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2-08-13 发布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应走向生活化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应走向生活化内容摘要 本文从新课程提倡的"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的必要性,探讨了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途径,让英语融入学生生活,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 英语教学 生活化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作为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只有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中规划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快乐,学生是否学以致用一概不知,学生对英语课缺乏兴趣,甚至厌倦,这就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E.Husserl)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最值得重视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可以直观体验的世界,是一个有人参与其中,保持着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世界"理念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通过英语生活化教学,可以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二,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的途径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高效的英语学习呢 我们需要积极有效地探索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新途径,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真正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1,丰富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现在我们用的教材就是一套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课本,话题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就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n(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我们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 name is Chen Jie.""I’m from China.""I am ten.""I am quiet.""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 等.(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This is me." 等.又如,让学生简单的描述自己的房间或家."Welcome to my home. This is my bedroom. This is my father’s study. And this is our kitchen."等.(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fountain, slide, playground, computer room, library, multimedia room等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r.Lu is 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run.""I like sports."等.2,挖掘生活化的英语课程资源现代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课本上传授的知识,他们希望通过课堂这个窗口更多的了解身边的事物,了解世界,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身边丰富的课程资源.所谓英语课程资源,是指学生生活中与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所有要素.英语教材的编写已经充分考虑到要接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同时我们还要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如:我们可以以课本为依托,根据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身边的,世界的,近期发生的事情通过图片,投影,照片展示等多种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外界相联系,能够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1)新闻素材.在教"visit sb/visit some place"时,可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在家里看新闻联播,然后第二天问他们下列问题.Did Premier Wen Jiabao visit France yesterday When did he visit What place did he visit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发言非常积极,连平时那些对英语毫无兴趣的后进生也都踊跃举手. (2)新闻图片.课文中出现了"A huge wave came towards him.It was bigger than Ken.Crash !Ken was under the water."这样的内容,学生对"crash"理解不透.当时政治,正值"9,11"事件不久,我就把从网上下载的飞机和市贸大楼相撞的各个不同的侧面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下列问题:What did you see in the picture Did the plane crash into the building What happened to the building Was that a plane crash Look at the running people on the ground.Can you guess what they heard Did they hear a terrible crash 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crash"的多个词性及其各自代表的含义.(3)人物及相关资料.在讲解句型:be good at /do well in .通过校园网络资源,我向学生展示当前各个领域最热门人物如:刘翔,姚明,周杰仑,贝克汉姆及罗纳尔多等等.当学生们看到这些熟悉人物时,他们一片欢呼.他们争先恐后的用英语表达着自己的思想:Liu Xiang is good at running.He is the first championship in race.He is very great.Zhou Jielun does well in singing.He is my favorite singer.I admire him.like Beckham.He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He is also handsome.I know he has two sons.根据这些图片,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兴致勃勃,不知不觉把课文中主要的句型很好的表达出来3,创设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情景\n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把图片,音像,报刊文摘,个人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由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的构建,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能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描述他们喜欢的事情,运用所学知识去交流传递真实的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背诵课文和转述他人的文字.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优质的.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景中去.在如何购物时,我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 ""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 ……,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如教食物及如何点菜时,教师可事先把教室布置成餐厅的样子,为学生准备好Food ,money and waiter’s clothes,力求逼真,有趣.学生们看到此情景 ,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性特高,各个都争先恐后地要来扮演customer and waiter.所以,我每堂课都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用英语交谈的快乐,每堂课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还曾经设计出"家"的布景,"圣诞节"的布景.根据教学要求,我不时地改换课堂中的道具,使教材中的语言回归生活,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为了交际.4,营造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为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所以,我们尽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英语交际的快乐.(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园生活,学习场所的语言标识.如:学校教室(Class X Grade X),实验室( Laboratory ),教师办公室(Teachers’office )等牌子用英文书写;教学楼的楼梯上按"first,second,third……"的顺序标上英语,楼梯转弯处标上Be Careful. Keep right.Be polite等;走廊上挂起标英语的宣传画,教室内实物也都用英文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在于形成校园生活中自觉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可以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以促进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学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1]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也是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实践中学英语,用英语.生活化教学大量地实施了实践活动,即通过现实生活或模拟现实生活的主要要素,从而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推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