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50 KB
  • 2022-08-12 发布

高中语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优秀课件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n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历城区人。南宋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文人中,他是个英雄;在英雄里,他是个文人。一世之雄,万古人物。他大将军兼大文豪,三千年难得一见。他以文为词,以气入词,领袖一代,雄视百家。横绝六合,扫空千古。传世佳作分为三类:英雄气儿女情乡村语\n生平的三个时期:1、22岁之前,绍兴10年(1140)至绍兴32年(1162)参加北方反抗金人的义军,英勇杀敌的壮举。2、23到42岁,隆兴元年(1163)到淳熙8年(1181)坚定的主战派,《御戎十论》又称《美芹十论》、《九议》;在南宋的“孤危”处境。3、43到67岁,淳熙9年(1182)到开禧3年(1207)退居上饶,自号“稼轩”。《稼轩长短句》存词600多首\n少年英雄祖父辛赞:“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1161年,在济南聚众二千人,并主动归属耿京率领的农民起义军。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不久归南宋。(智拿义端、生擒叛徒张安国)\n“金国并不可怕,北伐可以成功。”前三篇论述了宋金形势、战争形势、民心向背,分析了金国外强中干的本质。后七篇就南宋应如何充实实力,做好北伐准备,完成恢复大业做了具体的论述和规划。美芹十论\n关于北伐的讨论、决策和行动要注意保持高度的机密。北伐行动不宜马上实施,要“无欲速”。“凡今日之弊,在乎言和者,欲终世而讳兵;论战者,欲明日而亟斗。”九议\n知滁州,关注金国内部情况;任江西安抚使,铁腕平定茶寇之乱;在湖南组织“飞虎军”;江西饥荒“闭粜者配,强籴者斩”。——以“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遭弹劾。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十年。福建安抚使:筹备海防,修建“备安库”——以“残酷贪饕”再遭罢免。居瓢泉十年。知镇江府,积极备战,花重金派间谍探金人虚实。——“奸赃狼藉”又被免职。再被起用时已年老多病。67岁“壮志未酬”而逝。三仕三已\n1.主观感情的浓烈2.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3.语言技巧的开拓有非常通俗雅拙的民间语言,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唱,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稼轩词特色\n1、多种生动艺术形象的创造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或奇伟英豪,或狂放不羁,或慷慨悲凉。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辛弃疾词艺术成就\n2、雄豪壮阔的艺术境界与浓烈激越的主观情感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结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辛词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情感大起大落,反差强烈,甚似李白。《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n3、表现方法上的“以文为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即将古文词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信手拈来,如从己出,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力,而且空前的扩大丰富了词的语汇。稼轩词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地。\n4、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一方面,辛词具有奔放豪纵、生气蓬勃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辛词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具有不主故常的大家气度。能刚能柔、纵横驰骋、不拘一格。\n5、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辛弃疾大胆创新,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最充分地反映了其以文为词的特点。(1)民间语言的运用,口语、谚语、俚语的灵活使用,使其词语言明白流利,轻松活泼。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n(2)虚词的运用“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3)用典丰富自如,恰到好处、浑成自然,别有妙趣。所谓随心所欲而天然生动的境界。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材料,融化锻铸,巧夺天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水龙吟》下片。《兰陵王》:“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水龙吟》:“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这些典故与词人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现。\n比作剑锋长,词寄英雄气。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水龙吟》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此三句集中体现了词的三美(以悲为美、以艳为美、以柔为美)虽写英雄之志,不乏儿女之情,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是辛词所独有的艺术境界。(叶嘉莹:最为不可企及的过人的成就)\n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n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n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饭否?\n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n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n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n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n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请缨无路,报国有心)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忧患意识、责任感)辛弃疾词佳句\n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民族仇、复国志炼其词魂胡尘飞、金戈鸣壮其词威。辛稼轩,词中之杰,人中之龙也。——《白雨斋词话》\n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n青玉案(qīngyùwǎn),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辛弃疾、贺铸、黄公绍、李清照等人都写过青玉案。\n写作背景宋孝宗乾道六年至八年,辛弃疾在临安任司农寺主簿,词作于此时(1171年)。\n元夕节诗词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生查子·元夕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n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作寻常平淡语 抒悲凉深沉情)\n分析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n分析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n“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暗喻。