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 MB
  • 2022-08-12 发布

高中化学 4.4.1氨和铵盐课件 新人教必修1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 氨和铵盐\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1.了解NH3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喷泉实验。2.掌握NH3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3.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n要点1氨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无有刺激性气味小极易氨水易液氨NH3·H2O易不蓝色===NH4Cl易\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固固加热装置O2碱石灰浓H2SO4无水CaCl2向下排空气法排水变蓝浓盐酸\n应用思考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1.氨水和液氨中含有哪些粒子?提示: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得到的液态氨,是纯净物,即液氨是由氨分子组成的液体。氨水的主要成分则是NH3·H2O,NH3与水反应:NH3+H2ONH3·H2ONH+OH-,故氨水中有NH3、H2O、NH3·H2O、NH、OH-,以及水电离出微量H+,是混合物。\n应用思考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2.1L1mol/L的氨水中含NH3·H2O为1mol吗?提示:不是。因为NH3+H2ONH3·H2ONH+OH-,在1L1mol/L的氨水中,存在NH3、NH3·H2O、NH三种含氮微粒,根据守恒定律,NH3、NH3·H2O、NH三种微粒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n要点2铵盐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都是____色或____色晶体,都____溶于水。2.化学性质(1)受热易分解:①NH4Cl受热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白易\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②NH4HCO3受热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碱反应: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①固体反应:NH4Cl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3.NH的检验:取少量样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________;取一张湿润的________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____色,说明样液中含有NH;若试纸不变色,说明样液中不含NH。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NaOH红色石蕊蓝\n应用思考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不能,制取氨气时不能用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消石灰也不宜用KOH、NaOH代替。\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正误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氨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2.氨气、液氨、氨水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3.氨气、氨水都是电解质。(  )4.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5.NH3只有和浓盐酸反应,才产生白烟。(  )6.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都分解产生NH3。(  )7.铵态氮肥应该密封、阴凉通风处保存。(  )8.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9.用水做吸收剂时,NH3或HCl可以做喷泉实验;改用其它适当的吸收剂,CO2、SO2、Cl2等也可以做喷泉实验。(  )10.足量的NH3通入到AlCl3溶液中,看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  )√×\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核心突破\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一、氨气的喷泉实验\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续上表)喷泉形成的原理: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较大量的气体溶于较小量的水中,形成较大压强差。\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例1某化学学习小组,模拟喷泉实验原理并探究NH3的有关性质,实验过程如下:如下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试回答下列问题:\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1)本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的现象说明除了氨易溶于水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标准状况下进行此实验,假设烧瓶中的液体不扩散,则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解析:设标准状况下烧瓶的体积为VL,则所得氨水的体积也为VL。则c(NH3)=/VL=0.045mol·L-1。答案:(1)形成红色喷泉 (2)NH3+H2ONH+OH-(3)0.045\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名师点睛:(1)实验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喷泉实验的烧瓶必须干燥,防止NH3提前溶解,不能形成压强差。(2)喷泉实验形成的原因必须是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胶头滴管中的液体。\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1.已知一个NH3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HCl分子的质量,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又知NH3+HCl===NH4Cl(白色固体);还知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如果反应发生会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a、b、c为活塞)。►变式应用\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喷烟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中首先产生白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在B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闭止水夹b,同时打开止水夹a和cB氨气分子的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的质量,氨气分子首先到达B瓶中,在此二者发生反应关闭止水夹a、b和c,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出来后,打开止水夹a和b\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二、常见形成喷泉的气体和吸收剂\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例2 根据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1)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室制氨气装置图(可用简笔画表示)。\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3)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a.NH3b.NO    c.NO2(4)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5)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6)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________。\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解析:(1)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然后NH3·H2O受热分解。注意加热符号(△)。(2)制取O2是加热固体,制取NH3也是加热固体,故可采用制O2装置制取NH3。但收集方法不同,NH3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NH3会污染空气,故还要采取尾气处理装置——用湿棉团,或蘸有稀硫酸的棉团即可。(3)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和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4)由于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故不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取氨气。(5)检验氨气是利用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或与酸反应生成盐。(6)A、D装置中倒置的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大的体积,可防止倒吸;B中NH3不溶于CCl4,也可防止倒吸;C中NH3直接通入水中,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易引起倒吸。\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答案:(2)如下图:(3)b ac(4)因为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6)C\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名师点睛:判断实验装置图是否正确的方法:(1)看发生装置是否正确。包括:①实验是否需要加热;②酒精灯加热的部位及先后顺序是否正确;③仪器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等。(2)看试剂是否符合反应原理。包括反应物、干燥剂、除杂试剂、尾气吸收剂等。(3)看收集方法是否正确。包括排液法选用的液体试剂,排空气法导气管伸入的位置等。(4)看是否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装置中选用的吸收剂是否合适。\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变式应用2.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C\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解析: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故①错误;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水会发生倒吸,故②错误;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故③正确;试管口处没有塞一团棉花,氨气易溶于水与空气对流,得不到纯净的氨气,故④错误。\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3.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C.都是晶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D解析:铵盐受热易分解,但并非所有铵盐都生成NH3,例如NH4NO3分解可生成N2。\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三、氨气、液氨、氨水和铵盐的区别\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续上表)\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例3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试剂变为红色\n情景导入课标点击知识导学典例精析栏目链接解析:液氨汽化吸热,利用液氨的这一性质,氨常用作制冷剂;氨具有弱的还原性,被氧化为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氨极易溶于水,但是氨水(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氨水呈弱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答案:B\n►变式应用4.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水中含有NH3·H2O、NH3、NH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C\n解析: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由于NH3与水反应NH3+H2ONH3·H2ONH+OH-,氨水中有NH3、H2O、NH3·H2O、NH、OH-,还有水电离出的H+,氨水的密度小于1,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