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50 K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难点:上阕写景的目的。【教法与学法】1、诵读法。将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全过程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2、提问法。按照“切入-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3、练习法。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4、分组讨论法。采用自由讨论指定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全班分为若干组,确定发言代表,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七十多年前,一位伟人在风雪弥漫中,登高望远,欣喜地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茫茫大雪的掩盖下,宛然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伟人诗兴勃发,在纸页上落下了一首气雄千古的绝唱——《沁园春 雪》。此词意境开阔,大气磅礴,蒋介石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在国民党内外征集诗词,并要求他的御用文人们日夜埋头写作,要写出一首词在气势和意境上超过毛泽东,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如愿。那么,《沁园春 雪》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2、释题:沁园春,词牌名;雪,词题目。 3、回忆词的有关知识:概念、分类、派别 4、字词,学生板演 俱往矣(yǐ)冰封(fēng) 莽莽(mǎng) 妖娆(ráo)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大雕(diāo)风骚(sāo) 5、教师范读,然后学生朗读全词。力争在短时间内读熟。 6、简介背景: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从此红军肩负起抗日救国的第119页共119页\n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准备渡黄河东征,词写于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 7学生齐读课文,指导学生看注释,理解上阕字面意思,并解释上阕。 8根据意思划分上阕层次。 结合课文分析层次(三层):上阕哪些地方是概括描写,哪些地方是具体描写,哪些地方是相象之景,借以明确层次。 9概括描写,即开头三句的分析和领会: (1)“千里”与“万里”互文,写出“北国”的辽阔和壮观; (2)“冰封”与“雪飘”的基本色泽及静态与动态的不同景象; (3)诗人登高望远与借助想象拓展视觉形象,显示宏大气魄。 10具体描写,即中间七句的分析和领会: (1)“望”字领起哪几句? (2)“望”中所见,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静? (3)静景:写“长城”,写“大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特定意义?“内外”“上下” 展示了怎样广阔的地区?“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是什么景象? (4)动景:“山”“原”都是静物,为什么在“舞”在“弛”,变静态为动态?动态描写展示了什么样的美?“欲与天公试比高”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势的活力? 11想象之景,即最后三句的分析和领会: (1)什么词表现了以下所写是想象之景? (2)“晴日”景象是怎样别有境界,有什么含义? 12总结本节课内容,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写景手法的运用 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13学生朗读课文并背诵上阕。 第二教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⑴字词:注音、解释 ⑵齐读、抽背课文 2复习课文内容导入下阕的学习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下阕的字面意思,并解释下阕, 4划分下阕层次(分为三层)。结合以下三个问题以明确层次: (1)下阕怎样由上阕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2)选择了历史上哪些英雄人物?又是怎样评价的? (3)怎样歌颂今天的英雄人物? 5过渡句的分析和领会: (1)“江山如此多娇”,“娇”字照应了上阕的哪些描写?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字有什么含义,“折腰”概括了什么内容? 6评价古代英雄人物句的分析和领会: 第119页共119页\n(1)“惜”字领起拿几句,“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2)词里选择了哪些古代英雄人物加以评价?你知道他们的历史事迹吗?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汉武帝:对内巩固中央集权,对外抵御匈奴,加强同西域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恢复社会生产,选贤任能,抗击突厥入侵,出现了大唐盛世。 宋太祖:统一五代十国,加强中央集权。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族军功卓著的领袖。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尊其为元太祖。 他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英雄人物,对祖国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贡献。 (3)“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的含义,“略”“稍”的准确性,“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含义,“只识”与“略”“稍”的比较。 7赞颂无产阶级英雄句子的分析和领会: (1)“今朝”指什么朝代? (2)“风流人物指什么人? (3)回顾上一层,想一想为什么选择历代帝王这个系列加以评论,而不评说古代农民起义领袖。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刻含义。 8教师归纳、总结下阕 下阕议论兼抒情,评论历史上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9学生齐读课文力争背诵 10总结全文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写、有具体写(有静态写、有动态写) 词的下阕议论兼抒情,评古是为了论今,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2)用词准确、精练而鲜明 动词极富形象,形容词不但极富形象而且色彩鲜艳,副词十分确切增强表现力。 (3)多种修辞说法的运用:比喻、借代、对偶板书设计:沁园春雪长城内外望大河上下(写景)山舞、原驰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抒情)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秦皇汉武惜唐宗宋祖(议论)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雨说》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第119页共119页\n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及雨的象征意义。2、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3、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感悟、联想想像、评析欣赏、探究学习中理解意象,把握本主题,感受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3、理解拟人及象征手法的运用、作用【教学难点】副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好雨知时节,……”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还有俗语云:“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喜事,可见,一场及时好雨带给人们的极大喜悦。不同季节的雨,如同百变的女子,呈现出不同的妖娆风情。淅沥淅沥的春雨,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如同轻柔温婉的女子;而倾盆而下,溅起水花无数的夏雨,则像一位暴烈豪爽的女子。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让霏霏细雨飘进你的心田。(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与背景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三、研习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第119页共119页\n(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田圃(pǔ)禁锢(jìngù)留滞(zhì)喑(yīn)哑(yǎ)襁(qiǎng)褓(bǎo)(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朗读指导: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3)师范读、生跟读,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4)喜悦、轻快地朗读这首诗a、生用喜悦、轻快地语调朗读这首诗三遍;b、生交流朗读效果,以四人小组互读互查,推选优胜者;c、各组优胜者全班交流朗读,其他组可点评优劣(评时可对节奏语调点评)d、推选班内最优胜者,领读全诗。2、整体感知 ⑴这首诗以雨的口气向人们诉说了什么?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①探访四月的大地;②雨轻轻地来了 ③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④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 ⑤请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⑥告诉孩子们它来自何方,又是怎样长大的 ⑦⑧教孩子们勇敢地笑;⑨交代雨的最终归宿⑵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词,说说诗中“雨”的形象,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乐观、爱笑的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3、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第二课时一、复习1、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说说诗中“雨”的形象,及其内涵。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乐观、爱笑的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二、研读课文1、理解性朗读全诗,分析“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表现了春雨怎样的精神?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第119页共119页\n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她要探访大地;“雨”接着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还说自己“来的地方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最后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所有这些说的话,集中地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难看出,春雨具有奉献自己、为人类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2、从上面我们了解到,雨的到来可以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这都不难理解;但诗中七、八两节却提到“雨”到来要做两件事,而这两件事都是要教孩子们勇敢的笑,雨能教孩子们笑吗?这个笑是我们平常时的哈哈大笑吗?如不是,那我们又如何理解“笑”?明确: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是要矮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石狮,石狮流的自然不是泪,那应该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体,穿梭其中,那是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乐观、积极的对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幸福成长。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要勇敢、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所以,诗中的“笑”其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勇敢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的精神。教孩子们勇敢的笑,就是诗人希望孩子们能用这种精神态度去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3、这也是诗人为什么要以“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为副标题的原因。(联系诗人的童年生活经历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解释。)本诗的副标题既点明了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又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表明了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的时期,旅居海外已久的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同时,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所以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这也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4、集体朗读课文。三、品味诗歌语言,探究诗歌语言特色 1、点击:诗歌是作者用丰富的感情、鲜明的节奏、和谐精练的语言以描绘象,反映生活的文学样式。对于语言的品位,是把握诗歌内蕴,与诗人感情进行沟通的基础。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第119页共119页\n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又如第5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1节“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不仅如此,诗人对诗中其他事物,诗人也都做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等等。总之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同时也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这种手法不是拟人的修辞方法,而是拟人手法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用于整体艺术形象的塑造,后者仅仅用于语句的修饰。 2、拟人手法是文学作品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除此以外,这首诗语言还有什么特色?明确:郑愁予的诗往往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首诗也是这样,它的一些用语和诗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诗人还善于针对诗的接受对象运用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读者的口语,令人感到无比亲切。四、品味雨韵(从语言上分析雨之形象)示例:雨的性格:温声细语雨的问候:呼唤乳名,别将我拒绝。雨的任务:到大地上亲近你们的。雨的希望:勇敢地笑雨的祝福:大地拥有希望l通过同学们的分析,说说“这是的雨。”五、有感情的背诵全诗学生在自由背诵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背,推荐有感情同学领背、齐背,达到共同背诵下来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1、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小散文。2、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成一篇小散文。板书设计祝福祖国祝福儿童(第1节)雨的到来——探访大地雨说(2——5节)雨的邀请——迎接春天(6——8节)雨的来意——勇敢地笑(第9节)雨的奉献——嘴甜心乐3、《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第119页共119页\n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过程与方法: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教学设想】1.《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2.教读本文,应简介“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提供知识平台。课文借用了“变奏曲”这一音乐术语,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教学活动应强化诵读,在熟读过程中,揣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对于形象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合作研究,鼓励有创意的个性化阐发。以提高审美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3.重点: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4.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教法与学法】1.诵读法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2.联想想象法 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3.讨论探究法 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站在现实的苦难中,遥望幸福的彼岸,对幸福和光明的期盼便显得尤为强烈。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第119页共119页\n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 同学们,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朦胧诗潮,无疑填补了那个动乱的历史年代中诗意的空白。舒婷,顾城等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诗人的歌声渲染出时代的色调,建构起一个新的诗学主题。诗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星星变奏曲》,去体悟朦胧诗独特的审美特征。二、资料助读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三、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涛歌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2.学生参考课本后播音员丁建华所淡的朗读感受。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 思考:(1)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第119页共119页\n(2)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可分组、分段朗读,提问:诗歌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明确:“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构成反复句。2.分析上述句式,强调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3.请学生划出诗歌中出现的物象,请学生体会这些物象的意象。明确:夜、蜜蜂、星星、湖、寒冷、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瘦小的星等。4.分析上下节诗中不同物象的象征意义:讨论、归纳、明确:前一节诗中的意象营造出温情、浪漫、自由的氛围,后一节诗中意象描绘出寒冷和残酷的意境。5.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二、研读揣摩1.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第119页共119页\n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3.学生听读全诗,深入领悟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板书设计否定向往星星变奏曲黑暗光明星星奏变曲4、《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第119页共119页\n知识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2.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情感目标: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教学设想】1.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2.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2.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法与学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要点:导读《蝈蝈与蛐蛐》步骤:一、导入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二、研读赏析1.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第119页共119页\n教师点拨: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点拨、提示: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二、合作探究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明确: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第二课时要点:导读《夜》步骤:1.资料助读: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交流、归结: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第119页共119页\n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4.拓展延伸: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静夜月光淡淡,天河何处?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四、作业:练习三板书设计蝈蝈与蛐蛐(济慈)(夏)蝈蝈的乐音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冬)蛐蛐的歌儿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夜叶赛宁河水松林夜莺秧鸡静谧、美丽溪水月色(反复吟咏)(安适、宁静的心境)大河小溪青草5、《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第119页共119页\n积累文中大量的经典语句、格言;初步学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演讲语言口语化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阅读逻辑性比较强的议论文章。在整体感知过程中逐步理清行文思想,把握主旨;联系语境、借助注释理解一些古代名言的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对事业的责任性和热爱事业的态度。能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敬业和乐业”精神有所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中大量的经典语句、格言;初步学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演讲语言口语化的特点。教学难点: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敬业和乐业”精神有所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教法与学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三、通读课文。读一读,理一理。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找出关键句,理出结构提纲。2、师生交流文章的结构提纲。板书:(一)提出观点(1):“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引论)(二)论证观点(2—8):论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本论)1、(2—5)论述“有业”之必要2、(6—7)论述“敬业”之重要3、(8)论述“乐业”之重要(三)得出结论(9):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结论)第119页共119页\n3、总结梳理文脉的方法。明确:(1)找中心句(关键句)、统领句、归结句。(2)按照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来理思路(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3、想一想,议一议:文中这些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有何作用?4、联一联,用一用:第119页共119页\n⑴请你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出几条理由或提供几个例子。⑵作者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你能依据这个标准从身边找出这样的“天地间第一人”吗?(提供补充材料)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119页共119页\n (二)做资料卡片。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总结归纳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2.积累文中的成语和经典语句、格言。(可做资料卡片)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引论(第1段):“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有业(2—5段):做人之根本本论(2—8段)敬业(6—7段):于人生最为重要有利乐业(第8段):生活的最高境界结论(第9段):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练习四,组织他们进行研讨和辩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例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以加深理解。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第119页共119页\n 1、积累词语,掌握“陨落、睿智,恪尽职守”等词语的形、音、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以及伏尔泰、雨果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非凡地位。二、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及伏尔泰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为自由、平等而战的宽阔胸怀和对人类的解放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设想】本文是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意。由于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感到陌生,在教学中应避繁就简,从正义感切入,帮助学生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2、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教法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伏尔泰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们还在纪念他。雨果说,他是永生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矛盾关系是如何转化的呢?文中还说,“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伏尔泰,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光芒来自哪里,又撒向何方?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结合练习四) 二、走进伏尔泰,与名人零距离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 1、了解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第119页共119页\n一词,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不仅在文化部门展开,同时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革命中两次“人权宣言”都宣布人权是人类自然的(即生而就有的)权利,包括“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四大项,由此可见,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2、关于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本人亦因此而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其主要诗集有《颂诗集》、《新颂歌集》、《颂诗与长歌》、《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静观集》、史诗《历代传说》、《上帝》和《撒旦的末日》。小说最著名的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188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为他志哀。3、浪漫主义 文学史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即将理想的生活当作直接的描写对象,展示出一个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补现实的不足。表现手法往往比较奇特,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热情奔放,格调高昂激越。