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 MB
  • 2022-08-11 发布

高中美术第五课-审美自律-课件-(3)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欢迎进入美术课堂\n第五课审美自律\n《洛神赋图》1。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2。你认为这幅画主要表现人,还是表现山水?水不容泛,人大于山\n《游春图》\n《游春图》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作。是我国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画上有宋徽宗赵佶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它生动地描绘出我国大地上的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各种花树点满山野,桃红柳绿,相映成正职。山上有骑马的游人,水中有乘船的妇女,瀑布前有桥,远山近坡,层次显明。在色彩上,运用了浓重的青绿填色,作为全画的主调,有勾无皴。这种浓重的青绿色调,正是春天自然景色的特征。并形成一种画派称为“青绿山水画派”。\n1。作品有一种怎样的意境?2。你认为用青绿表现好一些,还是用水墨表现好一些?3。你认为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雪溪图》\n王維曾學李思訓大青綠金碧山水,但是他為了適宜在畫中表達空寂清靜的禪理,大力倡導“水墨為上”,這是一種單純地以墨色作畫的技法。顯然水墨畫比之重彩畫,更適合文人對典雅、平淡、自然的追求。水墨畫在唐代因文人畫家之倡導而興起,一千三百年來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畫的發展軌跡。王維也因為倡導“水墨渲淡”,“援詩入畫”,而被明代董其昌推崇為“南宗之祖”,認為“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n1.你认为哪幅画是表现北方山水,哪一幅是表现南方山水?2.南北山水画的布局、表现技法有何特点?\n\n山水画发展到五代、两宋时期,出现“南方派”和“北方派”,“北方派”的作品,大多屈曲顿挫,纵横跌宕,挟风雨雷霆之势,具鬼斧神工之奇,体现了刚健雄浑的美。而“南方派”的作品,则平淡无奇,有容与风流之态,造迷远幽深之境,体现了典雅含蓄的美。“北方派”的代表画家有荆浩、关同,“南方派”的代表画家有董源、巨然。\n\n米氏山水根据江南烟雨的自然景色,创造了以横点为主的“米点皴“,表现迷漫变化的”云山“之趣,抒发胸中意气,在当时是一种创新,而董源的《潇湘图》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洞庭湖的山水。\n吴镇赵孟俯这三幅《枯木竹石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吴镇赵孟俯苏东坡\n他的傳世作品《枯木竹石圖》,繪干扭枝曲的枯樹,若掙扎伸展,堅硬頑強﹔雖筆墨不多,卻有孤傲險怪之氣,與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寫了胸中的磊落不平。蘇軾強調繪畫抒寫主觀情感的功能,主張詩畫相融相通,要求作品有詩的境界,物象有活的精神,是宋代文人墨戲的創導者與實踐者,并首提“士人画”。\n1295年,赵孟頫(时年42岁)自京城辞官回到家乡吴兴,与周密等几位好友相约饮酒作诗。席间,大家谈笑风生,赵孟頫曾在山东济南任官三年,遂盛赞济南山川之胜,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个浑圆敦厚,一个尖耸入云,形态迥异,却皆峻峭巍峨,在场的人为之神往。唯有周密一人沉默不语,追问之下,才知周密祖籍山东,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旋亡,周密曾祖父周秘随高宗南渡,迁居吴兴。周密从未回过山东故乡,此时勾起乡思,不禁神伤。赵孟頫闻言,哈哈大笑,起身去书房取来纸笔,凭记忆勾画济南二山之形胜相赠,《鹊华秋色图》由此诞生。\n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构图显露个人特色,即所谓的“三段式”。画面以上、中、下分为三段,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以虚为实,权作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坡丘上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n董其昌是明代大家,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并根据苏轼的“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n这种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和美术的风格发展及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不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我们称之为“审美自律”。\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