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 MB
  • 2022-08-11 发布

高中地理课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培训资料汇编

  • 8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培训资料目录内容页码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24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25—41第三——十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42—58转变文综检测教学理念提升学生高考应试能力59—64地理高考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方法65高一地理(实验修订版)与2003年秋季教材对照表66—73高二地理(实验修订版)与2003年秋季教材对照表74—79高三地理(实验修订版)与2003年秋季教材对照表80—8280\n浙江省地理新教材省级培训讲稿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浙江省回浦中学李小冬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本单元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土的基本特征,为后面讲述我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专题提供背景知识。本册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为:总—分—总。教材首先安排总述部分,即中国的区域差异,概述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然后是分述部分,介绍分区案例,涉及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三大方面,最后是总述部分,介绍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乡土地理研究等知识。可见,本单元知识作为理解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可以挖掘、分析、综合区域特征与国土整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确立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基础。高二选修教材第一册内容,由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环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五大部分人文地理构成,拓宽了高一必修人文地理的知识。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两大部分,它摒弃传统八股式的区域地理模式,构建了从区域地理——问题式为主的区域地理——应用地理(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新体系。与旧教材比,新教材在知识方面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而是构筑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文地理为重点,以中国国情与国土整治为案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完整高中地理知识新体系。(二)知识结构体系80\n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中国的自然区域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原因社会和经济原因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发展优势和特征发展趋向发展优势和特征发展趋向发展特征发展趋向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三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三大经济地带的特征与发展中国的经济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差异80\n(三)教育目标1、能够阅读和使用专题地图,学会认识和分析中国自然和经济区域差异的方法。2、联系初中阶段所学的中国区域地理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我国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3、从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特点到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从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特征到三个经济地带内部差异,认识整体与局部的从属关系。4、通过中国区域差异的学习,认识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的国情。懂得中国的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既要总体规划,又要因地制宜。5、通过区域比较,认识中国不同经济地带的自然、人文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理解发挥区域优势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6、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我国的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上,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不同。为了加快各区域发展的步伐,应研究各自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人地关系中存在哪些问题,从差异中寻找制约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因素。(五)教学难点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在于造成我国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原因,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涉及到初中地理的有关知识,需要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阅读、分析地图和图表概括区域特征也是难点,高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缺乏。二、教学过程分析§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建议1、读图指导法。地图和许多专题地理图表对于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进行教学,是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地图归纳区域地理特征,概括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发展地理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发展地理逻辑思维。图1.1《中国三大自然区》,通过读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和三幅要素图,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0ºC等温线和800mm、4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便于加深对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的理解。图1.2《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复习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特点、分界线等相关知识,并分析内、外流区与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关系。80\n2、横向比较法。三大自然区域间的差异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本课的“活动”题可结合课堂教学来完成。3、分组讨论法。本课内容中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及界线,三大自然区的特点等均是比较形象的知识,可指导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区域差异的认识。4、学法指导:运用初中社会课中学到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比较,用初中社会地图册帮助找出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做到温故而知新。5、活动建议:指导学生制作简易中国地形模型图,让学生从动手制作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充分认识我国地貌的基本轮廓以及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对我国地貌形成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三大自然区特点的理解。§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学建议1、地理比较法。地理比较法就是对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和原因加以比较。许多复杂的地理事物只有借助于比较,才能区别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特征,明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如在学习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后,再学习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彻底地理解区域内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2、地理推理法。地理推理法就是在对某些地理事物已形成概念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另一些类似的地理事物。它需要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确定地理特征,解释地理成因,是对地理信息加工,使信息增值的过程。例如,当掌握了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主要由纬度高低不同造成的这一原理后,再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海拔高度不同)时,就能推理出来。3、读图指导法。本课的地图较多,有区域分布图、景观图等。教学中指导学生由读懂地图到熟悉地图(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表象),由熟悉地图到能分析、运用地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4、学法指导。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上节课分析了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本节课学生可在总结每个自然区中存在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个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即它们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5、活动建议。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等,找出秦岭—淮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和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差异。从已知知识推求未知知识,锻炼归纳推理的能力。§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教学建议80\n1、读图指导法:①启发学生读课文图1.9,找出三个经济地带所属范围。得出结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②启发学生读课文图1.10,比较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得出结论: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大。③启发学生读课文表1.1、1.2,比较三个地带的发展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得出结论:东部发展水平高,且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则在减少。④启发学生读课文图1.11,比较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得出结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不合理。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图析文,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把代表性意见带给全班同学讨论,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拟设计的问题有:①我国为何要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②三个经济地带之间有何差异?③造成地带性差异的原因有哪些?④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重点应是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比较,抓住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这两个最显著的差异。难点是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总结、归纳、推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固有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4、学法指导。抓住“经济”这一主干,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联系初、高中相关知识点,查阅有关资料,培养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活动建议。调查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并分析当地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平原与山区的差异及原因,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教学建议1、综合分析法。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分异性。整体性体现在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在分析各个经济地带特点和协调发展方向时,可从工业、农业、交通、资源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个地带的优势和劣势,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异性体现在不同地域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各个地带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不同。2、总结归纳法。本课在分析每个地带的社会经济特征时,都是从工业、农业、交通和与其他地带相比所特有的方面来分析。这些知识在初中社会和高中必修教材中也有涉及。因此,在讲授本课时,应引导学生总结已有知识,如“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交通”等知识,然后把原先分部门讲述的知识落实到各个地带中来。通过总结,认识地带的特征,通过归纳,促进知识的联系。80\n3、学法指导。为了弄清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可采用知识整理的方法,编织知识网络。如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从优势特征、制约因素、发展方向和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加以整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4、活动建议。分组活动。安排学生对当地工业、农业、交通、资源等情况进行调查、考察,搜集信息,整理归纳,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与周边地区如何协调发展等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出本市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报告(或建议书)。三、试题选编1、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C)A.东部季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和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垂直差异三大自然区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内蒙古温带草原三大自然区C.青藏高寒、西北干旱半干旱和东部季风三大自然区D.华南热带湿润、内蒙古温带草原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三大自然区2、我国各大河流中,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是(A)A.黄河B.长江C.黑龙江D.珠江3、在我国,穿越三个经济地带的铁路干线是(B)A.湘黔线B.陇海线C.浙赣线D.包兰线4、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是(AB)A.南北跨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C.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D.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5、下列四组省区中,地处中部地带的是(D)A.浙江福建江西B.西藏山西江苏C.陕西云南广西D.江西湖南安徽6、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B)A.能源、原材料充足,淡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是我国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带D.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7、中部经济地带发展经济具有的优势是(C)A.交通便利,对外经济贸易发达B.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C.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D.全国粮、棉、油、糖等作物的重要产区8、西部经济地带在今后发展中应注重的问题是(C)A.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全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80\n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C.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绿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D.积极发展铁路、公路和内运航运,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业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特点是(A)A.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干燥,地表大部分为荒漠B.大部分为内流区,塔里木河流经准噶尔盆地,是最长的内流河C.有水灌溉的地区,分布有绿洲农业和牧场D.全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10、下列有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和西部经济地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A.包括的省(区)范围相同B.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相同,各大河流都发源于此C.拥有漫长的国境线,边贸经济发达D.能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11、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A)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1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D)A.土地资源不足B.劳动力不足C.化肥、农药不足D.水资源不足13、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或“退耕还林”的原因是(D)A.种粮食价格太低,效益不如种草和种树B.生活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和畜产品C.生活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D.这些地方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必须用种草、种树的方法加以改善14、读东部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自然地区:ABCD地貌单元:E高原F岭(2)回答问题:80\n①填写下表:②写出A、D两自然地区在纬度位置、地貌单元、温度带及气候类型、植被、土壤和农作物品种的差异。纬度位置:A、D,地貌单元:A、D,温度带与气候类型:A、D,植被:A:、D,土壤:A:、D,农作物品种及耕作制度:A、D。③为什么东部季风区内地区差异大?答案:(1)A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B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C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D华南热带湿润地区E云贵F大兴安(2)①②纬度位置:A高D低地貌单元:A平原广布,三面环山成马蹄形结构,东北大平原D多低山丘陵温度带与气候类型:A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80\n植被: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甸草原D常绿林,季相变化不明显土壤:A黑土、肥沃D淋溶强烈的土壤农作物品种及耕作制度:A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D作物一年三熟,全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③东部季风区具有受季风影响的同一性,但由于本区南北跨纬度很大,内部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其中热量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在北部地区,气候湿润程度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也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15、阅读下面的文字资料:资料一娄烦县是山西省太原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251个自然村,有30%以上人畜饮水困难。一天日子半天挑水庙湾乡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在这些沟沟梁梁之间,点缀着零零星星的小村庄。这里是娄烦县人畜饮水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当地民谣唱着:“泥洼洼里舀水吃,一碗混水过三天……”赤泥泉村地处娘娘洼山半山腰,荆棘遍地,只有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村民家中,最显眼的是几个半人多高的大水缸,缸内储存着赤黄色的雨水。每日,壮劳力们花费半天时间,爬过几道山梁,赶着牲畜到两公里外驮水。周边数村赖以为生的同一个取水点,天天如同赶大集,昼夜有人排队。拉回水来,要沉淀四五天,才可食用,当地习俗:乞丐上门,宁愿给粮米,不愿给水喝。资料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全国三分之一耕地受到水土流失危害。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损失氮磷钾肥4000万吨。资料三一棵树和一亩树的作用一棵已生长50年的树,在50年中,每年至少要产生一吨氧,价值约3150美元;树木在半个世纪的生活中,防止土地侵蚀、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创价值30000多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的效益价值约37500美元;同时,还能产生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一亩树林=一台氧气制造机。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排出48千克氧气。48千克氧气,足够65个成年人用一天。一亩树林=一架天然吸尘器。每天可净化空气120万立方米。一亩树林=一台自然造雨机。一亩阔叶林一天可蒸发水300多吨,所以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一亩树林=一台大防风机。一亩树林可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80\n完成各项要求:(1)庙湾乡位于太原市娄烦县,这里为什么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什么是这里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治理这里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3)要解决庙湾乡的“一天日子,半天挑水”的问题,我们还该该哪些工作?答案:(1)①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形成这里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2)小流域治理。保源、护坡、固沟,防止土壤侵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始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3)政府投入资金,修建引水工程。大面积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人参与环境保护。四、参考资料东北黑土地流失严重水利部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7.6平方公里,1998年的统计是4.47平方公里,其流失速度触目惊心。黑土层大多数已由过去的70-80厘米减为20-30厘米。更为严重的是,黑土地一旦变为"黄土地",就无法种植粮食。为此,专家呼吁:水土流失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我国东北黑土地将有可能变真正的"北大荒",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迫在眉睫!当我们赞誉东北地区的黑土地的时候,大概不了解它的脆弱性,在80厘米的黑土层下是黄土状成土母质,其有机质不足1%。目前我国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东部已有不少地区呈现出"黄土地",黑龙江因此每年少收20-40亿公斤粮食;吉林德惠市每亩地少收35公斤粮食。黑土地的流失严重影响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仅辽河流域每年流失的黑土壤就有11亿吨,流失的有机质100万吨,折合化肥20万吨。农民反映说:过去一公顷地用200多斤化肥,现在得用500斤。草场由于水土流失导致风蚀沙化,载畜量下降,草场产草仅为过去的三分之一。东北地区黑土地是世界宝贵的三大黑土地之一。留住东北黑土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制止水土流失在黑土地上的肆虐,是当务之急!