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0 K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8年备考建议\n友情提示狠抓双基是源头,深刻理解是根本。学会迁移是关键,能力落实是实力。深陷题海无出路!\n友情提示老师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就是:带着考纲走进教材、带着教材走进规划、带着规划走进备课、带着教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走进问题。\n友情提示学生自主备考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问题走近老师、带着问题走向思考、带着思考走向能力、带着能力走进考场。\n1。加强教研一,、明确复方习向建议(1)研究考纲☆关注考纲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要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关注考试大纲说明☆关注课改背景下的考纲变化的实质(2)研究高考试题☆注意全国卷与各省、市卷的区别☆注意纵向比较高考的试题☆注意高考试卷的质量分析与研讨(3)研究教材内容\n2。关注课改认清形势(1)“教改”与“考改”的联动性(2)关注教改的内容与形式☆03年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04年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07年开始的新课程的高考方案其中有关考试内容的改革:(1)更加注重能力与素质的考查.(2)命题范围尊重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3)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4)命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转变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考察学科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跨学科的综合能力.\n3。科学复习有效备考☆影响复习的因素☆复习策略☆师生密切配合\n☆影响复习的因素1.广义看: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2.具体看:复习方法的选择,复习资料的选择,复习时间的安排,复习的组织管理效率,处理学生复习情况反馈的措施等3.动态看:复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更新与自我更新的系统.系统外有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但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系统内有师生两方面的有效合作要求,两方面都涉及到人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是否能降低“内耗”,提高复习效率.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n高效备考要处理好十大关系\n1.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关系\n功能不同作为备考内应容不以同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大纲没有涉及的内容不必过分深能力要求不同究,不要超纲复习;\n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死抠教材照“章”办事;一本教辅照“本”宣科;他人经验照方抓药;个人经验照旧使用------凡此种种,不与考试大纲联系、比照、挂钩等等都是“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n2.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nv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理解是关键解题是检测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手段并借以深化思考“学贵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要做到真正理解就要——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n高考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考查能力为主的试题。正确的态度是:在尽可能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量进行解题训练。解题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要思考相关知识如何理解,在知识后面隐含了什么学科思想、方法、规律(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对立统一关系、守恒规律------)。解题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每一题都有收获(策略、技巧、程序、定势---)。\nv结论与前提条件有关v结论与途径有关v结论与过程有关v结论与方法有关\n3.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nv知识理解深透,才能对整个学科知识有系统的认识,构建起整个学科知识的框架,并能从一个高的立足点去理解认识学科的一般知识。但是重点知识离不开一般知识的支撑,一般说来,重点知识都是抽象和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一般知识抽象程度低一些,与现实实际和宏观的东西联系多一些。v从考试的角度看,试题多数落在重点知识上,但总要和相关的一般知识挂钩,\nv4.难题与基础之间的关系\n、v1.CuCl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v(已知CuCl在9930C分解生成2CuCI)v2.CuCl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v(1.35gCuCl分解吸收QkJ的热2量)v3.CuCl电离方程式2v4.Cu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2v5.Cu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v6.CuCl电解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2式、电极反应式(以石墨为电极)。