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0.50 KB
  • 2022-08-09 发布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教案课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和碱的认识酸碱指示剂一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HCl、H2SO4、H2CO3、CH3COOH等2.常见的碱:NaOH、Ca(OH)2、Al(OH)3、NH3·H2O等分析与思考: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的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会变成什么颜色?二、酸碱指示剂【实验探究1】探究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实验步骤: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如下图:【现象】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的颜色变化白醋红色无色石灰水蓝色红色盐酸红色无色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实验结论:溶液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石蕊溶液红色蓝色酚酞溶液无色红色\n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三、对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探究2】自制指示剂。用自制指示剂试验在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实验步骤:(1)取芥菜叶、月季花、紫包菜,分别在研钵中研磨,各加入5ml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搅拌、浸泡、过滤、装瓶备用。(2)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入2~3滴自制指示剂。观察现象。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芥菜叶紫色草绿色月季花红色墨绿色紫包菜红色黄绿色实验结论:1.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可作指示剂。这些指示剂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花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会显示特殊的颜色,不同的花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颜色各异,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知识拓展: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综上所述,几种常见的酸的共性和用途:问题探究结论酸有什么共性都有酸味、都有酸性生活中含酸的物质水果、食醋、泡菜等;胃液中含有盐酸等。酸有什么作用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产品,人类生活离不开酸。【课堂练习】1.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A.变红色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2.指示剂是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和,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花瓣和果实也可以指示酸和碱。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采用下列花朵制作指示剂,实验记录如下: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盐酸酒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n红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黄色月季花浅红色红色黄色黄色根据上表信息回答:(1)不能做酸碱指示剂的是。(2)小明用此月季花花汁检验附近纸厂排放的废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黄色,则此废液显。(3)小萍用此月季花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改良此土壤加入上表中的最合理。【基础巩固】1.某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2.市售的瓶装汽水含有一种酸,向该汽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该溶液变为()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3.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A.酚酞B.铁片C.石蕊试液D.二氧化碳气体【能力提高】1.各实验小组桌上都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并验证你对猜想。猜想—假设操作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及结论    2.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右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班废液中含有NaCl、CaCl2、HCl;乙班废液中含有NaCl、CaCl2、NaOH;或NaCl、CaCl2、Ca(OH)2或NaCl、CaCl2、NaOH、Ca(OH)2(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下水道。甲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能减小危害?第二课时常见酸的性质【导入新课】\n焊接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对焊接面进行清洗,以使焊接后的接头牢固。为什么不用水清洗?学完本节课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一、常见酸的性质【实验探究1】探究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实验步骤】1.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状态;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名显现象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分析:(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由此得出浓盐酸有挥发性和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盐酸、硫酸的用途盐酸、硫酸的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品(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干燥氢气、二氧化碳等。二、浓硫酸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由黄变黑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皮肤、衣物。\n【实验探究3】探究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步骤: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ml浓硫酸,水从分液漏斗中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实验结论: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里。浓硫酸溶于水时液滴飞溅的原因: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步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4.不慎将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应立即用布擦掉,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顺序操作的原因:先用布擦,是先除去大部分浓硫酸;大量水冲洗的目的是使浓硫酸稀释且带走稀释时放出的热量。不能先用水冲洗,否则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大量热而发生事故。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把稀硫酸中和掉-----生成无腐蚀性的物质。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回答说肯定的。因为硫酸没有挥发性,稀硫酸中的水慢慢蒸发,日久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和衣物。三、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探究4】探究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1.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红色无色稀硫酸红色无色实验结论:酸能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溶液中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2.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n铁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实验结论:镁、铁、锌等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氢前金属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生成氢气。分析与思考:你有哪些除锈的方法?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盐酸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硫酸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分析与思考:铁与酸根结合,酸中的氢与铁锈中的氧结合生成水;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酸过量时,酸也能和铁反应,与铁锈反应后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注意:FeCl2溶液呈浅绿色,FeCl3溶液呈黄色。实验结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与思考: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如铁锈等。其它金属氧化物都能和酸反应,同理可除其锈。终上所述,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①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②酸能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③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有水生成。【课堂练习】1.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A能与碱反应B能与金属反应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2.关于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3.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色的铜丝表面变成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色,反应后的溶液呈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基础训练】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滴到大理石地表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氢气D.氧气第三课时常见碱的性质\n“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的角度看,你知道这首诗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反应?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一、氢氧化钠(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实验探究1】探究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实验步骤现象分析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白色块状固体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表面变潮湿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溶解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发烫溶解时放热潮解性:晶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其表面形成溶液的现象。综上所述,氢氧化钠具有这样的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潮解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如氨气等气体的干燥剂。