4、写作背景1778年5月30日,“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即1878年5月30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的百年冥诞上,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三、朗读练习,感受课文激情 1、导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那么,我们朗读这篇演说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2、范读、听读、评读 第二课时一、结构解读,理清文章思路 这篇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伟大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 讨论明确:(第1段) 总的评价伏尔泰在历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纪性的贡献。 (2-9段) 回顾历史,伏尔泰为被压迫的人类而孤军奋战。 (10-12)赞美人格,伏尔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3-14)总结全文,再次揭示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激励后来人。 二、精读课文,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 1、思考: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第119页共119页\n伏尔泰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因为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总之,“新纪元”的说法是对启蒙运动意义的高度评价。 2.讨论:(1)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追问:有这方面的例子吗? ——第9节中举了他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尔四个人斗争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看,这四人都是平民,在当时,平民受尽压迫和欺凌。伏尔泰为弱势群体抗争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令人钦佩。 (2)怎样理解“理性的最高权威”?雨果在盛赞伏尔泰的历史功绩时,说“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那么,伏尔泰究竟要教化人类的什么良知?演讲的最后部分,雨果又说,从伏尔泰开始,“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联系全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良知”与“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概念,是认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的关键。在启蒙运动以前,西方人还活在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的阴影之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虽然对其有所冲击,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摧毁神权与王权的强大统治,“人的尊严”还未能真正确立起来。正是以伏尔泰为领袖的一代启蒙思想家,才颠覆了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的“不证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审判。及至19世纪初,雨果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为无上权威,所以他才在演说最后大声疾呼“理性的最高权威”。3、探究:任何国家都需要“理性”。在当今这个社会,重提“理性”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案甲:在今天重提“理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健全,人们说话、做事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比方说,我们做学生的要遵守《学生守则》,还有校纪班规。否则,学校不就乱套了吗?可见,建立一个“理性”的国度,每个国民都有责任。答案乙:现在,国家的法令、法规在逐步完善、健全,这不假。可法律、法规只对普通老百姓产生效力。有的当权者有法不依,有规不循,以权谋私、损公肥己、贪污受贿等不良风气在不断膨胀。我认为唤回人们的良知,整肃人们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答案丙:我认为乙对社会的看法有些偏颇。他看到的只是阴暗面,是少数现象。我国不乏廉洁奉公、大公无私的人,正义、正气占上风。当今社会固然存在些的问题,但人们呼唤良知与真理的呼声不断。有关部门也在逐步改进工作方法和形式,抵制歪风邪气的滋长,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理性”社会中。三、布置作业 :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浪漫主义语言风格,选择几则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背下来。同时将疑难词句划出,以便下节课讨论。 第三课时 一、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第119页共119页\n导入:1778年5月30日,“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从这篇演讲中,我们了解到伏尔泰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1、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 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为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本文是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作者还从哪方面赞扬了伏尔泰? ——还从伏尔泰伟大的人格方面来赞扬。伟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其丰功伟绩,更在其非凡人格。后部分,雨果礼赞了伏尔泰“睿智的微笑”。 2、伏尔泰伟大的人格力量:微笑 雨果说:“微笑,就是伏尔泰”。如何理解?(结合练习三/2;见《在线课堂》P21“⑤【赏句子】”)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伏尔泰的微笑是“睿智的微笑”。因为它是对愤怒情感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后的宽恕和安详。正是有了这智慧的微笑,照亮了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 二、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导读: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这篇演讲很好的展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语言风格。这种诗化的语言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鲜明对比,如:“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生动比喻,如:开头“……,一颗巨星陨落了。”一句用比喻的方法来说伏尔泰的逝世。 渲染夸张,如:“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出来!” 2、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⑴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⑵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⑶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⑷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明确:⑴“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⑵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⑶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第119页共119页\n,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⑷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这句话,极其巧妙地呼应着演讲开头的“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一起。3、探究:怎样欣赏本文的诗化语言?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在这篇演讲中很好地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任何一种语言风格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为基础的,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也不例外。在本文激情洋溢的文字背后,是雨果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而其语言本身,则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例如:“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伏尔泰的微笑,“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又“含有黎明的曙光”。“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对于这些语言,应联系思想背景来品味,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美感和激情。四、回顾课文,体悟写法。 1、激情浪漫,洋溢热情。整篇演说感情真挚,激情洋溢,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其中蕴含着雨果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2、结构严谨,脉络明晰。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3、语言生动,对比鲜明。就本文的语言而言,则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语言充满了美感与激情。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伏尔泰生活在风云激荡的18世纪,他因其世纪性的贡献而受后人敬仰,你读了本文后,一定有不少感悟,说说看。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有关语段,进一步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2、伏尔泰是伟大的哲学家,后世流传着不少他的名言警句,你听说过吗?请搜集整理,不少于两句。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人类最宝贵的财产——自由。●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第119页共119页\n●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位上帝●神谕的最了不起的作用在于保证战争的胜利●预言从来都只是为大人物而作的,小民无此必要●任何人想以道理晓喻他的同胞,都会受到****,除非他是最强者。然而最强者却几乎总是加强无知的锁链,而不是去把它砸断。●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与谬误的宝库。●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无论天资有多麽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如同这个房间没有窗户。3、“微笑,就是伏尔泰”。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人生,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板书设计:纪念伏尔泰一(1)地位非凡,贡献卓越(2—8段)思想启蒙二(2—12)丰功伟绩,非凡人格(第9段)现实关怀伟大(10—12段)睿智的微笑三(13—14)伟大精神,激励后世永恒7、《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傅雷的生平。2、掌握书信的格式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能力与方法1、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抒发情感的两种方式。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情感态度世界观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的才是真正的坚强。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119页共119页\n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教学难点: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以前,通讯工具并不象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信,感受父亲对孩子的牵挂。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2、阅读课文,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封信,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重点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第二封家书,是写与儿子成功之际。“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用: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3、从这两封信,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三、研读第一封信——再次阅读第一封信,思考下列问题: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明确]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明确]首先是宽慰儿子,不必为父母担心。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第119页共119页\n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古战场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4、选择学生朗读第一封信,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划出所受感动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讲道理的,也可以是表达感情的,关键是能够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涓涓教诲。“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四、小结:著名学者傅雷在儿子傅聪远赴欧洲学习音乐后,从父亲、朋友、师长的角度出发,用笔记录下分别的日日夜夜,诉说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体会,寄托对儿子的惦念和牵挂,给儿子留下了动人心弦的文字。今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一封家书中流露出的父爱。请同学们课后先研读下一封信。五、作业:摘抄所受感动最深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导入:新年大家总可以从长辈那收到礼物,或是一件新衣服,或是一份红包。那么你们也送给长辈什么礼物呢?傅聪在新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傅雷收到这封信时,他是怎么比喻儿子的信的?二、研读第二封信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提示: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明确]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⑴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⑵欣赏艺术的喜悦;“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⑶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明确]第119页共119页\n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4、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明确]原文中,找到信中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在傅雷看来,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但最高境界,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5、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明确]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三、拓展部分:傅雷作为父亲是伟大的,他的儿子则是幸运的。或许,我们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自己的父亲没傅雷那样伟大。请同学们认真想想,自己的生活中,你可曾真的感受到父亲的爱了?拓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多重?四、小结: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五、作业:你写过家书吗?如果没有,请你选择一位亲人,给他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一直想告诉他或她的话。如果你曾经写过,把它找出来,重温当时的情景。六、板书设计第一则(第1—9句)傅雷宽慰儿子:不必担忧为儿子分忧心态平衡泰然处之(第10—末句)傅雷告诉儿子正视错误冷静分析引以为鉴为儿子喝彩(1—2段)赞美儿子:演出获得成功第二则警醒儿子:艺术没有止境(第3段)激励儿子:应有气冲斗牛表现第119页共119页\n(第4段)鼓励儿子:勇敢面对矛盾快乐8、《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 3.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养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提高其朗读感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教学难点: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思考:上帝在创造了人后,3次来到人间,每次都分别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变与没变的又分别是什么?2、理清文章的脉络:致女儿的信什么是爱情(第1—4段)(5—15)第一次——爱情运用童话解读爱情(16—18)第二次——忠诚爱情高于生理需要(第5—24段)(19—24)第三次——心灵的追念挚情内含心灵忠诚第119页共119页\n总结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第25段)3、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A、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B、“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第二课时一、合作交流,解读推究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品味语言】(课后第二题) (三)品读上帝问题1、上帝在前两次看到爱情时是什么样的表现?课文中分别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试着把这种语气读出来。问题2、第一次勃然大怒,第二次怒不可遏,照如此推理,第三次应暴跳如雷,可是上帝是什么样的表现?读一读,分析一下原因。总结:上帝是被震撼了,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阻止不了人类的爱情,而且人死了,爱情没有死。更重要的是感动,他觉的是他创造了人类,可是却主宰不了人类的爱情,那就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因为人的思想、感情、尊严是任何力量艘阻挡不了的,于是人就成了大帝上的上帝。四、拓展训练第119页共119页\n1、谈认识: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爱情很美,可中学生不是恋爱的季节,过早的摘取恋爱的果实,品尝到的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酸涩。就象文中所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送给大家一句话:把握应有的爱是幸福的,放弃不应有的爱是轻松的。2、搜集资料: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3、合作探究:在你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比如透过你的父母、亲戚朋友,或是电视电影中的一件具体事,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可以吗?甲生:我的邻居是一对教师夫妇,常在黄昏中散步交谈,从来不见他们争吵,吃饭时还互相夹菜,请对方帮忙时还用“请”字。哦,爱情,原来是一种相敬如宾!乙生:我爸是独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也是游手好闲,妈妈就劝爸爸找个正经事做,并不断地鼓励爸,爸爸逐渐改掉了饭来张口的习惯,现在是个好丈夫。哦,爱情,原来是包容、鼓励和支持!丙生:我爸睡觉爱打呼噜,妈妈经常彻夜难眠,爸爸对妈说,以后你先睡,等你睡着后我再睡。有次爸爸出门了,本以为妈能睡个好觉,可谁知妈妈竟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哦,爱情,原来是一种牵挂!五、课堂小结:“爱情”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作业布置】: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示例: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板书设计致女儿的信什么是爱情(第1—4段)(5—15)第一次——爱情运用童话解读爱情(16—18)第二次——忠诚爱情高于生理需要(第5—24段)(19—24)第三次——心灵的追念挚情内含心灵忠诚总结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第25段)9、《故乡》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第119页共119页\n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2、培养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教法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故乡,都热爱养育自己的故乡。大家知道:提起“故乡”我们会想到自己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有时我们也把“老家”称之为故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写故乡的诗文。有赞美故乡的风土人情的;有抒发对故乡的离情别绪的;还有写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时的激动和欣喜的。 鲁迅先生生于1919年底,回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绍兴时,他有没有那份激动和欣喜?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了解背景(学生可事先到网上查寻有关资料以作补充) 小说写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却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当时,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加上国内军阀混战不休、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2、听录音(小声跟读),给段标注序号,找出生字并正音。阴晦(huì)潮汛(xùn)祭祀(sì)装弶(jiàng)脚踝(huái)髀间(bì)愕然(è)鄙夷(bǐ)嗤笑(chī)瑟索(sè)深黛(dài)惘然(wǎng)恣雎(suī)鹁鸪(bó)伶仃(líng)獾猪(huān)寒噤(jìn)胯下(kuà)秕(bǐ)潺潺(chán)憎恶(zēng)妇孺(rú)钵盂(bō)贵恙(yàng)荼毒(tú)蜷缩(quán)瓦楞(lèng)3、明确小说线索、情节,讨论分段并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段薏。明确:小说按时间顺序,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展开情节。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交代“我”回故乡的时节、地点、原因,着重写渐近故乡时萧索的景象和“我”由此而产生的悲凉心情。为闰土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6—77段):叙述“第119页共119页\n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是本篇的中心部分。这里写了三个时间的事:到家那天,到家三四天后的一天,又过了九天要离家的那天,但从内容上来看,这一部分着重写故乡人物的变化,又可分三层。 (三个层次的分析见最后的“板书设计”)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哲理性的结尾,深化了小说的主要思想。4、课文中的“我”是作者吗?“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讨论后明确:课文《故乡》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不是作者。“我”只是一个艺术形象,尽管《故乡》中的一些素材来自鲁迅1919年回绍兴搬家的经历,但已经过艺术加工,不能简单地在“我”与作者鲁迅之间画等号。《故乡》中的“我”是一个不满现实,心怀希望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个同情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憧憬新生活的艺术典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怎样看故乡令人伤心的变化,“我”对此变化有怎样的反应,等等。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第二课时一、导入:问:请同学们想想小说应具备哪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是谁? (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品主题思想的具体体现。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二、分析探究人物形象1、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的二、四层,着重探讨闰土的形象。(中年闰土、少年闰土)教师指导: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着墨最多的便是闰土。中年闰土的命运,就是当时广大贫苦农民的命运;闰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社会现状。 作者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鲜明地对比起来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请大家在听读、自读时,把描写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语句找出来,说说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通过对比进行描写的。(肖像、语言、动作)讨论话题:⑴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忆?⑵中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我”见到闰土后的心情如何?⑶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①现场采访两位闰土的扮演者,请他们谈对人物的认识。②学生评价并说自己的感受。归纳:少年闰土是一个纯真、可爱、活泼、友善、有智有勇、懂得许多生活知识的农村少年。 中年闰土是一个纯朴、善良而又麻木、愚钝、尚未觉悟的落后的农民形象,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2、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的第三层,分析杨二嫂的形象。第119页共119页\n教师指导:作品运用漫画式的笔法,塑造了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是深挖这种人的性格特点之所以形成的社会根源,理解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写作意图及社会意义。讨论话题:⑴杨二嫂怎样出场的?与中年闰土的出场有何不同?(前者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者默默无声。)⑵杨二嫂先前是怎样的?找出杨二嫂变化的语句,说说杨二嫂有哪些变化?她是怎样一种人? (⑴过去的杨二嫂是一个年轻美丽、安分守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豆腐西施”;⑵现在的杨二嫂是一个泼悍、放肆、势力、尖刻、自私、贪婪的小市民形象。总之,她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3、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二者的变化见以下二表:1、闰土外貌动作语态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闰土少年闰土十一二岁,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活泼刚健“只是不怕我”,对我热情、友好,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穿一件极薄的棉衣。说话吞吞吐吐,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恭恭敬敬的,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了2、杨二嫂杨二嫂外貌性格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人称“豆腐西施”,所以她的豆腐店里的买卖非常好卖弄风骚,多情二十年后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什么东西。作者的情感态度有: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三、梳理、总结:《故乡》中作者是通过鲜明、反复的对比,反映故乡之变的。只有反复阅读,深入体会,才能更深刻地悟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读鲁迅作品,最重要的是学习他是“民族魂”。第三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看到故乡的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我”第119页共119页\n看到的故乡环境的变化,来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使“我”一踏上故土,就惊呼“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的真正原因。