v7.CuCl电解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2式、电极反应式(以为铜电极)\n请标出下列变化的意义及其中的可逆反应1.HS+HO===HO++HS-表示的意义是223v2.HS+OH-====HO+HS-表示的意义是22v3.HS+2OH-===2HO+S2-表示的意义是22v4.HS-+HO===HO++S2-表示的意义是23v5.HS-+HO===HS+OH-表示的意义是22v6.HS-+OH-===HO+S2-表示的意义是2v7.HS-+H+===HS表示的意义是2v8.S2-+H+===HS-表示的意义是v9.S2-+2H+===H2S表示的意义是v10.S2-+HO===HS-+OH-表示的意义是2\nv难题是基础知识的巧妙组合;v难题是若干基础知识的独特叠加;v难题是对基础的新颖视角——难题中一定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v基础知识通常不难,关键在于概念原理的理解、推导、规范;通则、通法的掌握。投资难题总被套牢投资基础总是利好\nv高考的试题有难题一般只占20%左右,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占80%。一般说来,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够在高考的所有学科上都达到最高水平。要承认这种差别,要正视自己学生的优势和弱点,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一个恰当的估计。v若是长时间在中等水平上徘徊,就不要偏离中等难度水平太远,保证学生对中等难度题目的胜券在握。v真正要达到自我突破是要把力气花在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上,而不是死刨难题。\n风险与效益同在v降低难度有风险,回归基础生效益;v砍去多余有风险,突出主干生效益;v排除干扰有风险,敢于引导有效益。难的是抓深入思考——强调理解;难的是真知己知彼——从实际出发;难的是要学会迁移——在新情境中应用。青松(知识、能力)恶竹(偏、怪、难题)\nv5.教材与教辅读物之间的关系\nv教材把大纲中的一些抽象的规定加以具体化,学生学习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依托。前面所提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教材和考试大纲的关系。作为备考来说,也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以教材为依据全面复习;诸多规范也应以教材为标准去要求。不能擅自更改或标新立异。v教材绝对是根本,教辅只能是补充\nv不要被教辅读物牵着鼻子走——没有任何一本书是适合任何地区任何学校的所有学生的。v不要丧失自我、不要迷失方向、不要丢失适合自己的方法。v有舍才有得——要摘我所要、取我所用、练我所需、补我所缺。\nv要阅读教材、要有选择的研读某些内容、要能从中提取信息,抓住关键所在,深入思考深刻理解。例如: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v化学平衡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nv相关概念——电离、电解、电镀、电池、电泳、电化锈蚀、电极。v相反概念——阴极、阳极;正极、负极;加成、消去。v相似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挥发、升华。v相近概念——原子、核素、元素;原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单质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n6.知识点与知识结构网络的关系\nv知识分为两种:v事实性知识——陈述性知识v程序性知识——方法性知识——捕获知识的知识\nv实事性知识——具有说明性内容,如一个概念、一条定理、一项规律等知识点。v程序性知识——使事实性知识发挥作用的方法、步骤、思路的知识。v知识网络——在学习和实践中把获得的众多的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头脑里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构成的开放性的知识系统。\n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NaCl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n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程序一看——反应物系统二审——给定条件——三定——反应程度四析——生成物五辨三——生成物特征定六配——配平七查——检查\nvvvvvvvvvvv少物加点电光催压加溶物量质入燃化强热液料、的方剂程浓状细适量式度度态致量之、审、比顺足序查量给定条件\n化学方程式思维方向立体化v对该反应实质的探究——为什么能发生?在何条件下发生?v该反应的意义和价值——概念的建立和深化、理论的证明或发展、自然现象的解释与认识、生产生活中的应用。v该反应在实验室实现的装置、试剂、操作、现象。\n知识之间的关联仅仅是我们倡导的知识网络的起点;要进一步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在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能自由出入、左右逢源的材料才能运用自如\nv立体的——不仅包括事实性知识的汇总,还需要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总结,以及典型题的积累。v发散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不断丰富的。v独立的——是由学习者个体自己建构的;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知识网络体系。\nv目前存在的问题——理解不深、建设网络操作不到位:v只有事实性知识的汇总,缺乏程序性知识的考虑和纳入。v坐享其成、拿来主义,缺乏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系统的行动。v没有从方法论的高度去领悟学科本身的思想方法(学科知识的精髓、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nv知识就像一堆零部件。v思想方法就是组装图纸。v能力就是按照图纸把零件组装成成品。\n我们学习到的是我们所阅读的10%我们所听到的20%我们所看到的30%我们同时看到和听到的50%我们同其他人讨论内容的70%我们同其他人共同经历的80%我们在教授其他人时的90%\n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v要求:有利于知识的保存和记忆;有利于知识被准确快速的提取和迁移;触及一点迅即联想,形成知识群。v老师指导,自己完成,不断理解和加工完善。