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0 MB
  • 2022-08-08 发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部课件(最新)

  • 5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蒸馏与萃取\n为什么自来水会有漂白粉味?在水处理的过程中,为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水厂对出厂水必须投加一定量的消毒剂氯。因此,自来水中有漂白粉味主要是由于自来水中余氯偏高,出现类似漂白粉味的氯味。处理办法:这种情况是水厂正常生产投加消毒剂所致,自来水在煮沸后氯味将自然消失,用户可放心使用;若用户要把自来水作特殊用途(如养金鱼),可以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氯会自然挥发消失。\n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或接液管温度计\n投放沸石或瓷片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相平冷凝水,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溶液体积约为烧瓶体积1/3—2/3(1)蒸馏适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n实验1-3有白色难溶物无现象\n利用蒸馏的方法,从酒精的水溶液中提纯分离出酒精,蒸馏出来的是哪种物质?思考:\n蒸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酒精的提纯石油的分馏海水的淡化\n怎么样从水和油的混合物中把水和油分离出来?\n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漏斗下端口要靠在烧杯内壁(3)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完时,迅速关上活塞,从漏斗口倒出上层液体(2)旋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1)先把玻璃塞取下,以便与大气相通,有利于液体的流下2、分液漏斗所装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3、分液时1、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n(3)萃取: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可以使该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A和C组成溶液,加一种溶剂B,A易溶于B,A难溶于C,所以B可以把A在A和C组成的溶液中萃取出来,其中B称作萃取剂。\n左手右手\n萃取实验步骤:混液---振荡---静置---分液主要仪器:分液漏斗P9实验1-4\n注意事项:(1)每次振荡后,须不断放气,以减少分液漏斗内的气压。(不能对准人)(2)萃取原则:少量多次。\n分析讨论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下层液体中溶剂是()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3、苯与H2O比较有何异同?H2O苯都能溶解碘单质(I2);都不与碘单质(I2)反应。异:苯与H2O互不相溶;碘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大。同:苯\n作为萃取剂的条件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3、与溶质、溶剂均不反应;4、萃取剂与原溶剂密度不同。\n将实验1-4中的萃取剂换为酒精是否可以?请说明原因不可以,酒精与水互溶碘的萃取剂:汽油、煤油、苯、四氯化碳等\n小结1、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n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分离溶剂和溶质蒸发食盐溶液获得食盐晶体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n四氯化碳(苯)把溶于水里的碘萃取出来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分离沸点不同而又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分离固液混合物)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n2、物质的检验1、SO42-的检验(实验1-2)2、Cl-的检验(实验1-4)稀盐酸+BaCl2(酸化)BaSO4↓稀硝酸+AgNO3AgCl↓可以检验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n1、不可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2、可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3、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4、溶解度不同的可溶性混合物分离——5、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n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实例分离方法选择的依据除去澄清石灰水中的碳酸钙蒸馏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用CCl4提取溴水中溴单质过滤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分离醋酸(沸点118℃)与乙醇(沸点78.5℃)分液沸点的差异较大分离汽油和水结晶两溶剂互不相溶从含有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萃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n1、曹冲解决问题的方法?3、你能否称出一个原子的质量?由曹冲称象想到的…2、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n质量(宏观):粒子数(微观):12g32g44g1个1个1个C+O2CO2点燃往事回顾宏观物质的质量与微量粒子的数目之间有什么联系呢??\n物质的量【Amountofsubstance】宏观微观物质质量粒子数目\n国际单位制(SI)资料卡片\n1、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定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12符号:单位:3注意:“物质的量”为专业术语,字数不可增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n摩尔(mol)\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A、D牛刀小试\n一打铅笔有12支一箱牛奶有24瓶一盒别针有100个生活小常识\n1971年,在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将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定为1摩尔(1mol)。1摩尔(mol)的标准\n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那么0.012kg12C中有多少个碳原子?——0.012kg1.993×10-26kg≈6.02×1023解析:\n百度一下1811年,他发现了阿伏加德罗定律此后,又发现了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人。他的分子假说奠定了原子一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n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将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vogadro‘sconstant】符号表示为:NA,单位:mol-1,其数值约为6.02×1023\n如果把6.02×1023个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多少次?如果有6.02×1023粒米让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10斤,可吃多少时间?感受一下240亿次1万4千年!如此巨大的数据!\n判断正误,说明理由。A.1molCO2B.1mol小麦C.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1mol氢×小麦不是微观粒子×没有指出是具体的哪种微观粒子!√×摩尔不是物理量从以上可以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因此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只能应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感悟一下\n2、1mol的标准与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的标准: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数目约为6.02×1023个。123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mol-1,符号:NA,约为6.02×1023mol-11mol物质(微粒):含NA个粒子的任何物质或微粒的集合体。小结\n1mol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约为多少?2molCO2中含有的CO2的分子数约为多少?6.02×10236.02×1023×2=1.204×1024信手拈来\n3、粒子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三者的关系n=NNAN=nNA·n(H)===1.5mol9.03×10236.02×1023mol-1解析:N(H)NAN(O2)=n(O2)×NA=5mol×6.02×1023mol-1=3.01×1024解析:课堂演练(2)9.03×1023个H原子,其物质的量是多少?(1)5molO2中大约有多少个氧分子?\n6.02×10236.02×10236.02×10236.02×102312271856问题探究完成填空,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2271856\n发现规律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这种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相等。⑴1molCu质量是⑵1molO2质量是______⑶1molNa+质量是⑷1molNaCl质量是_______64g32g23g58.5g结论:课堂练习:\n1molO2质量是32克2molO2质量是克amolO2质量是克探究: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0.5molO2质量是克某物质的质量与其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变!\n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m——nM=表达式: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以g/mol为单位时,与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相等,也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如:M(H)=1g/molM(O2)=32g/molM(CO2)=________M(NaCl)=_________4、摩尔质量(Molarmass)44g/mol58.5g/mo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D.H2O摩尔质量是18g/molD\nn=mM——m——nM=例: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其摩尔质量为98g·mol-1。n(H2SO4)==0.25mol答:24.5g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mol知识迁移\n1、0.5molNaOH的质量是多少?2、若水(H2O)的质量是36g,你能算出水分子的个数吗?【小试身手】宏观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目的关系mNNA—=—Mn=归纳小结:\n物质的量是把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难见、难称量)微观粒子宏观物质(可见、可称量)物质的量÷NA×NA×M÷M微粒数(N)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意义:\n若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a/(4b)mol-1B.b/amol-1C.a/bmol-1D.b/(4a)mol-1D试试吧\n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n1mol固体和液体物质在200C、1.01×105Pa下的体积7.121018.0453.5556279818\n1mol下列气体在00C、1.01×105Pa下的体积22.422.422.422.42324428\n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如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一般各不相同,但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结论:\n探究:1.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呢?2.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近似相同呢?问:(阅读P141---4段)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体积由哪些因素决定?\n3.粒子之间的距离2.粒子的大小1.粒子数目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n构成固态结构微粒间的距离很小构成液态结构微粒间的距离也小\n1molFe197.0克1molAu207.2克1molPb55.8克1molH2O1molH2SO418克98克6.02×1023\n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n气体\n1mol主要因素忽略1mol忽略决定因素从微观角度分析,决定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粒子间距离气体同温同压下,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相等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n[请你想一想]2、粒子间的距离受哪些条件影响?