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 MB
  • 2022-08-11 发布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6.7数学归纳法

  • 5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节数学归纳法\n三年3考高考指数:★★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n1.归纳——猜想——证明仍是高考的重点;2.常与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几何等知识结合,在知识交汇处命题;3.题型以解答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n1.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_________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1)验证:____时,命题成立;(2)在假设当__________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推出当______时,命题成立.根据(1)(2)可以断定命题对____________都成立.正整数nn=1n=k(k≥1)n=k+1一切正整数n\n【即时应用】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填写“√”或“×”)(1)用数学归纳法验证第一个值n0,则n0必定为1.()(2)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是缺一不可的.()(3)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边形的对角线为n(n-3)条时,第一步是检验n等于3.()(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2=2n+3-1”时,验证n=1时,左边式子应为1+2+22.()\n【解析】(1)错误.有些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第一步验证初始值不是1,可能为2,3,4等.(2)正确.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是归纳奠基,第二步是归纳递推.(3)正确.第一步检验n=3,即三角形的对角线条数为0.(4)错误.验证n=1时,左边式子应为1+2+22+23.答案:(1)×(2)√(3)√(4)×\n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命题对从n0开始________________都成立.所有的正整数n归纳递推归纳奠基验证n=n0(n0∈N﹡)时命题成立.若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__________________.n=k+1时命题也成立\n【即时应用】(1)已知n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若已假设n=k(k≥2且k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要用归纳假设再证n=______时等式成立.(2)凸k边形的内角和为f(k),则凸k+1边形的内角和为f(k+1)=f(k)+________.\n【解析】(1)因为假设n=k(k≥2且k为偶数),故下一个偶数为k+2.(2)从k边形到k+1边形,实际是多了一个三角形,故内角和比k时多π,即f(k+1)=f(k)+π.答案:(1)k+2(2)π\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即时应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规则(1)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要充分利用定义,其中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缺第一步,则失去了递推基础,缺第二步,则失去了递推依据.\n(2)证明等式时要注意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两边各有多少项,并注意初始值n0是多少,同时第二步由n=k到n=k+1时要充分利用假设,不利用n=k时的假设去证明,就不是数学归纳法.【提醒】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初始值n0是多少.\n【例1】(2012·烟台模拟)是否存在常数a,b,c,使得等式(n2-12)+2(n2-22)+…+n(n2-n2)=an4+bn2+c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若存在,求出a,b,c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题指南】本题是开放式、存在性的问题,一般是先假设存在,利用特值求得a,b,c的值,而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规范解答】假设存在a,b,c使得所给等式成立.令n=1,2,3代入等式得解得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n2-12)+2(n2-22)+…+n(n2-n2)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1)当n=1时,由以上可知等式成立;\n(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k2-12)+2(k2-22)+…+k(k2-k2)=则当n=k+1时,[(k+1)2-12]+2[(k+1)2-22]+…+k[(k+1)2-k2]+(k+1)[(k+1)2-(k+1)2]=(k2-12)+2(k2-22)+…+k(k2-k2)+(2k+1)+2(2k+1)+…+k(2k+1)==由(1)、(2)知,等式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n【反思·感悟】1.对于开放式的与n有关的等式证明问题,一般是先假设结论成立,利用n的前几个取值求参数,而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在使用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进行证明时,事实上,“归纳假设”已经成了已知条件,“n=k+1时结论正确”则是求证的目标,可先用分析法的思路,借助已学过的公式、定理或运算法则进行恒等变形,把待证的目标拼凑出归纳假设的形式,再把运用归纳假设后的式子进行变形、证明.\n【变式训练】已知n∈N*,证明:=【证明】(1)当n=1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有:那么当n=k+1时,\n左边右边,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综合(1)、(2)知对一切n∈N*,等式都成立.\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方法点睛】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1)当遇到与正整数n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时,应用其他办法不容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k成立,推证n=k+1时也成立,证明时用上归纳假设后,可采用分析法、综合法、求差(求商)比较法、放缩法等证明.