地貌形成因素我国现代地貌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和地貌类型分布格局,是在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下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影响我国地貌发育的内外力因素,主要有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地表组成物质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一、地质构造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影响80\n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一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我国西部地区受南北向挤压力的作用,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些近东西向的山脉南麓均有向北倾斜的规模巨大的逆冲断层,形成褶皱断块山地。各个山地的形成时代虽不同,但上述断层在新构造时期均有明显活动且规模巨大。其长度可达300—700千米,最长可达2000—3000千米,且多为逆冲断层或逆冲走滑断层。在青藏东南部地区,由于南北向挤压力的作用,派生出向东挤压作用,使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移动,因而形成一系列向东北方向突出的大型弧形断裂,它们常控制山脉的走向,形成一些规模巨大的挤压弧形山地,山岭之间为深切的河谷。在持续的挤压环境下,西部各大古陆块皆发育成为中-新生代的凹陷盆地。从上新世晚期开始,盆地周围山地急剧上升,盆地本身也随之抬高,而且盆地边缘的第三系、第四系都产生最新褶皱的长垣缓岗,褶皱强度有从南向北减弱的趋势。中国东部受太平洋板块对亚欧板块作用的影响,处于弧后盆地的引张应力状态,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和北东走向的山脉。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的分异和相对运动较为复杂。早侏罗纪,太平洋板块开始增生,以快速、低角度向东部大陆俯冲,因此,在仰冲侧大陆产生广泛的拱形隆起,并有频繁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而其后方则产生大规模拗陷,形成以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华夏向第一沉降带。晚侏罗纪,由于海洋板块的向北运动,前期对东部大陆正面挤压的强大压力消失,使东部广阔的隆起带应力松弛,在其中央地带产生裂陷构造,形成松辽、华北与江汉盆地,即华夏式第二沉降带,其西侧为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第一隆起带,其东侧形成华夏式第二隆起带。始新世中末期至渐新世,东部海洋板块重新分异,太平洋板块扩展,向西俯冲,对东北、华北施加较大的推挤力,松辽平原抬升,此外,随着日本海开裂所产生的侧向推挤力,使长白山地翘升。在南方,台湾作为岛弧与大陆碰撞的典型场所,其挤压力可对福建、广东大陆产生影响,而南海东缘是西太平洋唯一向东倾斜、反转的俯冲带。二、气候因素80\n在地貌形成发育过程中,外营力也占重要地位。尤以气候的作用更为鲜明,不仅表现出现代气候对地貌的深刻影响,而且也遗留有古气候条件下的地貌痕迹。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临近海洋,降水丰沛。东南沿海地带降水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华北、东北地区也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众多,径流丰富,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占绝对优势。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以坡面冲刷和沟谷下切的侵蚀作用为主;地势低平的平原、盆地、洼地,主要进行着堆积作用,广泛发育了各类流水地貌,如沟谷、河流阶地、山麓洪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由于东部地区温度状况的南北差异,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营力的活动方式和强度也存在南北的变化。秦岭—淮河以南属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热的环境,使得流水作用强烈,化学风化作用及碳酸盐岩类分布区的岩溶作用均很显著。地表河网稠密,侵蚀切割强烈,丘陵低山广布。江南一带由于淋溶作用旺盛,风化物中铁、铝富积,红色风化壳发育。湿热的环境使雨水、河水、地下水对碳酸盐岩的侵蚀作用加强,这使得云贵高原、广西一带喀斯特地貌发育,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为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许多地方的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河网密度比南方小,径流量也较秦岭-淮河以南河流锐减,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流水作用强弱的季节变化也比南方突出。雨季地面侵蚀与河流泥沙的搬运和堆积都很强烈。黄河中游地区,黄土分布广泛,质地疏松,抗蚀力差,在夏季降雨的冲刷下,坡面、沟谷侵蚀旺盛,沟壑纵横。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输往下游,黄河、海河以及淮河水系的泥沙长期在下游堆积,从而形成了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属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东南部的长白山地,降水量丰富,流水地貌发育。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处我国北部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冻土层分布广,在冻融作用下,形成冻土和冰缘地貌。中部地势低平,以接受河流沉积为主,形成广阔的东北平原。另外,东部沿海海岸地带,由于海水作用的不同,形成了侵蚀海岸与堆积海岸等海岸地貌。西北内陆干旱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剧烈。风力强劲,干燥剥蚀作用和风力作用成为重要的地貌外营力。形成雅丹、沙丘、戈壁等风蚀、风积地貌。西北内陆盆地外围的高峻山脉,外营力随气候的垂直变化也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山麓为干燥剥蚀作用带,山腰为流水作用带,山顶为冰川、冰缘作用带。由于山脉坡向和所处的地段不同,一般来说,从北疆至南疆,随着水汽的减少,干燥剥蚀带幅度逐渐加大,雪线逐渐升高,冰川规模相应变小,外营力的垂直分带界线也相应发生变化。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形成了特殊的高寒干燥环境。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和阿尔金山,同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相邻,也是全国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干燥剥蚀作用与风蚀、风积作用为主要外营力,形成干燥剥蚀山地、平原及沙丘、戈壁等地貌类型。藏北地区主要是地势高峻导致的高寒低温环境,使地下保存着广泛的多年冻土。高山上则是我国现代冰川的主要分布区。因此,由冻融作用、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缘、冰川地貌现象分布广泛。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邻近印度洋,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流水作用居主导地位。但高山顶部,白雪皑皑,以冰川、冰缘作用为主。80\n以上所述地貌类型及其分布与我国现代地理环境是完全相适应的。此外,在近代地质发展史上,我国气候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变迁,古气候条件下所产生的地貌在一些地区遗留下来,表现着与现代外营力作用不相适应的形态。例如,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遮普惹山和昂章山上,有峰林和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存在;在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地区普遍堆积有第三纪三趾马红土层;在云贵高原有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在内蒙古、新疆干旱区有与近代流水侵蚀作用不相适应的宽阔河谷、湖滨和河流阶地、发育良好的水文网等地貌形态;我国西部海拔2700—3500米的山地,还常可见到第四纪古冰川作用的遗迹等。这使得我国地貌更加复杂。长江以南地区,基本上继承了第四纪以前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塑造地貌的地表营力中,化学淋溶作用得以继续进行,流水作用也从未间断,使得红色风化壳深厚,红层地貌与岩溶地貌得以保存和发展。我国其余地区,由于气候的变迁,地表营力和地貌形态在地质时期(主要是第三纪及第四纪初期)都有所变化。三、地表组成物质因素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布复杂错综。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一,在一定的外营力作用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我国山地众多,岩浆岩和变质岩常大面积出露,由于岩性致密坚硬,或经再结晶使刚性增强,常构成崇山峻岭、危崖陡壁。其中,侵入岩以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山地中多有分布,与多旋回岩浆频繁活动密切相关。花岗岩坚硬致密,抗蚀力强,经断块抬升,往往形成高峻山地,如秦岭的太白山、湖南的衡山、山东的崂山、浙江的天目山、广东的罗浮山均为花岗岩山峰。奇峰峻峭的黄山和华山,因系花岗岩株构造,山势更显挺拔。地表出露的喷出岩以基性的玄武岩分布最广。多为第四纪火山频繁活动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熔岩流,以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一带分布最广。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常构成阶梯状的熔岩台地,如长白山地、张北高原、海南岛北部等。此外还分布着火山锥、火口湖、熔岩垄岗等多种火山地貌。各类沉积岩分布广泛,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4,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在长江以南地区,从白垩纪直至现在,气候湿热,故在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堆积了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坚硬而层厚的砾岩、砂砾岩,因流水沿裂缝和节理侵蚀,形成许多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形;而岩性比较松软的砂页岩,因流水侵蚀而形成比较低缓的红色丘陵,构成了江南独具一格的红层地貌。在云贵高原、广西一带,古生代碳酸盐岩深厚,形成了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的第四纪黄土,构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区。黄土未经充分胶结,质地疏松,易被雨水冲刷和流水切割,沟壑十分发育,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了塬、梁、峁等地貌形态。其中以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山西的黄土高原最典型。我国北方内陆,沙漠面积广大,沙丘累累,这固然与地处内陆,气候极端干燥密切相关,但和第四纪疏松沉积物分布广泛,具有就地起沙的大量冲积、洪积、湖积物质也有密切关联。四、人类活动因素80\n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影响,同时也使地表形态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对地貌的影响较为深刻。我国国土面积中除了约占19%的沙质荒漠、戈壁、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石骨裸露的山地等人迹罕至的地方外,其余81%均为城市、工矿、交通、农、林、牧、渔的用地或可利用土地,地表形态无不打上人类活动影响的烙印。人类兴建的一些工程设施对地表形态有明显的改变作用。早在秦代,我国先民就已在南岭修建了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使区域河流地貌发生了变化。黄河下游的人工堤防工程庞大宏伟,形成高于华北平原之上的地上河床,构成华北平原上明显的分水岭。南北各地陆续开凿运河,特别是贯穿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的京杭大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它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东西向水系沟通起来,改变了东部平原地区的水系面貌,新河道的开挖、河道堤坝的修筑以及截弯取直、堰闸修建等都影响和改变着河川流量、水文特征,使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过程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地貌形态的变化。另外,广大山地、高原、丘陵上修筑的层层梯田,沿海地带兴建的护岸海塘、防波堤坝以及移山填沟、围湖造田等都显著地改变着地表的地貌形态。大的建设项目,如开山劈岭,筑路架桥,开挖矿山,兴修国防设施等巨大工程,挖垫土石方量巨大,也不断改变着地表面貌。如大的露天煤矿的开挖,常要剥掉煤层上的盖层,大量土石运往他处堆积,对地表形态影响显著;选矿地矿碴与煤矸石堆积起来的小山,起伏相连,也非常醒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对地貌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不合理的利用自然,可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灾害性地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黄土高原植被的严重破坏,引起了水土的大量流失,使下游河床淤塞填高,频繁发生河流决口、改道,酿成水患。尤以黄河、永定河下游河道决口改道次数最多,在华北平原上遗留了许多古河道的遗迹。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也很严重。气候湿热,风化物深厚,当地表植被破坏后,侵蚀速度范围迅速增大。如贵州省,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64年的3.5万平方千米增加到了现在的5万平方千米,全省每年通过河流外泄泥沙总量达5800万吨。除了毁林、毁草外,盲目开垦也是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贵州省很多大于30—40度的坡地都曾被开垦,这无疑使其地表侵蚀作用趋于增强。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滥垦、滥牧、滥伐现象加剧,沙区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使风沙危害越来越严重。许多无沙地区被风沙吞没,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据史料记载,陕北榆林、靖边一带的毛乌素沙地,至少在唐代以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经过明、清两代不适当的耕垦,草原被破坏,流沙南侵,使长城以外数十千米的地带流沙广布。近些年来,我国沙漠化过程又有所加剧。我国对于治沙工作重视,个别地区的沙漠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包兰铁路线上的沙坡头,吐鲁番盆地中的五星乡等地,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又使原来的流动沙丘变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一、自然区划的原则80\n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为把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运用到自然区划工作中,必须以自然区划原则作基本依据。自然区划原则,是反映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目前常用的区划原则有发生学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生产实践原则等。由于对区划原则的认识不同,因而出现了众多的区划方案。本书主要采用以下区划原则。1.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综合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贯彻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按统一的指标来划分。主导因素原则是区划工作中经常运用的原则。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应当注意区分下列三种不同的概念:(1)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3)划分某一等级界限的标志和指标。这三者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地域分异规律是区划的理论基础,区划的标志和指标是根据区划方法论选定的标准。区域分异因素不同于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更不能用某一反映区域分异因素的指标来代替。主导因素原则通常是通过主导标志法来实现的,即选取能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指标作为确定区域界限的主要根据。2.发生学原则 发生学原则应理解为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由于地域分异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追溯发展历史以论证其发生、发展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发生学原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区划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在了解区域分异规律。但是在追溯发展历史的同时,应当认识到,区划的对象是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所产生的现阶段的自然综合体,区划最终要落实在现代自然特征上,因而必须注意古今之间发生发展过程上的联系。另一方面,作为区划依据的发生也只可能是一个区划单位所以不同于同级其他单位的基本特点的发生。在高级区划单位中,某一单位所以不同于另一同级单位的基本特点,经常都是由于一定的水热条件及水热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形成的,这就是在高级单位的区划中大多采用“生物气候原则”的原因。区划的低级单位是处在同一水热条件下,同级各单位之间基本特点的不同,常常是因地貌条件的差异而引起的。地貌的差异导致整个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因而考虑地貌条件的发生,在低级单位的区划中是有意义的。3.区域共轭性原则 80\n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区域共轭性。这一原则决定了区划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位的分离部分。例如,山间盆地与周围山地在自然特征上有明显差别,但根据区域共轭性原则,两者同属于更高一级的区划单位。区域单位的划分与合并,主要是根据区域发生上的共同性,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区域共同性来进行,因此,上述三个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进行自然区划时,应贯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通过选取恰当的指标,合理地划分各级自然区域,阐明各级自然区域内自然条件优势,指明改造不利自然条件的途径。我国目前许多自然区划方案,大多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在自然综合体诸要素中,大多选取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的气温、水分和养分作为地域分异的主要依据。二、自然区划的方法1.自然区划的方法主要有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法、景观制图法、定量分析法等。叠置法是将若干自然要素的分布图和区划图叠置在一起,得出一定的网格,然后选择其中重叠最多的线条作为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叠置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任意性,并有助于发现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有其发展规律,所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如果机械地运用叠置法,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主导标志法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主导标志作为区划的依据,由此得出区划界线,这种界线意义比较明确。但如果机械地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不能正确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划界线有时会带有主观任意性。地理相关法是在比较各项自然现象的分析图、分布图和区划图,了解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再按若干重要因素互相依存的关系,制订区划界线的依据。上述这些方法应当结合使用,它们的共同内容是根据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通过各种现象与对象因果关系的分析,选出可以作为区划依据的指标。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聚类分析方法与遥感分析方法逐步运用到自然区划中来。聚类分析是为了把互相差异的自然地理区域或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用相似系数与差异系数反映被分类对象之间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两个客体之间的相似系数越大,其对应的差异系数就越小,这两个客体的关系就越密切,合并成一个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似系数的建立,需要用主成分分析,以便从众多的指标中,择取能反映客体本质,在数目上又尽可能少的主要指标。将择取出来的主要指标,在所要进行聚类的诸单元中给予数量化,并且统一评定其数量大小,即进行“标准化”,这样各类指标才具有等效值特性和可比性。然后,从中选用适合的方法聚类分析,进行定量的归类划区。遥感技术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遥感图象综合地反映了地表的真实情况,能够提供宏观的、动态的各种自然现象的丰富信息,应用遥感图象结合地学分析方法,便于正确地揭示地域分异规律。80\n3.区划单位有一定的等级系统,可以“自上而下”顺序划分,也可以“自下而上”逐级合并。自上而下区划,主要是根据区域分异的大、中尺度差异,按照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从区域的高级单位开始向低级区划单位逐级进行划分。自下而上的区划是从划分最低等级区划单位开始,然后将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区划单位。现有的全国性大尺度区划方案大多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划分法。从大范围看,水平地带性是最显著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次一级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划时应首先表达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基本制约于温度和水分状况,综合这两个因素便成为最高级的综合区划单位。地形的差异又引起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与风化、侵蚀、堆积等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反映出岩石组成、内营力等因素的差异。因此,地形是区划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般在划分温度带,干湿地区之后,再按地形进行下一级区划。自然地理区划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自然情况复杂的国家,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了解各地自然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拟订最有效的措施。通过自然区划,以便了解全国各地自然界的基本情况、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对我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从而为充分利用、改造各地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这就是进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我国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及其利用改造途径。自然区划因对象不同而分为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是依据某一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的差异进行划分。综合自然区划是从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地理环境的差异进行划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部门自然区划为综合区划提供必要的基础,综合自然区划为部门自然区划提供了环境综合特征背景,有利于部门自然区划的进行。自然区划是全面认识地理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深入揭示我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结构特征,不仅可以深化自然地理研究理论,而且可以全面分析评价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进行数量和质量评价,因地制宜提出合理利用开发的途径。为制订全国和区域的国土整治、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划分经济区的基本原则划分经济区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客观规律,为因地制宜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开展经济区划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导划分经济区的主要原则,其内容是:1、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充分发挥地区经济优势相结合,正确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是划分经济区的首要原则。全国的经济发展要照顾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在全国一盘棋的精神指导下,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经济优势,各个地区之间,要互惠互利,扬长补短,先进支援后进,重点带动一般,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使其在相互竞争中协调发展。80\n2、地区经济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为了促进地区分工协作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经济优势,使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凭借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提高本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为了保证专业化生产部门持续稳定地发展,应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强区内自我调剂的能力,扩大地区经济的综合效益,为此,在经济区划工作中要处理好地区经济专业化与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地区经济专业化应是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的主体和基础,而地区经济综合发展又应为地区经济专业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3、地区经济的现状与远景发展相结合。