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1.85 KB
  • 2022-08-09 发布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教学设想ppt课件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教学设想专题六n《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湖州南浔中学蔡锋历史课程网推荐优秀课件\n★专题线索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n◆专题概述:古希腊的智者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德合一”,重视人的理性,是人文精神的升华;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即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迷信和神学的专制统治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一个思想体系,是人文精神的复苏、发展;宗教改革蔑视权威,信仰自由使人文主义平民化;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n★重要概念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处于自我、国家和世界中的人所具备的三大品质——独立、宽容和敬畏,其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n★专题线索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n★专题线索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n★专题线索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n★重要概念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处于自我、国家和世界中的人所具备的三大品质——独立、宽容和敬畏,其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n★重要概念自由:在哲学意义上,有两层重要含义:一是超越或摆脱外在的束缚;二是自我创造,自我决定。自由意识是西方最重要的意识之一。启蒙:人通过开导而摆脱无知、偏见和迷信。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n★教学流程亲近历史:多元化历史文本阅读。理解历史: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感悟历史: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n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学习要求: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感受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说明:古代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人生而平等”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n★知识结构海洋工商业民主政治智者运动苏格拉底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学重点\n★重点突破1、亲近历史(1)学生阅读课文,勾画要点。(2)教师细说历史。色诺芬《长征记》中万人大撤退的感人故事。\n★重点突破2、理解历史(1)回味历史,你认为这一万个希腊人凭什么回到了故乡?(2)他们为什么具备了这样的品质?(3)为什么在那个时代里,唯独古希腊拥有这种品质?(4)“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你更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你的理由。\n★重点突破3、感悟历史方案1:演绎苏格拉底街头辩论。方案2:演绎苏格拉底之死。\n补充材料1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方案1\n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往往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方案1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n结合补充材料创设氛围情景,布置学生分配角色,上演课本剧内容可涉及苏格拉底的生活态度、思想主张及教育方法历史再现在学生一起参与的氛围下,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和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积极的求知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方案1\n历史再现材料1  苏格拉底之死501名希腊市民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他被指控的罪名有两条:一是慢神,二是诱导青年。桀骜不驯的苏格拉底在公众面前据理力争,毫不妥协,以致“失欢于众,获罪于邦”(德波顿语)。表决结果是281票同意,220票反对,苏格拉底被处以极刑。这501个市民中,有鞋匠、裁缝、不识字的游民和一些莫名其妙而激愤的人。材料2  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油画)通过感知以上两材料所创设的情景,分出若干角色: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弟子、鞋匠、裁缝、游手好闲的、看好戏凑热闹的组成的陪审团、主审官、狱卒,让学生课前自己设计好台词然后进入情景氛围再现苏格拉底为了民主法律自由等高贵的人性慷慨赴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心灵的震撼和顿悟,感悟其之死正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升华,从而达到历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方案2\n1、在古希腊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制的建立下孕育了灿烂的人文精神,阐释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原理2、“人是万物的尺度”闪烁着璀璨的人文光芒虽然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上3、“认识你自己”让人文春风由外到内沁入心脾,使人心向善知书达理闪耀着理性的光亮,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学习启示\n教学建议1、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论述和认识2、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以及对我们现实的启示3、呈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一些名言名句如”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让学生记忆并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内涵\n参考书目《世界文化史》古代卷张广智主编《古希腊哲学》苗田力主编《希腊罗马名人传》普罗塔克著《世界文明史》李世安孟光林著《西方哲学史》(英国)罗素著\n第二课人性的复苏学习要求:知道薄伽丘、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说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主要作品”本课教材中没有涉及,学习中要予以补充。