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 M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民教育出版社王本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思路\n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二、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三、课程结构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五、实施建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n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2011版九义课标一致\n(二)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几个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n(一)总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各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二、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n(二)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合作能力、探究能力。\n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n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科特色核心素养。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习领域的特定符号系统和知识体系。第二层次:跨学科的共通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合作、社会交往和沟通、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等。第三层次:自我成长层面的素养。个体心智的成熟程度,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品性修为的发展境界,是以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为核心的自我成熟和成长。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是统摄所有其他核心素养的枢纽。\n框架结构要素提取水平描述语文核心素养框架设计路线内涵阐释\n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文化意识和理解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结构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学科的“本分”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教育的任务思维发展与品质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n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感与语理语境与交流积累与整合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n思维发展与品质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反思与创造实证与推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n审美鉴赏与创造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审美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n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与态度关注与参与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n语文核心素养水平分级描述每个核心素养分为三级,为课程设置和学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水平1必修,共同基础,学业水平测试。水平2选修1,高考的要求。水平3选修2,个性发展的需要。水平分级VS三个要素(层次)\n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1.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为纲,充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层次性,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2.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在特定的语文情境中进行,以单一的或活综合的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n学习任务群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方法的建议;必要的学习资源或获取的途径;学习评价的要求和建议。3.坚持整体性原则。若干的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若干学习任务群组成必修课、选修课学习模块。在课程内容部分具体阐述\n(二)结构必修课,2模块,每模块4学分,8学分,共同基础选修1,3模块,每模块2学分,6学分,高考需要选修2,设计6模块,每模块2分,个人兴趣三类课程分别承担6-8项学习任务(在“课程内容”中阐述。)未明确几册教材,多长时段。\n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根据高中语文课程四项核心素养,给必修课和两类选修课共设计了16项学习任务,语文课程就按照这些学习任务和相关的内容与目标设计并开展语文活动。覆盖高中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需要、场合,涉及高中语文课程三个系列的目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n(一)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学习任务任务群分布任务群分布必选1选2必选1选21.语言积累、梳理与建构★★★9.现当代作家作品阅读研讨★2.当代文化参与和探究★★★10.外国经典作家作品研讨★3.整本书阅读研讨(专书精读研讨)★★★11.传统文化经典选读★4.跨媒介学习与交流★12.论著选读★5.多文本专题阅读研讨★13.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6.社会生活情境下的阅读与交流★14.传统文化专题研讨★7.文学鉴赏与创作★15.跨文化专题研讨★8.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6.学术论著专题研讨★\n(二)高中语文学习活动类型与目标阅读与鉴赏:12条表达与交流:9条梳理与探究:9条语文学习活动类型?总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的语文学习活动……课程结构:阅读与鉴赏……等语文实践活动在特定的语文学习情境中进行……实施建议:关于三个系列目标的教学原: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新增内容\n语文课程内容?需要研究:如何选择学科核心概念?如何表达学科核心概念?术语式表达?定义式表达?…………如何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对接?\n为什么重视核心概念?1.从学科的角度看,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2.从教学的角度看,有利于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有效控制教学内容容量,合理安排“脚手架”知识;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实事内容。\n五、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原则性建议2.关于三个系列目标的教学3.做好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教学(二)评价建议(空)(三)教科书编写建议\n语文不是一门与单一学科体系直接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很难在知识本体系统的覆盖下来构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内容有没有体系?语文课程内容是否需要体系?能不能概括出语文内容体系?应当如何从载体(文本)为纲、知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为纲、行为训练(听说读写)为纲,转变为语文素养为纲?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n载体、知识、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确立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素养靠什么生成?在什么条件下发展和提升?是文本和知识的灌输,和老师分解的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达到的吗?由于语文课存在很多问题,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解决。检查过去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吸收成功的高中老师在一线实践的经验,我们提出“语文活动”的概念,并对语文活动的定义和作用进行了界定。\n言语活动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把言语活动转化到语文课程实施的序列之中,赋予教育的特点,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语文活动。所谓教育的特点,是两个方面:第一,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的明确目的相结合,就是语文活动。第二,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也就是智慧。什么是语文活动?\n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的需要,将语文活动、言语文本、语言运用知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分别构建出三者自身的系统,整合为以素养为纲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以素养为纲,把语文活动作为与素养直接结合的轴心,根据需要整合言语文本和应用性知识,设计出任务群,落实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未提,放在“语文”活动的阐述中。\n语文课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和文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活动。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利用文本,运用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凝结为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与过去纯知识体系的理念、听说读写的理念,都是不同的。语文课不是文学课,也不是语言课,更不是语言和文学两门学科的简单加合。两种内容体系不是高校语言文学专业研究体系的直接搬用,它应当吸取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但它应当是为生成、发展和提升人的语文素养,从而生成、发展和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为总体目标的重构体系。体现改革的五个方面\n文学作品是语文课重要的言语文本,但在语文课业中,言语文本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门类的全面搬用。是针对语文素养、用综合标准(多元属性)有选择的构建,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文学化的倾向。语言知识不是汉语语言学学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普通语言学)体系的搬用,而是针对语文素养,以语用为中心,以指导健康语感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语理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防止语言学教条的倾向。语文综合活动是为了学生素养的生成、发展和提升,要强调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既要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也要针对语文课业的知识系统精心设计,采用一定的人为设定的和虚拟的环境进行。这样才能防止最终获得的知识不系统、不能举一反三的实用主义应用,实用主义的碎片式的应用并不能生成能力。\n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教学1.语文学习活动的任务这里所说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多个目标、多方面内容的集合,这种目标、内容“群”的设计有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语文活动则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围绕有关的话题,展开活动,内容则根据需要可以有所拓展延伸,始终追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活动的任务──提高语文核心素养\n2.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1)语文学习活动应紧扣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2)语文学习活动涉及的一些要件:语言文字素材和运用范例,情境和活动范围,活动的任务、目标、过程和方法,学生的积极投入。“任务”可以是多种类型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应尽可能覆盖高中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可从多种角度切入,各个专题容量大小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可大可小。“活动”应该始终环绕语文核心素养,形式应该丰富多样,要让学生充分投入,不能“走过场”。专题活动要争取内容目标的集约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n(3)设计和组织语文学习活动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提供多参差多类型发展的可能。★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和语文核心素养确定内容,设计目标。★根据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场合和需要,从各种角度切入,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目标。★在活动的过程、方法上多下功夫,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意义,有价值……\n诗歌活动单元\n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