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4 KB
- 2022-08-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俞 倞【摘要】支架式教学理论是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中的一种,强调为学习者搭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介绍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式教学理论是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中的一种。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老师或其他某种途径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临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临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也称作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也就是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临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该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走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前面,不停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何克抗,2002)。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搭好脚手架,即为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帮助,使学生达到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实现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理念。二、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教学案例分析下面以嵊州市八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中,杨秋萍老师执教的写作公开课为例,简析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常态课教学中的应用,供同行参考:教学内容为Goforit!教材八(上)Unit9Whenwasheborn?SelfCheck,2写作主题为:ReadtheinformationaboutDengYaping.Thenwriteanarticleabouther.1.搭建问题支架,导入新课教学在刚开始新课时,杨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中国达人秀”节目的总决赛片段,从而引入:“断臂钢琴家”刘伟、“中国版苏珊大妈”朱晓明、“小周立波”张冯喜、胖女孩蔡铀勍\n等名人。杨老师利用在学生中很火的“中国达人秀”节目和学生们很熟悉的这些明星,最大效度地刺激了学生的联想,调动了学生参与写作课堂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关于中国达人秀明星们的讨论话题。在看完以上几个视频片段以后,杨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1)Whatcanyouseeonthevideos?2)Whoisyourfavoritestar?3)Whydoyouadmirehim/her?支架式教学一向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因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自己的思维和他们原本拥有的知识。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可以取得很多关于描述最喜爱明星的词汇,句型。学生们能够更加轻松自然地进入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为写作打好基础。1.搭建阅读支架,提供语言支持在学生们讨论完最爱的中国达人后,杨老师用以下句子承上启下,”ZhangWeiisasuperstarnow.Heisagreatpianist.Ilikehimverymuch.Butnowwehaveanothergreatpianist.HeisLiYundi.”同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的阅读材料,并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完成。LiYundi,afamousChinesepianist,alwayslovedmusic.Hewasbornin1982inChongqing.Whenhewasasmallboy,hecouldsingsongsanddifficultpiecesofmusic.Hestartedtolearnthepianowhenhewasseven.InOctober2000,LiYunditookpartinanInternationalPianoCompetition.Hewonfirstprizeinhisgroup.HewasalsothefirstChinesepianistinthe70-yearhistoryofthecompetitiontowinthisprize.Whoishe?Whatdoeshedo?Whatdidhedoin1982?Whenhewasasmallboy,whatdidhedo?Whatdidhedoin1989?\n众所周知,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有效地输入,才能激活和拓展学生的写作输出,所以本人认为在写作思路上,应该采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活动还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相关的写作结构或写作手法。杨老师改编了3a的阅读材料,向学生们介绍了钢琴天才李云迪的成长经历;并且有意地简化弱化复现率低的生词,降低阅读难度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篇很好的写作范文。杨老师还设计了李云迪成长的问题,理清了写作的思路;杨老师给学生在写作的篇章结构上提供支架,让学生明白如何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总起句、展开句、总结句等等。3.搭建策略支架,完成写作任务最后,杨老师呈现本堂课的写作主题:ReadtheinformationaboutDengYaping.Thenwriteanarticleabouther.同样提供书本上关于邓亚萍的一张表格。不难发现,这篇学生要写的文章与李云迪的成长经历相类似,只要模仿得当,就可以轻松写出一篇作文。杨老师在这一步还给学生们提出三点要求。1)仔细观察题目,注意全文时态。2)恰当运用一些关联词。如but,however,yet,what’smore,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3)文章句型结构多样化,条理清楚。这三点要求正是教师提供的写作策略支架,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种题材的写作技巧。一、结束语研究表明,支架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指导意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话题情景。这样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身,看到学生自己本身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之上,合理搭建支架,不断帮助学生把知识和能力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水平,进而渐撤支架,把空间留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独立探索。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不仅仅是“得到”想法,还要“产生”想法。也就是说,对学习者而言,知识不仅仅是习得的,而且还是要建构的,它存在于心里,而不仅仅是外部世界中(代蕊华,2005)。本文谈到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的一种新尝试。参考文献:何克抗.2002.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8):58-60樊玉国.2008.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张国荣.2004.“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张军.2010.浅谈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困难与策略[J].教育观察\n(发表于《考试周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