v知识网络不是单一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包含相关方法(视角、思路、过程、步骤、程序、策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重结果更重过程。v学会学习,逐步学会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学会统摄、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n7.练习题的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nv陷入题海的成本是不读书;v逢题便做的成本是重点的丢失;v偏爱难题的成本是轻视基础;v选择题过多的成本是表述困难词不达意。要从题海中跳出来,不要“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搂到怀里就爱”\nv作得实实在在、v对得清清楚楚、v错得明明白白、v改的真真切切、v讲得头头是道。\nv小题大做、v精题细作、v偏题不作、v难题试作、v错题再作。不要眼高手低,大题作不来、易题不屑作,错了懒得改,屡屡再犯错。\n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⑴NaHCO+Ca(OH)(少量)32⑵NaHCO+Ca(OH)(过量)32⑶NaOH+Ca(HCO)(少量)32⑷NaOH+Ca(HCO)(过量)32⑸NaOH+NaHCO(少量)3⑹Ca(OH)+Ca(HCO)(过量)232\n酸式盐与碱反应的规律v先中和、后结合,水分子数看中和。v中和后、再结合,酸根离子是主角。v先难溶、后易溶,阴阳离子全要用。v盐碱阳离子同种,少量过量都相同。\n8.教师导引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之道在于渡,学之道在于悟\n理念v教之道在于渡——老师是导游:介绍必须看的景点、指导怎样欣赏、告知走什么样的路线(不走歧路、不走弯路、不走险路------)讲解重要内容背景历史、告诫如何避免诱惑和上当--------v学之道在于悟——以实验为例:对实验的复习,要全程悟理、重新审视基本操作、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定量实验,做到彻悟,以不变应万变。\n微粒作用观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以氢氧合成水为例v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最外层稳定结构、电子转移、化学键、化合价)v从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共价键的形成、破键与成键、反应热)v从反应速率的方面考虑(浓度、压强、催化剂)v从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分析v从电化学的应用方面设计(电解水、氢氧燃料电池)v从原子分子的概念认识(分子破坏、原子重新组合、质量守恒、强弱作用)\nv室温时,将xmL,pH=a的稀NaOH溶液与ymL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前于反应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vA若x=y,且a+b=14,则pH>7vB若10x=y,且a+b=13,则pH=7vC若ax=by,且a+b=13,则pH=7vD若x=10y,且a+b=14,则pH>7\n9.理解与记忆、应用的关系\n形成策略化知识与方法电化学分析的策略思路定定定定池极质式放电顺序元素守恒看从顺有条规命介电荷守恒件定名质整合\n06江苏——14v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v负极反应:CLi-xe-=CLi+xLi+(C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661-x6墨形成的复合材料)v正极反应:LiMO+xLi++xe—=LiMO1-x22(LiMO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2v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v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Li+LiMO=LiMO+CLi61-x2261-xv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小v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v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Li+xLi++xe—=CLi61-x6\n06广东——16v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O为正极,嵌入24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O=LiMnO。242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A放电时,LiMnO发生氧化反应24v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O+e-=LiMnO24224vC充电时,LiMnO发生氧化反应24v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n06重庆——27v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格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电解液中HSO的浓度将变;当外电路通过24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g。\n(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和Pb时,若按右图2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B电极上生成,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n10.错误与反思的关系\nB\nC\n跳出习题做习题v第一,这道题考什么?怎么做?v第二,为什么要这样做?v第三,怎么会想(不)到要这样做?v第四,不这样做行不行?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中哪种最好?v第五,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又该怎么做?\n目标: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多拿分压轴题争到分策略:全面打实基础着力训练思维主攻薄弱环节特别关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