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MB
  • 2022-08-05 发布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辅导课件

  • 7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辅导2010年11月10日北京市通州区\n复习思路解读会考纲要  领会会考精神形成整体框架  重新建构知识认真梳理内容  提升认识水平运用复习技巧  提高复习效率适当巩固练习  形成答题思路\n如果平时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课堂教学,学生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和基本地理能力就基本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复习的难点内容不多;高中地理会考属于水平考试,题目不会太难、太偏,如果会考复习不钻难题和偏题,就会赢得许多宝贵的复习时间;\n高中地理会考不但不回避学科重点知识和学科主干知识,而且把这些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全面复习,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的复习,应该能够顺利通过高中地理会考。\n复习计划整体安排时间:11月10日-1月10日,共有8周-16节课任务:三本书-5章+6章+5章课时分配:必修一(2+2+1+1+1)____考试比例40%必修二(6节-4节课)______考试比例30%必修三(2节课+3节课)___考试比例30%难度分配易\中\难=7:2:1---瞄准中和易基础致命-说出\分析\举例说明\n复习方法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课堂教学。2.按照会考说明进行全面复习。3.按照会考说明重点章节要进行重点复习。4.精心设计学案帮助学生进行高中地理会考复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5.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别辅导。\n\n\n核心概念的提取宏观角度(各册)必修1:统一规律/区域分异必修2:时间(发展与阶段/阶段中的差异性)必修3:相互关系(各种要素和关系)微观角度(各章节)必修教材要表达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综合性(系统性)\区域性\动态性(发展性)\n人教版《地理》必修1目录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n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稳中求变\n《地理》必修1的体系结构宇宙环境自然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规律行星地球大气水地貌差异性整体性\n\n第一章的内容逻辑结构行星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延伸概念:宇宙地球作为行星的共性与个性宇宙中的地球\n二、地理1的体系结构章节\n第二章的内容逻辑结构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基本过程热力环流(案例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环流的形成过程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常见的天气系统(局地尺度)锋和锋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全球气候变化\n第三章的内容逻辑结构地球上的水水的运动(自然过程)人—水关系水循环洋流地理意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n第四章的内容逻辑结构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外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塑造地貌过程——案例分析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人与地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n教科书对《课标》要求的落实: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产生新功能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改变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影响差异性海洋和陆地(基本分异)水平分异(赤道—两极;沿海—内陆)垂直分异\n《地理》必修2目录第一章人口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n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n《地理》必修2的体系结构人口人的生活空间人的生产活动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n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对于传统的人文地理内容“削枝强干”\n\n教科书对《课标》要求的落实:第一、二章第一章的内容逻辑结构人口的变化数量变化空间变化自然增长增长模式现象原因人口的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与人口的关系\n第二章的内容逻辑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城市与城市化城市个体城市群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城市的不同等级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中心地理论的应用)什么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n第三章的内容逻辑结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区位因素(基础知识)农业地域的形成(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种植业(季风水田/商品谷物)畜牧业(大牧场/乳畜业)教科书对《课标》要求的落实:第三、四、五章农业的区位选择\n第四章的内容逻辑结构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区位因素(因素)区位选择(变化)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n第五章的内容逻辑结构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五种)交通运输布局(形式/层次)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n教科书对《课标》要求的落实:第六章第六章的内容逻辑结构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依照时间线索,侧重历史发展侧重当代的环境问题侧重当代和未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间线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然性途径\n关于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其实质是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即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避免空洞说教,而以有意识的设计,通过事实材料和学生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和认识\n例1整体性观点——地理1第5章●实质是把地理环境(包括各要素)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以案例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从物质能量交换(生物-水、太阳能)、新功能(平衡功能:二氧化碳-藏羚羊)、统一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湖泊)、牵一发动全身(森林变化-建水库)四个方面说明●实际应用:结合差异性分析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绿化问题●学习联系:地表形态的变化;荒漠化的成因;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n例2人地协调观——水资源的利用●以色列的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咸海的忧虑(不合理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城市的供水问题●沙特缺水与南极冰山\n例3地理视角●动态地看问题:自然地理过程●分析问题的时间、空间视角: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n《课标》模块1和《地理1》相对应1.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行星地球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地理》必修1的设计特色\n第一部分: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n第二部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天气系统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洋流分布规律、意义\n第三部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n第四部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种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其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n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如是说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职业生活是人成年以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很大程度决定人的生命质量。要想成为有尊严的人,就应该选择有创造性的职业,并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n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n课堂教学设计力求简洁,切忌复杂。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入手生活疑问观察分析原理互动活动探究多媒体动态演示简单的游戏中掌握原理活动中验证原理\n漳州今天同前天比较,气温有何不同?你知道玉女峰峰顶和山脚的气温差异?\n地球白天极端最高气温达58.80C昼夜温差一般在500C左右地表和月表的温度一样吗?\n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1.三种辐射及其性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n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n板书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n板书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n板书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n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上界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白天: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削弱作用\n大气上界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保温作用白天: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夜晚:月球表面气温低,地球表面气温高。\n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n地球白天极端最高气温达58.80C昼夜温差一般在500C左右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地球表面由于有大气,白天温度低,夜晚温度高,昼夜温差小。\n你知道山顶和山脚的气温差异吗?应用生活:山地温差\n漳州今天同前天比较,气温有何不同?应用生活:白天的阴晴温差\n漳州今天同前天比较,气温有何不同?你知道玉女峰峰顶和山脚的气温差异?\n地球白天极端最高气温达58.80C昼夜温差一般在500C左右地表和月表的温度一样吗?\n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n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n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n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n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上界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白天: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削弱作用\n大气上界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保温作用白天: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夜晚:月球表面气温低,地球表面气温高。\n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n地球白天极端最高气温达58.80C昼夜温差一般在500C左右活动探究:地月表面气温差异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地球表面由于有大气,白天温度低,夜晚温度高,昼夜温差小。\n地面的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二、热力环流\n洋流探究分布图中不同海区洋流分布的共同特征,再归纳总结模式规律,\n大气的受热过程三种辐射及其性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n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n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BAC冷却冷却受热热力环流\n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BAC冷却冷却受热热力环流\n游戏互动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n市区郊区郊区活动探究:城市风的形成——城郊间的热力环流\n活动探究:海陆风的形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海风陆风\n你知道山顶和山脚的气温差异吗?应用生活:山地温差\n漳州今天同前天比较,气温有何不同?应用生活:白天的阴晴温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