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2-08-12 发布

年高中化学 第13章 指导意见解读课件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解读必修1(第1-3章)36课时\n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为全体高一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保证。必修化学模块具有衔接和基础性的双重功能。 必修化学功能决定了课程内容面广而不深挖。课程设计取向是多元的。\n一、教学深广度的把握(知识螺旋上升,避免一竿子插到底)二、初高中、必修选修衔接问题三、在活动中建构概念、观念及方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作用、知识的情景化及学以致用等)四、习题的功能(兼具教学功能)五、整合教学(从单课时教学设计到单元教学设计;实验整合;从单一教学方式到多样化教学方式;从单一使用教学素材到发挥多重教育教学功能等)六、实验探究教学\n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分散编排集中编排钠氯铁碳氮硫(第三章)镁、溴、碘铝硅(第四章)铜方法平台理论平台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章)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两个角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第二章)必修化学1整体框架与内在联系\n案例:金属钠和氯气第一章整体框架与内在联系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和探索空间化学研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定量研究——化学计量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化学研究的其他方法(假说、模型)物质的量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1课时1.利用“交流·研讨”(P2)及设计驱动性问题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已有认识及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2.利用“资料在线”(P4)中的素材及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3.利用“交流·研讨”(P6),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及“化学与生活”的角度关注化学。4.通过《致同学们》一文,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课程模块及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栏目的意图。《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教学建议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了解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高中阶段化学模块的开设和模块所包含的内容。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开展好交流研讨活动,吸引学生关注,引领学生进入化学科学\n用好教材栏目,优化课堂结构“教材”象“学材”活动性栏目功能:“联想·质疑”——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观察·思考”——演示实验,引导观察“活动·探究”——学生实验,揭示奥秘“交流·研讨”——各抒己见,交流信息“迁移·应用”——课堂练习,学以致用“概括·整合”——课后小结,形成网络学习过程栏目方法指导性栏目拓展视野栏目提高性栏目\n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材主线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搭建方法平台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观察实验比较分类Na的物理性质及与水的反应Na与氧气的反应Na与铁性质的比较氯气性质的预测氯气性质的探究\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3课时《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教学建议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一些基本方法(如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及它们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和基本程序研究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3.了解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和储存方法,理解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氧气的反应)并会书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4.了解过氧化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理解过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会书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5.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和用途,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铁、钠、氢气、碱溶液(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的反应]并会书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6.了解次氯酸的漂白性及弱酸性(比碳酸弱)。7.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及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利用“交流·研讨”(P9),让学生回忆并整理学习化学的相关经验,建议将该活动栏目内容作为第一节课课后布置的作业之一。2.在“观察·思考”(P9)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对现象的分析尤为重要,让学生初步体验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实现以具体物质为载体的方法教育价值。3.在“活动·探究”(P11)的教学中应首先规范学生的实验习惯(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中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后现象分析及解释),其次是体验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边讲边实验的探究活动。4.利用“交流·研讨”(P12)来引导学生整合对钠的性质认识,并体验分类、比较在物质性质研究过程中应用。引导学生比较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5.教师在讲清图1-2-6的含义后再进行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同时在教学中应关注这部分教材对话框的作用。6.利用“方法导引”(P15)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推测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再自行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解释和结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7.关注“身边的化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8.重视课后“概括·整合”及“练习与活动”中习题的意图(复习-整合-拓展-提升),如第1题(3)是对钠与水反应的性质的拓展,第3题对本节所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及方法的回顾及应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9.在对本节的重点、难点——钠、氯气的化学性质进行梳理时,不必引伸到同族元素的性质。10.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此不必过多介绍可逆反应\n对“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考查落实过程方法,避免方法和物质性质的学习两层皮(方法的学习在于体验)该栏目作用:对习题进行解释说明,指明习题的意图。\n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本节教材主线宏观量质量体积浓度微观量微粒个数物质的量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化学反应\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1.利用“联想·质疑”栏目及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2.进行“迁移·应用”(P21)栏目教学时,应先组织学生完成关系图后再引导学生说明箭头的含义,使学生能从物质的量的视角认识物质的组成。3.进行“交流·研讨”(P22)教学时,应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与相关量的关系,再利用“迁移·应用(P23),理解物质的宏观量与微粒数的关系。4.建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探究活动。5.