二、研读与赏析1、阅读第2自然段(环境描写),当“我”踏上故土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说说描写景物的关键词语及作用,并找出表明“我”心情的语句。(“几个”,表零落的状态;“萧索”,点出荒村景象是荒凉冷落的;“没有一点活气”,说明没有生气,死气沉沉。表明“我”当时的心情的语句是:“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悲凉”是因为——故乡变了。)2、阅读第三部分第1段,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描写黄昏中行船的青黑山色,含蓄地表达了“我”离开故乡时的沉重心情。3、集体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说文中再现“我”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的作用。 明确: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像与憧憬。4、重点研读第三部分,理解议论的作用及含义(即比喻的含义)。⑴为什么说“我并不感到怎样留恋”故乡?⑵写宏儿想念水生有何作用?⑶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一句,“高墙”有什么比喻义?⑷怎样理解后面两段议论?⑸小说最后一句话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⑴“我并不感到怎样留恋”并不是“我”不留恋故乡,而是农村破产、眼前的故乡不值得留恋,表现了“我”对黑暗现实的愤恨。⑵作者利用“我”家三代人把小说中的全体人物结合起来,写宏儿想念水生为下文抒情埋下伏笔。又自然地引起“我”和母亲的感触,“又提起闰土来”,(在追叙中写了杨二嫂和闰土的矛盾——杨二嫂诬陷闰土是为了拿去“狗气杀”的自私目的。)⑶“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一句与前面“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是呼应的。“高墙”比喻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表明“我”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否定。⑷后面写到“希望”,后一辈连成一气,不再隔膜,同时否定三种生活,希望新一代过着前辈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但“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是因为想到当时社会没有实现希望的可能,这正反映了“我”看到实现希望的艰巨性,从而决心作长期斗争。⑸“路”有两层意思一是地上走的路;二是生活应该走的路(人生之路)。 作者用地上的路作比喻,启发人们敢于创新路,过新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一结语,发人深省,深化主题,给人以鼓舞。 最后一段抒情独白,是作者的“呐喊”,也是向黑暗社会的挑战。三、主题探究。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点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如“写作背景”第119页共119页\n所述: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因它的不彻底性,封建主义仍压迫着人民,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国内军阀混战,使中国当时的社会陷入苦难深重的境况,在此境况下,中年闰土和当时千万个中国农民一样,只能活得如此麻木、悲惨。2、对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以下几种理解:(1)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2)纯真的人性被扭曲;(3)渴望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如果你有另外的见解,那么说一说。 甲生:我同意第一种说法。小说通过将儿时留下美好回忆的故乡同20年后两次见到的萧条沉寂的现实故乡作对比,少年闰土是那么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有智有勇,简直是一个小英雄,整个身心都充满活力。而中年闰土却满脸愁苦,生活的重压使他变得迟钝麻木、迷信愚昧,由此可见,他的生命和活力已被扼杀。不仅是他,人称“豆腐西施”能自食其的杨二嫂20年后变得泼悍放肆、尖酸刻薄、虚伪自私,她的灵魂和生命已经被窘迫的生活彻底消蚀了,生命和活力已被扼杀。所以,当时的封建制度扼杀了人的生命和活力。乙生:我同意第二种说法。小说中描写了少年闰土的生命是有活力的,思想是自由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而成年闰土则把未来茫远、朦胧的希望寄托在宗教偶像上;以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而现在的杨二嫂则被窘迫的生活磨掉了淳朴的天性,道德麻木,自私狭隘。这不是他们曾经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吗? 丙生:我说说对第三种理解的看法。“我”再次回到故乡,感到隔膜,尤其是与昔日的伙伴闰土之间有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作者对此感慨万分,希望后辈们不再有隔膜。所以便有了小说的主题是“渴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说法,其实,我觉得将这句话改为“渴望一种新的生活”要更为确切些。作者在文中用真切而深厚的情感描述了自己所向往与憧憬的“新的生活”。虽然消除隔膜、建立起理想的人际关系是作者所向往的,但它仅是新生活的一部分,不足以构成小说的主题。 师评:以上几种主题的理解都是可以的,我们一方面结合小说的时代、人物探究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联系现代社会的现象理解小说反映主题的典型性。大家的发言充满灵气,生动而富有智慧,活跃而富有理性。可见,同学们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增长了智慧,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思维创新、观念创新的能力。四、写法借鉴。1、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小结:写法一:运用高妙的白描,描绘景物。师总结:本文还有以下写法:写法二:运用鲜明的对比,表现主题。【品鉴】运用对比的写法是这篇小说独到的特色。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变化来反映主题思想。如,文中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通过第119页共119页\n“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照,反映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于逾越;通过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比,反映中国农村经济每况愈下。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写法三:运用精彩的对白,刻画人物。 【品鉴】本文善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表现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反映出中年闰土是一个麻木而丧失了活力的木偶人;“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锋利尖刻、咄咄逼人的语言,活画出杨二嫂小市民的形象。写法三:运用精辟的议论,点明中心。 【品鉴】文中的议论深沉而又隽永,让人在脑中时时闪现出思辩性的哲理火花,像“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种富有创意的警句,具有历史的深度,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照亮了读者心中的希望之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激励着读者勇往直前。此外,这些议论在全文中还起到总结收束、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旨。板书设计:(1—2)眼前的故乡。一(1—5段)回故乡(3—4)记忆中的故乡。(第5段)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层(6—8)老屋寂寥,商定搬家故乡二(6—77段)在故乡第二层(9—33)回忆少年闰土第三层(34—52)杨二嫂的变化三(78—88段)离故乡第四层(53—77)中年闰土的变化 (78—83)离开故乡、再忆杨二嫂(84—88)渐离故乡时的感受10、《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2、品味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第119页共119页\n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二、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写作背景:《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第八章《红门(二)》。这个题目是课本编者加的。全书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来家境富裕(因他祖上和父亲一直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一次因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以外的芦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文中的桑桑是全书主人公,也是杜小康的好友。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2.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如下段落:(1)刚刚出发时,杜小康想回家,而杜雍和则“不肯稍微慢下一点来”,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学生齐读“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2)到达芦苇荡之后,父亲和儿子的内心感受是不相同的。杜小康“害怕”“有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而父亲也有所“慌张”,却竭力安慰自己的儿子。第119页共119页\n指名学生朗读“这才是真正的芦荡……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人睡”。(3)故事继续向前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两人感受着特别的孤独。这部分内容明显地应和着课文标题。学生朗读“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那种孤独的味道。(4)在那个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段内容对杜小康的成长成熟有质的飞跃的作用,要注意体会文章是如何描写杜小康的言行的。学生自由朗读“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4.概括课文内容和主题。阅读文章要善于概括,迅速把握其中最主要的内容。要求学生用下面这个句式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关于这个内容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正确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主题。第二课时一、品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2.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明确: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受孤独一时间一久:不再忽然地恐慌一那天雨后天晴:坚强。3.讨论交流:请学生按照下列句式说一段话:我认为杜小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人?生1:我眼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的男子汉。生2:我认为杜小康是一个通情达理,理解父母苦衷,体贴父母疾苦的人。生3: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生3:从杜小康最初的茫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少年。生4:杜小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5:我觉得杜小康是一个勇敢、坚强、活泼的少年。老师总结:大家对杜小康这一形象都概括得很准确!是的,杜小康身上具备着很多优点,因此,我们可以说,杜小康是一个在困境中成长,理解父母,能为家庭分忧,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越来越坚强的孩子。5.思考:请你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换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一个效果更好?为什么?明确:通过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标题“孤独之旅”的具体含义,并体会其中的妙处。二、寻读课文美点,深入鉴赏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片段。2.学生自由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然后选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妙的一个段落放声朗读。第119页共119页\n3.指明学生朗读自己所选定的段落,然后说说自己朗读它的理由。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一是所选景物描写的段落,是如何表现出一种美的,二是要注意所选景物描写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三、体验拓宽:学生合作交流下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结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四、课堂小结: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板书设计本文的行文线索有两条:一是以鸭群的活动为暗线;二是以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为明线,一明一暗,互相映衬,相辅相成,推动情节向前发展。鸭长大了,下蛋了,杜小康也战胜了恐惧、孤独,长大了,坚强了。 开端(第1段):陷入孤独之境——失学去放鸭:无奈 离开油麻地:茫然 孤独之旅发展(2—27段):不堪孤独之旅到达芦苇荡:害怕梦中哭母亲:孤独高潮(28—49段):承受孤独之艰激战暴风雨:坚强结局(50—52段):享受孤独之味—鸭子下蛋了:惊喜课后记:教本课时,我被杜小康的内心成长给感染了,同时他也感动了学生。反观自己,突然间发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因而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调整。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文中的有些话语,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实在太苍白了。1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⑵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⑶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圈点,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重点、难点】第119页共119页\n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教法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板书课题作者)二、资料助读: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创作了《一生》等6部长篇。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⑴要求在每个自然段落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①坏蛋、流氓、无赖;②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③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⑴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教师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 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 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⑶学生讨论:从上面的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⑷学生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教师引导小结:盼----------赞----------见---------躲 (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⑸层次分析:我的叔叔于勒开端(1—4段):盼于勒——望眼欲穿发展(5—19段):赞于勒——吹捧至极高潮(20—47段):遇于勒——咫尺不认第119页共119页\n结局(48—49段):躲于勒——如避瘟神三、研读课文,归纳主题1、小说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是什么?(结合情节分析)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金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2.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教师出示四种主题说。学生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只要言只成理给予以肯定。教师点拨: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我们可以概括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四、布置作业,认识生活,学生反思1、菲利普夫妇身上除了自私冷酷外,究竟有没有一两点闪光点?如果你身边也有象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2、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看待他?第二课时一、研读赏析,分析人物写法,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师提出要求: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我们来概括:我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人物性格特点)的_________(人物),你瞧,______________(人物表现),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示例:我认识了一个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认出弟弟时“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对人物进行的描写、烘托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自主或指明回答。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精明、刻薄、泼辣、虚伪、有主意、富有心计、自私势利、为女儿着想……对于勒的认识:糟蹋钱、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 (以上都要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提示:重点研读第25到38段)总结: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填写并简要分析于勒生活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 菲利普夫妇的特征语言行动第119页共119页\n贫坏蛋、流氓、无赖打发虚伪、卑鄙自私、贪心势利、冷酷、精明、刻薄富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好心人衣冠楚楚地在海边守侯贫卖社蛎的这个小子、这个家伙、那个家贼、那个讨饭的骂、躲避2、文中的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纳于勒的“简历”。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沦落成了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3、作者对菲利普是同情,还是批判?自由谈谈。甲生:我认为作者对菲利普的态度以同情为主。如对父亲的描写,在见到于勒后,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后来则是“脸色早巳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十分张皇狼狈。但他对自己的弟弟从来没有恶言相向,而且以前对弟弟也十分宽容。在课文中作者对菲利普夫妇二人是区别对待的,我们觉得对菲利普颇有些“哀其不幸”的味道。
乙生:这篇小说发表于1883年,当时的社会里金钱侵蚀了人的一切。于勒是菲利普的亲弟弟,在于勒穷困不堪,差不多成了乞丐的时候,菲利普竟然视而不见,后来则干脆躲开于勒。从作者对菲利普诸多方面的描写也可看出对他是持批判态度的。丙生:我认为作者对菲利普的态度是同情之中又有批判。菲利普并不是那么冷酷的人,不然不会让弟弟占用自己应得的家产。但他又毕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为了女儿的婚姻以及自己的家庭生活等,他不得不躲避于勒,于这点作者是同情他的。但对落难而漂泊在外的亲弟弟置若罔闻,金钱之欲望大于骨肉之情深,于这点作者是批判的。4、分析明快个性化的语言(1)“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揭示了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上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2)“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菲利普夫妇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的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毕露无遗。(4)”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称呼强调了我于于勒叔叔的骨肉关系,表现了我的善良、纯真,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第三课时一、辨析研讨,谁是主人公1、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主人公呢?第119页共119页\n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而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略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而在“我”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2、“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2)心中叔叔;(3)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粉讽刺意味的心里话。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二、曲折多变情节安排和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1、曲折多变情节安排这篇小说的主题并不深奥,情节却曲折多变,小说采用大开大合的手法铺排故事,于勒出场前,渲染其在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接着,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情节舒缓下来,在船上,又加了一段吃牡蛎的小插曲描绘嘲讽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和克拉丽丝既怕丢脸,又怕花钱的尴尬处境,使读者哑然失笑,然后,故事高潮迭起菲利普发现迈牡蛎的象弟弟并惊恐告诉妻子,情节推向高潮,气氛顿时紧张,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情节又松缓下来,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情节似乎最终跌落闭合了。不料,作家又妙笔生花,交代菲利普夫妇一家改乘船只,躲避于勒,把人们引入沉思和回味之中。情节真是有张有弛。2、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第119页共119页\n悬念五: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高潮出现。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三、拓展迁移,联系生活1、学生演课本剧,场景:在轮船上,人物:“我”、菲利普夫妇、于勒,情节:从菲利普夫妇吃牡蛎到发现于勒直到离开这部分。要求细致分析利普夫妇的行动,语言和性格。2、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学生自由发言。点拨: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2、在亲情和金钱上,应该珍惜亲情,淡泊名利。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四、作业1、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表情言行会怎样?用200个左右字来完成。2、如果你是文中的若瑟夫,你见到了分别十年之久,穷困不堪的于勒叔叔时想说些什么呢?用150个字来完成。附:“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左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板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开端(1—4段):盼于勒——望眼欲穿发展(5—19段):赞于勒——吹捧至极高潮(20—47段):遇于勒——咫尺不认结局(48—49段):躲于勒——如避瘟神12、《心声》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2、理清小说的两条情节线索。能力目标: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2、学习主人公积极争取不放弃的生活态度。第119页共119页\n【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小说情节结构,借助于情节和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四、课堂小结第119页共119页\n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人的探究学习吧。五、布置作业: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第二课时一、导入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二、揣摩体会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三、合作探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3、同学们几乎每天都和老师接触,也见过很多老师。谈谈你对程老师的印象。【甲生】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也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乙生】程老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得厉害,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荣誉,并不是对李京京有偏见,因为小说结尾写得很清楚:当程老师也被李京京的朗读打动之后,“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丙生】程老师为了追求公开课的效果,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老师总结】大家都谈了自己对程老师的印象,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对程老师的评价也很公正、得体。是啊,人无完人,程老师的优点是主要的,尽管他有不足的地方,但她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还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第119页共119页\n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五、作业以“心声”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情。心声读《万卡》板书设计:开端(1—17段):想遭拒绝 发展(18—27段):偷忆往事 发展(28—44段):听受嘲笑 高潮(45—59段):终抒心声结局课后记:上完这堂课后我才发觉,虽然身为班主任,但和学生的心理差距依然很大,学生内心里有许多东西是我所不了解的。这堂可让我收获颇多。也让我更加的走近了学生。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能力目标:提高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教法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第119页共119页\n一、导入新课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学生集体背诵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是一座庐山,诗人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并不相同。这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二、阅读㈠学习第一层次:1、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阅读课文开头几小节,看看能不能读懂。2、生:读课文开头几小节。3、师生交流:师:读懂了吗?有什么发现?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什么?明确:“事物的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师板书观点)4、师: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这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种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明确:因为这则材料所体现的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5、师明确:怎样亮出作者的观点,要取决于观点本身是否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像那种平白如话、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亮出,正因为本文的观点不容易被我们所理解,所以作者才选用这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㈡学习第二层次1、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才积极寻求到第二种答案,或者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方法呢?明确: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2、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哪几个问题?3.