是怎样影响的?3、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呢?1、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标准状况(S.T.P):温度(0℃).压强(101KPa)T.P相同d相同V相同(V=22.4L).体积(V)取决于粒子数目(N)粒子间的距离(d)d取决于VnTdPd\n4、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于因素有哪些?粒子数目(N)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n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相同数目的粒子(相同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范围:任何气体定律要点:“三同”定“一同”有三个相同,第四个必定相同\n思考:1.同温同压下,粒子数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占有的体积。(填相同或不相同)2.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越大,含有的粒子数,物质的量。(填越多或越少或不变)相同相同越多越多\n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比例关系:“两同”,另“两个”成“比例”\n[概念]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常用单位:L/molm3/mol公式:Vm=V/n\n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对于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来讲,都是不适用的。[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标准状况:T=0℃,P=101KP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n(1)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2)1摩尔气体体积约是22.4L。()(3)标准状况下,1摩尔O2和N2的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为22.4L。()\n××(4)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分子数。()(6)1摩尔CO和1摩尔CO2所含分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5)当温度高于0℃时,1摩尔任何气体体积都大于22.4L。()(7)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n2、标准状况下:(1)44.8升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0.5摩尔氧气的体积是多少?(3)14克CO的体积是多少?n=V(H2)/Vm=44.8L/22.4L/mol=2mol解:V(O2)=n(O2)×Vm=0.5mol×22.4L/mol=11.2LV(CO)=n(CO)×Vm=(m(CO)/M(CO))×Vm=(14g/28g/mol)×22.4L/mol=11.2L\n3、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2LCO和2LCO2B.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D.0.1molH2和2.24LHClB\n小结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理解要点:条件:标准状况(S.T.P)对象:任何气体物质的量:1mol体积约占22.4L结论1、气体摩尔体积常用单位有L/mol(L·mol-1)和m3/mol。Vm=Vn公式:符号为Vm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nV(标况)÷vm×vm÷Vm×NAVm×NA÷分子离子电子原子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质子中子÷M×M×NA÷NAmnN÷ρ×ρ4、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关系①V=m/ρ②V=n×Vm(V=m/M×Vm、V=N/NA×Vm)3.求S.T.P下的V\n1.粒子数目\n2.粒子的大小\n3.粒子之间的距离\n物质的量浓度 及其计算\n1、什么叫溶液?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2、什么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ω=m质m液×100%\n3、溶解度:一定温度条件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s=m质m剂×100(g)ω=SS+100×100%\n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含义:在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这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n3、表达式:CB=2、符号:CBnBV4、单位:mol/L或mol·L-1等1、将40克NaOH溶于水配成2L溶液,则:CNaOH=CNa+=COH-=2、标况下将44.8LH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CHCl=3、0.2mol/L的Na2CO3溶液2L,nNa2CO3=mNa2CO3=CNa+=0.5mol/L42.4g0.5mol/L2mol/L0.5mol/L0.4mol/LO.4mol同一溶液中不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其物质的量之比=?\nmol/L同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一定)。W=m质/m液×100%CB=nB/V\n课堂练习1、将40gNaOH溶于2L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这样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2、从1L3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mL,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mol/L\n3、10mL1mol/L的硫酸溶液比100mL1mol/L的硫酸溶液的浓度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现有0.2mol/L的K2SO4溶液,当取此溶液1L时,K+离子浓度是0.4mol/L,当取此溶液2L时,SO42-离子的浓度为0.4mol/L。这样说对吗?\n课堂练习1、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Na+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200mL0.5mol/LNaCl溶液B、100mL1mol/LNa2CO3溶液C、100mL0.5mol/LNa3PO4溶液D、1L1mol/LNaOH溶液DA\n二、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1、根据定义式计算:已知①质量计算浓度②气体的体积计算浓度CB=nB/V\n2、标况下XLHCl溶于1L水得到密度为ρg/mL的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例1、将1.06g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n3、取50mL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和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MrBa2CO3=197MrBa2SO4=233)(1)原混和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n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CB=1000×ρ×ωMBω=C×MB1000×ρ\n5、求98%的H2SO4(密度为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6、求63%的HNO3(密度为1.2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n计算原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或溶质的质量守恒)。若是两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和。四、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无晶体析出)的计算:\n例7:将2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求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V1=C2V2C1V1+C2V2+…=C混V混\n8、将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的KNO3溶液蒸发到200mL后(未有晶体析出),求所得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9、2mol/L的盐酸溶液200L和1mol/L的盐酸溶液100L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n练10:24℃时100mLKCl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16g,如果将其蒸干,获得28.9g晶体。1)24℃时KCl的溶解度。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33.2g25%3.9mol/L\n10、把70%的HNO3(ρ=1.40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35B.<0.35C.>O.35D.不确定11、把98%的H2SO4(ρ=1.84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49B.<0.49C.>O.49D.不确定\n12、把70%的HNO3(ρ=1.40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35B.<0.35C.>O.35D.不确定13、把98%的H2SO4(ρ=1.84g.mL-1)加到等质量的水中稀释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49B.<0.49C.>O.49D.不确定\n14、把34%的NH3水(ρ=0.9g.mL-1)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17B.<0.17C.>O.17D.不确定15、把34%的NH3水(ρ=0.9g.mL-1)加到等质量的水中稀释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A.0.17B.<0.17C.>O.17D.不确定\n16、100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1的NaOH溶液,正好完全中和,然后再取10mL原混合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1.165g。求:(1)原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混合溶液中所含HNO3的物质的量。\n17、将50.7g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混合物分成两个等份。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为1.12L,另一份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难溶性固体33.15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物质的量。\n18、取过氧化氢(H2O2)样品1mL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稀释,再用硫酸酸化后,逐滴加入0.1mol/L高锰酸钾溶液。当反应完全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0.2mL。试计算该过氧化氢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2KMnO4+3H2SO4+5H2O2===K2SO4+2MnSO4+5O2↑+8H2O2、将2.3gNa放入100gH2O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2g·cm-3,求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2Na+2H2O===2NaOH+H2↑\n1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专用仪器:容量瓶(规格固定)2.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3.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n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④不能进行加热⑤只能配置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4.注意事项:\n配置100mL1.00mol/LNaCl溶液常用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容量瓶(100mL)、药匙、托盘天平。试剂:NaCl、蒸馏水\n步骤:(7).摇匀:将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5.9克氯化钠(3).溶解: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小心沿玻璃棒注入到容量瓶中(注意: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5).洗涤振荡:将烧杯内壁洗涤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6).定容: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1).计算:需NaCl质量为克5.85\n(8).装瓶贴签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n配制过程示意图\n\n配制100mL1.0mol/L的NaCl溶液,需要5mol/L的NaCl溶液多少升?