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7.00 K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n课前自主学习(学生用书P58)\n一、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般应将已知物质的其他物理量先换算成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几个基本公式:\n1.已知物质的质量:n(B)=粒子或物质的摩尔质量,是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2.已知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n(B)=标准状况下(0℃和101kPa),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1。3.已知物质的粒子数:n(B)=一般计算中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采用6.02×1023mol-1这个近似值。4.已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n(B)=c(B)×V(溶液)。\n二、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的关系H2+Cl22HCl化学计量数ν之比1:1:2扩大NA倍1×NA:1×NA:2×NA物质的量之比1mol:1mol:2mol质量比2g:71g:73g标准状况下体积比22.4L:22.4L:44.8L在同一条件下体积比1:1:2\n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ν1:ν2:ν3…=N1:N2:N3…=n1:n2:n3…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气体的气体的体积之比,即ν1:ν2:ν3…=V1:V2:V3…诱思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和单位是否必须统一?\n提示:不一定,将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粒子数等不同物理量同时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在化学方程式下面列出的物理量必须符合“左右成比例,上下单位相同”的基本原则。\n课堂深化探究(学生用书P58)\n一、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1.关系式法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得到。但对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求解,即“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关系式”更是重要而实用。“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式、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n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关系式的一般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炼出某些关系。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4HCl~Cl2。(2)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如:2Na~H2。\n2.守恒法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1)质量守恒①宏观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②微观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2)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n(3)电荷守恒①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②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n3.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n二、判断过量计算的几种方法过量计算几乎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下面介绍几种判断过量的方法,以便在学习中能灵活运用。请看下面问题分析:25g纯度为80%的石灰石与100g质量分数为1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试确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n方法一:比值法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25g×80%100g×16%因为所以HCl过量。计算CO2的质量应根据CaCO3的质量来计算。\n比值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关系量(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比已知量,比值小者过量。例中CaCO3的关系量为100,已知量为25×80%,HCl的关系量为73,已知量为100×16%。(反过来,也可以说,已知量比关系量,比值大者过量)\n方法二:十字相乘法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25g×80%100g×16%因为100×100g×16%>73×25g×80%,所以HCl过量。十字相乘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关系量与已知量交叉相乘,积大者其中所含的已知量对应的物质过量。\n方法三:计算反应物法假设CaCO3全部反应完,需消耗HCl的质量为x,则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25g×80%x因为14.6g<100g×16%,所以HCl过量。\n计算反应物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假设其中一种物质完全反应(设为A物质),以它为标准计算所需另一种物质(设为B物质)的量,若计算所得值比实际值大,则A物质过量;若计算所得值比实际值小,则B物质过量。\n典例剖析(学生用书P59)\n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例1金属钠1.15g跟水反应,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升?(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答案〕(1)0.56L(2)0.5mol·L-1\n〔解析〕设生成标准况状下气体的体积为V,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方程式:2Na+2H2O=2NaOH+H2↑2×23g2mol22.4L1.15g0.1L×cV\n〔点评〕列比例时注意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对应,但单位不要求一致。在比例式中运算要带单位,未知数V、c本身就是物理量,带有单位,不要写成cmol·L-1;比例关系式中各个量都要有单位。\n知识点二用差量法解题例2(2008·上海高考)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2.016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g。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g。\n(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答案(1)0.075mol(2)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2)5.56%(计算过程见解析)\n〔解析〕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n(混)==0.09molCH4+4CuOCO2+2H2O+4CuΔm1mol1mol(4×80-4×64)g0.075mol0.075mol4.8gn(CaCO3)==0.085mol,则n(CO2)=0.085mol\n因此,原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O2为:n(CO2,原)=0.085mol-0.075mol=0.01mol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2为:n(N2)=n(混)-n(CH4)-n(CO2,原)=0.005mol故N2的体积分数=×100%=×100%=5.56%。\n课内针对性训练(学生用书P60)\n1.1.6gNaOH恰好与20mL的盐酸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mol·L-1B.2mol·L-1C.0.5mol·L-1D.1mol·L-1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NaOH+HCl=NaCl+H2O,可知n(NaOH)=n(HCl),则n(HCl)==0.04mol;c(HCl)==2mol·L-1。\n2.将4.6g金属Na投入到100g不同浓度的下列盐酸中(1)0.365%;(2)3.65%;(3)36.5%,则放出H2的物质的量()A.(3)最少B.(3)最多C.都一样多D.无法确定答案:C\n解析:n(Na)==0.2mol,(1)中n(HCl)==0.01mol,(2)中n(HCl)=0.1mol,(3)中n(HCl)=1mol,由2Na+2HCl=2NaCl+H2↑,(1)、(2)中HCl不足,(3)中HCl过量,但由于过量的Na会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故Na在溶液中全部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生成的H2物质的量相同。\n3.标准状况下,3.25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L氢气,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A.Zn+2HCl=ZnCl2+H2↑1mol1mol3.25gxLB.Zn+2HCl=ZnCl2+H2↑65g1L3.25gxL\nC.Zn+2HCl=ZnCl2+H2↑1mol22.4L0.05molxLD.Zn+2HCl=ZnCl2+H2↑65g22.4L3.25gxL答案:CD\n4.(2009·从化高一检测)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1:1:1B.3:2:1C.6:3:2D.9:3:1答案:D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Ag++Cl-=AgCl,计算可得。\n课后优化训练(学生用书P60)\n基础强化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答案:D\n2.将11.5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得溶液a;将12gMg投入到与水等质量的足量盐酸中,得溶液b,则a与b的质量关系为()A.a=bB.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