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案精选:初中语文《童区寄传》教案设计 \n教案精选:初中语文《童区寄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 (三)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 难点: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表现主人公形象、性格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有这么一个小孩被两个凶悍的强盗绑架了,结果却安然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 介绍柳宗元和他的文章特色。 (三)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顿;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自读课文,质疑。 2.落实重点字词、语句。 荛布囊逾恒状易之为市植刃微伺 缚因得童恩专即虚 二豪贼劫持布囊其口植刃道上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之虚所卖之 郎诚见完与恩持童抵主人所疮手勿惮 3.依据关键词句合作释疑,通译全文并概括主要内容。 关键词句: 为儿恒状以缚背刃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虽疮手勿惮大号愿以闻于官留为小吏,不肯侧目莫敢过其门 (四)自由读课文。 1.找出本文通假字、多义字并做上标记。 2.\n边读边做出批注即阅读时的初步感受。 (五)作业 尝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区寄的这次反抗行动显得既小心谨慎又坚决果断。 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并且“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有心计,而且知事明理。 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声。也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惊人勇敢。 (二)相互质疑,合作探究 1.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区寄是小孩,年幼体弱,又是一人对二豪贼,又处于被劫持的被动地位,这些都是他的劣势。 2.\n他利用了自己作为孩子的哪些特点和对手的哪些弱点? 区寄利用了孩童胆小害怕和幼稚体弱的特点,前者如“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后者体现为豪贼把他绑缚后都放心睡去。区寄所利用的敌手的弱点主要是:①对小孩子的轻视,麻痹大意。区寄示弱后,“贼易之,对饮酒,醉”。区寄杀一贼后,另一贼只是把他绑紧些,仍倒头睡去,仍低估了区寄的智力和胆量。区寄充分利用了敌手的轻视麻痹,紧紧抓住了因此造成的疏忽的间隙和逃脱的机会。②利用了贼人趋利的弱点。即再被贼人抓获后,危在旦夕,区寄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 3.区寄在自救过程过程中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区寄在自救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第一是胆略,超人的胆量,沉着镇定。这是一般孩子难以做到的。贼人对他的最大疏忽也在这里。因为有此,区寄的机智勇敢才能发挥,才能从容与敌周旋,才能瞅住逃脱的机会。第二是智勇双全,机智勇敢。首先是机智,伪儿啼哭,就火就刀绝绳,以“一郎僮”打动贼人,杀贼,哭叫报官等等,都是很有心计的谋划、决策。其次是勇敢,“虽疮手忽惮”“取刃杀贼”,这些勇气以及前面的心计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所以,结尾对其胆略智勇用了一个侧面描写,以秦武阳作比,以众贼不敢正视他,不敢过其门作了烘托。 4.\n获救后又有什么难能可贵的选择? 获救后难能可贵的选择就是“留为小吏,不肯”。作为一个打柴放牛的农村孩子,面对这样的出路毫不动摇,毫不考虑,这行动本身已足够说明问题,即说明其品质上的过人之处。 5.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了什么作用?(见教师用书) 6.读了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学生可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7.通过本文作者还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见教师用书) (三)小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 沉着机智、聪明过人、果敢决断、不畏强暴、纯朴可爱、不慕荣利,是一个少年英雄。 (四)归纳本课出现的一词多义的几个词语。例如: 即“即藏其尸”(马上,立刻)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靠近,接近)……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合作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三、四两题。 3.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