划分经济区要从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然而经济区划是面向未来的,是为变革现实服务的,一个经济区划分方案总是和10——20年、或更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一旦计划的目标实现了,区划的使命也就完成了。结合下一个中长期计划又需要制定新的区划方案。因此,划分经济区既要全面系统地研究国情和区情,又要结合人口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全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预测,把现状和远景按发展阶段衔接好,提高各地区发展和建设的时序经济效益。4、依托城市与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经济的基础,二者之间有着相依存的关系。在通常的情况下,城市是其所在地区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区交通运输的枢纽,是科技和文教的中心。城市具有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通过经济技术协作,产品扩散、物资交流等多种渠道,对周围地区产生一种经济上的吸引力。结合交通运输条件正确地估算城市对外的经济吸引范围是划分经济区的重要依据。5、经济区划要与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各国都在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制订全国的或地方的发展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不断强化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控制。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对区域经济的计划管理。划分经济区就是为了因地制宜地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协调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因此,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区划及其分级系统都要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使各级经济区成为计划与管理区域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6、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国内劳动地域分工的延伸和继续,是社会生产的国际专业化。社会分工越出了国界,跨国公司应运而生,国际性的垄断组织和区域性的经济共同体相继出现,世界市场日益繁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无论就其深度和广度都得到空前发展,相应地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日益加深。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应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参加国际分工,努力改善发展民族经济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输入本国短缺的产品和原材料,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了维持进出口平衡,就需要扩大出口,建立生产各种外贸产品的厂家和基地,从而推动国内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因此,把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结合起来应是划分经济区的原则。80\n以上是经济原则的主要内容,它涉及到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总体与局部,时间与空间、现状与远景、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城市与区域、国内与国际、发展与管理等。这些矛盾不是各自孤立的,也不是等量齐观的,而是相互联系、有主有从。因此,在划分经济区时必须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找出各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它的解决可以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划分经济区的主要依据。二、生态原则社会生产过程归根结底是变自然物为社会财富的过程。在生产力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人们在不断向自然界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日益广泛深入。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使人们能得到良好的生活和劳动的环境,必须坚持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划分经济区时,要全面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各地区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结构的特点,建立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以利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把发展经济和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结合起来,促使各地区的经济和生态都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向前发展。三、社会原则经济区的划分不仅要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民族、国防等社会条件的特点对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区划有着多方面的影响。1、一个国家各地区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直接反映着当地劳动资源的素质,对各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它们的布局既不趋向于原料地,也不趋向于市场,而是趋向于科技文化中心。因此,随着生产力的现代化,各地区文教、科技水平的差异,对经济区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2、在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团结是国家建设和经济繁荣的保证。为了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使各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高于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以便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使各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全国其他地区趋于一致。因此,划分经济区时应为各民族自治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要尽可能保持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3、经济区的划分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署;要把国家的建设和国家的安全联系起来,把国民经济发展和巩固国防结合起来。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是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划分经济区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力量的纵深配备,促进后方和边防的建设。把“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贯彻到经济区划工作中去,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为国家的富强创造有利的条件。东亚季风的天赐恩惠80\n中国的亚热带在纬度上多处于副热带范围内,但自然景观却与同纬度的中亚、西亚和北非等著名的干旱沙漠地带截然不同。这里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广布着水量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这里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南北过渡特征。在长江和大巴山以北的北亚热带地区,天然植被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在南岭以南地区,海拔1200米以下为含有热带树种的常绿阔叶林,具有从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在中亚热带地区为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亚热带植被。此外,亚热带针叶林(如东部的马尾松林、西部的云南松林)、竹林也是这个地带常见的植被。中国亚热带的土壤分布同样具有南北过渡特性,黄棕壤是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盆地丘陵地区,是亚热带红壤向热带砖红壤的过渡型土壤;红壤与黄壤是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前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后者大面积分布于贵州高原和亚热带东部山地。除地带性土壤外,这里还分布有大面积的石灰性土和紫色土,前者以广西、贵州境内的石灰岩丘陵区最为集中,后者以四川盆地分布面积最广。中国亚热带的优越自然环境,是经历漫长岁月的孕育、演化和发展之后形成的,它对生物界的旺盛生长和循环,对农作物的栽培和畜牧业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因此,中国的亚热带现已成为地球上适宜生物繁衍生长的“摇篮”,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和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故乡”、白暨豚的“乐园”。那么,中国亚热带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绚丽多姿的景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但却可以肯定地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赐于东亚季风的恩惠。季风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亚热带地区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这里的四季气候特征是由季风环流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而这里的自然景观又深深打上了季风气候的烙印。中国亚热带的季风环流形势,可用东亚各季具有代表性的气压场特征来加以揭示。冬季,整个亚洲大陆完全受蒙古高压控制。从1月海平面气压场图可见(图略),在蒙古及其邻近地区是一个强大的冷高压,其中心气压值达到1040百帕,比北美冷高压要高出20百帕。它的覆盖范围之大、维持时间之长,均较北半球其他地区显著,从而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冷高压。它是秉性干燥而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与此同时,在北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岛附近存在一个较深厚的低压,其中心强度仅1000百帕,称为阿留申低压。该低压几乎盘踞整个北太平洋,其势力强盛时南界可扩展到北纬32°左右的地区。在冬季时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衰减,在太平洋西部几乎见不到踪迹,主要退缩在太平洋东南部,于是可吸引寒潮东流;但势力减弱时则南下的寒潮和冷空气频率增大。由此可见,东亚季风区冬季天气和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蒙古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势力强弱与消长。中国亚热带地区,正位于冷空气南下的路径上,往往出现大风、雨雪和剧烈的降温天气。因此,这里冬季气温要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80\n春季,是由冬季到夏季气压形势变换的过渡季节。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地面和空气温度不断升高,中高纬度地区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势力明显减弱,而副热带地区的北太平洋高压逐步加强,其中心扩展到太平洋西部,这时印度低压也初具雏形,控制东亚地区的高、低压系统已由冬季的两个中心变为四个中心,即中高纬度的系统在减弱、退缩,而副热带地区的系统却在发展和加强。四个东亚大气活动中心都影响着春季大气环流活动,形成以河套为中心的鞍形气压场。因此,春季南北气流交换复杂,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变化急剧,风向也不稳定,造成华北一带多大风和沙尘天气。由北方冷气流与南方暖气流交汇而成的极锋带及由此产生的大范围降水带,从中国华南登陆并逐步北移。此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南风机会增多,低层湿度明显增大,偏南气流与来自河套地区的东北气流在华中地区辐合,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辐合带,使亚热带中部出现阴沉、潮湿、多雨的天气现象。夏季,气压场分布形势与冬季完全相反。这时中、高纬度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势力消亡;相反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已发展为鼎盛时期,前者控制整个亚洲大陆,后者盘踞在中国东面的太平洋上。因此,东亚夏季的天气气候变化基本上受这两个环流系统的强弱和相互作用所控制。从7月海平面气压场图(图略)中可看出,在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中国西南一带有一个强大的热低压,中心强度为995百帕,其周围的环流几乎包括整个亚洲大陆在内,1005百帕等压线所伸展范围即几乎包括中国全境。与此同时,在中国东面的太平洋上有一个北半球最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其中心强度超过1025百帕,其向大陆西伸和向北移动的位置都是全年最盛时期。由于这两个强大的高、低压气流间的等压线在东亚沿岸大体呈南北向分布形式,以致夏季在中国沿海盛行东南风。此时影响中国亚热带天气的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海洋气团,都是夏季降水的重要水汽来源。热带海洋气团源出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性质湿热而稳定,在中国华南登陆,多为东南风(夏季风),它将海洋上水汽携入大陆,当其与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交锋,形成极锋。极锋的进退与雨量带的推移是一致的:4月华南雨季开始,5月中旬至6月上旬江南丘陵多雨,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江淮之间出现梅雨,7月下旬以后极锋北移,江淮伏旱开始。在中国亚热带,降水集中的雨季是与高温期相一致,即“雨热同季”,这对植物生长与农业生产都十分有利。若在单一的热带海洋气团控制下,则天空晴朗少雨,从而造成长江中下游酷热天气。赤道海洋气团发源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越过赤道洋面后仍具高温多湿性质,但已不够稳定,即使在它单一控制之下也会形成雷雨天气,向中国移动时表现为西南季风。在亚热带范围内,它主要影响东经105°-110°以西的云南和川西。印度大陆低压的出现,主要促使气流向大陆辐合上升,造成雷暴雨天气,并支配着西部高原地区的风向。80\n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气压形势变换的过渡季节。这时副热带地区的印度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开始明显衰退,而中高纬度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却开始活跃起来。但由于在近地层冷高压(蒙古高压)迅速建立的同时,其对流层中高层仍有副热带高压维持在较高的纬度,从而形成地面冷空气之上重叠着暖空气,大气层结构稳定,大部分地区出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稳定天气。此时,中国西南地区仍受西南气流影响,多阴雨天气。随着西南季风撤离大陆,川黔上空东风环流转为西风环流,形成“华西秋雨”。嗣后,副热带高压迅速南撤,印度半岛北部已由气旋环流转为反气旋环流,中国大陆上秋高气爽的季节结束,华西秋雨停止,标志着夏季环流型已转变为冬季环流型。随着太平洋高压和印度低压先后退离大陆,盛行气流又恢复到冬季情况。冬季风逐渐遍及中国各地,东亚各地又成为蒙古高压控制的局面。青藏高原的存在,对于上述季风环流形势的加强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冬季高原近地面有青藏冷高压出现,使高原与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产生气压差异,在高原东侧的平原上空盛行东北风。青藏冷高压愈强大,东北风也愈强,影响范围也愈大。从而加强了来自蒙古高压的冬季风势力。由于夏季在高原近地面为青藏低压,其长轴7月份所在的平均位置在北纬32°附近,使高原东侧的西南季风加强,并影响了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向西伸延,从而加强了东南季风的势力,创造了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良好条件。由于高原的屏障作用,使蒙古高原一带冬季受暖气流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和蒙古高压的发展;夏季使印度半岛很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同时,高原地形使西风带气流在其西端受阻而发生分支现象,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两支强西风气流。南支西风气流的存在,实际上扩大了西风带向南影响的范围,使冬季风到达更南的纬度,并阻滞了西南季风向北前进。因此,随着西风带北移,南支西风气流消失,西南季风以突然爆发的形式迅速北上,东南季风在江南丘陵地区停留后开始向北跃进,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开始。此外,由于冷空气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和挤压,迫使冬季风在中国东部地区加强,从而推移到更南的纬度地区。总之,由于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大大改变了由海陆影响所引起的气压分布,进而也影响到大气环流形式,增强了中国季风现象的复杂性。 我国地理上几条重要的分界线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一线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巫山一雪峰山一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大致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当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一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80\n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大致长城—线我国一些城市的别称和意义别称城市意    义冰城哈尔滨在黑龙江省南部,纬度高,冬季又受冬季风影响大,气候严寒,冰封期长,室外一片冰雪世界,屋檐树枝冰晶倒挂。构成了特殊的冰雪景观钢都鞍山在辽宁省东南部,附近有丰富的铁矿,很早就发展了钢铁工业,建国后已成为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泉城济南位于黄河下游南岸,地下水丰富,城内有许多泉水出露,故有“泉城”之名九省通衢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是我国中部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扼长江及其支流航运的要冲,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称陶都宜兴在江苏省南部,是我国最重要的陶器产地,所产陶器和景德镇瓷器同样驰名世界瓷都景德镇在江西省东北部,是我国生产精美瓷器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城市,历来享誉中外花城广州气候炎热,长夏无冬,植物可全年生长,繁花似锦,故有“花城”之称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会合处,市区依山而筑,故有此名春城昆明在云贵高原西部,地势高,夏季不热,冬季又因处在昆明静止锋西侧,受暖空气控制,温暖多晴,因此气候四季如春,故名春城日光城拉萨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长,故有日光城之称火州吐鲁番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这里地势很低,气候干燥、夏季气温极高,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区,自古就有“火州”之称草原钢城包头在内蒙古高原草原地带,由于附近发现了丰富的煤铁资源,建国后在此建立了大型钢铁企业一包钢,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我国一些地区的别称和意义别 称地 区意  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九曲回肠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因河道特别曲折黄金水道长江80\n通航里程全国最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最高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平原辽阔,平原上土壤肥沃北大荒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因位置偏北,解放前大批土地荒芜。建国以后,经人民政府大力开垦改造,已成为粮食丰产的北大仓丝绸之府太湖平原这里是我国桑蚕丝的最大产地,每年生产大量丝绸,行销国内外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气候温湿、土壤肥沃、河港众多、灌溉方便,岸上稻田连片,河中水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生产基地碧莲玉笋世界桂林漓江一段桂林风景闻名中外,桂林至阳朔漓江两岸,山奇水秀,风景更加秀丽,被明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碧莲玉笋世界”紫色盆地四川盆地盆地内广泛分布着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土壤也是紫色土,故有此别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四川盆地这里气候温暖、雨量丰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故农业发达,农产丰富,自古有此美称,并从平原延伸到整个盆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盆地内和周围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如石油、煤、钾盐、食盐、石膏以及有色金属铅锌等,故有此美称西藏江南西藏察隅、隆子、亚东等地区因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面对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暖热湿润,一派亚热带热带风光,稻田、茶园、桔树、香蕉等满布谷地和山坡,有如“江南”景色参考书籍:《教师参考用书(选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任美锷主编《中国人口地理》商务印书馆张善余编著《中国区域发展导引》北京大学出版社胡兆量主编浙江省地理新教材省级培训讲稿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林炳伟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324000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80\n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意义,以及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区域国土整治与开发的一些重大问题。区域内容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其实就是属于区域研究的范畴,区域研究在地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区域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古老且实用性强的研究领域之一。除区域地理外,地理学其他方面的研究往往也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区域研究。可以说,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特色。从这一认识出发,在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必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在高中地理(选修)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学大纲安排了以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区域研究。国土整治与开发是本册书的中心本书共分13个单元,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开发是第二单元。第一单元是我国的区域差异,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自然基础和经济特征的地域差异,为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开发提供背景知识。第三单元至第十二单元分别采用了10个我国区域国土整治的案例,是我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具体实施的体现,也反映了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国土整治与开发的艰巨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最后一个单元的地理区域研究是对学习区域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因此,本册书在安排上,以区域差异为基础,具体案例为范式,区域研究理论为指导,围绕着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这个中心而展开。国土整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当前,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质量的恶化。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经济发展将受到阻碍,而且人类将面临种种危机。要想改变这种趋势,以免问题恶化,必须保护和恢复地球维持生命的能力,当务之急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和国土的关系。因此,国土整治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同其他国家相比较,国土整治工作的难度要大得多,可以说,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三S”技术是国土整治的支撑点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涉及范围广。