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68 KB
- 2022-08-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整合\n\n一、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由于中国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2.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2)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n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n5.中华文化分为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克服“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6.中华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我们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7.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n二、我们的民族精神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1)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意义:第一,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第二,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三,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n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n三、评析类非选择题解题方法【题型特点】评析类非选择题,一般是以现实热点问题为材料创设情境,结合材料提出观点,让学生对试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这类试题由于能够比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课标全国卷、福建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几乎每年都有一道评析类非选择题,山东文综卷、江苏单科卷也经常以评析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n【解题方法】评析类非选择题一般有两种形式。(1)结合材料提出一个正误混杂或者片面的观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福建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山东文综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说明观点正确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要那样做;第二步,说明观点错误之处、不足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或还要怎么做;第三步,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样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n(2)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表态,是赞同还是反对,并说明赞同或反对的理由;或结合材料提出两个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让学生表态,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课标全国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第一步,表态,指出对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赞同试题中两个观点中的哪一个观点。第二步,说明理由,这是回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对题中观点既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对题中的两个观点,既可以赞同这一个观点,也可以赞同那一个观点,但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统一,论据一定要能说明观点,这是能否得分的关键;第二,理由、论据要充分、全面,要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在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能否得高分的关键。\n四、有关“我们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的命题1.设问模式(1)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二者存在什么关系?(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3)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2.答题要素(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内在关系?提示: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系:区别+联系特点: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关系:①侧重点不同(动态和静态);②见证或表现不同(汉字和史书典籍、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③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④特有的包容性是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n(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示:必要性+重要性必要性:①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重要性:①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⑤是中华民族之魂。\n(3)怎样弘扬和培育?提示:主心骨+优良传统+外来思想文化+时代精神+立足实践,做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①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