\n【例2】由下列不等式: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一般不等式?并加以证明.【解题指南】由已知条件不难猜想到一般不等式,关键是证明,证明时由n=k到n=k+1时可采用放缩法.【规范解答】根据给出的几个不等式可以猜想第n个不等式,即一般不等式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n(1)当n=1时,1>,猜想成立;(2)假设当n=k(k∈N*)时,猜想成立,即则当n=k+1时,即当n=k+1时,猜想也正确,所以对任意的n∈N*,不等式都成立.\n【反思·感悟】1.本例在由n=k到n=k+1这一步变化中,不等式左边增加了即增加了2k项,这一点很关键,若项数写不正确,该题的证明将无法正确得出.2.当n=k+1时的证明中采用了放缩法,即将已知式子分母变大,从而所得结果变小,顺利地与要证的式子接轨从而得以证明,此种方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应用时要注意是放大还是缩小.\n【变式训练】证明不等式【证明】(1)当n=1时,左边=1,右边=2,不等式成立.(2)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即那么当n=k+1时,\n方法一:分析法要证只需证∵0<1显然成立,∴\n方法二:综合法(放缩法)\n方法三:综合法(基本不等式法)这就是说,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原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n都成立.\n归纳—猜想—证明类问题【方法点睛】归纳—猜想—证明类问题的解题步骤(1)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即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即演绎推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这种思维方式是推动数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式.(2)“归纳—猜想—证明”的基本步骤是“试验—归纳—猜想—证明”.高中阶段与数列结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n【例3】(2012·南京模拟)已知数列{an}满足Sn+an=2n+1.(1)写出a1,a2,a3,并推测an的表达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的结论.【解题指南】(1)利用Sn=a1+a2+…+an,且Sn+an=2n+1,代入n=1,2,3得a1,a2,a3,从而猜想an.(2)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要利用n=k的假设去推证n=k+1时成立.\n【规范解答】(1)将n=1,2,3分别代入可得猜想(2)①由(1)得n=1时,命题成立;②假设n=k(k∈N*)时,命题成立,即那么当n=k+1时,a1+a2+…+ak+ak+1+ak+1=2(k+1)+1,且a1+a2+…+ak=2k+1-ak,∴2k+1-ak+2ak+1=2(k+1)+1=2k+3,\n∴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根据①、②得,对一切n∈N*,an=2-都成立.\n【互动探究】若本例中Sn+an=2n+1变为Sn+an=2n,其余不变,又将如何求解?【解析】(1)将n=1,2,3分别代入已知可得猜想\n(2)①当n=1时,a1=1,猜想显然成立;②假设当n=k(k≥1且k∈N*)时,猜想成立,即ak=,Sk=a1+a2+…+ak=2k-ak,那么,当n=k+1时,ak+1=Sk+1-Sk=2(k+1)-ak+1-(2k-ak),∴当n=k+1时猜想也成立.综合①、②知,当n∈N*时猜想成立.\n【反思·感悟】“归纳—猜想—证明”是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综合应用的解题模式,此种方法在解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数列中求an,Sn时更是应用频繁.\n【变式备选】数列{an}中,a1=1,a2=,且求a3,a4,猜想a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解析】因为a1=1,a2=,且所以同理可求得归纳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正确.(1)当n=1时,易知猜想正确.\n(2)假设当n=k(k∈N*)时,猜想正确,即那么当n=k+1时,即当n=k+1时,猜想也正确.由(1)、(2)可知,猜想对任意正整数都正确.\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或与平面几何有关的问题【方法点睛】数学归纳法的综合应用(1)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主要分为两类:①是整除数,②是整除代数式.这两类证明最关键的问题是“配凑”要证的式子(或是叫做“提公因式”),即当n=k+1时,将n=k时假设的式子提出来,再变形,可证.\n(2)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平面几何有关的命题,其关键是从前几项的情形中归纳出一个变化过程,用f(k+1)-f(k)就可以得到增加的部分,然后理解为何是增加的,就可以从容解题了.\n【例4】证明下列问题:(1)已知n为正整数,a∈Z,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1+(a+1)2n-1能被a2+a+1整除.(2)有n个圆,任意两个都相交于两点,任意三个不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将平面分成f(n)=n2-n+2个部分(n∈N*).【解题指南】(1)当n=k+1时,把ak+2+(a+1)2k+1提出ak+1+(a+1)2k-1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2)当n=k+1时,第k+1个圆与前k个圆相交,平面区域增加了2k个部分是解题的关键.\n【规范解答】(1)①当n=1时,an+1+(a+1)2n-1=a2+a+1,能被a2+a+1整除.②假设当n=k(k∈N*)时,ak+1+(a+1)2k-1能被a2+a+1整除,那么当n=k+1时,ak+2+(a+1)2k+1=(a+1)2[ak+1+(a+1)2k-1]+ak+2-ak+1(a+1)2=(a+1)2[ak+1+(a+1)2k-1]-ak+1(a2+a+1)能被a2+a+1整除,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根据①、②可知,对于任意n∈N*,an+1+(a+1)2n-1能被a2+a+1整除.\n(2)①当n=1时,1个圆将平面分成两部分.f(1)=2,12-1+2=2,∴n=1时,命题成立.②假设当n=k(k≥1,k∈N*)时,k个圆把平面分成f(k)=k2-k+2个部分.当n=k+1时,在k个圆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圆与原k个圆都相交,圆周被分成2k段弧,增加了2k个平面区域.