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85 KB
  • 2022-08-09 发布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系列课件守恒法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系列课件守恒法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n现有19.7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mL2.00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mol·L-1的NaOH(aq)体积是________。【解析】:n(NaOH)=2n(H2SO4)c(NaOH)V[NaOH(aq)]=2c(H2SO4)V[H2SO4(aq)],【答案】V[NaOH(aq)]=800mL【新手探路】\n■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1.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2.电子守恒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3.质量守恒: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n【例1】将CaCl2和CaBr2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干燥固体11.175g。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A.3∶2∶1B.1∶2∶3C.1∶3∶2D.2∶3∶1【解析】:1个Ca2+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2n(Ca2+)=n(Cl-)+n(Br-)【答案】:D【例题引路】\n【例2】3.84g铜和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反应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若把装有这些气体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需通入多少升标况下的氧气才能使集气瓶充满溶液?【答案】无法得出气体的种类及数量,但铜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84/64)×2=0.12mol,故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2mol/4=0.03mol,V(O2)=0.03mol×22.4L/mol=0.672L\n【例3】A、B、C三种物质各15g,发生反应:A+B+C→D,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30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g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B为9g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C为6gC.反应中A和C质量比是5∶3D.第二次反应后C为5g【解析】第一次反应A不足。第二次反应后只余C,说明A、B恰好反应。则:m反(A)∶m反(B)=(15g+10g)∶15g=5∶3第一次反应耗B的质量mB为:15g∶mB=5∶3,mB=9g,剩余B质量:15g-9g=6g。根据mA+mB+mC=mD,可知生成30gD时消耗C的质量。mC=30g-15g-9g=6g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质量为:15g-6g=9g。反应消耗A、B、C质量之比=15g∶9g∶6g=5∶3∶2【答案】:D\n【强化训练】将3.48gFe3O4完全溶于100mL1.00mol/LH2SO4(aq)中,然后加入K2Cr2O7(aq)25.00mL,恰好使Fe2+全部转化为Fe3+,且Cr2O72-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解析】Fe3O4中+2价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Cr2O72-中+6价铬所得电子物质的量相等。3.48g÷232g/mol×1=0.02500L×c(Cr2O72-)×6。c(Cr2O72-)=0.100mol·L-1【答案】:D\n2.向7.98g由镁、铜、铝组成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4.032L,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则得到的沉淀的最大质量为为()(A)17.16g(B)16.76g(C)15.84g(D)15.48g【解析】V(NO)=4.032L÷22.4L/mol=0.18mol,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8mol×3=0.54mol,沉淀的质量为7.98g+0.54mol×17g/mol=17.16g【答案】:A\n3.某露置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38%、KOH90.00%。取此样品1.00g放入46.00mL1.00mol·L-1的HCl(aq)中,过量的HCl可用1.070mol/L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解析】根据Cl原子守恒得:n(KCl)=n(HCl)=1.00mol·L-1×0.04600L=4.60×10-2mol。故m(KCl)=4.60×10-2mol×22.4L/mol=3.427g\n4.已知:NO+NO2+2NaOH=2NaNO3+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现将amolNO、bmol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1)若这些气体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则消耗NaOHg。(2)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为NOx,若气体不能完全被吸收,则x的取值范围为。【解析】(1)40(a+b)g完全吸收后,溶液溶质为NaNO3和NaNO2,故n(NaOH)=n(N)=(a+b)mol既m=40(a+b)g(2)1b,则NO过量,不能被完全吸收)\n5.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D.V=224\n【解析】从生成气体可知当溶液中Fe2O3、CuO溶解后依次发生了下面三个反应:(1)Fe+2Fe3+=3Fe2+(2)Fe+Cu2+=Fe2++Cu(3)Fe+2H+=Fe2++H2↑即3.2g滤渣为铜元素总质量,3.2g固体为铁元素总质量,故原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5.76g-3.2g-3.2g÷(160g/moL)×56=0.32gn(Fe)-n(O)=n(H2)=0.02moL,即448mL。【结论】溶液中无Fe3+,故A错;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3.2g÷(160g/moL)×2×56=2.24g,故B正确;样品中铜元素全部氧化时CuO的质量为4.0g,故C错;据上述分析知D错。\n爱拼才会赢!\n设计说明为高二学生学习化学计算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紧密联系高考,讲练结合,总结规律,提升能力。在使用过程中,本课件也需要取舍。根据学生的水平更换练习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