交流:明确:第一个“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段4)第二个“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段9)第三个“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段9)4、师:我们先来点击第一个问题?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明确:创造思维产生的要素:其一,积累知识。其二,活用知识。其三,发展知识。⑵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引导-速读-讲故事给同桌听)(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过程,罗兰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为什么要选用两个事物来证明作者观点?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侧重?同桌之间可以交换一下看法(前者侧重于“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后者侧重于“尝试”)㈢学习第三层次1、师:我们看看作者还提出哪几个问题?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两个问题?2、指名学生读第二、三两个问题。3、师:第一个问题是老师和同学们一道探究完成的,作者又对我们提出两个新第119页共119页\n问题。同学们自己完成,好不好?有没有信心?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针对问题,自己阅读、体味、探究,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小结,小组长组织好做好记录。4、生:自主阅读5、交流(1)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得很好,哪个小组先汇报一下本组的研究结果?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组织学生辩论(2)刚才有不同的看法,对第三个有没有不同看法?(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㈣学习第四层次1、师: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明确:三个关键(最后一段)。2、这里的哪个词语能体现一种科学精神?明确:锲而不舍布置:交流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教师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⑴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⑶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㈤小结课文,完善板书回顾全文,课文开头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话题,这是提出问题;主体部分从“创造性的思维必需要素”和“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分析问题;结尾部分归给总结出:“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呢”,这是解决问题,课文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第二课时要点:合作探究、写法借鉴。步骤:一、合作探究1、你认为做一个富有创造力性的人,关键在哪里?谈谈你的经验体会。生1:我认为做一个富有创造力性的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知识。生2:我认为做一个富有创造力性的人,关键在于我们要经常保持好奇心。生3:我认为关键在于是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发展下去。生4:我认为关键在于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去运用,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生5: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要继续进行多方面的思维,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或一瞬间的灵感,要注意捕捉,不能放弃。第119页共119页\n老师总结:大家都说得很好,是啊,只要我们有自信,不断学习知识,活用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想问题,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2、阅读了课文全文后,你现在认为文章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题合适吗?甲生:合适。以此为题,新颖别致,针对性强,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样拟题,有警醒作用。乙生:不合适。我认为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做标题过于绝对化。因为凡事总要有个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会出毛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标题既没有提出任何先决条件,也未做出必要的限制,强调过了头,因而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所有事物的正确答案都不止一个了。尽管这并非作者的本意,但却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事实上,具有唯一性答案的事物并不在少数。比如,“从地球上观察,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人类永远不会灭亡吗?”“你的生身母亲有几个?”“磁铁只能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吗?”“圆周率小数点后第四位是几?”“弟弟一定比哥哥的年龄小吗?”“自由落体做的是水平方向的运动吗?”“活人可以长时间不呼吸吗?”等等,当你回答这些问题时,这个标题的欠缺就暴露出来了。丙生:不合适。我认为文章中某些论证不能支持标题的观点,甚至与标题相抵触。如文章第三段中“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这就表明,作者本人也承认并非所有事物的正确答案都具有不唯一性。我认为应该把文题改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这样似乎更严密、更科学些。丁生:不合适。我认为文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事物”应该是问题。虽然“事物”包含了“问题”,但“问题”并不等于“事物”,而且“事物”与“答案”也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任何时候所有的事物都需要答案。另一方面,很多事物或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我认为把文题改为“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则更为妥当。老师总结:作为一篇入选全国语文教材、影响力很大的作品,语言(当然包括标题)务必要严密、准确,该文的观点和内容无疑是正确的。我们当然可以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油灯不拨不亮,真理不辩不明。”在学习中,我们就需要一种质疑问难的精神,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本文语言通俗,然而道理深刻。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所获得的启示。甲生:作者说“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它告诉了我们知识在创新中的重要性。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趁现在这大好春光,学好知识。乙生:课文中“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句话说的是所学的知识只有在实际中运用,才能让这些知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就是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丙生:课文说:“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这句话为我们打破了创造的神秘,告诉了我们,人人可成为创造之人。丁生:课文中“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告诉我们,自信心是克难奋进的法宝。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先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吧!老师总结:大家都能根据作者的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示,说明大家真的是学有所获了。除了大家所举出的例句,课文中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富含科学道理的句子,希望大家按刚才交流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进一步领会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语句。第119页共119页\n二、写法借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1、开头设问,新颖生动。本文在开头设置问题,引出命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开篇由一个有趣的数学思考题作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手法奇特,引人注目。由题目生发开来,暗切文章的标题,而且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阅读的兴趣。再对人们头脑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型进行剖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命题。2、围绕中心,逐层论述。这是本文在记述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的层次可概括为:首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想──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的条件──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层层展开,环环相扣,把问题引向更深处。3、结构严谨,过渡自然。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这是总述。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它答案,那么怎样寻求呢?课文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要素。创造性思维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创造性思维呢!文章又作了更深一层的阐述。这是分论。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井然。全文顺流而下,过渡自然。恰当地运用衔接词,也是使文章过渡自然的原因。如第一部分转入第二部分时用“然而”来衔接;第二部分转入第三部分时,又用“不过”来衔接。4、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本文的又一特点。本文论述的是一个创造学上的问题,全文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从创造学角度看,文章论述的是转换思维视角、不同概念的组合等问题。但全文并没有出现这些名词术语。文章开头由一具体材料引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地剖析,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给不同层次的读者予以深刻的启示。5、语言简洁,准确严密。在语言上,本文不论是举事例,还是讲道理,作者都写得晓畅明白,清晰易懂。且注意用词的准确,保证论述的严密。如,关联词语的运用,使论述滴水不漏,像“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就会止步不前”,“但这并不是说”,“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这些句子都恰当地运用了关联词语,显得语意准确,显示出作者清楚的思维和很强的推理能力。第三课时要点:拓展。布置:大家想不想做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呢?现在就来做些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活动,1、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再为《狐狸和乌鸦》故事加个结尾。2、请大家听故事,然后回答我的问题。⑴第119页共119页\n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⑵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上竖着写了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3、看过赵本山的《卖车》小品吗?里面有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赵本山:“错。媳妇答。”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高秀敏的老是不一样呢?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现在开发你的思维,展开想象,想一想“1+1”在不同的情况分别能等于几?四、总结、作业:(一)总结: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学完课文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倾听了科学家矢志追求的心律和足音,品味了那石破天惊的创新宣言,也碰撞出我们创新性思维的火花,点燃了我们心中创新的激情,我们处在一个激情似火的时代,我们身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度,时代呼唤我们的创新精神,祖国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真诚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造,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二)作业:1、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并列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答题示例】①第119页共119页\n拥有创造力的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牛顿正是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了好奇心,并经常思考:为什么往下落,而不往上飞?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一个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不是靠超脱振动发音》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教科书上一直是这样写的:蜜蜂只能靠超脱的振动来发声。12岁的聂利认真地实验,仔细地观察,用事实推翻了这一似乎铁定的“真理”:蜜蜂它有自己的发声器官。2、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如,课本介绍人物:⑴贝多芬: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⑵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⑶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时间多少选择介绍)3、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罗迦·费·因格所说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还记得吗?请你以不同角度从这个故事中提炼观点。(至少两个)4、以《关于“○”的断想》为题,写一小论文。(200字左右)。四:板书设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不满足一个答案激发寻求第二种答案需要创造性思维必备第119页共119页\n学识活用能力(关键)(举例论证)恒心和毅力得出具备几个要素,任何人都会拥有创造力(结论)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2、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3、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4、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设想】1、以搜集和筛选文体信息为主要途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供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发展思维的能力,逐渐地消灭学生的零碎的含混的思维状态。 2、尝试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引导和提倡学生勿必限于人云亦云的单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品读文本语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在注意基础知识的探究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究。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比较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生动地体会到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在理性的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的水平。 4、注重课文、学生、教师各因素多边活动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的机会,不仅使课堂过程活泼多姿,而且给学生提供出广阔的创造思维的平台,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5、使学生从文字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从教条走向生动活泼的人生旅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法与学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第119页共119页\n【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背景介绍: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三、导读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第119页共119页\n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6提问:讨论练习二。四、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1、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表现在哪里?古代《大学》里‘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即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就是如此。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第119页共119页\n,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类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精神。2、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甲生:我说“格竹”吧,同是封建时代的郑板桥,他就不像王阳明一样的一无所获。他在一首“咏竹”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很多擅长写咏物诗的封建文人,他们其实是擅长格物致知的。乙生:我说“格柳”吧,贺知章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亲身观察与实践,是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丙生:宋代诗人“格梅和雪”的意境更为高远,“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落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正是因为诗人对梅和雪体验之深,才会有这梅雪争春的异趣,给我们以深刻的哲理启示。丁生:白居易“格草”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在“格山”时给我们以深沉的警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道理说得多么形象生动。师总结:大家都谈得非常好!说明大家对“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理解得非常准确。尤其是大家都能引古人的诗来推想他们“格物”的情景,这点是难能可贵的。3、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用简洁的语言举出新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的事例。生甲:我国生物学家朱浩,用毕生精力研究动物繁殖的奥秘,曾进行过几千次试验,都失败了。但他毫不灰心,坚持不懈地实验,终于在1959年孵化出了“没有父亲的癞哈蟆”,在生物学上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意义。生乙:传统生物学理论认为,生物的遗传性状主要是由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控制的。但是童第周认为,生物的遗传性状应该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在美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的支持下开始了试验。他将从鲫鱼卵的细胞质里取出的核酸,注入金鱼受精卵的细胞质内,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培育出了长着鲫鱼尾巴的金鱼。生丙: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证实闪电与摩擦产生的电是相同的想法,他在美国的费拉德尔菲城做了一次实验,即在雷雨天气,将一只带有铁丝尖端的绸布风筝放上高空,当风筝与雷雨云接触时,云中的电荷就通过铁丝和淋湿的牵引线传到临近地面的由富兰克林串在风筝牵引线上的钥匙上,产生了电火花。实验成功不仅使人们对电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打破了认为雷电是“上帝发怒了”的迷信。生丁: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4、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生1:我觉得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实践精神,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生2:我觉得文章中已经告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3: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道理⑵: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道理⑶: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第119页共119页\n生4:我觉得前面三位同学的总结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作者还通过举例来证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如,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师(总结):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都很好。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的。这样,作者在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在文章的结尾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5、课文结尾一段,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课文最后一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段首句承上启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这是“提出问题”。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然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这是“分析问题”。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使得本文说理透彻,说服力强。所以,这段文字内部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结构写的。6、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和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走出传统教育的阴影,有意识地培养真正格物致知的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二、写法借鉴。(一)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A.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第119页共119页\n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问:从写法上看,本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今后作文中借鉴的?明确:1、清晰的说理层次受过中西两种文化教育的华人科学家的这篇谈话,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下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讲的。开篇针对中国学生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主体部分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从而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然后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再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和中国学生的弱点几方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全文条理清晰,说理细致严密。2、多变的说理方法这篇文章行文灵活,说理方法多种多样。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都运用自然,恰到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为了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观点,作者首先引用了《大学》里的话证明,由于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接着又列举了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事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为了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先讲道理,从正面分析什么是真正的实验精神,然后联系现实,指出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明传统教育的弊端,进一步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二是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先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然后再从反面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先从正面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实验精神,然后再从反面论述缺少实验精神给人们带来的困难。这样正反结合,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精神,它在学习和科研中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3、通俗的语言表达。文章多用口语,如话家常。举事论理,简洁朴实。三、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l~2段)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3~5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6~10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重理论轻实验中国学生的现状偏向抽象思维第119页共119页\n(11~12段)不愿意动手总结、发出号召——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第13段)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并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2、学习两篇短文中所运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3、学习课文中十分简练的论述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及《谈读书》中富含哲理的语句的含义。【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二、资料助读: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不久,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撰写《三家村札记》杂文。“文化大革命”开始,被打成所谓“三家村集团”第119页共119页\n,身心受到极大摧残。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等行世。重要作品为《燕山夜话》。写作背景:培根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他反对经院哲学,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在《随笔》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书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等。其中《谈读书》就犹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自己晚辈的谆谆教诲。《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邨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应《北京晚报》的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曲解为“不求深刻了解”,针对人们这种错误认识,作者写下了《不求甚解》这篇驳论。