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 MB
  • 2022-08-10 发布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件

  • 7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与教案设计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伍建清2012年3月\n《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要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n《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预防、矫治、发展相结合。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体验和调适为主。\n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学科渗透。家庭参与。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咨询)。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n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起到核心、中介、桥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服务对象是绝大多数正常的学生,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n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性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原则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的设计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n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性1、教学理念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5、教学环节6、课堂氛围7、教学评价\n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性1、教学理念(1)助人自助(2)“我的生活,我的矛盾,我的需要”。\n2、教学目标传统学科:普及知识为主,强调认知性、封闭性和预见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内心世界,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更注重个体心理的体验性,目标所指向的是人的内心世界。\n3、教学内容传统学科:间接经验,系统的学科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直接经验,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商定、建构和运作。(1)内容的生成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安排教学内容)(2)内容的丰富多彩。(3)内容的真实性。(4)内容从何而来?\n4、教学方法传统学科:讲授为主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为主要形式。如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集体讨论、操作法、叙事法、游戏法。教学方法.doc\n5、教学环节开场白结束语地点:教室内、户外桌椅摆放:圆形、半圆形、排排坐\n6、课堂氛围环境氛围:安全、开放、愉悦、和谐师生关系: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平等、民主生生关系:平等、接纳、尊重、理解、互动\n7、教学效果评价传统学科:对预定目标和计划的达成度,外在评价,以书面考试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何种程度的发展,很难通过考试等书面形式完整地反映出来。\n其效果是及时的,更有可能是滞后、隐形的。其评价是动态的、质性的、情境性和协商对话式。\n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二)以活动为载体——活动性(三)以体验为核心——体验性(四)以互动为主线——互动性\n(一)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1、理念(1)自主性(2)回归学生生活\n1、理念(1)自主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为我”的课程,即是从主体自身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而不是从外在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开展课程。学生的心理成长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中实现的。\n对于学生而言,当其进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过程时,并不希望听命于某种固定的程序,而是期待着某种发现、感悟或是帮助,尽情表达心灵深处的情感。\n(2)回归学生生活: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材料,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的认知、体验、反省才能提升心理品质。\n只有那些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相联系的事情,才可能让他们积极参与,才可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体验。比如:采访农民\n所以: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安排教学内容。是真问题。“我的生活,我的矛盾,我的需要”“助人自助”\n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不能只依据理论的逻辑,还应依据生活的逻辑、问题逻辑来建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不应只是依靠知识讲授或道德说教,而要让学生经历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自己的心理品质。\n课题的引入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熟悉、可感的生活场景中去体验和感悟,然后用习得的能力和品质,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或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解决。\n2、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中心:(1)真切的情境氛围能为活动课的开展提供易于感受、体验、激发的心理空间,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并激发探究的心向。\n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提供一种真切的情境,才能把学生带入“可思可感”的境界,直指自身的心理世界,进而建构自己的心理结构,生成自己的价值理念。\n(2)生命活动、生活事件是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平台,心理品质的发展存在于个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于个体生活的具体场景中。\n(3)课程内容应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景的渲染,应呈现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n(4)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材料,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的认知、体验、反省来提升心理品质。\n(5)还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心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来总结和检验新学到的知识,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n3、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1)只有学生找到了自身生活经验和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性,才能认同它,接受它。\n(2)只有在个体的亲身经历中学生才能聆听到发自其本性的、自我完善的声音,也只有在已有的经验中,学生才能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中,才能使自身的“知、情、意、行”获得和谐发展。\n因此,备课时:就得充分认真了解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所具有的前提条件,包括能力、个性特点、各种优点和缺点、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类型等。