进行“交流·研讨”(P25)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完成表格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能从物质的量视角认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其次是进行P27第6题讲解,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规范解题格式完成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6.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不作要求。(不要陷入推导中,应从事实和资料中得出结论。)7.计算不要一步到位,后面章节的习题中还有巩固和强化。8.配制过程中过细的操作过程,全面的误差分析等在此处不作要求。《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教学建议1.知道物质的量是度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知道通过物质的量可以建立起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关系。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了解并能够进行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微粒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4.能从物质的量视角认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容量瓶在配制中的作用。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n规范计算格式\n关于物质的量计算的较复杂的计算题第二章本章自我评价\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2课时《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教学建议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初步运用它们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2.初步学会构建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知识网络图。3.能进行物质的量、物质质量、微粒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及化学方程式中的简单计算。4.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本章复习1.可以采用小测、讲评、归纳、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复习和评价。2.重视本章自我评价中习题对知识的提升作用。如第4题的过量计算,第5题(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一物质性质研究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n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从电离角度案例: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电解质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从反应中有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纯净物混合物溶液、浊液、胶体电解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第二章整体框架与内在联系强电解质间的复分解反应\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教学建议1.知道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存在形态。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初步建立“元素观”。2.了解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角度),知道“分类”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及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体验并了解研究一类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4.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知道通过比较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了解胶体的一些重要应用。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进行“交流·研讨”(P31)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归纳,唤起学生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已有认识,教师适当进行补充,深化学生的认识,落实元素观的目标。2.进行“迁移·应用”(P32)教学时,可让学生解释图示,教师适当补充及评价,巩固强化学生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3.建议先将课本P42第2节的相关内容(电离方程式及酸、碱、盐的概念)进行教学,再进行物质分类教学。4.进行物质分类及物质的通性教学时,注意初高中衔接和知识的逐步完善。5.对“活动·探究”(P34)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每组围绕一个核心任务展开探究,再进行汇报,总结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同时让学生了解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时,还可用根据物质的类别来预测物质性质。6.讲清图2-1-5的含义,对后面第三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n本节教材的核心观念:元素观分类观\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教学建议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含义,能例举一些典型的电解质、非电解质。2.使学生了解电离、酸、碱、盐的定义。能书写常见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3.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建立用微粒观(电离的观点)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所发生反应的实质。4.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5.了解并能利用离子反应检验常见离子Cl-、SO42-、CO3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6.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认识化学知识在丰富人类生活、促进人体健康中的作用。第2节电解质1.“联想·质疑”(P40)中两个问题建议分散处理并用演示实验演绎,分别作为“电解质”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的导引问题。2.利用图2-2-5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物质导电的实质,帮助学生了解电离的定义。3.在进行“观察·思考”(P43)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如指针偏转的原因;酚酞的颜色变化等)解释现象→得出结论(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在进行“交流·研讨”(P44)及“方法导引”(P45)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两种不同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并初步学会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5.离子检验只要求单一离子的检验方法。6.注意知识的深广度问题,尤其是弱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还有更具体、深入的学习。7.关注课后习题对知识的拓展及提升作用(如第5题利用离子反应除去杂质离子Cu2+、Ba2+、Ag+).8.不做过多的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判断的拓展。\n关注两种不同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n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节教材主线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视角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认识物质性质的新视角氧化剂、还原剂认识物质分类的新视角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P48交流研讨P49观察思考P52交流研讨P53迁移应用P54活动探究\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教学建议1.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用化合价升降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能例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能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及其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影响。4.能列举含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铁及其化合物间的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及相互转化关系(Fe与Cl2、H+、Cu2+的反应,Fe3+与Fe、Cu的反应,Fe2+与Cl2的反应),并会写出相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掌握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方法。