“古典文化的‘再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n★知识结构“黑暗时期”湮没了古典文明城市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略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教学重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新内涵\n★重点突破1、亲近历史学生课前搜集文艺复兴著名代表人物的作品,老师适当帮助。课堂上学生朗诵诗歌、讲《十日谈》里的一个故事、诵读《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鉴赏名画。以此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历史。(补充材料见后。)文艺复兴\n《蒙娜丽莎》(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大卫》由米开朗琪罗创作于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雕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外在体现。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他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重视人及其精神的思想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补充材料1\n补充材料2《十日谈》之插图和绮思梦达的故事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n补充材料3莎士比亚作品《李尔王》来吧,我们进监狱去 (《李尔王》台词)来吧,我们进监狱去。 我们俩要像笼中鸟一样的唱歌; 你要我祝福的时候,我会跪下去 求你宽恕。我们就这样过日子, 祈祷,唱歌,讲讲古老的故事, 笑蝴蝶披金,听那些可怜虫们闲话 宫廷的新闻;我们也要同他们 漫谈谁得胜,谁失败,谁当权,谁垮台; 由我们随意解释事态的秘密, 俨然是神明的密探。四壁高筑, 我们就冷看这一帮那一派大人物 随月圆月缺而一升一沉。\n★重点突破文艺复兴2、理解历史(1)呈现雅·布克哈特(瑞士)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文本片段。(见后)(2)学生阅读文本,自主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师生对话适当引导。\n★重点突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合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虑成为可能的了。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地强调表现了它自己;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瑞士)雅·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n★重点突破宗教改革1、亲近历史(1)学生阅读课文,勾画要点。(2)利用补充材料让学生编写台词,扮演教皇特使(甲)和马丁·路德(乙)进行一场辩论。\n补充材料11、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基督徒是全然顺从的众人之仆,受每个人的管辖。——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2、信仰和信足以将别人看为最羞辱的都在上帝面前变为宝贵的。3、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纳悦你的作为。4、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是罪。5、谁不爱美酒、女儿和歌,就终身是个傻瓜。——选自《路德文集》★重点突破建议:是否可以围绕婚姻制度的变革设计台词。它也许更能被学生运用现实生活去理解历史。\n补充材料2(设计台词):甲: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进钱柜叮当一响,那个罪人的灵魂就从炼狱直飞天堂,快给钱吧。乙:“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忏悔才是基督的正道。” 甲:“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没有我们尊贵的主教和教士你们的灵魂就永远不能得到上帝的饶恕乙: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须教会和主教,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能得救甲:教皇敕令:命令你在60天内收回《九十五条论纲》,否则你们这些异教徒一定会被处死!乙: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撕毁敕令)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回去报告教皇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重点突破\n★重点突破宗教改革2、理解历史在辩论中再结合书本上的《九十五条论纲》理解宗教改革的内容、实质和意义。\n★重点突破3、感悟历史(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众多的历史人物,你最欣赏谁?请为这位人物写一篇人物短评。(1)有感情地诵读皮科的演讲《论人的尊严》中的片段。这篇演讲被布克哈特誉为那个伟大时代的最高贵遗产之一。\n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鲜明地阐释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2、文艺复兴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人文精神并赋予新的内涵,把人从窒息的神学专制中解脱出来3、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者的第一次战斗,传播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起了准备作用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质上都不反对宗教,只是把“为信仰而生活”改变为“为生活而信仰”,而自由的生活正是他们追求的真谛★学习启示\n教学建议1、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归类,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等2、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将人文精神在西方的产生、发展进程与西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进程相联系3、通过对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在情感上认同人文精神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n参考书目《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吴泽义等人编著《世界通史·中世纪传》刘明瀚主编《世界中古史》朱寰主编《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英)阿伦·布洛克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王军徐秀云编著\n取义:1、圣经有言:“那道门是窄的,那条路是长的。”