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4 M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实验与探究一、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n二、考纲中的实验考试内容1、分子与细胞(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37,参考人教版P26;创学P31,创教P59)【讲】(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3,参考人教版P18;创学P13,创教P18)【讲】(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参考人教版P7;创学P无,创教P无)(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16,参考人教版P47;创学P18,创教P30)【讲】(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n(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必修一P48,参考人教版P21;创学P36,创教P72)(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58、59,参考人教版P78;创学P43,创教P87)(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63,参考人教版P21;创学P53,创教P108)【讲】(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68,参考人教版P91;创学P58,创教P120)【讲】(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78,参考人教版P21;创学P70,创教P145)(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一P75,参考人教版P无;创学P无,创教P无)\n2、遗传与进化(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3,参考人教版P21;创学P无,创教P无)(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二P15不好不用,参考人教版P88;创学P88,创教P190)【讲】(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二P88,参考人教版P91;创学P136,创教P310)【讲】\n3、稳态与环境(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三无,参考人教版P51;创学P无,创教P无)(2)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三P16,参考人教版无;创学P无,创教P无)(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三P,参考人教版P;创学P13,创教P13)(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必修三P73,参考人教版P75创学P75,创教P445)【讲】(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必修三无,参考人教版无;创学P无,创教P无)\n4、基因工程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选修三P6,参考人教版P无;创学P无,创教P无)【讲】\n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目镜:用于眼睛观察的镜头。正面标有5×或10×等字样,表示放大5倍或10倍。物镜:接近被观察标本的镜头。侧面标有放大倍数。反光镜:采光用,能转动,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镜座镜柱:支持镜柱以上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标本的地方,中央有一个通光孔,两个压片夹。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一圈圆孔(光圈),控制光线的通过量(强弱)。镜筒:上端安装目镜的地方,下端连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上可安装3—4个物镜,一般3个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小。\n(二)、显微镜的成像1.成像原理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最终成放大倒立的虚像)。所以眼睛能看到的物像是2次放大的倒立的虚像。2.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亮度、细胞数目、细胞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视野直径视野亮度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大小暗少大小大亮多小3.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镜头长短放大倍数目镜短(或长)大(或小)物镜短(或长)小(或大)\n4.在看清物像的情况下物载距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载距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物载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大。(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前方稍偏左,距离实验台边缘10—15cm。3.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圆形明亮的视野为止。\n4.观察(1)低倍镜观察放标本—使标本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夹住降镜筒—视一侧,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标本,距标本约0.5cm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粗准焦螺旋慢慢升镜筒,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2)高倍镜观察移动标本—在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调节光圈(变大),使视野亮度适中转动细准焦螺旋—缓慢逆时针转动,使物像清晰\n(四)、习题训练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DDD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1)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2)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BD\n三、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成分及用法(1)斐林试剂:成分:0.1g/mL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出现砖红色沉淀。(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3)双缩脲试剂:由0.1g/mLNaOH(A液)和0.01g/mLCuSO4(B液)构成。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A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B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4)苏丹Ⅲ: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制得。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5)吡罗红(又名派洛宁中图版):用于鉴定RNA。RNA会被染成红色。(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DNA遇二苯胺沸水浴蓝色(7)无水乙醇(新人教版):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8)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n(9)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10)20%的肝脏研磨液、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11)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12)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13)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14)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15)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16)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17)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防止凝血得到血浆。\n(18)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19)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开。(20)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21)健那绿染液(詹纳斯绿B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2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CO2蓝绿黄(23)重铬酸钾酸性条件下遇酒精灰绿色\n四、实验题型分类解析(一)、考查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考纲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考查教材实验例题分析:例1.(2010四川卷)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B\n例2.(2010新课标)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D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C\n(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推导实验结论考纲要求: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考查验证性实验例题分析:例1.(2010北京卷)29.(20分)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请分析并回答: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___。