5.以铁,二价铁,三价铁离子间的转化为例,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视角研究物质的性质。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1.在“观察·思考”(P49)栏目中应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实验(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区别,并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的结论。2.讲清图2-3-6的含义(多角度).让学生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存在及其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影响。3.在“活动·探究”(P54)教学中,课前布置预习探究,提醒学生关注“方法导引”的内容介绍,将工具栏中部分物质按要求填入预测与假设相应位置,按本章第一节学习一类物质的化学通性的方法完成实验方案设计的相关内容,初步学会应用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来研究物质的方法。课上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一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解释-得出结论。课后再进行方案的调整,为学生探究实验做好准备。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暂不作要求。5.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比较暂不作要求。(第3章第4节中“溴与海水提溴”中才做要求)。\n注意课内外相结合,课前布置预习探究、课上实验、总结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对现象进行解释,但不要求书写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1课时《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教学建议1.初步学会构建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的知识网络图。能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物质简单分类法的意义。2.初步学会构建化学反应的分类的知识网络图。3.初步学会构建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的知识网络图。4.初步学会用所学方法和理论来研究物质性质和解释一些现象。本章复习1.可以采用小测、讲评、归纳、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复习和评价。2.重视本章自我评价中习题对知识的提升作用。如第3题(3)的物质推断;第5题利用关系法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6题多角度进行分类,强化学生的分类观。\n第三章整体框架与内在联系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硫的转化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碳氮硫镁溴碘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硫单质、二氧化硫、硫酸金属镁、溴单质、碘单质氮气、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铵盐、硝酸自然界中的元素物质元素\n教材主线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第1节碳的多样性碳的多样性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碳元素单质的多样性碳化合物的多样性金刚石石墨C60同素异形体有机含碳化合物无机含碳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自然界中的转化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转化\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教学建议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比较(与酸反应、热稳定性),并会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以它们之间的转化,会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能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了解自然界的碳循环及其作用,知道生活中(煤炉)、生产中(炼铁)碳的相互转化关系,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1节碳的多样性1.在“化学前沿”介绍中应增加C60的具体信息,拓展学生视角。2.在“活动·探究”(P64)教学中,课前布置预习,提醒学生关注“方法导引”的内容介绍,让学生学会利用分类、对比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设计实验方案。课上由教师演示两个实验(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及验证方法),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注意与初中知识的结合)。3.讲清图3-1-11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碳循环及其作用。4.在“交流·研讨”(P68)教学中应密切结合具体实例,重视学生对这些问题(水垢、一氧化碳的产生等)的已有认识。5.落实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让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复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6.重视课后“概括·整合”及“练习与活动”中习题的意图,如“概括·整合”第2部分的图与P35图2-1-5呼应关系;“练习与活动”中第5题对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强化及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的要求。7.组织学生完成《实验二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n由于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应灵活处理,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完善和深化必要的知识。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处理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者解释现象,如模拟溶洞的形成,交流研讨生活中的含碳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教师要落实化学方程式,并让学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而复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本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n教材主线观察思考交流研讨闪电自然社会物质人类对自然界氮循环的影响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展示含氮元素的物质氨、铵盐氮气硝酸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第2节氮的循环\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教学建议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知道氮的固定有两种方式及人工固氮的重要意义,知道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及氨、铵盐、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硝酸的保存方法了解氨氧化法生产硝酸的反应原理。3.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4.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5.理解氨的化学性质(与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一水合氨分解)。6.理解铵盐的化学性质(热稳定性、与碱反应)7.理解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硝酸与铜、木炭的反应,分解反应,钝化;稀硝酸与铜的反应)8.理解并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9.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第2节氮的循环1.让学生交流对图3-2-2的看法,结合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过程及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2.在“观察·思考”(P76及P78)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体验观察实验-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学习的分类观及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并熟记相关化学方程式。4.重视课后“概括·整合”及“练习与活动”中习题的意图,如第2题的硝酸的生成,再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的应用及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理解物质间的转化。