∴f(k+1)=f(k)+2k=k2-k+2+2k=(k+1)2-(k+1)+2,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综上知,对任意n∈N*,命题都成立.\n【互动探究】将本例(2)中的圆变为直线,任意两条都相交于一点,任意三条不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条直线将平面分成f(n)=(n2+n+2)个部分(n∈N*),又将如何证明?【证明】(1)当n=1时,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部分,f(1)=(1+1+2)=2,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N*)时,命题成立,即f(k)=(k2+k+2),那么当n=k+1时,第k+1条直线被前k条直线分成(k+1)段,而每一段将它们所在区域一分为二,故增加了k+1个区域.\n即f(k+1)=f(k)+k+1=(k2+k+2)+k+1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对任意n∈N*,都有f(n)=(n2+n+2)成立.\n【反思·感悟】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P(k)⇒P(k+1)的整式变形是个难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将P(k+1)进行分拆,配凑成P(k)的形式,也可运用结论:“P(k)能被p整除且P(k+1)-P(k)能被p整除⇒P(k+1)能被p整除.”2.证明与平面几何有关的问题,其着眼点是找规律,由前几项可找到规律,进行应用即可.\n【变式备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2n+1+3n+2能被13整除,其中n为正整数.【证明】(1)当n=1时,42×1+1+31+2=91能被13整除.(2)假设当n=k(k∈N*)时,42k+1+3k+2能被13整除,则当n=k+1时,方法一:42(k+1)+1+3k+3=42k+1·42+3k+2·3-42k+1·3+42k+1·3=42k+1·13+3·(42k+1+3k+2),∵42k+1·13能被13整除,42k+1+3k+2能被13整除.∴42(k+1)+1+3k+3能被13整除.\n方法二:[42(k+1)+1+3k+3]-3(42k+1+3k+2)=(42k+1·42+3k+2·3)-3(42k+1+3k+2)=42k+1·13,∵42k+1·13能被13整除,∴[42(k+1)+1+3k+3]-3(42k+1+3k+2)能被13整除,即42(k+1)+1+3k+3能被13整除,∴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由(1)、(2)知,对任意n∈N*,42n+1+3n+2都能被13整除.\n【满分指导】数学归纳法解题的规范解答【典例】(12分)(2012·九江模拟)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并且满足(1)猜想{a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2)设x>0,y>0,且x+y=1,证明:\n【解题指南】(1)将n=1,2,3代入已知等式得a1,a2,a3,从而可猜想an,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利用分析法,结合x>0,y>0,x+y=1,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证.【规范解答】(1)分别令n=1,2,3,得∵an>0,∴a1=1,a2=2,a3=3.\n猜想:an=n.……………………………………………………2分由2Sn=+n①可知,当n≥2时,2Sn-1=+(n-1)②①-②,得即……………………………………………3分(ⅰ)当n=2时,∵a2>0,∴a2=2.………………………………………………4分(ⅱ)假设当n=k(k≥2)时,ak=k,那么当n=k+1时,\n⇒[ak+1-(k+1)][ak+1+(k-1)]=0,∵ak+1>0,k≥2,∴ak+1+(k-1)>0,∴ak+1=k+1.即当n=k+1时也成立.……………………………………6分∴an=n(n≥2).显然n=1时,也成立,故对于一切n∈N*,均有an=n.……7分\n(2)要证只要证………8分即将x+y=1代入,得即只要证即4xy≤1.…………………………………………………10分∵x>0,y>0,且x+y=1,∴即xy≤,故4xy≤1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12分\n【阅卷人点拨】通过阅卷数据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失分警示和备考建议:失分警示在解答本题时有两点容易造成失分:(1)在代入n=1,2,3时,不能准确求得a1,a2,a3,从而猜想不出an.(2)证明不等式时,不会应用x+y=1这一条件代换,导致无法证明不等式成立.\n备考建议解决数学归纳法中“归纳—猜想—证明”问题及不等式证明时,还有以下几点容易造成失分,在备考时要高度关注:(1)归纳整理不到位得不出正确结果,从而给猜想造成困难.(2)证明n=k到n=k+1这一步时,忽略了假设条件去证明,造成不是纯正的数学归纳法.(3)不等式证明过程中,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分析法、综合法来求证.另外需要熟练掌握数学归纳法中几种常见的推证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正确地解决问题.\n1.(2012·南阳模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n+3)(n∈N*)时,第一步验证n=1时,左边应取的项是()(A)1(B)1+2(C)1+2+3(D)1+2+3+4【解析】选D.当n=1时,左边是1+2+3+4,是由1加到n+3,故选D.\n2.(2012·上海交大附中模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从k到k+1,左边需要增乘的代数式为()(A)2k+1(B)2(2k+1)(C)(D)【解析】选B.当n=k时,左边为(k+1)(k+2)…(k+k),而当n=k+1时,左边=(k+2)(k+3)…(k+k)(k+1+k)(k+1+k+1)=(k+2)(k+3)…(k+k)(2k+1)(2k+2),∴左边增乘的式子为\n3.(2012·九江模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4n+1+52n+1(n∈N*)能被8整除时,当n=k+1时,对于34(k+1)+1+52(k+1)+1可变形为()(A)56·34k+1+25(34k+1+52k+1)(B)34·34k+1+52·52k(C)34k+1+52k+1(D)25(34k+1+52k+1)\n【解析】选A.∵当n=k时,34k+1+52k+1能被8整除.那么当n=k+1时,34k+5+52k+3=52(34k+1+52k+1)-52·34k+1+34k+5=(34-52)·34k+1+52(34k+1+52k+1)=56·34k+1+25(34k+1+52k+1),故选A.\n4.(2012·盐城模拟)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用n=k+1时左边的代数式减去n=k时左边的代数式的结果为_________.\n【解析】当n=k时,左边的代数式为而当n=k+1时,左边的代数式为∴相减是答案:\n\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