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五、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示例:第119页共119页\n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 ——【苏】高尔基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第二课时一、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书要反复读。)三、列出阅读提纲:(见“板书设计”)四、讨论: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五、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第119页共119页\n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六、小结:“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板书设计: (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目的——比喻论证 谈读书 (“读书时不……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举例论证 (“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对比论证(1)摆出错误的看法,树靶子(2—4)引出提出正确的观点不求甚解(5—6)举例证明自己所提出的观点(7—8)作对比反复证明所述观点(9)总结上文,提出重要的须反复阅读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119页共119页\n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2、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近年来,我们的祖国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二、解题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第119页共119页\n“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第二课时一、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3、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第119页共119页\n(《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4、欣赏品味:⑴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⑵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5、课堂训练⑴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⑵“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推荐作业: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板书设计: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论据不久:只希望“国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1—2段)谬论现在:一味求神拜佛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直接反驳(破)失掉“他信力”二(3—8段)驳论发展“自欺力”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第119页共119页\n间接反驳(立)中国人在论据:古往今来中国“脊梁”大有人在三(第9段)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8、《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能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2、探究杨修死因,培养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能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教法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时代,战乱频繁,群星闪耀。其中,有两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杨修。可是,他们的人生结局却截然相反。一个备受主人器重,一个则遭到主人深深厌恶,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杨修之死,死因何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杨修之死》吧!二、借助资料,了解课文。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第119页共119页\n,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戏曲和乐府隐语,但主要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现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等。2、写作背景:《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到了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大量搬上舞台,《宋史·范纯初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历史材料以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3、作品简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而三国志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前者是正史,后者是小说,这是最大的区别。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后者高于前者。4、课文中人物简介:补充:曹操:魏国的首领,历史上有“奸雄”之称。所谓“奸雄”指的是他既有雄才大略,是个大英雄,同时又非常奸诈多疑。是三国演义中反面人物的典型形象。这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曹操大不一样。 那么,杨修又是什么人呢?他跟曹操有什么关系?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可以说是一个才子。他字德祖,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他以自己杰出的才华闻名洛阳,也因为才华被曹操罗致并委以主簿要职。5、与课文有关的背景与情节: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119页共119页\n(一)题解:杨修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的行军主簿(文书之类的官),而标题为“杨修之死”,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巧设悬念,引起思考,激起兴趣,这正是本文题目巧妙之所在。(二)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记叙了曹操杀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三)把握课文故事情节,给每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分析他们的性格。恃才放旷1.鸡肋事件阴险狡诈才思敏捷2.改建园门(心忌之)城府很深卖弄聪明3.分食酥饼(心恶之)表里不一伺察敏锐4.语破奸心(愈恶之)虚伪多疑狂妄轻率5.轻视吴质(愈恶之)刚愎自用果敢大胆6.教植斩吏(操大怒)谋略不凡7.代植作答(欲杀之)暗藏祸心料事如神8.失利葬修(四)根据已学知识,了解情节及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第二课时要点:课文疑难解答。步骤:1、对于课文叙述的所有事件,你能按时间顺序列举吗?事例概括杨修性格曹操心理及性格叙述顺序①园门书“活”(改建园门)揭穿谜底——才思敏捷、自作聪明虽称美,心甚忌之——城府很深,心口不一插叙②分食盒酥卖弄小聪明,目中无主虽喜笑,而心恶之——虚伪阴险,忌贤妒能③释杀人玄机(揭穿假梦)善知曹操心意,又毫无顾忌操闻而愈恶之——阴险狡诈④告丕密谋办事欠缜密,恃才放旷愈恶之——老谋深算⑤教植斩吏善于猜测曹操心事,但办事不稳妥操大怒——有心机⑥代拟答教狂妄轻率,行事不秘此时已有杀修之心——凶残狡诈⑦鸡肋事件参透曹操心事,违反军纪,擅自行动操大怒——奸诈险恶顺叙⑧进兵失利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的正确厚葬杨修——阴险虚伪2、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情可以分为几类,各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这些事例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在文章的插叙中一共写了六件事,这些事情大体上分为两类:第119页共119页\n第一类属日常生活范围,包括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和所谓“梦中杀人”三事,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故意乱人耳目。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的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第二类属于政治活动范围,包括教杨修斩吏、告簏中之物、代作答教三件事,参与了世子之争。曹操此时大怒,已有杀修之心,这方面又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这些事例是按照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次序,精心地加以安排,从各方面再现杨修的性格。同时,贯穿在每个事例中的是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循着这些事例的叙述顺序,可以看到曹杨矛盾日益激化的过程,这样,曹操忌才伪善的心理也鲜明地表现出来。3、杨修被杀的原因是什么?依据这篇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以上三条尽管角度不同,却都能成立──这是就解读小说而言。如果从历史上说,那就恐怕只有第三条是正确的。历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只要能为他的政权效力,即便像陈琳那样曾为袁绍著文辱骂他祖宗的人,他都愿意接纳,更何况是杨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曲略》中有这样的记载:“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汉献帝年号)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曹操)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曹丕)已下,并争与交好。”《世说新语》中也有这方面记载(详见“有关资料”),都可以证明曹操对杨修的重视非同一般,说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是没有道理的。 曹操杀杨修事,见于《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太祖(曹操)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术)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这是说杨修被杀跟曹丕、曹植之间的斗争有关,但《传》中没指出杀修的时间,也没有说明杨修犯了什么罪,而《曲略》中却说得比较详细:“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曹操)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我自故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这就表明曹操杀杨修在他自汉中退兵,又过了三四个月之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季,而此时距他本人的死期也仅“百余日”──这跟《武帝纪》说他死于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完全相合。由此大致可以推断杀杨修的决定是在他病重期间作出的,目的是剪除曹植的羽翼,以巩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统治,所以给了杨修一个“交关诸侯”的罪名。而杨修自知他跟曹植的关系太密切,处境十分险恶,但曹操处死他不在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为魏太子时,而拖到二十四年秋病重之时,这对他来说的确是“死之晚也”。由此看来,曹操处死杨修是不得已的,他是为身后国家的安危考虑──陈寿说的“终始之变”可能就是这样的意思。4、从本文杨修与曹操的关系逐步恶化到杨修的死,我们可以看出人际交往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从杨修之死的原因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杨修之死,死在不慎交际,没能很好地处理好与曹操的关系。持才放旷的性格造成了他人际关系处理的失败,从而一步步地把他推上死亡的边缘。从本文杨修与曹操的关系逐步恶化到杨修的死,我们可以看出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第119页共119页\n 第一、替别人保守秘密。我们顺着课文的情节结构来看,导致杨修之死的直接事件是“鸡肋事件”。本来,说者无意,曹操本是无意中道破军机的──欲撤兵。作为行军主薄的杨修,应该是“听者”也无意,不要过多地去仔细思考,过问口令──“鸡肋”之事,但他偏是“听者有心”,又擅自加以宣传,怎会不惹火上身,而致杀身之祸? 第二、不要自作聪明。第一件事,操在园门内题“活”字,其本意是和园工们逗智或说斗智。众所皆知,操不仅是个帅才而且是个文才。他本是想露几手给园工们瞧瞧,好摆摆他的官威,好让那些园工们不知怎解,好来向他请示一番,以过足他的官瘾。但杨修却自作聪明地揭破迷底,委实不知趣。大坏操的美好计划,招致操忌,也就是在所难免了。 第三、不要目中无人。第二件事,修近乎恶作剧地把操的一盒酥给分吃道了。这分明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极至。 第四、亲疏有间。第三件事,操梦中杀人,本是“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修既然知道是曹操的假意杀人,那么,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就是亲而近之,同流合污;二就是与操彻底决裂,疏而远走高飞。但是,修却仍身在曹营而不同流合污,致使“曹愈恶之”!这里体现出来的就是:亲疏有间。第五、不要插手内部的权力相争。而对于后来的三件事,更是由于修插手曹内部的权力相争,且公开地表示支持某一方,这很不理智。事性的发展,往往并不是朝着你所意愿的方向去发展的,它往往朝向相反的方向。假使修不死,后将亦被丕所害。因为他上台后绝不允许一个自己的对手的谋士在眼底身边存在的! 因此,从《杨修之死》一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被人们普遍忽略的人际关系问题,为我们立足社会提供反面的人际关系范例,以借鉴而避免重蹈覆彻。5、杨修之死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甲生: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不拘礼俗,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无视他人存在,最终被杀,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一个人有才,还得会用才方可施展才华,远祸避害。乙生:杨修之死使我想到:一个人聪明是好事情,但应该用到点子上,且要谦虚谨慎,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丙生:我想用一则寓言来说明我的感想:一个小偷擅长学鸟叫。一天,他害怕自己偷摘苹果的声音被看护人听见,就学起了鸟叫声来作掩护。看护人听到这么好听的鸟叫声,就循声想看看这是只什么鸟,结果发现了正在偷苹果的小偷。丁生:杨修之死,使我想到了现在的有些独生子女,他们惟我独尊、自私冷漠、、目无尊长、缺乏爱心。他们即使成绩优秀,真正到了走进社会的那一天,就难以与他人相处,缺乏合作精神。所以说,一个有才的人,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老师总结:大家所谈的感悟和自己受到的启迪都很深刻。是啊,杨修致死的主要原因在其“恃才放旷”,“恃才放旷”作为一种个性特征,在当今独生子女居多的青少年学生中还可以找到其影子,这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那么,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我想,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恃才放旷”实际上是一种人格障碍,一种心理疾病。杨修因其人格障碍而招来杀身之祸,健全的人格、正常的心理对一个人的成长何其重要。一些心理健康组织制定的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①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②正视现实,接纳他人;③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④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⑤对社会有责任心;⑥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⑦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第119页共119页\n第三课时一、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叙事的线索是什么?(身死因才误)2、准备复述故事。提问:同学们在准备复述故事时有没有不理解或看不懂的地方,有,请你把这样的字词句找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适疱官进鸡汤(刚好) 以今夜号令(凭借)汝怎敢造言(制造谣言)(shuò)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命厚葬之(指葬礼隆重)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头)丕如其言(按……去做) 植然其言(认为……对)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就……)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常常)方忆杨修之言(才)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是) 魏延诈败而走(跑) 3、指名分别复述故事。要求:复述简洁完整,要讲清杨修的表现和曹操的态度。(口述情况,予以简评。) 4、提问:在这七件事中,第一件事“鸡肋事件”与其它六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鸡肋事件”写的是杨修被斩,而其它六件事则写杨修为什么会被杀的原因,即“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5、提问:这六件发生在曹杨之间的矛盾故事采用的是什么顺序呢?按曹操对杨修的忌恨程度为序。即曹操从“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亦不喜植”--“有杀修之心”,可以说是层层加深,最后导致杀死了杨修。这就是杨修之死的全过程。6、讨论杨修之死的必然性。①从课文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是双方性格相冲突的必然结果:杨修他恃才放旷,喜耍小聪明;曹操却嫉贤妒能、阴险奸诈且又老谋深算。这两种性格互相冲突必然导致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结局,曹操终于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②撇开作者的看法,你认为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忌才还是为了严肃军纪,或又是另有原因呢?8、讨论本文的记叙顺序:本文先写杨修被杀,然后插入杨修以前'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最后再接上开头,写杨修被杀后曹操兵败及厚葬杨修的事。这种记叙顺序叫插叙。这样安排记叙顺序比直叙更引人入胜,曲折多姿。二、归纳写作特色:①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课文篇幅不长,但人物的性格却异常的鲜明突出,这是因为作家通过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性格。同一件事表现出两个人的不同态度、不同性格,从日常生活小事直到军国大事,矛盾冲突愈来愈激烈,人物的性格也愈来愈鲜明。 ②在记叙顺序上,本文采纳了插叙。三、作业设计:完成小小评论文《我看杨修之死》,字数控制在250左右。结构图示一(1—3段)曹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修:鸡肋事件—斩之第119页共119页\n(第4段)改建园门——甚忌之杨修恃才曹操忌才杨修之死(第5段)分食酥饼——心恶之二(4—9段)数犯曹忌(第6段)揭穿假梦——愈恶之(第7段)告丕密谋——愈恶之(第8段)教植斩吏——操大怒(第9段)代作答教——操大怒三(10—12段)失利葬修,班师回朝19、《范进中举》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能力目标: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想及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教学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教法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能美梦成真,从此踏上富贵之路,也有的人为科举演出了一出出悲喜剧。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古代下层知识分子,他,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可中举后却发疯了,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同走进《范进中举》,小说会告诉我们答案。二、了解相关知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富裕而贫穷的过程。他受尽冷遇,体察到炎凉世态,看到官吏徇私舞弊,土豪劣绅横行乡里,膏粱纨绔平庸无能,举子利欲熏心,他便在《儒林外史》中对这些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第119页共119页\n2.写作背景:课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标题是编者加的。《儒林外史》大约成书于1750年前,即吴敬梓50岁前。当时正值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做诱饵,用考八股、开科举以笼络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度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风习。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思想。3、关于作品《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我国著名的古典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所谓“儒林”,因旧时称读书人为儒生,“儒林”即指读书人这个阶层,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章回小说。所谓“外史”是与“正史”相对而言的,是记载那些没有写入“正史”的不堪称道的轶事的。所谓“章回体”是长篇小说中的一种体裁,全书共55回,每回都列有标题,大都为一对仗句。用以概括本回的内容。《儒林外史》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揭露科举制度和功名富贵的罪恶为中心,旁及官僚制度以至整个社会风尚,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现实。4、关于封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反动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清代的科举制度是这样的: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禄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式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土,取中后统称为进土。殿试分三甲禄取。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禄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第二课时一、问题探讨:1、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第119页共119页\n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嗷’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的?文章充分利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段来刻画范进的“疯”态。外貌描写: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语言描写:三次写范进讲“中了”,表现梦想实现的复杂心情。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嗷’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行动描写: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用“爬将起来”、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四次写范进拍手,另外写跌倒,往门外飞跑,踹进塘里等动作,对范进热衷功名的丑态多方讽刺、无情嘲弄。神态描写: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四次写范进“疯笑”“笑了一声”“大笑道”“笑着,走到集市上”,表现了范进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独特的神态描写,活画出一个醉心科举、迂腐至极的儒生形象。作者将主观情感融于客观叙述之中,虽无一贬词,却使我们在哑然失笑的同时深感他的可鄙、可怜、可悲。3、他“发疯”的原因是什么?发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陡然见到中举的报贴,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因而发疯。这正是乐极生悲。二是范进中了举,喜极生悲,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跟他一生参加考试的遭遇有密切的关系。范进中了举,意味着他几十年所过的贫困、屈辱、凄凉、辛酸的生活即将结束,多年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已出现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全部改变,这才是范进见喜贴后惊喜得发疯的根本原因。4、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5、提问。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第119页共119页\n讨论并归纳: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额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二、小结: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束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第三课时要点:合作探究本文中的疑难问题。步骤:1、范进可怜?可鄙?可恨?可悲?可叹?自由地说。甲生:范进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在那样一个惟科举是求的社会里,范进热衷于科举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这不是他个人的错,而是社会的错,时代的错。乙生:范进是一个可鄙可恨的人。科举固然是读书人升官发财的路径,但并非生活的唯一途径。他家静贫寒,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了,54岁的他瞒着家人去乡试,是不是太残忍了点,就凭他35年间无休止地参加科考就可判他一个“利欲熏心”的罪名。他中举后因狂喜而发疯的丑态更是让人作呕,在加上中举后的圆滑世故,而迅速把自己纳入统治阶层,足见其可鄙、可恨。丙生:范进是一个可怜而又可悲的人。面对胡屠户的辱骂,他忍气吞声;乡试完毕,他照常上街卖鸡;一见喜报又乐极生悲,喜极而疯;清醒过来,只记得考了个第七名;中举后称“岳父”为“老爹”;坦然与张乡绅同坐、攀谈……范进这个人物真是可笑之极。丁生:范进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可怜的士子,是一个被功名富贵折磨得神魂颠倒的人。为了追求功名富贵,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和自由。中举前是一个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穷儒生,中举后呢?从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不可能是一个爱护百姓,为国为民的好官。老师总结:范进这个人物既可悲又可叹。他将自己三十多年的宝贵年华都投在了科举上,三十五年的折磨、摧残,三十五年的辛酸都在“疯”中表现出来了。范进的一生几乎都浪费在科举考场中,这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读书人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这是科举的悲剧、社会的悲剧。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变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⑴语言描写:中举前,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范进,说他是“现世宝”“因我积了甚什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并训斥他“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骂他“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范进因去乡试设有盘缠,向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啤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癞虾蟆想吃天鹅肉”说他中相公是宗师看见他老.不过舍与他的,骂他长相“尖嘴猴腮”,骂他野心“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到城里乡试,家里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中举后,大家请胡屠户“治疯”,胡作难道:“第119页共119页\n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称范进是“贤婿老爷”夸范进“我的这个贤婚,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他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⑵动作描写:中举前,范进进学回家,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喜,吃到日西时分,吃得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向他商议到城里去乡试的盘缠,被他一口阵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中举后,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前来贺喜。