5.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氧气的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硝酸的定量关系及其计算不作要求。6.让学生知道.氮气与氢气反应、氨与水反应均须用可逆符号,但在此不介绍可逆反应。\n用好资料性栏目关于可逆反应的相关内容在本节不做基本要求,由于氮气跟氢气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必须是可逆符号,所以在这里提供知识支持,学生只要知道这个方程式用可逆符号即可。\n本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关于氮气、氨气、铵盐、硝酸性质的教学要密切结合这些物质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STS线索与物质性质的线索密切结合。2、进行物质性质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千万不能从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因为学生还没有核外电子排布和化学键的知识。3、本节教材中的实验几乎都涉及到污染问题,教师在演示这些实验时注意尾气处理。\n第3节硫的转化教材主线硫的转化自然社会物质实验室中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不同价态(0、+4、+6)硫元素的转化火山喷发展示含硫元素的物质硫单质的性质硫酸工业生产酸雨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4课时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教学建议1.了解硫单质、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毒性)。2.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与水、氧气的反应,漂白性),理解三氧化硫的与水的反应。3.理解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与铜、木炭的反应,钝化)。4.理解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上用二氧化硫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5.引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并能寻找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来实现转化,掌握课本上的化学方程式。6.了解二氧化硫气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由二氧化硫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的方法。第3节硫的转化1.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存在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2.在“观察·思考”(P86)教学中,应从硫单质所属的物质类别的通性和硫元素的化合价两个角度来分析归纳硫单质的化学性质。3.“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建议学生实验,由于有一定难度,课前教师让学生设计并交流实验方案,课堂上有选择让学生进行部分实验的探究(如SO2到S,SO2到H2SO4等),其余实验可由教师演示,通过此活动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突出物质转化观的思想。4.多采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实例设置教学情境,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应用过程的环境问题。5.重视“练习与活动”中习题的意图,如第4题的含杂质的物质多步反应计算的方法,第5题再现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强化学生的转化观。6.组织学生完成《实验三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7.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及装置,从硫铁矿生产硫酸的方法和氧族元素不作拓展。\n\n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保持活动的开放性,但注意引导(过程方法的指导)课内外相结合控制化学方程式的难度实施建议活动实施\n教材主线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海水——化学元素宝库镁和海水提镁溴和海水提溴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氯、钠、镁、溴、硫、钾等锂、碘、铀、金等海水提镁的原理及流程单质镁的性质和用途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氯、溴、碘单质之间氧化性的关系海水提溴的原理溴的化合物的用途观察思考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2课时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教学建议1.了解镁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其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2.了解溴和碘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在水、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及颜色),了解氯、溴、碘单质氧化性,掌握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方法。3.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方法4.学会一些离子(Cl-、Br-、I-)的检验及分离、提纯的实验技能。5.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对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1.结合“交流·研讨”(P96)及“化学与技术”(P97),让学生了解氯化钠在生活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用途,认识综合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2.结合“交流·研讨”(P98)及指导阅读P100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粗略了解海水提镁及海水提溴的工业流程,并从中学会提纯物质分离技术和海水综合利用相关问题。3.在“观察·思考”(P99)中.将在溴和碘(同一主族元素)放在一起研究是为学习周期律打下伏笔,体验比较法的应用。4.“活动·探究”(P100)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归纳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常用方法。5.课后习题P102第1题(1)讲解时对离子除杂顺序不作要求。6.“化学与技术”(P97)只让学生了解氯碱工业,但对饱和食盐水的精制不能拓展。7.组织学生完成《实验四海水中化学元素的性质》\n2、利用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递变次序的结论,引出海水提溴的原理。从理论到实验探究、从实验室到生产中,将科学—技术—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STS的课程理论。1、氯、溴和碘的化学性质相似,也存在着递变关系。应用“活动探究”来讨论它们之间的递变关系,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认识氯、溴和碘单质,同时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设计意图:★实施建议:★对于活动探究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要依据什么原理去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脑后动手。这里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关于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递变次序的结论,应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自己得出。在此处教师不宜从物质结构角度进行讨论,也不宜进一步使用元素周期律的结论去解释这种递变性。等到后续教材中,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后,再做理论深入。\n课时建议学习目标教学建议1课时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教学建议1.理解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2.学会归纳碳单质及其化合物、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3.体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方法。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本章复习1.运用建构元素或代表物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碳、氮气、硫及其化合物的复习。2.重视“本章自我评价”中习题的意图,引导学生完成第4、5、6三道练习题,并落实其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强化学生的转化观。3.通过观看视频实验的方式再次体验本章有关实验。4.可以采用小测、讲评、归纳、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复习和评价。\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