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91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七上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够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重点)2.阅读“上海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难点)3.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学情分析】本课是在上节学生知道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同时介绍了气候的要素——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进一步了解气候的另一要素——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这两方面知识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过,学生利于理解。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授谈话法。【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和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8页-----------------------\n环节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学习了前后知识“天气预报”,不知道大家有没的衔接,有养成喜爱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从现实生的习惯。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今活的经历天的天气如何?(根据学生回答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与体验出情况进行讲评,并复习:天气反天气知识,说出今天的发,激发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天气状况。学生对地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时刻发生着理问题的变化。)引入气候的概念。兴趣。创设情展示目标:境导入1、通过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天新课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够正确使(定标)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重学生学习目标,把握学点)习的重点2、阅读“上海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3、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自主)培养学生指导学生依目标自学,初步完学生一边阅读老师出示自主学习自主成地理助学P76—77设计的“气的学习目标,一边看课的习惯。候与生活”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文,并在课文上进行标学习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点拨。注和勾画出助学中的问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8页-----------------------\n你能对天气和气候做出对比吗?(互助)天气气候列表比较“天气”与学会地理“气候”的区别与联小组概念的比概念系。探究较,进而区别分析出地理概念的描述差异性。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展示)的,哪些是说气候的?学生分成4个人一个小A.昆明四季如春组练习加深理解,同时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把自己得到的结论在黑锻炼学生C.明天大风降温板前进行公布。联系生活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A.气候B.天气实际,感观察E.小楼昨夜又东风C.天气D.气候受气候对与发现F.冰城年年瑞雪飞E.天气F.气候生活生产的影响。G.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G.气候盛开(拓展)描绘天气和气候的语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气候对生(体验)利用图链活(衣食住行)的影响。片,让学学生欣赏幻灯片并分成生归纳比接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从较不同地衣、食、住、行四个方区气候对面分析,气候与我们的人类生产生生活息息相关,并加以生活的影总结。响,培养活学生的归(体验)纳、理解地理现象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8页-----------------------\n的能力。饮食:南米北面师生共同点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民居:傣族的竹楼、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平房。种植: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气候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交通:南船北车同样与我们的生产也密切相关。气候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强化天气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衣、食、学生回忆在做题中出现与气候的衔接住、行。通过以上分析不同的地的个个地理要素,并举区别,关与区生活、生产不同,说明了气候手回答。也存在地区的差异。注气候的过渡那描述气候的时候我们最“气温和降水”两大要常用的是哪几个要素呢?素。1.1、阅读上海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归纳上海市的气候特征。通过读某(自主)地气温年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各变化曲线自阅读老师出示的上海小气温降水柱状图,完成和降水量读图分析。柱状图,学会分析该地的气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8页-----------------------\n组候特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合与体验出发,激发(展示)学生对地“我”可以得出:理问题的作上海市气候特征是:兴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探读图指导1.一月平均气温°C左右,冬季;12、1、2各月平均降水量毫米左右,究冬季;(结合上海的分析过2.7月份的平均气温°C程,来说明北京的气候左右,夏季;6、7、8变化。)各月平均降水量毫米左2.右,夏季。3.北京市气候特征:4.5.2、阅读北京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归纳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市的气候特征。3.学生分组讨论:北京气温年较差大于上海气温年较差,北京市冬季气温比上海低。举例:“冬夏季节,在服装上位于2者之间⋯⋯”3.试着分析上海与北京的气候差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8页-----------------------\n异。根据两地的对比,说出我们本地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示:在降水和气温方面的区别,比较两地的气候特点)回归生活链接试着说一下我们枣庄市的气枣庄市气候特征:感受学习生活候特征是怎样的呢?夏季:高温多雨地理的乐冬季:寒冷干燥趣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的组合就会出现:终年炎热的地方,有的降水衔接多有的降水少;常年湿润的地方,有的气温高有的气温低;气候类型与就会多样,地区差异也会复杂,真的这样吗?具体情况如何请大家读过渡图“世界气候的分布图”,读图一定要先看图例哦。这个图是用颜色来表示气候类型的,共有几种颜色?分别代表哪些气候类型?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自主)学生们通过4个人一小组进行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通过阅读归纳得出结论。“世界气(展示)自候类型分生1:学生由低纬向高纬依次说布”图和主读图指导出。填表格,生2:学1.从全球范围看,从低纬到高归纳出得热带(4种):热带雨林纬,依次分布哪几大类气候出世界气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习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候分布的2.全球的气候类型:风气候规律性,分布地区气候类型(个数)生3:从而培养热带温带(6种):亚热带季学生组间风(湿润性)气候、地温带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学习的能寒带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力。3.亚欧大陆共有种气候带海洋气候、亚寒带针类型,我国有种。叶林气候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8页-----------------------\n生4:寒带:极地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发表自己的结论;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板书下进行知与识梳理,回顾形成知识体系。【当堂达标】1.(目标1)气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情况,即()A气温和降水B风和雨C阴晴和冷热D冬季和夏季2.(目标1)下列句子中描写天气的是(),描述气候的是()。请填数字序号。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⑤我们家乡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⑥我们这里近几天气温都在零度以下3.(目标2)读图分析:(1)该地的气候特征()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低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A热带B北温带C寒带D南温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8页-----------------------\n(3)当滕州市红荷湿地荷花盛开的时候,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水灾B干旱C泥石流D梅雨4.(目标2、3)综合题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__月,约是______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__月,约是______摄氏度。(2)该地降水最多的3个月是___、___、__,是_______季。降水最少的季节是______季。(3)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本节课虽然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些气候相关知识,然而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气候的完整概念,而课本上气候的相关内容都隐藏在图表中,同时学生单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有限,因此,要把握好这一节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授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多探究;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读图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比较法和归纳法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世界气候类型和分布,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