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调节1氧气均匀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7.0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C重复实验\n\n例2(2010天津卷)8.(18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手术应切除。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来计算。(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原因是。(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通过检测注射前后期周围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来确定。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促进大鼠生长大于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胰岛血糖素\n(三)、评价实验方案、修正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或补充完善实验方案考纲要求:考生“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考查实验评价实验分析题:例1.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2C3H4O3+6H2O6CO2+20[H]+能量。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甲: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鲜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步骤二:用含葡萄糖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现象:1、2两支试管均变混浊。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鉴定的产物CO2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将两种基质分离之前不应使肝细胞进行细胞呼吸\n①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骤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若A试管出现混浊,B试管无现象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若A、B两支试管都出现混浊①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②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两滴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若A试管无现象,B试管出现混浊丙酮酸分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n(四)、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或探索实验结果考纲要求: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考查探究性实验(一)生物实验设计方法1.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1)依据题意,明确实验目的①就是本实验要我们干什么,因此必须认真读题、审题。②要弄清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2)依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①理论原理。②可操作性原理。(3)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①确定实验变量,进而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②明确材料用具的用途\n(4)依据实验原理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5)依据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现象或结果(6)依据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准确表述2.设计实验的一般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可重复性原则(4)简便性原则(5)单一变量原则①实验变量(自变量)与反应变量(因变量)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实验变量是唯一的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反应变量不是唯一的,如还原糖鉴定是颜色有浅蓝色—棕色—砖红色\n②无关变量(控制变量)与额外变量(干扰变量)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变量关系的准则之一。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实施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n(6)设置对照原则就是控制其他因素(无关变量)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实验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亦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3)条件对照。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4)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n3.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较验证性实验是依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条件来验证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探究性实验是依据实验目的,利用提供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性。设计验证性实验只有一种现象,对应的有一种实验结论,即需要验证的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性实验分各种情况预测实验现象或结果,每种预测现象或结果对应一种结论,但有一种现象或结果、结论与实际相符。\n(二)应用举例例1.构成细胞的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特点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被选择的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不被选择的小分子和离子及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从而来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功能。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新鲜的红色康乃馨②烧杯③玻璃铅笔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⑥量筒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玻璃铅笔分别标上A和B在A、B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15%的盐酸或清水选等量的红色康乃馨花瓣,分别放入A、B两只烧杯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盐酸中的花瓣颜色逐渐褪去,而溶液变红;水中花瓣仍为红色,水呈无色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功能\n例2.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够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的可以引起肺炎并致人死亡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没有毒性的R型细菌。为了判断S型细菌毒性是不是由荚膜引起的,格里菲思进行了3组实验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注射了S型活菌的小鼠死亡;注射了R型活菌的小鼠存活下来了;注射了低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也存活下来了。按照预先的设计,实验可以到此结束,但或许是一时兴起,也或许是灵感突发,格里菲思又顺手做了一组实验——将低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这似乎是个毫无悬念的实验,但结果却让格里菲思大吃一惊——小鼠死亡了。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n(1)肺炎双球菌初次进入小鼠体内后,一般先要经过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蔽的暴露出来,并呈递给T细胞。(2)小鼠体内能产生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细胞是。与产生抗体有关的细胞器有。(3)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实验原理:动物体受到外界抗原性物质刺激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将抗原消灭。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抗原决定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n①取小鼠若干只,均等地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甲组和乙组;②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菌液lmL,在乙组体内注射生理盐水lmL;③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S型活菌液lmL,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若甲组小鼠存活,而乙组小鼠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若甲、乙两组小鼠都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不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不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实验过程:实验预期:\n派洛宁\n\n探究“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活动分析1.