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发展和结合,为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本单元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内容后,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安排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技术程序和性能特点,并以典型案例方式介绍了它们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三S”技术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代替了人工操作,完成了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益、高精确度等特点,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大显身手。(二)知识板块本单元包括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和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中的应用两部分内容,它们不仅是整个地理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也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同时,从教材的编排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出发,它们又被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1、内在关联国土开发80\n实施手段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土整治国土利用中心环节国土治理技术支撑必要步骤国土保护遥感技术信息源现代技术科学决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应用1、呈现形式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国土整治国土整治背景二等奖《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市级重点立项课题浙江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创造发明与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市级重点立项课题一等奖《元认知POA英语学习模式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市级重点立项课题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研第三届重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机一幕”合理配置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实验》省电教馆立项课题二等奖《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市级重点立项课题浙江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创造发明与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市级重点立项课题一等奖《元认知POA英语学习模式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市级重点立项课题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研第三届重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人口多,人均资源少难度大经济基础弱,科技水平低大江大河的治理跨区域国土整治跨流域调水工程关系重大防护林工程体系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各区域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开发和治理RS主要环节: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搜集传输国土整治中的现代技术处理与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用途: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规划决策等。GIS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应用: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GPS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及用户设备部分。80\n用途:随时随地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三)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应该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学习电子地图的查阅和提高专题地图的判读能力。同时,由于“GIS”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电子地图成了发现知识的工具,以此可以不断地获得知识。过程与方法本单元是区域地理的内容,引导学生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围绕人地空间关系这条主线展开学习,学会运用对区域内诸要素的综合分析法和不同区域间的各要素的地理比较法。让学生在处理人地关系时知道怎样考虑,如哪些资源可供开发?哪些资源需要保护?哪些环境问题需要治理?区域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如何?通过对当地的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调查,学会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国土整治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国策和国力,增加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为将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渗透“三个面向”的教育,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从国土整治的内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观,以及从中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建立起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2、重点难点及其剖析国土整治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对此首先从国土概念入手,让学生知道广义的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的总和。进而明确搞好国土整治一定要从区域发展的目的出发,要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区域之间自然、经济、社会以及历史的联系;要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实施,承认区域差异,利用区域差异,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的发展。可作分析:(1)我国进行国土整治工作背景如何。(2)我国进行的重大跨区域国土工作。(3)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结合教材“中国防洪工程图”及“中国防护林体系与规划图”或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及其目的。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本部分内容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及其简单的原理,从而理解它们应用的机理及其实例。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于学生比较陌生,让学生清楚从地理学的角度所要掌握的层面,及如何去掌握。在此作两点分析:80\n(1)要掌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及在国土整治中的用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例如遥感技术见下表:遥感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如飞机)或航天器(如卫星)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即遥感。基本功能信息收集→信息传输→地面接收,并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形成专业图件及统计数字用途举例资源勘探、洪水监测、全球生物监测、海平面上升监测等(2)要注重读图分析,例如:①读图2.6和图2.7,看1个月来洞庭湖及荆江一带淹没地区有何变化。②读“香港地理信息系统部分显示”图,分析GIS技术的用途。二、教学探讨(一)教学思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国土整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好人与国土的关系,其实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我国而言,国土整治工作比其他许多国家的难度都要大,因为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而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之间严重失调,已形成了人地关系比较紧张的局面。因此,在关于我国的国土整治教学中,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立足于区域差异的分析国土整治工作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组织任何一块区域整治的教学中,都要放在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三个经济地带及其内部差异的大背景中,针对该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要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国土整治工作,切实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新教材增加了“三S”技术的内容,体现了地理区域研究的现代化,让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情况,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或展示电子地图,或参观遥感中心、GPS地面控制中心及了解出租车上的GPS信号接收机的使用等,并从中认识到地理学科内容已经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落实于具体区域的实施任何国土整治都是与地区联系在一起的,可以选取典型区域的案例,或侧重于资源的开发,或侧重于环境的治理,或以改造大自然的某项工程为主等,进行案例教学法。对书本例子不用面面俱到地讲解,选择其中一、二个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也可以选择自己家乡的案例(如乱占耕地问题、污染环境问题等),这样学生对国土整治的印象会具体、深刻一些。(二)教与学的互动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80\n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真正建构者。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具体来说,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根据21世纪人类发展要求,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的人,在21世纪才能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图式区域地理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自己的知识框架。如区域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从资源特点、环境特点、社会经济特点和人地关系等去建构;再如区域发展的条件,它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区域的空间特征、区域的地域结构和功能、区域的竞争力、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等。例如关于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可作如下建构:(1)防洪的重点主要是黄河、海河、长江及淮河等洪灾严重的河流。(2)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是堤防工程、修建水库及确定滞洪区。(3)防洪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防止洪水灾害、降低洪水灾害的影响。采取具体治理措施的模式见下表:大江大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治理措施治理目的建设水利枢纽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径流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建设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便利航运和防洪调整产业结构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的排放减轻河水污染引导学生走进信息世界作为高三学生,都学过信息技术课,对电脑都有所了解和会简单的操作,当然也不乏电脑高手。让学生明白应用于区域地理研究的“三S”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信息技术课的延伸和实际应用,消除学生对“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的陌生感和学习的畏难情绪,从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而且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引导学生收集这些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并且熟悉它们。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懂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逐步实现知识教育观向信息教育观转变。指导学生“做中学”“做中学”是人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是儿童欲望的表现和兴趣所在(杜威)。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总是要落实在某一个地区,而任何学生生活的家乡都是国土整治的区域范畴。家乡在农村的学生,可以深入农村,调查了解当地乱占耕地的问题,进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80\n的土地基本国策的宣传,结合实际宣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国策,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家居城市的学生,则深入工厂企业,就该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并结合环境污染对人民生活造成危害的实例,宣传我国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持续发展观。由于研究性学习已列为高中的必修课程,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可结合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合作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从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附课题表格:课题名称导师活动时间批次活动地点参加成员主持人活动内容(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3)过程(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出现什么新问题等)自我评价(活动的感受、体会和启示等)记录人1、基于“能力提升”的案例剖析例1:下列地区国土整治的措施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家乡耕地面积大,盐碱地分布广,因此不能发展农业生产B.乙同学的家乡乡镇企业很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就应该鼓励农民弃农进厂C.丙同学的家乡矿产资源丰富,就应该大力开发矿产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丁同学的家乡荒漠化问题严重,在发展经济中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80\n剖析:各地区国土整治工作的开展首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当地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主要问题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发挥优势,挖掘优势资源的潜力,并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克服和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无论任何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均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A选项中耕地面积大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盐碱地分布广是限制条件,通过科学手段治理盐碱地即可变劣势为优势,故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经济效益较好,但可能带来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农民都弃农进厂,必然会造成对农业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故B选项也不正确。C选项中的情况,是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效益的典型事例,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必须做到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不能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吃祖宗饭,断子孙粮,故C选项也不正确。D选项中提到该地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荒漠化问题严重,而荒漠化的造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生态破坏有直接关系,故应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首位。因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答案D 例2:右图所反映的是“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回答:(1)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最低的是。(2)小麦在到波段最容易与其它地物区分开来。(3)遥感技术中运用到的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是:(4)说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何运用?剖析:80\n本题是对遥感技术的综合考查,要对遥感的概念、特点、相关的物理原理和实际应用等有个整体的了解。遥感就是从遥远的地方感知事物,即不直接接触,而从遥远的高空感知地物。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在遥远的高空,视野开阔,因此看到的地理事物范围很大。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接收信息并应用遥感信息的全过程。传感器是直接获得目标物信息的仪器,用以测量和记录目标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和特性,是遥感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在研制传感器时,对其功能的要求要比人眼有很大提高,例如感应的波谱范围更宽,从紫外线到可见光、红外线,并延伸到微波;提高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要求在夜晚或恶劣天气情况下也能使用,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雪,最低的是湿地。小麦在0.7到0.95微米的波段最容易与其它地物区分开来。因此可以看出,遥感是人眼视力的延伸,它具有人眼不可比拟的许多优点。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侦察等许多领域,具体内容参见《教师教学用书》P25—26。三、试题选编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国整治大江大河的首要任务是(B)A.保护环境B.防洪C.发电D.农业灌溉2.下列事项:①国土开发②资源利用③环境保护④开发海洋资源,其中属于国土整治工作的只是(D)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河西走廊属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但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速度滞后,造成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迄今已有近一半死亡,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现在,河西走廊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工程。(1)沙枣死亡的原因可能有(CD)A.没有因地制宜B.病虫害灾难C.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日益突出D.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加剧(2)“再造河西”反映了西部大开发中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D)A.大力开荒B.开发资源C.发展交通D.完善生态体系(3)完成“人为原因导致河西走廊绿洲区土地荒漠化的因果关系图”:过度垦荒①植被破坏沙源增多②风沙严重土地荒过量采水③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土地④盐碱化漠化4.我国国土整治难度较大的原因是(D)A.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C.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D.我国经济基础较差,科技发展水平较低5.对某区域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D)A.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和自然差异B.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忽略限制性因素C.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的收入D.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6.下列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合理的是(C)A.东北地区大力采伐森林资源,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林业基地80\nB.黄淮海平原和南方丘陵山区大力建设商品粮基地C.海南岛及其海域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建设D.黄土高原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设7.下列防护林工程体系属于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的是(D)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B.沿海防护林体系C.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D.“三北”防护林体系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R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9.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B)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C.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10.遥感的关键装置是(A)A.传感器B.目标物C.计算机D.数据库11.能对地理空间是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系统是(B)A.计算机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技术12.利用GPS卫星定位时,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面上空至少有(D)A.一颗GPS卫星B.二颗GPS卫星C.三颗GPS卫星D.四颗GPS卫星13.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C)A.自己所在地的季节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要程序是(A)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15.下列有关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B.GPS包括二大部分,即空间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C.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D.野外旅行,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可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纬度二、综合题1680\n.结合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主要特征,简要说明东北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资源优势是什么?黄淮海平原地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答案:略17.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1644—1825年1950-1958年(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最大的淡水湖是。(2)A平原的名称是,B平原的名称是。(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答案:(1)青海湖鄱阳湖(2)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3)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气候转暖;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水土流失(4)洞庭湖区地势低洼,荆江河道弯曲,流水不畅,设立大片蓄洪区,可调节水量 18.读“卫星遥感直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0\n(1) 填写遥感技术装备名称:A、B、C。(2)  A装备的作用是:。 (3)完成工作原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4)说出遥感的特点:。