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7 KB
- 2022-08-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化学是一门在生活中,都会出现的学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化学必修二课件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n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课本实验2-1 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 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溶液 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课本实验2-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 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n 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 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 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 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 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 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 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 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 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n 反应物 及用量酸HNO350mL1mol/LHCl50mL1mol/LHCl50mL1mol/L 碱NaOH50mL1mol/LNaOH50mL1mol/LKOH50mL1mol/L 混合前温度室温室温室温 混合后温度t1t2t3 结论:HN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 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HNO3+NaOH=NaNO3+H2O,H++OH-=H2O HCl+NaOH=NaCl+H2O,H++OH-=H2O HCl+KOH=KCl+H2O,H++OH-=H2O 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与OH-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OH-=\nH2O。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由于三个反应中H+和OH-离子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