众人请他“治疯”,胡屠户“作难”,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凶神似的走到范进跟前广个嘴巴打将去,心里到底还是伯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打完不觉得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想一想,更疼得很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胡屠户跟着范进回家时,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看见张乡绅来拜见,他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范进给他两锭银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假装推脱。听了范进的话,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小说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倔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3、胡屠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天──说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典型的嗜钱如命、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市侩形象。他前倨后恭,范进中举前,被他嘲弄训斥,称他为“现世宝”;范进中举后,他又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充分展示了他的市侩性格。4、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又送银又送房?张静斋一见范进中举的题名录,当天就来拉扰,开口“亲切的世弟兄”,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了50两银子,一所“三进三间”第四课时要点:进一步合作探究本文中的疑难问题。步骤:1、你对范进生活的那个社会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作者在一些细微之处勾画了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如“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第119页共119页\n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从中可以看出:范进生活的那个社会,封建官僚不但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他们高踞于百姓之上,作威作福。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读书人一旦爬了上去,就享不尽荣华富贵,这就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再如:“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张乡绅的)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则可看出:这个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劳动人民处在最卑贱的底层,举人老爷则有令人敬畏的威势,像胡屠户那样的人一面鄙视平头百姓,一面又畏惧举人老爷。2、对比是这篇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说说这篇小说是怎样进行对比的?表(一) 内容时间生活境况社会地位处世态度中举前住茅草棚,吃小菜饭不知猪油味因考科举全家饿了两三天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靠卖鸡救命被丈人骂作“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邻里无人理会甘受屈辱唯唯连声逆来顺受中举后有拿鸡蛋送白酒的有背斗米提俩鸡的有搬桌拿凳的胡屠户送肉送钱张乡绅送银赠房邻居众人口口声声“范老爷”报录人献计治疯丈人称他“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称兄联谊对张乡绅奉迎自如对胡屠户势利虚伪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范进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先写范进中举前贫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后写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情状以及中举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前后两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烘托了文章的主旨。表(二)人物中举前中举后人物性格范进苦苦挣扎卖鸡度日喜极发疯平步青云逆来顺受热衷功名胡屠户忠厚没用尖最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前倨后恭嫌贫爱富乡邻不予理睬无人问津送鸡送蛋送米送酒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张乡绅虽属世兄不识范进牵亲攀故送银送房道貌岸然老奸巨猾3、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是否重要?甲生:我认为分数很重要。我们都知道,TOEFL和GRE考试是美国招收研究生的标准考试,是要精确计分的。美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分数?因为企望读研的人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美国的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有限,所以要淘汰大部分人,而分数是相对最客观的标准,它能较客观地、公正地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乙生:第119页共119页\n我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我认为分数只能反映一个人的现在,而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将来,不能单纯凭分数来评价一个人。我们知道“疯狂英语”李阳,在集体考试中英语分数就不及格,后来他所创造的疯狂英语掀起了中国人学英语的一次高潮,你能说分数很重要吗?丙生:李阳之所以能创造出“疯狂英语”,就是因为他在集体考试当中英语的不及格,这正是分数的重要功能之一:分数具有自我激励、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作用。当我们在一次考试之中,发现某科分数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能找出某方面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从而使自己更加全面的发展,这能说分数不重要吗?丁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再不如以前那样吃香了,现在的大学生到去应聘,公司老总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浙江大学对获得科技发明奖的高中生,不就是可以破格录取吗?老师总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充实的校园生活,我们有丰富的课余生活,我们可以自由地发展,我们可以全面地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我们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我们的生活因此而精彩,我们的青春因此而飞扬。让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知识的天地里翱翔!让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使我们的人生更辉煌!4、提问: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奎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忙这表现了什么?明确: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滔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5、提问: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明确: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二、小结: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睑,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板书设计:初进学,胡屠贺喜(1)(1—2段)中举前(3—12段)中举后借盘缠,范进遭骂(2)范进中举断炊烟,范进卖鸡(3、4)见报帖,范进发疯(5)打贵人,胡屠治疯(6—9)送礼物,张绅造访(10—12)20、《香菱学诗》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第119页共119页\n【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2、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批注法读书,学会留心揣摩字句。2、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三首诗的比较赏析,探究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教学难点:分析文中香菱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让我们一起在《香菱学诗》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是汉人,后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极而衰的时期。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1763年2月12日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曹雪芹是一位诗人,其诗立意新奇。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曹雪芹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2、写作背景:《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小说第1回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还不到50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死后,留下的只有琴剑在壁,遗稿《石头记》。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共120回,书名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3、作品简介红楼梦》简介 第119页共119页\n《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高鄂和《红楼梦》后40回高鄂,字兰墅,清乾隆时进士,做过内阁侍读、刑部给事中等官。曹雪芹未完稿题名为《石头记》,只有80回,高鄂续写了40回,改名为《红楼梦》。续写的40回,根据原书的线索,把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但高鄂笔下的宝玉后来又中了举,出家成佛,贾家后来又出现复兴的迹象,不少学者认为,这显然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题名曹雪芹未完稿(前80回)题为“石头记”,高鹗续写后40回,改名为“红楼梦”。《红楼梦》的俄译本为《红色阁楼里的梦》(《水浒》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的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熙凤、探春、妙玉、湘云、李纨、可卿、迎春、元春、惜春、巧姐。《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几首判词:(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4、香菱身世简介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至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香菱。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乏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以上是课文中故事的背景。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第119页共119页\n第二课时一、分析香菱学诗的情节。1.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2.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专心致志,废寝忘食。)4.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第三首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二、从香菱学诗的故事中谈收获。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绝非偶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一,香菱的勤奋、努力和虚心。其二,香菱自身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绝非是一个“俗人”;她悟性很好,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就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第三,黛玉、宝钗以及大观园其他人对她的指导和帮助。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第四,大观园美好的环境给了她诗的灵性。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香菱学诗获得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她的勤奋、努力应该是最主要的一个。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算得上一个有心人。2、说说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做有心人,提高兴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3、第119页共119页\n有人说,香菱学诗的过程,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说说理由。香菱学诗的过程,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也是所有艺术创造的借鉴。三、总结:是啊,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第三课时要点:合作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步骤:1、从课文内容看,香菱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她的这几种精神吗?做学问如香菱者,恐怕并不多见。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 ⑴乐学。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对于诗歌,她早就有着真情的向往,内心里也早有着学诗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就看两首,因而她的内心也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类的诗句。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她一入园就向宝钗求教,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求学精神,可惜宝钗虽懂诗但终以礼节规矩为重,婉拒了香菱的恳求。但香菱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碰了软钉子后,自己便往潇湘馆来,直言求黛玉教诗,终于获得了黛玉的教诲。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香菱学诗,既好之又乐之,因而也便有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⑵善学。香菱非常善于学习,她不但认真听老师讲课,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及时消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品读、理解和感悟,注重积累和运用。且看香菱是如何悟诗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她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其言简朴,其理精深。她把诗歌意象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联想、想像这诗的两翼,让自己的朴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诗歌领悟能力。其重意轻物、重悟轻解的取向又直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诗境。读诗、悟诗、谈诗之后自然还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 ⑶苦学。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第119页共119页\n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边读边悟边写,现炒现卖,终于写得一首。但只因措词不雅,声韵生硬,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怪不得连宝钗也直赞美:“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继续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到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2、香菱学诗,你认为是对艺术的崇拜,还是寻找精神上的寄托?甲生:是对艺术的崇拜。香菱本身具有良好的资质,进大观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到大观园后,大观园美好的环境启迪了她,再加上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使她精神上得到了解放,于是抱着对艺术的追求向黛玉等人学诗。乙生: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香菱本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来做妾,后随薛家进京,受尽折磨。自被拐到现在十几年时间未能和父母相见,更显孤苦伶仃。香菱学诗,是想通过诗歌传达自己内心蕴积已久的感情,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老师总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呀,香菱学诗,既是对艺术的崇拜,也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当然,只要你结合课文内容和原著中相关情节考虑,便可知道两者兼而有之。3、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这一教一学之中,表现了这两个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甲生: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林黛玉的主要性格是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芳自赏。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也不顾劳累,显示了深沉的学识。乙生:林黛玉确实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她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她讲诗提纲挈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香菱懂得了“取法乎上”的重要性。丙生: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落为奴婢的悲剧人物,有着不幸的命运,受尽凌辱和折磨。住进大观园后,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但她终归是不幸的。丁生: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才女。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她向林黛玉学诗,取得骄人的成绩,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老师总结:大家都分析得很好!说明大家的眼光都很犀利,很善于发现!在课文中,黛玉和香菱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只要大家结合相关的情节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分析,便可知道两人鲜明的性格特点:香菱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第119页共119页\n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因此,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两个人分别是:香菱是一个乐学、善学、苦学的人,是一位聪明、勤奋、用功的学生;黛玉是一个善于教导的人。黛玉是一位诲人不倦、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老师。4、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甲生:要多读别人的诗。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乙生:要学一流的诗。王维的五言律诗第一;七言律诗,杜甫的诗是第一;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林黛玉这个看法是很对的。“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因此,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这也是人们总结出来的一条文艺创作规律。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丙生: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香菱学写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亮”第119页共119页\n这么一个意思。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像力才行。这也是很对的。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因为诗就是一种形象思维艺术,大胆的想像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老师小结:是的,曹雪芹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的情节,体现了他诗歌创作的思想,也教给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该做到:要多读别人创作的诗,且要学一流的诗,要大胆想象等。不光作诗,对我们学习语文也是很启发的,这点大家刚才都谈到了。希望大家把曹雪芹的诗歌创作思想运用到你们日后的诗歌创作中去。5、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你认为呢? 这话有道理。《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小说中,确实写了一些女子的人生悲剧。但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道:“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课堂小结红楼女儿“心比天高”,却终归于“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在嗟叹她们命运不济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她们对命运的抗争。香菱作为红楼众女儿之一,虽是命运多舛,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希望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所向,主宰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现阶段,就是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见解认识,不做那“提线木偶”。板书设计用意教诗香菱学诗乐学苦学善学(1—3段)黛玉指导读诗指导读诗教者得法 布置写诗 第一稿“措词不雅” (4—8段)香菱练习写诗 第二稿“过于穿凿学者用心” 第三稿“精血诚聚”21、《陈涉世家》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第119页共119页\n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情感与价值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教法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二、解读题意。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世家”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所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的兴衰事迹。陈涉出身雇农,在大泽乡发动和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三、资料助读: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2、写作背景: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为了满足个人荒淫无耻的享乐生活,还要农民担负沉重的徭役,征发七十多万人去修建宫殿(如阿房宫)和陵墓(骊山墓),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工程浩大的长城和驰道,历时十几年。到了秦二世胡亥时,人民负担的赋税更重了,戍徭有加无减,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天下苦秦久矣”第119页共119页\n,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反抗秦王朝的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序幕的。3、作品简介:《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作者在“实录”基础上进行了文学艺术的加工,善于描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再现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刻划历史人物的关键行为和细节,从中塑造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历史人物形象,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轶事司马迁出身名门,但家境贫穷。据说他的爱女妹娟从未戴过一件金银首饰。一次朝中显贵李广得派人送来一件礼物,妹娟开盒一看,不禁惊呼起来。原来盒中放着一对罕世珍宝——玉璧。司马迁见过很多奇珍异宝,从来不屑一顾,但见到这对玉璧,不禁感慨万端。司马迁沉吟道:“我是个品级低下的小官,他送此宝物,意在让我曲改史实。我如收下这礼品,岂不玷污了这无瑕的璧玉?”说完,叫妹娟包好玉璧,交给来人带回。司马迁写《史记》,态度严谨。有一次,赤日炎炎,路断人稀,他满头大汗地爬上大梁城垣,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原来,他怀疑战国时秦国引黄河之水淹大梁的史实。他沿城弯腰细辨,惊喜地发现有水淹的痕迹,又走访老人,得以证实,这才慎重地在书稿上记录下来。《史记》之美后人评价《史记》——《史记》之人物——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之场景——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之文章——风格无韵之《离骚》《史记》之立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疏通文意。1、学生齐读课文2、文中三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3、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课文通释。要求:重点字词的识记,翻译句子的通畅。参考:苟:如果。若:你。屯:停驻。会:适逢。亡:逃走。笞:用鞭、杖或竹板打。等:同样。立:指立国君。怜:爱戴。指意:意图。足下: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威众:威服众人。死国:为国事而死。太息:长叹。嗟乎:感叹词,相当于“唉”。失期:误期。忿恚尉:使尉恼怒。令辱之:使尉责辱他。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第119页共119页\n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秸的志向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省略句①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②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③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五、当堂小结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你觉得陈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练习题三,再说说陈涉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设计:陈涉年轻筹划起义发动起义远大志向足智多谋机智勇敢第二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同学们课后进行了通释课文,现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起义当时的情境。二、新授(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齐读第一段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是以姓名、籍贯、身世、志向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陈胜的。为什么先写这段?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3、本段字词句理解(1)“之”字的三种不同用法。(2)“……者……也”句式的理解。(3)“也”“哉”所表达的语气。(4)“尝”“苟”等词的含义。(5)口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含义作用。明确:辍耕之垄上。之:去、往,动词。怅恨久之。之:语气助词,不译。鸿鹄之志。之:助词,的。“……者……也”句式表判断。其变式有:“……,……也。”“……者,……。”“也”“哉”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为反诘和蔑视。重点字词的解释勾在书上。第119页共119页\n“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含义作用:此句画龙点睛,提挚下文,表现出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二)学习第二段1、学生齐读第二段。2、请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地点:大泽乡,发起者:陈胜、吴广,参加者及人数:“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从一、二段看,怎样认识陈涉?志向远大,足智多谋。3、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发”:征发。