答案:(1)A运载工具B传感器C地面接受站(2)接受地面物体发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3)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物体辐射和发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4)略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是实现地球圈层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可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答案:(1)资源利用状态的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并预报气候变化,农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污染监测预报(2)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析、地形遥感与全球生态环境监测20.图甲为某区域的空间数字模型,每个栅格的面积为250平方米,图中r表示林地,s80\n表示滩地,p表示水体;图乙中的数值表示该区域内各栅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完成下列各题:甲乙(1)在甲图中划出3种地物的界线。(2)  正常状态下,三种地物分布的海拔分别是:水体;林地;滩地。(3)判断水体的类型:。计算常年水体的面积和洪水时水体的面积:、。(4)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物的表示与地图的差异:。答案:(1)略(2)小于1.5米1.5—2.5米大于2.5米(3)湖泊1750平方米4500平方米(4)①储存信息的形式不同;②查询的方式不同;③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地图进行数据综合,并进行空间分析。而地图没有这些功能。四、教学参考国土整治的区划国土整治的区域,不同于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后两者作为客观存在的实体,区内有相对一致的特征,共同的功能和职能,或一定的枢纽吸引范围。国土整治区也不同于行政区。后者作为一种行政管理范围,其内部不一定具有共同特征,更不具备共同功能或职能,枢纽区吸引范围也不一致。国土整治区介于上述几种区划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划结构功能,必须实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国土整治区实质上是一种规划行动管理区。国土整治是国土开放、利用、治理、保护的综合分区。作为一种规划行动管理区,必须密切结合政府战略部署来进行此项工作。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有关地区经济发展计划部分,明确把全国分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即边远地区)三类,并要求“积极利用沿海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点,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可作为划分一级国土整治区的主要根据。80\n国土整治区划的任务要为国土整治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国土整治总体规划主要工作是编制区域规划总图。此项工作必须在调查基础上为该区拟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进一步拟定发展区域生产力的总体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基础结构(交通、水利、能源、居民点设施等)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对一些带有战略性的和重大建设问题和项目,还必须在总体方案基础上开展专门研究,以便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拟定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总体协同发展方案。海南大特区为何强大不起来作为沿海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特区,其陆地面积是其他四个特区的数倍,而且又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资源十分富饶,生态环境优越。然而,海南岛建省办特区14年后的今天,无论发展速度还是经济实力,都远不如其他四个特区。原因何在?一些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认为:一再错过最佳战略机遇期,是海南办特区14年来最大的教训。最大特区走在特区最后 长期处于封闭、原始状态的海南岛,原是广东省的最大贫困区。经过近14年办特区大开放带动大开发,社会经济形势日新月异,但是与其他四个特区横向比较,海南就相形见绌了,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深圳的1/4多一点。海南80%以上的市县不但没能按照国家的要求涨工资,有的还靠借债发工资。许多当地干部把海南特区戏称为“海南特困区”。  三大失误痛失发展良机 一是投资导向失误,造成“泡沫经济”。海南创办全国最大的特区,独具魅力,因而最初几年,海南就吸纳海内外资金400多亿元,投资力度很大;而且出现过“十万人才过琼州海峡”的可喜景象。但是,由于特区政府缺乏正确的产业发展导向,大批资金一齐投向房地产开发狂潮,形成了“经济泡沫”,致使海南的资源优势没能“开发”成为经济发展实力。  二是思想解放不到位,错过了最佳时机。因为思想解放不到位,致使中央赋予海南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并没有在最佳机遇期内充分发挥出来。最典型的就是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是国内最早提出让外商投资成片开发的地区,但由于陷入“爱国”与“卖国”的争论,错过了吸引外资的最佳时机,变成了令中央与海南省为之头痛的“最大半拉子工程”。  三是“重陆轻海”,将最大的优势变成了最大的“劣势”。海南省管辖占全国海域面积2/3的南海,最大的资源优势是海洋。邓小平当年提出创建海南岛经济特区的战略时,强调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开发南海的丰富资源。因此,加快开发南海,本应是海南特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可惜,海南从一开始并没有这样做,因而14年之后这个海洋大省的海洋开发文章尚未破题,更谈不上什么海洋经济强省。  加快开发海洋形成共识 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投资太少,渔业生产方式太落后。全省1.3万艘渔船,八成是10吨以下的小船,只能在家门口作业;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如果建省初期把积压在房地产的400多亿元资金哪怕分出一半或1/4用来发展海洋渔业,今天的海南渔业产值起码是500亿元到1000亿元,效益就会比现在增长几十倍。更令人痛心的是,南海周边国家大肆抢占开发我南海油气和水产资源的行为却愈演愈烈。而在海南省管辖的南海“三沙(西沙、中沙、南沙)”至今未竖起一座井架,未生产一滴石油(气)。海南在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经济泡沫”之后,各级领导已经认识到了加快开发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1世纪的头10年是我国开发南海资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充分发挥海南经济特区优势的最佳战略机遇期。(《瞭望》2003年第3期)80\n“三S”技术概说及数字地球遥感(RemoteSensing)一词首先是由美国海军科学研究部的布鲁依特(E·L·Pruitt)提出来的。60年代初在由美国密切安大学等组织发起的环境科学讨论会上正式被采用。此后“遥感”这一术语得到科学技术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而被广泛运用。1903年飞机的发明,以及1909年怀特(Wilbour·Wright)第一次从飞机上拍摄意大利西恩多西利(Centoeelli)地区空中像片,从此揭开了航空摄影测量──遥感初期发展的序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1959年前苏联宇宙飞船“月球3号”拍摄的第一批月球像片,60年代初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从太空观察地球的壮举,并取得了从定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卫星图像。这些图像大大地开扩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的是新型传感器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的发展,美国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于70年代初(1972.7.23)发射了用于探测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即陆地卫星-1)。为航天遥感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至今世界各国共发射了数以千计的各种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大部分为军事侦察卫星(约占60%),用于科学研究及地球资源探测和环境监测的有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测地卫星系列、天文观测卫星系列和通讯卫星系列等。通过不同高度的卫星及其载有的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不间断地获得地球上的各种信息。现代遥感充分发挥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的各自优势,并融合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现代遥感技术系统。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地球,合理开发地球资源和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化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各种地理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一般包括数据源选择和规范化、资料编辑预处理、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应用和数据输出、制图六个部分。举凡野外调查、地图测绘遥感、环境监测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组成一个数据库。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地图,随着各种应用领域(如地形制图、专题制图、市政工程、生态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公用事业网等)对地图需求的增加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人们将多种空间数据处理学科连接在一起。60年代在加拿大产生了目的广泛的地理信息系统。除北美以外,世界其它国家的GIS发展,相对均较为迟缓。如英国,虽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皇家艺术院即设立“实验地图学小组”,英国陆地测量所在1973年也已成立数字化自动绘图的生产线,但两者均着重于用电脑来辅助生产高品质的地图,并不是GIS的研发应用。直到80年代,官方对于水电管线设施的数字地图资料的需求大大增加,GIS因此得到发展。1989年,英国成立地理资讯学会,以促进产业界、教育界与政府部门间的经验交流。日本的GIS在20世纪60与70年代几乎毫无动静,但在80年代却因电脑工业与产业的推动而高速发展,如今由国家地理院专门负责GIS的研发。俄罗斯也是迟至1983年,国家科学院地理所才首次举办GIS问题研讨会,但重点是放在自动绘图与地形资料库的筹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80\n)是本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批准,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建立了地面跟踪网;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的接收机,进入实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标志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络全部建成。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已布设完成。GPS导航原理说明:一个手持接收器的人需要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每颗卫星都有自己的精确测量范围(如图中虚线圆所示),4颗卫星延伸的范围(如图中实线圆所示)互相交叉,最后集中到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区,这个区域就是接收者所处的位置。区域越小,位置越准确。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学院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这篇演讲中提出的新概念。数字地球是继地理大发现和哥伦布日心说之后人类认识地球的又一次飞跃,可以说是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数字地球其实就是信息化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地球信息化的模型。它把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所有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形象、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上任何方面的消息。数字地球虽然还没有建成,但从它的雏形--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用途,可以看到它多种多样的潜在的具体应用。例如,通过数字地球掌握各个地区犯罪情况和作案特点,有助于恰当部署警力打击罪犯;还可以利用数字地球上的数据,模拟人口增长对濒危物种的威胁,以便采取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利用卫星图像分析监视某地区的情况,可以预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因而可以作出气候变化的预报。地图的革命有人说地图危机,传统的地图将消失等等,我说地图是永生的。只不过地图的功能在漂移,地图不再是信息存储的载体,这已被计算机取代。地图越来越变为“GIS”的一个“输出”、一个“打印”。地图应是知识发现的工具。——陈述彭院士美国卫星拍摄的北京天安门及天坛公园周围地区的图片。其图的分辨率是1米。这张图被美国一家卖地图的公司放到了互联网上做广告。广告词说,如果你要得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类似这样清晰程度的图片,都可以向他们预订。在应用方面,GIS完全可以像传统的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前者如:最近一家麦当劳在哪里?后者如:北京市目前共有几家图书馆?但是比传统地图高明的是,GIS能进行趋势分析,譬如分析过去二十年来,北京市人口增长趋势与分布情况,或者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最多的路径等,像快递公司每日送货服务最经济省时的做法,就可用GIS分析计算。还有就是较复杂的“模式分析”,譬如一个城市垃圾掩埋场选址范围与道路间的关系。最后一种是用“虚拟模型”80\n进行预测性的分析,如温室效应造成了地球极地冰盖的融解,若导致海水上涨10厘米,将淹及全球哪些地区?还有海洋石油污染事件,在风向与潮流等条件影响下,多少吨原油在24小时、48小时甚至一星期后扩散,污染将扩散至哪些地区,对该地区生活造成多大影响等等。“毫无疑问,GIS越来越走近我们的生活”说这话的是陆峰博士,他正坐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办公室里向我们讲述他第一次去深圳的传奇经历。“我是第一次到深圳,但是,一下飞机,坐上出租车,我就开始指挥起出租车司机行车路线。出租司机对这个城市比我熟悉得不知多少倍。但他对我这个初来者指挥的行车路线极为佩服和惊讶”。并非陆峰有什么特异功能,一切全赖“GIS”的帮助,原来陆峰此次深圳之行,是去向深圳市政府交付他受深圳市公安交通局委托完成的一个项目--深圳市车载导航系统。这个车载导航系统是放在汽车里的。一个小小的显示屏显示的是一幅深圳市地图,在这幅地图上,有一个光标即时地动态地显示该汽车所在的位置(这是GPS在起定位的作用),并且随时告诉你下一步怎样走。陆峰博士又举了一个生活中应用GIS的案例。“譬如有的城市的火警系统已经“GIS”化了。当有人拿起电话拨打119时,用不着说出他家所在位置、楼层……其实,当他一拿起电话,刚拨完号,119火警台监控室的大屏幕显示器中的地图上,已经显示出他家的位置等一系列关于他家的信息。这还没完,接着屏幕上会显示出哪一个消防队离这里最近,当指令发出后,甚至每一台消防车上的车载导航系统将立即帮助司机选择一个最佳的行车路线……”。《中国国家地理》2001。8(删选)“GPS”显神威●20世纪90年代,神州大地好事频传。香港刚刚回到了祖国的怀抱,50年大庆又接踵而至。我想每个人都还应该记得那时的盛况。尤其是那一架架雄姿英发的战鹰,分秒不差地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时刻,永难忘怀。GPS在此次飞行中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证飞机编队的队形始终如一。关于两架飞机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的数据已经事先输入了飞机上的GPS装置,所以飞机才会始终按照一定的轨迹飞行。不过有时候风向会突然偏转,飞机受到风力影响会向一边飞去,这是谁也看不出来的,而且飞机上的仪表也不会有任何显示。这就需要GPS集成系统再有一个中心控制站,飞机上的测风表数据实时向控制站传送,同时让气象台把风向信息也实时传过来,控制站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再把应该调整的误差信息传回给飞机,飞机的操作系统会自动根据这个数据来矫正航向。80\n另一方面就是飞机要在规定的时间通过天安门广场,所以前进时必须保持直线飞行。所有飞机起飞的时间已经经过了严格的设定,但为了在途中也能完全保证前进方向,他们采用了实时差分的技术。在国贸大厦、天安门广场等各个地方,都架设了差分基准站。这样,飞机上所装的GPS接收装置可以自己进行粗略的定位,基准站再随时把当地的高精度定位数据传送到飞机上,让飞机上的GPS实时减去误差,保证直线飞行。这种接收装置不可能单独工作,还要与精确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起来,所以也属于一个集成的系统。正因为有了这些背后的故事,我们才能看到50年大典时那完美的一瞬。●渔民也用GPS?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国沿海地区的渔民们近几年却真正享受到了GPS的实惠。谁都知道,渔民要打到上好的海产,像什么螃蟹、对虾、龙虾、鳗鱼之类的才能赚钱,而这些号称“高档”的海产的踪迹很难搜寻。即便偶然碰到了,大大的捞上几网,下次再想来捞的时候,大海茫茫,几十米的误差几乎是一晃就过去了。在大连,一位使用GPS捕鱼已经半年的年轻渔民深有体会地说:“刚开始吧,我不信这个(GPS),觉得自己在这片海上捕了十几年鱼了,再熟悉不过了,还用定什么位?可慢慢地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都开始用GPS了。他们每次打鱼回来,嗬,那大条的鳗鱼是整船地在那跳呀!我这心里真是羡慕啊。我们渔民都明白,这些高级的海货都一窝一窝的,喜欢成群。找到了一个窝,用GPS这么一定,误差不超过10米,嗨,就好比找到了一个聚宝盆呀!”在海边和很多渔民谈起GPS,个别人还不清楚。但是大部分渔民对GPS从不明白、不信任到喜欢甚至依赖,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利用最普通的GPS手持机,他们也可以很轻易地记录自己驶过的轨迹,标注鱼群的地点,下次再找到它们,就不费吹灰之力了。然而,GPS的这种应用使我们不禁想到它的负面效应,这种捕鱼的精确定位也许会对鱼类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中国国家地理》2001。8(删选)参考文献及网址1、《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资料选编》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2、《教师教学用书》(地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3、《中国国土资源及区域开发》陈永文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4、《地理信息系统》张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5、《数字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李琦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若干7、《考之韵——地理》新成主编内蒙古少儿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8、《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陆大道等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1版9、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http://nfgis.nsdi.gov.cn/)10、中国网上地图(http://www.afmap.com.cn/NewWeb/China/)浙江省地理新教材省级培训讲稿第三──十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徐勤杭州学军中学310012一、教材分析80\n(一)地位和作用就选修教材第二册内容的编排结构来看:第1单元,主要讲我国整体上的区域差异,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第2单元和第13单元,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意义以及一些区域研究的方法;第3—12单元,选取了我国国土开发、建设和治理主要内容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了具体的、典型的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占据了本册教材的主要篇幅。第3—12单元的内容占据了本册教材的主要篇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既是一个理论和方法层面上的工作,更是一个具体实施、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工作;而且在具体实施层面上的工作更为艰巨。从中也可以看出,新教材的两点“新”:一是新教材比较注重于“学以致用”原则;二是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对一个高中学生而言,能从具体的案例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一种国土开发、建设和治理的思路,获得一定的研究方法是最主要的。通过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潜能的开发。(二)单元结构1、单元之间联系线索的宏观性第3—12单元,尽管以独立案例的形式编排,感觉比较“散”,缺乏系统性;但从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各单元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仍然遵循着“问题的治理——资源的开发——区域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宏观的线索展开,体现了“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2、每个单元既有综合性又有不同的侧重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具有综合性,简单地说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这些因素又有区域差异,所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侧重于治理的有4个:“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荒漠化的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这几个案例都是从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切入的。在治理中谈开发。侧重于开发的有3个:“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为例”,“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海岛与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这几个案例都是从区域优势切入的。在开发中谈治理。侧重于建设发展的有2个:“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这几个案例都是从社会经济因素切入的。突出了基础建设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系。侧重于资源合理配置的1个:“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它突出了一种跨区域的、全国整体的国土整治与发展思路。3、注重独特的区域特征来强调“因地制宜”的针对性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是以区域知识为基础的,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地理。不是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资源、经济等进行“八股”80\n式的罗列,或作一些简单的对比;而是通过不同区域独特的特征、主要制约因素、主要优势,来强调“因地制宜”的针对性。4、突出“人地关系”,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尽管各单元中没有在字面上强调可持续发展,但这一思想无处不在。没有片面地强调发展经济,而是要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5、设置“活动”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各单元的最后都有“活动”内容的设置,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练习,它拓展了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它是教材“案例”的有机延伸。如果说正文的案例重内容,那么,“活动”的目的则是导学、导思与导教;它起着拓展师生视野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作用。(三)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定1、能力目标与重点(1)了解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艰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2)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与自然共处、学会生存。(3)培养学生筛选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和定性权重的分析能力(4)理解地理原理并尝试用地理原理来分析问题(5)进行归纳、综合,初步学会“建模”2、教与学的难点(1)由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学生基本区域知识缺陷,所造成的内容不流畅。(2)由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学生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相关联系分析等)的缺陷,所造成的思维过程的不流畅。(3)由教材内容本身引起的一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不足。二是每个案例都有其局限性。如,治理模式的局限性分析:首先,区域差异的存在,使得任何一种治理模式都不存在“普适性”的一面。其次,纯自然和技术角度治理的可行性,存在实施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性。课本所选用的治理模式,通常是一个局部的样板;它可以集中技术的投入、大量资金的注入以及特殊政策的支持,但要全面地展开实施时,会碰到技术的不足、资金的匮乏和人口众多所造成的生存压力的制约。二、教学探讨(一)教学思想1、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80\n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通常是掠夺性的,这些活动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各个层面,同时引发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各大问题。