\n只有把握了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学习准备状态,才能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如果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就是失败的。\n(二)以活动为载体——活动性(1)心理学研究和生活实践表明,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中展示,也是在活动中发展的。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事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外显的过程也是外部客观信息内化的过程。\n(2)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n(3)对个体而言,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比如:打乒乓球\n(4)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目的。\n(5)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难以通过直接的“教”的方式来进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课程,这种自主性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实现的。\n(三)以体验为核心——体验性(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能否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学生)内在是否产生了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体验指的是活动的过程而非活动的结果。\n(2)对个体而言,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只有通过体验实现感悟,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n(3)在活动中体验,在情境中体验在扮演角色中体验,在角色对换中体验,在交流互动中体验。体验必须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以过程为重心。\n(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借助活动这一载体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只有经历学生内在的心理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n因此,教师应多营造、多创设健康的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去体悟、琢磨、探究,从而促进心理的反思和建构。\n(四)以互动为主线——互动性(1)群体动力学理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直接影响行为的产生,师生间、学生间良好的人际环境,必然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产生,从而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n(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在平等协商对话中有效地培养温暖感、信任感、亲切感,形成相互尊重、独立自主等人际关系和良好人格。\n(3)营造的课堂氛围是安全、接纳、愉悦、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这种心理氛围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学生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n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二)以活动为载体——活动性(三)以体验为核心——体验性(四)以互动为主线——互动性\n综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在互动交流、在探讨中收获、感悟、成长。而所有的素材、活动都尽量以学生的生命活动、生活事件、生活情境为中心。\n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当下最渴望得到帮助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代表性、共性,能够引起共鸣,引发讨论。\n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一)教学的主题内容从何而来?要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安排教学内容。即按照:问题逻辑、生活逻辑、知识逻辑。是学生真实的需要,真问题。\n1、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困惑2、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矫治)3、高中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困惑(预防)4、发展学生能力、训练心理品质((发展)\n(二)确立主题名称(三)确定主题的教学目标(四)确定课时和教学场地(五)选择教学活动方式(六)做好课前准备工作\n(七)拟订教学活动程序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感知——分享——感悟——践行\n1、开场白与结束语:2、程序:四个环节。提出问题——“心灵故事”解决问题——“心灵智慧”形成能力——“心灵训练”拓展延伸——“心灵拓展”\n(1)提出问题——“心灵故事”导入时:以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以此激起学生的共鸣,引起大家的思考。\n(2)解决问题——“心灵智慧”介绍相关心理学原理与专家观点,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规律所在。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思考、实践,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n(3)形成能力——“心灵训练”在课堂中提供一个练习的机会,让同学们学习掌握新的行为模式,改变原有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生不仅仅是这堂课解决了问题,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处理。\n(4)拓展延伸——“心灵拓展”给出一些作业和要求,希望同学把所学到的知识、策略、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遇到其他问题时,考虑运用此方法能否加以解决,培养悟性,提升境界。\n以上程序必须在紧扣活动的目标前提下进行,并应保证尽量使学生在主动活动中、在体验中寻求发展。\n四、活动课教案的设计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秀教案(含PPT)教案基本格式:每份教案应当包括以下5-6个板块1.辅导目标(必备)2.辅导重难点(必备)3.辅导过程(必备)4.课后延伸(必备)5.辅导建议(必备)6.辅导素材(选用)\n【关键词】【活动设计意图】或【活动设计背景】或【活动理念】【活动目标】【适用年级及课时】【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建议】【活动素材】\n【关键词】例如:主题《我爱我家》关键词:高中生亲子关系家庭主题《爱的美丽等待——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之爱情辅导》关键词:高中生异性交往爱情\n主题《一杯水的容量——你的潜力有多大》关键词:高中生潜力适应\n【活动设计意图】或【活动设计背景】或【活动理念】1.本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般规律2.本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3.有关的心理学理论4.解决本话题的重要性、必要性\n比如《训练注意力》注意力训练.doc1、高中生注意力发展的一般规律2、本班学生注意力发展现状3、注意力在智力活动中的地位重要性4、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必要性、重要性\n【活动目标】1、目标要集中,不要面面俱到2、目标设置的层次性3、目标简单明了、清晰,操作性要强目标设置.doc【适用年级及课时】【活动重难点】\n【活动过程】1、每一个活动环节的目的都尽可能说明:或在句首,或单列一行,或用另一种字体2、教学活动的四个环节需清晰:活动环节.doc\n【活动延伸】【活动建议】【活动素材】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熟悉的材料\n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一)活动过程1、选题2、活动目标3、活动素材的选用4、活动环节的衔接及活动形式(方法)5、课堂氛围\n(二)教师1、理念2、共情(三)学生1、参与度2、体验度3、感悟度\n总之,活动课是否达成了以下目标:以活动为载体;(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熟悉、可感的生活场景中去体验,在互动中感悟明白;(体验性、互动性)初步习得能力和品质;(认知澄清)然后用习得的能力和品质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或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行为改善)\n谢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