【实验探究2】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实验步骤:将一支洗净的鸡爪放在盛有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放置约20分钟后取出,观察鸡爪的变化。实验现象:鸡爪变红。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有以下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使用氢氧化钠时的注意事项:1.要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物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2.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氢氧化钠的用途:印染、造纸、纺织、石油、肥皂等。二、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其水溶液叫石灰水。【实验探究3】在蒸发皿中放两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生石灰接触水变成粉末,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把鸡蛋煮熟。实验结论:1.生石灰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CaO+H2O=Ca(OH)2,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反应放出的热使水沸腾。2.Ca(OH)2具有腐蚀性,对皮肤、衣物等也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小于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氢氧化钙的用途:可用于消毒、建筑材料等。综上所述,1.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2.浓硫酸、氢氧化钠可作为气体的干燥剂。3.同学填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三、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n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实验探究4】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氢氧化钙溶液蓝色红色实验结论: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实验探究5】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在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塑料瓶迅速变扁2NaOH+CO2=Na2CO3+H2O思考与启示:1.氢氧化钠即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2.你能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吗?SO2+2NaOH=NaSO3+H2OSO3+2NaOH=NaSO4+H2OSO2+Ca(OH)2=CaSO3↓+H2OSO3+Ca(OH)2=CaSO4+H2O【课堂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生石灰B浓盐酸C固体氢氧化钠D浓硫酸3.如右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YX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AX是O2,Y是Ca(OH)2溶液BX是CO,Y是Ca(OH)2溶液CX是SO2,Y是NaOH溶液DX是CO2,Y是H2SO4溶液4.下列物质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其它物质生成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固体D碳酸钙5.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A生石灰BNaOH固体C浓硫酸D稀硫酸6.下列各项对氢氧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是一种有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②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空气中易潮解③氢氧化钠水溶液使石蕊溶液呈红色④对皮肤、衣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n⑤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和二氧化碳反应A①②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④第四课时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的相似性通过前几节课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解决这个问题。一、常见酸、碱溶液能导电【实验探究】探究不同的酸之间,不同的碱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步骤:用导电仪分别测定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实验现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小电珠是否发亮亮亮亮亮不亮不亮实验结论: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能导电;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溶液能导电的原因: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产生电流。溶液也是如此吗?请看盐酸、氢氧化钠等在水中解离过程:思考与分析:HClH++Cl—H2SO42H++SO42-NaOHNa++OH—Ca(OH)2Ca2++2OH—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用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移动起到了电子传电的作用,结论:1.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化合物溶解于水时,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2.酸都能解离出H+;碱都能解离出OH—。思考与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二、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组成相似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叫酸。\n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叫碱。回忆与思考:酸、碱分别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5.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课堂练习】1.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柑橘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A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B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C组成中含有氢元素D溶于水时,在水中解离产生了氢离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相同颜色B氢氧化钠溶液遇酚酞显蓝色C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D盐酸溶液能导电3.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其溶液里含有大量的()A氢分子B氢离子C水分子D酸根离子4.盐酸和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A能与金属反应B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能使指示剂变色D能溶于水5.向放有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铁锈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写出有关反应方式:___、_。【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2.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3.某环保小组检测到一小型造纸厂向河中非法排放碱性废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设计两种检测碱性废液的方法。4.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力提高】1.将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盐酸质量(),质量分数()。\n将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硫酸质量(),质量分数()。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2.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最多的是()A.ZnB.FeC.MgD.Al3.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有()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生石灰④浓硝酸A.①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4.下列物质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稀硫酸D.氧化钙固体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盐酸和金属的反应是置换反应B.有酸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有氧化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盐酸和金属的反应是置换反应B.有酸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有氧化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7.下列关于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A、制氢气B、除铁锈C、制二氧化碳D、溶解氧化铜8.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使产生的迅速地扩散。这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而且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然后涂上3%-5%的溶液。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不可能含有。10.有5.6g含一种杂质的不纯的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0.21g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另一种金属杂质是下列金属中的①Zn②Mg③Cu④Al()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②或④【能力提高】大家都知道,NaOH固体易潮解,NaOH溶液又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而空气中不仅含有CO2还有水蒸气。某校实验员在准备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药品时,配制完NaOH溶液后,将一瓶未用的NaOH固体忘了盖上试剂瓶盖,两天后,实验员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于是对这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两个问题:①这瓶固体是否变质了?②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提出假设:这瓶NaOH固体已经变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NaOH固体易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即2NaOH+CO2=Na2CO3+H2O)。设计实验:因为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只需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观察,即可证明。操作现象1.分别取少量密封良好的NaOH固体和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都变红\n结论:从实验现象上分析两支试管内无色酚酞都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仍显碱性,NaOH可能没有变质。思考:以上现象和结论与课本涉及的NaOH的性质相矛盾,难道敞口放置的NaOH真的没有变质?还是变质后生成的Na2CO3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查阅资料、收集证据:查阅化学教材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Na2CO3溶液也显碱性。原来如此,看来要证明NaOH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利用其碱性还不行,得证明其生成物Na2CO3的存在才行。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帮助该实验员再设计实验,探究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