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3 KB
  • 2022-08-09 发布

2021年【教案】初中音乐《黄河船夫曲》教案2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黄河船夫曲》教案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2.明白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同学从内心喜爱我国的民歌艺术;|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教学重点: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教学难点:明白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同学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连续听完;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为陕北民歌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仍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师:这些歌曲为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爱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为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师:其中的演唱者熟悉吗?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特别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究竟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进近陕北民歌;二.赏析陕北民歌1.介绍地域环境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为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配歌曲伴奏;第1页,共4页\n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为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给予了陕北人的人开朗豪爽.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为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唱成了他们最快捷的沟通方式;因此,大自然给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响亮的歌喉;|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师:黄河上的歌声为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惨白,但为他们依旧不畏艰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师:陕北民歌的内容为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为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洁的歌词或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为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排除劳累与疲乏;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缘由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响亮)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留意观看歌曲的旋律仍有什么特点?(重复)重复显现了几次?(5次)2)生随琴唱重复旋律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特别为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3)生边做和谐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师:这一句为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和谐有序)师:让我们仿照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显现的旋律;\n第2页,共4页\n4)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师:歌曲为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为怎样的?(强弱次强弱)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为最用力的,留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留意唱出歌曲的韵味;|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欢.|迎.|下.|载.4.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明白方言.衬词1)分析方言特点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为陕北方言?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如:我晓得.船.艄公;2)分析衬词特点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为陕北民歌的特点;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为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师:唱歌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唱歌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演唱者的心情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3)仿照方言.衬词,跟唱开头和结尾的两句明白演唱形式师:每一句最终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亲密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心情得到更好的发挥;5.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师:歌曲的唱法有许多种:通俗唱法.民唱歌法.美声唱法,现在仍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当采纳什么演唱方法?师:由于歌曲的内容为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为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当为随便的.直白的.特别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心情;让我们带上对唱曲的懂得,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6.小组对唱,参加律动;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显现?(2段.一问一答)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根据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三.小结与延长1.小结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为站在崇山峻岭之巅,仍为第3页,共4页\n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为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处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为陕北民歌;它为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为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2.观赏民歌《黄河船夫曲》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进展而应当有所转变;但|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为,我们要承认的为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转变,陕北民歌的魂仍在,它依旧为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给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师:同学们,民歌为一个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让我们连续挖掘和明白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第4页,共4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