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50 KB
- 2022-08-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走近作者《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其中周树春为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现任执行主编,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二战”结束十几年后,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对德国法西斯曾制造的奥斯维辛这一人间地狱进行了新闻报道。\n了解背景《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于1997年7月1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点,在中国,在香港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那便是香港在这一时刻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南京条约》使香港离开了祖国,变成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150多年来,28任港督代表英国对香港进行统治。为了使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许多努力,终于,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使香港的回归指日可待,13年的漫长等待,让亿万中国人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当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庄严的时刻到来之际,哪一个中华儿女不热血沸腾呢?《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n开阔视野新闻“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泛指整个新闻事业;狭义的“新闻”则是指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访问记等。它是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特殊文体,“具有迅速、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它是报纸、广播、电视常用体裁形式的总称。概括起来,“新闻”有如下几种特色:\n①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②时效性: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尽量缩短“时间差”;③新颖性:报道的内容必须有价值、有意义,它是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人物、新风尚等客观事物;④准确性:受“真实性”的制约,这种文体用词准确,叙事恰切,对一些问题的提法与评价要有分寸。\n1.吃透文本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导语部分。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第二部分(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是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港岛统治的开始与结束。\n2.疑难探究(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在什么地方?首先,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更深层的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n(2)“最后一次”“最后时刻”连用两个“最后”怎么理解?“最后”一词,表明这一次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港督的交接,英国米字旗再也不会在此升起,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这是值得庆贺的政治大事。着墨不多,意义深远。\n(3)导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一是点题,点明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三是特别突出了英国告别仪式的高潮,引人注目。(4)“日落余音”怎么理解?为什么加引号?英国曾经占领了广大的殖民地,自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这都有阳光照耀。现在香港回归,英殖民地统治权力的太阳落了,故称“日落余音”,加引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n(5)如何理解“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句话的内含?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最后一次。表现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时的无比兴奋的心情。(6)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英国曾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日落”二字也凸显了本文的主题。\n(7)作者为什么要精确地写出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但作者心中丰富的情感,却是通过精确记下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的,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感。平实的语言,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n(8)第10段末句话中“消失”一词有什么含义?形象地描写出了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时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块土地上。(9)“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什么表现效果?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结尾,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彻底结束,香港和平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却显现出语言的张力。\n(10)《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传达给我们信息时,既有对现实场景的描述,又有对历史事实的回顾。请思考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的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首次踏上香港的历史。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n【答案】B(A.悚:sǒng,C.幅:fú,D.降:jiàng。)\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漂扬 掩印 坐落 金碧辉煌B.恶梦心志雏菊绿树成荫C.茫然隐密细腻表情默然D.致敬夜幕陈迹处变不惊【答案】D(A.漂—飘,印—映,B.恶—噩,荫—阴,C.密—秘,默—木.)\n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凝重:严重。窒息:因空气污浊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B.子夜:午夜。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C.易帜:变换旗帜。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D.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答案】A(凝重:沉重)\n4.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A.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答案】C(省略号应改为逗号)\n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性。B.报告文学不同于新闻的特点是:它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C.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语言精练,多交代事件的核心内容;主体则是对新闻事实展开的叙述。如《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就是该文的导语部分。D.报纸上的消息主要采用的是一种以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n【答案】C(此文第一自然段是导语,第二自然段是主体。)\n6.下列语句分析有误的是()“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A.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船离开了香港。B.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组对比:现实场景(英官员乘船离开香港)和历史(昔日英殖民者从海路强占香港)的对比,这样的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C.这句话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将香港百年历史沧桑巨变凝聚其中。\nD.这句话是一个单句,主语是“大英帝国”。【答案】D(此句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n第二课时(讲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n1.吃透文本第一部分(第1、2段)点明布热金卡曾是人间地狱。第二部分(第3~15段)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历史和参观者的深切感受。第三部分(第16段),与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强烈向往之情,也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n2.