实验原理甲基绿和派洛宁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DNA绿色;RNA红色利用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色剂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n2.实验流程固定(蟾蜍血涂片):70%(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10min↓染色:甲基绿-派洛宁染液,15min↓冲洗:蒸馏水冲洗1s~2s;95%的酒精反复速浸10s~20s↓晾干↓观察:比较染成绿色和红色的部位,得出DNA和RNA的分布规律3.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n一、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糖类:还原糖+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n二、实验流程1.还原性糖的鉴定\n\n\n2.脂肪的鉴定\n3.蛋白质的鉴定\n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詹纳斯绿B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n2.实验过程(1)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高倍镜下观察。(2)观察线粒体取材→染色→制片→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高倍镜下观察。3.注意事项(1)材料选择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近乎透明的。观察叶绿体时选择藓类叶,是因为藓类属于低等植物,叶片是绿色的单层细胞,不需加工即可进行观察。(2)制作装片和镜检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细胞器的正常形态并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细胞器形态的观察。\n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鉴定原理1.CO2+Ca(OH)2→CaCO32.CO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黄3.酒精+重铬酸钾灰绿色酸性条件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条件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蓝色)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橙色)有氧无氧混浊混浊黄黄灰绿无变化\n\nCO2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浑浊(程度)蓝绿黄(时间长短)酒精重铬酸钾酸性条件灰绿色\n\n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实验原理(1)正常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细胞,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在纺锤体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进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低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n2.实验流程根尖培养:将洋葱(二倍体16条染色体)等材料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面,置于适宜条件下,使之生根;低温诱导:待不定根长至1cm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材料固定:剪取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固定其形态,然后用95%酒精冲洗2次;制作装片:解离(盐酸)→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制片(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变异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n3.基本技术要求(1)为了能观察到细胞在生活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必须先将细胞固定。(2)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样,所观察的细胞已经被盐酸杀死了,最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死细胞。(3)选材的时候必须选用能够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不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的情况。\n\n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实验原理(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了解发病情况。(3)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n2.实验流程\n3.基本技术要求(1)要以常见单基因遗传病为研究对象;(2)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3)调查“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区别项目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及范围注意事项结果计算及分析遗传病发病率广大人群随机抽样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群体足够大×100%遗传方式患者家系正常情况与患病情况分析基因显隐性及所在的染色体类型\n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3)丰富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n\n3.基本技术要求(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n一、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分析1.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n取用紫色洋葱鳞片的外表皮(新鲜、单层紫色细胞)\n\n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特别提醒:(1)在实验中,当质壁分离现象出现后,观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期处于失水状态而死亡,影响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观察。\n二、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及方法1.判断细胞的死活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n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相同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n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探究1.酶的专一性(1)实验原理②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n(2)实验操作程序序号项 目试 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注入蔗糖溶液/2mL3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mL振荡2mL振荡460℃热水保温5min5min5加斐林试剂2mL振荡2mL振荡6将试管下半部放入热水中加热煮沸1min1min7观察实验结果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n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②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2)实验设计思路\n(3)实验设计程序特别提醒: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n3.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①2H2O22H2O+O2↑②pH可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O2的产生量,根据O2产生量的多少可判断pH对酶活性的影响。(2)实验程序序号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1注入等量过氧化氢酶溶液2滴2滴2滴2注入等量不同pH的溶液1mL蒸馏水1mL盐酸1mLNaOH3注入等量的H2O2溶液2mL2mL2mL4观察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n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进行分离。\n2.实验流程提取色素:称量5g绿色叶片并剪碎加入少量SiO2、CaCO3和2mL丙酮→研磨→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制滤纸条画滤液线\n色素分离(纸层析)观察结果:整理、洗手溶解度:胡>叶>叶a>叶b含量:48279\n3.基本技术要求(1)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②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③滤液细线不仅要细、直,而且要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可以重复画二至三次)。④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中。(2)注意事项①制备定性滤纸条时,注意双手尽量不要接触纸面,以免手上的油脂或其它脏物污染滤纸。\n②根据烧杯的高度制备滤纸条,让滤纸条长度高出烧杯1cm,高出的部分做直角弯折。③画滤液细线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适中。④研磨要迅速、充分。a.因为丙酮有毒且容易挥发;b.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c.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破坏。⑤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特别提醒:(1)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的多少;(2)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3)在滤纸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距离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n\n\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