简述操作步骤。\n步骤:(7).摇匀:将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2).称量(量取):用量筒量取20mLNaCl溶液(3).溶解(稀释):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4).转移:(恢复至室温)将烧杯中的溶液小心沿玻璃棒注入到容量瓶中(注意: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5).洗涤振荡: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6).定容:继续加水至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1).计算:根据稀释定律计算得需要5mol/LNaCl溶液体积为___20mL____\n(8).装瓶贴签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n物质的分类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n姚明田亮刘翔罗纳尔多\n对上面图片,你将如何分类?中国运动员外国运动员球类运动员非球类运动员\n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n碳酸盐硫酸盐钾盐钠盐Na2CO3Na2SO4K2CO3K2SO4具体物质物质所属类别。对右边的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方法(一)\n交叉分类法原因角色多重性前提同一事物可同时分属不同类别分类的角度(标准)不同\n交叉分类法思考:在上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来分类的?除了这个标准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标准给物质分类?H2SO4HClHNO3H2S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n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思考?\n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n对石油加工后的产物进行分类\n分类的方法(二)1、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酸、碱、盐、氧化物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思考与交流\n【讨论】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树状分类图物质纯净物混合物空气化合物单质盐碱酸非金属金属氧化物O2GuH2SO4Ba(OH)2KNO3CO2\n\n树状分类法特点: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化学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n酸从是否含氧分从酸性强弱分无氧酸中强酸弱酸强酸H2SO4、HNO3、H3PO4、H2CO3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CO3含氧酸……酸的分类:\n碱从是否溶于水分从碱性强弱分难溶碱弱碱可溶碱强碱NaOH、KOH、Ca(OH)2、Ba(OH)2、NH3·H2ONaOH、KOH、Ca(OH)2、Ba(OH)2Cu(OH)2、Mg(OH)2、Fe(OH)3NH3·H2O、Cu(OH)2、Mg(OH)2、Fe(OH)3……碱的分类:\n盐从是否溶于水分按组成离子分无氧酸盐钠盐钾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含氧酸盐可溶盐难溶盐NaCl、AgNO3、CuSO4CaCO3、BaSO4、ZnSKNO3、KMnO4、FeSO4NaCl、ZnS、CaCl2……盐的分类:\n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它氧化物)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O、CuO、K2OCO、H2O从组成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氧化物的分类:\n小结:1、分类一般步骤: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确定分类标准\n2、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分类角度多样分类标准唯一\n练习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能有多种标准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B\n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B、NaOHC、NaOH溶液D、天然气B3、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A、NaOHB、Na2SO4C、Na2CO3D、K2CO3B\n4、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D\n作业:1、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Na2SO4钠盐NaNO3钾盐Na2CO3硝酸盐K2SO4碳酸盐K2CO3硫酸盐KCl盐酸盐NaCl2、完成P25实践活动3\n在初中我们能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单质酸纯净物碱化合物盐氧化物那么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复习:\n分散系:1、分散系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分散其它物质的物质。\n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于,溶剂属于。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泥土小颗粒是。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剂分散质\n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它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分散质气液固分散剂气液固\n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牛奶、酒精的水溶液油漆、糖水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九种组合方式实例分析说明: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n3.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n科学探究: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实验步骤: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停止加热,即制得红褐色的。③对比三种分散系:实验现象:。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属于。沸腾溶液呈红褐色Fe(OH)3胶体稳定存在介稳体系\n注意事项:(1)要用蒸馏水制备胶体;(2)应用饱和FeCl3溶液;(3)为加快反应采用了加热,但要注意加热时间是至液体呈红褐色就停止加热。为什么要用蒸馏水,自来水中含氯离子\n四、胶体的性质:\n科学探究:溶液和胶体的区别实验: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在________的方向观察现象。并完成下列表格:有光亮通路无光亮通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光束垂直产生光路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以作为区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1.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n丁达尔效应\n科学探究完成下表:胶体透过滤纸,且没有得到滤渣,过滤后溶液还是红褐色得到滤渣,过滤后溶液是透明的实验证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n采用半透膜提纯胶体: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混合成的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2min后,用两只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5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Cl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两支试管中有什么变化?可以用半透膜分离和提纯胶体和溶液形成的混合体系。\n完成下表:>100nm<1nm1~100nm不稳定不均一稳定均一介稳定均一泥浆水NaCl溶液能不能能豆浆、牛奶墨水、血液能不能不能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区别\n2.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分散剂分子的撞击下做无规则运动,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次要原因。注意:凭借肉眼可以看到的微粒的运动不是补朗运动,如:尘土飞扬、红墨水扩散等。\n3、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结论:胶体粒子带电。规律: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血液、硅酸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带电原因:胶粒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带电微粒。(应用:作净水剂)——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胶粒带电,吸附离子;同种胶粒吸附同种离子,相互排斥。应用:用于高压除尘、疾病检测等。\n4、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如:石膏或卤水点豆腐、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等。胶体凝聚的方法:(1)加热(2)加电解质溶液(3)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破坏胶粒结构,不可逆)\n思考胶体为什么具有介稳性?主要原因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所以胶体难聚沉。次要原因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n五、常见胶体及其应用:1、常见胶体烟、云、雾、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胶体的分类液溶胶气溶胶固溶胶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中固体悬物、纺织厂食品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矿山开采的粉尘、烟、云、雾.有色玻璃一些纳米材料\n2、胶体的应用(1)石膏或卤水点豆腐、制造果冻(2)明矾净水原理(3)江河入海处形成沙洲三角洲(4)使用蓝色墨水的钢笔抽黑色墨水容易堵塞(5)喝豆浆放糖不放盐(6)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7)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8)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n小结:(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2)制备胶体(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介稳性和凝聚现象(4)胶体的应用FeCl3+3H2OFe(OH)3(胶体)+3HCl\n练习:1、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A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C\n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C\n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分子通过D.胶体能够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A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中,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精制胶体的目的\n5、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C\n6、Fe(OH)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 )A.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B.Fe3+带正电荷C.Fe(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D.Fe(OH)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D7、在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SO42-凝聚或聚沉\n8、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9、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A、溶液、胶体、浊液B、浊液、胶体、溶液C、胶体、浊液、溶液D、浊液、溶液、胶体AB\n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P291、4、5、62、家庭小实验:自制豆腐取适量石膏粉(聚沉剂)用少量生豆浆调拌均匀,加到煮沸后的豆浆(所用豆浆与石膏的质量比约为20:1)中,边加边搅拌,豆浆中的蛋白质会聚沉,与水分离,成豆腐花。稍冷后,用一湿布包好豆腐花,放入一可漏水的容器中,稍加压,使水渗出,即成豆腐。