疑难探究(1)“居然”一词有什么含义?在布热金卡这个地方,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充满了恐怖、阴森的气氛,而在这罪恶的地方,也会是“阳光明媚温暖”,充满朝气、生机,让作者感到不可思议,“居然”一词,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怒。(2)第二段中四个“不该”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四个“不该”排比造成气势,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的气氛,惨绝人寰。\n(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内容上看,概括前文,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从结构上看,起过渡作用,同时第一次照应题目。\n(4)“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作者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有何用意?这两种事物,组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了生命是不会彻底被摧垮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之花也会在地球上遍地开放。\n(5)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这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有何作用?外貌、神态。这一浮雕式的特写,引发我们许多思考,一个美丽善良、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乐观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被残酷地杀害,反衬了法西斯的残忍,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无比痛恨。也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践踏和毁灭的,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6)参观者们的恳求目光和言语表达了他们的什么心情?参观者们已经受不了集中营中各种灭绝人性的“设施”,急欲离开的心情。\n(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消息相比较有什么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n(9)两篇文章作为新闻报道的典范,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别了,“不列颠尼亚”》(1)将历史事件和现实场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将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记述下来,并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资料,如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等等。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内涵。\n(2)语言庄重含蓄,借景寓意。报道借景寓意,意味深长。语言庄重,在含蓄中又蕴涵了言外之意,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耐人寻味。另外还注意以色彩增强文章“视觉效果”:黑色的“劳斯莱斯”、白色的港督府、绿色的树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n《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安排,以更真实深刻地揭露主题。(2)视觉独特,从“平静”的环境中发现新闻。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构成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优秀作品的基调。\n(3)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例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本句反衬并与“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形成对照。\n3.随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港督纳粹颠倒难以想象B.废墟掩映绞刑惊惧万分C.祷告嬉笑肯求心智健全D.隐秘窒息凝重表情木然【答案】C(肯—恳)\n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子夜:半夜。子:半。B.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惧。怖:害怕。C.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责任。使:派遣,支使。D.囚徒:囚犯。徒:指某种人(多含贬义。)【答案】A(子,十二地支之一,用来记时,子时指夜里23—1时。)\n3.在句子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完全恰当的一组是()①也有人想通过访问________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②一些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________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________的喊叫了。④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________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nA.幸存者 遇难者 受难者 死难者B.受难者 死难者 遇难者 幸存者C.遇难者 受难者 幸存者 死难者D.死难者 幸存者 受难者 遇难者【答案】D\n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A.这是一个单句,“在……上”是定语部分。B.句中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是为了说明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C.这句话所表达的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多么恶劣的暴行!D.这是一处细节描写,所蕴涵的意味十分丰富。【答案】A(应是状语。)\n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没有直接写交接仪式有多么庄严,也没有写人们多么激动,而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来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B.《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写港督降旗仪式时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用象征手法,强调了这次降旗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C.罗森塔尔并没有详细描写集中营的各个地方多么可怕,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发读者共鸣。\nD.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对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堪称这方面的典范。【答案】B(运用的是对比手法)\n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6题。①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n②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③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④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n6.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对照片中的姑娘进行了描写,照片中那个姑娘临刑前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B.第②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人性,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没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nC.第④段与标题、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主题,也使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D.选文中作者的直接而强烈的控诉,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愤懑,还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答案】D(选文中无一句正面控诉。)\n清忠谱传奇剧本。明末清初李玉作。朱素臣、毕魏、叶稚斐等也曾参加编写。剧本以苏州“五人墓”事件为题材,“事俱按实”,反映明末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等阉党残暴统治的斗争。苏州阉党为阉宦魏忠贤建造“生祠”。落成时,东林党人周顺昌冲进祠堂,直指魏塑像痛骂。魏忠贤得知,派校尉到苏州捉拿解京惩办。市民颜佩韦等五人振臂一呼,上万群众包围了巡抚衙门,痛殴校尉。魏忠贤闻报大怒,声言要将苏州市民全部杀光。为保全城百姓,颜佩韦等五人自首就义。\n周顺昌亦刑死于狱中。后魏忠贤势败,苏州市民捣毁魏氏生祠,并在此地基上安葬五人遗体。剧本暴露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祸国殃民的罪恶,歌颂了东林党的正义斗争,表现了人民群众在支持正义、反抗暴政斗争中的巨大力量。场面浩大而有声势,矛盾激烈而又集中,剧中人物周顺昌、颜佩韦亦被写得大义凛然,个性鲜明。此剧对后来的《桃花扇》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戏曲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