“適”:通假“谪”,责罚。“戍”:防守。“屯”:驻守。“次”:编到。“当行(hang2)”:应差。“为”:担任,当。“屯长”:戍边军队中的小吏。“会”:适逢。“度”(duo2):估计。“失”,耽误,错过。“法”:依照秦法规定,名词作状语。“乃”:于是,就。“亡”:逃亡。“举”:起事,发动。“等”:同样。“死国可乎?”为国而死,好吗?“死”,为动用法,为……而死。“苦”:苦于,为某种事物或境况所苦。““当”:应该。“乃”:是。“以”:因为。“数”(shuo4):屡次。“将”(jiang4):统率。“或”:有人。“多”:只是。“爱”:爱护。“怜”:喜爱。“以”:认为。“诚”:如果。“以”:把。“唱”:通假“倡”,倡导。“宜”:大概。“多”:数量大。“应”:应和,响应。“然”:正确。……三、本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起义的原因,谋划,下一节课我们将真正领略起义的场面,请同学们先预习一下。板书设计:志向远大,足智多谋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根本原因起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起义的谋划第三课时一、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对陈涉也算有所了解了,今天,我们将全面学习本文,看课文在记叙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胜的性格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二、新授(一)学习第三段第119页共119页\n1、学生齐读第三段。2、第三段写什么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这段是记述陈胜起义的起事经过以及陈胜起义迅猛发展的概况。起义的步骤是: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起义的性质(口号)是什么?“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解石破天惊的一呼,写出了陈胜的“大志”,更表现出他卓越的宣传能力。3、字词理解。(见书下注释)(二)全文虚实词归纳为①作,当。“若为佣耕。”②担任。“为屯长。”③是。“号为张楚。”④作为。“为天下唱。”⑤制,建造。“为坛而盟。”行①行列。“皆次当行。”②做,进行。“乃行卜。”③行进,行军。“行收兵。”次①编列。“皆次当行。”②停留,驻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①值,承担。“皆次当行。”②应该。“不当立。”③在,正当。“当此时。”举①起事,发动。“举大计”。②立。“死即举大名耳。”之①往。“辍耕之垄上。”②助词。“怅恨久之。”③的。“鸿鹄之志。”④代词。“二世杀之。”(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以①因为。“扶苏以数谏故。”②认为。“或以为死。”③把。“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④用。“以激怒其众。”⑤表界限。“徇蕲以东。”⑥已经。“固以怪之矣。”也①表判断。“吾闻二世少子也。”②表诘问。“何富贵也?”乃①于是,就。“陈胜吴广乃谋曰。”②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固①本来。“固以怪之矣。”②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①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②表前后是承接关系。“夺而杀尉。”③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为坛而盟”。④表前后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收而攻蕲”。(三)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 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三、重温全文、小结第119页共119页\n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第四课时要点:合作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步骤:1、陈涉用“装神弄鬼”的办法来为起义大造舆论,这是不是封建迷信?不是封建迷信。陈涉、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藏书来树立陈涉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涉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涉在士卒心目中的地位。陈涉这样做是假借鬼神的名义来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涉一同起事,与封建迷信有本质的不同。2、陈涉的即席演讲为什么能激起戍卒们的“共鸣”?杀尉之后,陈涉抓住时机,面对众戍卒发表了即席演讲。“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短短的几句演讲演讲词表现了陈涉不凡的口才。这段演讲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后用“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鼓动性极强的祈使句来坚定众人抗争的信念;分析了当前的两种前途,推出了死多活少的相同命运。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陈涉说出了众人的心声,说出了众戍卒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因而能激起众人的情感共鸣。3、读完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对陈涉所说的一些话留下深刻的印象。找出你体味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甲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令人荡气回肠。陈涉身被雇佣,胸怀天下;不安于现状,开拓进取。正是因为他早年立志,不甘心受人奴役,所以他能抓住有利的时机,揭竿而起,成为后世之典范。至此,一个充满反抗精神,具有远大抱负的青年雇农形象呼之欲出。乙生:“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写出了戍卒们“逼上梁山”的无奈,揭露了“官逼民反”的现实。一个青年农民能如此的权衡轻重,其眼光之敏锐,见事之深刻,由此略见一斑。丙生:“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石破天惊,道出了千古志士之胸臆,点燃了戍卒们的反抗怒火,刻画出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英雄形象。师评:“言为心声”,从陈涉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非凡的抱负,反抗命运的决心。“死国可乎”更表明了他鲜明的价值观,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他不信天,不信命,敢于进击,勇于开拓,因此,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能抓住有利的时机施展自己的才华。4、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后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法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5、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陈胜是个怎样的人?(自选角度,结合传记,评价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甲生:陈胜是一个年轻时就有着强烈反抗精神和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从文章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出。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第119页共119页\n,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从“怅恨久之”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对众佣者说:“苟富贵,无相忘。”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乙生:陈胜不仅有着宽广的胸襟、宏伟的抱负,而且有敏锐的洞察时局的能力,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可以看出。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丙生:陈胜有出色的组织领导才干,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第三部分中可以看出。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这支队伍的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老师总结: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陈胜的反抗精神、胆略智谋和领导才干,似乎陈胜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人。其实,正如班固说司马迁作《史记》,“不虚美,不隐恶”,陈胜的性格中也存在着缺陷,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狭隘的人生目标以及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同样不容忽视。我们要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但面对强秦,陈涉首先发难,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反残暴的大旗,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虽然历时短暂,但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劳苦大众的觉醒,是历史脉搏最强烈的跳动。让我们记住陈涉,作为一个起义军领袖,作为一个豪气逼人的大英雄,他将永远光照史册!只要我们胸怀大志,并坚持不懈为之奋斗,丑小鸭也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6、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三类,本纪、世家、列传。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是立国之本,所以他们的传记称“本纪”。《史记》中有十二篇“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传记称“世家”。《史记》中有三十篇“世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等,《史记》有“列传”七十篇。第119页共119页\n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例如项羽,他并未统一天下称帝,但作者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说:“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将他列入本纪,可算一个特例。陈涉则是又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后来班固写《汉书》,几乎完全照搬《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并去掉“世家”的名称,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为“列传第一”,其贬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对历史人物态度之不同,于此可见一斑。全文板书设计:志向远大,足智多谋一(第1段)远大志向陈涉世家起义原因:失期当斩、苦秦久矣二(第2段)起义筹划方式策略: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舆论准备: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起义开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三(第3段)起义经过起义经过:队伍壮大号为张楚起义成果:刑其长吏以应陈涉22、《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积累古文知识,初步体会课文大意。 2.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 3.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2.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教学难点:第119页共119页\n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在国家和民族在遭受外敌入侵、面临危机的时候总是有许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小国之臣唐雎,面对强秦的寻衅威胁,奉命危难之间,同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折服秦王,不辱使命,保全了国家的领土。这需要何等的气魄胆识和智慧!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去结识这位英雄豪杰吧!二、题目解读。原书题目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本文题目是选编者后加的,亦有人加为《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劫”是“胁迫”之意)。唐雎,又作唐且(“雎、且”都读“jū”),人名,战国时的策士,《战国策》中《秦策》、《魏策》、《楚策》中都有唐且的有关记载,但时间相隔百余年,当非一人,难以确指。“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题目的意思是唐雎没有辱没出使秦国之使命。文题点明了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的意义,课文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情节的。三、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 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2、写作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出小饵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王的故伎。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请易赵惠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反蚀米。这些事距唐雎出使,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3、作品简介《战国策》简介第119页共119页\n《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著称于世,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有重大影响。4、相关典故专诸刺王僚专诸,春秋时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人。吴王诸樊的公子光欲谋杀王僚(光的堂兄弟),因此善待专诸。乘吴对楚用兵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设宴请王僚,使专诸刺杀他。王僚戒备极严,“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夹道排班站立者),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钱灸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要离刺庆忌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去刺杀他。要离假装负罪出奔,使吴戮其妻子,而见庆忌于卫。与之俱渡江,至吴地,乘机刺杀庆忌。要离后亦自杀。聂政刺韩傀聂政,战国时韩国人。杀人避仇至齐,以屠为事。严仲子(韩国的大夫)与韩国相韩傀(一名侠累)有仇怨,严仲子恐被害而逃离韩国。得知聂政是个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聂政以待养老母为辞。其母死后,去见严仲子愿为他杀仇人。聂政独行仗剑至韩。韩傀方坐府上,戒卫森严,政直入,上阶刺杀傀,并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人暴其尸于市,购问莫识。其姊闻而往哭之,后自杀于尸旁。时人称其姊为烈女。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正音正字。弗fú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ù 3.同学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5、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6、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第二课时一、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第119页共119页\n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4、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5、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6、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7、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二、合作探究课文中疑难问题。1、不可一世的秦王“色挠”并“谢”,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无论是秦国与安陵,还是秦王与唐雎,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与秦王斗“法”,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但在秦廷上,两人面对面地近在咫尺,秦王的一切有利条件都已消失。唐雎抓住优势,瞅准稍纵即逝的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胜于秦王。而秦王也被这意外的一击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只好俯首就范,缴械投降。因为秦王明白:血淋淋的史实,就是对自己的直接威胁。2、请结合课文内容,自由鉴赏外交家唐雎的对话艺术。甲生:我认为唐雎的对话“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第119页共119页\n乙生:我认为“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进而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丙生:我认为“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势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老师总结:大家对外交家唐雎的对话艺术作了很好的赏析,概括大家的赏析,外交家唐雎的对话艺术主要有: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秦王,不辱使命。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对我们的说话技巧会有所提高,如果遇到某同学对你有误解的时候,你会怎样来澄清自己?与人说话除了要注意语气语调等以外,还要注意句式的选择,按语气的强弱来排列反问句最强,双重否定句次之,肯定句再次之,否定句最弱。所以,指出别人的缺点错误或批评人,一般情况下宜用否定句。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四、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板书设计:秦王:欲易安陵开端一(第1段)使秦原因安陵君: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轻寡人与发展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抵制骗局二(2)斗争经过唐雎:千里不易秦王:天子之怒反击护国布衣之怒唐雎高潮拔剑而起三(第3段)取得胜利: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结局第119页共119页\n23、《隆中对》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里有句:“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虽然三国英雄生命已逝,但他们那鲜活的面容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二、解读题目。《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隆中,地名,在湖北襄樊,诸葛亮曾隐居此地。“对”即下对上之意,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又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隐居的隆中,故名“隆中对”。三、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学习,后来对《尚书》《史记》《汉书》等都很有研究。拜同郡人谯周为题,曾任蜀汉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罢黜。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第119页共119页\n2、故事背景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在东汉统治阶级调兵遣将,分路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地方官吏和地方豪绅,借镇压农民起义之机各自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曹操和孙权在镇压农民起义,削平割据势力的过程中,分别统一了中国的北部和东南部。而刘备则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曹操和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到处流落,一筹莫展。《隆中对》的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这时军阀混战虽然尚未停息,但曹操和孙权独霸一方的大势已定,二分天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对此,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而且颇有争霸诸侯,统一中国之雄心的刘备,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他便积极搜罗人才,以期共济大事。《隆中对》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3、作品简介《三国志》简介《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内分“魏志”、“吴志”、“蜀志”,亦称“魏书”、“吴书”、“蜀书”三部分,全称《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它记载了从魏武帝初平元年起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止,共90年的历史。《三国志》对后世小说、戏曲影响很大,《三国志评话》《三国演义》多取材于它,后来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和说唱文学很多。4、相关典故梁父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条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梁父吟》,古歌曲名,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乱的歌曲。诸葛亮吟诵这首歌曲,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诸葛亮姓葛诸葛亮,复姓诸葛。其实诸葛亮的祖上原本并不姓诸葛,而是姓葛。在晋人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材料,有关记载保存在裴松为《三国志》所作的注里。《吴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说:诸葛瑾(诸葛亮的胞兄)“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反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民”。这条注目解说得很清楚。诸葛瑾的祖上本是诸县人,迁到阳都后,阳都也有姓葛的,当地人为了把他们与当地姓葛的相区别,于是称他们为诸葛。诸葛瑾的祖上也就用诸葛做了自己的姓。《三国志》轶事陈寿在编撰《三国志》时,遇上了一个难题。原来是这样一件事:诸葛亮任蜀国丞相,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就,受到后人的尊重,可是,陈寿的父亲却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将官,因犯了错误,受到诸葛亮的贬罚,郁闷填胸,忧愁死去。但撰写史书必须求实,陈寿排除私怨,执正史笔,写出诸葛亮的高见亮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119页共119页\n的品德。后人读《三国志》,既为诸葛亮的精神感动,又赞赏陈寿的《诸葛亮传》写得生动、翔实,更钦佩他的品质。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第二课时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二、精讲课文第三部分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对策”。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第119页共119页\n(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三、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四、学生齐诵第4段第三课时要点:合作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步骤: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文章开头写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就颇耐寻味。“躬耕陇亩”,并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而是着重说明他隐居于田野。于此读者可以想到,一个负有卓越才识的人而隐居不仕,必有重重忧事在心。而“第119页共119页\n好为《梁父吟》”,就正含蓄地揭示了这个问题。《梁父吟》,是古歌曲,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乱的歌曲。诸葛亮吟诵这首歌曲,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作者用一“好”字,说明他并非偶尔一吟,可见其感慨之深。2、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争夺朝廷大权,政治日趋黑暗,赋税极其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的星星之火遍布全国。灵帝中平元年(184),张角在冀州率黄巾军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这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东汉王朝的统治也土崩瓦解,各地方割据势力拥兵自重,“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不听中央政令。昭宁元年(189),董卓自并州率兵人洛阳,擅自废黜少帝而立献帝,独断朝政。建安元年(196),曹操又胁迫献帝迁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至此,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课文中刘备说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刘备问计于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此前,曹操已经在官渡之战(200)中击败了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今河北、山西及山东东北部)的袁绍,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其后又北征乌桓(207),取得很大的胜利,为南下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而孙权经过父兄和自己的三世经营,也比较牢固地占有了长江下游南部地区。长江中游的荆州地区属于刘表的势力范围,上游的益州地区属于刘璋的势力范围,这两个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其军力也不足与曹操抗衡。此外,较大的割据势力还有汉中(今陕西南部)的张鲁和凉州(今甘肃)的马腾、韩遂等人。刘备是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但是他的兵少,而且又没有地盘,在当时算不上割据势力。他虽有才略,然而志不得伸,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龙”,而生平“未尝得水”,这是很恰当的评价。开始他投靠中郎将公孙瓒,后来又相继投靠陶谦和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建安四年(199),他起兵攻打曹操,失败后又去依附袁绍。第二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他又逃到荆州去依附刘表,当时刘表集团内部为继承人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刘备受该集团中外戚势力排挤,被送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去屯兵。二十余年间他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他。他对诸葛亮说得“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就是他前半生经历的概括,也表现了他问计的诚恳态度。3、从文中我们了解到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1:诸葛亮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从他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生2:他是一个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的人。从他的“对”,也就是他对刘备说的一番答话可以看出。生3:他是一个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的人。从“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可以看出。生4:他还是一个矜持自重的人。从“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可知。老师小结: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他的“自视甚高”在文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第119页共119页\n;二是他见刘备是在刘备“三往”之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他为刘备规划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时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回答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指导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确实是高瞻远瞩。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这个人物形象。