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的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学习新教材大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的认识与做法。强调学生兴趣升华应在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在新面孔、新气氛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 关键词:课堂改革 学习兴趣 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为,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很有关系。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现结合设计课时和上课表现谈点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充分认识新课程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升华 新课程好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显灵”。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教师观念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新观念中,重新审视课堂中生命的律动,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转变,确立教师和学生是民主的、平等关系,从而达到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英语教学应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n的教学理念,以教材牵动,全方位培养兴趣,突出自身教学特色。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使我逐步形成了“培养兴趣、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以初中英语课本第二册(下)第73课为例加以说明。这是一节对话实践课,主题是:Getreadyforthetriptoanisland.我事先上网收集了一些风景图片,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说道:Oh,it‘ssobeautiful.Iknowit’sJiuzhaigou/Lijiang/Yandanshan……Ihavebeenthere.Ihaveneverbeenthere.教师趁势问道:Wherehaveyoubeen?Whendidyougothere?Whodidyougowith?Howdidyougothere?Canyoutellussomethinginterestingthere?这时候学生已经沉浸在旅游所带来的乐趣中。我又追问道:Doyouwanttogoouttohaveapicnicwithyourfriends?Ifdo,whatwillyoutakewithyou?学生四人为一组热烈讨论,给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答案,有foodmatchknifestickropepotwatertent……每一组都希望给出比别组更多的不一样的东西,这时他们互相借鉴着,又互相竞争着。我再问道:Doyouwanttogotoanewplaceyou‘veneverbeentoortheplaceyou’veeverbeento?Why?经过这场讨论,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了去野炊的情景,于是,我说道:Nowyoucanhaveapicnicwithyourfriends.Howareyougoingtogetreadyforthetriptoanewplace?Trytomakedialogues.学生感觉有话可说,四人一组说得很热闹,这时,我走入他们之间,给予一点指点或解惑。然后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和欣赏。整堂课学生都是积极地参与,既有个体活动又有群体活动,享受着谈话带来的乐趣。二、教学时要以新鲜的面孔示人,引生兴趣 “包装”一词在当今十分流行,有许多人主张英语教学也应该适当来一点儿“包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n,如果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以同一种面孔示人,采用的永远是单调、刻板的教学形式,时常机械地重复固有的教学程序,那么不要说是学生,恐怕就连教师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谈得上有明显的效果呢?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信息、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气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兴奋起来,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习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学生会没有新鲜感吗?让学生有一点儿新鲜感,要求教师要善于“吸引”学生的目光,有时甚至还要适当玩一点儿“花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我在准备Mid-AutumnFestival这一课时,上网查找了许多相关的诗、歌、词的英语版本和精美的欣赏图片, 当学生看到这些时,不由地来了兴致。 MakeyourmooncakeMoonpoemappreciationFestivalgreetingcardandmusicMid-AutumnFestival 三、要营造课堂轻松的气氛感,引起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得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时安安静静也许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它很可能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压抑的标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点儿轻松感,其手段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我的基本做到有以下几种:1、目标导向:根据每个教材的要求,点拨关键语2、表情导向:运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传情达意,引发兴趣3、走动指点:在考虑个别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实行正确指导答疑解惑。\n 4、幽默话语:在课堂中运用师生互动关系,同学在交谈时喜欢听幽默的话语,促进快乐,沟通思想。 5、游戏和表演总之,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采用,都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在一节课中,我有时会故意重复学生的某个错句,以期自我纠正和活跃气氛。有一次,A学生说:I‘mshort. B学生说:I’mshorterthanher. C学生说:I‘mtheshortestofthethree.其实C生最高,我登大吃惊的眼睛反问道:Areyoutheshortestofthethree?学生大笑,该生也忙笑着纠正道I’mthetallestofthethree.四、设计的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的效应在于备自己、备教材、备学生,设计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要注意他的心理效应。因为每个学生,不管他表现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总是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所以,倡导任务型教学,应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方式进行。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的同时,遵守“活动-体验-表现”这一心理发展健康模式,使学生在贴近生活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产生对教材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第二册(下)第18单元第三课时,我先出示一个胖男孩的图片问:Ishefat?Whyaretheresomanyfatchildreninourcountrynow?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有说eattoomuchrichfood, nottakeenoughexercise,也有说dotoomuchhomework,parentshaveonlyonechild……等等。随后我提出问题Howcanwekeephealthy?学生就从自己的经验谈起,我又出了几个题目给他们: (1)ItisbadforyoureyesifyouwatchTVformorethan_____aday. (2)WhatdayisNurses‘Day?\n (3)WhatdayisNoSmokingDay? (4)PeopleinUScan’tdrinkbeerorwinebeforetheyreach_____. (5)Which(butterchocolate meat milk)canmakeyoufateasiest? (6)Ifyouwanttokeephealthy,howmanyhoursofsportdoyouhavetodoinaweek? 然后要求学生讨论Whyshouldwekeephealthy?可以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心情,也可以是为了能在恰当的时候帮助别人等等,从而认识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要尽量给学生以成就感,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欣赏,当学生每取得一点儿成绩、每取得一点儿进步时,教师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一声Great!一个惊喜的表情,一句Listencarefully,heisshowingushisgreatidea.都能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产生一种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进而鼓起自信和进取的风帆。人在受到激励和赞许的时候,往往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学生的学习亦然。 此外还要有快节奏感。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不太喜欢缓慢的动作,而且慢节奏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快节奏使学生感觉稍许紧张,有一点点的压力,使他们能更加认真的参与教学活动。 \n总观上述,我认为课堂英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及其同伴之间的共同学习、交往、课堂活动的场所,教师应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提供人际间相互学习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加以指导,使自己真正转变角色,成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与学生一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