的几何性质已知P点为椭圆+y2=1上的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F1PF2=60°,求△F1PF2的面积.求解圆锥曲线上的点与其焦点围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进行求解.23\n依题意得,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解得则△F1PF2的面积为24\n圆锥曲线定义与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相结合是解本题的关键,常用的解题技巧要熟记于心.25\n已知P为椭圆+y2=1上的动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F1PF2=θ,求当θ取最大值时,点P的位置.设则m+n=4,26\n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因为m+n=4,m>0,n>0,所以mn≤当且仅当m=n时“=”取得,所以cosθ≥-.所以当θ取得最大值时,点P在短轴的两个顶点处.27\n重点突破: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已知直线l:y=x+m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Ⅱ)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 等于椭圆的短轴长;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n(Ⅰ)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由Δ>0解得.(Ⅱ)假设存在,由弦长公式可解得m的值,检验m是否满足Δ>0的条件.y=x+m整理得5x2+6mx+3m2-6=0.由已知得,Δ=36m2-20(3m2-6)>0,解得-0.32\n由于解得k=-.故所求弦所在直线方程为x+2y-4=0.x+2y-4=0x2+4y2=16所以y1=0,y2=2.所以弦长由得y2-2y=0,33\n如图所示,已知A,B,C是椭圆E:(a>b>0)上的三点,其中A点的坐标为(2,0),BC过椭圆的中心O,且AC⊥BC,(Ⅰ)求点C的坐标及椭圆E的方程;(Ⅱ)若椭圆E上存在两点P,Q,使得∠PCQ的平分线总是垂直于x轴,试判断向量PQ与AB是否共线,并给出证明.34\n(Ⅰ)利用Rt△AOC,可求出C点坐标.(Ⅱ)判断向量PQ与AB是否共线,可从PQ与AB的斜率入手.(Ⅰ)因为且BC经过原点,所以又A(2,0),∠ACB=90°,所以C(,),且a=2代入椭圆方程得:则椭圆E的方程为解得b2=4.35\n(Ⅱ)对于椭圆上的两点P、Q,若∠PCQ的平分线总垂直于x轴,则PC与CQ所在直线关于直线x=3对称,设直线PC的斜率为k,则直线CQ的斜率为-k,所以直线PC的方程为y-=k(x-),即y=k(x-)+.①直线CQ的方程为y=-k(x-)+.②将①代入得:(1+3k2)x2+6k(1-k)x+9k2-18k-3=0,③36\n因为C(,)在椭圆上,所以x=是方程③的一个根.所以所以同理可得:所以37\n因为C(,),所以B(-,-),又A(2,0),所以所以kAB=kPQ,所以向量PQ与向量AB共线.平面向量作为数学解题工具,常与平面解析几何综合考查,在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性问题中,写出向量的坐标是关键.过在椭圆上的点作直线时,切记此点的横坐标是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38\n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常用的方法是轨迹方程法和待定系数法,(1)由椭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参数a,b;(2)先设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参数a,b.39\n2.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问题时常利用数形结合法、设而不求法、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去解决.设直线l与曲线C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3.椭圆上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决焦点三角形的相关问题常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正弦、余弦定理求解.40\n1.(2009·浙江卷)已知椭圆(a>b>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点B在椭圆上,且BF⊥x轴,直线AB交y轴于点P.若则椭圆的离心率是()A.B.C.D.D41\n对于椭圆,因为则OA=2OF,所以a=2c,所以e=,选D.对于对解析几何中与平面向量结合的考查,既体现了几何与向量的交汇,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巧妙应用.42\n2.(2009·福建卷)已知直线x-2y+2=0经过椭圆C:(a>b>0)的左顶点A和上顶点D,椭圆C的右顶点为B,点S是椭圆C上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直线AS,BS与直线l:x=分别交于M,N两点.(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求线段MN的长度的最小值;43\n(Ⅲ)当线段MN的长度最小时,在椭圆C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T,使得△TSB的面积为 ?若存在,确定点T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4\n解法1:(Ⅰ)由已知得,椭圆C的左顶点为A(-2,0),上顶点为D(0,1),所以a=2,b=1.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Ⅱ)直线AS的斜率k显然存在,且k>0,故可设直线AS的方程为y=k(x+2),从而My=k(x+2)+y2=1由得(1+4k2)x2+16k2x+16k2-4=0.45\n设S(x1,y1),则(-2)·x1=得从而即又B(2,0),故直线BS的方程为y=-(x-2).y=-(x-2)x=由,得x=46\n所以N故又k>0,所以当且仅当 即k=时等号成立.所以k=时,线段MN的长度取最小值.47\n(Ⅲ)由(Ⅱ)可知,当MN取最小值时,k=.此时BS的方程为x+y-2=0,S(),所以要使椭圆C上存在点T,使得△TSB的面积等于 ,只须点T到直线BS的距离等于 ,所以T在平行于BS且与BS距离等于 的直线l′上.48\n设直线l′:x+y+t=0,则由 解得t=-或t=-.x+y-=0,得5x2-12x+5=0.由于Δ=44>0,故直线l′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①当t=-32时,由49\nx+y-=0,得5x2-20x+21=0.由于Δ=-20<0,故直线l′与椭圆C没有交点.综上所述,当线段MN的长度最小时,椭圆上仅存在两个不同的点T,使得△TSB的面积等于.②当t=-时,由50\n解法2:(Ⅰ)同解法1.(Ⅱ)设S(x0,y0),则 所以故设 则yM>0,yN<0.51\n则所以故当且仅当yM=(-yN)=时,等号成立.即MN的长度的最小值为.52\n(Ⅲ)由(Ⅱ)可知,当MN取最小值时,N(),因为B(2,0),所以kBS=kBN=-1.此时BS的方程为x+y-2=0,S(),所以设与直线BS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y+t=0.x+y+t=0+y2=1由,得5x2+8tx+4t2-4=0.53\n当直线与椭圆C有唯一公共点时,有Δ=64t2-20(4t2-4)=0,解得t=±.当t=时,两平行直线BS:x+y-2=0与l1:x+y+=0间的距离当t=-时,两平行直线BS:x+y-2=0与l2:x+y-=0间的距离54\n因为S△TSD=,且|BS|=,故△TSB在BS边上的高因为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