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把握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教学方向,务必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2、要体现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原则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与治穷致富相结合等。对课本的案例,不可就事论事,要放到一定的高度去审视。3、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创新教学将教学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备课的重点,尽可能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自主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即便是例题的选择、作业的编制上,也应立足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记忆。比如,“案例”教学法。所选案例中的知识点或一些原理、方法和步骤本身不是教学的重点,重点是案例中所体现的一种治理、开发和建设的思路,这些思路需要通过案例的剖析来获得。4、要明确人地矛盾的尖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人地矛盾的尖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抓住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地观,同时也凸现了我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紧迫感,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许多事情为何屡禁不止?比如,偷猎野生动物、滥砍滥伐,小造纸厂的死灰复燃,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等,都涉及到人口多、生存压力大,表现为人地矛盾的尖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5、要动态地分析问题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不同观念下所产生的人的行为是不同的,而且这些因素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地理相对注重于空间的,在此我们要适当地回顾一下历史,可以起借鉴作用。比如,南方的水土流失问题的历史原因有: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多次南迁,人口压力的增大,导致山区的开发;北方旱粮作物(黍等)在山区的播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明朝玉米、甘薯从国外的引入。为此,可以补充类似下列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体会: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南宋诗人范成大1173年初从苏州经湖南赴桂林途中,看到的情况已变为:“湘江……皆土山,略无峰峦秀丽之意,但荒凉相属耳。”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更为加剧;清初有大批两湖平民因无地可耕而流徙到四川垦荒,从而加剧了对上游生态系统的破坏。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两湖地区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宜昌府“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迨耕种日久,肥土雨潦洗净,粪种亦不多获。”对茂密林区开垦的结果,正如当地志书所载:“比年来开荒过多,山渐为童,一经霖雨,浮石冲动,划然下流,沙石交淤,涧溪填溢……膏腴之壤竟为石田。”80\n“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再如:西北的沙漠化,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去考虑,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点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下列材料获得:历史上对西部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自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以“屯田”方式经营管理西域;从此以后,屯田便被确认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公元前77年,汉昭帝派出司马、吏士屯田伊循(即米兰古城),后设都尉府。从魏晋到隋唐,伊循一直是屯田的重要垦区和军事重镇。发达的水利体系,使伊循古灌溉区面积达4.5万亩,人口达1.5万。塔里木河中游的轮台县曾是西汉王朝的屯田中心,现存汉代古堡及遗址多处。自汉迄唐,这里的屯田规模宏大。在英业古城东北部有宽6米、长200公里的古渠,沿古渠分布的古城废墟历历在目。楼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从汉安帝时期开始,加强了楼兰的屯垦戌守,至魏晋南北朝,屯田吏士仍有2000人。西晋年间,敦煌索励动用敦煌、酒泉,并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共4000士兵“横断注宾河(即孔雀河)”,引水灌溉两岸从胡杨林中大量开垦的农田,三年时间“积谷百万”。然而拦河筑坝导致下游水源断绝,楼兰城就此于376年废弃。明清时期,我国的人口迅速增长,政府实施奖励垦荒,来解决粮食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西部的开发。明朝成化、嘉靖年间(1475—1541年),在西部重修长城后,在长城沿线实行军屯民垦,出现了“数万里荒地尽耕,孳牧遍野”的景象。17世纪中叶,清王朝在此地改禁垦为放垦,使长城沿线的垦荒规模进一步扩大。为解决粮食问题,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西部地区先后掀起了三次开荒高潮。其中开垦林地300万亩,开垦草地10000万亩。6、要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防止教学“误导”影响一个区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老师们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夹杂了许多个人的“偏好”,不知不觉中导致一种教学的误导。比如,在讲98长江洪水中,涉及到湖泊面积缩小问题上,许多老师片面强调了人为因素;只讲“滥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直接造成湖面萎缩,而忽略了“湖泊沼泽化”这一自然过程。其实湖泊沼泽化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过程,这个因素也相当重要,针对这一点,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进行整治。假如,杭州的西湖没有经过列朝列代象苏东坡、白居易等人的治理,以及解放后几次大力度的整治,西湖也许不存在了。7、在综合分析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制约因素的分析避免面面俱到,找出问题的关键,是区域研究的一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地找出限制区域发展的因素,达到研究克服和转变限制因素的可能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的目的。8、立足于开发治理的思路,轻具体做法和工程技术80\n入选教材的案例,一般来说都比较完整,其中有开发治理的思路,也有开发治理的具体做法和较为详尽的工程技术设计。作为一个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侧重于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学技术;因此,有关开发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工程技术设计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了解就行了,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开发治理的思路。(二)教学建议及注意的问题1、要结合高三教学的特点,调整教学安排高三的教学任务,除了选修教材第二册外,还承担着高考复习的重任;同时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全部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原理,它具有地理专题的一些特点。因此,可以在完成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复习后,进行教学,并且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2、运用传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抓住“为什么”,立足于理解层次的能力要求培养传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一般为:什么现象(是什么)?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为什么)?有什么影响?采取什么对策(怎么办)?这个方法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学习中,仍然有效而且实用。但我们在应用这个方法时,可以重点放在“为什么”这个环节上,注重原因分析。一旦学生达到了理解层次的能力要求,“是什么”这一识记层次会迎刃而解,“怎么办”这一应用层次也就可以顺畅地“攀缘”。关于立足于理解层次的能力要求培养,可以用下面的结构来图示。问题能力被解决应用基础知识、原理、规律理解联系通过去解决学生的能力有多少,主要体现在能否把你所学知识用出来;关键是一个“用”字,它不着眼于你有多少知识,而是着眼于你能否把学过的知识用出来。因此能力是体现在基础知识、原理、规律应用上,应用的程度取决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能否联系到位则看你对所学知识(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3、要对必要的区域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拓展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或地域空间之间进行的,区域特征和差异是我们分析地理社会现象的基础,也是我们形成分析、归纳、综合思维能力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对区域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回顾。但这种回顾不是停留在识记层次上的“是什么”,而是更高层次上的拓展。如:“黑土的合理应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陪肥两个方面。黑土的陪肥主要是增施有机物料,其中包括施有机肥、草炭、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牧草等”。如果教学过程中,结合土壤的概念和土壤形成的过程,通过对黑土的分布、黑土肥沃原因的回顾,那么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原有的“东北黑土”80\n这一区域知识,拓展为从土地开发利用的角度去认识黑土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也就理解了陪肥这一治理的措施。4、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教学“建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这不仅可以使我们教得轻松,也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教学“建模”,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一个良好的途径。比如,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等)就可以用生态平衡的原理,进行教学“建模”。首先,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平衡原理进行概念的剖析;其次,对失衡的环节进行透视,找出失衡的关键;再次,将生态平衡原理与实际事件进行环节上的对比,作初步的归纳;最后,引导学生将所归纳出的结论,在别的生态失调的事件中进行验证;完成教学“建模”。生态系统的组成无机环境生物环境生物种类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过度改变其中之一保持平衡生态失衡如,土地荒漠化无机环境:气温升高,蒸发增大;过度抽取地下水,水分减少。生物环境:过度放牧,牛养数量增加;放养山羊,改变生物种类;导致植物数量的减少;滥砍滥伐,导致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其中最不可忘记的另一“生物”数量的增加——就是人口的增加。用这一“建模”,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水土流失”、“湖泊富营养化”,可减少许多的记忆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5、结合乡土,尽可能地选取本省(本地)的开发治理模式进行教学比如,浙江的小水电、金衢盆地的开发、杭嘉湖宁绍平原的开发、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的开发、浙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等。6、授课与活动并重按课本所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在地区的国土整治、区域开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思路。7、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转变(1)将强调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视能力的培养(2)将只重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3)将单纯强调记忆转变为思维的训练(4)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讨论式”教学(5)将只重课本文字描述,转变为从图文中获取信息80\n(6)变“旁白”式解释为让学生进行“感悟”(三)实例演示(略)三、试题选编古城遗址a雪线耕地林地等高线沙漠草地河流古河道聚落交通线历史名城遗址图例1.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流量24681012(月份)流量24681012(月份)AB流量24681012(月份)流量24681012(月份)CD图中河流的径流量年变化曲线,最有可能的是()(2)图中形成伸入沙漠的锲形绿洲的原因是。(3)图中历史名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4)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和。如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在a处上游筑坝修水库,那么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地方是,其后果可能会造成消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等第三产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要发展型农业,同时可推广、等灌溉技术。(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6)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条件有:。(7)为防止沙漠的扩展,在做好退耕还牧、退耕还林的同时,必须要做到“退人”;如可以将零星分布的聚落居民迁入a地,加速a地的城镇化。这一举措对该区域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80\n答案:(1)C(2)由于河流水注入(3)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风力侵蚀(4)冰川融水地下水水库以下流域锲形绿洲旅游节水喷灌滴灌(5)雪线上升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6)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土地资源好(7)①可以切实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工作;②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③可以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劳动力素质2.读我国“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1)试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2)与“西气东输”工程的效益相似的另一大能源工程是什么?(3)试分析该工程线路,经过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田区的意义。答案:(1)从经济方面看,①既可以缓解上海等发达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又可以促进对西部的投资,加快对西部的开发;②可以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③可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④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⑤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社会方面看,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稳定社会。从环境方面看,将改变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因燃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可以使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提高(2)“西电东送”(3)“西气东输”线路经过我国主要煤田区的意义:①有利于煤田气的开发利用,将煤田气输至上海;②可以加速我国煤的汽化、液化等洁净煤技术的研制开发;③在世界能源日趋紧缺的状况下,用新技术去开发我国煤炭这一优势能源,具有战略意义。(注:如有其它合理的或创新的想法都可得满分。)四、教学参考 浙江小水电浙江省可开发水能资源80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400万千瓦。小水电事业在国家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0年底,全省水电装机达340多万千瓦,其中小水电约160万千瓦。“九五”时期是我省历史上水电发展最快的阶段。未来的五年间将新增水电装机80万千瓦,使全省水电装机达到420万千瓦,水能资源开发率达到56%左右。90年代我省小水电发展的轨迹: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小水电  7.88 1.88 5.97 2.17 6.91 8.05  20.96  16.95 18.8  15.09 21.00 ——摘《以改革的思路发展浙江小水电》http://www.cnhpi.com/2002072701.html浙江金华沙畈电站简介金华市沙畈二级电站位于浙江省金华县白沙溪流域沙畈水库下游15km处,系沙畈水库梯级开发电站。它通过10.6km有压引水隧洞80\n从一级电站尾水直接引入发电,装机2×5000kW,系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沙畈水库一级电站装机2×5000kw,水库库容8555万m³,具有年调节能力。二级电站与一级电站联动,在电力系统中承担调峰任务,不作调相运行,该工程为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金华市沙版二级电站是省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一沙畈水库工程的二期续建工程。位于金华县境内白沙溪流域沙畈水库下游,金兰水库库尾,沙畈乡山脚村,距金华市区40km,系沙畈水库的梯级开发电站。工程主要包括10.6km长的发电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尾水工程以及110kV升压站,升压接入一级电站同一输出线上网。装机2×5000kW,设计年发电量1983万度。概算投资7758万元。工程于1998年4月10日开工,2000年6月26日建成发电。沙畈二级电站利用沙畈一级电站发电尾水,通过长10.6km的有压引水隧洞直接发电,因此,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更好地发挥水电站在电网中的调峰效果,在设计考虑时,二级电站必须做到与一级电站同步上网,长远电站管理上必须满足电网系统对水电站竞价上网、数字通讯等要求。为此,沙畈二级电站采用了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系统。其主要设备由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负责配套并安装调试,于2000年5月安装结束,6月26日调试完成并网发电。——摘http://www.hrcshp.org/hrcrd/hrcrd_sf.asp2002年嵊州小水电年发电量创纪录华夏经纬网1月24日讯:据浙江日报报道,被誉为“山区明珠”的嵊州市120座并网小水电站去年创下近50年来的最高发电量纪录,达到1.43亿千瓦时,发电经营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上缴税收300多万元。   嵊州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建起了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站。最近几年,嵊州市分期分批重建了部分电站,并对三溪江梯级电站、坂头水库电站等进行挖潜改造,新建了艇湖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全市小水电已连续3年年均发电量超亿千瓦时,占全市年总用电量的三分之一。http://www.huaxia.com/ShenZhouLiaoWang/GeDi/ZheTaiLianXian/ShouYe/ZheJiangXinWen/GBK/130569.html中国小水电站概况www.globalmfr.com80\n中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可开发量达3.78亿KW,其中小水电开发量0.75KW。小水电资源分布也很广泛,在全国2166个县(市)中有1573个县有可开发小水电资源,其中可开发量在10-30MW的县有470个,30-100MW的县有500个,超过100MW的县有134个。自1912年中国建成第一座小水电站---云南石龙坝水电站,至1949年,中国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仅为3.7MW。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水电尤其是小水电的开发,积极帮助和扶持广大山区结合当地水利建设兴办小水电站。1979年以后,小水电在中国得到更快的发展,到1994年底,全国有小水电站47314处,机组70057台,装机容量1577.53万KW,年发电量508.66亿KWh,分别为同期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33%和发电量的29%。1994年共新增小型水电站1018处,机组1920台,装机容量93.85kw。在全国2166个县中,有793个县以小水电供电为主,而且以小水电为依托建立了近800个县和跨县电网,其中跨县电网有42个(见下表)全国小水电的发展情况类型电站座数机组台数装机容量(MW)年发电量(KWh)微型26962293578541.5小小型1754533306536414.43小型28067391955934.92总计47313700541577750.90   鉴于中国小水电发展的成就,1986年中国在杭州建立了亚太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199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又正式把国际小水电中心设在中国,这表明中国的小水电已从中国走向世界。下表是有关中国小水电的发展情况。中国小水电历年发展情况年份装机容量(MW)年发电量(KWh)19493.719557.01960251.41965330.019701019.019753083.266919806925.5127219859521.024131990131803928199415777.06090各主要省(区)小水电情况(1994年)地区电站座数机组台数装机容量(MW)年发电量(KWh)合计4016713618.445964596四川54602447.310191019广东58282215.6720720湖南53961452.7506506福建56531495.0528528云南31031248.7427427湖北25891010.5278278广西30261009.935535580\n浙江2554875.3209209江西5022804.3236236贵州1259528.8194194新疆577430.5124124日期:2002-12-30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http://www.mwr.gov.cn/zwxx/ztxx/ztxx73.htm)岱山建浙江最大风力发电场东海之滨的岱山将建成我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到2005年装机容量可达2万千瓦,到2008年装机容量可达5万千瓦。届时,50余个巨型风车出现在海岛岱山,“东海蓬莱”将呈现“海上荷兰”壮丽景观。据了解,这个总投资为4.5亿元的风力开发项目,由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兴建,3月30日,该公司同岱山县政府就项目开发签约。地处海岛的岱山县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优势。据国内风电专家实地勘测及历史数据表明,岱山风力的有效时间在2500小时以上,是我省目前可开发的最佳风力发电场所,开发前景广阔。据悉,2005年岱山2万千瓦装机容量风力发电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3000万元,实现税收500万元;到2008年达到5万千瓦装机容量时,销售收入可达8000万元,同时将带动海岛风机制造工业的发展。岱山将利用近1000公里的浅海资源,进一步开发浅海的风场建设,使风力发电成为海岛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浙江省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www.gszj.org/member/浙江省山区生态经济.files/frame.htm。磐安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http://www.gszj.org/member/磐安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files/frame.htm。《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3-03/10/content_768052.htm。[台站介绍——生态系统网络研究]80\n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千烟洲试验站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境内,26°44′N,115°04′E,属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总面积204Km2,含3个小流域,81个小山丘。该站始建于1983年,在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研究方面富有特色,并拥有一支多学科的科研队伍。该站创建的“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渔粮”立体农业模式被誉为“千烟洲模式”。近期重点研究红(黄)壤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管理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目前承担着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及国际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站内长期观测项目有:常规气象观测、农田小气候观测、林内小气候观测、生物生长量测定、土壤理化性状观测、水文测量以及人口与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活动监测。长期试验项目有:天然植被演替封育定位试验、不同农作物及树种草种生态适应性对比试验、不同植被水土保持效益定位试验、植物营养与施肥定位试验、“林—牧—粮”、“林—果—经”复合经营开发模式定位试验等。    该站距京九铁路井冈山站约40Km,距井冈山机场约60Km,接近319和105国道,交通便利。