\n第二节离子反应\n思考:为什么Cu、稀硫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而NaCl固体、纯净硫酸、蔗糖溶液、蔗糖固体、酒精溶液、不能导电?Cu能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原因\n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n分析:蔗糖溶液、酒精溶液、蔗糖固体、NaCl固体不能导电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原因硫酸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原因\n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H2SO4、NaOH等\n小结:(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3)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像SO3、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溶于水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这些电解质能够电离而导电,并非这些化合物本身电离所为。(4)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n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铜和NaOH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属于电解质。注意: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碳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碳酸钡不是电解质。注意: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只需具备其中之一)\n3.CO2溶于水能导电,那么CO2是电解质。注意: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由自身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才能称其为电解质。注意概念的正确理解!\n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A.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B.固态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C.H2S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2S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E.铜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F.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B、C\nNa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原因\n(二)、酸、碱、盐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NaCl=Na++Cl-HNO3=H++NO3-NaOH=Na++OH-化学式离子符号\n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什么?1、正确书写离子符号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H2+H2SO4SO42-+MgCl2Mg2++Cl-FeCl3Fe2++3Cl-23+\n酸的电离有什么共同特点呢?HClH+Cl-+H2SO4H++SO4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酸。HNO3H++NO3-2\n[思考与交流]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1、写出NaOH、KOH、Ba(OH)2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写出NH4NO3、Al2(SO4)3、BaCl2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4、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HClH2SO4NaOHCa(OH)2NaClNH4NO3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n思考:下列物质中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①NH3•H2O②NaOH③NaHCO3④C12H22O11(蔗糖)⑤H2SO4溶液⑥HCl(氯化氢)⑦铁⑧CH3COOH⑨SO2①②③⑥⑧④⑨\n1.NaHSO4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怎么写?有何区别??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2.判断正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酸\n思考:HCl、CH3COOH、NaOH、NaCl、NH3·H2O是电解质吗?其水溶液能导电吗?同浓度时导电能力相同吗?[实验]连接好仪器。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的0.1mol/L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五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n亮亮亮暗暗大大大小小注意: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n结论:1、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的导电能力一般不同。2、同一电解质溶液不同浓度,导电能力不同。问题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少。思考: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其导电能力为何不同?\n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HCl等。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CH3COOH、NH3·H2O等。全部水合离子强大多数盐、强碱、强酸、一切离子化合物部分分子、水合离子弱弱碱、弱酸、水、极少数盐思考: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物质溶解性和电解质强弱有必然联系吗?\n注意:⑴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如有些化合物(如BaSO4、AgCl)虽溶解度小,但属强电解质,因溶解的部分能完全电离。⑵电解质的强弱、溶液导电性与物质溶解性无必然联系。\n思考:离子化合物的电离与共价化合物的电离原理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差异?\n不完全相同,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或溶于水均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的作用才发生电离(如:稀硫酸能导电而浓硫酸不能导电,熔融的硫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均能导电)。怎样区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n1.CH3COOH2.H2SO33.Ca(OH)24.Cu(OH)25.CaCl26.NaHCO37.NaHSO48.HClO判断电解质强弱,并写出其电离方程式。注:①先判断电解质强弱②强电解质用=号,弱电解质用符号。\n[总结]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按溶于水或融化状态能否电离能电离不能电离按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完全电离不完全电离\n练习:1、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K2CO3=NaOH=HNO3=2K++CO32-Na++OH-H++NO3-弱酸的电离:CH3COOHH2SH++CH3COO-H++HS-HS-H++S2-一可逆,二分步电离\n练习2:在通电条件下(电路中连有灯泡),往1mol/LBa(OH)2溶液中滴加1mol/L硫酸溶液至过量,(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用所学的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现象1.随着硫酸的滴入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灯泡亮度逐渐变暗,最后熄灭。2.继续滴加硫酸,沉淀量不再增加,灯泡重新发光,随硫酸的不断滴加,亮度增加。\n归纳小结(4)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无关。某些盐如BaSO4、AgCl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是__________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5)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主要与溶液中有关。(2)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单质、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电解质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像SO3、SO2、CO2、NH3,它们溶于水生成了电解质而导电,但本身是。(1)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物本身电离非电解质溶解性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电荷数\n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n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③SO2④H2SO4⑤石墨⑥酒精水溶液⑦KOH水溶液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蔗糖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③⑨②④⑧①⑤⑦⑧知识回顾\n两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遇,结果?试剂:Na2CO3溶液、CaCl2溶液、Ca(OH)2溶液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活动与探究Ⅱ\n相应化学方程式1.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2.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产生的白色沉淀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2NaCl+CaCO3↓产生的白色沉淀交流与讨论:探究过程1和2中,为什么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生的现象却相同?反应实质相同,都是CO32-+Ca2+==CaCO3\n(2)、请写出Na2SO4,KCl,BaCl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实验现象1、向盛有5m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KCl溶液。2、向盛有5m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混合前溶液中的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生成新的物质无\n试管2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和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和+==\n一、离子反应SO42-+Ba2+=BaSO4↓(三)、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只有在水溶液中才写离子方程式)(一)、定义: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叫做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的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n(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是基础: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写②、拆③、删④、查\n、拆--是关键: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余物质均用化学式来表示。盐酸、硫酸、硝酸等一般以离子形式表示有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等。\n对于微溶物的处理:(1)若作为反应物且在澄清溶液中写成离子,如澄清石灰水可写成Ca2+、OH-;若作为反应物但为悬浊液,则必须写成化学式,如石灰浆、石灰乳须写成Ca(OH)2(2)若为生成物,一律都写成化学式。\n对于酸式酸根在溶液的处理弱酸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例:NaHCO3Na++HCO3-HSO4-是强酸的酸式酸根,要拆开。Na++H++SO42-NaHSO4\n、删--是途径:等数目删去方程式两边没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是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并将系数约成最简整数比。+==2Na++SO42-+Ba2++2Cl-====BaSO4+2Na++2Cl-凡不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注意:书写离子方程式要遵守客观事实。\n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2、氧化铜放入稀硫酸3、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混合4、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n1、2、3、4、\n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即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只有一个,而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对应的具体化学反应反应可能有多个。