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5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ord格式整理版2016年秋学期初中九年级地理复习教案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运动1教学目标:1、列举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3、了解地球自转、公园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4、了解经纬线、经纬度划分、半球划分及其特殊的经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本初子午线等)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教学重点:地球相关知识。教学难点:经纬线、经纬度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1)列举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P2图1.1);帆船从海面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即最大周长),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公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旋转中心地轴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五带形成2.地球仪(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经纬线、经纬度、半球划分及特殊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0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特殊线赤道0。纬线、 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划分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2)了解建立经纬网的重要意义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第二单元地图2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常用图例;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坡、缓坡等地形;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教学重点:地图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1.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能识别常用图例。(1)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3)常见图例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山体不同部位。(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4)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5)鞍部:相等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空白处(6)山顶: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7)陡崖:等高线重合地方3.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选择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选择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选择世界政治地图。去一个城市游览,想知道城市的位置,选择小比例尺地图;想了解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要选择大比例尺地图;在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想知道这个景点的布局,还要选择更大比例尺的地图。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2、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及地理分布;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半岛、岛屿和海峡;4、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5、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重点: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及组成。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法、联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1.海陆分布(1)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所占比例,了解海陆分布特点。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2)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及地理分布。①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洲与北美: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半岛、岛屿和海峡。主要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主要岛屿:格陵兰岛、马达加斯加、本州岛主要的海峡有: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东南亚)、霍尔木兹海峡(中东)、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麦哲伦海峡(南美洲)、英吉利海峡(欧洲西部,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德雷克海峡(南美洲火地岛和南极半岛之间)2.海陆变迁(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变动)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海平面升降)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全球共分六大板块:图2.19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P37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①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第四单元天气和气候4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7、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8、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9、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难点:读世界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教学方法: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学法指导:对比理解法、数据分析法、归类法教学过程:1.天气气候与我们的生活(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如今天下雨了,明天晴到多云。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如梅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46页图)(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重要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了空气,引发人们多种疾病。保护:减少排放、少用煤,造林种草。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1)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世界降水分布特点: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一座高山海拔3000m,山脚气温20℃,山顶气温多少度?(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并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特点。一般特点: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近海降水多,远离海洋降水少;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具体说来,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3.主要气候类型(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并说出其特点。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的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南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至300大陆内部、西岸——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250-350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东部、南北美洲东部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0-400大陆西岸——六大洲都有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350-550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沿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寒带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南、北半球极地附近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地带性高山、高原地区(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影响:a)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响: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海陆位置影响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影响:a)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c)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3)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 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②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③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第五单元居民和聚落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4、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其主要地区;5、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代表性建筑;6、了解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基本特点;7、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世界人种、语言、宗教、聚落及其分布。教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学法指导:对比理解法、数据分析法、联想法、归类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过程:1.人口与人种(1)学会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特点:A、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B、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C、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人口增长速度世界各地不同。人口分布特点:A、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地区,人口众多,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B、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如欧洲和北美洲;C、中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D、干旱、潮湿、高纬度或高海拔、寒冷地区人口稀少。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亚马逊平原、北冰洋沿岸、青藏高原(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①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②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③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地区。人种特点分布区黄种人皮肤淡黄、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及南北美洲一部分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少欧洲、大洋洲、北美洲、西亚和北非及印度北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国境内、印度南部、澳大利亚西北部2.语言和宗教(1)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北非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代表性建筑物。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代表建筑教堂。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代表建筑清真寺。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代表建筑佛塔或寺庙。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3.聚落(1)了解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基本特点。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2)举例说出聚落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①早期,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②目前,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第六单元发展与合作教学目标: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并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含义;3、了解联合国的概况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概况及作用。教学难点:“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含义。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观察图标、比较联想教学过程:1.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明世界上主要国家在人口、面积、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人口超1亿的国家(11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有六个分布在亚洲。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经济发展: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并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含义。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在大洋洲)—“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2.国际合作(1)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2)了解联合国的概括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瑞士日内瓦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第七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归纳出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亚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及发展等问题;4、通过实例说明亚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教学重、难点:亚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挂图教学过程:(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纬度约0。~80。N,经度约30。~180。E;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南极洲跨经度最广)(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①地形特点:地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低;②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③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河流。