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n“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香气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n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动感十足。“花千树”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星如雨”用比喻手法写烟花之盛;“宝马雕车”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香满路”写观花灯和烟花的贵族女性之众多。“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排)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n分析下片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n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写贵族女子,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她的服饰,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遗香满路。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写“那人”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她的表情,感受到她的品性,作者就是要表现她的自甘淡泊,不同流俗,不慕荣华。\n经过等待、寻找、焦灼、失望之后再突然发现自己的意中人原来就在身后,那种从天而降的惊喜谁也想象得出来,这是一种知音的契合之感。王国维《人间词话》\n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周汝昌)\n元宵之夜,倾城狂欢,在极繁华极热闹的描写后,令人意外地勾勒了一位超凡脱俗、置身事外的人物。在倾城观灯之时,却有人自立于灯火阑珊处;在举世把杭州作汴州之时,仍有人忧虑那锦簇花团之外的世事。\n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词中前后对比强烈,展示了词人的“别有怀抱”,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身世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以词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担忧为前提的。\n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郑风》里的《出其东门》漫步走出城的东门,美女多如天上彩云。虽然多如天上的云,可并不是我思念的人。爱,能让最喧哗的场合变得冷清,让人山人海,变成无人之地。《出其东门》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n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的形象?灯暗影稀之处自甘淡泊,超群拔俗、志怀高远(环境)(理想人格)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如何解释?怜其“幽独”“别有怀抱”高雅孤独、自甘寂寞超群拔俗、志怀高远\n小结1、主旨: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其政治含义就是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2、手法:托寓手法、铺陈、对比3、风格:豪放、婉约兼具。写的是元宵灯会的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写贵族妇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可谓寄劲于婉,寓刚于柔。\n你觉得词中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愈写场景的热闹,则愈见佳人的自甘寂寞;愈写众人的华丽,则愈见佳人的高压清幽。正是:如此风光如此夜,自甘寂寞自绰约。作者在《青玉案》一词中借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贵族女子讽刺歌舞升平、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借“那人”表明自己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人格。这个理想中的美人,正是他自己坚持高洁的志向和操守、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的化身,显示出一个爱国志士耿介独立、傲岸不屈的精神品格。\n这首词在描写和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风格?1、托寓手法。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作者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表明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2、善于铺陈。从花灯之多、烟花之盛、游人之众、舞灯之欢等方面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n3、对比手法。将世俗之人在元宵佳节上的表现与“那人”的表现进行对比,表现了“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性。4、豪放、婉约兼具。写的是元宵灯会的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写贵族妇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约的。但表达的是不同流俗的政治理想,可谓寄劲于婉,寓刚于柔。\n从表面上来看不是谈北伐抗战、救国兴邦的宏图大业,但从精神实质上看他却不是在写儿女之恋、相思之情,而是在写抗战志士的情怀抱负,成为那一代人的悲剧命运和苦闷心理的一种艺术折光。不是豪放词,也不是婉约词;既有豪放词的精神本质,又有婉约词的审美特征,因而呈现出一种创新的风格。\n摧刚为柔,寄劲于婉,化直为曲;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这就是辛词所达到的极高的艺术境界。其秀在骨,其厚在神。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神余言外,涵盖万有。\n人生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柳永《凤栖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辛弃疾《青玉案·元夕》\n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n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n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n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精妙地以三句宋词描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①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②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③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n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相同之处: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不在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之处: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因为二者立意不同,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表现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人的对比;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的对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