\n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酸电离出来的H+和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H2O。\n练习: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32-+2H+=CO2↑+H2OCO2+2OH-=CO32-+H2OBa2++SO42-=BaSO4↓Cu+2Ag+=Cu2++2Ag\n实验1、向盛有5m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溶液。2、向盛有5mL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3、向盛有5m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盐酸。现象产生蓝色沉淀红色褪去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实验2-3\n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即这些离子不能共存。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型)①生成沉淀(难溶物质)②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③生成水、弱酸、弱碱(即弱电解质)特点:沿着某种离子数目(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n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HCO3-CO32Cl-B、SO42H+OH-K+C、Fe3+Cu2+NO3-OH-D、H+Cl-Na+CO32-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Na+、CO32-、Cl-B、Ba2+、Na+、OH-、Cl-C、Ag+、K+、NO3-、CO32-D、Cu2+、H+、Cl-、OH-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Ca2+、HCO3、C1、K+C、Mg2+、Ag+、NO3、ClD、H+、Cl、Na+、CO32BBA\n三、离子共存问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①生成沉淀(难溶物质)②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③生成水、弱酸、弱碱(即难电离物质)(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H++NO3-、ClO-、H++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等)不能大量共存。\n练习: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①Ca2+Na+CO32-NO3-②Ca2+Na+SO42-NO3-③H+K+Cl-OH-④NH4+K+OH-SO42-⑤SO42-K+H+HCO3-⑥Na+K+OH-HCO3-⑦K+H+I-MnO4-①Ca2+Na+CO32-NO3-生成难溶物CaCO3②Ca2+Na+SO42-NO3-生成微溶物CaSO4③H+K+Cl-OH-生成水⑤SO42-K+H+HCO3-生成弱酸H2CO3⑥Na+K+OH-HCO3-生成CO32-和水⑦K+H+I-MnO4-MnO4-能把I-氧化④NH4+K+OH-SO42-生成NH3·H2O\n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Cu2+(蓝)、Fe3+(黄)、Fe2+(浅绿)、MnO4-(紫)CrO42-(黄色)Cr2O72-(橙色)等⑵强碱性(OH-)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⑶强酸性(H+)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⑷所有的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S-、H2PO4-、HPO42-等)既不能跟H+又不能跟OH-大量共存。如:Mg2+、Zn2+、H+、如:OH-、CO32-、HCO3-、SO32-、HSO3-、HS-、S2-等\n练习1、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NO3-、K+5、在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SO42-、HCO3B、Cu2+、K+、SO42-、NO3C、Na+、K+、Cl、NO3D、Fe3+、K+、SO42-、ClCC\n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⑴SO42-(CO32-),所加试剂: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⑵Cl-(SO42-),所加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⑶Fe2+(Cu2+),所加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⑷Cl-(Br-),所加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练习】H2SO4BaCl2FeCl22H++CO32-=H2O+CO2↑Ba2++SO42-=BaSO4↓Cu2++Fe=Fe2++Cu2Br-+Cl2=Br2+2Cl-\n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②看物质是否可拆应为CaCO3+2H+=Ca2++CO2↑+H2O①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即反应的可能性)如:Fe跟稀盐酸的反应如:CaCO3跟稀HCl反应\n③看是否守恒(原子个数、电荷守恒等)如:Cu+Ag+=Cu2++Ag(×),应为:Cu+2Ag+=Cu2++2Ag④看是否漏掉参加反应的离子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n练习: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A.铁放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H++Cl-+ClO-C.盐酸和碳酸钙反应:CO32-+2H+=CO2↑+H2OD.钠跟水反应:Na+H2O=Na++OH-+H2↑E.CuSO4液和Ba(OH)2液反应Ba2++SO42-=BaSO4↓F.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G.过量CO2通入烧碱溶液:CO2+2OH-=CO32-+H2O\n1、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课堂小结①生成沉淀(难溶物质)②生成气体(挥发性物质)③生成水、弱酸、弱碱(即难电离物质)\n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B.BaCl2和Na2SO4;Ba(OH)2和(NH4)2SO4C.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D.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过量)D复习:\n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点燃C+O2==CO2A+B==ABAB==A+B高温CaCO3==CaO+CO2↑A+BC==AC+BC+2CuO=2Cu+CO2↑高温AB+CD==AD+CBCaCO3+2HCl==CaCl2+H2O+CO2↑[回顾]\n【讨论与交流】将下列反应进行分类,其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有5、1、2H2+O2==2H2O2、Zn+H2SO4==ZnSO4+H2↑3、CaCO3==CaO+CO2高温4、NaCl+AgNO3==AgCl↓+NaNO36、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n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n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被氧化,该物质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被还原,该物质发生的反应为还原反应。CuO+H2∆Cu+H2O思考:上述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他们是同时进行的吗?[回顾]\n1.从得氧和失氧的观点认识(形式)定义: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形式)。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对Fe2O3:Fe2O3Fe对CO:COCO2失去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高温Fe2O3+3CO2Fe+3CO2\n+20失去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4得到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CuO+C2Cu+CO2高温CuO+H2Cu+H2O高温+20失去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1得到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O+CH2+CO高温+1+2失去氧,化合价降低,被还原00得到氧,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思考与交流\n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结论:注意:(1)、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也是判断依据。(2)、非氧化还原反应定义:反应前后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反应。\n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以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元素化合价变化元素化合价无变化\n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观点认识(特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特征--判断依据)\n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去判断下面的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2KClO32KCl+3O2↑③H2+Cl22HCl④NaCl+H2SO4==NaHSO4+HCl关键:1)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2)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⑤2Na+Cl2==2NaCl点燃\n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n结论:从Na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得失。NaNa+ClCl-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nH2+Cl22HClHH+ClCl-●●●●●●●●●●●●●●●●●●+1+1+17共用电子对偏离原子共用电子对偏向原子H+Cl-●●●●●●●●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HClH+Cl-●●●●●●●●●●●●●●●●+17●结论:从H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偏离和偏向)。发生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n结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的反应\n3.从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观点认识(本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nCuO+H2Cu+H2O△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纵观全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200+1\n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表现在发生表现在发生总数相等同时发生总数相等(实质)(特征)\n◆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形式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被还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特点: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特点: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实质(概念)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小结\n练习:试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角度分析:00+1-12Na+Cl22NaCl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nFe+CuSO4FeSO4+Cu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0+2+20\n练习: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A、CaCO3=CaO+CO22KClO3==2KCl+3O2B、CaCO3+H2O+CO2=Ca(HCO3)2C+O2==CO2C、Zn+H2SO4==ZnSO4+H2D、NaOH+HNO3==NaNO3+H2O√√√\n思考: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n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1、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2、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3、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后的产物4、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后的产物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组基本概念: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n5、氧化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6、还原反应: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7、被氧化: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变化过程。