(3)认识亚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人口问题:人口众多,约36.8亿,占全世界61℅;环境问题: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发展问题:人口众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阻碍经济发展。世界人口60.55亿,其中多半人生活在亚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有6个国家超过1亿。(4)通过实例说明亚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①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动本国经济发展;③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2.认识地区(1)中东①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位置: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称之为“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两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亚、欧、非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指出中东地区石油分布、生产和出口的情况。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产油国: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③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中东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可能导致的问题。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无河流的沙漠地区。可能导致问题: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所以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一个焦点。④说出中东地区宗教和文化差异。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现在中东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重要原因。(2)欧洲西部①在地图上找出欧洲西部及其主要的国家和首都。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首都:伦敦、巴黎、柏林②运用图表说出欧洲西部地形、气候及其特点。地形:地形平坦,山地主要在南部地区气候类型及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年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雨型)、高原山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牧草的生长,因此西欧畜牧业较发达。③了解欧洲西部地区区域性组织——欧盟。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除瑞士和挪威外,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欧盟。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峡湾风光、阿尔卑斯山滑雪、雅典巴特农神庙、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西班牙斗牛、巴黎艾非尔铁塔。(3)极地地区①说出两极地区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位置范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南极严寒(冰雪高原),干燥(白色沙漠)、烈风(风库);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寒冷不及南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北极风速远不极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南极①南极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②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③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④有原始的自然环境。南极暖季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北极:石油、天然气、煤、铁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②能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了解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站在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北;在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南。3.认识国家(1)日本①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岛国;领土范围:纬度25。-45。N,经度125。-145。E;主要组成部分: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②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及地形特点,能够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原因: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互碰撞。③结合日本的国情,理解其加工贸易发达的经济特点。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如煤铁矿石,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吕大量出口,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④知道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及其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⑤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文化兼容的典型。(2)印度①了解印度人口的现状。特点:人口数量多,增长快,自然增长率高。影响: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对环境压力增大,阻碍经济的发展。②通过地图及图片资料,了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印度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③了解印度的工业发展及主要的工业城市。英殖民统治时期,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独立后,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不仅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主要工业城市:首都新德里,孟买(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中心),班加罗尔(电子工业基地)(3)俄罗斯①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地理位置:亚欧大陆北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组成:亚洲占大部分,欧洲部分较少,以乌拉尔山为界。②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及重要的河流、湖泊。地形特点: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升高。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带季风和寒带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重要河流: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母亲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科雷马河重要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③了解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及重要的工业区。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是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这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分布:亚洲部分较多,欧洲部分较少。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重要的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库兹巴斯(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④了解俄罗斯重要城市及主要运输方式。重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等。(4)美国①通过地图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和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共50个州,其中48个本土州,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地理位置: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加拿大以南,墨西哥以北地区。②利用图表、数字分析美国的民族和人种构成。民族:美利坚民族。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人种构成:白种人(84℅)、黑种人(13℅)、黄种人。③了解美国农业发展优势自然条件及主要特点。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自然条件优越。主要特点: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规模很大。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是世界农业大国。④了解美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材料——硅片而得名。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一)疆域与人口8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4、了解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的人口政策;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民族、人口分布特点。教学难点:人口密度,自然增长率计算。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疆域与行政区划(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能在地图上查找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地理位置:两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特点:位置优越,海陆兼备。疆域辽阔、疆界绵长。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2)在地图上查阅我国的陆疆、海疆,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陆疆:20000多千米;海疆:18000多千米;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3)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湖南省湘长沙天津市津天津广东省粤广州河北省冀石家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山西省晋太原海南省琼海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庆市渝重庆辽宁省辽沈阳四川省川或蜀成都吉林省吉长春贵州省贵或黔贵阳黑龙江省黑哈尔滨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上海市沪上海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江苏省苏南京陕西省陕或秦西安浙江省浙杭州甘肃省甘或陇兰州安徽省皖合肥青海省青西宁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江西省赣南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山东省鲁济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河南省豫郑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湖北省鄂武汉台湾省台台北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2.人口与民族(1)了解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总数:截至2000年,我国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我国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3)知道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了解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我国少数民族政策。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民族占总人口8℅,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有1600万人,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人口也较多,人口在500万以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只有几千人。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分布地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内蒙古傣族泼水节、孔雀舞云南省朝鲜族长鼓舞、跳板东北三省彝族火把节四川、云南苗族、侗族芦笙节贵州、湖南藏族晒佛节、集体舞西藏哈萨克族弹奏冬不拉新疆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宁夏我国少数民族政策:①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③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内行使自治权。(4)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各民族分布特征:大杂居,小聚居。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西南、西北、东北。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中国的自然环境9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分布;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及长江开发利用和黄河治理情况。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分布,气温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特征,长江、黄河概况。教学难点:长江开发利用,黄河治理。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特点: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要地形区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多为平原和丘陵。(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方普遍高温。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时间上,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3)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这条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洪涝、干旱、寒潮、台风。(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长江开发利用和黄河治理情况。主要河流: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湖泊: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长江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上中下游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滩多流急的川江、九曲回肠的枝江。黄河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型,曲折东流入海。上中下游划分: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至孟津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长江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相继建立了许多水电站。黄河治理:建设大型水库,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课堂小结,随堂练习2.中国的自然资源10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自然资源总的特征。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判断。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主要类型: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2)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前三者为农业用地,后者为非农业用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分布不均。