刘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他的“思贤若渴”在文中有多处表现,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器之”的实际内容是对徐庶的真正尊重,对徐庶的意见的重视和接纳。又如“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他能不为舆论左右,三顾茅产,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兴复汉室的远大理想。“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这几句话充分表现了刘备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慷慨情怀。5、史传文学主要是表现主人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突出作用,本文虽属节选,但人物形象完整,说说本文是怎样刻画诸葛亮的形象的? 全文紧紧围绕着表现出类拔萃、才干非凡的诸葛亮展开故事情节,故事之所以生动感人,完全与诸葛亮管仲、乐毅式的“卧龙”形象有关。而且全文处处围绕这一中心去记叙,省去了与表现这一中心无关的内容。文章一开始写“亮躬秦朝陇亩,”先言其身世之不平凡,接着写他的身形与不同凡响的自比,在平凡中显示出不平凡,紧接着又以“时人莫之许也”和崔、徐“谓为信然”。介绍了两种人对诸葛亮截然不平的评价,给读者形成悬念。然后又通过徐庶的称赞与推荐,对诸葛亮作进一步颂扬。对答部分则集中笔墨来表现诸葛亮的“卧龙”才干,最后通过刘备的赞语进一步衬托诸葛亮的才能,这样用事实否定了“莫之许也”,肯定了“谓为信然”,从而解除了悬念,在悬念的形成与解决中,诸葛亮的“卧龙”形象也就呼之欲出。板书设计:一(第1段)孔明抱负二(第2段)徐庶荐贤(3)问计:三往乃见——计将安出远见卓识一论曹操——不可争锋隆中对三(3—5段)问计对策(4)对策二论孙权——可以为援三论荆益——可争可图四论刘备——伺机而动(5)赞赏:先主称善——情好日密四(第6段)器重信任:犹鱼有水24、《出师表》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第119页共119页\n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3.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作方法。4.培养学生学会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阅读体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之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培养学生学会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教法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题目解读:“出师”:出兵;“表”:是古代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本文是诸葛亮北伐前夕上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奏章。诸葛亮共写过两篇《出师表》,本文是第一篇,后人为了区分,把另一篇《出师表》叫《后出师表》。三、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董省沂南县南)人。蜀国汉朝丞相。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权、刘备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后奉命率军入川,败走曹操,夺取汉中。刘备伐吴失败,受遗诏托孤,安居平五路,七纵平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著作有《诸葛亮集》,其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2、写作背景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自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第119页共119页\n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沼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省南郑县),准备征讨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刘禅应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选入课文的《出师表》。3、文学常识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请求、愿望或意见的一种文书(公文)样式,也叫“奏章”或“奏疏”。本来,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细分为四类:章、奏、表、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刘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统称为“表”。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本说“臣某言”,如本文前还有一句“臣亮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客套话,本文的末段一句话就属于此类。4、相关典故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嘱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生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译文】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得很厉害,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如果他不具备作为一个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象父亲一样侍奉他”。5、人物简介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刘禅简介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第119页共119页\n四、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二课时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2.问题探究(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②如何具体执行?第119页共119页\n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③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5、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七、布置作业熟读全文。第三课时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臣本布衣)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句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第一句)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最后一句)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问题探究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第119页共119页\n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4.请同学翻译第八段。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一句5.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明确: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4)小结。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第四课时第119页共119页\n要点:合作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步骤:1、诸葛亮在表文开头提到“益州疲弊”,在这种情况下又要出师伐魏,是不是不明智?为什么?不是不明智。诸葛亮在这篇表文的开头就提到“益州疲弊”,却又要出师伐魏,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要弄清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和伐魏前的准备工作。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他在初见刘备时就提出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从荆州出兵进攻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一条是从益州进攻秦川(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北地区)。这个“钳形攻势”的设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吴国在亭战役中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谓“益州疲弊”,就是指这种局面而言。从表中“兵甲已足”这句话可以看出,在这五年里诸葛亮在战备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2、文章陈述的重点是什么?本文内容的重点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又有三点内容,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这一点正是全文主旨所在,理由如下:(1)表文中谈到前两点(即开张圣听和严明赏罚)时,都是从正反两面加以申说,可见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刘禅平日宠信宦官一类小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诸葛亮远离国都的情况下,“忠谏之路”很可能被堵塞,“内外”也可能“异法”,结果必将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因此,能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就在刘禅是否能“亲贤远小”这一点上。(2)表文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谈“选贤与能”,在政事安排上又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其中指名提到的有四个人,即郭攸之、费、董允和向宠,提官职而未指名的有三个人即陈震、张裔和蒋琬。这些人都是王佐之才,平日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在表文中只着重地称赞他们的优良品格,说他们“志虑忠纯”,是“贞良死节”之臣;又特别强调他们是先帝“简拔”出来的,值得信任。尤其发人深思的是,文中还插入一段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从而引出全文最重要的一个结论:亲近贤臣,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3)亲贤远佞的思想是贯穿全篇的。从文章的第三部分可以看出,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而把国内的责任完全交给了郭攸之、费、董允等人;而郭攸之等人是否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关键又在刘禅身上。如果刘禅能够亲贤远佞,这些人自然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表文中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劝勉刘禅,就是希望刘禅亲近贤臣,听取他们的“兴德之言”;能如此,则赏罚自然分明,国内政局也就可以继续保持稳定了。总而言之,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刘禅能够亲贤远佞。表文开头说的“先帝遗德”,末尾说的“先帝遗诏”,也都是指此而言。3、诸葛亮在本文中回顾了过去的哪些事情?请大家结合自己看过的《三国演义》说出故事名称,并用文中相应的语句证明。生1:回顾了“隐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生2:回顾了“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生3:回顾了“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生4:回顾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临崩寄臣以大事”。第119页共119页\n生5:回顾了“南征孟获”的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老师小结:从大家的讨论看出,大家对课文内容及《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掌握得比较熟。我们读书就要像这样根据文中的文字信息了解相关的背景或典故。4、有人说第六段自叙身世与“出师之表”没有联系,实属离题,你怎么看?没有离题。因为:⑴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的进谏纯属忠谏,使后主听来声声入耳。⑵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⑶二十一年不平凡的历程,说明创业维艰,激励后主奋然前行,不可半途而废。⑷写出先帝的榜样,说明先帝任人帷贤,惟才是举,教后主刘禅效法先帝,做到知人善任。⑸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今后仍一如既往的忠心,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效。这段自叙,情真意切,实有深衷曲意。5、第六、七两段和全文关系是怎样的?即出师伐魏与修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⑴从本文写作的背景来看,“修明政治”是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重新提出,目的在于为出师伐魏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北伐无后顾之忧,所以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⑵作为议论文来看,出师伐魏事在必行,正是叮嘱后主修明政治的论据。正因为诸葛亮必须出师进驻汉中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所以不能不切嘱后主好自为之,不能不把斟酌的损益、进尽忠言的重任委之于攸之、棉、允。 ⑶从表达方式上看,六、七两段可以说突出地体现了“表以陈情”的特点。《三国志,诸葛亮传》把这份上书原称为“疏”,《昭明文选》始定名为“出师表”,大概正是充分注意到它在表达上的特色。以陈情的方式叙自己报效先帝的衷曲,不仅增强了感染力,也大大加重了所提建议的分量:修明政治这件大事可是关系重大得很啊!不能不靠你后主“自谋”啦!千万不可有负先帝啊!不尽之意尽在其中。6、全文贯穿一个“情”字和一个“理”字,可以说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试举例谈谈。甲生:陈述衷情是本文一大特点。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孤之情,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满腔挚爱谏后主。他对刘禅的反复劝谏,谆谆叮嘱,言辞恳切,语重心长。那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乙生:我想具体地说明一下。文章第l~5段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承继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情真理足,辞婉心切。第6~9段着重叙述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叙述中充分显示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艰辛打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耿耿忠心尽袒,勤恳之态毕现。丙生:诸葛亮是向刘禅进谏,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7次,而提先帝就有13次之多。不难第119页共119页\n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后主听了,忠言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总之,“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老师总结:文章的说理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所列的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严明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文章在写“情”上也极有讲究,作者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重要,以先汉和后汉的历史教训作为前本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谆谆告诫。理要说得明,用语又不可过重,既要循循善诱,又不可失君臣体统,因而以“形势”使对方震动,以“情感”使对方感动,并以具体措施手把手教之。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文章从各个方面规谏后主,情真理足,感人至深。作业:1.背诵全文。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板书设计:广开言路(前提)一(1—5)提出建议严明赏罚(关键)继承遗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叙中见情议中见志亲贤远佞(核心)知遇之恩报答先帝出师表二(6、7)追忆经历感恩图报尽忠陛下白帝城托孤兴复汉室兴复不效,治臣之罪三(第8段)明确责任无兴德言,责群臣慢辞情恳切陛下自谋,深追遗诏四(第9段)结束之语:临表啼零真挚感情25、《词五首》教学设计(名师教学案)投稿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邮编:438400;QQ:787888531邮箱:787888531@qq.com执教者:湖北省红安县第三中学名师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代表作。2.诵读本文的五篇诗词。3.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4.学习古诗词用语的考究和他的韵律美。◆过程与方法第119页共119页\n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或者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看那位同学画得最接近于诗词的本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2.感受作者的豪迈奔放与婉约细腻,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2.学习古诗词优美考究的语言。3.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把握诗词中的一些深刻哲理和人生的真谛。【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导读《望江南》1、题目解读:《望江南》:“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等。“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2、作者简介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温彦博,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4、体会文章写作特色。(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第119页共119页\n(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5)教师总结:本词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第二课时赏析《武陵春》 1、题目解读:《武陵春》:“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武林春》、《花想容》。源自陶潜《桃花源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故事。双调小令,正体49字,上下各4句3平韵。2、作者简介李清照(约1084一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人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3、写作背景《武陵春》: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53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4、朗读这首词。5、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6、思考:(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2)“闻说”“也拟”“只恐”第119页共119页\n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7、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8、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9、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第三课时要点:引导学生自学其他三首。步骤:一、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1、题目解读:《渔家傲秋思》:“渔家傲”,词牌名。“秋思”,题目。“秋”,点明(边塞)季节;“思”,忧思之情,意思是戍边将士在边塞的秋季思乡忧国。《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词牌名。密州,现在山东诸城。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这首词是次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破阵子》: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金华)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就是内容、形象、情感、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2、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后在新旧两党的斗争中一再被贬。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几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3、写作背景第119页共119页\n《渔家傲》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 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 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破阵子》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二、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问。三首词的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江城子》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破阵子》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三、把握三首词的感情。(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答案提示:(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第119页共119页\n《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4)总体分析: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三、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五、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第四课时要点:合作探究五首词中的疑难问题;学习五首词的写法。步骤:1、“塞下秋来风景异”句中“异”字暗含对比,即把边塞之地与诗人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作对比,请想像一下,看着边塞之秋,诗人想到了怎样的情景?看着雁去衡阳,就感到天气格外寒冷,诗人想到了家乡吴地此时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听着此起彼伏的四面边声,诗人想到了家乡吴地正是人欢马叫,笑语欢歌;看着长烟、落日和孤城紧闭,诗人想到了家乡吴地正是华灯初上,人影幢幢。诗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对比中观察身边景物特点的,所以很自然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2、你能结合课文中内容说说“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吗?《望江南》、《武陵春》属婉约词。婉约词描写的大多是歌乐宴饮以及生活中的个人情趣、恋情、秋思,抒写个人的荣辱悲喜。语调婉转如小鸟呢喃,如秋日私语。语言细腻、小巧、精致,长于铺叙。《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属豪放词。豪放词大多抒发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词的基调豪迈、沉雄,词的意境开阔、广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发挥想像,再现《望江南》画面,为其导演电影脚本。甲生:江楼上,长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集中在楼上独倚的人身上: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着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濛濛的江面。再来一个人物特写: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乙生:水波浩淼,白帆点点,船只如梭,却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夕阳西下,残阳斜铺水中,水天相接处,浩浩的江水悠悠地向东流去。丙生:芳草萋萋,白蘋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镜头再移向江楼上的女子:失神无语,愁眉紧锁。在来一个眼睛特写:失落,隐隐约约的泪光……老师总评:大家编写的电影脚本既能结合课文内容,又体现了电影脚本的特点,很不简单!其实,我们对今天学习过的五首词都可以编导电影剧本的。这样,我们看着,读着,品着,就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体会到李清照内心复杂的愁苦之情;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看到苏轼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4、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第119页共119页\n又是他们的代表作。试把这两首词与温庭筠的《望江南》和李清照的《武陵春》作比较,看看它们在内容、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苏、辛的词写的是打猎经历和军中生活情景,或牵黄擎苍,骑马狂奔,或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的都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风格雄浑、豪放。温、李的词写的是思妇的失望与惆怅或流离生活中的孀居之苦。或独倚望江楼,日晚倦梳头,或肠断白蘋洲,载不动许多愁,生活范围狭窄,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与豪放词派截然不同。二、写作特点1、《望江南》辞约而意丰《望江南》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全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极多的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2、《渔家傲·秋思》质朴而凝练《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是词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廖廖几笔勾画出一幅雄浑浓郁的“边塞关山图”。点染的手法使画面从概括到具体,逐层地围绕“异”字展开。词作抓住塞外风光的典型事物——大雁南飞。边声四起、长烟落日、层峦迭峰、孤城紧闭——来表达戍边将士思乡忧国,决心守边御敌这一主题。下片采用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行文起伏,跌宕有致,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苍凉悲壮,慷慨生哀。3、《江城子·密州出猎》活用典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记射猎的词。词中活用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例如:用亲射虎的孙郎(三国时的英雄孙权)自喻。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持节云中,何是遣冯唐”这个典故,委婉地表明了苏轼希望自己能像汉文帝时的魏尚一样,能够得到朝廷的重新信用,被委以重任,去卫国戍边。“射天狼”,则见出苏轼立志杀敌的决心,传说“天狼”这种星主管“侵扰”,用它象征侵犯我国国土西北敌人,是很贴切的。4、《武陵春》虚实相生《武陵春》反映的正是词人李清照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上片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词的下片本意不过是说小小春游实在不足以安慰词人的天大之愁,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欲扬先抑,以虚拟之景,虚拟之行带出真实之愁。这样一波三折,表现了她刹那间微妙的心境变化,把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表现得生动真切。结尾一句的夸张比喻新颖、奇特。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舟轻愁重。化虚为实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愁的深重。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寓情于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为“壮词”,实在名副其实。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壮志豪情。这种“壮”情是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挑灯看剑、军中听号、将士分炙、沙场点兵……一事一景,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板书设计:倚:独倚——希望《望江南》望:千帆——失望白描:直叙盼望夫归第119页共119页\n愁:肠断——痛苦气候之异思乡忧国(上片)戍边图:风景异边声之异肃杀寂寥边城之异《渔家傲》浊酒——归无计(下片)思归图羌管——人不寐夜夜思归白发——征夫泪太守出猎爱国思想(上片)冬猎场面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心胸开朗:鬓霜何妨(下片)雄心壮志自比魏尚:遣冯唐报国壮志:射天狼景色不堪:风住花尽愁苦悲伤上片《武陵春》心情凄楚:欲语泪流意欲探春:拟泛轻舟下片兴趣皆无:舟轻愁重上片:军旅生活——军容壮盛(雄壮)《破阵子》悲愤慨叹下片:抒发情怀——壮志难酬(悲壮)第119页共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