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 KB
  • 2022-08-09 发布

最新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汇总讲课教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汇总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电路物理量规律(符号单位)串联电路U2U1IR2R1UR1I1并联电路UR2I2I电流(I/A)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V)U=U1+U2+…+Un(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Un(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R/Ω)R=R1+R2+…+Rn(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或R=(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电能(W/J)W=W1+W2+…+W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电功率(P/W)P=P1+P2+…+P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电热(Q/J)Q=Q1+Q2+…+Q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产生的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各物理量与电阻的分配关系电流:II1:I2=1:1I1 :I2=R2 :R1(与电阻成反比)电压:UU1 :U2=R1 :R2(与电阻成正比)U1 :U2=1 :1电能:WW1:W2=R1:R2(与电阻成正比)W1:W2=R2:R1(与电阻成反比)电功率:PP1 :P2=R1 :R2(与电阻成正比)P1:P2=R2 :R1(与电阻成反比)电热:QQ1 :Q2=R1:R2(与电阻成正比)Q1 :Q2=R2:R1(与电阻成反比)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电流:I/A(1)I=(2)I=电压:U/V(3)U=IR(4)U=(5)U=电阻:R/Ω(6)R=(7)R=(8)R=(9)R=电功率:P/W(10)P=(11)P=UI(12)P=(13)P=I2R电能(电功):W/J(14)W=Pt(15)W=UIt(16)W=t电热:Q/J(17)Q=I2Rt注:当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Q=W=Pt=UIt=t其他公式:(18)W=KWh注:n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为用电器消耗1kW.h所转的转数分析: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2、用欧姆定律I=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3、电功率求解公式P=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P=、P=UI、Q=I2Rt。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5)U=IR(6)R=(7)R=(12)P=(13)P=I2R(14)W=Pt(17)Q=I2Rt这八个冲淤变化图制图要点注意:在研究一个新的区域的冲淤变化时,最好首先去确定冲淤变化的研究范围,根据这个范围取点、白化等,这很重要1、原始数据的处理:水深点、背景底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得到可以在surfer中处理的数据,主要包括水深数据和工程图(范围、建筑、标记,用作背景)原始数据:一般为各种cad工程图(如果有处理过的水深点数据就可以直接用),其中用到的主要数据是各时间段某个区域的水深数据处理方法:(1)检查cad图中水深点数据的属性(特性),有时有些数据点的属性中没有水深值,则必须提取出图中标记在点上的那个值,此时可用韩志远给的插件提取,得到TXT文件,如图1所示。(2)如果是用作背景的工程范围图,则可直接另存为dxf格式的数据,然后在surfer中作为背景图直接使用。图1用插件从dwg数据中提取的水深点数据2、用水深数据生成网格源数据:水深点数据,dat、txt等格式处理方法:(1)打开surfer,点击Grid->Data,弹出后选择水深数据文件。(2)根据水深文件的具体情况及制图的需求对数据进行网格化,保存为.grd网格数据,如图2、图3所示。(3)对各个时期各个工程区域的水深数据都进行网格化注意:sufer计算冲淤变化时要求参与计算的两个grd文件有相同大小和数量的网格,即他们的xy坐标范围和节点数量(node)都相同,根据此设置图3中的参数。(可参考网格化文件夹中的参数截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