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5页

  • 47.00 KB
  • 2022-08-09 发布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文言虚词“之而其为以于”使用频率高,是武汉考纲要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二、考点阐述:首先让我们看2010年武汉中考题: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1.考点设置:常见虚词“之而其为以于”的意义和用法2.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3.题料来源: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4.考查难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三、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②通过比较分析,根据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四、复习常用虚词“之、而、其”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5\n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学生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故时有物外之趣。菊之爱,陱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菊,花之隐逸者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渔为甚异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学生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泉香而酒洌 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  日出而林霏开 呼尔而与之 朝而往,暮而归面山而居  人不知而不愠 其(一)代词5\n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学生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舍其文轩望其旗靡不可知其源增其旧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西南诸峰其喜洋洋者矣五、完成《能力训练》相应题目5\n第二课时一、复习常用虚词“以、于、为”以教师讲析(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二)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学生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意义以光先帝遗德以咨诹善道无从致书以观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于教师讲析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5\n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4.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学生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意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苛政猛于虎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教师讲析 ㈠动词wéi(1)“做”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作为、当作、成为”例:①武陵人捕鱼为业(3)“说”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4)“是”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㈡介词wèi⒈“替、给、向” 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⒉“被” 例: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练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 (《两小儿辩日》)“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宋所为无稚兔鲋者也”。 (《公输》)为我为云梯之械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弃其杖,化为邓林以牒为械知之为知之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此为何若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贤能为之用二、小结三、完成《能力训练》相关题目。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