8、被还原: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变化过程。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n例如:在反应Zn+H2SO4==ZnSO4+H2↑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填“氧化”或“还原”),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填“得与失”);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填“氧化”或“还原”),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填“得与失”)。氢氧化锌氧化还原还原得失\n下列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请指明氧化剂、还原剂1.Fe+H2SO4(稀)=FeSO4+H2↑2.Fe+2FeCl3=3FeCl23.2H2S+SO2=2H2O+3S4.3Cu+8HNO3(浓)=3Cu(NO3)2+2NO↑+4H2O5.AgNO3+NaCl=AgCl↓+NaNO3△判断氧化剂、还原剂也是从化合价入手\n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n(1)双线桥法CuO+H2==Cu+H2O+200+1得2e-,被还原失2×e-,被氧化步骤:①标价态②连双线③注得失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n1、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发生化合价改变同种元素;在“线桥”上必须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电子对的偏移也按得失处理)。2、电子转移数以a×be-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原子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得电子数,当a=1或b=1时,将1省略,也可直接用转移电子总数表示。电子符号用“e-”来表示\n3Cl2+6KOH=KClO3+5KCl+3H2O0+5-1失5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5×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_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__Cl2Cl2KClO3KCl5e-\n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失去的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得到的电子总数\n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0+5+2+2失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_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__HNO3CuCu(NO3)2NO6e-\n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1.Zn+2HCl==ZnCl2+H2↑2.2KClO32KCl+3O2↑3.3Cl2+8NH3==6NH4Cl+N2\n⑵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元素的电子转移情况时,将氧化剂中降价元素与还原剂中升价元素用线桥连接起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称为“单线桥法”.重点:(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2)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元素(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n+3-1+202e-氧化剂_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__Fe3+I-I2Fe2+2e-2Fe3++2I-=2Fe2++I2用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n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1.Cu+2H2SO4(浓)CuSO4+SO2↑+2H2O2.Cl2+2NaOH=NaClO+NaCl+H2O3.S+2KNO3+3C=K2S+N2↑+3CO2↑\n练习:HNCO(异氰酸,其结构为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写出HNCO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作业: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情况。SO2+2H2S==2H2O+3S3Cl2+8NH3==6NH4Cl+N2\n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1.氧化性还原性的含义:氧化性越强,说明该物质越容易得到电子(即得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说明该物质越容易失去电子(即失电子能力越强)。一般地氧化性强的物质易于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2.氧化性还原性与元素价态的关系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如:浓H2SO4HNO3FeCl3KMnO4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如:KIH2SZnHCl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Cl2SCl2CO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n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正价,其单质只能由游离态(单质)变为化合态(化合物)化合价只能升高,故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还原剂。\n3.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Mg、Al、Zn、Fe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④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H2S等⑤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n(2)常见的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②元素(如Mn、C、N)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CO2、NO2等③元素(S、N)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④元素(Mn、Cl、Fe)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n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弱还原性弱氧化性反应物生成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nCl2+2KBr==2KCl+Br2Zn+CuCl2==Cu+ZnCl2氧化性:Cl2>Br2还原性:Br->Cl-氧化性:Cu2+>Zn2+还原性:Zn>Cu\n【例1】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②2KI+Cl2=2KCl+I2③Na2S+I2=2NaI+S判断有关物质氧化性从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A.Cl2>I2>KMnO4>SB.KMnO4>Cl2>I2>SC.I2>Cl2>KMnO4>SD.KMnO4>Cl2>S>I2B\n练习.已知下列反应:Ti3++2Ag===Ti++2Ag+;Fe+Cu2+===Fe2++Cu;2Ag++Cu===Cu2++2Ag。则下列离子氧化性强弱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Ag+>Ti3+>Cu2+>Fe2+B.Ti3+>Ag+>Cu2+>Fe2+C.Cu2+>Fe2+>Ti3+>Ag+D.Ti3+>Cu2+>Fe2+>Ag+B\n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反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KCaNaMgAlZnFeSbPb(H)CuHgAg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Fe3+Ag+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2、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反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强。F2(O2)Cl2Br2I2SF-(OH-)Cl-Br-I-S2-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利用此规律可比较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n在含有Cu(NO3)2、Mg(NO3)2和Fe(NO3)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A、MgB、CuC、FeD、H2【例2】提示:锌粉由少到多依次反应哪些反应?\n(3)、根据与同一物质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难易(条件)或浓度判断例3:(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反应方程式为:(2)氯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室温时即可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反应方程式为:从上述反应推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__________。例4: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Cu(NO3)2+2NO↑+4H2O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浓硝酸反应比较剧烈)\n272(4)、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判断【例3】Cu+Cl2=CuCl22Cu+S=Cu2S氧化性:Cl2>S▲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是依据电子转移的难易(或能力),而不是电子转移数目的多少。\n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形式1、完全氧化(还原)型: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均被还原和氧化。H2+CuO=Cu+H2O,C+2H2SO4(浓)=CO2↑+2SO2↑+2H2O2、部分氧化(还原)型: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部份被还原和氧化。(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3Cu+8HNO3===3Cu(NO3)2+2NO↑+4H2O\n3、歧化反应:电子转移发生在同一元素上,这种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Cl2+2NaOH=NaCl+NaClO+H2O3S+6KOH=2K2S+K2SO3+3H2O4、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的两种价态,反应后化合价变为它们的中间价态。2H2S+SO2=3S↓+2H2O,4NH3+6NO=5N2+6H2OKClO3+5KCl+3H2SO4=3K2SO4+3Cl2↑+3H2O\n七、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强弱律----氧化性和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化性和还原反应较弱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1)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2)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n(2)守恒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一定和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应用:1.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用于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3.用于方程式正误的判断。\n例: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的XO4-离子还原,则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B+2C+3D+4D\n练习: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A+6B+3C+2D0B\n(3)价态律特点: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果该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还原性。