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00 KB
  • 2022-08-13 发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药》教学课件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药作者:鲁迅1\n教学目的: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赏析小说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特点。培养学生赏析小说的能力。教学方法:阅读、提示、讨论法。教学课时:计划使用2课时。德育渗透:通过赏析小说,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所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n第一课时:小说药主题分析3\n快速阅读小说,填写下列表格买药遇害吃药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华大妈上坟问题:文中的“药”,实际是什么?4\n答案:——人血馒头!——沾有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疑点:1.人血馒头怎么会成为治病的“药”?原因是什么?试分析题目中“药”的含义.2.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其宗旨是什么?5\n人血馒头怎么会成为治病的“药”?原因是什么?试分析题目中“药”的含义.“人血馒头”治痨病,是民间的一种传说。在小说中,“人血馒头”能否治病并不重要,关键是,革命者为革命牺牲了,他们的鲜血还要被民众吃掉!这“血”是革命者的鲜血啊,旧中国的百姓却全然不知。这是莫大的批评!然而,群众的愚昧需要我们去改变,群众的麻木需要我们去教化,群众的冷淡也需要我们去感化,这就是我们的责任、革命者的责任!但这些都没有人去做——这就又有了革命者的责任。小说以“药”为题,一是治病之药(表面上),二是救国之药(实质上)。具有双重意义。6\n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其宗旨是什么?小说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发生在华家与夏家之间的一件事。即华老栓用多年的积蓄买革命者夏瑜的血为儿子治病。夏瑜牺牲了,周围的人(包括他的母亲)都不理解。别人要吃他的血,亲人也为他感到羞愧。这是百姓的悲剧,也是革命的悲剧。《药》正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揭示了辛亥革命的悲剧因素。那就是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不彻底性。革命的失败正是因为没有群众的参与。揭示问题、总结教训,便是小说《药》的主题思想。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7\n课题小结小说《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一语双关,复线并行。用形象化的手法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同时也为以后的民族革命指出了一条成功之道。那就是唤起民众的觉悟,争取他们的支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课时完)8\n第二课时:赏析小说药表现手法9\n分析下述例句的妙处,试从小说中再找出类似的句子来,并说明其特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练习一10\n分析下述例句的妙处,试从小说中再找出类似的句子来,并说明其特点。“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练习二11\n华家老栓买药夏家夏瑜就义人血馒头小栓吃药被吃茶客谈药被议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刑场(连接)茶馆(交织)坟场(融合)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明线暗线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12\n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大家仔细阅读小说,体会其在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练习三13

相关文档