经过窄门的路往往是光明大道。2、启蒙运动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实现人及人类社会的自由。“欧洲的启蒙运动”(3、4两节整合)~通往自由之路的那道窄门\n2、知道或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政治主张;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3、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教学指导意见★“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主张”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n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成熟历史和现实意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教学重点★知识结构\n(1)活动导入,激发兴趣;引入主题,生活体验铺垫。假若大家都是科学家,每个人都在从事科研工作,你们说什么原则能够使各位更能产生研究成果?第一个方案是由大家选出一位大家敬佩的科学界领袖人物,由他来决定每一位应该研究的课题。第二个方案是由一位不懂科学的人来做大家的领导,由他来指定各位工作的项目。第三个方案是由各位自己决定研究的题目、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去做实验、自己找相关的同仁切磋,但这一切活动都必须在遵守普遍性与抽象性规则之内进行(包括申请研究金、发表研究成果等等)。你选择哪个方案?请说说你的理由。★重点突破1、亲近历史\n★重点突破1、亲近历史(2)学生阅读课文,勾画要点。(3)学生课前搜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的生平资料。教师适当帮助。(4)课堂上请学生围绕着以下四幅历史图片和四句名言,聊聊生平,谈谈理解。\n伏尔泰(1694~1778)——“欧洲的良心”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n孟德斯鸠(1689—1755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n卢梭(1712~1778)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n康德(1724~1804)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n★重点突破2、理解历史(1)围绕着“什么是自由?如何获得自由?”这一问题,呈现四位思想家的思考片段。(2)阅读文本,与思想大师对话。(文本及其思考题见后。)\n如当你睡觉到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里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当你被人控告,或写了闯祸的文章,只能依照法律来裁判等等。——伏尔泰《哲学通信》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伏尔泰主张哪些方面的自由?★重点突破\n“伏尔泰打亮了所有的灯,雇用了庞大的乐队,邀请大家来参战,逼得敌人走投无路。”——房龙讲故事:1761年,震撼欧洲的“卡斯拉冤案”思考:翻捡这段历史往事,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给人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动,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路。”——写在伏尔泰的灵车上★重点突破\n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他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思考:孟德斯鸠如何理解自由?他主张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才能使公民享有政治自由?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什么?★重点突破\n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的东西的所有权。——卢梭——卢梭思考:卢梭认为怎样才能保证公民的社会自由?卢梭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什么?★重点突破\n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康德思考:康德认为如何才能达到自由?★重点突破\n1、列表归纳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2、概括启蒙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小结:过渡:“理性”这一武器是唯一正确的吗?★重点突破\n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英)大卫·休谟浪漫主义思潮1、创始人:2、倾向和态度:3、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反映了思想自由原则。★重点突破\n探究讨论:和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了哪些发展?理性、信仰、政治制度宽容、尊重个性、自然追求和实现人及人类社会的自由★重点突破\n★重点突破3、感悟历史方案1:学生身边的生活体验。方案2:关注社会发展问题。\n学生新年庆祝会能取消么?快过新年了,各个班的学生既兴奋又忙碌,都想在新年前一天好好庆祝一下。不想,学校发出通知,为了保障学校的安全,以及能够让学生们保持冷静的态度参加期末考试,决定取消今天各班的庆祝活动,任何班级不得在学校里搞庆祝活动,否则,以影响学校正常秩序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会干部征求各班班长意见,希望约见校长就此事进行交涉。讨论:1、你同意学校的决定吗?你会怎样看待这件事情?2、如果你是班长,你会参加学生会的约见活动么?为什么?3、假设你被同学们推举参加约见校长,你能写一份与校长讨论此事的提纲么?你准备怎样说服校长呢?方案1\n200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转型期的中国应该吸收一些法国信念--“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中国继续思考,而这些信念,就是法国启蒙时期的理想和法兰西信念,它们将为中国走向民主和人权带来启迪”。中国的民主和人权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方案2\n★学习启示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打破一切束缚自由的羁绊,理性主义成为主要思想武器2、理性主义是成熟的人文精神,它象黑夜里的明灯为未来革命照耀方向3、自由是资产阶级的终结梦想,民主、法制及一切政治设想只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手段\n教学建议1、可结合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背景情况,或让学生在上课前分工查找资料,课上进行交流2、本节内容人物众多、思想繁杂,可运用图表法、对比法进行教学\n参考书目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历史研究》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世界文化史·近代卷》,刘文龙、袁传伟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齐世荣主编《人类文明的演进》下卷齐世荣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