\n重点: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遵循归中原则,但同时必须满足“只靠拢、不交叉、可相交”原则,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KClO3+6HCl=3Cl2↑+KCl+3H2O\nSSSS-20+4+6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种物质(无中间价),不反应.如:浓H2SO4与SO2H2SO4(浓)+H2S=2H2O+SO2↑+S↓\n例.K35ClO3晶体和含有H37Cl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已知反应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此反应生成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4g·mol-173.3g·mol-1C.72g·mol-1D.70.6g·mol-1B\n(4)难易律和优先律①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电子。(注意: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难得电子的物质也不一定易失电子。如稀有气体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②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先后顺序。\n思考:将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先氧化____,后氧化____。如果把Fe粉加入含Fe3+和Cu2+的溶液中,先还原____,后还原______。(已知亚铁离子还原性强于溴离子)Fe2+Br-Fe3+Cu2+写出反应式:Cl2+FeBr2=要求:1.氯气过量;2.氯气少量\n1.将Fe、Cu粉加入到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根据下述情况判断哪些阳离子与金属单质能同时存在,哪些不能同时存在。(1)反应后铁有剩余,则容器里可能有__________(2)反应后有Cu2+和Cu,则容器里不可能有_______(3)反应后有Cu2+,Fe3+,则容器里不可能有______FeCuFe2+FeFe3+FeCu练习:\n2、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⑴16H++10Z—+2XO4—=2X2++5Z2+8H2O⑵2A2++B2=2A3++2B—;⑶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⑴⑶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O4—、Z2、B2、A3+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O4—、A3+、B2、Z2BD\n3、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2.24L,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被氧化(已知:2Fe2++Br2=2Fe3++2Br—),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A.0.75mol•L—1B.1.5mol•L—1C.2mol•L—1D.3mol•L—1C\n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得失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E.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F.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G.金属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只有氧化性H.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I.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J.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B.D.H.J\n5、在2FeS+6H2SO4(浓)=Fe2(SO4)3+3SO2+2S+6H2O的反应中:(1)氧化剂是,(2)还原剂是。(3)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4)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5)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6)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7)氧化过程是___________,(8)还原过程是__________。\n(1)氧化剂是H2SO4。(2)还原剂是FeS。(3)氧化产物是Fe2(SO4)3和S。(4)还原产物是SO2。(5)被氧化的元素是Fe元素和S元素(6)被还原的元素是H2SO4中的S元素。(7)氧化过程是FeS→Fe2(SO4)3+S。(8)还原过程是H2SO4→SO2。\n6、有0.3mol硫化亚铜与适量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末被还原的硝酸为()mol,被还原的硝酸为()mol,消耗的硝酸为()mol。A.2.2B.0.6C.1.2D.1.0CDA\n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产物反应物性质本质特征生成物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小结网络关系:\n记忆口诀:失升氧,得降还,要问剂,恰相反。\n氧化还原反应配平\n试配平下列方程式NH3+O2(纯)—N2+H2OS+HNO3—H2SO4+NO2↑+H2O\n配平原则:1.质量(原子)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2.得失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3.电荷守恒原则在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n配平步骤:1、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C+HNO3——NO2↑+CO2↑+H2O0+5+4+4C+HNO3——NO2↑+CO2↑+H2O0+5+4+4升高4降低1\nC+HNO3——NO2↑+CO2↑+H2O0+5+4+4升高4降低13、算总数:将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的最小公倍数定为电子转移总数。依据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1×4化合价升高的C原子为1个化合价降低的N原子为4个4411\n4、定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C+4HNO3===4NO2↑+CO2↑+H2O25、做检查:用质量、电荷、得失电子守恒检查。\nZn+HNO3—Zn(NO3)2+NO↑+H2O例:配平以下方程式请在配平以后检查:1、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2.离子反应的电荷总数是否相等。\n其他配平技巧及题型:Cl2+KOH—KCl+KClO3+H2O逆向配平法--歧化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Pt+HNO3+HCl—H2PtCl6+NO↑+缺项配平--缺酸、碱或水\n整体法NH4ClO4—H2O+HCl+N2↑+O2↑Cu2S+HNO3—Cu(NO3)2+H2SO4+NO+H2O\n零价法FeS2+O2—Fe2O3+SO2\n练习:MnO2+KOH+KClO3=K2MnO4+KCl+H2OP+CuSO4+H2O=H3PO4+Cu3P+H2SO4P4+HNO3+H2O==H3PO4+NO↑\n思考:配平下列方程式Na2Sx+NaClO+NaOH—Na2SO4+NaCl+H2O\n\n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n1、地壳中含量由多到少的元素是(前三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是元素。【复习回忆】氧、硅、铝铝\n3102、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有导热性、延展性。大多数是固体、(汞)(2)化学性质A、与氧气反应B、金属与酸的反应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C、与盐反应(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Na\n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和水)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4Na+O2=2Na2O(白色固体)1、钠物理性质:质软(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n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2===Na2O2△特殊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1-1(2)加热后反应\n科学探究: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因为Al2O3的熔点(2050℃)高于Al(660℃),Al2O3没有熔化,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加热铝箔2、铝与氧气反应现象解释: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采用化学方法对铝表面的氧化膜进行处理,得到应有更广泛的金属材料。\n3、镁、铝和铁分别与氧气反应(2)铁与氧气在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疏松氧化层—氧化铁(红褐色Fe2O3)4Fe+3O2==2Fe2O3(1)镁和铝与氧气在常温下能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2Mg+O2==2MgO4Al+3O2==2Al2O3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点燃3Fe+2O2==Fe3O4\n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讨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常温下易被氧化常温下能被氧化加热时能被氧化不能被氧化\n活动探究:金属钠遇水?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注意观察:①浮还是沉?②钠的状态③运动还是静止?④有何声响?⑤溶液颜色变化?注意钠的取用:①镊子(不能用手接触)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钠块要绿豆粒大小④剩余的钠放回原瓶。\n二、金属与酸和水反应1、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观察现象2Na+2H2O=2NaOH+H2↑浮熔游、响红钠浮在水面上立刻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反应后溶液变红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熔点低产生气体生成物溶于水溶液呈碱性\n现象:产生轻微的爆鸣声如何检验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氢气结论:2Na+2H2O==2NaOH+H2?\n2Na+H2O=2NaOH+H2失电子得电子还原剂氧化剂结论:推测:钠能否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若能,试分析反应的剧烈程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钠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由于钠与水反应,实质上是跟水电离出的H+反应;而酸比水更易电离出H+,酸中的H+浓度比水中的H+浓度大。实质:2Na+2H+=2Na++H2↑\n银白色金属钠(Na)表面变暗(生成Na2O)出现白色固体(生成NaOH)表面变成溶液(NaOH潮解)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2CO3)白色块状物(生成Na2CO3·10H2O)O2风化CO2H2OH2O思考:Na长时间暴露空气,最后生成什么物质?①⑤④③②\n2、钠与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2Na+H2SO4=Na2SO4+H2↑钠无论是跟水还是跟酸反应,实际上都是与H+反应。钠与酸反应时,若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若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注意\n探究: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有蓝色沉淀产生。现象:(1)2Na+2H2O=2NaOH+H2↑(2)2NaOH+CuSO4=Cu(OH)2↓+Na2SO4总反应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反应:\n钠在溶液中反应的一般规律: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其它物质溶液发生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与原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n例将Na、Mg、Al各0.3mol分别加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1∶2∶3     B.6∶3∶2C.3∶1∶1D.1∶1∶1\n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练习:6Na+2FeCl3+6H2O=2Fe(OH)3+6NaCl+3H26Na+2Fe3++6H2O=2Fe(OH)3+6Na++3H2\n3、钠的保存、在自然界的存在、制法保存在煤油里。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易与水反应钠着火的处理?性质:用干燥的砂土扑灭1)、保存:决定2)、存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制法:电解熔融氯化钠\n4.钠的用途①工业上用钠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如:4Na+TiCl4==Ti+4NaCl。②Na—K合金(液态):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高压钠灯(发黄光)。