站内现有科研楼(含实验室、办公室、机房、图书资料室等工作用房)、招待所、正规气象站、森林水文站、农田试验场等试验研究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3000多m2,可为从事农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和环境科学的有关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提供科研基地与实习场所。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位于我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同江市境内,133°31′E,47°35′N,海拔高度55.40m-56.60m。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00mm左右,年均温度1.9℃,有效积温2300℃,无霜期125天,植被类型主要有毛果苔草、漂筏苔草、乌拉苔草、甜茅、沼柳、越桔柳、小叶樟、蒙古栎、柴桦等。土壤类型有沼泽土和白浆土。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三江平原湿地为对象,研究湿地及其开垦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湿地的环境效应,为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系统生产力研究。沼泽湿地开垦后的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策(战略)研究。该站自1989年运转以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重点和基础研究特别支持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1)“中国沼泽研究”,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2)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并出版了《三江平原沼泽研究》文集;(3)建立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数据库。    该站现已建成930平方米的水、电、热齐备的综合楼,楼内有水、土、植物化验室、微机室。在野外实验地105Km2,包括天然沼泽湿地试验场,综合试验场和农田试验场。80\n该站以我国现代化国营洪河农场为依托。场区水、电、煤气、俱乐部、宾馆、商店、医院等与应俱全,离最近的火车站仅35km。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农业生态站。1985年建站。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地处120°42′E,42°55′N,海拔358m。地貌以坨甸交错的平缓起伏沙丘地为主,由于地处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农业与牧业三条过渡带的交汇处,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沙漠化严重。研究方向: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土地沙漠化及其治理。研究内容:(1)土地沙漠化及其逆转的过程和人地关系;(2)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承载力;(3)沙地植被动态及生物多样性;(4)沙地主要植物种的抗逆生理生态;(5)风沙地貌的形成发育和风沙运动规律及机制;(6)沙地微气象研究;(7)养分循环与水分平衡研究;(8)沙漠化及资源环境变化的长期监测;(9)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始建于1984年,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设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野外试验站,1991年进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武站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的陕甘交界处,距西安市200Km,35°12′N,107°40′E。海拔1200m,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本站的研究方向与任务是: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物质能量循环和环境效应。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重点突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循环,农田养分循环及平衡与肥力演变规律,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理论与技术对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在进行的研究内容有:(1)多元地形下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平衡和肥力演变规律;(3)旱作产量潜势与提高生产力的理论与技术体系;(4)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5)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监测;(6)塬面水土流失机理及防治措施。    本站有实验办公楼800m2,原子吸收光谱仪、计算机工作站系统及数字化仪、绘图仪等各类仪器20余件,仪器设备先进。田间试验设施齐全,主要有:农业生态系统长期综合试验场;水分平衡场;养分循环试验场;土壤侵蚀观测场;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大型Lysimeter和Minilysimeter系统。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该站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处于沙漠和草原的过渡带。行政区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104°57′E,37°27′N,站区平均海拔1250m,黄河水面海拔1200m,沙丘最高点海拔达1500m。该站气候属于干旱气候区,平均气温9.6℃,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25.1℃80\n。年均降水量186.2mm。该站建于1956年,隶属于兰州沙漠研究所。1990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对外开放。该站长期研究方向为风沙物理、生态系统、沙地改造利用、流沙空气动力、沙地生态系统、沙生植物生理、环境等基础研究。基础数据收集及信息收集也是站上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及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固沙植物的水分需求及沙地植物的水分平衡;沙丘植被动态;沙丘土壤动态及养分循环;动力地貌学、沉积环境变化及风沙流结构;沙地特别是黄河沙地开发利用;流沙固阻的理论与技术。37年期间,该站在沙漠研究及荒漠化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丰富发展了气固两相流风沙地貌理论,奠定了中国风沙物理的理论基础。成功地建立了人工生态环境,创建了流沙固定的基本模型。在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沙地农业及种植试验。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研究站面积133.3km2,其中实验用地64.5km2,包括9个试验场、气象站及降尘观测塔。建筑面积3200m2,包括SPAC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种子实验室、植物标本室。一个计算机房,一个温房。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这里有诸如Jzim高速离心机、Li-cor6200光合作用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    站上有固定编制23人,其中8位高级研究人员。20多位客座研究人员,10多位国外研究人员来站进行研究。目前同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外一些研究所、大学保持着联系。这里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荒漠化办公室、人与生物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沙漠及荒漠化研究培训的重要中心。太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太湖站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位置在太湖北部梅梁湾湾口,临湖。站区海拔高度10m。站址120°13′E,31°24′N。行政区划属江苏省无锡市大浮乡吴塘村。本站临太湖,属水域生态系统站。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湖泊面积2338km2,平均深度2m,畜水量44.4亿m3,湖南年平均水位2.8m。本区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东南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1986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筹建太湖站。1986年经过多次论证、选择站址,于1988年正式建立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站着重于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与目前围绕太湖建立的东太湖水域农业试验站和天目山景观生态试验站一起形成各具特色、互相补充的湖泊研究综合基地。本站的任务和研究方向是长期观测和积累太湖及其流域的资源、生态和环境资源,深入研究太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替规律,研究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综合开发和治理利用湖泊资源,改善湖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80\n太湖站建立以后,相继完成了“太湖水质监测”、“太湖主要物理数学模型”、“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任务。发表论文20余篇。本站有固定研究人员11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人。本站有工作楼与生活用房楼各1座,总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有生活用房31间,大、小会议室和报告厅4个。    本站占地14400m2,有一般实验楼和生态实验室各1座,总建筑面积400m2。一般实验室包括化学、生物、水文气象、微机等实验室15间。生态实验室80m2,可开展人工控制条件下生物生态实验工作。此外,在该站湖中浮凌山小岛(300m2)上建有观测铁塔2座高30m,湖中有观测平台1座,面积9m2。站上目前有水文、气象、水化学、生物等方面常规观测和分析仪器,并配有考察快艇2艘。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本站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隅,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的风匣口,位于101°12′E,37°45′N,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与中支大坂山对峙于站区的两侧,平均海拔3800m,境内多滩地和低丘,滩地海拔3200m。本区地处大陆腹有,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寒冷而湿润,无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两季之别,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水600mm左右。本站建于1976年,1988年批准为开放站。1992年纳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重点站。本站研究方向及重点是: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面向高寒畜牧业生产,长期积累基础资料,深入进行高寒草甸的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揭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与机理以及动态规律,并研究提高高寒草甸生物生产力的优化方案及其决策系统。自建站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并编辑出版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论文集》。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省部级奖励。站内有固定研究人员共计30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2人,中级9人,其它7人。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外客座研究人员共计20人。海北站有专用输送电线11.6km,专用电话线2km,并有研究人员公寓和其它住房等,生活设施齐全。现有气象、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家畜等实验室21间,综合气象观测场1个,12m气象塔1座,蒸散场1个,植物根系与渗漏观测场1个,围栏样地878.38km2。    主要仪器有:小哺乳动物代谢仪,Backman开放呼吸测定仪,LI-1600型气孔计,3000型植物水分测定仪,LI-3000型叶面积仪,AASI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80\n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贡嘎山坡,即102°06′E,29°39′N。贡嗄山站的观测和研究设施主要分布在海螺沟内海拔1640m和3000m位置。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及世界少有的高山峡谷地带。其范围包括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物质稳定性差,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贡嘎山站的观测和研究场所主要在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内,流域面积约200km2。海拔1900~3800m为原始森林,海拔1900m以下为农业区,以人工林和自然次生林为主。本区以高山、冰川、森林和农田集中分布为主要特点。现在进行了高山气象、水文、冰川、森林生态、山地环境等方面的观测,拥有自动气象站,径流试验场,森林观测样地,信息系统和化学分析实验室等研究条件。  贡嘎山站的1640m基地站建有120m2的观测用房和905m2的科研综合楼,可提供30人的接待能力。3000m野外观测场建有340m2的工作生活用房,可为20人提供工作和研究支持。磨西基地站到成都340km,其中3级公路干线300km。磨西到泸定52km;至康定101km。基地站到3000m观测场约30km山区公路。基地站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贡嘎山站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于1997年6月完成,现正进行山地环境、森林生态、能量平衡、冰川动态等研究。阜康荒漠生态试验站本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准葛尔盆地南缘,阜康县的三工河流域,距乌鲁木齐市76km。地理坐标为87°45′E,44°30′N。本地区代表着欧亚大陆腹地、温带内陆荒漠区。地带性植被为典型的荒漠植被。该区气候类型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温6.6℃,最高气温42.6℃,最低气温—41.6℃,年降水量164mm,年蒸发量2000mm左右。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3月正式批准在新疆建立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站目的在于进行干旱区综合性生态系统研究。   研究方向:进行荒漠—绿州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提高生产力途径综合研究;发展荒漠生态学(即荒漠—绿州生态学);围绕全球环境变化,开展荒漠区土壤—植物—大气荒漠环境系统的长期动态监测。建站以来承担了院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荒漠绿州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优化模式研究,在优化模式、系统中养分循环、水分循环方面都布置了长期试验,取得了一批初步成果,提出了提高绿州农业生产力的一整套措施,即草田轮作、农牧结合、培育抗性品种、推广节水技术、高产池塘、施肥制度、碱水灌溉等各个研究成果,出版了《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第一集、第二集、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参考文献及网址1、《教师教学用书》(地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若干3、科研—中国科学院网(http://www.cas.ac.cn/Index/0C/Index.htm)4、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http://www.shp.com.cn/)80\n5、浙江能源动力(http://zjnydl.zj001.net/show_hdr.php?xname=QOUHCU0&xpos=0)转变文综检测教学理念提升学生高考应试能力讲座提纲浙江省温州中学邵胜新现象(政治)一、检测教学计划的制定空间(地理)二、检测工具的选编1.裁剪秘籍。2.编制检测题。①选择情境。②创建三维框架(如右图)。时间(历史)0③寻找问题。80\n④控制难度。3.试卷难度控制。三、检测卷的分析教学1.教学的原则(1)时间性原则。(2)双主性原则。(3)问题性原则。2.教学的策略(1)审题教学一审命题人意图。二审情境。三审问题(2)解题教学(3)表达教学附表:检测教学计划表第一期学期第二学期次序内容形式目标次序内容形式目标备注1世界地理考试三基1综合(市一摸)考试综合思维能力2中国地理考试三基2学科内综合考试综合思维能力3世界中国地理自练三基3学科内综合自练综合思维能力4地球在宇宙中考试三基4学科内综合考试综合思维能力5地球上大气自练三基5综合自练综合思维能力80\n6地球上大气考试三基6综合(市二摸)考试综合思维能力7地球上水自练三基7综合自练综合思维能力8地壳自然带考试三基8综合考试综合思维能力9地壳自然带自练三基10自然资源能源考试三基11农业、工业自练三基12城市、人口、环境考试三基图1图1读右面东半球光照图,回答1—3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A.12时20分  B.11时40分C.12时40分   D.11时20分2.该季节可能看到的景观是A.北京景山腊梅绽放B.杭州苏堤桃花盛开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D.波河平原小麦黄熟110°120°30°20°3.此时太阳刚好西下所在地位于A.德国B.巴西C.印度D.美国读右面图,完成4—5小题。4.图示地区的速生用材林是A.红松B.胡杨C.毛竹D.白扬80\n5.下列气象灾害,在本区频发居全国首位的是A.滑坡B.台风C.泥石流D.海啸图2图4读右面四城市气候图,回答6—8小题:6.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可能在我国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郊区最宜种植水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若在四城市建化工企业,从保护环境角度,最宜建在西南郊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2001年10月16日——11月2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某基地进行科考。该基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如右图。回答:图59.该基地可能位于A.66°34′NB.70°SC.80°ND.85°S10.该基地上的五星红旗飘扬的一般方向是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11.读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图6(1)甲乙两湖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由此推断该地区形成的地质年代可能是。(2)甲湖南部与北部冬季会结冰的是,其主要原因是。(3)连接乙与丁海域的通道(E)是,该通道表层的海水是从海流向海。(4)20世纪60年代以来甲湖水面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是,12.图7阅读材料:2002年11月23日,朱熔基总理前往东南亚参加东盟会议,首先参加了澜沧—80\n湄公河流域(如下图)合作开发剪彩仪式,11月24日我国政府正式与东盟十国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专家指出,中国与东盟设立自由贸易区,将使这个新的区域经济体在国际版图上崛起,中国西部拥有与东盟各国互补性极强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我国开发大西南的宏伟战略,也为这种互补性构建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商业舞台。回答下列问题:(1)与我国云南省接壤的东盟国家有、和越南。(2)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开通,云南省到东南亚地区的出口物资比经过华南港口缩短运距3000千米,最大受益国有、及老挝。(3)图中A区建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4)我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主要社会基础是?(5)东盟重要国家新加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被誉为“新加坡奇迹”。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6)简要说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集团的特点、共同的经济利益。13.阅读材料:毛泽东曾经提出:“南水北借”设想,经历数十年研究认证,最终确定为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分别向北调水(如右图8图),预计总投资5000亿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仪式于2002年1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线初步拟订2003年底开工,西线将于2010年开始实施。回答下列问题:(1)十年专家研究认证的地理理论依据是,哲学理论依据是。(2)南水北调首先启动东线的主要原因是。(3)中线拟定今年底开工的主要社会原因是,它是利用将水抽到丹江口水库,然后沿地形顺流北上。(4)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之一,简要说明大运河开凿和变迁的历史。对比不同朝代开凿运河的目的和作用。(5)试从哲学和地学角度说明2010年西线实施过程中建筑工人需克服的问题。水面缩小带来的主要后果是。图914.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图,回答:(1)该区低山丘陵主要分布省区的简称。(2)该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3)与同纬度的大陆西部相比,该区自80\n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原因是。(4)本区低山丘陵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是。(5)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图1015.读长江三峡铁路交通图,回答:(1)图中A铁路是线,该线的某一段在近代史上又称铁路。20世纪初四川人民为了争取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兴起了运动。(2)分析这场运动兴起的原因。(3)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缓减地区的交通压力,但是也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产生影响,试分析有何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减小影响?(4)2002年11月7日长江三峡截流顺利完成。试分析人们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图1116.根据右图给出的信息,完成:(1)B区域是世界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地区,创造了世界灿烂的文化,试说明该区域城市形成的共同优越自然条件。(2)1853——1856年在A半岛发生了一场局部战争。试分析这场战争的影响。80\n(3)二战之后,美国在土耳其推行“杜鲁门主义”。试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目的。地理高考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方法讲座提纲汤国荣/浙江绍兴鲁迅中学312008一、高考文科综合对地理教学的要求分析1.三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总体要求分析2.高考对地理教学的几点新要求(1)转变观念是关键(2)落实双基是基础80\n(3)培养能力是重点(4)突出应用是亮点二、地理能力考核的重点分析1.地理考核的主干内容2.地理考核的重点能力三、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浅见地理原理(规律)+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四、高考热点问题的思考1.热点问题的认定原则2.热点问题的理性思考3.热点问题预测高中地理(实验修订版)与2003年秋季教材对照表年级:高一年级实验修订版2003年秋季教材页(栏)内容内容1左陆地的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多姿多彩的陆地环境?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1右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到底是如何产生的,1右它不仅与宇宙环境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80\n1-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了解,其广度…首先认识的是陆地环境…最后讲述与人类最为接近的陆地环境。删除正文1前言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都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地球是人类生存之本,一切财富之源。…都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他自身的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地球是人类的家园。6右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7人们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9月相及其变化改为选学内容9右…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删除10活动内容变为以下内容:阅读图1.5,联系家乡实际,认识太阳辐射能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影响。1.阅读图1.5,找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的规律,并探讨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2.对照图1.5,看看家乡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大约值和丰富程度。3.结合实例,说明太阳辐射能的丰富程度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2-23欧美四季划分与二十四节气删除,其他内容表述变化较大24活动第2题改为以下内容:2.