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0 KB
- 2022-08-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武传\n《汉书》与作者《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上起西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记述了230年的史事。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汉书》是一部历史和文学的名著,它与《史记》齐名,合称为“史汉”。班固,东汉人,他是继司马迁之后的一位传记文学的杰出作家,他的《汉书》对后代史学和传记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n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班固\n《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班固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炼的文字,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使这一人物形象流芳百世。\n第一段1、少以父任2、兄弟并为郎3、稍迁至移中厩监4、前后十余辈5、汉亦留之以相当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7、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8、因厚赂单于9、置币遗单于10、单于益骄11、非汉所望也因为都、一同逐渐批来使……返回凭着……的身份定语后置借此机会;赠送财物摆出;送给更加完全不是汉王朝所希望的结果\n第二段11、方欲发使送武等12、后随浞野侯没胡中13、及卫律所将降者1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5、幸蒙其赏赐16、以货物与常17、独阏氏子弟在18、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19、其一人夜亡20、单于子弟发兵与战派被困于匈奴境中和;带领一起希望把财物送给虞常只有起事连夜,名作状出动\n第三段21、恐前语发22、以状语武23、此必及我24、见犯乃死25、虞常果引张胜26、何以复加?27、宜皆降之28、虽生,何面目以归汉29、引佩刀自刺30、蹈其背以出血31、舆归营32、单于壮其节33、朝夕遣人候问武被揭发把连累被供出还有什麽比处死更重的刑罚去处置他们呢?使……投降即使;来拔出以便用车子送认为……壮烈看望\n第四段34、武益愈35、单于使使晓武36、欲因此时降武37、幸蒙大恩38、明日复然39、空以身膏草野40、君因我降41、尚可得乎?42、畔主背亲43、反欲斗两主逐渐派;使者趁着;使……投降幸运地这样使……肥美依照还“叛”,背叛使……争斗\n第五段44、律知武终不可胁45、单于愈益欲降之46、乃幽武47、绝不饮食48、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49、羝乳乃得归被威逼而投降更加;使……投降于是与外界断绝联系于是,就才\n第六段第六段50、廪食不至51、杖汉节牧羊52、其冬官府供给的(粮食)拄着,手中拿着;名作动那一年\n第七段53、武使匈奴明年54、久之55、因谓武曰56、闻陵与子卿素厚57、虚心欲相待58、空自苦亡人之地59、信义安所见乎?60、劾大不敬第二年过了很久趁机一向不抱成见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自讨苦吃您的诚信忠义又怎么会有人见到呢?被弹劾\n61、何久自苦如此62、加以老母系保宫63、子卿尚复谁为乎?64、诚甘乐之65、子为父死无所恨66、陵见其至诚67、因泣下沾衿为什么要像这样长年累月地苦苦折磨自己呢?因为您这样做又还为了谁呢?的确、确实遗憾忠诚于是\n第九段68、具自陈过69、如惠语以让单于70、谢汉使曰71、虽古竹帛所载72、何以过子卿自己详详细细地陈述了苏武等人被拘留的全部过程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道歉即使凭谁(又有谁)能高出于子卿您?\n73、陵虽驽怯74、令汉且贳陵罪75、令子卿知吾心耳76、陵泣下数行虽然假如、如果让眼泪\n第十段77、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78、谒武帝园庙79、凡十九岁80、及还介词,在……时候拜祭总共、一共等到\n古今异义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长辈,对长辈男子的尊称今:岳父,妻子的父亲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用作送礼的玉、马、皮、帛等财物。今:货币、钱币3、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古:指示代词,表旁指,“别的”、“另外的”、“其他的”今:第三人称代词\n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古:名词,台阶今:动词,扫除,清除。5、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古:责备今:谦让,推让。\n一词多义1、以①介词,表原因,相当于“由于”②介词,表时间,相当于“在”2、于①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②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3、乎①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呢”②句中语气词,不必译出4、为①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②动词,担任,做\n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2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3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4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5见犯乃死,重负国.6何以女为见?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8即谋单于,何以复加?为降虏于蛮夷.(判断)(被动)(定语后置)(判断)(被动)(宾语前置)(判断)(宾语前置)(介宾后置)\n词类活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其一人夜亡宜皆降之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欲因此时降武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空以身膏草野(使动)(名作状)(使动)(名作状)(意动)(名作动)(被动)(使动)(使动)\n一、《苏武传》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苏武这一人物形象。请简述。1)苏武和张胜——张胜见利忘义,在匈奴剑下丧失骨气,屈膝投降,反衬出苏武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2)苏武和卫律——卫律贪图名利,投降匈奴,并且为虎作伥,作威作福,逼迫苏武投降,对这种卖国求荣的叛徒嘴脸的揭露,更突出了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n3)苏武和李陵——李陵出征匈奴,矢尽粮绝,不得已而降。他先晓之以“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之理;再动之以情,陈述苏武出使后所未知的家庭变故和不幸;继而将心比心,陈述自己初降时的心情;最后指出汉高祖年事已高,喜怒无常,大臣安危难卜的朝中实况。但苏武置家中命运和个人恩怨于不顾,坚贞不屈。这使李陵敬佩并自感惭愧,因而更衬出了苏武胸襟之广、信念之坚。\n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n永远的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n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烈,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n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n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n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