\n练习: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既能放出氢气,又有沉淀析出的是——A.BaCl2B.MgCl2C.CuCl2D.Na2CO3BC1、将金属钠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会有何现象?钠在煤油中逐渐下沉,至水面时与水发生反应,融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最后完全消失。\n4、铁与水反应装置设计:试管底部塞有一团潮湿的棉花,在湿棉花左边放有铁粉,蒸发皿中放肥皂水(或在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注意事项:整套装置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酒精灯应先在放湿棉花的位置上加热一会儿,待试管底部温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成蒸气时,再将酒精灯移至放铁粉的位置加热;加热一会儿后再将导管插入到肥皂水中,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肥皂泡,可发出爆鸣声;肥皂水不宜太稀,否则吹起的氢气泡太小,点燃时难以有较大的爆鸣声;实验结束时,应先从肥皂水中撤出导管,再移去燃着的酒精灯。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n\n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应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收集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3Fe+4H2O(g)===Fe3O4+4H2高温\n3Fe+4H2O(g)===Fe3O4+4H2↑高温金属与水反应小结:Mg+2H2O===Mg(OH)2+H2↑100℃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剧烈,氢气易爆炸)2Al+6H20===2Al(OH)3+3H2↑∆结论: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水反应\n讨论: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与冷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与热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氢气不与水反应小结金属性越强,常温下与酸或与水反应越剧烈。\n能与酸反应是活泼和较活泼金属的通性,那么金属能不能与碱反应呢?思考:实验3—4: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几片(用砂纸去掉氧化膜)铝片,然后再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加铝的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n5、铝与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①在盐酸溶液中加入铝片现象:反应: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铝片现象: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2Al+6HCl=2AlCl3+3H2↑有大量气泡产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偏铝酸钠Al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结论:应用:铝制餐具为什么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n探究:相同物质的量(或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________;相同物质的量的强酸、强碱,分别与足量铝的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_____。1:11:3\n拓展: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现有10.8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与足量18mol/LH2SO4溶液反应,最多可放出0.6molH2B.常温下与足量2mol/LHNO3溶液反应,最少可放出0.45molH2C.常温下与足量2mol/LH2SO4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mol~0.6mol之间D.常温下与足量2mol/LNaOH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mol~0.6mol之间\n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2Na+2H2O=2NaOH+H2↑2、金属与酸水的反应:3、少数金属与碱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Na+2HCl==2NaCl+H2↑3Fe+4H2O(g)===Fe3O4+4H2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4Na+O2==2Na2O2Na+O2==Na2O2△4Al+3O2===2Al2O3常温或加热4、金属与盐的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2NaCl\n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的关系\n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2Na+2H2O=2NaOH+H2↑微粒数数之比2:2:2:1物质的量之比2mol:2mol:2mol:1mol质量之比46g:36g:80g:2g结论: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比结论:数量左右相当,单位上下相同。多单位混合比2mol:个:g:L扩大NA倍2NA:2NA:2NA:1NA2NA个80g22.4L\n例1: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1)6.5g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况)\n步骤:①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相关的量②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下面,确定对应关系③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n解: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80g3×22.4L0.2molm(NaOH)V(H2)例2:0.2molAl与50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反应消耗氢氧化钠质量。 (2)反应后生成的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n将8.1g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计算生成氢气___L,需要氢氧化钠__mol,有__mol电子发生转移(标准状况下)。练习:2Al+2NaOH+2H2O=2NaAlO2+3H2↑54g2mol67.2L6mol8.1gnmolVLzmol~6e-\n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n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n一、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思考与交流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2、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nNa2O+H2O=2NaOH1.Na2O与水及CO2的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与水的反应\n①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固体试管中,有什么现象?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有什么现象?③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④滴入几滴酚酞,先观察颜色变化,振荡后又有什么变化?实验3-5:Na2O2与H2O的反应\n剧烈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滴入酚酞溶液立刻变红,而后又褪为无色。生成NaOH和O2,反应放热Na2O2具有漂白性.2Na2O2+2H2O==4NaOH+O2↑化学方程式\n②漂白剂①供氧剂(潜水艇或呼吸面具)③强氧化剂(消毒、杀菌)4.Na2O2的用途2Na2O2+2CO2=2Na2CO3+O23.Na2O2与CO2反应\n课堂小结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Na2ONa2O2供氧剂、漂白剂\n思考:1、据所学知识写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如何相互转换?\n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时常常用到纯碱或小苏打,你知道纯碱、小苏打的成分是什么吗?请思考: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n科学探究Na2CO3、NaHCO3的溶解性和酸碱性部分溶解长时间振荡后溶解②溶解性:Na2CO3>NaHCO3溶液变微红色溶液变红(较深)③溶液碱性:Na2CO3>NaHCO3加水结块变成晶体并放热加水部分溶解热量变化不明显①Na2CO3加水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并放热二、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n澄清石灰水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受热不分解受热易分解有CO2和H2O生成2NaHCO3=Na2CO3+H2O+CO2△思考:怎样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科学探究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n(1)与酸反应反应剧烈程度产生气体的快慢:Na2CO3和NaHCO3的其它性质对比\nHCO3-+H+=H2O+CO2↑CO32-+H+=HCO3—1、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考: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盐酸,首先产生气泡的是?(鉴别两种溶液)如何操作?2、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n(2)与碱反应注意:在水溶液中HCO3—(弱酸酸式酸根)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写出Na2CO3和NaH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4)与盐反应写出Na2CO3和NaHCO3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用:鉴别两物质。\n苏打、纯碱小苏打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稳定CO32-+2H+=H2O+CO2↑HCO3-+H+=H2O+CO2↑Na2CO3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课堂小结2:Na2CO3和NaHCO3CO32-+H+=HCO3—Na2CO3>NaHCO3Na2CO3>NaHCO3\n【转化】NaHCO3Na2CO31固体,加热④加入少量的酸2溶液,加NaOH③通入过量CO2\n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颜色的现象。(元素的性质)我们都知道大型晚会或节日时人们喜欢用烟花来庆祝,大家知道为什么烟花会具有那么多的颜色么?三、焰色反应\n实验仪器:铂丝(无锈铁丝)、酒精灯药品:稀盐酸、待测溶液步骤洗——烧——蘸——烧----洗注意:A.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有焰色反应B.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C.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n几种金属的焰色:LiNaKCaSrBaCu紫红黄紫(透过蓝色钴玻璃)砖红洋红黄绿绿应用——可用于鉴别物质中含有哪种金属元素、溶液中含有哪种金属阳离子(通常用于碱金属离子鉴别)\n反馈练习1、9月2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它体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又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太空中,没有氧气,航天员们呼吸要靠氧气筒,而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会改变舱内的压强,造成人体不适或其他仪器故障,所以要把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掉,称为空气过滤。下列空气过滤器中可以用到的药品中你认为哪种最好?()A.过氧化钠B.氢氧化钠C.生石灰D.浓硫酸A\n2.比较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与同浓度下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快慢:Na2CO3>NaHCO3D.相同浓度下水溶液的碱性:Na2CO3稀硝酸④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⑤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⑥硝酸还能氧化FeO、Fe(NO3)2(Fe2+)、HBr(Br-)、HI(I-)、H2S(S2-)、SO2等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资料卡片硝酸的氧化性强至可以氧化大多数金属,除Au、Pt外,如果把浓硝酸和浓盐酸按照1:3的体积比混合(即王水),就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3、硝酸的用途: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等4、创新设计P8545710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