设计一种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简单易行的方案,并试着测量当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80\n28-31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二单元大气前言、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及有关内容文字表述变化较大32右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小于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33-35大气的保温效应均改为“大气的温室效应”34页左“由于大气的保温效应,”删除34页右“但由于…造成的大气保温效应将会使地球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但是由于…造成的大气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能会使地球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图2.7全球热量平衡删除,以下图序号均减1图2.8变为图序2.7图中相应箭头处添加“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字样36左由于各纬度获得的…,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获得的…,从而引起大气运动。37城市风叙述“城市风”改为“城市热岛环流”删除第9行“…上空的风…”改为“…上升气流…”,第1行“由于”、“并不断增多”,第2行“因而”,第4行“由于”,第10行“城市风的”图序2.10变为2.938图2.141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删除,以下图序号均减239活动2.(1)、(2)表述(1)目测风力。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而引起的各种征象,查表2.2,确定当时当地风力的大小(2)目测风向。根据地面物如炊烟、旗帜、布条展开的方向及人体的感觉,参看图2.13,估计当时当地的风向(即风的来向)。41左是各地天气变化…重要因素。删除41引起大气运动…和地转偏向力删除41右由图2.16可知,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图2.14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形成上升的暖气流。上升的暖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而是变成自…。由于删除42右这样,在近地面…极地东风带。8行内容删除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图2.17)。气压带和风带…(图2.15)。气压带、风带在…气候状况。删除80\n42右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42右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心气压值996hPa)这是因为7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季…故而形成一个个热低压。删除44左方框内“夏季风暖湿气流…”改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44右方框内L6“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删除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图2.20)。东亚季风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图2.18)。…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印度一带的夏季西南季风,47左冷却凝结产生云、…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48左其中所含水汽容易凝云致雨。其中水汽容易凝云致雨。48右不易凝结。其中水汽不易凝结。55-5.72.7气候资源4.1气候资源表序2.6表序4.1图序2.31图序4.155页左“气候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结合起来。”删除58-612.8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两课内容4.5气象灾害表序2.7表序4.5图序2.32-2.36依次变为“图序4.19-23”62左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4-0.8℃,当今,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增强大气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使气温增高。…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森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迅速减少。62右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就是一例。64—66图序2.37、2.38、2.39、2.40、2.41依次改为图序“2.29、2.30、2.31、2.32、2.33”64左“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68—75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整合为: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80\n68-753.1海水温度和盐度3.2海水运动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图序3.1—3.12依次变为图序“3.21—3.32”“图3.2高楼林立的海滨城市”图片略做变化。76-793.3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4.2海洋资源(一)“海洋资源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油气、开发”及相关内容分别合并为“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相关内容做调整图3.13、3.14、3.15、3.16、3.17、3.18分别变为“图4.2、4.7、4.3、4.4、4.5、4.8”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删除“北海石油开发”材料删除80—903.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3.5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合并为“4.3海洋资源(二)”包含“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两个知识点,相关内容做了调整。黑标题“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围海造陆”及有关内容变为海洋空间利用下的(一)和(二)(一)海洋污染(二)海洋生态破坏变为“(二)海洋污染(一)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有关内容,包括图3.26变为方框内楷体,放入海洋资源(一)图3.26变为“图4.6”图序表序分别做相应调整(前面为老号码)3.19—4.9、3.21—4.10、3.22—4.11、3.23—4.12、3.24—4.13、3.25—4.14、3.26—4.6、3.27—4.32、3.28—4.33、3.29—4.34、3.30—4.35、3.31—4.36、3.32—4.37、3.33—3.61、3.34—3.36”表3.2—4.2、3.2—4.3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还可以选择最佳航线服务,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图3.20世界主要海运路线85页“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世界性的开发海洋热潮。海洋科学和技术…通过了”海洋法公约的诞生,…被确立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删除80\n80—9083页活动“1.有人认为,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海洋…”删除83页活动2变为4.3海洋资源(二)的活动186页活动变为4.3海洋资源(二)的活动292-1014.1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4.2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图序4.1-4.20依次变为3.1-3.2092页“岩石组成了固体地球的坚硬外壳—岩石圈,包括…岩石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96页黑标题“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变为“地壳的变动”102-1144.3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4.4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4.5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图序4.21-4.40依次变为“3.33—3.52”104页黑标题“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变为“水循环”115-1184.6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图序4.41-4.47依次变为“3.53-3.59”“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图片变为剖面图陆地环境(包括图4.41)均改为“地理环境”119-1234.7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4.4陆地资源图序4.49-4.52依次变为图序“4.15-4.18”表序4.1变为表序“4.4”121页“陆地自然资源”均改为“陆地资源”119页“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图4.48)”图4.48及有关文字说明删除124-1274.8地质灾害及其防御4.6地质灾害图序4.53-4.60依次变为图序“4.24-4.31”80\n128-130阅读篇、技能篇、变为第三单元内容练习篇练习篇1变为3单元练习篇1练习篇3变为4单元练习篇2练习篇2删除图序4.61变为3.36下册总体修改不大,5.7企业的空间发展删除。(书未看到)2003年秋季高一地理教材目录必修上册致同学们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人类认识的宇宙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技能篇分析地理知识间的联系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80\n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练习篇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4.2海洋资源(一)4.3海洋资源(二)4.4陆地资源4.5气象灾害4.6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用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2004年春季高一地理教材目录(供参考)必修下册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5.2农业的区位选择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工业生产活动5.6工业的区位选择5.7工业地域的形成5.8传统工业区5.9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80\n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城市化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城市交通运输7.5电子通信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一)交通运输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二)数字地球—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手段技能篇怎样留心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观察学校附近的交通状况谈起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自学园地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80\n高中地理2003年秋季教材与实验修订版变动情况对照表年级:高二年级实验修订版2003年秋季用书页(栏)内容内容2-51.1人口再生产内容改写8左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使得排污量剧增。10左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称为环境承载力。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今天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口,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一个地区是封闭的,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如果该地区对外开放,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得多。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10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人口消费水平等也在不断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等也在不断变化,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稳定,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二)合理容量前面指出,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意即最高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指最大或最高人口,而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当然,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二)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三)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11右(三)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四)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1右1995年2月,我国大陆人口达到12亿。目前,我国大陆人口达到12.7亿。13左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有多种致病变、致癌变作用(图1.8)。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致病变、致癌变作用(图1.8)。80\n15右从而产生迁移的拉力和推力(图1.14)。删除16左图1.14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删除,本单元以下图序号均减117左刚果地区的部落战争,刚果地区的部落战争(图1.13),231.阅读下面有关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论述,并回答问题。1.阅读下面短文,思考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特点?23-82.…。由于死亡率基本稳定在低水平,因此自然增长率还一直超过1%,这说明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处在低出生、低增长阶段过渡。城市人口再生产基本实现了向“现代型”的转变。预计到21世纪初,我国人口再生产可真正稳定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⑴我国…?⑵与西方…?⑶有人说…?⑷我国人口…?2.…。9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生育率水平的持续下降,人口增长的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到200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下降到1.34%的低水平,自然增长率仅为0.7%,人口再生产已经稳定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完成了向“现代型”的转变。24第二单元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图已改)25-332.1门槛人口和中心地2.2中心地理论及其应用2.1和2.2两课删除新增“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34左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城市中的各种活动需要…34图2.12上海浦东新区规划示意图2.7不同的功能分区,图变化黑标题“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及相应内容顺序改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相应内容调整34左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尤其是在市中心,往往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因为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的交换,影响商业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而只有交通便捷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所以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由于多种交通工具都可以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往往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34右…交流的中心,还有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各种办事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银行、豪华旅馆、娱乐及文化设施。…交流的中心,还是金融、证券、期货交易的中心,有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各种办事机构,以及银行、豪华旅馆、娱乐及文化设施。35左建筑物只能藉着向上发展来增加层面空间,建筑物只能靠着向上发展来增加利用空间,80\n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因为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的交换,影响商业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而只有交通便捷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所以商业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尤其是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各种交通工具都可以方便地到达。删除35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现代工业,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都很强,相互靠拢布置,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所以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都有很强的集聚性。市区内部工业相互集聚形成的成片的工业区,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宽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稍具规模的新建工厂一般都向工业区聚拢。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都很强,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相互靠拢布置,有很强的集聚性。市区内部工业相互集聚形成的成片的工业区,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宽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稍具规模的新建工厂一般都向工业区聚拢。36左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3—5个为宜。删除36右高级住宅区房屋面积大,有些是独立庭院;低级住宅区面积狭小,拥挤密集。高级住宅区房屋面积大,有些是带有花园的独立庭院;低级住宅区面积狭小,房屋拥挤密集,配套设施差。即如果低级住宅区在东侧集中,高级住宅区则向城市西侧发展。同时,低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即如果低级住宅区在城市东侧集中,高级住宅区则向城市西侧发展。同时,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38—452.4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2.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2.4和2.5改写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46左居住区质量下降的后果。……,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居住区质量下降。……,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80\n46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图2.23A)。这种形式在布置各项主要用地方面比较集中,可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投资。另一类城市受自然地形、矿产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图2.23B),以及就近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这种情况的城市布局用地显得比较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在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的布局,甚至建设卫星城。图2.23城市功能区布局的两种形式删除46右城市有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均占据一定的土地面积。一个城市是否能够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也就是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功能组织。一个城市是否能够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尤其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48左最好是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树种。最好是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树种。•留有发展余地。实践证明,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在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发展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51综合练习第1题删除第2题变为第1题增加1题“2.如果你们家要在你就读的城镇购建新房,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小区?试结合该城镇的规划,谈谈你自己的想法。”52—77第三单元全部重写82右(三)扩大交流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等,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代社会,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等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出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会使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交流。(三)扩大交流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等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出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会使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交流。80\n85图4.8凯旋门是法国在1836年为庆祝法军的胜利而建造的。图4.8凯旋门建于1836年。102活动内容“…发动军事打击(图5.4)。…,分析这两次海湾危机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解决途径及其影响。”…发动军事打击。…,分析海湾地区冲突频发的原因及其影响。103图5.4删除2003年秋季高中地理教材目录选修(第一册)编者的话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1.2人口数量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1.4人口素质与环境1.5人口迁移与环境1.6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3.3文化景观与环境3.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地理4.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80\n4.2旅游资源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据5.2世界经济全球化5.3区域经济一体化5.4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80\n高中地理(实验修订版)与2003年秋季教材对照表年级:高三年级实验修订版2003年秋季教材页(栏)内容内容第三单元—第十单元各单元排序进行调整,具体见目录。相应的表序、图序均做调整。10-11东、中、西部所包括的省份删除11表1.2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删除11右从表1.2中可以看出,东部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逐渐增加,同时,中部和西部在逐渐减少。删除15-17黑标题“中部地带西部地带”及相关内容合并为“中西部地带”,内容略有变化。黑标题“三个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及相关内容删除新增黑标题“西部大开发”及相关内容新增图1.17西部大开发范围示意图见附件29左目前,东北区已是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搞好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的建设,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删除85-87黑标题“移民安置条件”下的整节内容发生了变化(包括活动题),见附件116活动题1、2设问方式变化1.阅读下表,并收集资料,分析比较海南岛与台湾岛、斯里兰卡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2.根据上面的比较,结合海南岛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说说海南岛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92-99第九单元能源基地的建设—以山西能源基地为例改为“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所有内容重编,见附件80\n2003年秋季高中地理教材目录选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2\n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8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