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3)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①从时间上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较少。②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华北、西北缺水最为严重。(4)举例说明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解决措施:必须依赖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兴修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征,提高保护资源意识。自然资源总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总量看,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也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三)中国的经济发展11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了解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2、了解农业包括的主要部门及地位,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铁路干线分布,农业部门及地位,分布,工业分布。教学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知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了解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的分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中长途、大宗、笨重的货物公路:短途、小量;航空:快速、贵重可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水路:长途而大宗的物体,对时间无需求;管道:流质型物体,如天然气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①与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输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②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三横:京包线、陇海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徐州、郑州、武汉、南昌、株洲、九江、南京、上海。(2)了解农业包括的主要部门及地位,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农业主要部门: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农业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①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②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特点。我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①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②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③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④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河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特点。如北京的中关村,对北京的工业增长贡献率在50℅以上,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改革与发展,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五个特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大约占国民经济比重12%,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大。 二是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 三是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显著。四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形成新型生产力。 五是混合所有制和私营企业较多,体制较灵活。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四)中国的地理差异12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说明各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差异。教学难点:各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北方地区:秦岭-淮何以北、湟水谷地以东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西北地区:昆仑山-祁连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青藏地区:青藏高原。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地区。青藏地区,高寒;西北地区,干旱。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2)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自然特征: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多主要地形高原、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河流流量小大典型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人文特征:北方南方原因农耕制度不同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气候传统运输方式不同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地形传统民居不同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气候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其他不同园林建筑规模宏大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地形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是以高原、盆地为主。高原:内蒙古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2)理解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了解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干旱气候与河流、植被关系。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河流多为内流河,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气候干旱使得西北地区以牧业为主,只有在绿洲或河谷可以发展灌溉农业。(4)知道青藏地区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5)知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牧场类型:温带草原牧场(内蒙古),山地牧场(新疆),高寒牧场(青海和西藏);著名畜种: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五)认识区域1、省级区域13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并做出简要评价;2、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3、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4、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教学重点:北京、台湾的位置范围,自然条件,北京的城市职能,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教学难点:对北京位置的评价。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并做出简要评价。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大致位于40。N、116。E,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评价:联系内蒙古高原、黄淮海平原,自古以来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2)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自然条件: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平原为主,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水文,附近有海河等河流。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2.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范围,能分析台湾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P33图6.22位置:海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相对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自然地理环境:台湾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平原土地肥沃,森林面积广阔。经济发展特色:出口导向型经济,即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①地缘关系——以前同属一个大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才与大陆分离;②血缘关系——居民中,汉族占97℅,移民来自福建、广东;③历史渊源——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曾称夷洲,明称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建制,1895年被日侵占,1945年回归祖国。④文化渊源——台湾与福建居民共同尊奉妈祖。课堂小结,随堂练习2、省内区域14教学目标:1、读图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根据相关资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特点;3、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及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4、了解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及“热带动物王国”的形成原因;5、了解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3.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读图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2)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特点:外向型经济。主要工业部门: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4.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1)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能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位置:地处横断山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国水路相连,旅游资源丰富。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海陆位置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热带动物王国”形成原因。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热带动物王国”形成原因:热带雨林密集,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也为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3)了解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带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课堂小结,随堂练习3、跨省区域15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地貌特征;3、了解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带来的后果及治理措施;4、读图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6、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和工业分布;7、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危害及治理措施。教学重点: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黄土高原的成因,水土流失后果及治理,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城市与工业分布。教学难点: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过程:5.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地区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2)熟悉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沟壑纵横(或千沟万壑),有黄土源、黄土梁、黄土峁三种地貌。形成原因:“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被风吹过来的。(3)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带来的后果及治理措施。自然原因:①地形条件,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陡崖。②气候条件,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③植被条件,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④土质条件,结构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人为原因: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水土流失的后果: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③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困难。治理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6.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1)能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能对位置优越性进行简要评价。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呈“带状”分布。优越性: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爱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2)利用相关的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内存在的地理差异。学习参考\nword格式整理版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区域内的地理差异:上游地势陡峭,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下游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3)了解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南北地带的辐射作用。纽带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一个英文字母“H”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辐射作用: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4)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区域内人口、城市、工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的差异。人口、城市分布:长江上游人口、城市分布稀疏,中下游稠密。工业结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工业基地沿江分布,形成“工业走廊”雏形。空间分布差异:①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②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的重要基地;④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危害及其治理措施。沿江地带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的危害①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②中下游,洪涝灾害;③下游,环境污染(水体、大气污染)、三大酸雨区(华中、西南、华东)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②综合治理沙土流失区,加强河道整治;③加快保护长江的立法工作;④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